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学》教案(本科)doc

《宪法学》教案(本科)doc

《宪法学》教案(本科)doc
《宪法学》教案(本科)doc

运城学院教案

政法系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教研室名称法学

课程名称宪法

课程代码0211102B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教师任芙英

职称讲师

1

授课计划

授课时间: 10 月 8日至 12月 29日(共 12 周)

计划制定时间: 2012 年 9 月 10 日

2

《宪法》教案

(第一周第1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绪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课程基本情况。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宪法课程重要性,对宪法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入门。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地位。

四、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讲解新课

绪论

导入:如何认识宪法的?

(本节内容2学时)(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一、课程基本信息说明(板书)

二、在法学体系中宪法地位

三、如何看待宪法这门课程(板书)

(一)对宪法地位的认识(板书)

1、根本法地位?有政治宣言之功能,内容陈旧、空洞

2、司法实践中地位(从齐玉玲案谈我国宪法司法化问题)

(二)平常心对待宪法这门课程(板书)

1、宪法与个人、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以2010年十大宪法事例说明宪法与我们关系密切)(安元鼎保安公司、赵作海案、陕西国土厅案等)

2、学习宪法以制度方式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四、参考书目、网站、法条及期刊介绍(板书)

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学分、课时、作业、考核方式)

2、参考书目与网站

许崇德、胡锦光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学》,商务印书馆。

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事例研究》,法律出版社。

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余定宇著:《寻找法律的印迹》,法律出版社。

一政著《西窗法语》,法律出版社。

中国宪政网:https://www.doczj.com/doc/ce13535153.html,

北大公法网:https://www.doczj.com/doc/ce13535153.html,

中国公法网:https://www.doczj.com/doc/ce13535153.html,

3、法条:《宪法》《选举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监督法》等。

4、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及法学核心期刊

五、几点建议(板书)

1、适应大学生活,合理安排时间

2、关注社会,关注宪法,关心中国

(三)归纳总结

宪法属于社会科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是法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为学习部门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一周第2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概念和本质第二节宪法分类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等有关宪法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宪法词义在中西方的历史演变,掌握近代意义的宪法的基本含义。理解宪法的本质和分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宪法在于宪法法律地位。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本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导入:提问:你是如何认识宪法的?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本节内容一个半学时)(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一、宪法的词源(板书)

1、西方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板书)

2、中国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板书)

归纳:比较古代中西方关于“宪法”的含义,发现“宪法”一词都具有法律的含义,所不同的是,在西方宪法被视为与普通法律不同的法律,类似今天的组织法;在中国则没有这种区别。近代意义的宪法概念,正是在这种与普通法律不同的法律意义上发展起来的,并用“宪法”这一符号来表示这种新的法现象,且内容与组织法有一定关系。

二、宪法的概念(板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的根本法。

(一)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以宪法产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观点予以说明。)

(二)限制国家权利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以英国、美国宪法的内容为例说明)

(三)宪法具有根本法属性

1、宪法规定的内容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其他法律。

2、宪法的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1)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的行为准则。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以中国、美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例说明)

三、宪法的本质(板书)

1、关于宪法本质的主要观点(板书)

(1)神的意志论

(2)全民意志论

(3)阶级意志论

(4)意志调和论

2、宪法的本质(板书)

与民主有关,更集中、全面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最终取决于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并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二节宪法的分类(板书)

(本节内容半学时)(讲授法)

一、宪法的形式分类(板书)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

4、原始宪法和派生宪法

5、规范宪法、名义宪法和语义宪法

二、宪法的实质分类(板书)

1、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2、法定宪法和现实宪法(进一步解释与说明)

(三)归纳总结

1、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国统治阶级在建立民主制国家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五、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如何理解宪法是本质?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二周第1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宪法规范、宪法典结构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结构和宪法规范。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宪法结构,掌握宪法规范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宪法规范。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规范的逻辑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导入:提问:你是如何认识宪政的内涵?

