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牛耳大黄醇提物)

开题报告(牛耳大黄醇提物)

开题报告(牛耳大黄醇提物)
开题报告(牛耳大黄醇提物)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牛耳大黄醇提物的止咳祛痰抗炎作用的研究

选题类型应用基础型课题来源自选项目

学院动物医学院专业药学

指导教师叶刚职称讲师

姓名叶江年级2009级学号20091839

1立题依据:

牛耳大黄(Rumex acetosa Linn.),始见于《草木便方》,又名土大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季菜根(《四川中药志》),火风棠(《重庆草药》),羊蹄根(《吉林中草药》),属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 L.的根。原植物名羊蹄草(《天宝本草》),生于沟边湿地、河岸及水甸子旁,4~5月采,分布广西、台湾、福建、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根肥厚,黄色,有酸味。饮片呈不规则的片状,直径约0.53cm,周边有纵皱纹,切面淡黄色或灰黄色,具有菊花心,质坚硬。含大黄素(Emodin)、大黄根酸(Chrysophanic acid)、大黄酚苷(Chrysophanein)、1,8-二羟基-3-甲基-9-蒽酮(1,8-Dihydroxy-3-methyl-9-anthrone)。从根中分离出的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在试管内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及卡他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酊剂在沙伯氏培养基上对犬小孢子菌有显著抑菌作用,最低有效浓度为1.56%~3.12%。性味苦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凉血,化痰止咳,通便杀虫之功效。主要治疗急性肝炎,慢性气管炎,吐血,血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便燥结,痢疾,秃疮,疔疖。内服:15—30g。外用:捣敷、磨汁涂或煎水洗。[1-2]

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而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性清宣肃降,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其气以肃降为顺。肺失宣发或肺失肃降,皆可导致肺气上逆而致咳嗽[3]。目前,在临床上多以可待因、喷托维林为止咳的主要用药,其多为中枢性镇咳药,大多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且可待因服用过多还能造成成瘾性[4]。

现代医学认为痰饮是人体某些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因病而产生痰饮或痰饮致其他脏腑发生病理变化,均直接影响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5]。而中医认为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随气升降、到处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皮肉筋骨,周身上下无处不到,致病广泛。故有“百病皆有痰作祟”、“怪病多痰”、“痰饮变生诸证”[6]的说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则有痰饮专篇论述痰饮病,书中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

声,谓之痰饮”,可以看作是痰饮病名的最早记载。痰、饮、水同出一源.匀为人体水渣代谢之局部障碍病理产物。因此,中医常有“顽痰怪证”之说。根据痰所停留的部位及影口向的脏腑不同,可导致各种病证。现代医学上,常使用盐酸溴己新、氯化铵等祛痰药。氯化铵是刺激性祛痰药的代表,吞服片剂或剂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等胃刺激症状,长期服用易导致高氯酸血症、代谢性酸血症。而使用盐酸溴己新可能损害胃黏膜屏障,也可激活肠道黏膜溃疡,还会有恶心、胃部不适,偶见血清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7]。

炎症是机体活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目前,临床上多以糖皮质激素抗炎为主要用药[8],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并且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高血压、低血钾、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创口愈合不良、诱发或加重感染、精神兴奋、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诸多副作用和并发症,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可导致机体死亡[9-10]。

由于目前在止咳祛痰抗炎的治疗中所用到的化学药品,都伴随着诸多的并发症和副作用,而中药有副作用少、来源广泛等特点。迄今为止,中医中药已在动物病症的医疗上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用药经验,对于诸多病症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和独特优势,故此中医中药的应用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牛耳大黄虽然在兽医临床上使用广泛,但是关于其止咳祛痰抗炎作用却未见报道。本次试验通过研究牛耳大黄醇提物止咳祛痰抗炎作用,以期为牛耳大黄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2.1研究主要内容

通过采用浓氨水引咳法,气管酚红排泌法,二甲苯致耳肿胀法,以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酚红排泌量、耳肿胀度为指标来研究牛耳大黄醇提物的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2.2预期目标

牛耳大黄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3研究方案

3.1实验材料

3.1.1药材

牛耳大黄

3.1.2实验动物

健康昆明种小白鼠75只,体重18~22g。实验期间自由饮水,普通饲料喂养。

3.1.3试剂

无水乙醇,氨水,苯酚红,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生理盐水。

3.1.4药品

枸橼酸喷托维林片,盐酸溴己新片,醋酸泼尼松。

3.1.5仪器

分光光度计,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旋转蒸发仪,电子天平,500ml烧杯1个,试管若干,同规格棉球数个,注射器1个,容量瓶(1000ml)一个,容量瓶(10ml)8个,移液管(2.5ml)1支,移液枪一只,打孔器(9mm),超声波提取器,眼科剪,灌胃器。

3.1.6牛耳大黄醇提物的制备

称取牛耳大黄适量,经80%乙醇常温浸没24h,在30℃超声波提取器中提取30min,共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回收乙醇,剩余溶液浓缩后烘干,得牛耳大黄醇提物粉末,4℃冰箱保存备用。根据试验需要,分别用生理盐水将粉末制备成生药浓度为0.5g/ml、1g/ml、2g/ml的悬浮液。[11-12]

3.2小鼠氨水引咳实验

取健康昆明种小白鼠25只,体重20±1.5g,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牛耳大黄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给药途径均采用灌胃方式,空白对照组灌喂蒸馏水0.2ml/10g;牛耳大黄醇提物高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其中生药浓度为2g/ml;牛耳大黄醇提物中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其中含生药浓度1g/ml;牛耳大黄醇提物低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其中含生药浓度0.5g/ml;阳性对照组灌胃咳必清0.5g/kg。每日灌胃给药2次,连续3d。于末次给药40min后,将小鼠置于500ml烧杯中,另在一直径小于烧杯的表面皿内放入一等体积大小的棉球,上面加盖筛网,向棉球中注入0.2ml浓氨水,迅速将烧杯倒置,让氨水刺激小鼠引发咳嗽。观察小鼠的典型咳嗽动作(腹肌收缩,同时张大嘴,有时可能有咳嗽声)者为有咳嗽,否则为无咳嗽,观察指标为开始咳嗽时间(咳嗽潜伏期)、2分钟内咳嗽次数及咳嗽抑制率公式:咳嗽抑制率=[(空白组咳嗽次数—受试组咳嗽次数)/空白组咳嗽次数]×100%。(注意:试验中需保证浓氨水浓度,否则会影响小鼠的引咳效果,所以在更换小鼠组别时,需将棉球更换,换用新制氨水,且每次保持相同的氨水水量,在试验中要尽量保持相同的条件。)[13-15]

