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 导学案

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 导学案

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 导学案
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 导学案

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学习目标】

1、说出绿叶中的色素和种类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自主学习】

一、光合作用发现史

1.1648年,范·海尔蒙特用定量的方法研究认为:植物生长所需养料主要来自于,而不是。

2.1771年,普利斯特莱得知植物生长需要吸收,同时释放出。3.1779年,扬·英根豪斯认为植物需要才能制造出O2。

4.1864年,萨克斯采用检测淀粉的方法,确定叶片在下能产生淀粉。5.1940年,鲁宾和卡门运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和糖类中的氢均来自。

6.1948年卡尔文用标记CO2进行示踪,发现CO2用于合成等有机物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无水乙醇等)。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方法步骤:

①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菠菜叶2g→剪碎置于研钵→放入少许_______和_______→加入5mL______→迅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试管口用______塞严)

②制备滤纸条:

③画滤液细线:

④分离色素: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到

,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3)结果分析:

(4)注意:

丙酮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层析液的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 _____;

●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滤纸条上的细线,要求画;层析装置要加盖的原因是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色素

(1) 呈蓝绿色,元素组成为C、H、O、N、Mg。

(2)叶绿素b呈,元素组成为C、H、O、N、Mg。

(3)胡萝卜素呈,元素组成为C、H (4)叶黄素呈,元素组成为C、H、O。

3、光能的捕获

(1)光合作用主要色素是_____ (2) 叶绿素主要吸收和利用。

(3)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三、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叶绿体的结构

①光学显微镜下能否看到叶绿体?,呈形,在电镜下可看到(观察99页图5-11)叶绿体由、、、(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堆叠而成)组成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分别是怎么增大的?

②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③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想一想: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

2.叶绿体的功能

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补充:早在1785年人们就知道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①选材好:水绵有叶绿体,且螺旋状分布在细胞中,便于和分析

②环境奇:将临时装片放在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O2的影响

③细光线、好氧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的部位

④光暗比:水绵放在黑暗(局部照光)和曝光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

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如何设置的?

因变量是,如何检测的?

【合作探究】

1.叶绿体与色素对于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你想不想要具有这些结构呢?

2.植物细胞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吗?

【典例巩固】

1.一棵重8 kg的植物栽在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均适宜的环境中,一个月后重达20 kg,增加的重量来自( ) A.光照B.空气C.水分D.水分和空气

2.用纸层析法能够将叶绿体的四种色素分开的原因是()

A.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B.四种色素随滤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C.四种色素随滤液在滤纸条上渗透速度不同

D.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渗透速度不同

3、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种色素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B.丙、丁两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C.菠菜发黄的原因是色素甲、乙的含量减少

D.水稻在开花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4.图关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如图是某同学分离叶绿体

中色素的实验装置及其结果。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1) ;(2);

(3) ;(4) 。

【拓展延伸】

1、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

2、不同的藻类植物在海水中的分布有分层现象。如绿藻一般生长在海水的浅层,而红藻类可以生活在20-30米较深的海水中。已知红藻中有藻红蛋白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绿藻中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图1是太阳光的光谱示意图;图2中A是藻红蛋白的吸收光谱示意图。请利用物理学和生物学知识解释绿藻和红藻在海水中出现这种分布的原因?

高中生物 5.4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2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2 【高效导航】 1、学习目标:①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②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③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④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3、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看”自主预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 2、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①场所:叶绿体的 ____________上。②条件:____、色素、酶、水等。③物质变化:将水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将ADP和Pi合成 ________。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________。(2)暗反应:①场所: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中。②条件: ________、[H]、ATP、CO2等。③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5+ CO2\s\up7(酶(酶)________。C3的还原:2C3+[H]酶ATP ________。④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的数量。(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

素包括空气中________的浓度、土壤中________和矿质元素的多少、光的________以及温度的高低等。 4、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某些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_______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________的合成作用。(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__________氧化成__________和________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将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 ________。“学”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收获内容疑点内容“练”—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2、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 B、光反应储存能量,暗反应释放能量 C、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 D、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 3、在下列关于光和作用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反应离不开色素的作用 B、暗反应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C、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和CO2 D、暗反应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 4、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均有[H]和ATP产生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三一轮复习光合作用学案

