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度8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方法与练习

2018年度8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方法与练习

2018年度8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方法与练习
2018年度8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方法与练习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1

------缩句

1.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2.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与训练】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5、八岁的帕斯卡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6、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7、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8、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9、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10、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11、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鱼网。

12、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13、高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14、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5、戴红领巾的小姑娘捡起了操场的许多纸片和枯黄的落叶。

16、小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17、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8、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9、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1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0、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精彩文档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2

------扩句

扩句,就是给句子加上修饰限定成分,使句子写得更具体。(由短句变长句)例如:雪花飘落下来。

(洁白晶莹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至少扩两处)

【练习与训练】

1、雪花飘落下来。

2、音乐吸引着观众。

3、心里充满希望。

4、梧桐树下有蚂蚁。

5、王军放风筝。

6、学校开展了活动。

7、音乐吸引着观众。

8、梧桐树下有蚂蚁。

9、花儿散发着清香。10、同学参加文艺晚会。

11、我看《小学生日报》。

12、邮票寄托着感情。

13、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咀嚼竹叶。

14、达尔文搜集昆虫。

15、战士献出生命。

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17、玲玲做操。

18、雨点落下来。

19、鱼儿惊慌。

20、太阳升起。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3 ------ “被”字句和“把”字句之间的转换

“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例如:黑暗把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吞没了。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例如: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了。

【改“把”字句练习】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毁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0、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1、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改“被”字句练习】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4

------陈述句与反问句

陈述句:

例如: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肯定句)

学些知识不是坏事。(否定句)

反问句: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无疑而问,答案就在句子里面,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小姑娘纯洁的心灵,难道不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怎么??????呢难道??????吗

2、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即原来肯定的变否定,原来否定的变肯定】

3、变标点。句号变问号。

例如: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练习与训练】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8、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

“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习与训练】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5、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6、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精彩文档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5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

[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例如: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例如: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的方法】:

1、改标点。将句子中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冒号双引号改为逗号】

2、改人称。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若句中有

第二人称(你、你们)应该分辨你、你们在句中指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替换,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变也可。

【我改他(她);你改说话对象】

3、查。检查句子的表述是否合理通顺。

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的方法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也是注意三点。

【练习与训练】

一、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7、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8、乌龟对青蛙说:“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9.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10. 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1.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12.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3. 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4. 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15.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16. 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

精彩文档

17. 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6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或者是加“不能不”“不得不”等,一定再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是去掉否定词,使句子变成肯定句。

【练习与训练】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肯定句。

1.我不得不佩服曾老师。

2.从此,楚王不敢不尊重晏了.

3.没有一个人不佩服他。

4.我无法不原谅他。

5.她的话未必没有道理。

6.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

7.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二、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

1.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2.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3.我只好把书还给他。

4.楚王只好向晏子赔不是。

5.我们确实需要努力了。

6.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7.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8.这是伟大的奇观。

9.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10.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11. 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12.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13.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14.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高兴。

精彩文档

15.我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

16、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7

------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例如: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练习与训练】

1、瀑布飞流直下。

2、鸟儿啼转起来。

3、金秋十月,桂花开了。

4、洞庭湖的水真绿啊!

5、奔腾的湖水从大坝的进水口直冲下来。

6、他飞快地跑过来。

7、秋天,枫树的叶子红了。

8、排着队的游客走进展览厅。

9、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

10、海浪激起了泡沫,美极了。

11.那荷花随风飘动,十分好看。

10.入夜,远远望去,小山村灯火点点。

11.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了。

13. 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一闪一闪的。

14.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

精彩文档

15.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

16.老师亲切的教导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田.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8

------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动作、思想感情)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的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喻词“像、如”等,反过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例如: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练习与训练】

1.小草发芽了。

2.春天来了。

3.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4.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6.溪水哗哗地向前流去。

7.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8.鲜花盛开。

9.森林阻止了风、雨、旱灾。

10.天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11.青蛙呱呱叫。

12.小草被风吹着。

13.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14、十字路口,红绿灯提示行人及车辆注意安全。

15、春笋钻出了地面

16、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

精彩文档

17、猎豹盯着一只羚羊,随时准备捕食。

18、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围着她的双腿起劲地跳着。

松林小学句子专项训练9

------修改病句

一、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上课时,始终专心听讲,因此,成绩很好。

3.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4.老师耐心学生。

5.这次的运动会,取得了第一名。

二、重复啰嗦

1.我的作业几乎全部做完了。

2.盼望已久的故事书即将终于到了,同学们快乐极了。

3.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4.邻居家的哥哥很十分高兴的跑了进来。

三、搭配不当

1.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2.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态度提高了。

