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教学案例

2018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1:我为祖国测珠峰

【案例呈现】

人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可它到底有多高,要想弄准确了可不容易。中国的测量科技人员为了准确测量出珠峰的高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艰苦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珠峰的相关数据被外国“测量权威”所垄断,甚至我国的地图也只能使用他们的数据。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要“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并将其列入全国最有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的项目之一。

1975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挑战,当时的国家测绘局第一大队测量队挑选了政治过硬、身体素质最好的8名队员跟随登山队测量珠峰,国家为他们配备了当时最好的装备和给养。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登山运动员,遇到了一次次生死考验。有人脸上掉了两层皮,嘴肿得张不开,有人营养跟不上,没有体力,甚至呼吸困难。梁保根在海拔6000米的地方突发胃痉挛,战友让他下撤,他表示“死也要完成任务”,并留下了遗言。后来他忍着剧烈的疼痛,硬是背着几十公斤的设备走到了下一个营地。郁期青是冲击最高测量点即珠峰北坳的队员,在成功完成测绘后,因体力透支,发烧41度,并发严重的肺水肿和胸膜炎,被队员们强行抬下送往医院,抢救20多天才终于挽回生命。但他体重由原来的70公斤降到35公斤,牙齿也几乎掉光了。在珠峰北坳7050米的高度上,队员们戴着厚厚的手套不好操作仪器,普布冒险摘下手套,测出了精确的数据,之后却因为冻伤被截去了右手四根手指。

1975年7月,中国对外宣布,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程为海拔8848.13米,这是中国第一次自主测量的珠峰数据。

之后国测一大队的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在老队员眼里,现在的年轻人和他们当年很不一样,但在年轻人心里,他们和老队员却有着同样的情怀。在国测一大队,始终有一种正气在延续,偷奸耍滑没有市场,顽强、拼搏、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为了获得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2005年,我国决定对珠峰高程进行复测。国测一大队派出了4个人,全是30岁上下的小伙子。虽然它们已经在野外工作多年,但此前还没有一人攀登过5000米以上的雪山,他们人生中攀登的第一座雪山就是珠穆朗玛峰。这样的压力和强度让常人难以想象。经过半年多的魔鬼训练,最终小伙子们体能全部达标。2005年7月,他们跟随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了冲锋。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任秀波和柏华岗把15公斤的重力仪推进到了7790米,这一崭新高度,打破了重力仪测绘的世界纪录。他们精确测出了珠峰的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同时也创造了珠峰测量的多项第一。

60年间,国测一大队完成了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重力测量、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西部无人区测图、海岛礁测绘、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复杂而艰巨的科学测绘工作。他们满怀着忠诚与热情,为国土记录下标识数据,也为国人树立起了标杆榜样。

(资料来源:CCTV《焦点访谈》节目,2015年8月9日,有删改)

教学案例2:追忆“时代楷模”南仁东:二十载铸就大国重器

【案例呈现】

2017年11月17日,“天眼”之父南仁东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在探寻星空奥秘的路上,南仁东如同自己所写的这首诗一样,24年如一日,在贵州的崇山峻岭间负任蒙劳,为“中国天眼”呕心沥血,燃烧到生命最后一瞬。

FAST是南仁东人生当中最后一次拼搏,虽然没能亲眼看到它产出科学成果的那一天,

但遥望“天眼”,他应该知道,倾注一生的事业已经成功了。

敢为人先,筑造中国“天眼”

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望远镜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蛟龙、墨子、悟空等科技成果一起,共同被列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丰硕成果。

俯瞰大地,老百姓习惯将FAST比喻成一口“大锅”,这口锅很大,直径500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这口锅很难造,历时22年,南仁东从391个备选的洼地中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独一无二的大窝凼。

在“天眼”设计之初,曾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南仁东敢为人先,用二十余载的时光筑成了这个奇迹。

时间倒回到1993年,在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应该在地球的无线电波环境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听到消息的南仁东难掩激动和兴奋,他从那时就下定决心,要做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领跑者。当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30米,从30米到500米,从壮年到暮年,南仁东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为了给“天眼”找到独一无二的台址,南仁东无数次往返于北京和贵州之间,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用双脚丈量了贵州大山的角角落落。有一次他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眼看山洪就要冲下来了,他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全身都湿透了。最终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成为望远镜台址,使得望远镜建设得以突破百米极限。

