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癸炔二醇与辛炔二醇

癸炔二醇与辛炔二醇

癸炔二醇与辛炔二醇
癸炔二醇与辛炔二醇

癸炔二醇与辛炔二醇

一、炔醇的性能及应用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炔醇类化合物有丙炔醇 (P)、甲基丁炔醇(MB)、甲基戊炔醇(MP)、己炔醇 (H)、3 , 6-二甲基-4-辛炔-3 , 6-二醇(S82)、2 , 5-二甲基-3-己炔-2 , 5-二醇(S62)、乙基辛炔醇(EO)、2 , 4 , 7 , 9-四甲基-5-癸炔-4 , 7-二醇(S104)等。这些炔醇的物理性能不同, 但结构相似, 除炔基(—C ≡CH)外都含有极性基团—OH 和非极性基团烃基。这种结构决定了炔醇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

(1)表面活性。炔醇的—C ≡CH 和—OH 使其具有较强的极性和亲水性, 炔醇的烃基使其具有疏水性, 因此炔醇是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四川拖拉机厂把某种炔醇以1 %的量加入NAD 低温烘烤型非水分散涂料中, 改善了涂膜的流平性, 使涂膜平整、光滑、丰满、光泽好, 涂膜的外观质量提高, 涂膜的附着力、韧性、冲击强度和硬度不受影响。干燥时间由35 分钟缩短到30 分钟, 节电14 %以上, 合格率由50 %左右提高到90 %以上, 原辅材料消耗减少, 生产成本降低。

(2)优良的润湿性。烃基中的支链基团基本上都是小基团(甲基), 结构中又有两个极性基团, 这些结构特点赋予炔醇以良好的润湿性。

(3)低泡性和消泡性。炔醇中的烃支链减弱了相邻分子间的吸引力, 在气液界面形成可压缩、易透气的扩展膜, 因而本身不易形成泡沫, 具有一定的消泡能力, 与其他消泡剂配合使用时更可相互增强消泡能力, 发挥消泡协同效应。大多数润湿剂都易产生泡沫, 大多数消泡剂又会降低润湿性。炔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却同时具有优良的润湿性和低泡消泡性。四川染料厂把两种炔醇添加到分散红染料浆液中进行砂磨, 显著改善了分散性和扩散性, 消除了泡沫,且使染料悬浮, 砂子(研磨介质)沉底, 减少了砂子与染料的相对碰撞, 使研磨时间从28 小时缩短到24 小时。

(4)分散性好。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比, 炔醇的分子量低, 因此较易扩散, 分散性好。

(5)毒性小。炔二醇如S82 的毒性很低。通常叔炔醇如MP 的毒性比仲炔醇如丙炔醇低得多。

(6)缓蚀性优良。酸性介质中的缓蚀剂目前大多是能在金属表面强烈吸附的有机化合物。炔醇的分子中既有极性基团, 又有非极性基团, 所以可以成为吸附型有机缓蚀剂[ 1] 。另外, 炔基—C ≡C —的存在使炔醇的吸附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炔醇分子与金属原子间形成配价键, 不仅使吸附增强, 而且会削弱炔醇分子中的π键, 使叁键活化, 与炔键相邻的极性羟基又使这种作用增强。一些分子量较小的炔醇在吸附后还能通过二次化学作用聚合成多分子层的配合物膜, 铁上析出的氢使炔醇还原, 也促进了聚合。结构上的这些特点使炔醇类化合物易于吸附在金属表面, 对金属表面有强的亲合力, 能防止金属腐蚀。此外, 炔醇性能稳定, 与其它缓蚀剂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在高浓度盐酸和较高温度下能有效地防止中碳钢在酸中的腐蚀和氢渗透作用。

叁键的位置与炔醇的缓蚀性能有很大关系。70年代初, Tedeschi 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 , 炔醇要成为有效的缓蚀剂, 叁键必须在碳链的顶端, 即1 位,羟基位置必须与叁键相邻, 即在3 位。若不满足上述条件, 炔醇的缓蚀效果不佳, 甚至无缓蚀作用。他认为这是由于有效炔醇分子内部的互变异构作用稳定了叁键并提高了它对铁的配位能力, 因而产生强烈的化学吸附;另一方面大量的氢键可使吸附层加厚。有机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一要迅速、吸附力强, 二要覆盖面积大, 保护被膜厚而致密。