第三节宪法规范、宪法典结构(板书)

(本节内容1学时)(讲授法)

一、宪法规范(板书)

(一)宪法规范的含义(板书)

是法律规范的一种,是由国家制定或确认的用以调整国家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1、宪法规范的制定或确认

(1)制定

(2)确认(判例,介绍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一些特征,表明判例在法律规范形成中的地位)

2、宪法规范的调整对象(社会关系)

(二)宪法规范的特点(板书)

1、原则性及由此引申出的适应性和无具体惩罚性。

2、最高性及引申出的广泛性、纲领性和稳定性。

(三)宪法规范的分类(板书)

1、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确认性规范。(对宪法主体引导作用)

2、确定性规范和不确定性规范。(宪法规范的确定性)

宪法规范结构的特点:授权性与义务性相结合;禁止性规范与确认性规范相结合。

(四)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

1、含义:宪法规范作为宪政行为规则具备的条件。

2、宪法规范的构成要素: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

(结合条文,举例说明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特点)

二、宪法结构(板书)

(本节内容1学时)(讲授法)

(一)宪法结构的含义(板书)

(二)宪法形式结构(板书)

宪法典的形式结构是宪法规范排列的顺序和方式。我国宪法共有4章7节、138条和31条修正案。

(三)宪法内容结构(板书)

宪法典的内容结构是将具有相同性质的宪法规范安排在宪法典的某一部分。

1、宪法序言

2、宪法正文

3、宪法修正案:对宪法典进行补充和修正的法律形式。(31条)

(三)归纳总结

1、宪法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一种,是由国家制定或确认的用以调整国家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2、宪法典的结构有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之分

五、思考题:

如何理解宪法规范的特点?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二周第2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宪法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的基本原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宪法基本原则的理论渊源及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理解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掌握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导入: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的灵魂,是宪法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四节宪法基本原则的概述(板书)

(本节内容15分钟)(讲授法)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板书)

二、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板书)

普遍性;特殊性;最高性;抽象性与稳定性。(举例说明)

三、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板书)

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构成宪法内在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民主的基本支柱,即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权力制约是基本手段,法治是根本保障。

第二节人民主权原则(板书)

(讲授法)

一、人民主权原则的含义(板书)

人民主权原则也叫做主权在民(popular sovereignty)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叫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二、人民主权学说的历史发展(板书)

“主权”观念最早由布丹在《国家六论》中提出,认为主权是君主的当然权力,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霍布斯(T. Hobbes)也论述了主权问题,但主权在他来看仍是君主的。

洛克(J. Locke)谈到了主权应属于人民的理论。

卢梭创立根据社会契约论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

林肯(A. Lincoln)将其内容充实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成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标准。

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公意”的体现。人民主权具有阶级性。(介绍霍布斯、洛克、卢梭基本情况和代表作)

三、人民主权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板书)

第三节基本人权原则

(本节内容半学时)(讲授法)

一、基本人权原则的含义(板书)

人权(human rights)作为一个人应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

二、人权理论的历史发展(板书)

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有人人具有理性而确认人的平等的观点。

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以反对神性,提倡个人自由反对封建桎。

霍布斯论证了自然权利,他认为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有自我保存的同等的权利。

洛克“天赋人权”(natural rights),它主张人身的自由、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权利的要求。

卢梭指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的根源于基础,而更高级的社会契约只有通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才能实现。因为,它能够体现公意,是人民拥有主权,从而确保人们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方面的权利。在人权原则不仅仅是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要求,更是或首先是一种政治权利,是民主政府的原则和基础。(说明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宪法所体现的基本人权原则是一人权的普遍性掩盖人权的阶级性;社会主义宪法在公开限制少数敌对分子的部分人权,以人权的阶级性谋求人权的普遍性。(说明我国宪法的人权观)

三、基本人权在宪法中的体现(板书)

第四节权力制约原则

(本节内容半学时)(讲授法)

一、权力制约思想的历史发展(板书)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互相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的权利的原则。分权(separation of powers)是对国家权力按其管理国家时所具有的不同职能而作出的划分。

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要素说。(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情况和其学说)。

但作为一项宪法原则,近代分权学说则是英国的洛克首先倡导而由法国的孟德斯鸠(Charles L. Montesquieu)所完成的。(介绍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基本情况和学说)。

权力制约思想同样可追溯到古代,如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时期的波罗比阿都阐述了制约的观念。近代关于制约思想的典型代表是:洛克、孟德斯鸠和汉密尔顿和杰弗逊的民主共和主义。(说明他们的观点;详细内容可参考李龙主编的《西方法学名著提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学在理论上一般不把“三权分立”看作是宪法的原则,而是普遍确认权力的统一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权力制约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板书)