光合作用学案 课前准备区: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结构 (1)该图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2)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 (3)结构③是由组成的。 (4)该图结构具有的功能是进行的场所 2.色素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部位是。 (2)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种类? 。 (3)叶绿体中色素有何功能? 叶绿体中色素具有的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表示方法是 。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场所 考情解读:采用图表、曲线等形式对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反应场所和条件进行考查是基本形式。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将主要围绕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及联系,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结合叶绿体结构和光合色素的分布及功能等命制试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元素去向

①氧元素 ? ???? H 2O ―→O 2CO 2―→CH 2O ②碳元素:CO 2―→ ―→ ③氢元素:H 2O ―→ ―→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 ,如图: (2)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3.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植物体内C 3、C 5、、[H]、ATP 、和O 2及(CH 2O)含量的影响 :(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而非长时间。 (2)以上各物质变化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H]和ATP 含量变化是一致的。 (3)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ATP 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4)CO2中的C 先进入C3然后进入(CH2O) [例1] (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 CO2 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化合物和 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 是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 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 的浓度比 A 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 浓度 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 CO2 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 反应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 的浓度将比B 的________(低、高)。 (4) CO2 浓度为 0.003% 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 CO2 浓度为1%时的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 班级姓名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探究活动之一 【实验一】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打破叶绿体膜,离心得到基粒(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①向两部分提供水,并给予光照,结果:基粒部分产生氧气,而基质部分没有氧气产生。②向两部分提供二氧化碳,并给予反应所需的各种条件,结果:基粒部分没有糖类等有机物,而基质部分产生了糖类等有机物。 【讨论并交流】 ①基粒和基质中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从基粒和基质中发生的变化,你认为光合作用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阶段进行的? 探究活动之二 【讨论并交流】 ①请你回顾:化学上电解水是如何进行的?反应速度如何?需要消耗什么能量? ②由上述实验一,请你推测氧气是如何产生的?除了氧气还应该有什么物质产生? ③水在植物细胞外并不能被光自然分解,而在基粒上却很容易分解,你认为是与基粒中什么物质最有关系? 【实验二】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龙,用叶绿体的基粒加上ADP和P i,光照后得到了ATP。 ④从实验二可以看出,在基粒上除了发生水的光解,还应该有ATP生成。生成该物质消耗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在基粒上是怎样固定该能量的呢? ⑤总结光反应:

⑥请你就基粒上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大胆地想象未来人类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更好地开发新能源? 探究活动之三 【实验三】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在通入普通CO2使光合作用达到平衡状态,改为通入放射性14CO2,然后将小球藻迅速杀死。①光照几分之一秒后杀死,发现了放射性几乎全部出现在一种C3化合物中。②光照5秒后杀死,在小球藻中发现了含放射性C3、C5化合物。③光照30秒后杀死,在小球藻中发现了含放射性葡萄糖等C6化合物。 【讨论并交流】 ①请根据实验三推断从CO2到合成(CH2O)糖类大致经过的阶段? ②CO2如何变为C3的呢?请你推测有哪些可能? 探究活动之四 【实验四】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打破叶绿体膜,离心得到基粒(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①将基质遮光并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没有检测到放射性糖类出现。②将基粒部分光照一段时间后,与基质部分混合后,通入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了放射性糖类出现。③将基质遮光,提供ATP和[H]等物质代替基粒,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了放射性糖类出现。 【讨论并交流】 ①在基质中C3→(CH2O)需要什么条件? ②说明基粒上发生的光反应和基质中发生的暗反应有什么关系? ③总结暗反应:

光合作用学案

第四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画出叶绿体的结构 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区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 3、能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 前置作业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合作探究) ⑴原理: ①色素的提取:。 ②色素的分离:。 ⑵实验流程: ①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②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③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④研磨要迅速、充分的原因是。 ⑤过滤后,盛滤液的试管及时用棉塞将管口塞严的目的是。 ⑥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去两角的原因是。 ⑦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 ⑧分离时,一定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⑨分离后出现的色素带的宽度可以代表色素的。 2. 3. 请画出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位置 二叶绿体的结构(回顾提升) 请在下图中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巩固练习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 ) (A)蓝紫光(B)黄光(C)绿光(D)红光 2.用下列四种光线分别照射四株天竺葵,所释放的氧气最少的是( ) (A)红光(B)白光(C)绿光(D)蓝紫 3.温室栽培胡萝卜,采用什么颜色的玻璃做顶棚更能提高产量( ) (A)红色玻璃(B)蓝紫色玻璃(C)绿色玻璃(D)无色玻璃 4.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的目的是探究色素的( ) (A)种类(B)颜色(C)含量(D)种类和颜色 5.提取绿叶中色素需要对绿叶进行研磨, 为了研磨的充分应加的药品是( ) (A)95%乙醇 (B)CaCO3(C)SiO2(D)苯和石油醚 6.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的步骤是( ) ①研磨②画滤液细线③过滤④纸层析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①② 7.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 通过纸层析法,在滤纸条上出现的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 (A)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C)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D)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8.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 将提取的色素滤液收集到试管后, 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目的在于( ) (A)防止层析液挥发 (B)防止灰尘进入(C)防止色素分解(D)防止乙醇挥发 9.研磨绿叶时加入95%乙醇的目的是( ) (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只为了叶绿素充分溶解 (C)使叶绿素充分磨碎(D)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 10.将色素提取液滴一滴在滤纸上,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环状的色素带,最外边的色素呈何种颜色,正确的答案为( ) (A)类胡萝卜素,黄色(B)胡萝卜素,橙黄色 (C)叶黄素,黄色(D)叶黄素,橙黄色 11.层析时,要在层析液的大试管加盖的作用是( ) (A)隔绝空气(B)防止层析液挥发 (C)防止掉进灰尘(D)防止液体氧化分解 12.绿色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 (A)类囊体的薄膜上 (B)叶绿体基质中(C)叶绿体内膜上 (D)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

能量之源一光与光合作用 【自学学案】 1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个阶段。比较: 2.化能合成作用是指硝化细菌等少数生物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来制造有机物。 【课堂精练】 例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氧和产生ATP都离不开 A .叶绿体色素和CQ B.水和CQ C.叶绿体色素和光能 D.水、CQ和光能2 例2 ?硝化细菌之所以被归人自养生物,根据是() A ?它能将氮合成为亚硝酸和硝酸 B?它能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C .它能以亚硝酸和硝酸作为自身的组成物质 D .它能用氧化物所释放的化学能合成ATP,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例3.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A .具有NH及无氧B.具有NH及氧 C .具有硝酸及无氧 D :具有硝酸及氧 例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的供应,短时间内 叶绿体中C3和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 . C3增多、C减少 B . G增多、C增多 C . C3减少、C5增多 D . C3减少、C5减少 例5.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指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 (2)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教案

高中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一、学习目标 1、拟定方案,正确选择材料、器具,尝试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2、通过实验,培养独立完成操作,对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和设计的能力。 二、自主实验 三、自主学习 1、观察P 99图5-10,找出四种色素分别以吸收什么光为主。 注意:(1)叶绿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2)什么颜色的玻璃(透明塑料布、滤光片)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1、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实验时应选什么样的绿叶 3、研磨时放入少许二氧化硅、CaCO 3和无水乙醇,它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4、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充分 5、若滤纸条一端不剪去两角,结果如何 6、画滤液细线要注意什么 7、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8、根据滤纸条上最后出现的色素带颜色、宽窄、距离。描述实验结果,并模仿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分布的真实情况,在此画图。