分子量小的缓蚀剂吸附迅速, 但易解吸, 且遮盖面积不大;分子量大的缓蚀剂虽然覆盖面积大, 但在水溶液中分散困难, 以致几乎不能在金属表面上吸附成膜。炔醇的聚合特性恰能解决这一矛盾。原成都科技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表面处理研究小组研制金属表面涂膜液时使用了某种炔醇, 使涂层均匀而牢固地附着在金属表面上, 起到长期保护金属表面的作用。原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研制了以MP 作为关键组份的缓蚀剂, 含10 %MP 的该酸化缓蚀剂在15 %盐酸溶液中的用量不到1 %, 可使80 ℃时酸对N80 钢的腐蚀速率由1 150 g/m2·h 降为4 —5 g/m2·h , 缓蚀率达99 .6 % 。

炔醇由于具有上述各种优良的特性, 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油漆涂料

(特别是水基涂料)、医药中间体、活鱼运输时的催眠剂、特别溶剂、减粘剂、镀镍或镀铜的上光剂、氯化烃的稳定剂、农药、印染、墨汁、油墨、照像药液、粘结剂、金属材料的酸浸、清除轧制铁鳞、金属设备酸洗除垢、金属材料或加工件的酸沾除锈等。炔醇的重要应用是作为油气井中高温高压、高浓盐酸下的高效酸化缓蚀剂的关键有效组份。其中一些研究发现两种以上不同的炔醇共用, 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 缓蚀率大大提高。现在国外已作为商品出售的炔醇的物理性能见表1

二、国内外炔醇的生产开发情况

目前, 世界上生产炔醇的厂家主要有:美国空气产品公司(AIR)和通用苯胺胶片公司(GAF)以及德国的巴斯夫(BASF)公司三家。另外还有意大利阿尼克(ANIC)公司报导过生产甲基丁炔醇(MB), 作为合成异戊二烯的中间体。日本原来有日信化学公司一家生产, 已于1976 年停产, 现从美国进口, 原因是原料乙烯供应困难和美国AIR 公司有生产剩余。虽然日本三菱化成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拥有合成法专利, 但都没有工业化。

在美国,AIR 公司生产出售多种炔醇, 主要作为表面活性剂, 应用于润湿、消泡及分散等, 如水基涂料添加剂。GAF 公司也生产多种炔一醇和炔二醇,并且出售多种以炔醇为关键组份的酸化缓蚀剂。但都没有报导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在国内, 西南化工研究院于80 年代中期研制了MB , 进一步合成了二甲基己二醇, 用作农药除虫菊酯的中间体。在90 年代初江西省化工学校也研制了MB , 用于香料、医药和叔戊醇的中间体。另外, 国内已有厂家生丁炔二醇, 在生产丁炔二醇的过程中有少量的丙炔醇副产物。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从90 年代初开始研制炔醇系列产品, 并提供给许多部门作应用试验, 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炔醇的市场情况

随着我国精细化工、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其它行业的迅速发展, 需要的炔醇量也在逐年增长。但如前所述, 现今国内只有厂家生产丁炔二醇和丙炔醇, 其它炔醇还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 全靠从国外进口。国外产品价格如下。

1993 年1 月, 美国空气产品公司炔醇价格:S62为5 .18 —8 .12 美元/磅;S82 为4 .34 —7 .28 美元/磅(随包装量不同而变化)。

1979 年, 日本炔醇售价为1 000 —3 000 日元/公斤, 其中主要品种:丁炔

二醇1 000 —1 700 日元/公斤, 甲基丁炔醇1 600 —2 000 日元/公斤, 己炔醇2 000 —3 000 日元/公斤。

目前国内丙炔醇的价格为4 万元/吨左右。

四、炔醇的合成方法

目前, 国外合成炔醇的工业方法主要有三种:固体氢氧化钾催化炔化法、液氨与KOH 存在下的催化炔化法以及醇钾催化炔化法。

4.1 固体氢氧化钾催化炔化法(法伏尔斯基法)

