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治理作为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论框架,已经成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而治理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地方治理是指在一定的贴近公民生活的多层次复合的地理空间内,依托于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民间公民组织等各种组织化的网络体系,应对地方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过程[1]。地方治理是以当代治理理念和思维为基础,将治理思想贯穿于地方政治与行政改革和地方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再造的发展过程。

法国地处于欧洲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历史相当悠久的欧洲国家。法国1982年开始的地方分权改革赋予了地方较多的自主权,这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直接推动了法国地方治理的变革,形成了法国地方治理的独特面貌。

一、法国地方治理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

有别于欧洲大陆其它国家,法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国家主义传统的国家,中央权力一直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最初形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地方制度,虽几经反复,但一直延续到近代,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均无重大变化。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关,只能依法执行中央的行政命令,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权威。地方政府只能在中央政府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自主治理,这种治理表现为对地方的事情可以由地方议会[2]进行讨论,但是地方议会无最终决定权;在有限人口的市镇内可以进行直接选举,但是经过选举产生的市长还要担负起执行中央政府决定的职能。地方政府自主性缺乏,很少与社会团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吴自斌

内容提要以分权改革为主线的地方治理的变迁,是法国应对全球化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法国中央政府向地方分权为主线改革,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改变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直接推动了法国地方治理体系的变革,逐步形成了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协作的法国现代地方治理模式。法国地方治理变迁的过程和现实的模式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法国分权地方治理启示

吴自斌,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210097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政治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体、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二战后,第四共和国对于加强地方自治非常重视,地方分权制度在法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1946年制订的宪法规定地方由普选产生的议会实行自治,地方议会的决议由议会主席执行,并规定要扩大省和市镇的自治权力。由于历史的惯性和政治改革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虽然有过很多关于地方行政组织改革的讨论,但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法国第五共和国时期,地方治理变革的进程不断推进。1982年3月2日,《市镇、省和大区权利与自由》法令的通过奠定了法国分权改革的基石。1982年7月22日,又颁布了一项相关法令。两项法令的主导思想是:取消国家对地方行政和金融上的直接干预,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事后监督机制,彻底分开国家事务与地方事务;将大区改造为地方政府。此后10多年间,法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确定了它们各自的运作方式。如1983年1月7日法令确定了国家、大区、省和市镇各自的权限;1983年7月22日法令和1984年1月26日法令确定了领土管辖内的公共职能;1986年1月6日,大区组织法通过以及由普选产生的大区议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大区最终成为拥有真正权力的特定的行政区划。1992年起改革再次加速。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市镇间的合作,以及如何使合作更加简化和合理化。在这次改革中,还赋予了地方政府一些新的职责,如1993年明确了职业培训的职能,1995年明确了社区生活多样性的职责,1995年明确了环境保护的职责,1997年明确了年轻人就业的职责,1999年明确了组建城市警察的职责等等。并且在2003年的修宪报告中明确将法国界定为“地方分权”的单一制国家,这一系列的逐步深化和具体化的改革举措的推进和实施,赋予了地方政府相当的财政、人事和决策自主权,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法国中央集权的历史传统,推进了具有法国特点的地方治理模式的形成。

法国地方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外部环境和国内需要促使法国地方治理在传统模式下内生出新的变化,从而推动法国地方治理模式的形成。

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促进了法国地方治理的变革。全球化是地方治理发展的动力,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使各个国家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推动公共权威向上转移(国际组织)、向下转移(国家次级政府)及向外转移(市场、社会与非营利部门)[3]。首先,全球化大大推动了法国地方治理的发展。全球化影响着每一个国家,法国也不例外,必须做出回应。对于习惯于中央集权的法国来说,一方面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发展民主,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性。因此,实现地方分权,推进地方治理的变革就成为必然。其次,欧盟的发展对法国地方治理的推动举足轻重。为了强化欧盟的作用,欧盟内部制定并实行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跨国政策,1988年以来,欧盟将各国区域规划纳入欧盟发展基金分配的具体内容之中,欧盟采取合作制方式,不仅将欧盟成员国,还将一些区域和地方的权力机构、各种区域发展经济团体、私营部门等纳入到欧盟的发展战略中。尤其是在农业、内部市场管理、外贸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鼓励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各区域和地方政府直接向它争取资金上的支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相互之间的网络关系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合作,并且鼓励地方政府雇用欧盟的联络官员。欧盟的这些政策直接促使法国中央政府分权给地方政府,使法国能够获得更多的欧盟资源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福祉。

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则是法国地方治理变革的内在根据。二战后,法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国人对政治上的控制性、自由和制度化的政府、效率和理性化等等的重新理解,以及对过去政府制度化要求必备的条件的新理解和新目标都促使法国人重新估量现行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四共和国刚建立不久,法国中央政府就认识到地方治理的变革不可避免。因为二战后法国直接面临着的就是国家重建的问题,城市化、工业化、战后人口高峰期、科技、交通的发展对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就业、住房、健康、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等问题和矛盾相伴而生、日益显现,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相当复杂,这就要求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公民社会之间进行恰当地合作和协调。所有这些问题都纠缠在一起被放到了法国各个中央部门的面前,于是

每一个部门都扩大了自己的职权范围,而且相互之间不考虑其它部门的情况单独行动,甚至在一个部门内部也是如此。这种问题层出不穷,总是需要更高部门的首长进行协调,这反映了行政上的非理性行为和行政效率的低下,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在这种状况下,分权成为增加国民福祉的一种理性选择。另外,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角度看,由于每一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各个地方的人民有着不同的需求,要提供贴近当地人民需求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一般来说中央政府往往不可能做得很好,这就要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本地化;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制定的日益复杂性,要求分散中央的决策权力,赋予地方以更多地决定权。所有这些唤起了地方政府自主治理的意识[4]。正如法国前总统密特朗1981年在着手实施地方分权改革时所说:“过去法国的形成应该归功于一个强大与集中的中央政权。今天,要维持法国的统一不至于分裂,却需要一个分权的政府体制。”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在2007年的一次讲话也充分表明了法国人的态度:现在世界已经改变,我们也应当变,……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地改变我们的模式,……现在我们的多项改革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文化革命。