表1牛耳大黄醇提物对小鼠的止咳作用(-x±s,n=5)

组别(剂量)咳嗽潜伏期2min内咳嗽次数

空白组蒸馏水

牛耳大黄醇提物高剂量组

牛耳大黄醇提物高剂量组

牛耳大黄醇提物高剂量组

咳必清阳性对照组

(如果P<0.01,则表示有明显的疗效,如果P<0.05,则表示有疗效,P>0.05,则表示疗效不明显或没有疗效。)

3.3小鼠气管酚红祛痰实验

3.3.1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酚红0.100g,用5%NaHCO3溶液溶解,定容至1000ml,摇匀,得100μg/ml酚红标准溶液,备用。分别精密吸取酚红标准溶液0.25,0.5,0.75,1.00,,1.25,1.50,1.75,2.00ml 至1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546nm处的吸光度A。以吸收度为纵坐标,酚红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作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16]

3.3.22酚红浓度的测定

3.3.

取健康昆明种小鼠25只,体重20±1.5g,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牛耳大黄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给药途径均采用灌胃方式,空白对照组灌喂蒸馏水0.2ml/10g;牛耳大黄醇提物高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其中生药浓度为2g/ml;牛耳大黄醇提物中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其中含生药浓度1g/ml;牛耳大黄醇提物低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制备液,其中含生药浓度0.5g/ml;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溴己新36mg/kg。每日灌胃给药2次,连续3d。于末次给药30~40min后,各小鼠腹腔注射5%酚红0.1ml/10g。给予酚红3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剥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气管段酚红法),放进盛有2ml生理盐水及1mol/LNaOH0.1ml的试管内,以加有2ml生理盐水及1mol/LNaOH0.1ml的溶液为空白对照,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于546nm处测定吸光度A,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酚红浓度。[17-22]

表2牛耳大黄醇提物对小鼠的祛痰作用(-x±s,n=5)

组别(剂量)吸光度A(546nm)酚红排泌量(μg/ml)

空白组蒸馏水

牛耳大黄醇提物高剂量组

牛耳大黄醇提物中剂量组

牛耳大黄醇提物低剂量组

盐酸溴己新阳性对照组

(如果P<0.01,则表示有明显的疗效,如果P<0.05,则表示有疗效,P>0.05,则表示疗效不明显或没有疗效。)3.4小鼠耳肿胀法抗炎实验

取健康昆明组小白鼠25只,体重20±1.5g,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牛耳大黄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均采用灌胃方式给药,分别给予空白对照组灌喂蒸馏水0.2ml/10g;牛耳大黄醇提物高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其中生药浓度为2g/ml;牛耳大黄醇提物中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其中含生药浓度1g/ml;牛耳大黄醇提物低剂量组灌喂药液0.2ml/10g,其中含生药浓度0.5g/ml;以及阳性对照组醋酸泼尼松15.6mg/kg。每日灌胃给药2次,连续3d(即实验前3天)。于末次给药30min后用移液枪在

小鼠的右耳内外两侧均匀涂布80μl二甲苯,左耳不做任何处理,1h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剪下双耳,用直径为9mm打孔器,在小鼠左右耳的同一部位打孔,打下的圆耳片用电子天平称重。[23-25]

根据公式:

肿胀度(mg)=右耳耳片重(mg)-左耳耳片重(mg)

抑制率(%)=(空白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肿胀度)/空白组平均肿胀度×100%表3牛耳大黄醇提物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x±s,n=5)

组别(剂量)抑制率(%)

空白蒸馏水

牛耳大黄醇提物高剂量组

牛耳大黄醇提物中剂量组

牛耳大黄醇提物低剂量组

阳性对照醋酸泼尼松组

(如果P<0.01,则表示有明显的疗效,如果P<0.05,则表示有疗效,P>0.05,则表示疗效不明显或没有疗效。)4经费预算:

小白鼠75只75?5=375

牛耳大黄50~100

饲料30~50

阳性对照用药30~50

总计:485~575

5论文进度安排:

2012年3月完成开题报告

2012年4月开题答辩

2012年4~7月完成试验内容

2012年6~10完成毕业论文

2012年10月~2013年毕业论文答辩

6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7:380

[2]肖耀军.土大黄与牛西西及牛耳大黄不应混淆[J].首都医药,2010,17(4):52

[3]张庆祥.肺主宣降与咳嗽证治——张珍玉教授治疗咳嗽经验探析[J].福建中医药,2011,(32),18–19

[4]陆明,蔡映云.止咳祛痰药治疗的临床思维[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5,5(3):209–211