3.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4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提高了,价格减少了。

5.春天的杭州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四、词序颠倒

1.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2.妈妈的工作养成了认真的好习惯。

3.我校分别在教室里和球场上举行篮球比赛和智力比赛。

精彩文档

4.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找出作业中的错误。

5.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五、前后矛盾

1.小红学习非常努力,学习成绩居然提高了。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3.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骑自行车上学。

4.我断定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

5.五颜六色的红旗在随风飘扬。

六、用词不当

1.周宇努力学习,老师经常夸耀他。

2.太阳像个被水蒸气迷惘着的火球,离西山顶只有一杆子高。

3.邻居家的小弟弟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

4.小明兴奋的张牙舞爪,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5.因为我喜欢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七、分类不当

1.“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2.山坡上栽着许多梨树、苹果树和果树。

3.妈妈买了水果、桔子、苹果和薯片。

4.今天来了许多少先队员和小学生。

八.表意不明。

1.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2.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九、不合事理

1、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

2、我们家里的人都去看演出了,只有我在家里温习功课。

精彩文档

3、“六一”节即将终于到来了,同学们快乐极了。

4、我断定他可能是生病了。

精彩文档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

句式转换大全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你看了比赛。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 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o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 令我们感动。 练习: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 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 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一、改变人称;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三、指示代词(这、那)和倾 向性动词(来、去)要根据语境发生变化。四、弄懂句子意思,知道谁对谁说话。五、提示语在 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六、问句要改成陈述句。七、 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可做改动,但不能改变意思。 (1)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 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 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3)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 天还要去开会。 (4)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A、“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 要去开会。 B、“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5)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6)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7)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 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直接叙述与转述 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小学语文各种句型转换的方法 2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方法 一、把字句与被字句 (一)转换方法: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举例分析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把字句、被字句) [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变为被字句) [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三、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四、缩句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五、单句扩展: (什么样的)谁(怎么样地)(在什么时间、地点)(用什么)干什么。1.添枝加叶法:此法适用于单句扩展成单句。即按题干要求,增加单句的定语、状语和补充语等修饰限制成分,添枝加叶。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1、我得想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5、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6、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三、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改为夸张句 1.这个足球场太小了。 2、他的鞋真大。 3、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4、这里一只鸟飞起来,那边鸟又落下去,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

2017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为孩子收藏(附答案) 令狐采学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同学们重点学习的就是字词句的运用。而相比较与字词的学习,句子掌握起来就要困难一些。因为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考查句子的运用,最常考的就是“句式转换”,它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等等内容。 这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考试中最容易考到的知识点。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它们。 今天,牛老师给大家分享一篇有关小学语文各类“句式转换”的集锦,方法与技巧+练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缩略版)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 (一)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2、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3、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5、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6、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7、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8、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9、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0、我的讲义从头到尾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二)把下面句子改成不含“把”字和“被”字的陈述句。 武松终于把那只凶猛的大虫打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很快就把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吃光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焰火把夜空照得光彩夺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和扩句 一、缩写句子 1、去掉“的”字和“地”字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如: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缩句:杨梅树吮吸着甘露。 2、去掉“得”字后面起补充说明的部分。如:他高兴得跳了起来。缩句:他高兴。 3、去掉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等修饰词语。 4、句子中的“着、了、过”和“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 5、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不能去掉。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缩句:我没有找到包。 缩句练习: 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_____________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之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定义 1、陈述句: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加以说明的句子。它包括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两种,肯定陈述句是对事物进行判断的句子,而否定陈述句都会有否定词“不、没有”等,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否定整个句子。 如: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喜欢。 2、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陈述句的观点,句上常常含有“难道、怎么”,句末有“吗、呢”等语气词,它的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它虽然是疑问的形式,但不需要回答,答案已经隐含在句子中了,一般句子字面上是肯定的,它的意思就是否定,而字面上是否定的,它的意思就是肯定。 如:这不恰好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判断句式,先看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肯定的要在句子中加上否定词“不”,是否定的要把句子中的“不”字去掉。 2、在句子前加上“难道”(怎么),在句末加上“吗”(呢),再把句末句号改成问号 3、读句子是否通顺,和原句的意思是否一致。 如: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改为反问句) ○1句中有“不”字,句子的意思表示肯定,所以要把“不”字去掉。 ○2、在句首加上“难道”,句末加上“吗”。或者在能愿动词前加上“怎么”,在句末加上“呢”把句末句号改成问号。 句子就变成了:(难道)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会让人觉得舒服(吗)? 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3、读句子,看是否通顺,和原来的意思是否相同。 又如:像她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1、句中没有“不”字,它的意思就是否定,所以要加上“不”。 ○2、在句首加上“难道”,句末加上“吗”。或者在能愿动词前加上“怎么”,在句末加上“呢”把句末句号改成问号。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_有答案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有答案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句式的转换: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叹句。 例子:反问句: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陈述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感叹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3、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5、犯了错误,但是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