二、法国地方治理模式的现实结构和内容

分权是地方治理的前提,地方治理天然地要求分权化的权力格局。以1982年《大区、省及市镇的权力与自由法》及其他相关法案的颁布为标志,法国加速了地方分权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中央向地方的分权(地方分权改革)、向职能部门的分权(权力下放)、政府向市场的分权(市场化改革)以及政府向公民社会的分权。法国中央政府向地方分权为主线改革,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而且直接推动了法国地方治理体系的变革,逐步形成了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为主体,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协作的地方治理模式。其模式的结构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法国在继续发挥中央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强化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法国人认为,分权改革是法国“行政及日常生活中的静静的革命”,“地方分权改革……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这个

中央集权的国家的传统。……它深刻地改变了决策及行政系统,……并构成了国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改革后,法国地方行政建制的构成包括三个层次:市镇(36782个,其中214个海外市镇);省(100个,其中4个海外省);新设立的大区(26个,其中4个在海外),它们享有独立公法人资格。“任何一个领土单位都不得对另一领土单位实施监护。”“对在其层级能得以最好实施的全部权限,领土单位负责作出决定。”[6]以宪法的方式明确了它们能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行使独立自主权,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上下属关系。法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第一,地方政府层级由二变三。为了平衡发展全国各地区的经济,法国地方政府从原先的2个层次,即省和市镇,变成了3个层次,即大区、省和市镇,1982年起大区成了法国第一级地方行政单位。第二,地方政府“民选民治”。地方行政改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地方议会及议会选举产生的负责人进行管理,他们取代了此前国家行政官员的政治地位。从1982年起,议会主席取代了省长成为地方行政首长。第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也由“事前行政监管权”变为“事后行政监督权”。国家对地方团体自治行政的监督,原则上不再采取行政程序,而是通过行政诉讼方式。中央运用财政制度和法律制度及合同化等方式来规范和引导地方事业的发展,监督地方活动的方向。第四,实行“从属原则”理清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从属原则”明确规定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与其驻地方机构之间的职权划分:“唯有具备全国性或法律规定不能放到地方一级执行的任务,才可由中央机关执行”,其他事务均由国家驻地方机构负责。第五,重新分配国家、大区、省和市镇的职权,国家的很多职权转到地方政府和地方团体。中央下放许多权限给予各级地方政府,市镇被赋予许多以往没有的权限,如城市规划、住房规划、建造和养护市镇公路和乡村道路等。为弥补地方团体由于职权增加导致的财政不足,在权力转移的同时,转移相应资源,并设立权力转移补助金。

其次,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法国以实现公共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公平为目标,加强“公”、“私”合作,实行市场化分权。法国实行市场化分权的主要措施有: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造,运用混合经济、特许委托、招标、投标等方式将私营部门、社会组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政治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织引入公用事业的管理中。

法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相当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改造,另一方面对保留下来的国有企业参照市场化的要求规范和加强治理。80年代末,希拉克政府对13家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90年代中后期,朱佩政府又对法国航空公司等13家公共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2003年法国政府针对加强国有企业治理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包括:清晰界定政府所有者角色与政策制定者及其他角色的职能、权力与责任;建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其成员除政府公务员外,还有来自私营部门的行政人员)执行政府在国有企业中的所有者职能,该机构的高级官员作为政府代表,担任最重要的第一级公司董事会委员;恢复董事会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清晰界定董事会与政府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董事会的职能、责任和行权程序,废除政府对国企决策,尤其对投资专业委员会、人员配置及财务的直接干预;缩减董事会规模,鼓励设立外部独立董事。建立包括劳动者在内的董事会成员间的平等权力和责任,集中精力提高国有企业的商业绩效;加强稽核委员会的职责,必要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和资金,与外部专家会诊国有企业的问题。扩大国有企业的任命报酬及战略委员会,建立公司治理委员会;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应符合法人主体的规范,接受私营企业公司法的管理[7]。

成立混合经济体与发展特许经营是最具法国特色的公私合作的两种形式。在法国,政府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成立混合经济体(SEM:mixed eco-nomic society)。所谓混合经济体是公共部门和企业合作的合资公司,通常由地方政府占资金的大多数。混合经济体在保留公共部门对合作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再加上混合经济体是受民法而不是公法管辖,所以比地方政府本身更具灵活性,也更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混合经济体在1983-1990年间以成倍速度增加,除了城市建设工程方面的合作之外,交通、博物馆、剧院、运动馆、旅游设施、会议中心甚至旅馆建设也多有采用。法国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另外一种方式是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是指政府的公用事业通过合同约定交给企业去经营。法国城市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的历史十分悠久,形成了一种特征鲜明的法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其基本特点是:设施公有;以合同形式规定双方权益;政府对其拥有监督权;企业拥有开发权;政府保留对价格的干预以及单方中止合同的权力。法国特许经营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特许经营的发租方(地方政府)和承租方(企业)之间须建立一种持久的伙伴关系,以维持服务的稳定性。这种制度将公共部门的干预和私人部门的参与很好地结合起来,找到了一种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有效和均衡的方法,较好地结合了政府的责任性和私营企业竞争的积极性,成为政府与企业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特许经营制度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如:1955年,法国的高速公路仅有80公里,国家是唯一的经营者。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后,到1990年建成了5700公里高速公路,现在有9000多公里高速公路投入营运,它们分别由9家特许经营公司管理。混合经济体和特许经营为法国改善公共服务水平,解决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管理不善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实行市场化分权的又一重要举措就是公共服务社会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法国开展了名为“现代化运动”的公共行政改革。这场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在公共部门的组织之间引进新的合约关系,大力推进行政分权,增强自治组织预算的自治能力,使用更多的可考察的绩效指标,运用特许委托、招标、投标等方式将私营部门、社会组织引入公用事业的管理中[8]。这样一来,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法国对公共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着力加强国有企业的治理,同时在公共服务的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更多地引入私人资本与企业的管理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的公私合营。政府与市场的横向网络关系强化了政府的公信力,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政策的执行更具连续性与一致性,促进了地方治理体系效率的提高。