黄蜀葵栽培技术

歙县黄蜀葵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黄山市园艺技术指导站 黄蜀葵花是近年来新兴的中成药制剂原料,其味甘、寒、滑,无毒,具通淋清热解毒之效。现代药理学发现,黄蜀葵花具有抗炎、利尿、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主治急慢性肾炎。自2012年黄蜀葵被歙县金川、三阳、桂林等乡镇引进试种以来,发展迅速,面积已达300hm2。因采用订单种植模式推广种植,经济效益显著,每667㎡可达6000元~7500元。(未扣除物化投入及劳力成本)现将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 1 生物学特性 黄蜀葵和棉花同属于锦葵科植物,喜温暖、雨量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怕涝,应选用高地栽培,以蒜地或油菜地茬口最好。生长温度25~30℃,开花期最适合温度26~28℃,月均温度低于15℃影响开花,夜间温度低于14℃生长不良,喜光。管理得当每667㎡最高可产鲜花2500kg以上。 2 繁殖方式 2.1 种子直播 3月25日至4月10日(清明前后一个星期),具体还可根据当地气候进行安排。每667㎡用种量约150~200g。播种前用30~35℃温水浸种催芽24h,当种子有85%以上露白,即可漏出水,将芽胚拌少量的多菌灵,及时进行直播,最好选在播下后三天不下雨最为适宜。播种时,穴要浅,播后稍盖上细土或草木灰最佳。然后用地膜或稻草盖上,过10d后苗出齐进行少量喷水。当苗高15~20cm 时每株可施2~3粒复合肥,以使幼苗健壮。但应注意施肥时不要离苗太近,以离苗2~3cm为宜,以防烧苗。 2.2营养钵育苗 用营养钵育苗,每667㎡用钵1200~1500个。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h,再用多菌灵搅拌种子,苗床禁用除草剂。下种前钵体应先浇水,盖土不要厚。做小拱棚,盖好薄膜,7~10d左右苗出土后,应特别观察天气变化,控制好温度,以防过热或过冷,伤害幼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0~35℃之间。适时人工除草,每钵留壮苗一株,移栽前可喷一、二次矮壮素和多菌灵。移栽苗高度应不超过20cm。油菜茬田在5月下旬,空白田应提前至5月中旬。用制钵器按行距1.3~1.5m、株距65~80cm开穴移栽。每亩施复合肥10~20kg或适量的农家肥,肥沃的菜地应适当控制施肥,将苗钵移入穴中,后培土,浇足水。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及补苗 当黄蜀葵长大10~15cm高时,每穴留一株壮苗,其他拔出的可以及时改穴移栽补苗。补苗时,应注意给移栽穴喷适量的水,以确保成活率。 3.2除草 一般尽量人工除草,少用或不用除草剂。当黄蜀葵长到20~25cm时应及时将杂草去除。当苗长到60~80cm时也可在离苗3cm以上用百草枯除草,但应注意不能伤其根部。人工除草次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两次。 3.3 施肥 施肥原则是:普施基肥;轻施苗肥;追施分枝肥;重施蓓蕾肥。苗期应少追肥或不施肥,平时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黄蜀葵长到60~80cm高时最需要有机肥,但肥料中氮磷钾要平衡黄蜀葵开花分为三个时期:首次为7月28日~8

开题报告

西北民族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4届 课题:UV指甲油基料配方设计与分析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化学 学生姓名王理江 学生学号101304104 指导教师任占冬 2014年3月25日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UV指甲油配方设计与分析 姓名:王理江 专业:材料化学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指甲是指端背面扁平的甲状结构,属于结缔组织,一般为半透明突出的弧形,由以胱氨酸为主要成分的硬角蛋白质构成。指甲作为皮肤的附件之一,它能保护末节指腹免受损伤,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协助手抓、挟、捏、挤等,还有调节末梢血供、体温的作用。另外,指甲又是手部美容的重点,漂亮的指甲增添女性的魅力。要使指甲保持光滑、健美与圆润,就必须给予足够的营养物质,并应适量地使用保护和美化指甲的化妆品[1]。 传统指甲油产品主要分为溶剂型和水性两类[2]。传统的水性产品虽然无毒、无味、不燃、不爆、不污染环境、及不会因有机溶剂挥发而危害生命健康,然而却存在一些缺点,如室温成膜困难、干燥速度慢、表面平整性差、低表面硬度、低黏附强度、低耐久性与低防水能力等[3-7],因而美化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溶剂型产品中有机挥发性溶剂含量过多,另外有些还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甲醛、甲苯等有毒物质。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具有雌性荷尔蒙的作用,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素,会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干扰男性生殖道的正常发育,以及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另外有研究指出,孕妇体内的邻苯二甲酸酯浓度愈高,产下的男婴生殖器官阴茎先天畸型、尿道下裂与隱睾症的风险就愈高。而苯和甲醛均是致癌物质。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孕妇长期吸入甲醛,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白血病,生殖能力缺失等。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苯的代谢物进入细胞后,与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会使染色体发生变化,这就是癌变。总之,传统指甲油都不能达到当代人们的需求。

黄蜀葵的介绍

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Medic.),又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是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植物。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花期6~8月。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以根、叶、花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清热解毒,润燥滑肠。 简介 黄蜀葵【别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Medic.,以根、叶、花和种子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收叶和花;秋季收种子,晒干。【性味归经】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种子: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乳汁不通。根、叶:外用治疔疮,腮腺炎,骨折,刀伤。花:浸菜油外用治烧烫伤。【用法用量】种子3~5钱,水煎服或研粉每服0.5~1钱;根、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蜀葵是一种优良的观赏草花,民间栽培颇多,只是园林中未见成规模应用。因人多不识为何物,曾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把它当作大麻予以报导,闹出不少笑话。它是1年生高大草本,常高达2米以上,植株有毛,叶片掌状分裂。但黄蜀葵茎干直立粗壮,茎上有紫红色斑点,叶5~9掌状深裂,裂片长披针形,长可达到30厘米,边缘有不规则

粗锯齿,两面具长硬毛,花大,径达10~22厘米,花单生叶腋或枝顶,花淡黄色,花瓣基部褐红色,花期8~10月;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长2.5~3厘米,宿存。花萼佛焰苞状,5裂,果时脱落;蒴果卵状长圆形,密生白色硬毛,果长约4厘米。 生物学特征黄蜀葵和棉花同属于锦葵科植物,喜温暖、雨量适中、排水良好及疏松的土壤,怕涝,应选用高地旱地栽培,以蒜地或麦茬口最好。生长温度25~30摄氏度,开花期最适合温度26~28摄氏度,月均温度低于15摄氏度影响开花,夜间温度低于12摄氏度生长不良,喜光。精心管理每亩产量可达3000斤至4500斤以上的鲜花。目前,在我国国内,每年对于黄蜀葵花这一冷背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广西以及河南东南局部地区已形成了规模化订单种植,主要供应医药企业,面积达到了5万亩左右。 黄蜀葵作为曾经的国家濒危植物品种,后来被科研人员在深山中发现并培育,现又研究出了规模化种植的方法以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无比振奋的事情。黄蜀葵研究和发展的前景可以说一片光明。 黄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它可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中。