第五节法治原则

(本节内容半学时)(讲授法)

一、法治原则的含义及其发展(板书)

法治(rule of law)的英文含义是“法律的统治”,中文就是“依法治国”。统治阶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法治在形式上表现为宪法强调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治的实质上,表明当法律与个人意志相冲突时,哪个意志更高:在法治国中,法律所代表的意志无疑要高于个人意志。

法治的思想和理论,如西方的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西赛罗(Cicero)等。(介绍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西赛罗(Cicero)的基本情况和法治理论)在中国古代也有过对法治问题的讨论,如商鞅。可见,法治自古以来就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法哲学观点,从本质上讲它符合民治的要求。(说明古代法治与现代意义法治的区分)

近代法国的卢梭对法治理论作出重大贡献。他的法治理论的基本点是人民拥有立法权;法治与共和政体相结合;法治意味着平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治原则对法律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如1959年的《德里宣言》等。

二、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板书)

(着重说明法制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三)归纳总结

1、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构成宪法内在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民主的基本支柱,即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权力制约是基本手段,法治是根本保障。

2、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的权力属于国民;人权是指一个人应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互相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的权利的原则;法治是统治阶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五、思考题

1、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2、宪法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如何?

3、试述宪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三周第1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宪法的创制与修改(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创制的基本理论以及宪法修改的主体、程序等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宪法创制的基本理论;通过我国“五四宪法”和伊拉克宪法制定过程,学习宪法制定的程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宪法制定的主体、程序。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制定权、制定机关和宪法起草委员会之间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四节宪法的创制和修改(板书)(自学)

一、宪法制定(板书)

(一)宪法制定的含义(板书)

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的活动。主要指政权更迭后制定宪法的活动。

(二)制宪权主体(板书)

最早提出制宪权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学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学者西哀耶士。他在《第三等级是什么?》一书中提出“唯有国民拥有制宪权。”

制宪权主体并不等同于制宪机关。

(三)制宪权的性质

是最高决定权的具体体现,即有权决定国家统治形态的阶级(按:不可能是所有国民)运用制宪权,具体创制宪法,以巩固统治关系。

(四)宪法制定的程序(板书)(举例法)

1、制宪机构的设立

2、宪法草案的提出

3、宪法草案的通过

4、公布

※例如:1、五四宪法的制定过程

2、※伊拉克的制宪过程

(三)归纳总结

1、宪法创制权的主体是国民

2、宪法修改的主体、程序

五、思考题

1、宪法创制权理论是谁提出的?

2、宪法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如何?

3、试述宪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三周第2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宪法的创制与修改(二)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的主体、程序等基本理论,了解英国和我国的部分宪法惯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宪法修改、解释、惯例的基本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宪法修改、解释。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修改的种类、限制;宪法解释的原则、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四节宪法的创制和修改

二、宪法的修改(板书)

(一)宪法修改的含义(板书)

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和发展,出现宪法内容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情况,由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的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内容的活动。

(二)宪法修改的限制(板书)

※思考:宪法修改是否应受到限制?

1、内容限制(板书)

(1)宪法的根本制度和基本精神不得修改

(2)国家领土范围不得修改

(3)共和政体不得修改

2、时间限制(板书)

(1)消极限制,不得修改宪法的时间(板书)

A、规定一定时间内不得修改

B、特定时间内不得修改

(2)积极限制,明确规定宪法应当定期修改(板书)

(三)宪法修改的宪法修改的方式(板书)

(全面修改、部分修改,以我国宪法为例说明)

(四)宪法修改的程序(以我国为例说明)(板书)

1、提案

2、审定(先决投票)

3、起草

4、决议

5、公布

三、宪法的解释(板书)

(一)宪法解释的含义(板书)

是宪法制定者依照宪法规定享有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主体对已经存在并且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所作的说明。

(二)宪法解释的体制(板书)

立法机关解释体制

司法机关解释体制

专门机关解释体制

(三)宪法解释的原则(板书)

(依法、符合制宪目的、精神与原则;字面和整体解释)

(四)宪法解释的方法(板书)

1、统一解释;

2、条理解释

3、补充解释:

4、扩大解释

四、宪法惯例(板书)(举例法)

(一)宪法惯例的概念

在国家的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涉及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根本问题,且由公众普遍认可而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习惯和传统。(以不成文法国家及我国为例说明其地位)

※英国的宪法惯例

我国的宪法惯例

(三)归纳总结

1、宪法修改的含义、限制、程序

2、宪法解释的含义、体制、原则、方法

3、宪法惯例的含义

五、思考题

1、宪法修改是否应当受到限制?

