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七、人口、城市与发展(1)

专题七、人口、城市与发展(1)

专题七 人口、城市与发展(1)
第一讲 人口与发展

●复习建议
人口问题作为世界关心的三大问题之一,是社会长久的热点,复习时应紧紧把握教学大纲,认真分析考试内容: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
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发展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人口素质与环境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几个知识角度加以分析、探讨:(1)人口增长 (2)人口数量与环境 (3)人口分布 (4)人口素质与环境(5)人口迁移与环境 (6)人口问题
从以上六个知识要点方面,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特别应重点注意利用图表数据分析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和特征,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形成原因,出现的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及后果;根据资料绘图,分析人口增长和土地、经济增长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人口观念;掌握人口数量、素质、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复习备考中应充分、有效地利用各栏目,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瞄准知识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更好地理解高考考查的方向和重点。

●问题磁场
1.据调查,世界人口每秒钟增加2.45人,请你分别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的世界人口自然增长数是多少?
【解析】 世界人口增长之快,令人咋舌。通过计算可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本题设计的基础是“美国人口调查局1999年做的一次有趣的统计。其形象地说明人口增长的状况。”
【参考答案】 每分钟147人,每小时8820人,每天211680人,每月6456240人,每年77263200人。

2.今年夏季,席卷法国的热浪造成数以千计的法国人死亡,你有何认识?
【解析】 正确认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污染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但不能绝对地说人口增长就是主要原因。今年欧洲气候异常,主要是自然原因所致,另外,人口过度增加和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参考答案】 人口数量增加会加剧环境压力;环境因素又对人口数量变化产生影响,主要还是通过影响死亡率和生育率来实现的。

3.几位馋嘴民工偷食“天价葡萄”,给你带来了什么思考?
【解析】 2003年8月份,四个馋嘴民工,偷吃了

北京农科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投资40万元、历经10年培育的葡萄新品种。可谓“馋不择食”。暴露出人口素质与环境、科学的问题。
【参考答案】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后果。
4.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应怎样解释?
【解析】 人口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及地区生存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并且环境也存在差异,导致人口的大量迁移。
【参考答案】 改革开放使东部地区经济更为发达,导致中西部大量知识人才向东部及东南沿海迁移。

5.“白发浪潮”席卷欧洲,谁来保卫欧洲?
【解析】 人口老龄化在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日趋严重。欧盟统计局提供的数字表明,2000年到2003年,所有欧盟国家只有法国人口略有增加,其他国家全部都是负增长。多年来人口的连续下降,致使一些国家劳力不足,兵员减少,致使经济发展乏力,有的国家不得不向移民敞开大门。
【参考答案】 欧洲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和兵员不足,一些国家采用“雇佣兵”制。

●案例探究
[案例1]读图1-7-1,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的时间在____,原因是什么?
(2)从图中分析,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____,原因是什么?
(3)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例。
(4)结合图1-7-2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洲人口增长状况,确定大洲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5)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但每年仍净增1000余万人口,为什么?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知识,涉及到世界上发达国家、落后国家和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及原因分析。
【解题思路】 结合基础知识读图是处理习题的总体思路。做题时,应结合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第(1)小题从人数增加的时间段看:时间明显在缩短。原因是:人口的绝对基础数大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使得目前虽然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人口增长的数量

在递增。第(2)题从曲线分析,人口增长的数量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地区。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但是由于不发达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相对落后,使得生育率依然较高,人口增加较快。第(3)小题,诸如欧洲、北美等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均受教育程度高,生育率下降,使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人口的负增长。第(4)题由各洲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状况,并结合实际分析可得:欧洲人口约8亿,增长缓慢。非洲人口略低于欧洲,但增长速度快。D人口在3亿左右,略有增长,推断为北美洲。另外,从人口数和增长速度特点看,C为拉丁美洲。第(5)题,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使得人口增长总量也最大。
【参考答案】 (1)缩短 人口总量越来越大。
(2)不发达地区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死亡率下降,但文化教育不发达。
(3)经济、文化、教育发达。如欧洲等
(4)欧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5)人口基数过大。
【评点与探究】 本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整合,体现出一定的学科内综合的特点。但作为一个知识点的考查,应兼顾世界知识和中国知识,特别是针对中国的国情考查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在学科内适当进行大跨度的综合,更适合二轮复习的特点。(1)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在人口再生产类型上各自的成因是什么?(2)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3)人口的大量增长,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哪些问题?〔点拨:(1)近现代型 现代型 中国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世界发达国家是由于经济和文化、教育发达。 (2)低速的人口增长是建立在人口政策基础之上的,长期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防止反弹。 (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增长率低。人均资源量低,劳动力严重过剩,影响教育发展和人口素质提高,影响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

[案例2]材料1 中国古代人口分布柱状图(图1-7-3)

材料2 中国古代黄河决口泛滥次数
每百年决口泛滥次数:
西汉:5.7
唐朝:10.3
明朝:37.5
清朝:37.5
材料3 地球上的消极地区(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地方)图1-7-4。