将乙炔通入悬浮有固体粉末KOH 的有机溶剂(如芳烃、二氯甲烷、二乙醚、四氢呋喃等)及酮的溶液中, 在接近室温的温度和常压下进行炔化反应, 主要生成炔醇, 在更高的温度时主要生成炔二醇。此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接近常温和常压下进行, 操作比较方便、安全, 设备投资较低。但该法也存在许多缺点。

①所用的KOH 是高度脱水的细粉末状固体,用量很大, 以摩尔数计超过理论用量的许多倍。

②反应结束后KOH 溶解成水溶液, 难以回收再用。

③由于使用KOH 粉末, 反应混合物特别粘稠, 在一般的搅拌釜中不能充分搅匀, 为了防止堵塞及达到良好的传质、传热条件, 需要用特殊的搅拌装置或者使用大量的溶剂。

④间歇生产的操作周期长, 每釜长达20 多个小时, 并且产率低, 不超过

70 %。

4.2 液氨与KOH存在下的催化炔化法

在液氨中溶入乙炔, 加入酮和少量KOH , 在加压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通入乙炔进行炔化反应。该法中液氨与KOH 起共催化作用, KOH 以水溶液形式加入, 用量少, 易回收再使用, 这就大大降低了KOH 耗量。炔化的原料和产物都处于液态(对于高级酮需加有机溶剂), 反应是均相的, 易于传热、传质, 反应温度容易控制, 容易实现连续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以酮计的炔醇产率可达到80 %—95 %。在国内曾有机构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甲基丁炔醇(MB)的开发生产。

该法的缺点是液氨的挥发性很大, 必须采用加压操作, 设备投资较大, 而且使用加压乙炔需要采取特殊措施, 以确保安全生产。

4.3 醇钾催化炔化法

该法以专门制备的醇钾为催化剂, 碳8 芳烃为溶剂, 由乙炔和酮类在常压

下合成炔醇。这种方法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KOH 以水溶液形式加入, 分散性好, 反应结束后, 醇钾水解成醇和KOH水溶液, 可回收再用。该生产方法常压操作, 设备投资少, 操作简单, 产率高达90 %以上, 一套设备可根据生产需要生产同系列多品种炔醇。

五、炔醇的发展前景

炔醇无论作为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天然气和石油储量丰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 开采量逐年增长, 井下作业量也相应扩大, 对优良的炔醇类酸化缓蚀剂的需要十分迫切。同时, 机械加工工业、金属除锈行业也都需要大量缓蚀剂。化工和其它行为也要使用大量炔醇作为添加剂。我国生产的炔醇由于原料便宜, 生产成本较低,价格比国际市场低许多, 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另外, 一套生产某一炔醇的装置, 可以改变原料和工艺条件, 生产其它炔醇或炔二醇。这些都是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或原料。开发这类产品对促进石油、天然气行业、化工行业和其它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镀镍液中1,4-丁炔二醇的测定