微纳米气泡处理污水小系统开题报告_图文

微纳米气泡处理污水小系统开题报告_图文安徽工程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微纳米气泡处理污水小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 徐建平 (教授) 院系: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 环境工程(102班) 学号: 3100406226 姓名: 张琴弦 日期: 2014年3月5日 选题依据: (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环境问题极为突出。目前,对于日益严重的河湖污染问题,我国通常采用的处理设备,难以产生微纳米级的细小气泡,溶氧率低、能耗高。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能够生产直径在50μm和数十纳米(nm)之间的微小气泡,可快速地溶解于水体中,溶氧效率大大提高。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微纳米气泡:就是气泡发生时,其大小在十微米(um)以下至数百纳米(nm)之间的气泡混合状态,称为微纳米气泡。水处理领域离不开曝气环节,气泡越小容氧性越强,而气泡小到十微米以下,其物理、化学性质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微气泡由于尺寸小,可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特性,如存在时间长、传质效率高、表面电荷形成的ζ 电位高以及可释放出自由基等特性。微气泡破裂瞬间,由于气液界面消失的剧烈变化,界面上集聚的高浓度离子将积蓄的化学能一下子 [5]释放出来,此时可激发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本次试验研究将基于微纳 米气泡的一些特殊行为特性,进行微纳米气泡法处理工业废水的探讨。。 本课题拟开展微纳米气泡强化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铁锰离子、酚类的 机理与效果研究。探讨一种新型、高效、无二次污染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对微纳米气泡法在污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微纳米气泡强化氧化法处理污水的现状 利用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可以对工业废水中大量污染物进行处理。有研究结 果证实,使用臭氧作为微气泡承载气体更容易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但自身却不能氧化分解某些有机物,如聚乙烯醇等,但将臭氧与微气泡技术联用后,却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将这些不能降解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6]。 Takahashi 等[7]证实强酸条件下空气微气泡破裂产生自由基可以去除酚;Li 等[8]发现酸性条件下铜可以催化氧气气泡破裂产生自由基,以去除聚乙烯醇; Chu 等[9,10]发现臭氧微气泡能够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并强化溶解性污染物的氧化去除; Liu等[11]在染料废水混凝气浮处理中,发现微气泡可以提高氧传质速率及污染物去除效率。 2.2微纳米气泡强化氧化法处理污水的机理 微气泡由于尺寸小,可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特性,如存在时间长、传质效率高、表面电荷形成的ζ 电位高以及可释放出自由基等特性。 1. 延长停留时间

3000种中医药材第901-1000种

黄鲴鱼(黄姑、黄骨鱼、黄姑子、黄尾刁、黄片、黄尾) 温中止泻。主胃寒泄泻 黄瓜(胡瓜、勤瓜、王瓜、刺瓜、[黄瓜藤、黄瓜秧、黄瓜霜]) 除热,利水,解毒。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汤火伤。 黄瓜子(哈力苏) 续筋接骨;祛风;消痰。主骨折筋伤;风湿痹痛;老年痰喘

黄果茄(黄水茄、黄打破碗、刺茄、野茄果、大苦果、黄拓破碗、籁茄、水茄头、黄果珊瑚、马刺) 祛风湿;消瘀止痛。主风湿痹痛;牙痛;睾丸种痛;痈疖。 黄河裸裂尻鱼(湟鱼、小嘴巴鱼) 和血;健胃;解毒。主月经不调;消化不良;疮疖化脓 黄花菜(连珠炮、下奶药、条参、绿葱根、镇心丹、金

针菜、野皮菜、真金花、鸡脚参、小提药、鸡药葛根、风尾一枝蒿、萱草、臭矢菜、羊角草、向天癀、黄花蝴碟草、蚝猪钻床) 养血平肝,利尿消肿。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 黄花倒水莲(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吊水莲、观音串、黄花用水莲、倒吊黄、黄花金盔、观音坠、黄花鸡骨草、黄金印、念健、牛耳音、白马胎、一身保暖) 补益,强壮,祛湿,散瘀。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损伤。 黄花夹竹桃(酒杯花、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大飞酸子、夹竹桃、番仔桃、吊钟花、竹桃、树都拉、铁石榴、杨石榴、菱角树、癣疮叶、黄花状元竹、美国黄蝉、竹驼子、杨柳树、铁菱角、都拉树) 强心;利尿消肿。主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

黄花夹竹桃叶 有强心作用。 黄花堇菜(土细辛、踏膀药、黄花细辛、黄花地丁、小黄药) 温经通络;除湿止痛;消疳健脾。主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疳积;气虚头晕 黄花绿绒蒿 清热;除湿;通淋;止痛。主肺热咳嗽;肺炎;肝炎;湿热水肿;淋浊;风湿关节疼痛

植物学名对照表

植物漢名-學名對照表 一年生菊Chrysanthemum carinatum 一串紅Salvia splendens 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var. paniculata 七重草Primula japonica 九重吹Pongamia pinnata 九階類Veronica austriaca 九層塔Ocimum basilicum 九輪草Primula japonica 人心果Manikara zapotilla 八角金盤Fatsia japonica 十大功勞類Mahonia spp. 十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var. paniculata 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 三色牽牛Convolvulus tricolor 三色堇Viola tricolor 三色堇Viola x wittrokiana 三色紫羅蘭Viola tricolor 三色旗Gilia tricolor 三角椰子Neodypsis decaryi 千丈樹Camptotheca acuminata 千日紅Gomphrena globosa 千日菊Spilanthes acmella 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 千年菊Helipterum roseum 土木香Inula helenium 土肉桂Cinnamomum osmophloeum 土肉桂Machilus ksanoi 土杉Podocarpus macrophyllus 大爪草Spinacia arvensis 大王果Sandorium koetjape 大王松Pinus palustris 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 大利士草Paspalum dilatatum 大豆Glycine max 大車前草Plantago major 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 大果木棉Pachira macrocarpa 大果長穗櫚Erythea edulis 大果柏Cupressus macrocarpa 大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大花天人菊Gaillardia x grandiflora 大花四照花Cornus florida 大花矢車菊Centaurea imperialis 大花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大花百日草Zinnia grandiflora 大花亞麻Linum grandiflorum 大花美人蕉Canna x generalis 大花滿天星Gypsophila elegans 大金雞菊Coreopsis lanceolata 大待宵草Oenothera erythrosepala 大扁雀麥Bromus catharticus 大海紅豆Adenanthera pavonina 大烏腳擬三葉草Lotus uliginosus 大蛇麻三葉草Trifolium campestre 大麥Hordeum vulgare 大麻Cannabis sativa 大粟草Phleum pratense 大黃類Rheum palmatum 大黍Panicum maximum 大葉山欖Palaquium formosanum 大葉合歡Albizzia lebbek 大葉桃花心木Swiwtenia macrophylla 大葉桉Eucalyptus robusta 大葉椰子Orbignya cohune 大翠雀Delphinium x cultorum 大翠雀花Delphinum x cultorum 大槭樹Acer pseudoplatanus 大蔓櫻草Silene pendula 大樹波蘿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大錦蘭Anodendron benthamianum 大頭菜Brassica rapa 大龍頭Mimulus gattatus 大濱菊Leucanthemum maximum 大麗花Dahlia pinnata 大麗花Dahlia x hybrida 大鐘花Campanula lactiflora 女王椰子Arecastrum romanzoffianum 女孃花Kentranthus ruber 小日日春Vinca minor 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小白頭翁Eriocapitella vitifolia 小向日葵Helianthus debilis