第三,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加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使公民成为地方治理的重要力量。在今天,民主更多地被理解为在宪政制度基础上人民自治的共同体,获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并实际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法国在地方治理过程中,十分强调和重视发挥公民社会的作

用,注重加强和完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和程序建设,形成了公民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和决策机制。法国公民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一是体现为选举权,公民参与各种选举。法国的总统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议会议员也都是选举产生;各大区、省及市镇议会议员都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议会议长由议会间接选举产生。

二是公民通过第三部门参与政治,这是法国发展很快,也是最具法国特色的参与方式。法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三部门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久,结社在法国大革命至1864年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违法的,直到1901年第三部门才赢得了合法地位。从1960-1970年开始,在政府提供福利事业的背景下,第三部门获得了较大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法国拥有700000个各类团体,并以每年6000多个的速度递增,第三部门已经成为法国社会变革和改革的一种途径[9]。2002年2月法国通过了参与民主法(ParticipatoryDemocra-cy2002Law),它在推广已有的公民参与措施之外,还提出成立邻里委员会等新的公民参与机构。从国家层面到市镇层面,公民政治参与的第三部门机构日益增多,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日益丰富。无论是在政府的改革还是社会对话领域都可以看到第三部门作用的发挥。如2007年开始的法国政府现代化改革过程中,成立了15个工作小组,负责改革方案的调研与论证,每个小组都有政府监察部门和第三部门这两个方面的人员组成,第三部门人员与政府密切合作,充分调研和论证,形成了政府现代化改革的草案交给由总统主持的改革委员会讨论,最后确定了374项政府改革方案。在政府绩效考评中,以服务对象为考核的主要人群,通过第三部门来考核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绩效,以服务对象的满意状况为考察政府绩效和政府改革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再如,建立健全各个层面的社会对话机制。作为第三部门的工会组织,在劳资对话、利益协商、关系协调等方面发挥着社会解压阀和促进器的重要作用。法国和欧盟法律赋予工会很大权力,但工会也有竞争机制。2008年法律规定,得票超过企业职工10%工会组织才具有法定代表性。工会既有纵向组织,如全国工会、大区工会、省工会、市政工会,也有横向组织,如行业工会和不同工会组织,作为基层工会组织的企业工会既与地区工会有联系,也与行业工会有联系。每个企业每年都要进行劳资对话,对话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企业工会代表与企业雇主的对话、行业工会代表与行业雇主代表的对话、大区工会代表与大区地方代表的对话,全国工会与中央政府的对话以及欧盟层面的对话等等。而且每种对话动作机制十分健全,如企业每年必须就劳资关系开展谈判,每三年必须就行业的发展、男女平等、50岁以上人的就业等问题开展谈判,报告企业经济状况等,企业裁员必须征得工会的同意。这种对话意义重大,它在劳资双方不同利益中找到妥协,达成协议,从而避免劳资冲突;这种通过妥协达成政府与劳资双方(雇主工会、雇员工会)的社会契约更容易为整个社会所接受,从而避免社会冲突,达成社会和谐。

三是公民个体的直接参与,这也是带有鲜明法国特点的一种参与方式。法国公民直接政治参与的显著特点是参与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公民的政治参与得到法律的保证、制度的安排和程序的落实。例如:在市镇管理过程中,小市镇的市民可以直接向市长表达个人意见,也可以通过街道委员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所有公民都可以自办报纸、散发传单,既可以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表达意见,也可以通过请愿的方式表达意见。法国重大公共项目的决策程序可以反映公民直接参与的状况和水平。法国法律规定,凡涉及大的公共项目,必须进行大型的公共调查(public inquiry),公共调查由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委员会一般有5-6位调查专员组成,调查专员由当地德高望重的有经验的人组成。项目的实施必须得到调查委员会的认可,如项目被调查委员会否决,除交国家行政法院判决,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权更改结论。另一种公民直接参与的方式是公民复决(localreferenda),即公民对已经完成立法程序的议案进行公决,以表达公民支持、反对和要求的呼声。2003年的修宪报告更指出:“允许市镇政府在其职能范围内组织当地公众对重要决定进行投票表决,而不仅仅是意见咨询;并赋予地方选民请愿权,可要求市镇政府将其管辖内的任何问题,列入磋商大会的议事日程。”[10]这种民主参与的机制使公共决策必须充分磋商,在各方形成共识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如第戎市的城市有轨电车项目,虽然这个项目技术上十分简单,但因为第戎市是一座古城,有轨电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政治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车要通过城市的各个街道,而且有轨电车修好后市中心还要禁止小车通行,所以经过错综复杂的利益纷争、博弈和充分讨论,花了十五年时间市民才形成共识,项目才得以实施。这种决策机制和程序,保证了公民的广泛参与和各种意见的充分表达,虽然常常导致事情久拖不决、效率低下,但因为各方充分协商,在服从多数的前提下对少数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可以防止决策的盲目性和简单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并容易形成共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法国地方治理模式及其变迁的启示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导致了法国现代治理模式的形成,其变迁的过程和现实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现代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给我们许多启示:第一,必须用治理的理念和思路来加强现代社会的管理,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水平。“导致人类政治生活从统治走向治理的因素无疑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改革了统治和治理的主体、结构、方式、过程和意义,特别是对传统民族国家、国家主权、政治体制和政治过程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使各个国家、地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地区和国家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直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会迅速地对世界遥远地区、其它共同体的安全与幸福产生重大影响。从经济到政治、文化到社会、生态和安全,区域间的互动网络与流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加深,速度不断加快,从而推动社会公共权威向上(国际组织)转移、向下(国家次级政府)转移及向外(市场、社会与非营利部门)转移。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民主观念、法制意识、政治参与的要求的显著提升,发挥和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和方方面面积极性来管理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处在转型阶段的中国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如在政府转型改革方面,涉及公共职责的分工体系、公共权力的结构、公共治理结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利益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加快建立公共治理结构,形成广泛的社会监督,很多问题的解决也是很困难的。加快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对下一步政府转型十分重要。”[12]因此,“善治是民主化进程的当然要求和必然后果,也是当代民主新的实现形式。”[13]无论从回应全球化的外在环境,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逻辑、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的现实要求,还是中国社会未来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实行地方治理、走向善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第二,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权是走向社会治理和善治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社会治理是各级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等方面的共治,没有地方自主权,没有第三部门的崛起,没有公民的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就无从谈起。法国传统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要推进地方治理的发展,中央分权给地方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是前提和条件,也是走向善治的必由之路。法国地方治理的形成和发展也正是体现了法国自身的特点。分权改革“一方面,在各级政府之间和政府部门之间围绕政治和决策权、事权与财权分配而进行的权力、责任转移过程,它主要表现为权力在政府间平行或垂直移动的过程,具有府际间权力、利益关系的调整的属性;另一方面,分权化指不同层级政府部门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将相关权力、责任向市场与公民社会转移的过程,表现为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关系结构。”[14]分权改革的每推进一步,社会地方治理也随之深化;分权改革的持续推进,直接催生了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变化。这种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新型网络关系的建构,形成了法国社会地方治理目前的发展状态和独特风格。法国地方治理的发展过程是中央向地方分权深化的过程,也是分权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和实施的过程,分权改革的每一步深化都伴随着新的分权法律法规的产生,并以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分权改革的标志。地方治理的实施过程中更体现了以法律为准绳的特点。法国是一个法治社会,规则、契约、法制的观念植根于法国公民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科学的立法,制订良法,实现法律制订、法律的遵守和法律的适用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法治社会的必备要素,也是法国分权改革顺利推进的核心和关键。法国以分权为主线的社会治理的改革,无疑对我们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分权是治理的前提,但要提高治理水平,实现善治,关键在于怎么分权,必