叶绿素a 较低 较慢 中下 叶绿素 b 较多 最下 3、阅读教材“叶绿体的结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一般呈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 察,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 膜,内部有许多 ,其之间 充满了 。每个基粒都有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 些囊状结构称为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 上。每 个基粒上含有 以上的类囊体,多者可达100个以上,叶绿体内有如 此多的基粒和类囊体,极大的扩展了 。 (2)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 上, 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 ,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 的 。 四.反馈练习 1、甲、乙 、丙、丁4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阳光下,甲添加蓝紫光, 乙 添加绿色光,丙添加蓝紫色滤光片A ,丁添加绿色滤光片B (如图所示)。经过 一段时间,各盆中长势最旺和长势最差的依次是 ( ) A B A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甲和丁 D 、丙和丁 2、分别在A 、B 、C 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 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 处理 A B C SiO 2(少量) + + + CaCO 3(少量) 一 + + 无水乙醇(10毫升) + — + 蒸馏水(10毫升) — + — 试回答: (1)A 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阳光 蓝紫光 阳光 阳光 阳光 绿色光 甲 乙 丙 丁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湟源二中白丰 一、教材分析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这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与旧教材相比,本节内容大体上保持了旧教材的难易程度和编排顺序,仅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调整:一是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进行了扩充,增加了英格豪斯、梅耶、卡尔文等科学家的实验,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阐述的更加完整。二是新增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探究实验,这个探究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均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为此提供了相关的提示和参考案例。三是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化能合成作用这两部分内容在旧教材中没有被编排在《光合作用》这一节中,现为了内容的完整性和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这两部分内容移至本节中。 本节内容不仅和初中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在高中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在第三章中为什么把叶绿体比作“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另一方面本节内容也为必修3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选修3中生态工程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知识方面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能力方面 (1)学会提取、分离绿叶色素的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使学生认同科学原理的创立是科学家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建立起来的;认同科学 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 精神与态度。 (2)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3)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增强STS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篇一: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莫爱霞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 一、概述 ·本节课为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一册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的第四节的内容。本册教材第五章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本节课是对细胞的能量来源进行探讨,为以后进行教学知识打下基础。本节内容的学习会对学生以后学习有关能量来源问题和实验设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节课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来源的实验设计,以及提取吸收光能的色素的实验操作,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力图使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及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在此过程中巩固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动手操作,根据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重新完善设计方案。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参与设计,养成勇于参与、大胆设想的科学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体验“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分析试验结果——协商讨论”的探究活动过程; (3)体会到科学实验需要正确的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够完成一份描述准确、过程科学的实验方案。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2)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 (3)学生已经知道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但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及其实质,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具体来自哪里等知识了解不多; (4)学生在以前运用实验法进行过简单的实验设计,但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都不是很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境激趣策略:通过动手提取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的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播放光合作用的动画演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问题解决为主教学策略:通过观察,引发学生提出关于光合作用实质以及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的疑惑,通过假设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得出科学性的结论,解决问题和疑惑。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一年级生物学教材;(2)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3)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环境下完成的。 六、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因为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光谱中的蓝紫光和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分析并掌握其原料、条件、产物、场所和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 1、生态系统中,人们把植物称为什么?为什么? 2、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1,阅读资料思考柳苗生长之谜中的问题。 新课推进: 一、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师;出示 (一)思考题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时候作用?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的实验现象?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二)模拟实验动画:“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生:结合查阅教材内容和观看实验过程的动画,独立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 师:出示问题答案并纠正学生的误区。 (三)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师:结合视屏过程引导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生:完成P54表格。 二、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场所 (一)、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植物的绿色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的?有机物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一器官? 生:阅读教材P55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利用水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实验过程,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场所。 师:出示恩吉尔曼实验过程图片并讲解并补充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并完成对P56胡萝卜、仙人掌、银边春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的辨别。 (二)观察叶片和叶绿体的结构 师:出示叶片结构和叶绿体结构图。 生: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叶片和叶绿体结构。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完整版本(含答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 2、 3、 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 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知识点导读】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光能,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一) 光合作用的生物:绿色植物,此外还有蓝藻(原核生物) (二)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1、 结构:双层膜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 基质: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 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 ① 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 体基质中。 ② 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 光吸收最少,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③ 影响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必需元素Mg,N,Fe.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 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2) 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 变得污浊的空气。 (3) 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 光 和 绿叶 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 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 淀粉 。 (5) 1880年,恩杰尔曼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O 2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 绿体 。 (6) 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 法证明了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水 。 (7)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 在 光合作用中转化成 有机物中的碳 的途径。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实验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英格豪斯的实验:

潍坊一中学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编制:王奉审核:王煦光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预习内容: 一、根据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用自己的话总结何为光合作用?能用一个化学反应式表示出来吗? 二、阅读课本P103-104回答 1.光合作用分和两个反应阶段,分类依据是 。 2.光反应阶段: 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3.暗反应阶段: 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三、从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分析有哪些外界的影响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预习疑惑(将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

课堂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重点难点: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一、自主学习 1.光合作用的概念: 2.总结归纳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 知识点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画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二、合作探究:

2.将植物由光照状态转为黑暗后,叶绿体中的C3和C5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由黑暗转为光照后,C3和C5又是怎样变化的?用曲线表示两种条件下二者的变化。 三、例题分析: 例1.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例2.右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简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1]、[2]均为选择透过性膜 B.把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3]上进行 C.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4]中完成 D.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4]上 例3.光照下正常生长的某绿色植物,若光照突然停止,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合成量的变化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合成量) 知识点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合作探究 1.光照强度 ①分析A、B、C、m、n所代表的的意义 ②AB段和BC段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大小关系 如何