研究生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课题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孔祥明 硕士生:师海霞 一、课题名称 聚合物乳液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二、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聚合物混凝土(concrete-polymer material )为颗粒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统称。这类材料在近30年来有显著的发展。按其组成和制作工艺,可分为:聚合物浸渍混凝土(polymer impregnated concrete,PIC);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olymer cement concrete,PCC),也称聚合物改性混凝土(polymer modified concrete,PMC);聚合物胶结混凝土(polymer concrete,PC),又称树脂混凝土(resin concrete,RC)。以上所称混凝土也都包括砂浆在内。聚合物混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具有高强、耐蚀、耐磨、粘结力强等优点。上述三种聚合物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见表[聚合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比较 从经济效益讲,如按每单位体积材料作比较,聚合物混凝土的价格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但如按单位强度和使用年限作比较,则前者常比后者的价格为低。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PIC) 以已硬化的水泥混凝土为基材,将聚合物填充其孔隙而成的一种混凝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其中聚合物含量为复合体重量的5~15%。其工艺为先将基材作不同程度的干燥处理,然后在不同压力下浸泡在以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单体为主的浸渍液中,使之渗入基材孔隙,最后用加热、辐射或化学等方法,使浸渍液在其中聚合固化。在浸渍过程中,浸渍液深入基材内部并遍及全体者,称完全浸渍工艺。一般应用于工厂预制构件,各道工序在专门设备中进行。浸渍液仅渗入基材表面层者,称表面浸渍工艺,一般应用于路面、桥面等现场施工。由于聚合物填充了水泥混凝土中的孔隙和微裂缝,可提高它的密实度,增强水泥石与集料间的粘结力,并缓和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改变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原有性能,使之具有高强度、抗渗、抗冻、抗冲、耐磨、耐化学腐蚀、抗射线等显著优点。可作为高效能结构材料应用于特种工程,例如腐蚀介质中的管、桩、柱、地面砖、海洋构筑物和路面、桥面板,以及水利工程中对抗冲、耐磨、抗冻要求高的部位。也可应用于现场修补构筑物的表面和缺陷,

植物学名

雪松 Cedrus deodara (Roxb.)Loud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D.Don 英文名:Yaccatree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广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别名】荷花玉兰、洋玉兰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 cv. kaizuka英文名:Dragon juniper 紫玉兰 Magnolia soulangeana 二乔玉兰【学名】Magnolia soulangeana Soul 独本桂花哦 Osmanthus fortunei 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女贞Ligustrum lucidum 蚊母Distylium racemosum 杨梅Myrica rubra 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山茶Camellia japonica 含笑Michelia figo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iides 银杏Ginkgo biloba 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悬铃木Platanus x acerifolia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 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榔榆Ulmus parvifolia 日本晚樱Prunus lannesiana 樱花学名:Prunus serrulata 英名:Flowering Cherry 别名:山樱花、福岛樱、青肤樱鸡爪槭 Acer palmatum Thunb 红枫Acer palmatumcv. Atropuceum 碧桃Prunus persica cv. Duplex 紫桃Prunus cerasifera cv. Atripurpurea 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紫荆Cercis chinensis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 刚竹Phyllostachys viridis 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 瓜子黄杨球Buxus sinica. 构骨球Ilex cornuta 海桐球Pittosporum tobira 火棘球Pyracantha fortuneana 红花继木球 Loropetalum chinense.var.rubrum 海桐Pittosporum.tobira