须科学界定和清晰明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权力范围,并明确操作的方式和界限,使其相互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实现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依法分权,依法行政,以法治国。法国分权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中央和地方事权不清晰、事权与资源特别是财政资源不配套以及因基层组织市镇太小、太分散而引起地方分割等教训也值得我们引以为戒。而法国重视国有经济成份对市场的引导和调节,重视发挥私营部门的作用,重视公民参与重大公共事务决策,重视政府制度供给和制度的可操作性等等更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主导和统筹作用。政府主导是法国社会地方治理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法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法国又是一个高度自由民主的国家,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法国就是这样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法国现代治理的模式中,政府发挥了主导和统筹的作用。法国分权改革过程中,让地方政府享有更多的事权,其目标就是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使政府更加贴近民众的实际,更加贴近地方民众的需求,强化政府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在法国地方治理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度供给,为社会治理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政策、规范、程序等等。二是公共产品的提供,为社会、为公民提供丰富的、高水平的公共产品,调节贫富差距,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三是缓和社会关系,做社会矛盾调节的仲裁者。不同社会团体、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社会角色,其利益往往是多元的,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冲突只能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和机制下才可能解决,而这种制度框架和机制的制订者和仲裁者只能是超越于各种利益之上的权威,这就是国家和政府。四是实行国家对市场的适度干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国分权改革向市场分权,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推行混合经济,发挥私营部门的公共产品提供中的作用,一方面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避免市场动作的失灵,实行对市场的适度干预。虽然治理是国家(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平等合作实施对社会管理的过程,但社会治理的发展也有路径依赖,特别有是中央集权传统的地区和国家,社会治理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推动,国家和政府在社会治理的相当长的阶段仍然发挥着主导和引领作用。五是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机制,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作用,为公民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法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适当运用市场机制,即确认政府作为组织、协调和管理者而非单一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政府、市场、社会分工协作、互相补充,形成了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市场提供超值服务、社会提供广泛善助的格局。在具体运作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私人公司、金融机构、非赢利组织及基金会等建立伙伴关系,采用了公私合作制、特许经营制、委托管理制、政府采购制、财政补贴制以及第三方监督等多种形式,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强民生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将是下一步我国改革的重点领域,法国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对于中国这样有几千年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对于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和政府,对于“强国家、弱社会”[15]这样的社会现状,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逐步提高社会自主的能力,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的顺利发展和不断完善。

第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必须结合国情,走符合国情的特色发展之路。社会治理是现代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以民主的发展为支撑和基础。法国的社会治理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而法国的民主既不同于英国,又不同于美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了民主发展和社会治理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从法国民主的发展来看,法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在近百年(1879年法国大革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血与火的洗礼中,才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从国家架构上看,法国的共和制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不同于美国的总统制;从内容上看,法国民主更注重政治的公开性和公民的平等性;从民主的制度和程序看,法国民主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制度成熟、机制健全、程序完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施和运行顺畅;从运行的实际效果看,法国民主一方面面保证了公民的权益,防止了最坏情况的发生。当然,法国也存在民主供给过度、集中制度相应缺失导致效率不高等问题。

法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及其启示

政治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地方治理要学习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从民主发展看,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习西方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之路。从地方治理来看,中国的地方治理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一是渐进式的持续发展之路。“发展是第一要务”,而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压倒一切”是推进中国治理发展的基本原则,这就决定了提高治理水平必须走“渐进式”、“增量式”的持续发展道路,以点带面,从量变到质变,推进治理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以党组织为主导的治理结构。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在中国众多的治理主体中,中国共产党是最重要的主体。在西方政府通常是最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而中国共产党是比政府更重要的社会治理的主体,因为党组织不仅在同级政府中发挥决策和核心作用,而且在许多没有政府组织的社会领域都有党组织的存在。因此,中国的社会治理是“以党带政”的治理结构,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主导和统筹作用。三是条块结合的治理格局。作为单一制国家,中国通过垂直(条)和平行(块)两个权力系统对国家实施管理,垂直管理与平行管理相结合,条条块块复杂的矩阵结构是中国实施地方治理的又一重要特点。四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人治传统的国家,建设法制国家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治将发挥重要作用,在许多公共治理活动中,人治的作用甚至会继续重于法治”[16]因此,中国地方治理一方面要真正走向民主治理,实行法制,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人治的作用,实行德治,要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使之相得益彰,以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和状态,走向善治。

注释

[1]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

——

—面向21世纪的挑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2]人们习惯将这个经选举产生的组织译为“议会”,这里也采用习惯译法。这个“议会”通过选举产生,从事当地事务讨论和管理,但没有立法权。

[3]Tony Bovaird&Elke L?ffler,Moving From Excellence Models of Local Service Delivery to Benchmarking“Good Local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Sciences,Vol.68, No1,2002,pp.9-24.