2、宪法修改的程序?

3、宪法解释的体制包括哪些?

4、宪法解释应遵循什么原则?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四周第1-2次课4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宪法关系和宪政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关系的相关理论以及宪政的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宪法关系的含义和三要素;了解宪政的基本含义与宪法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宪法关系三要素、宪法与宪政关系。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关系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五节宪法与宪政(板书)

一、宪政的概念(板书)

宪政是依照宪法的规定所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从民主的角度理解宪政(毛泽东及张友渔言论说明)

2、从法治的角度认识宪政

“宪政是这样一种思想,正如他通过法治约束个人并向个人授予权力一样,他也希望通过法治约束政府并向政府授权。”

3、李步云的宪政三要素:民主、法治和人权。民主是宪政的基础,法治是重要条件,人权保障是宪政的目的。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二、宪政的特征(板书)

1、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3、树立宪法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板书)

1、宪法与宪政的联系

宪法与宪政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宪法决定宪政。(板书)

(从逻辑、内容和价值取向分析)

2、宪法与宪政的区别

(从外在形态、内容范围及价值取向)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指导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三)归纳总结

1、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宪法与宪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五、思考题:

如何理解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五周第1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六节宪法监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监督制度。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宪法监督的内容,掌握我国现有的宪法监督制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我国宪法监督的基本制度。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监督各种体制的优缺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六节宪法监督(板书)

(本节内容2学时)(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一、宪法监督含义(板书)

宪法监督是保证宪法正确实施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

广义和狭义

二、宪法监督的模式(板书)

(一)立法机关的监督(板书)

以英国为代表

优点:权威性和有效性;

缺点:违反“任何人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

(二)司法机关的监督(板书)

以美国为代表(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开启了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的先河)优点:制约了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缺点:无法准确表达立宪者的意图

(三)专门机关的监督(板书)

以法国为代表

优点:保障违宪审查权的统一;

缺点:政治倾向突出

三、宪法监督的程序(如何监督)(板书)

(一)事前审(板书)

(二)事后审(板书)

四、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板书)

(一)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板书)

1. 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

2. 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

(二)我国宪法监督的方式(板书)

1、改变与撤销(板书)

(1)《宪法》相关规定(板书)

一是,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同宪法不相抵触,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和决定。《宪法》第62条第(十一)项二是,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宪法》第67条第(七)项三是,对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批准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宪法》第67条第(八)项

(2)《立法法》相关规定(板书)

《立法法》第88条规定了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

(思考一:熟读《立法法》88条,总结出“改变或者撤销”、“撤销”的规律。)

2、备案(板书)

根据《立法法》第89条的规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监督是通过备案审查的方式进行的。

3、审查(板书)

(1)主动审查(板书)

主动审查就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否同宪法相抵触进行审查。

A、审查程序

(2)被动审查(板书)

被动审查有两种启动机制。

A、由法定机关提出审查要求

a主体: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

b程序:书面提出要求——分送——审查、提出意见。

B、由法定机关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提出审查建议。

a主体: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

b程序:书面提出建议——研究——必要时,送审、提出意见。

※案例:“孙志刚案”引起的公民提出违宪审查建议事件

(3)书面审查意见(板书)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三个月内书面提出审查意见。

A、不相抵触的,可书面告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由办公厅负责告知提出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的单位或个人。

B、(《立法法》91条)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也可以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

五、中国宪法监督发展现状及思考(板书)

从我国目前宪法监督制度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上方面:

1、监督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2、监督范围主要是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3、监督方式主要是书面审查,以主动审查为主。

思考:比较美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与中国河南郑州假种子案,思考我国是否可以选择类似美国的司法机关监督模式?