_本草纲目_对花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2006年?第9期86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本草纲目》对花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郑国玉,温长路 (河北省玉田县医院,河北玉田 064100)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是已被自她问世迄今的大量研究和实践结果所证明了的。不过,作为既有本草之名又具本草之实的医药学专著,它对本草学的贡献当属第一,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本草纲目》洋洋洒洒的52卷篇章中,以花草为代表的植物类药物占有26卷之多,成为全书的核心支柱,而在此类药物中,花类药物又贯穿其中,占有显赫的位置。可以说,《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对花类药物论述最全面、最丰富、最具特点的典籍。据笔者粗略统计,该书中的花类药物至少在80种以上,约占植物类药物的1/10强。不难看出,李时珍对花类药物的研究是用心的。如果我们再就书中对花类药物的炮制、功能、用法等认识和应用问题上的特色进行一下系统的归纳,就更能发现李时珍对花类药物研究的功夫之深、见识之卓、运用之精、贡献之大了。 1 《本草纲目》对花类药物认识的特征 对花类药物认识和应用的重视,应该说是历代本草学家共有的特点之一。我们提出李时珍的认识论特点进行探讨,是因为《本草纲目》中具有不少新的和独到的见解,是对其之前历代本草的继承、发扬,对其后相关学说的形成更不无启迪、导向作用。纵观《本草纲目》全书,对花类药物的认识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1 忠实继承古代本草的精华 历代本草中对花类药物的认识都有过精辟的总结,李时珍对这些总结是重视的。他的突出贡献不是不加思索地单纯继承,而是在重新认识、重新过滤、重新评价之后的有目的继承。这种继承,乍看起来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实际上却包括着他大量的、细致的重创造、重塑型的辛苦劳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李时珍一方面从实践出发,亲尝百草、大胆实践,对古人的相关论述尽可能地进行验证;一方面借助于古代丰富的医学典籍,在笔耕墨耘中射猎和汲取其中的大量精华。他的读书范围不仅包罗了诸如《神农本草经》、《别录》、《本草图经》、《本草衍义》、《日华子本草》等医学典籍,而且包括着子史经典、杂学百科 根、防风、荷叶等。3.8 宣肃肺气法 本方法主治肺源性心脏病。大部分是肺结核和胸膜炎后遗症等发病机因。主用于肺失宣肃,心肺同居胸中,肺主气,心主血,二者相辅相成。宗气聚于胸中经肺气的宣发以贯通心脉,推动气血的运行,肺输布津气入于心脉,变化而赤则为血,血脉得荣。若肺失宣肃,则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甚则动则喘息,入夜不能平卧等。这是肺源性心脏病出现慢性心衰时常见的症状。治宜宣肃肺气,理气宽胸,益气养心。用 三七宣肺益心汤。处方:三七、党参、生黄芪、杏仁、百部、白果、前胡、葛根、白及、百合、桔梗、麦冬、天冬、紫苑、香附、沙参、参须、半夏、五味子、桑皮、橘红等。 心脏病发作时每以温通心阳、泄浊豁痰、祛瘀通脉、解郁升阳之法为主,缓解期常以益气养心、温补心肾、滋肾复脉为主,但临床常见到虚实夹杂,标本互见,所以应当审证求因,认真分析病机,谨慎辨证,根据虚实的主次缓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不可守一法而图终,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在内的多个学科。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在《本草纲目》的章章节节中几乎到处可见。如说到菊花,他在广泛引用古医籍的论述之外,还引用了《博物志》、《牧竖闲谈》、《菊谱》、《谱序》等与之相关的大量著作,指出“菊之品九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就是被称为研究菊的专著《菊谱》“亦不能尽收也”。依据上述多家之见,李时珍总结出“菊类自有甘苦二种,食品须用甘菊,入药则诸菊皆可,但不可用野菊名苦薏者尔”,因“真菊延龄,野菊泄人”的结论。1.2 大胆修正古代本草的谬误 继承的目的在于发展,李时珍在继承古人的同时,牢牢把握着科学发展的这条基本原则,也大胆纠正了历代本草中关于花类药物认识中的一些欠缺或欠妥之处,使人类对花类药物的认识更趋完备。 仍以菊花为例,古人论著中重点强调了它具有祛风和滋阴的作用,而真正从医理上求其源者不多,难免有论理不甚明了之弊。针对这一点,李氏态度鲜明地指出:“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很显然,他的认识补充了古人理论上的欠缺,比古人的认识全面多了,有高屋建瓴之功。这决不是笔者的虚誉之词,时至今日,人们运用菊花的“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功能,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的主证所表现出的主题,还处处隐含着李时珍补遗匡正的不朽功劳。 1.3 科学创立自己的新论 在中国本草学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经李时珍创立的新论占有重要的一席。就花类药物而言,经李时珍补充的许多未被古人认识的新药,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此外,他还发现了不少花药的新功能,构筑了本草学中熠熠生辉的新亮点。如谈到对黄葵子的认识,李时珍说,此药“古方少用,今为催生及利小便要药,入汤、散皆宜。盖其性滑,与冬葵子同功故也。花、子与根性功相同,可以互用,无花用子,无子用根”。说到旋复花,李时珍认为,

中药剂型改进的调查报告开题报告

目录 1、选题依据 (3) 1.1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3) 1.1.1论文题目 (3) 1.1.2研究领域 (3) 2、论文调查的意义 (3) 3、论文调查研究的内容 (3) 3.1调查我国目前中药剂型的现状 (3) 3.2调查我国人民群众常用中药剂型 (3) 3.3中药剂型的开发重点 (3) 3.4我国中药剂型存在的不足 (3) 4、调查方法及步骤 (3) 4. 1通过网络数据资源对中药剂型的间接调查 (4) 4.2通实地调查和询问 (4) 4.3记录查阅的资料和访问的资料,分别进行归类 (4) 4.4资料整理 (4) 4.5 撰写调查报告 (4) 5、论文进度计划 (4) 5.1选题 (4) 5.2查阅资料 (4) 5.3统计分析资料 (4) 5.4论文撰写 (4) 6、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 (4) 7、参考文献 (9)

1、选题依据 1.1 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1.1.1 论文题目:中药剂型改进的调查报告 1.1.2 研究领域:现代中药制剂 2、调查的意义 中药剂型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品种繁多,近几十年来中药剂型的研究,大量吸收了现代药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出许多中药新剂型,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多种给药途径和有效的防治药物。然而目前中药剂型研究尚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原有的药物剂型就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如用于急症救治的汤剂、散剂、丸剂等都是属于口服给药剂型。因此,服用后须经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产生药物效应。因而在药物产生效应之前将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1)胃的排空速率;(2)胃内容物;(3)胃肠分泌物及粘膜内的代谢;(4)血液循环一一肝脏的药理作用:(5)药物的溶出速率等,因而产生的药物效应缓慢,对处于昏迷状态,饮食不进的危重病人,还存在着服用不便等问题[1]。由于急症患者处于高度危急状况,固此,在治疗上必须争分抢秒急救,因而在药物使用上急需高效、速效、长效型药物,才能满足和适应医疗的需要,所以必须对原中药剂型进行改革,这也是发展中医事业的需要。本文拟对我国(重点是四川等地)中药企业、药店、医院的中药剂型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国的中药剂型有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准确把握当前全国中药剂型的实际现状,深化药品改革,加强医药品的针对性,提高中药剂型的实效性,探索实施中药剂型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1]。 3、论文调查研究的内容 3.1 调查我国目前中药剂型的现状 3.2 调查我国人民群众常用中药剂型 3.3 中药剂型的开发重点 3.4 我国中药剂型存在的不足 4、调查方法及步骤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对中药制药公司的调查分析以实现其目的。调查方法分为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两种。其一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并调查现在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其二实地调查了解中药制剂公司对中药剂型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实地对群众的问卷调查。 4.1 通过网络数据资源对中药剂型的间接

