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物理)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物理)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物理)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物理)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11

月月考考试(物理)

一、选择题

1.2019年7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男女混合团体决赛中,中国组合林珊/杨健获得该项目金牌.将林珊进入水中后向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总时间为t .林珊入水后前

2t 时间内的位移为x 1,后2

t

时间内的位移为x 2

,则21x x 为

A .1:16

B .1:7

C .1:5

D .1:3

2.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 表示无人机重力,F 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所示为某医院体检中心的身高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340m/s 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已知测量仪没有站人时,顶部距离台面3.0m ,当一学生站在台面规定位置后,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0.01s ,则该学生的身高最接近( )

A.110cm

B.130cm

C.150cm

D.170cm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

C.力、速率、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5.如图所示,粗糙的A、B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但仍然保持静止,则B木块受力个数为

A.4 B.5 C.6 D.3

6.“曹冲称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当众人面临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因缺少有效的称量工具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曹冲称量出大象的质量,体现了他的智慧,被世人称道.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

A.“质点”的概念

B.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8.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A.B.

C.D.

9.图(a)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 缓慢移动到B,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10.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速率和加速度均为矢量

B.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速率等于位移与经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D.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1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是5 m/s

12.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爱因斯坦D.牛顿

13.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 ,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21.510s ,由此估算出位置A 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

A .1.6m

B .2.5m

C .3.2m

D .4.5m

14.中国自主研发的 “暗剑”无人机,时速可超过2马赫.在某次试飞测试中,起飞前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过程中连续经过两段均为120m 的测试距离,用时分别为2s 和l s ,则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是 A .20m/s 2 B .40m/s 2 C .60m/s 2 D .80m/s 2

15.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B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C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 .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16.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 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

B .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C .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

D .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

1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 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s 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10m/s 2)( ) A .15m

B .20m

C .11.25m

D .31.25m

18.近年来高楼坠物事故频发,若将高楼坠物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下列图像能基本反映高楼坠物下落时各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 )

A.B.

C.D.

19.射箭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将箭射出后,箭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重力

B.重力、弓弦的弹力

C.重力、空气作用力

D.重力、弓弦的弹力、空气作用力

20.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4.1m/s B.8.2m/s C.10m/s D.20m/s

二、多选题

21.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A.物体的初速率v0=3m/s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

C.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小=1.44m

D.当某次θ=30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不会沿斜面下滑

2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 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1:2:3:2B C D E v v v v = B .物体到达各E 点、B 点所经历的时间3E B t t = C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B v v =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时间之比为:::1:3:5:7AB BC CD D

E t t t t =

23.一辆客车以加速度a 1由静止驶出车站并沿着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后方有一名乘客还没有上车,司机紧接着刹车,做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停车时客车共行驶距离为s ,则( )

A .加速行驶的距离为2

12

a s a a + B .客车的最大速度为122()s a a + C .加速时间为

1

2122()

sa a a a +

D .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1212

2()

s a a a a + 24.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m 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滴水的时间间隔是0.2s

B .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是3.2 m

C .此时第3滴水的速度大小是4m/s

D .水滴通过窗子的平均速度大小是6 m/s

2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三角形斜劈P 和Q 叠放在一起后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 分别推P 和Q ,它们均静止不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

A.P与Q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Q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Q对P的支持力可能大于mg

D.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

2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粗糙,A、B两同学站在地上水平推墙.甲图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图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B.乙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C.甲图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图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27.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受到四个力

B.B可能受到四个力

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28.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则

A.动摩擦因数

6

7μ=

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 7 gh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 5 g

三、实验题

29.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_.

(2)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1=__m/s.

30.图甲为某同学用力传感器去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情景.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上端固定于铁架台的轻质弹簧,读出不同拉力下的标尺刻度x及拉力大小F (从电脑中直接读出).所得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拉力大小F/N0.450.690.931.141.441.69

标尺刻度x/cm57.0258.0159.0060.0061.0362.00

(1)从图乙读出刻度尺上的刻度值为___cm;

(2)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上作出F与x的关系图象___;

(3)由图象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N/m 、弹簧的原长为____cm .(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获取了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于粗心,该同学忘了测量3、4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电源频率为50 Hz).求:

(1)6号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 6=________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可得加速度a =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是x 4=________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某研究小组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

(1)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物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 B .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C .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 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就可以)

四、解答题

3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斜面BC 与水平面AB 圆滑连接质量m =2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 点,M 点距B 点之间的距离L =16m ,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14N 作用,运动至B 点时撤去该力(0sin 370.6=,0cos370.8=,取210m/s g =)求: (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物体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

B v ;

(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x 。

34.如图所示,钉子A 、B 相距 5l ,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2m 的小物块,另一端绕过 A 固定于 B 。质量为 m 的小球固定在细线上 C 点,B 、C 间的线长为 3l 。用手竖直向下拉住小球,使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此时 B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忽略一切摩

擦,重力加速度为g,取 sin53°=0.8,cos53°=0.6。求:

(1)小球受到手的拉力大小F;

(2)若F 的方向在竖直面可以任意改变,要使小球静止在相同位置,最小值为多少?