[4]颜廷锐:《法国地方治理模式及其发展:从“一条鞭”统治到多元化治理的启动》,〔南昌〕《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48页。

[5]转引自许振洲:《法国的地方分权改革—理论动因和托克维尔》载〔北京〕《欧洲》:1995年第1期,第18页。

[6]参见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第七十二条(2003年修正案)。

[7]〔美〕查尔斯·皮格特:《私有化浪潮下的法国国企治理》,《社会观察》2004年第7期,第7页。

[8]郁兴建金蕾:《法国地方治理体系中的地方政府》,〔杭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第39页。

[9]郁兴建、楼苏萍:《近20年来法国地方治理体系变革与新治理结构》,〔广州〕《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第80页。

[10]Xavier Philippe.France:the amendment of the French Constitution“on the Decentralization Organisation of the Republic”. Intcmatioan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October2004;vo1.2;No.4;701-703.

[1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2]迟福林:《处在历史转折阶段的‘十二五’改革》,〔北京〕《新华文摘》2010年第1期,第53页。

[13]闫健编:《民主是个好东西——

—俞可平访谈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14]万鹏飞:《地方政府改革:一种全球透视》,〔北京〕《公共管理评论(第一卷)》,第30页。

[15]景跃进:《“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学术讨论会述要》,〔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5期,第198页。

[16]俞可平主编:《中国治理变迁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责任编辑:钱继秋〕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停 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大 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史 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 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 大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 史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们伟大的祖国,使我们的国家能够跻身于 世界强国之列。历史之风陆续吹遍了西欧一些国家,让它们在历 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处在清末的东方之国,却将这股风拒之 于窗外,最终被无情的历史之鞭抽打的遍体鳞伤,一边呻吟,一 边在时代的后头慢慢地踱动。 而这种拒人于门外的行动,正是由于人们的极端思想造成的。封 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狂傲自大、小农意识等思想,深刻地影响 着每一代中国人,使他们在落后与先进的泥淖中苦苦挣扎,不知 究竟走向何方。这些守旧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造成了人们 闭关自守、以土地为中心的非商品意识,从而遏制了资本主义的 萌芽,牵制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更新,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

面均落在了时代的后头。 大国的崛起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历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弱,都有着相似的情况。其中,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国家的 兴盛,思想文化上必须有一个突破,一个较前面历史的新的突破。而无论这种突破是彻底的,还是不彻底的;是以先人的思想为基 础的,还是承接未来的,都可以从思想层面上为一个国家的变革 垫下厚实的基础。 思想文化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一个国 家而言,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 面结合大国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具体谈谈这些联系。 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文化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随着时 代的进步,以往的政治体制必然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陈旧的政 治体制日益暴露它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历史的前进。此时,新的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文化往往会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对政治体制 进行改革的勇气与决心。17世纪上半叶,英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已不再适应新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阻碍了英国工商业资本主 义的发展。而国王处处限制资产阶级的利益,加强自身的权力集中。但国王忽视的一点是,此时资产阶级思想渐渐深入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去了,人们对封建王朝已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资产阶 级带给人们的利益远远胜于封建王朝的统治。随后,爆发了资产 阶级革命,推翻了以贵族为中心的封建王权政治体制,建立起了 有利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利益的君主立宪制。

谈第一次国共合作

谈第一次国共合作 无疑,国共合作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创新性的举措,在当时这种政治结合的方式,真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最终没能经得住考验,两次合作,成果显著,然而最终都以破裂告终,在这里我们来谈谈第一次合作。 首先,国民党在当时是中国第一大党,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具有革命精神的政党,经过早期的同盟会以及中华革命党人的不断实践,可以说国民党已经有“资格”、有能力来引导中国的变革。然而,尽管这个政党最有影响力,又是“元老”,但其内部成分却极其复杂,它的成员有早期革命党人,有立宪派人物,甚至掺杂有华侨以及一些社会激进分子,这样的人只不过是政治投机者,何谈革命,何谈救国?从阶级性质来看,它代表的是地主买办和大资产阶级还有民族资产阶级。这些人,都与帝国主义以及腐朽的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阶级构成,也是导致后来其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国民党内部派系复杂,人员散漫,政治思想及其保守,它也就无法单独主导中国革命!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一个毫无治党治国经验,但是它充满激情充满战斗力,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政党,它思想先进,党员积极活跃,革命思想彻底,又有共产国际的帮助,所以这样一支新兴的政党注定将来能主导中国未来的航向。但同时它又经验不足,人员少,其影响力远不如国民党。所以要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必须选择与当时的国民党合作,这也是一次学习经验,壮大自己的机会。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夕,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开展各地的工人运动,以此逐渐壮大无产阶级,使社会各界认识看到无产阶级是一直具有强大潜在力量的阶级。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我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而当时的孙中山,可以说他开展的一切革命活动,都是在依赖各地军阀的支持,尽管有自己的政党,却没有属于国民党自己的军队。而且面对国民党内部党派林立,人事散漫,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迫切需要进行改组,需要进行一次“大换血”。此时在各地开展的工人运动,使孙中山开始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如此,国共双方都有进行合作的意愿,在双方多次商榷以及共产国际的帮助之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将要开始了。 由于反帝反封建是当时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以此为基础国共两党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关于其合作方式,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合作是所谓的“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