补血草的繁育及其种植要点

补血草的繁育及其种植要点 补血草,系野生补血草经人工杂交改革而成,属于蓝血科、补血草属。而且亩效益可达万元以上。现将其有关情况及种 植技巧简述如下。 一、特点 其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花木,叶片长椭圆形,全缘,全长可达25cm,先端钝,基部渐窄成长柄;花葶高,分枝极多,各小枝具花1—2朵,花小;目前依据其花色分,主要有蓝海洋、蓝雾、白雾及粉雾4个品种。 二、特点 其原产俄罗斯、保加利亚、高加索及中国内蒙古,是新生花卉,喜欢单调凉爽气候,需强光照耀,好石灰质微碱性泥土;最忌燥热与多湿环境;在生产中多作一二年生栽培,但在气候凉爽地区也可作多年生种植;可在4—5年换1次茬。全部花枝远看如雾状,有一种依稀美,是继满天星之后,又一种理想的切花品种,特别受到青年人的钟爱;情人草又是著名的干花,装潢效果可维持到一年以上。 三、滋生方法 取种子或幼芽或幼嫩花枝,进行外表消毒后,接入培养基内,种子3—4天后发芽,即能很快长出丛生苗,幼芽约在3—4周内长成丛生苗。幼嫩花枝4—7周内长出新芽,将

由外植体得到的不定芽分后转入培养基中增殖,约4—5周转接1次,增殖率3—4倍,20天左右即可长根,长根后的植株取出试管,洗去根部残留的培养基,移至草碳+珍珠岩(1:1)的基质内,进行保湿和遮阴管理,在20—30℃环境下,45—60天后即可下地栽培。也可用种子滋生,因其种子较小,千粒重约22—28克,可在秋季日均匀温度达18—21℃时播种,播时可用消毒过的腐叶土,或泥炭+珍珠岩(1:1)过筛后用。播好种子后,淋水,外表盖薄薄一层湿润细土或细沙,通常5天即可发芽,10天左右苗可出齐,当第一片真叶涌现时分苗,5—6片叶时可假植在营养钵内或定植,时间通常在10—11月,可在1—4月上旬开花。应选择单调松软肥沃的泥土,施足有机肥料作基肥,每公顷约60—75吨,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泥土消毒。在泥土偏酸的地区,每公顷施生石灰750公斤,既可调节PH值,又可进行泥土消毒。精耕细作,做宽60cm、40—50cm的深沟窄垅,因补血草对硼的需求量高,基肥中每公顷应加入3公斤硼酸。定植的株行距为40×40cm,双行穿插栽植,以利通风透光。定植后应浇足水,如果早秋定植,气温尚高,应恰当遮阴,保证成活,通常定植10—15天即可生长,可恰当施疏落豆饼水,以增进生长。此后在浇水上要恰当节制,保证根系茁壮生长。进入冬季后,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白天16—18℃,夜间10—13℃,最低温度不能低于0℃,否会冻

黄蜀葵花

黄蜀葵花 中国药典2015年版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 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5裂,早落;花冠5瓣,淡黄色或白色,具紫心,直径10~20厘米;雄蕊多数,结合成筒状;雌蕊柱头5分歧,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端尖,具粗毛,长5~7.5厘米,含多数种子。花期6~8月。 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黄蜀葵根)、茎(黄蜀葵茎)、叶(黄蜀葵叶)、种子(黄蜀葵子)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药用价值 【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味】 ①《品汇精要》:"无毒。" ②《纲目》:"甘,寒,滑,无毒。" 【功用主治】通淋,消肿,解毒。治淋病,痈疽肿毒,汤火烫伤。 ①《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2钱。外用:研束调敷或油浸涂。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出处方剂名称方剂组成 《杨氏家藏方》(北大本)卷十 二百花散 黄蜀葵花7枚(干者),黄柏半两(厚者,去粗皮),黄连(去须)2钱,山栀子3枚(去壳),郁金1枚。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槟榔黄葵散槟榔1个(生者),木香、黄蜀葵花、黄连(去须)。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侧金散干黄蜀葵花半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黄丹(飞过)半两,韶粉半两,麝香1钱(别研)。 《医方类聚》卷二二八引《局方》催生如圣散黄蜀葵花不拘多少(焙干)。 《鸡峰》卷十大圣散黄蜀葵(去萼,焙干)。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独圣散黄蜀葵花(炒)30克。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花散酸石榴花1分,黄蜀葵花1钱。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二黄散黄柏1两,黄蜀葵花1分,白及2钱,生干地黄半两,青 黛2块。 《普济方》卷二九二引《仁存方》花叶散黄蜀葵15朵(去蒂),桑叶25片。 《医统》卷七十一黄金散大黄(煨)、人参、蛤粉、黄蜀葵花(焙)各等分。

中药知识-黄蜀葵花的鉴别方法

黄蜀葵花的鉴别方法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冠,其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具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的功能,主要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等症。另外,鉴别药材黄蜀葵花时,可通过性状鉴别方法、显微鉴别方法及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别。 1.性状鉴别方法 黄蜀葵花多皱缩破碎,完整的花瓣呈三角状阔倒卵形,长7~10cm,宽7~12cm,表面有纵向脉纹,呈放射状,淡棕色,边缘浅波状;内面基部紫褐色。雄蕊多数,联合成管状,长1.5~2.5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5裂。气微香,味甘淡。 2.显微鉴别方法 黄蜀葵花粉末淡黄色至褐黄色。花冠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花粉粒类圆形,直径约170 m,具散在孔,孔数约32~40,表面具刺。腺毛完整者长圆锥形,长510~770 m;腺头略呈长棒状,6~14细胞;腺柄3细胞,内含紫红色分泌物。非腺毛单细胞,长140~180 m,壁平滑。花粉囊内壁细胞,断面观类长方形,壁呈条状增厚;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草酸钙簇晶细小,直径9~19 m,棱角尖。

3.薄层色谱法 取黄蜀葵花粉末1g,加0.18%盐酸乙醇溶液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两种溶液各1 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