镀镍液中1,4-丁炔二醇的测定 张伟,刘茵,王琴,巨雪霞,李丽丽,曹晓霞 甘肃省化工研究院,730020,兰州 【摘要】:建立电镀镍槽液中1,4-丁炔二醇的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终点好判断,准确度高,精密度高。 【关键词】:化学滴定、碘量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4-丁炔二醇、镀镍液 前言 镀镍是电镀工业中最常见的镀种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外观及耐蚀性而被用作防护-装饰或功能性镀层。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镀镍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电子、航空航天、能源及国防等领域。近年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新技术需求,电镀镍在特种加工和微米及纳米制造等方面也获得了重要应用。众所周知,镀层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工艺参数的影响,例如镀液组成、温度、pH、电流密度及添加剂等。添加剂对镍镀层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控制添加剂的用量能够有效地改善镀层的表面形貌,使其具有一定光亮度,同时还能优化其延展性能及电解液的整平能力。在硫酸盐镀镍工艺中,通常加入第一类光亮剂糖精和第二类光亮剂1,4-丁炔二醇以获得光亮平整的镀层。随着对镀镍光亮剂的研究,人们认识到,第一类光亮剂与第二类光亮剂的联合使用不仅能获得全光亮、平整的镀层,其内应力也能得到控制。因此,在电镀镍中对光亮剂1,4-丁炔二醇的测定显得尤其重要。 1.实验部分 1.1方法摘要 由定量的溴酸钾与溴化钾作用生成的溴,与1,4-丁炔二醇作用后,多余的溴与碘化钾作用,析出的碘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 1.2试剂 0.02mol/L溴酸钾溶液、溴化钾、盐酸(1+1)、10%碘化钾溶液、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10g/L淀粉指示剂、1,4-丁炔二醇 1.3溶液配制 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称取26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16g无水硫代硫酸钠),加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ml水中,缓缓煮沸10min,使之完全溶解,冷却,倒入细口瓶中,摇匀。溶液放置阴暗处7-14天后过滤后使用。 含0.3464g/L1,4-丁炔二醇的镀镍溶液 ,称取0.1732g1,4-丁炔二醇、10g硼酸、0.6306g 糖精钠、90g硫酸镍、氯化镍10g溶解于500ml的容量瓶,定容。 含0.3146g/L1,4-丁炔二醇的镀镍溶液 ,称取0.1573g1,4-丁炔二醇、10g硼酸、0.6306g 糖精钠、90g硫酸镍、氯化镍10g溶解于500ml的容量瓶,定容。 不含1,4-丁炔二醇的镀镍底液 ,称取10g硼酸、0.6306g糖精钠、90g硫酸镍、氯化镍10g溶解于500ml的容量瓶,定容。 1.3分析方法 吸取镀液50ml于250ml碘量瓶中,加水20ml,准确加入溴酸钾溶液20.00ml,溴化钾2-3g,待溶解后,加1+1盐酸25ml,加盖水封,放置约20min,加入10%碘化钾20ml,放出的碘,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近终点时,加10g/L淀粉溶液3ml,继续滴定至蓝色退去呈镍盐的亮绿色为终点(V1)。 同上法操作,为空白(V2)。 滴定度(T)求法:配一镀镍溶液,准确加入已知量(0.3-0.5g/L)的1,4-丁炔二醇,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物理性质 CAS号107-21-1 中文名称乙二醇 乙二醇的球棍模型 EINECS 登录号203-473-3 InChI编码InChI=1/C2H6O2/c3-1-2-4/h3-4H,1-2H2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Mono ethylene glycol,MEG,EG. 英文别名: glycol, 1,2-ethanediol.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 结构简式:HO-CH2CH2-OH 分子量:62.068 冰点: -12.6℃ 沸点:197.3℃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55(20℃);相对密度(空气 =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0.06mmHg(0.06毫米汞柱)/20℃ 闪点:111.1℃ 粘度:25.66mPa.s(16℃)[1] 溶解性: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 表面张力:46.49 mN/m (20℃) 稳定性:稳定 燃点:418℃ 在25摄氏度下,相对介电常数为 37 化学性质 由于分子量低,性质活泼,可起酯化/醚化/醇化/氧化/缩醛/脱水等反应。

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 乙二醇在用做载冷剂时应该注意: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60%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60%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粘度也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99,9%时,其冰点上升至-13,2℃,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工作,乙二醇会先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即乙二酸(草酸),含有2个羧基。草酸及其副产物会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接着是心脏,而后影响肾脏。如无适当治疗,摄取过量乙二醇会导致死亡。,乙二醇乙二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如需了解和解决乙二醇水溶液的腐蚀问题可在百度上搜索。邢桂刚 3.乙二醇本身是相对活跃的物质,容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氧化成聚合