6、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7、没有爸爸采大赛的成功吗? 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0、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应该吗? 11、父母辛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该伤他们的心吗? 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我把作业做完了。 2、农民伯伯把果园里的果子摘下来了。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比喻句填空,看谁写得最美。 1、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悬挂在天空。 2、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 3、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 4、洁白的云朵像一样,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5、美丽的西湖多么平静,就像一块 6、星星犹如在夜空中闪烁。 7、小姑娘的心灵像一样纯洁。 8、春天就是一位,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9、母亲真像,让我心中充满了幸福。 10、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 11、一到夜晚,整个长沙就成了。 12、.棉花像。 1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 14、火红的枫叶像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15、运动员像一般向终点跑去。 16、北极星好像一样挂在天空。 17、妈妈的爱像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之句型转换练习题带答案

句型转换练习题带答案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它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朋友们马上把我的错误纠正了。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约5公里。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雨哗哗哗哗地从早到晚下个不停。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情。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我们没有近道,还和你们是一条道。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难道猫的性格没有些古怪吗?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难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没有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吗?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远照顾珊迪的。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就不去看电影了。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小明走进食堂拿起碗走向窗口。(连动句) 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姓名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 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 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注意:是作谓语的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删去“。”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______________ 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________________ _。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例1 把直述句变为转述句 如: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直述)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 (转述) 把直接引述句改写成间接转述的句子要做到三改一不改: 1. 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如“我”“你”“我们”等)改成 “他”或“他们”。 2. 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 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 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2 把转述句变为直述句(所有步骤刚好相反) 如: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转述)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直述)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一)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1、我得想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5、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6、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三、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改为夸张句 1.这个足球场太小了。 2、他的鞋真大。 3、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4、这里一只鸟飞起来,那边鸟又落下去,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oglemAAA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o g l e m A A A小学语文 句型转换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1、我得想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5、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6、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三、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改为夸张句 1.这个足球场太小了。 2、他的鞋真大。 3、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教学设计

句式转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白句式转换的分类、特征。 2、掌握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述句与转引诉句的转换 2、肯定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流程: 1、把被转换 2、肯否转换 3、陈反转换 4、引转转换 教学过程: 一、随机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大家是那个班的。请你完整的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师:难道你们不是六年级的吗?老师的意思是:我们是六年级的。 孩子们可见,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句式转换”(板书句式转换) 二、自主探究: A、把字被子句的转换 出示例句: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找出施动者:战士们受动者:敌人 请同学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施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换一下,其他不变。 把字句和被字句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今天你就像大家展示一下的才华吧!请看下一题 出示: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我渴望已久的这本书被爸爸买回来了。 看来太简单了,都没难住大家,那我的使出我的杀手锏了。 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再改成“被”字句:(提醒学生注意读题) 1、我写完了作业。 2、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3、小喜鹊在白杨树上搭了窝。 小喜鹊把窝搭在白杨树上。白杨树上被喜鹊打了窝 看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大家都掌握了。那我们一起去继续探讨下一关: 请看这句话: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反问句是什么?反问句就是问中有答 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又是一个什么句。陈述句。其实呀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句式转换:出示 B、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同学们老师想提醒大家一点,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所以我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句型转换练习题

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6.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 7.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8.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9.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10.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五(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田忌对孙膑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6.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7.船长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8.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9.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0.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不想去看?” 四、缩句 1.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2.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3.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5.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方法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包括第一,二,三人称,转述等较复杂的讲解(转换方法) (一)直接叙述与转述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4、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改变人称;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3、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4、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5、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3、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4、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5、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各种句型转换专项练习汇编

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各种句型转换专项练习汇编 1、照样子写句子。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学着用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学着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型转换。 1.霞光照的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把”字句: “被”字句: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让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改为陈述句: 3.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扩句) 4.缩写下面的句子。2% (1)一棵棵向日葵在阳光下微笑。

(2)大粒的砂石生气似的敲打着门窗。 5.写比喻句。2% (1)犹如 (2)好象 3、扩句和缩句。 1.扩句: 同学们参加活动。 2.缩句: 无数的水滴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 3、同学们读了很多遍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改成“被”字句) 4、长城是奇迹。(扩写句子) 5、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道题难道不好做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放军叔叔救起了落水儿童。(改“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家乡的景色真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鸟在天空中飞。(扩写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3.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