《中国古代神话自然观的启示》

中国古代神话自然观的启示 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时期,中国远古人民由于对自然规律与人文规律缺乏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已经了解的现象以及对人类本身的探索,而对宇宙自然、人类本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进行合理的解释。神话的主人公包括神祗、始祖、文化英雄、神圣动物等。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意义有很多种,大致分为以下六种: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以及人类对自然抗争的神话。通过这些神话,可以看出远古人民对于自然的探索,对历史的铭记,对造福于人民的发明家的赞扬,以及带领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英雄的崇敬。下面对这六种神话分别进行介绍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自然观的启示。 一、创世神话 中国古代创世神话最著名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他从卵状的混沌中劈开了天地,同时自身化为万物。在这则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们对于天地的理解,他们认识天上初始是卵状,这是从自然生活中观察燕子等动物的生殖方式而得出的结论。而盘古主动的开天劈地则体现了古人们对于人类自身力量的肯定。神话中“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则体现了古人们的阴阳太极思维。盘古化为万物,这种“垂死化身”的宇宙观则体现了古人们对于人与自然想到对应关系的理解。 从创世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民对于自然的创始的理解是根于人力的,盘古是人力的象征。远古人民尚且如此自信,我们现在更应该相信人类本身的力量,对于如今还无法掌控的地震、海啸等,我们应该以自信的心态去研究它们,争取早日掌握它们的规律,从而造福人类。 神话所体现的阴阳太极观念也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启示,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到原子时发现原子也是由阴阳相对的两部分组成,这说明我们古人对于自然本质的理解还是很正确的。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世上大部分物质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比如太阳为阳,则月亮为阴,男为阳,女为阴。这种阴阳相对相生的关系正是用统一的观点看对立事物观的反映。 神话中盘古身化万物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对应关系,启示我们人来自于自然,死后也终将回归大自然,化为万物。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自然,因为她既是我们的母亲,也将是我们最终的归宿。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不可分割,因而善待大自然在今天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 二、始祖神话 始祖神话是远古人民对于人类自身起源的想像与解释。中国比较出名的始祖神话是女娲造人的故事。女娲用泥土造人,最后“力不暇供,乃引绳絙泥中,举以为人”。而正是女娲造人方式的不同,因而古人们认为“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这是远古人民对于人类为什么会有社会地位差异的自行阐释。体现了古人们的等级观念以及命运来自于出身并命中注定的观念。而女娲造人则反映了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对于人类发展的具

明清神魔小说编创方式及其演变_纪德君

神魔小说是明清通俗小说的主要类型之一。该类小说多以神佛魔怪的出身修行、斗法飞升等为题材内容,故事情节奇谲诡异、真幻相间,变相地表现了现实社会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神魔小说是在明代中后期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下,在《西游记》的示范和影响下,迅速崛起并蔚为大观的,至清末作品数量达80余种。如此繁夥的神魔小说是采用什么方式编创出来的?又有哪些因素制约了神魔小说的编创方式及其演化?本文试从神魔小说的编创者、出版者、评点者和接受者的互动关系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西游记》与神魔小说编创方式的确立 《西游记》是怎么写成的?以往学者在探讨其成书过程时多指出它是采用“滚雪球”的方式累积而成的。因为早在《西游记》成书以前,“西游”故事就曾以宗教传说、戏曲、说唱等多种形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而从《西游记》中通俗唱词的大量穿插与故事情节的程式化等现象,也可以看出它脱胎于俗文学的痕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编创者只需对民间流传的西游故事进行一番整理、编辑和修订,就可以使之成为一部伟大的名著。事实上,只要将小说《西游记》与此前的西游故事略作比较,就不难看出无论是从题材内容的拓展、故事情节的建构,还是艺术手法的运用,《西游记》都不只是简单的继承和吸纳,而是进行了脱胎换骨的艺术再创造。 其一,编创者对西游故事的题材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丰富与拓展,使唐僧师徒遇到的磨难猛增至“九九八十一难”;仅经过的人间国度就有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陀国、比丘国、凤仙郡、玉华县、天竺国、铜台府等;而妖魔数量也空前增多,除《西游记平活》所列之外,又有尸魔、黄袍怪、金角与银角大王、鼍龙怪、虎力羊力与鹿力三仙、金鱼精、青牛精、蝎子精、六耳猕猴、九头虫、黄眉怪、金毛犼、白鹿怪、豹魔王、九头狮、犀牛怪,等等,真可谓无怪不有。 其二,与“八十一难”相联系的是“降魔伏怪”叙事模式的重新建构。本来,这一模式在杂剧、平明清神魔小说编创方式及其演变* 纪德君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5BZW02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纪德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神魔小说是在《西游记》确立的编创方式的影响下,经由书坊主与下层文人的模仿、炮制,迅 速走向繁荣的;又在小说评点的引导下,在心学思潮的濡染下,继承、发展了《西游记》寓言、讽世的创作手法;后来,世情小说的勃兴、时势的变迁、读者阅读需求和审美口味的转移,导致神魔小说一方面向荒诞寓意的创作路子上拓进,另一方面又朝着与世情小说、历史演义合流的方向蜕变。 [关键词]西游记神魔小说编创方式演变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 06-0142-06 2009年第6期 142--

论美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对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思考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正是因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不仅如此,由于英国力图保持世界工场的地位,美国运用贸易保护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不是英国炮舰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美国很难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果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许今天的美国也许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样,徒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却仍受发达工业国的控制和掠夺,仍然贫穷落后。因此,对于今天追求强大的中国来说,破解南北美洲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禁运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781年10月,英军将领康沃利斯于约克敦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1]。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2]。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3]。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4]。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 (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 (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 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 (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如何形成的 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阶级力量的一次大组合。它对革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我们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6月发表的《对于时局的主张》和“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开始提出联合国民党的问题。8月,李大钊、陈独秀等先后同孙中山等国民党领导人会晤,商谈国共合作的问题。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军问题。根据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应当同资产阶级民主派联合进行民主革命的理论,为了推翻强大的敌人的统治,必须团结一切愿意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组织广泛地革命统一战线;同时,也由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用国民党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可以吸收更为广大的群众参加民主革命,有利于国共两党的发展,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壮大。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确定,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桂林会晤孙中山,向孙中山建议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等问题。1922年初,马林向中共中央提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的建议。孙中山在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成员达林的谈话中,也表示了他同共产党合作的方式应是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共产国际积极疏通国共两党的关系,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2年8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提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专门讨论同国民党合作的具体形式问题。共产国际根据马林的汇报作出指示,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起初,大多数人都反对加入国民党,可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代表说服了与会的人,我们决定劝说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会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和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形式问题的重大决策。会后不久,李大钊、陈独秀、张太雷、蔡和森、张国焘等先后加入国民党。1923年1月和5月,共产国际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和《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指示》,正确地指出“国民党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实现工农联盟,“领导权应当归于工人阶级的政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大会讨论时,多数代表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怀疑国共合作的“左”观点,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观点。经过热烈争论,大会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大会选举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谭平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委员、陈独秀为委员长。中共“三大”确定的以党内合作形式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推动了孙中山国民党的改组,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为迎接国民革命的到来作了必要的准备。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从1922年9月起开始改组国民党。经历了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深感“本党分子此刻过于复杂,党内的人格太不齐”,“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本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欢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帮助进行国民党改组的工作。 1922年9月,孙中山在上海召开改进国民党会议,商讨改组国民党问题,指定丁惟汾、陈独秀等9人为国民党改进案起草委员会委员。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