乙二醇说明书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物质安全资料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1,2-Ethylene Dehydrate、Glycol Alcohel、Ethylene Alcohol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二醇 有害物成分:乙二醇浓度:100% CAS No.:107-2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3.3 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眼睛/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吸入:其蒸汽和雾滴会对鼻、咽喉造成刺激,浓度高于56ppm,会因咽喉的刺激,无法忍受太久, 皮肤接触:液体会造成刺激, 眼睛接触:液体会造成刺激,眼皮发炎,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食入:引起恶心、呕吐、下腹疼痛、衰弱、晕眩、休克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状。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无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尽快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脱掉污染的衣服、鞋子以及皮饰品,并立即就医。眼睛接触: 1、立即撑开眼皮,以大量的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眼睛15分钟以上, 2、若冲洗后仍有刺激感,再反复冲洗,并立即就医。 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必要的话,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机械通风,并立即就医。食入: 1、给予患者喝下大量(数公升)的水, 2、接着给予活性碳(20-40g 10%泥浆), 3、切勿催吐,并立即就医,, 4、泻药:硫酸钠(一大匙1/4L),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灌洗肠胃。 医生须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为可燃物质,其蒸汽比空气重,可能产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 灭火方法:1、用水雾或泡沫灭火可能会起泡, 2、以水雾喷洒液体表面,因冷却会起泡,可灭火。 灭火剂:化学干粉、酒精泡沫、CO2、聚合泡沫、水雾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时需穿戴NIOSH认证的自携式呼吸防护具及穿戴全身覆盖式防护衣。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域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域, 2、确定清理工作是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4、对该区域进行通风置换, 5、不要碰触外泄物。 环境注意事项: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消除方法: 1、在安全许可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 2、用砂、泥土或其它不与泄漏物反应之吸收物来围堵泄漏物, 3、少量泄漏: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的吸收物质吸收。已污染的吸收物质和外泄物具有同样 的危害性,需置于加盖并标识的适当容器里,用水冲洗泄漏区域。小量的溢漏可用大 量的水稀释。 4、大量泄漏:联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及供货商以寻求协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储存注意事项: 1、保持容器紧密并置与通风良好的区域, 2、贮存和操作应远离火源和高温, 3、操作前检查容器是否溢漏,考虑以密闭系统操作此物, 4、避免产生蒸汽和雾滴,并防止蒸汽和雾滴进入工作区域的空气中, 5、所有开启、倾倒和混合的操作,人员应位于上风处, 6、不要将受污染的液体倒回原贮存容器, 7、空的容器和管件可能仍具有危害性的残留物,未清理前不允许任何焊接、切割、 钻空或其它热的施工进行, 8、以最小操作量使用并与贮存区分开, 9、不要与不兼容物一起使用(如强氧化剂、强碱),会起激烈反应。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MSDS 1,4-丁炔二醇

1,4-丁炔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4-丁炔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2-butyne-1,4-diol 中文名称2:电镀发光剂 英文名称2:1,4-dihydroxy-2-butyne 技术说明书编码:632 CAS No.:110-65-6 分子式:C4H6O2 分子量:86.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1,4-丁炔二醇≥97%。110-6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口服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可引起惊厥。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混合, 经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高温时,若为汞盐、强酸、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及卤化物等污染后,有可能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物理性质 CAS号107-21-1 中文名称乙二醇 乙二醇的球棍模型 EINECS 登录号203-473-3 InChI编码InChI=1/C2H6O2/c3-1-2-4/h3-4H,1-2H2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Mono ethylene glycol,MEG,EG. 英文别名: glycol, 1,2-ethanediol.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 结构简式:HO-CH2CH2-OH 分子量:62.068 冰点: -12.6℃ 沸点:197.3℃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55(20℃);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