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适用) 题目:年产1500吨乙醛车间工艺设计题目来源:□省部级以上□市厅级□横向√自选 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研究学院:境环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 专业班级:制药071 学生姓名:吴昌峰学号5801307022 起讫日期:2011.2.21—2010.6. 指导教师:邹建国职称:教授 指导教师所在单位:环化学院化工教研室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二0 0九年制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乙醛是重要的化学制药工业中间体,主要用于制造醋酸、醋酐、醋酸乙酯、氯乙酸、聚乙醛、三氯乙醛、正丁醇、季戊四醇和醋酸乙烯等产品[1]。因此乙醛的生产与发展,取决于市场对它下游产品的需求。 醋酸是乙醛下游产品中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醋酸是用途最广的有机酸之一,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不仅可以促消化,起到调味的作用,还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美术上要用的颜料的,包括白铅(碳酸铅)、铜绿(铜盐的混合物包括乙酸铜)。它最主要在工业上用于生产醋酸乙烯、乙酸干、对苯二甲酸、聚乙酸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氯乙酸、醋酸纤维和醋酸盐等。另外,醋酸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农药、医药、染料、涂料、合成纤维、塑料和粘合剂等多种产品。我过是醋酸消耗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醋酸作为原料。国内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醋酸来满足需求。醋酸消费量的增长势必会带动乙醛市场发展。 乙二醛是又一种乙醛下游产品,是分子结构最简单的脂肪族二元醛,乙二醛只有形成水合物才稳定,商品为30%~40%的水溶液,以四醇型的形式存在。乙二醛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化工界重视的化学品,除具有脂肪醛的通性外,由于含有两个并列的羰基,还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与醇、氨、酰胺、醛、含羧酸的化合物进行加成或缩合反应,还可以与类蛋白动物胶、纤维素、聚乙烯醇以及脲等发生交联反应,因此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纺织印染、建材、皮革、医药、农药、国防、涂料、轻工、粘合剂、石油冶金、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开发利用前景广阔[2]。 乙醛其他下游产品,如季戊四醇、乙醛酸、吡啶、巴豆酸等,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同样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开发应用前景,虽然现在的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消耗量较小,但随着工业的发展,下游产品的开发,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未来对乙醛消耗的拉动也是非常可观的。 总体来说,乙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中间品,它可以经过工业处理成为许多重要的化学产品。随着工业的发展,国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国内这方面的优质产品比较少。采取先进的方法,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可以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支持。进行乙醛生产工艺的研究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乙醛本身几乎没有直接的用途,而是重要的中间体,可用于生产许多产品,

葵花诗词

花开为仁仔,花落为其家;惟愿多结子,名曰向阳花。 【叹葵花】戴叔伦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 【蜀葵花歌】岑参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黄葵花】李涉 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 【黄蜀葵花】张祜 名花八叶嫩黄金,色照书窗透竹林。无奈美人闲把嗅,直疑檀口印中心。 【使院黄葵花】韦庄 薄妆新著淡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 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葵花 人情物理要推求,不早敷黄隶晚秋。黄得十分虽好看,风霜争奈在前头。 葵花 恐是牡丹重换紫,久疑芍药再翻红。娇娆不似桑间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黄葵花 天然嫩相烁秋明,淡染鹅裳结束轻。醉蕊强传金盏侧,赤心长向火轮倾。 四娘蹊上能无种,一点眉间自有情。不照花根元藉叶,羡他卫足了孤生。 葵花 缠粉花心吐腻英,根柔叶绉簇娉娗。锦窠绣窟攒风日,绛节华旌列户庭。 五色种遗吴地秀,独醒人耀楚江灵。年年重午家家有,桃桃菖蒲共一瓶。 黄葵花 池上朝来玉露零,檀心先向日边倾。侧金巧样新成盏,蒸栗温姿始号琼。 芍药未应推艳品,牡丹须合避姚名。秋花碎琐谁能数,醉眼逢君亦自明。 黄葵花 春花夏蕊已飘零,秀出秋芳一朵倾。禀赋定应全得土,遮围须合尽雕琼。 鹄衣照水匀颜色,仙袂无尘莫壮名。应笑菊花妍意少,篱边冷落伴渊明。 黄莲花 浅白轻黄雨未分,飞来人世作朝云。天教细雨常遮护,留得清香数日闻。

比色法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含量

3 讨论 3.1 本法可有效地测定丹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3.2 流动相的选择 将甲醇-乙腈-1%冰醋酸(10:2:88)、甲醇-0.5%冰醋酸(5:95)、甲醇-枸橼酸溶液-水(18:20:62)等作为流动相,分别进样后比较,发现甲醇-枸橼酸溶液-水(18:20:62)作为流动相时,较其它流动相原儿茶醛分离效果好、保留时间、峰形适当。 3.3 为防止原儿茶醛在酸性溶液中分解,调酸性后应立即用乙醚萃取。3.4 比较不同来源丹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以神农药店的较高。 参考文献 [1] 郭洪柱,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胰妇康胶囊中原儿茶 醛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609. [2] 潘英妮,等.HP LC法测定丹参类注射液中4种水溶性 成分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3):196. [3] 李岳,薛贵平.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张家口 医学院学报,2002,19(3):32. [4] 凌海燕,等.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概况[J].天然产物 研究与开发,1999,11(1):75. 比色法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含量 崔 燕,卢志强,景 瑞,赵春荣 (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8) 摘 要: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用索氏提取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2硝酸铝2氢氧化钠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500nm。结果 线性范围为0.012~0.072mgΠml,平均回收率为99.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2%。结论 本法为控制黄蜀葵花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黄蜀葵花;比色法;索氏提取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content of the flavonoids in Abelmoschus manihot C UI Y an,LU Zhi2qiang,J I NG Rui,ZH AO Chun2rong (Institute o f Biopharmaceuticals o f Shandong Province,Jinan250108) Abstract:Objective T o analyze the total content of flav onoids in Abelm oschus manihot by colorimetric method.Meth2 od Abelmoschus manihot was distilled with S oxhlet extraction process,rutin was used as reference substance and the de2 tecting wavelength was500nm.R esult The linearity of flav onoids was fine in0.012~0.072mgΠml,average recovery rate 99.72%,RSD2.62%(n=5).Conclusion The method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herent quality in Abelmoschus manihot. K ey w ords:Abelmoschus manihot;colorimetry;s oxhlet extraction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主产于江苏、安徽等省。古代为著名的一种观赏花卉,作为药用始于宋代,其味甘、辛,性凉[1]。黄蜀葵花在民间有较多的应用。现代药理学证明,黄蜀葵花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解毒功效,进一步实验显示该药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镇痛等药理作用[2~4]。 研究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药效物质,研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方便的新药,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制剂成分复杂,通过选择中药药效成分最佳的测定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药材及制剂的质量,确保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的可控性。本实验参考有关文献[5],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来源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制定药 94 食品与药品 F ood and Drug 2005年第7卷第2A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