从我国目前宪法监督制度来看,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缺乏专门的宪法监督

高等数学上册教案

高等数学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高等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常微分方程与无穷级数”等方面的基本概论、基本理论与基本运算;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兴趣和能力。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教学目的与要求18学时 1.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一、集合 1、集合概念 word

word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叫做集合。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表示方法:用A ,B ,C ,D 表示集合;用a ,b ,c ,d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1)},,,{321 a a a A = 2)}{P x x A 的性质=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 A a ∈ 一个集合,若它只含有有限个元素,则称为有限集;不是有限集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常见的数集:N ,Z ,Q ,R ,N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集合A 的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B A ?。 如果集合A 与集合B 互为子集,则称A 与B 相等,记作B A = 若作B A ?且B 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 空集φ: A ?φ 2、 集合的运算 并集B A ? :}A x |{x B A B x ∈∈=?或 交集B A ? :}A x |{x B A B x ∈∈=?且 差集 B A \:}|{\B x A x x B A ?∈=且 全集I 、E 补集C A : 集合的并、交、余运算满足下列法则: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益的集中表现。(错误) 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错误) 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错误) 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正确) 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正确) 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错误)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正确) 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正确) 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错误) 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 A、就是 B、形式上是 C、实质上是 D、不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 B、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 5、中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法律是(B)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C、D) D、政治协商B、立法监督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 7、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法律是(B)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自由大宪章》 D、17 91年《法国宪法》 8、(ABCD)属于宪法性文件。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国籍法》 D、《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 9、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被称为协定宪法。根据这一定义判断,(B、D)宪法属于协定宪法。 A、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C、1848年意大利宪 法 D、1830年法国宪法。 10、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B)。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五五宪章》 二、小论文: 论宪法的主要作用。 请参考课本P20——23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路进行。

【免费下载】高等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9.1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二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2.了解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教学重点、难点: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教学内容 一、二重积分的概念1.引例与二重积分定义引例:(1).曲顶柱体的体积。(2)已知平面薄板质量(或电荷)面密度的分布时。求总质量(或电荷)。2.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二、二重积分的性质性质1、 ,为非零常数;(,)(,)D D kf x y d k f x y d σσ=????k 性质2、;{(,)(,)}D f x y g x y d σ±??(,)(,)D D f x y d g x y d σσ=±????性质3、若,且(除边沿部分外),则12D D D =+12D D φ= 12(,)(,)(,)D D D f x y d f x y d f x y d σσσ=+?? ????性质4、若,,则:;(,)(,)f x y g x y ≥(,)x y D ∈(,)(,)D D f x y d g x y d σσ≥????性质5、估值定理性质6、(中值定理)设在上连续,则在上至少存在一点,使),(y x f D D ),(ηξA f d y x f D ?ηξ=σ??),(),(三、例题 例1 设是由与所围的区域,则D 24x y -=0=y =σ??D d π2例2 求在区域:上的平均值222),(y x R y x f --=D 222R y x ≤+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题:1.将二重积分定义与定积分定义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2.估计积分的值,其中是圆形区域: .??++=D d y x I σ)94(22D 422≤+y x 习题9-1 P79 4(1),(3),5(1)(3)授课类型: 理论课教学方式:讲授教学资源:多媒体 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学习资料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3.《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1.教师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2.简要介绍《红楼梦》开头四回的内容。介绍时,无需细述情节,只讲梗概,重要的是讲 清楚与课文有关的地方,使讲解确实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1)第一回,是全书的楔子,写了女娲补天、顽古转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 性格,又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女娲补天,剩下一块“无材”的顽石,有一僧人施展幻术,把这块巨大的顽石变成了一块扇坠大小的晶莹的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贾宝玉一起降生、又被贾宝玉随时佩戴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作者用这块石头“无材补天”的特性来暗示贾宝玉是不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于国于家无望”的废物;用这块石头从天而降的顽劣性来暗示贾宝玉的与封建传统相对立的思想和叛逆性格。 “木石前盟”的故事,主要介绍了顽石和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降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

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教案WORD版-第01章 函数与极限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教学目的: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 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 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教学重点: 1、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 2、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3、极限的概念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4、两个重要极限; 5、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6、函数连续性及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7、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1、分段函数的建立与性质; 2、左极限与右极限概念及应用; 3、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的应用; 4、间断点及其分类; 5、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应用。 §1. 1 映射与函数 一、集合 1. 集合概念 集合(简称集):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 用A, B, C….等表示. 元素: 组成集合的事物称为集合的元素. a是集合M的元素表示为a?M.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 把集合的全体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如A?{a, b, c, d, e, f, g}. 描述法: 若集合M是由元素具有某种性质P的元素x的全体所组成, 则M可表示为