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 乙二醇在用做载冷剂时应该注意: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60%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60%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粘度也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99,9%时,其冰点上升至-13,2℃,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工作,乙二醇会先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即乙二酸(草酸),含有2个羧基。草酸及其副产物会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接着是心脏,而后影响肾脏。如无适当治疗,摄取过量乙二醇会导致死亡。,乙二醇乙二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如需了解和解决乙二醇水溶液的腐蚀问题可在百度上搜索。邢桂刚 3.乙二醇本身是相对活跃的物质,容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氧化成聚合物有机酸(通常所说的油泥),形成十分粘重的物质,沉积后容易结垢;另乙二醇与氧气反应,生成微量的甲酸和乙酸。[2] 制法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为目前工业规模生产乙二醇较成熟的生产方法。环氧乙烷和水在加压(2.23MPa)和190~200 ℃条件下,在管式反应器中直接液相水合制的乙二醇,同时副产品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和多缩聚乙二醇。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的潜在工艺路径可以分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将合成气中的CO及H2一步合成为乙二醇。间接合成法则主要分为通过甲醇甲醛及草酸酯作为中间产物合成,然后加氢获得乙二醇。相对而言,甲醇甲醛路线合成的研究还不深入,离工业化距离远;而草酸酯加氢合成法的实用性较强,适宜进行工业生产。由煤制合成气经草算酯加氢制取乙二醇的三个主要反应为: +→++氧化酯化反应:2CH3OH+2NO+ 1/ 2O2→2CH3ONO+H2O +→+CO偶联反应:2CO+2CH3ONO→(COOCH3}2+ 2NO +→+草酸酯加氢反应:(COOCH3}2+ 4H2→ HOCH2CH2OH 2CH3OH (总的化学方程式:2CO+4H2+ 1/ 2O2→ HOCH2CH2OH+H2O 煤制乙二醇在3月18日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此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效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1.3中文名称2: 甘醇 1.4 分子式:C2H6O2 1.5 分子量:6 2.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乙二醇 2.2 含量: 2.3 CAS No. 107-2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 3.3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编号:AQ-JS-05628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Description,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thylene oxide and ethylene glycol plant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说明与危险因 素及防范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装置简介 (一)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行业发展史及生产现状 1.EO/EG行业发展史 环氧乙烷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作防冻液、冷却剂以及纤维和塑料生产的原料,还大量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醚、乙醇胺、防腐涂料以及其他多种化工产品。E0、EG成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乙烯衍生物。 世界上发现环氧乙烷这种化学物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59年。当时德国化学家伍兹(Wum)用2—氯乙醇与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液相反应时,首先制得了EO这种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EO的主要方法氯乙醇法即来自于他的研究成果。

1931年,法国的勒福特(Lefort)成功完成了在银催化剂上用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的实验,并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直接氧化法。1938年,美国联合炭化物公司(UCC)采用此方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直接氧化法生产EO的工厂。 1953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即本装置的专利商SD公司)也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SD技术,并建成了2.7×104t/a的生产装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EO的需求量增加,原料乙烯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而廉价易得,纯氧的供应又有来源,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便对直接氧化法加强了改进的研究。1958年,美国壳牌油品开发公司(ShellOilDevelopmentC。.)最先完成了以纯氧替代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的实验,开发了Shell技术。随即建成了一座2X104t/a的工业装置。此后,空气法和氧气法就成了世界生产EO的两大主要方法。原先占统治地位的氯乙醇法逐渐被淘汰。空气法使用空气做氧化剂,氧化反应分为二段或三段完成,系统中因为大量气体循环,需要相应规模的吸收、解吸、空气压缩以及净化等