4.2.2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2014--2015学年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同步导学案 4.2 .2光合作用的过程 、目标导航 1. 学习目标: (1) 理解光合作用概念以及掌握它的过程。 (2) 掌握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2. 学习重点: (1)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 (2)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 学习难点: (1)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知识网络 三、导学过程 “导”一一自主预习 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主要分布在植物的 细胞内。 CO/HO 世能*(CHO )+O, 』』叶绿体 1 光合作用 总反应式 过程 影响光合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暗反应 内因 外因

2. 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态:扁平的或 3 ?结构 :含酶和更鞏専 :含W, DNA^f 4?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 ⑴条件:________ 、______、有关的酶。 (2) 场所: _________________ 。 (3) 物质变化 光 ①水的光解:H20酶> ______ + _______ 酶 ②ATP 的合成:ADN Pi -光―> ATP (4) 能量变化:将 ________转变为活跃的___________ 。 2?暗反应阶段 ⑴条件:____________ 的催化。 (2) 场所:叶绿体内的_________ 中。 (3) 物质变化:CO首先被一个_______ 分子固定,生成两个C3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__________ 还原生成有机物,并将__________ 释放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 能量变化: _______ 中的活跃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 ___________________ 。 “学”一互动探究 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合作用的反应场所在哪?结构是什么样的? 提示:光合作用的反应场所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进 双层膜包被 叶绿体基质 基粒,类囊体堆叠形成2?阅读课本P75,归纳比较光合作用两过程的差别和联系?并填写下表。

光合作用复习导学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导学案(三) 编制:审核:审批: 学习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知识梳理: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________________(蓝绿色) 叶绿素 ________________(黄绿色)绿叶中的色素 _______________(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_________________(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二)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光合色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能。 思考: 1.为什么植物的叶片一般是绿色的? 2.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三)、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思考: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实验 1.之所以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水绵有大型带状叶绿体,且螺旋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进行观察。 2.选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可排除实验前环境中O2和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先选用极细的光束且用好氧细菌检测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O2释放的部位;然后用完全曝光的水绵与之作对比实验,从而证明了光照在光合作用发生中的作用。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过程:见课本P103图解 思考:光合作用过程中进入叶绿体的是水、二氧化碳和光能,在叶绿体中形成的物质有,(CH2O)中的“O”来自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 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其中“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以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的介绍,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体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好素材。 在本节课案的设计中,笔者将教科书100页的“资料分析1”和101-102页的几个实验介绍,以时间为序,抓住几个最为经典的实验,重新构建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重组的教学内容的实施,不仅可为后面众多的实验探究内容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感知基础,也为下节课学习“光合作用过程”做好了知识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2)说明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3)简要分析萨克斯实验、恩格尔曼实验、鲁宾-卡门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需要光、场所在叶绿体中、产物主要有淀粉、释放氧气中的氧来自水。 2 能力目标 (1)在尝试萨克斯实验操作中;学会控制变量、设立对照和重复实验。 (2)在资料分析和实验观察中,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光合作用的大致过程。 3 情感目标 (1)参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经典实验的问题讨论,交流观察的结果;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 (2)认同科学是在不断观察、实验、继承、争论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萨克斯实验、恩格尔曼实验和鲁宾-卡门实验 2.教学难点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设计方法;评价“证实CO 2 机物所需原料的实验设计方案”。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奠定基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光合作用知识在全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本节教学设计意图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角度去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本节重点;同时希望通过对教材中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经典实验所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对光合作用大体内容基本了解 ●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待于系统研究 ●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2)描述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能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能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和探索中前进的。通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的分析,能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四、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 1、定义: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能,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2、反应式: 3、实质: 有机物, 能量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场所是细胞的 。 二: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天竺葵实验)(重难点) (一)目的要求: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 。 2、探究 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实验步骤: 1、暗处理: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2、遮光: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黑纸遮盖。目的是形成 变量是 。 3、照光:使植物充分进行 作用。 4、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 的烧杯中, 加热,使 溶于酒精中。叶片变成 色,酒精变成 色。 5、漂洗 6、染色:用 染色,以检验有无淀粉。 7、观察:不遮光部分 (变蓝/不变蓝)。因为进行了光合作用有 产生。遮光部分 。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无 产生。 8、结论 (1)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物是 。 (2)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 。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1、制造有机物 2、释放氧气 3、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 ,吸收 释放 ,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所以我们要保护植被多植树造林。 四、农业上利用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措施 1、增加 强度 2、增加 浓度 3、 密植 + + 光 叶绿体