35.一物体(可看作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x1=9m,在停止运动前最后2s内的位移x2=4m。求(1)该物体在整个减速过程中位移的大小;

(2)该物体整个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

36.一辆违章汽车以v1=54km/h的速度在平直道路行驶,当这辆违章的汽车刚刚超过一辆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a=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去。求:

(1)警车启动后追上违章车所用的时间t;

(2)警车追上违章车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运动员入水后的运动逆过来看,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其运动规律

可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可得林珊入水后前

2

t

时间内的

位移为x1,后

2

t

时间内的位移为x2,则2

1

1

3

x

x

A.1:16.故A不符合题意.

B.1:7.故B不符合题意.

C.1:5.故C不符合题意.

D .1:3.故D 符合题意.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无人机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匀速运动即所受合外力为零 ,所以只有B 图受力可能为零,故B 正确.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超声波经历的路程为3400.01 3.4s vt s m ==?=,因为超声波是一来一去,故单向路程为

1

1.72

x s m =

=,所以人高 3.0 1.7 1.3130h H x m m m cm =-=-==,B 正确.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详解】

A 、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 错误。

B 、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故B 正确。

C 、力、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故C 错误。

D 、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路程和时间是标量,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关键要知道矢量与标量的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先以A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处于静止即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所受合力为零,则A 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否则合力将不为零,即AB 之间没有摩擦力;

与物体B 发生相互作用的有地球、水平桌面及A 物体,则B 物体受重力、桌面的支持力、A 对B 的压力及水平力F ,因在拉力作用下,物体B 相对于地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B 受地面对物体B 的摩擦力,故B 受五个力,故B 正确,A 、C 、D 错误;

故选B.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建立“质点”的概念,采用理想模型法,不是等效替代,故A错误;建立“合力和分力”的概念,采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故B正确;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采用极值法,不是等效替代,故C错误;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不是等效替代,故D 错误;故选B.

7.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速度图象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而在前2s内,运动方向没有变化,故A错;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2秒末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故B错;前两秒内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故质点位移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C错;同理,由图象面积可以知道,第4秒内和第5秒内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D正确.

考点:运动学图象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由速度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要抓住两球相等的量:加速度,说明速度图像平行,同时到,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结合v t-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面积代表位移去分析.

【详解】

AB.由题意,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0,同时到达地面,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且高度大的小球应先下落,则在v t-图像中图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应大一些;在下落过程,两者的加速度相同,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图像斜率相同,故直线应平行,则AB错误;

CD.高度大的小球运动时间长,则末速度要大一些,而D中末速度相同,故C不正确,D 正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中“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 缓慢移动到B”可知,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根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可解答本题。

【详解】

设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根据平衡可得

cos N F mg θ=

从A 到B 的过程中,θ减小,所以F N 变大,排除AD ; 小鸟所受摩擦力为

sin f mg θ=

所以摩擦力变小,故答案选B 。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速度和速度都是矢量都有大小和方向;速率是指速度的大小,为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A 错误.

B 、物体的速度很大,但不一定会变化或变化很小,则加速度很小或等于

零,如匀速直线的物体,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B 错误.C 、速度=x

v t

对应位移是矢

量,平均速率=

s v t

率对应路程是标量,C 错误.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速度变

化慢是指对于一个速度的变化量v ?所用的时间t ?很长,则表示加速度小,D 正确.故选D . 【点睛】

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

?v

a t

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物体在第1s 末速度是5m/s ,则第1s 平均速度不一定是5m/s ,故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 ,故A 错误;

B. 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x vt =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故B 正确。

C. 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对应,不同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故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并非该段时间内每一秒的位移是5m ,比如匀变速运动,故C 错误;

D. 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题目没有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故不能确定物体在经过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故D 错误;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物体下降了大约有两层砖的厚度,即12cm(0.12m),曝光时间为1.5×10?2s ,设经过A 点的速度为v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

212

h vt gt =+

代入数据解得:

v =8.0m/s

由22v gh =可得下降的高度大约为h ,则:

228.0m 3.2m 2210

v h g ===?