1_4_丁炔二醇生产工艺的改进与应用

第20卷第3期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5月V o.l 20N o .3 Journal of Ji ngm en T echn i ca l Co llege M ay 2005 [收稿日期]2005-01-20 [作者简介]蔡南武(1959-),男,湖北建始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工机械设计与应用.E - m ai:l ca i n w@sina .co m.1,4-丁炔二醇生产工艺的改进与应用 蔡南武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湖北荆门 448000) [摘 要] 分析了用固定床催化合成1,4-丁炔二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在用于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使生产过程更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1,4-丁炔二醇;工艺改进;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O 6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657(2005)03-0014-03 0 引言 工业上生产1,4-丁炔二醇的主要方法是以含铋的乙炔铜络合物为催化剂,含铋催化剂吸附在载体上,乙炔与甲醛水溶液反应生成1,4-丁炔二醇.此工艺是德国科学家W.J .Reppe 在1934年发明的,所以该工艺称为R eppe 法工艺路线,1944年首先在德国得到工业化生产 [1].Reppe 法是气 液 固三相反应体系,反应式为[2]: HC C H (g )+H C HO(1) 固体催化剂HC CC H 2OH (1)H C CC H 2OH (1)+H C HO (1) 固体催化剂HOCH 2C CC H 2OH (1)总式: HC CH (g)+2H C HO(1)C u2C 2HOC H 2C CC H 2OH (1)某化工企业有一套生产能力为1000t/a 的1,4-丁炔二醇生产装置采用的就是Reppe 法工艺路 线,其反应器为固定床.1 存在的问题 在固定床炔化反应过程中,气相乙炔、液相甲醛和固相催化剂必须充分混合接触并均匀分布,才能使反应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反应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它对催化剂活性、是否会生成易爆的聚炔物影响甚大.该企业采用这种工艺生产1,4-丁炔二醇已有多年,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催化剂使用寿命短; 2)产品质量不高; 3)易产生爆鸣.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产品生产成本高,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难以拓展销售市场. 2 原因分析 通过与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炔化反应的压力通常在0.45~0.6M Pa ,反应温度按一般要求控制在100~120!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时,催化剂中的有效成分乙炔铜因活性很高,容易使乙炔聚合生成聚炔物,聚炔物的存在是产生爆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存在安全隐患 [3].同时聚炔物会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上,使之黏结在一14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钻井一公司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1.3中文名称2: 甘醇 1.4 分子式:C2H6O2 1.5 分子量:6 2.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乙二醇 2.2 含量: 2.3 CAS No. 107-2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 3.3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二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佛山市顺德区鸿枫化工有限公司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新隆工业区鸿枫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传真:1 技术说明书编号:JMHS-607 第二章二甘醇 第一节化学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二醇;二甘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ene glycol ;diglycol 分子式:C4H10O3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111-46-6 第二节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开始味甜回味苦的粘稠液体, 具有吸湿性。 主要用途:用作人造丝的软化剂和烟草的湿润剂, 还是某些化工产品的中间体, 也用作汽车发动机防冻剂、刹车油等。 第三节健康危害 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节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节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节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节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第八节理化性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143 引燃温度(℃):124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第九节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丁炔二醇加氢制1,4-丁二醇催化剂的失活机理与改性研究

丁炔二醇加氢制1,4-丁二醇催化剂的失活机理与改性研究【摘要】:1,4-丁二醇(BDO)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在医药,纺织,军工等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在众多BDO合成方法中,以甲醛和乙炔为原料的Reppe法工艺是目前采用最多,经济效益最显著的一条路线。特别是在我国因煤炭资源丰富,Reppe法BDO工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0年,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拥有了Reppe法制BDO工艺技术,结束了BDO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然而,整个工艺中的核心技术——加氢催化剂一直依赖国外公司,对我国的1,4-丁二醇产业经济安全造成威胁。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组开展了该加氢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实现了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在催化剂的工业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催化剂连续运行十个月后即表现出明显的失活行为,目前该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失活机理还不清楚。开展Reppe法制BDO过程中加氢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机理研究对进一步开发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加氢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对于丰富催化剂失活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本论文在前期催化剂研究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对反应不同时间失活催化剂的各种表征,探讨催化剂在运行初期及长时间工业运行后的失活原因;设计了模拟丁炔二醇加氢制1,4-丁二醇加氢反应条件的水热实验,系统考察了水热条件下Ni/Al2O3催化剂结构与织构的演变过程,为深入认识催化剂的失活过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开展催化剂失活原因及失活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研究,并采用新颖的

催化剂制备策略获得了高水热稳定、高分散镍基催化剂制备技术;为了进一步调控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研究了炭包覆改性对催化剂结构、织构及加氢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研Ni-M/Al2O3催化剂在丁炔二醇加氢制1,4-丁二醇反应过程中不同阶段失活原因的研究表明,在催化剂运行初期,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低聚物沉积造成的孔结构堵塞与活性位的覆盖;而在催化剂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在于:丁炔二醇加氢制1,4-丁二醇反应过程以水为溶剂,使得催化剂在运行过程中长期处于水热条件下,载体氧化铝发生水合,伴随活性组分Ni的聚集及比表面、孔容的降低,导致催化剂的不可逆失活。2、针对水热条件下以Al203为载体的Ni基催化剂的水合问题,设计了模拟丁炔二醇加氧制1,4-丁二醇加氢反应条件的水热实验,对水热条件下Ni/γ-Al2O3催化剂结构与织构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发现:Al203载体的水合经历了物理吸附水转化为化学吸附羟基,并被进一步晶化的过程。载体水合引起了催化剂一系列物化性质的变化,Al203载体水合是造成催化剂不可逆失活的主要原因。 3、针对Al203载体水合造成的催化剂不可逆失活,尝试通过载体改性的方法提高载体的水热稳定性。研究发现,在所考察的助剂范围内,Si02助剂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Al203的抗水合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催化剂制备策略——浸渍-沉积法,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该方法首先将含有尿素的Ni盐溶液浸渍到改性的载体上,密封后加热,尿素水解释放出沉淀剂促使活性组分Ni原位沉