试一试: 1、傍晚森林适合跑步是因为进行了一整天的作用氧气充足。()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2、在同一棵天竺葵上早、中、晚各取一片基本相同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验证试验。最后用碘液处理后,“蓝色”最深的是() A早上取的B中午取的C傍晚取的D无法判断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分别是() A 线粒体和光 B 叶绿体和光 C 线粒体和有机物 D 叶绿体和有机物 4、在农业上为保证农作物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应注意() A 作物要种密一些 B 作物要种稀一些 C 高矮作物要分开种 D 作物要合理密植 5、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合理密植 B 白天提高室温,夜间降低室温 C 增加氧气浓度 D 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6、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A 光 B 水 C 二氧化碳 D 适宜温度 7、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 A 高温 B 光照 C 供氧 D 通风 8、遇碘变蓝是哪种物质的特性() A 脂肪 B 淀粉 C 糖类 D 无机盐 9、银边天竺葵的叶片光照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会发现叶片() A 边缘不变蓝,其他部分变蓝 B 变蓝 C 边缘变蓝,其他部分不变蓝 D 不变蓝 10、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A 吸收瓶内的空气 B 吸收瓶内的水分 C 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 D 吸收瓶内的氧气 11、在检验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有一种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竹签重新燃烧,该气体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空气 D 水蒸气 13、某兴趣小组进行“验证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实验:将银边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 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从两面遮盖(如图一),光照几小 时,摘下这片叶,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取出,滴加碘液(如 图二)。请分析回答: (1)将银边天竺葵提前放在暗处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实验中,与C这一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叶绿体,而与C这一组对照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9讲-光与光合作用学案含答案.docx

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 第 9 讲光与光合作用 [ 考纲要求 ] 1.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Ⅱ) 。 2.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Ⅱ) 。 3. 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捕获光能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 由图可以看出: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模式图 外表:①双层膜 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2) 结构 内部③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 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决定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拓展延伸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三大因素 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连线 ) (1)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2)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都含有镁元素 (√) (3)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 (4)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 (5)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 (6)叶绿体内膜的面积远远大于外膜的面积(×) 下面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

(1)恩格尔曼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提示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 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2)恩格尔曼实验要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排除氧气和除极细光束外的其他光的干扰。 (3)萨克斯实验中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消耗掉细胞中原有的淀粉,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4)萨克斯实验中在染色前通常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目的是什么? 提示防止叶片中色素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5)两实验设计中是如何形成对照的? 提示恩格尔曼的实验中,照光处理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 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 命题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分析 1.(2017 ·海南, 10) 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 说法正确的是() A.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B.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答案A 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离体的叶绿体在自然光下通过光反应能将水分解产生氧 气, A 项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既能吸收红光,也能吸收蓝紫光,B、 C 项错误;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D项错误。 2.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的某种色素提取液上,可获得该吸收光谱( 图中的数字表示光的波长,单位为nm,暗带表示溶液吸收该波长的光后形成的光谱) 。则该色素是 () A.类胡萝卜素B.叶黄素 C.胡萝卜素D.叶绿素a 答案D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b,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定海一中黄敏 一、设计思想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的重点,也是《细胞的代谢》这一章的重点,该知识点的系统性很强,但也很抽象,鉴于本节内容的以上特点,本人采用了以下教学思路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要把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所以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来生长出光合作用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按照学案实施流程,教师适时引导,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复习叶绿体的结构,为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打下基础,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尝试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然后结合教师播放的flash动画演示的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分步演示和连续演示两种形式),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最后回到课堂最初写的反应方程式,制造认知冲突,完善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完成对光合作用过程相关知识的整体建构。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碳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第三章第五节,安排在细胞呼吸之后,通过前面细胞与能量、酶和细胞呼吸的学习,为光合作用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光合作用”一节共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本节内容为激活细胞器结构功能、能量转换等学生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做好铺垫,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知识的基础。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氧化还原过程(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类,水被氧化成氧气)。但实质上包括一系列的物质、能量的转变问题。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比较抽象,又是理解光合作用实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基础。因此,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整个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具有粗浅的了解和初步的基础,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类型与结构,知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且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内在的信念,认知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而在这一节知识中,既有微观上的、分子水平上(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等)的知识,又有宏观上的知识(光合作用的意义),有的知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很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中,应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