西南大学《宪法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单选题]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A: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须报上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B: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C: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D: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党委批准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下列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 B: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C: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 D: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因而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形成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鉴赏能力、以及初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梳理课文,探究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方法,在用问题推动学生思维深入的过程中推进课堂内容,形成鉴赏能力,再通过训练力求提升更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客观辨证地、客观地、理性地分析特定环境下人物性格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梳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人物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赏析。小说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的鉴赏与写作运用。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学案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一、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方法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包括、、、、。 二、梳理作者塑造王熙凤的角度:、、、。 三、课前自主探究 1、请用一句话概括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 2、王熙凤的出场给林黛玉什么感觉?这里用到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 3、从着装的色彩和饰品两个角度分析王熙凤服饰的特点。你认为,这样的服饰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4、我们透过林黛玉的眼睛看王熙凤的容貌,会有什么感觉? 5、找出文中对王熙凤的侧面描写,分析其作用。

四、课外积累《红楼梦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 一场辛苦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在前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小说的环境和情节,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小说的第三大要素——- 人物。 这些人物中有一位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人称“胭脂虎” ,她 是谁呢?王熙凤。那这节课就看看,我们透过林黛玉的眼睛会看到怎样一 个王熙凤。 二、内容探究 首先来看大家的课前梳理:作者从哪些角度塑造王熙凤的?学生展示梳理结果: 四个方面:写出场、绘肖像(服饰,容貌)、见黛玉、回王夫人。接下来请大家展示自主探究的成果。 探究一:写出场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1、请用一句话概括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人未至而声先至) 2、王熙凤的出场给林黛玉什么感觉?这里用到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 “放诞无礼”。对比。把她的“放诞无礼”和其他人的“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作对比,突出了她大胆泼辣的性格,以及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探究二:绘肖像 服饰 【自主探究】从着装的色彩和饰品两个角度分析王熙凤服饰的特点。你认为,这样的服饰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高等数学教材word版(免费下载)

目录 一、函数与极限 (2) 1、集合的概念 (2) 2、常量与变量 (3) 2、函数 (4) 3、函数的简单性态 (4) 4、反函数 (5) 5、复合函数 (6) 6、初等函数 (6) 7、双曲函数及反双曲函数 (7) 8、数列的极限 (8) 9、函数的极限 (10) 10、函数极限的运算规则 (11)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⑵、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 ∪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指导学生学习小说所运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2.思想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认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反封建的重要意义。这种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则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特别是对贾宝玉的分析完成的。 3.《红楼梦》的开头四回是全书的序幕,为后面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作了铺垫。教师简要介绍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4.以教师分析讲解为主。 教学时数: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作品、《红楼梦》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认字解词;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2.简要介绍《红楼梦》开头四回的内容。介绍时,无需细述情节,只讲梗概,重要的是讲清楚与课文有关的地方,使讲解确实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1)第一回,是全书的楔子,写了女娲补天、顽古转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性格,又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女娲补天,剩下一块“无材”的顽石,有一僧人施展幻术,把这块巨大的顽石变成了一块扇坠大小的晶莹的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贾宝玉一起降生、又被贾宝玉随时佩戴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作者用这块石头“无材补天”的特性来暗示贾宝玉是不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于国于家无望”的废物;用这块石头从天而降的顽劣性来暗示贾宝玉的与封建传统相对立的思想和叛逆性格。 “木石前盟”的故事,主要介绍了顽石和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降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用甘露浇灌了一棵绛珠仙草,使仙草能够久延岁月,脱离草木之态,变成了一个女子。后来,顽石要下世投胎时,绛珠也要同去走一遭,为的酬报顽石的灌溉之恩,把一生所有的眼泪都还给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过这段关系,本篇课文在写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初次见面时,都觉得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完整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完整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林黛玉进贾府 【学习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常识,学习鉴赏古典小说的方法和古典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2、重点鉴赏“王熙凤”“贾宝玉”两个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 把握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表现人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红楼梦》常识: 作者介绍—— 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经历了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这为他的创作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思想内容—— 两条线索: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线索;宁荣二府兴衰变化线索。 四大主题: (1)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贾宝玉的形象。 (2)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3)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贾府衰败的历史命运。 (4)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分骨肉”、“世难容”、“聪明累”、“虚花语”。 艺术特点—— (1)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2)孕育了一个狂人,也塑造了一个新人。 (3)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美与丑的相生相克。 2、课文链接: 课文是主线(全文)的开端,写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一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的概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序幕。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对众多人物的写法绝不相同,特别是写王熙凤、贾宝玉出场的文字十分精彩,人物语言极其传神。 3、前后文介绍: 第一回是开篇。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课文就选自这一回。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 3、古典小说鉴赏策略: (1)在情节中理清人物关系 (2)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3)抓住言行写爱憎 (4)抓住矛盾关键说性格 (5)探讨人物言行根源,揭示主题 第一课时 【古典小说鉴赏第一步】——在情节中理清人物关系 1、通读课文,查字典,为文中的生字词注音,归纳多音字、形近字。