最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1、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答: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以往的自然科学,如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包括相对论和量于力学等,所描述的都是可逆过程,表现出时间反演是对称的,未来和过去没有差别。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则将热力学定律的“时间之矢”与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不可逆性联系起来,使时间从一个外部参且转变为自然演化的内在尺度,指出”时间之矢”是与物理系统相联系的内部届性,从而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表明白然科学从存在的科学走向演化的科学。与此相联系,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就从认识存在深入到认识演化,即认识到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演化的,并试图在存在和演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自从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来,确定论观点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被奉为正统,以致机械决定论者构造了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宇宙模式.认为只要人们找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方程,并且知道宇宙的一切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那么,宇宙的过左和未来都会呈现在跟前。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拉普拉斯决定论。但是,混沟理论表明,对于那些原来看来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即使不受外界影响.初始条件是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称之为“内在随机性”)。这类情况不是稀有的特例,而是普迫行为,完全确定论的描述在牛顿力学中仅限于稀如风毛磷角的特例。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正如人的认识发展道路是从认识简单事物开始一样.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从研究简单系统开始的。经典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的、解析的、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这本来是合理的、必然的,但也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复杂性只存在于生命和社会历史领域,物理世界是简单的。因此,不问是否合可能,总是把复杂性完全简化为简单性来处理(实质上是人为地消除复杂性),其基本的方法是分析的、还原的。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把注意力转向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系统,研究非线性的、非解析的、非平衡态的、不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逆的、不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揭示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的一面,表明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被看做是许多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存在着要素之间的反馈、自催化、自组织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正如普里戈金在《探

形象北欧:外国老人生活方式启示录

形象北欧:外国老人生活方式启示录 濒临北极的北欧四国,在许多人眼里,那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那里不仅有神奇的极昼极夜极光现象,还是传奇的圣诞老人的故乡,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诺贝尔、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诞生和成长之地。 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国度,人们不仅对生活的满意度比较高,幸福感比较强,而且老人也比较长寿。瑞典人的平均寿命正逐年延长,早在1988年该国的男子平均寿命已为74岁,女子为84岁,仅次于号称“长寿之国”的日本,列世界第二位;2001年,挪威的平均寿命为78.7岁;芬兰也是世界上的长寿国之一,近年来,该国的人均寿命为80.5岁;而丹麦,也有“高龄天堂”之美誉。 北欧人缘何如此长寿?因了什么生活得这样和谐与幸福? 北欧四国有完善的社会养老福利制度,可能有人觉得,有这样富裕的生活条件怎么能不感到幸福?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发展中,生活条件根本无法相比。 幸福真的仅仅来自于丰厚的物质条件吗?答案是什么? 今年5月的夏季,在北欧最美的季节,记者考察了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四国,和四国的老人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分享了各国的民俗风情和地方文化,感受了他们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 走访中,记者深深感到,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许北欧四国的养老模式及生活方式在中国确实没有直接可借用性,但他们的一些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却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因为不管是富裕还是非富裕国家,都有着人类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东西可依托在国民的生活理念、人生态度和生活追求上。优越的生活条件固然可以成为民众幸福的基础,但幸福与快乐不完全是因为物质上的丰富,更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指数是否高,与它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才是生活的核心,幸福、长寿的根源。 许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形态经历了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但对于自然简单悠闲生活的回归与不懈追求,却随着世事的变迁,愈发显得更为迫切。 扫描北欧人的现实生活 连日里穿梭在北欧四国的几个主要城市,记者看到了一些最普通又最有代表性的生活画面,这些普通而又典型的生活场景,其实浸润着一个民族的生活观念和理念,透视着这个民族深邃的文化习俗。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仍然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但是,简单、悠闲的生活却是北欧四国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共同感受。许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形态经历了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但对于自然简单悠闲生活的回归与不懈追求,却随着世事的变迁,愈发显得更为迫切。 ——镜头之一:简单、悠闲是北欧人生活的主体 轻松而悠闲的生活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到达赫尔辛基的时候只是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多钟,可是,从机场到宾馆的路上,记者却没有看见一个行人。路过市中心,只见街上行人稀

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

美国崛起中的种种因素对我国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借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认为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如下: 1、美国强调依法治国,有着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这需要有强大的法律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依法治国,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亦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氛 2走的都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美国在经济领先世界半个多世纪后才扛起世界领袖的大旗,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 0 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可观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仍然抱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着眼于国内的建设,并且认为自己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我要求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因为个别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就沾沾自喜甚至狂妄自大 3、不断调整适合国情的国策与政策,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国策,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影响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既增强信心和机遇意识,充分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提高忧患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美国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这大大的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正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美国善于吸收人才,有着一系列的人才保障制度。美国的崛起,人才不可谓不关键。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是百年大计,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不可谓高,中西部的教育依然很落后,要想振兴中西部,振兴中华,教育必须先行,国家必须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所有历史性大国崛起的宝贵经验。

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 - XXXXXX 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 目 大国崛起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贸103班 XXX 国际商务系 XXXXXX XX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系 别 学生学号

