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计划总结-2019年高考物理公式大全复习3 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7.42 KB
- 文档页数:5
2019年高考物理公式:能量守恒定律公式高考物理答题时离不开公式,为方便同学们复习物理知识点,小编整理了2019年高考物理公式,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 分子势能≈0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 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物理公式1运动学
=
(纸带处理)
2力
=
=
弹
=
动
=
合
3圆周运动
绳球最高点
杆球最高点
4万有引力
开三:
地表物体:
高空卫星:
、、、
机
还与有关5功和能
F为恒力
总
=
=
重
其他
=
动相对
6电场
一切电场=
真空点电荷=
匀强电场
(带符号运算)
7恒定电流
电动势
=非
非纯电阻:
电=
热
=
出
=
电热
纯电阻:
电=
热
=
外内
=
8磁场
安
=
洛
=
= 为有效面积9电磁感应
=
电源的路端电压:
外=
外
=
求热量:
总=
安
求电量:
总
推导
感生:=
动生:转动切割
中
=10交流电
以中性面开始计时
11变压器
12 选修3-3
总总分子分子
总总总
(同一状态、相同)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
等温不变,;,;,
等容不变,;,;,;等压时绝热;吸热;放热
13选修3-5
光子
光子
光电子:
光子玻尔能级:
核能:
比结合能
核子数。
2019高考物理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高考物理答题时离不开公式,为方便同学们复习物理知识点,小编整理了2019高考物理公式,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
4.末速度Vt=V 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Vt2)/2]1/2
6.位移s=V平t=V 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 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
第一册P24〕。
2019高三复习“磁场”物理公式总结
学无止境,初中是人生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所以应该用心去想,去做好每件事,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2019高三复习磁场物理公式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学子。
磁场公式总结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 m
2.安培力F=BIL;(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质谱仪〔见第二册P155〕 {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
=mV2/r=m2r=mr(2/T)2=qVB;r=mV/qB;T=2(b)运动周期与圆
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
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
(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见图及第二册P144〕;(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见第二册P150〕/回旋加速器〔见第二册P156〕/磁性材料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阅读学习2019高三复习磁场物理公式总结,更多2019高三复习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查字典物理网高中频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GAO ZHONG WU LI GONG SHI ZONG JIE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2019年高考物理常用的力学公式总结高中常用的物理力学公式如下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7.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8.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9.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10.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14.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15.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新最高考高中物理核心必考点公式全面总结高中物理的核心必考点公式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题目。
以下是对高中物理核心必考点公式的全面总结:1.运动相关公式:-平均速度公式:V=Δs/Δt- 瞬时速度公式:V = ds/dt-加速度公式:a=Δv/Δt-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牛顿第三定律:F1=-F2- 动能公式:K = 1/2mv^2- 动能定理:W = ΔK = ∫Fdx-功率公式:P=W/Δt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 重力公式:F = mg- 离心力公式:Fc = mv^2/r3.力学和质点运动相关公式:-位移公式:Δs=vΔt+1/2a(Δt)^2-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弹性碰撞公式:m1v1+m2v2=m1v1'+m2v2'4.刚体静力学公式:-杠杆原理:F1d1=F2d2-浮力公式:Fb=ρVg,其中ρ为液体密度,V为浸没液体的体积,g 为重力加速度-受力平衡公式:ΣF=05.电学相关公式:-常用电学符号:电量(Q),电压(V),电流(I),电阻(R),电功(W),电能(E)-电压公式:V=W/Q-电流公式:I=Q/Δt-电阻公式:R=V/I-欧姆定律:V=IR-电功公式:W=VQ=I^2R6.磁学相关公式:- 安培力公式:F = BILsinθ,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L 为电流元长度,θ为电流元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夹角- 洛伦兹力公式:F = qvBsinθ,其中q为电荷,v为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θ为速度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夹角7.光学相关公式:-焦距公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虚物和虚像的物距公式:-v/u=m,其中m为放大倍数- 光的折射公式: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为折射率8.热学相关公式:- 热量公式:Q = mcΔT,其中Q为热量,m为物体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热传导公式:Q/t=kAΔT/Δx,其中Q/t为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k为导热系数,A为导热面积,ΔT为温度差,Δx为传导距离-热效率公式:η=(W/Qh)*100%,其中η为热效率,W为功,Qh为吸收的热量-热膨胀公式:ΔL=αLΔT,其中ΔL为长度变化,α为线膨胀系数,L为初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中的核心必考点,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础,有助于解决物理问题和应对考试。
高三物理公式辅导: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导读:2019高考刚刚结束,又迎来了2019年高考复习的开始。
在高考的各个科目当中,物理是高考中同学们遇到困惑比较多的学科之一。
怎样打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总攻的第一枪?以下是高三物理公式:能量守恒定律公式辅导一文,请您看正文:高三物理公式: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5.热力学第一定律W+Q=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温度升高,内能增大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2019年高三复习“摩擦力”物理公式大全根据广大考生的需求,查字典物理网高中频道整理了2019年高三复习摩擦力物理公式大全,欢迎大家关注!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总结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高考物理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2019 高考物理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高考物理答题时离不开公式,为方便同学们复习物理知识点,小编整理了 2019 高考物理公式,供同学们参照学习。
1.均匀速度 V 平=s/t(定义式 )
2.实用推论 Vt2-Vo2=2as
3.中间时辰速度Vt/2=V 平=(Vt+Vo)/2
4.末速度 Vt=V o+at
5.中间地点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 s=V 平 t=Vot+at2/2=Vt/2t
7.加快度 a=(Vt-Vo)/t { 以 Vo 为正方向,a 与 Vo 同向(加快 )a 反向则 a0}
8.实验用推论s=aT2 {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 (T) 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 (Vo):m/s;加快度 (a):m/s2;末速度 (Vt):m/s;时间 (t)秒(s);位移 (s):米 (m);行程 :米;速度单位换算: 1m/s=3.6km/h。
注:
(1)均匀速度是矢量 ;
(2)物体速度大 ,加快度不必定大 ;
(3)a=(Vt-Vo)/t 不过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余有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行程、参照系、时间与时辰〔见第
一册 P19〕/s--t 图、 v--t 图/速度与速率、刹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第1页/共1页
1 / 1。
2019年高考物理公式大全复习3
十一、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
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
(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
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
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总
{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
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
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R
真
选用电路条件Rx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RV [或Rx(RARV)12]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
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注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27〕。
十二、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
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
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
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
=mV2r=mω2r=mr(2πT)2=qVB
;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
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
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十三、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
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
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
要大),
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
算:1H=103mH=106μ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