(0141)《宪法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141)《宪法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6:第六次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由哪一机关批准生效的?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家主席 参考答案:C 1、应注意写出要点; 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2:[单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A 1、应注意写出要点; 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A 1、应注意写出要点; 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4:[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 参考答案:D 1、应注意写出要点; 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高等数学 电子教案(下)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下) 《高等数学》 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李石涛 授课对象:1.化学工程与工艺0801,0803,应用化学0801,0802 2.高分子材料工程0801,0802;环境工程0801,0802 授课学时: 128/64 选用教材《高等数学》史俊贤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2 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 1 周授课日期 09.2.18 授课章节:第六章 6.1 定积分元素法 教学目的: 1、理解定积分元素法的基本思想, 2、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 的弧长,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教学难点: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学内容纲要: 一、定积分的元素法, 二、平面图形的面积、教 学三、平面曲线的弧长、 实采用的教学形式:讲授施 过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程教学步骤: 设 1、复习定积分的概念~引出定积分的元素法, 计 2、举例讲解平面图形的面积 3、举例讲解平面曲线的弧长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定积分的元素法。 2、课后习题6-2 1、2、4、5。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 1 周授课日期 09.2.20 授课章节:6.2 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 教学目的: 1、理解定积分元素法的基本思想, 2、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 已知的立体体积, 教学重点: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教学难点: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 教学内容纲要: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 教 学采用的教学形式:讲授 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施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公开课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 福州高级中学范云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分析林黛玉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小说刻画人物方法。 (2)了解小说通过渐进式人物塑造方法,多角度、全方位、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容貌、神态、风度。 2、过程和方法 (1)以林黛玉性格分析为突破口,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2)借助多媒体,运用诵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解读人物形象。 3、情感和价值观 深入感悟《红楼梦》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准确解读古典小说人物个性 二、教学重点 小说人物林黛玉性格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通过林黛玉性格的分析,了解小说渐进式人物塑造方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先请大家看段视频,(播放视频《枉凝眉》)(3分钟)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借林黛玉的一双慧眼第一次展示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这节课我们将转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作为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脂砚斋曾评:“摹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见”,可见《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曹雪芹都能做到各具情态,栩栩如生。要做到这点,离不开高超的创作手法,而渐进式手法就是其中之一,何谓渐进式,即运用多种手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全方位塑造人物,实现人物形象从单薄呆板到丰满鲜活的塑造。今天,我们以林黛玉为例,通过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来了解渐进式人物塑造方法在文中的运用。(1分钟) 三、整体感知 师:视频中的黛玉秀外慧中、温婉动人。这样一个女子,初到贾府这一深宅大院中,她有着什么样的心理? 生:“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师: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请大家以黛玉的行踪为线索,结合文本来找找。 林黛玉的行踪是:贾母院——贾赦院——贾政院——贾母院。我们就分四个小组来讨论,待会派代表来陈述。(1分钟+3分钟讨论) (学生畅所欲言,讨论探究) 归纳如下: 1、语言描写: ⑴婉言拒绝邢夫人盛情的语言描写:邢夫人苦留黛玉吃过晚饭再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教学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黛玉行踪来整体了解贾府环境,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及出场来把握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和人物出场的方法 难点:分析贾府环境和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 【教学层次设计】三课时 第一课时:林黛玉的行踪所见窥见贾府环境——这种特点如何展现的第二课时:分析荣国府三代当家主妇性格——分析人物出场技巧 第三课时:分析黛玉和宝玉性格——总结人物出场技巧及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们姑且把这首题诗看做红楼梦的创作动机,在