【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靠的是科技。同时,一个健全而民主化的大国政治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在历史的舞台上登场。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 【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经济,政治,文化 一、中国的现状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国人或许会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GDP增速令世界瞩目。在全世界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我们国家的时候,除了扬眉吐气之外,我们是否还缺少了什么?仅仅从国内生产总值这样一个华丽外表来衡量一个国家是非常不客观的。翻开历史的长卷,再次揭开国人那段屈辱的近代史,我们也许会十分诧异。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 5.28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中国因此失去香港、澳门和台湾,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样的遭遇也在西方大国上演:西班牙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然而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它的无敌舰队在英西海战中竟不敌英国的貌似不堪一击的弱小舰队。富国被穷国打败,事实的确如此。一个没钱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是大国,但一个有钱的国家不一定就是大国,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热捧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会发现石油之城波斯湾,其人均财富恐怕连美国都比不上,却战火不断。先是海湾战争,接着又是伊拉克战争,结果把富可敌国的伊拉克人民打得流离失所。由此可见,财富为我们通向强大奠定了基础,而要实现强国之梦,则还有很多。 二、各大国崛起的历程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一)、大国崛起——英国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三大政策孙中山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 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之后,“革命党名义取消,中华民国即为官僚武人所摧残”,“名虽为民国,实为官僚国,革命目的未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的成果,孙中山继续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战争。但中国革命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尤其是第二次护法斗争的失败,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遭受了一次最痛心的失败。通过这次事件,孙中山深切认识到不能“单独倚靠兵力”,而要依靠党的力量。但当时的国民党,党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无一不存在严重缺陷。孙中山痛感这个当有彻底改造之必要。 在孙中山的奋斗历史中,曾多次向帝国主义国家呼吁援助,而其结果总是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军阀反对他。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和列宁与苏俄政府开始函电来往。从1919年起,开始同共产国际和苏俄方面的有关人士接触,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魏金斯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少共国际代表达林,先后与孙中山举行会晤,建议他加强同苏俄的联系,并同中国共产党结成民主联合战线。孙中山从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的进一步了解和过去一再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冷遇与破坏的痛苦教训中,深切感到只有列宁和他领导的苏维埃俄国才是真正帮助中国革命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我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这时,孙中山也已经看到了新兴的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并在他处境艰难之时,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给予有力支持。1922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遭到陈炯明袭击时,中国共产党发表了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赞扬国民党在中国现存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提出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7月,中国共产党“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申明“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 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 的主张。这时中国共产党所确定的同国民党合作的方式是党外合作。同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会议。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 论文题目: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

学号 姓名+++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摘要: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的哲学概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自然观的变化不断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观的形成。本文从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科技发展史出发,比较两者的异同,说明两个文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自然观和科学技术间的关系,论证人类认识对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文章最后指明认识到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字自然观科学技术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辩证关系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的自然观也不同。其中,科技对自然观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导向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下面通过分析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及科技发展史来探讨其辩证关系。 一、中国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史 1、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蒙昧之初,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都是从很直观的自然现象出发,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解

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学家认为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世间万物。这种观点带有浓郁的思辨性质,讨论的是世界的本源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辨解说,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的是辨证统一。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由起初的认为天定胜人,对自然界的恐惧和绝对服从,到后来尊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产生的儒家、道家等学派,与其说是结果还不如说是原因。然而这种思维也潜移默化中限定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长于整体性思维、重直觉和顿悟, 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类比, 然后用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进行归纳、总结, 说理往往带有玄虚、混沌色彩, 缺少严密推理的逻辑过程, 有时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对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追究甚少。因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一体、万物有情的自然观, 不但化解了人与自然的争斗, 也阻碍了传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科学技术一直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 2、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整体上有三个阶段:初期为春秋战国到南北朝;全盛时期从隋唐到两宋;到元明清时开始衰落。其中,天文学从商代就开始有记载,数学中计算工具的发明,医学体现在大量的医药著作,四大发明,水利水系,都代表了各个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正如李约瑟所言: 在公元3 世纪和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00 年到公元前200 年前后的五个世纪。周王朝的衰落,导致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的崩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改革内政,有力地推动了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军事家、纵横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春秋时期的各大学术流派大都拒绝拜倒在宗教迷信的鬼神之下,因此这段时间的中国始终是政教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享有思想和职业上的自由与平等对待。随着魏晋时期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却很快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时间进入大约13世纪时,中国出现了一股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哲学思潮——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不仅抛弃了古典哲学中对自然界和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且阉割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的人文精神。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种思想禁锢保守、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在社会上也形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小人。天文学、数学和医学家们在社会地位、生活待遇上和“科举出身、八股取仕”的进士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

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变化

新华网深圳11月25日电题:改革开放成就“深圳速度” 新华社记者王传真吴俊 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的深圳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28年后的今天,深圳已成为拥有超千万人口、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战略先机。 经济高速增长,“深圳速度”令世人瞩目 28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980年-2007年,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2007年,深圳实现GDP6801亿元,位列全国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大关,外贸出口总额1685亿美元,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列全国城市第三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领先全国的“深圳效益”。28年来,深圳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深圳的第一支柱产业。今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2007年,深圳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599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 2007年深圳专利申请量358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198件,占53.6%,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2170件,占全国总量的39.8%,连续4年居第一位。深圳全市自主品牌已达5万多个,被评为全国“品牌之都”。 良性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良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2007年,深圳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达3.48亿元,比上年提高0.5亿元。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不断下降,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6.9%和4.7%。深圳已经开始走上一条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路子。 用好用活政策,创造多个“第一” 28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勇敢地充当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敲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开启了中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进程;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率先按市场原则形成了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认为,深圳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用好用活政策,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篇一: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本书竟然发现我在半年之后,还是对这些历史有着较充分的兴趣,半年前读了本关于宋代的简约介绍的历史书。《大国崛起》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海洋时代上出现的各个强国发展的精华,让我再次感受的强国的不易。 葡萄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许多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德国,在这个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 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人均数据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战略,我有个简单的体会: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