A. 1.6m .故A 项错误;

B. 2.5m .故B 项错误;

C. 3.2m .故C 项正确;

D. 4.5m .故D 项错误.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段的平均速度11120m /s 60m /s 2

x v t =

==;第二段的平均速度22120

m /s 120m /s 1

x v t =

==,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则()22

211212060

m /s 40m /s 1

1.5

2

v v a t t --=

=

=+,故选B.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A.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否则物体的运动性质无法确定,故A 错误.

B.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故B 错误.

C.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宇宙飞船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C 正确;

D.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汽车的形状与重心的位置都与翻倒危险的可能有关,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D 错误.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需要关注研究对象本身的运动情况,所以不能将队员视为质点,故A 错误;

B .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相对龙舟的位置会发生改变,所以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故B 错误;

C .获得第一名的龙舟,只是平均速度最大,无法知道撞线速度是否最大,故C 错误;

D .龙舟的位移大小都相同,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用时最长,所以平均速度一定最小,故D 正确。 故选D .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在第1s 内的位移

h =

12

gt 2

=5m 物体在最后1s 内的位移为15m ,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可知

212

gt 总-1

2g (t 总-1)2=15m

解得

t 总=2s

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H =

2

12gt 总

=20m 故选B 。

18.C

【解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2

12

h gt =

,则x-t 关系应为曲线,选项AD 错误;因a=g ,则选项B 错误;因v=gt ,则选项C 正确;故选C.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箭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空气阻力,故应选C .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加速度为:

22

221110m/s 0.5m/s 22100

v a x ===?

根据22

2122v v ax -=可得汽车的速度为:

2v ===

速度的增加量为:

21 4.1m/s v v v ?=-=

A.与分析相符,故A 正确;

B.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

C.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

D.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二、多选题 21.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 .当 时 据

得 当时, 由 得

设斜面倾角为时,沿斜面上升的最大位移达最小 联立得 所以

故A 错误,BC 正确; D .当某次θ=300时

解析: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 .当=90θ? 时a g = 据

2012v ax =

06m/s v ==

当0θ=?时,a g μ'= 由

2022v a x '=

2

2

0.752v gx μ==

设斜面倾角为θ时,沿斜面上升的最大位移达最小

1sin cos a g g θμθ=+

201

2v x a =

220

2(sin cos )v x g g θμθ==+

所以

min 1.44m x =

故A 错误,BC 正确;

D .当某次θ=30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根据

sin 30cos30mg mg μ?

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将不会沿斜面下滑,故D 正确。 故选BCD 。

22.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 得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所以有:v2=2ax ,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

B :v

C :v

D :vE=1: : :2,故A 正确;

解析: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运动学公式v 2-v 02=2ax 得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所以有:v 2=2ax ,所以物体到达

各点的速率之比v B :v C :v D :v E =1 :2,故A 正确;

B .根据运动学公式x =

12

at 2

得:t =

t B :t C :t D :t E =1:2,即t E =2t B ,故B 错误;

C .由于v E =2v B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0

2

E

B v v v +==,故

C 正确;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时间之比为t AB :t BC :t CD :t D

E =1?1-

),故D 错误。

故选AC 。

23.AD 【解析】 【详解】

B .设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v ,则

选项B 错误; A .加速的距离:

选项A 正确; C .加速时间为

选项C 错误; D .减速的时间:

则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选

解析:AD 【解析】 【详解】

B .设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v ,则

22

12

22v v s a a += 解得

v =

选项B 错误; A .加速的距离:

2

11212

2a v x a s a a ==+

选项A 正确; C .加速时间为

11

v t a =

=选项C 错误; D .减速的时间:

22

v t a =

=则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21t t t =+=

选项D 正确;

24.ABC 【解析】 【详解】

A.设第二滴水的位移为x2,第三滴水的位移为x3,水滴落下的时间间隔为T ,由得, , , , 得: ,

故A 正确; B.下落时间为 ,

下降高度为: ,

故B 正确; C.

解析:ABC 【解析】 【详解】

A.设第二滴水的位移为x 2,第三滴水的位移为x 3,水滴落下的时间间隔为T ,由212

h gt =得,

()2

2132

x g T =, ()2

3122

x g T =

, 231m x x -=,

得:

0.2s T =,

故A 正确; B.下落时间为

40.2s=0.8s t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