这种动机下,又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辛苦劳动,才逐步形成《红楼梦》的雏形。可惜的是,直到作者泪尽而逝,也没有完成最后的定稿,还有一部分在传抄中散佚,被岁月的长河无情淹没。所以《红楼梦》绝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曹雪芹是饱含着血泪来写这部书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节。 二、知人论世(8分钟)PPT 一、作家作品 1.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

华工《宪法学》大作业及答案(同名36730)

华工《宪法学》大作业及答案(同名36730)

1. 下列法律中,哪一部不属于我国的基本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院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答案:C 2. 根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法官,应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后任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C.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D.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行政法院。行政法院是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的法院。不服行政法院裁决者,可向终审法院上诉 参考答案:C 3. 与法律相比,属于宪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C.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D. 宪法不具有制裁性 参考答案:ABC 4. 下列哪一选项是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分类标准? A.宪法文件的有无 B.制定主体的特定性 C.制定程序的严格与否 D.宪法典的有无 参考答案:D 5. 下列有关宪法与宪政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B. 近代的宪法与宪政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为目的 C. 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 D. 近代的宪法与宪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参考答案:ABCD 6.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宪法的渊源?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D. 宪法判例 参考答案:ABC 7. 宪法修改是指为了使宪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由制定宪法的国家机关或者其他有权修宪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宪法条文予以废止、增加、修改的活动。下列关于我国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2. 了解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西江月》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课型】 讲读课 【教学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从人物出场描写入手,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同时结合运用鉴赏分析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枉凝眉》。 导语:《枉凝眉》。是大家熟悉的曲子。歌中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结果呢?一个是整天为他哭泣(林),一个是整天为她牵挂(贾)。“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对造成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分析人物,体会刻画人物的描写手法

(一)关于林黛玉的形象分析 1.学生朗读相关课文,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提示: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参考:①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讲解:这只是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参考: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讲解: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参考:③宝玉眼里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 讲解: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小结: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思考回答: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提示:找出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的描写,并适当点评。 参考: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四章不定积分 教学目的: 1、理解原函数概念、不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掌握换元积分法(第一,第二) 与分部积分法。 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教学重点: 1、不定积分的概念; 2、不定积分的性质及基本公式; 3、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教学难点: 1、换元积分法; 2、分部积分法; 3、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4 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二、重点、难点: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三、主要外语词汇:At first function ,Be accumulate function , Indefinite integral ,Formulas integrals elementary forms. 四、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第四版和第五版(修改) 五、参考教材(资料):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五版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定义1 如果在区间I 上, 可导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 即对任一x ∈I , 都有 F '(x )=f (x )或dF (x )=f (x )dx , 那么函数F (x )就称为f (x )(或f (x )dx )在区间I 上的原函数. 例如 因为(sin x )'=cos x , 所以sin x 是cos x 的原函数. 又如当x ∈(1, +∞)时, 因为x x 21)(=', 所以x 是x 21的原函数. 提问: cos x 和x 21还有其它原函数吗? 原函数存在定理 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I 上连续, 那么在区间I 上存在可导函数F (x ), 使对任一x ∈I 都有 F '(x )=f (x ). 简单地说就是: 连续函数一定有原函数. 两点说明: 第一, 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有原函数F (x ), 那么f (x )就有无限多个原函数, F (x )+C 都是f (x )的原函数, 其中C 是任意常数. 第二, f (x )的任意两个原函数之间只差一个常数, 即如果Φ(x )和F (x )都是f (x )的原函数, 则 Φ(x )-F (x )=C (C 为某个常数). 定义2 在区间I 上, 函数f (x )的带有任意常数项的原函数称为f (x )(或f (x )dx )在区间I 上的不定积分, 记作 ?dx x f )(. 其中记号?称为积分号, f (x )称为被积函数, f (x )dx 称为被积表达式, x 称为积分变量. 根据定义, 如果F (x )是f (x )在区间I 上的一个原函数, 那么F (x )+C 就是f (x )的不定积分, 即 ?+=C x F dx x f )()(. 因而不定积分dx x f )(?可以表示f (x )的任意一个原函数. 例1. 因为sin x 是cos x 的原函数, 所以 C x xdx +=?sin cos . 因为x 是x 21的原函数, 所以 C x dx x +=?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