整个“天眼”工程划分成五大系统,每个系统的工作都是千头万绪,南仁东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任务更是繁重异常。然而,工程的每一张设计图纸他几乎都会详细审核,并且提出指导意见。他曾说:“国家投了那么多钱,我必须要负责,如果FAST有一点瑕疵,我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贵州人民。”

如今,“天眼”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未来还将开展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主导国际低频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探测星际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等工作。

坚毅执着,不服输的“巨匠”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馈源支撑系统子系统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心中,“南老师凡事都要争第一,永不服输”。

2010年,FAST经历了一次“有惊无险”的困难,即索网结构问题。

FAST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利用变形反射面工作的射电望远镜,它由4000多块镜片拼接而成,控制镜片的就是在镜面下方的2200多根下拉索组成的钢索网。

每一根下拉索至少要反复拉伸几十万次,而当时国内没有合适的产品达到使用要求。台址开挖工程已经开始,如果索网做不出来,整个工程就面临着搁浅的风险。据FAST工程工作人员回忆,“南老师很焦虑,每天都在念叨钢索,抽烟特别厉害”。

在辗转反侧中,南仁东下定决心,要靠自主创新解决索网问题。他带着团队成员,设计了无数个方案,推翻,再重来,咨询遍了国内每一个索网结构专家,每天与技术人员沟通……接近两年的研制工作后,南仁东带领科研人员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自主研制出了轻型钢索拖动机制,让FAST渡过了难关。

建设“天眼”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大工程,在这段曲折的道路上,南仁东顶着压力,风雨兼程。为了保证工程扎实,他亲自确认每个细节,不轻易放过任何瑕疵;为了精益求精,他自学岩土工程知识,能发现施工方设计图纸的错误;为了这个毕生的梦想,他在100多米高的塔架上爬上爬下,把“天眼”当成自己的孩子,为科研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命永恒,超越时间鸿沟的“老南”

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我们在星空的这一端,而他在星空的那一端。“天眼”已建成,他跨越了时间鸿沟,将生命永远留在宇宙一角。

南仁东不在乎称谓,经常让大家喊他“老南”,用FAST工程馈源支撑系统副总工潘高峰的话说,他是一个“经常往西装口袋里装饼干,而又忘记拿出来的随性老头儿”。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南”,却是吉林省高考状元。他擅长绘画,曾在荷兰依靠画画赚取了路费,日本国立天文台大厅至今悬挂着他业余时间创作油画《富士山》。

博学多才的南仁东,人生可以有很多可能性,而最终,他将脚步停在天文学门口。

2015年,南仁东查出了肺癌,术后他说话的声音沙哑了,但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纪委书记石硕回忆到:“今年4月,FAST团队参加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初评答辩前,南老师叮嘱我作报告时一定不要提他生病的事情,说科学奖项要完全用实力说话。”

淡泊名利,低调谦虚,是南仁东一生坚守的品质。临别之前,这位“天眼之父”留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的博客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台里开全体大会时,我正好坐在南老师旁边,南老师突然对我说,小陈啊,我从来没得过任何奖。”在同事和学生心中,“南老师每次评奖时就把自己的名字往后面放”。

南仁东留下的不仅是“天眼”这座有形的财富,还有许多精神上的丰富遗产。他不仅向上仰望星空,也向下悲悯众生。

对待FAST工程的施工人员,他总是和蔼可亲。在“天眼”馈源支撑塔施工期间,南仁东得知施工工人都来自贫困山区,家庭困难,便让人打听了工人的尺码,跟老伴一起给每个工人买了一身衣服。

去贵州大窝凼的时候,他碰上了刚放学的孩子们。返回北京后,南仁东给县里寄了一封信,里面夹着500元,嘱咐把钱给卡罗小学最贫困的孩子。此后数年间,他又资助了十余位儿童上学。

南仁东的一生,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南仁东的愿望,是所有科研人员今后努力的方向。南仁东的科学精神,将激励更多的人不断进取,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资料来源:科学网,2017年11月20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归纳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案例1中的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们为打破外国“测量权威”对珠峰数据的垄断,他们以顽强、拼搏和奉献精神,克服自然困难,挑战生理极限,冒着生命危险测量珠峰高度,这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案例2中的南仁东不计个人名利得失,长期默默无闻地奉献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与全体工程团队一起通过不懈努力,迈过重重难关,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南仁东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第一位获得由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先进人物,他的名字与“中国天眼”已融为一体。他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称号。

【教学建议】

第一,案例1、2可用于第一节第二目“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的教学。案例1对应子目一关于民族精神的教学,案例2对应子目二关于时代精神的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