据材料分析,完成下题:
(1)说明中国古代各时期人口分布状况,并从社会因素角度分析成因。
(2)从自然因素分析为什么唐代前人口重心在黄河下游地

区,而北宋以后转移到南方地区?
(3)世界的消极地区主要指哪些地形区?为什么不适于人类生存?(自然因素)
【命题意图】 结合历史知识,大跨度地考查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是本题的立意之本,通过历史的图表、材料进行地理知识的分析。基本采用“搭桥”形式,使试题有一定难度,但不超越知识范围,使知识的融合性更强,对知识和能力要求更高。
【解题思路】 针对不同材料,选择对应题肢是本题突破的关键点。试题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各题相对独立,基本是一则材料配备一则小习题,但三小题考查的内容都集中在“人口分布”这一知识点上。
第(1)题,从历史知识分析:由于开发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北方人口分布居多,而随后,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平稳发展,人口逐渐南移。唐代时期人口分布南北基本持平,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则大大超过北方。第(2)题从自然环境及变化看: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耕地广阔,灌溉便利,适于农业发展,使得人口稠密,而唐代以后,由于黄土高原的人为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决堤泛滥频繁,阻碍农业生产。而南方气候、水源优越,有利于农业发展,致使人口南迁。第(3)题,从世界范围看,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都是一些在地形、气候等方面异常的地区,这些地区不利于人类的各项生产、生活活动。
【参考答案】 (1)
西汉
人口分布:北方比重大
原因:开发较早,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唐代
人口分布:接近北方人口
原因:躲避战乱
北宋:
人口分布:南方人口比重大
原因:北方战乱不断

(2)
唐代前自然环境:黄河中下游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耕地广,灌溉便利
北宋后自然环境: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南方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3)高纬的寒冷地带,低纬的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山、高原的高寒区,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等都不适宜人的居住。
【评点与探究】 本题的立意和处理比较新颖和巧妙,开放性也较强,与当前的高考考查方式和方向相近,是一比较完善的案例题型。另外还可作适当探究与延伸:
(1)据材料分析我国哪些地区不适宜人的居住?各自原因是什么?(2)美国的东北部不适宜人居住的原因?为什么?(3)为什么美国的东北部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点拨:(1)西北内陆气候恶劣,干旱缺水;青藏高原则以高寒制约人的生产、生活。另外在一些丘陵、山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人口居住相对较少。(2)纬度较高,热量不足。(3)是世界金融商贸的中心,经济发达〕

[案例3]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

各题。
材料1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报告,北欧五国人均寿命为77.6岁,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世界人均寿命66岁的标准,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长寿的地区之一。
材料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婴儿死亡率、出生时预期寿命表:
发达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9930
婴儿死亡率(%):1.6
出生预期寿命(岁):73

美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16400
婴儿死亡率(%):1.05
出生预期寿命(岁):75

日本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11330
婴儿死亡率(%):0.55
出生预期寿命(岁):77

发展中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660
婴儿死亡率(%):9.0
出生预期寿命(岁):59

印度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250
婴儿死亡率(%):10.1
出生预期寿命(岁):55

中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310
婴儿死亡率(%):6.1
出生预期寿命(岁):66

(1)北欧五国的纬度位置和气候状况如何?对人体有何影响?
(2)北欧的自然环境如何?请你作适当介绍。
(3)北欧海岸线漫长,丰富的海洋资源对北欧人的长寿有何作用?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时预期寿命的显著差异是____。这说明人口身体素质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
(5)由上述情况说明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是____,而____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展开,分析环境对人口数量、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通过两方面的类比分析,既巩固了学科知识,又增强了知识的综合性,这也是本题的意图之所在。
【解题思路】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人口的身体素质直接受遗传和变异,营养和食物,以及生存环境和锻炼的影响。北欧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营养价值极高的海洋生物资源使北欧人营养充足,身强力壮。
婴儿死亡率是一个国家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它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是人口身体素质的又一重要标志,出生预期寿命会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而提高。
【参考答案】 (1)北欧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北极圈附近,气候寒冷。减缓人体的新陈代谢,利于长寿。
(2)北欧空气清新、水源纯净,森林覆盖率居世界首位,氧分子含量最高。
(3)北欧海洋生物丰富,尤以野生鳕鱼最为珍贵,鳕鱼等营养丰富,对北欧人长寿起到巨大作用。
(4)发达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低,出生时预期寿命长 高 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5)社会经济环境 自然环境
【评点与探究】 本题重在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素质的正效应分析,对负

效应未有涉及,不妨做适当补充:
(1)北欧的自然环境是否对生育率产生影响,如何影响?
(2)从污染对寿命的影响图1-7-5看出,污染程度与人类寿命的关系是什么?

(3)人口平均寿命随社会发展而变长,原因是什么?
〔点拨:(1)产生影响。使生育率偏低。(2)人类寿命与污染寿命指数负相关,污染越严重,人类寿命越短。(3)受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知识归纳使用指导
1.知道范围:
初中地理:第一册、第六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第二节、世界的人口问题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2、3、5、6节)

知识重点:人口增长、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与环境、人口迁移与环境、人口问题


●思维拓展
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协调
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从人口与环境两个方面着手。
从人口方面看,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这是最基本的方面。目前,全球人口仍以15‰的自然增长率在增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虽已放慢(1998年底自然增长率为9.5‰),但绝对增长量仍很大(1998年净增1200万),处于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的尴尬境地。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是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弱化拥挤效应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提高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对缓解人口压力,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的时代,并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提高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就减轻了,拥挤效应也就弱化了。在人口数量问题既定的情况下,提高人口素质就成为关键性的因素了。第三,应积极调整人口结构。调整人口结构也是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措施。不合理的人口结构特别是不合理的人口经济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整人口结构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从环境方面看,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空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地球环境。如果经济发展了,环境破坏了,这种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本来目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其次,积极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这是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根本措施。当然这种开发利用要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保护环境固然重要,但不能被动地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开发利用,不断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做到保护环境,这是积极的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