丁炔二醇生产的工艺分析

1 概述 1.1 丁炔二醇的物理性质 2-丁炔-1,4-二醇俗称丁炔二醇,结构式为HOCH2C≡CCH2OH,分子式为C4H6O2,是一种无色晶体,工业品一般带有淡黄色或琥珀色,属于斜方晶系结构,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有轻微的、类似焦炭的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强极性溶剂中,只微溶于醚和苯中,几乎不溶于烃类化合物[1],丁炔二醇物理性质如表1。 丁炔二醇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口服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惊厥。因此,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2]。 表1 丁炔二醇的物理性质一览表 项目物理性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闪点,℃ 燃点,℃ 蒸发热,KJ/mol 燃烧热,KJ/mol 溶解度(水) 58 101 1.114 152 335 50.28 2204 374 1.2 丁炔二醇的化学性质 ⑴分解反应 丁炔二醇在高温下不稳定,在160~200℃可以缓慢分解,当温度高于200℃时,发生猛烈分解。碱金属氧化物、强酸、某些重金属盐,尤其是汞盐都能加速分解[3]。 ⑵酯化反应 丁炔二醇与一般的醇一样可以进行羟基反应。两个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与酸或酸酐可以得到单酯、二酯或混合物。这些酯类易发生歧化反应。 ⑶烷基化反应 丁炔二醇可以进行烷基化反应,与芳醚进行的烷基化过程是可逆的。

⑷醇醛缩合反应 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丁炔二醇与醛或缩醛反应生成醇醛缩合物,它们是用于高能固体发动机燃料的聚氨基乙炔酯的中间体。 HOCH2C≡CCH2OH→HO(CH2C≡CCH2OCH2O)n H ⑸环化反应 在羟基镍-膦络合物存在下,丁炔二醇可以环化生成六羟甲基苯。与氨催化剂一起加热生成吡咯或它的衍生物。 ⑹异构化反应 在汞盐存在下,丁炔二醇容易异构化生成1-羟基-3丁烯-2-酮,其与水、醇、羧酸等带有活泼轻的化合物加成生成1,4-二羟基-2-丁酮或相应的衍生物。 HOCH2C≡CCH2OH →CH2=CHCOCH2OH CH2=CHCOCH2OH + H2O →HOCH2CH2COCH2O ⑺氧化反应 丁炔二醇易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氧化能得到高收率的2-丁炔二酸。用过氧乙酸氧化生成丙二酸。 ⑻加成反应 丁炔二醇的三键能进行与乙炔相同的普通加成反应。部分加氢生成2-丁烯-1,4-二醇,完全加成生成1,4-丁二醇。每摩尔丁炔二醇可以与两摩尔氯进行加成反应,但只能与一摩尔溴或碘起加成反应。用盐酸进行非催化加成,同时有一个羟基被取代,生成2,4-二氯-2-丁烯-1-醇。用汞盐或铜盐催化,不发生取代反应[4]。1.3 丁炔二醇用途 工业生产的大部分丁炔二醇经加氢制备2-丁烯-1,4-二醇和丁二醇。同时,丁炔二醇也是重要的中间体,用于生产醇酸树脂、聚氨酯、增塑剂、纺织用助剂等,也用于生产燕麦除草剂N-(3-氯苯)氨基甲酸-4-氯-2-丁炔酯。与环氧乙烷反应并通过溴在三键加成制备阻燃剂。还可以生产杀虫剂、杀菌剂、特殊溶剂、高能燃料、石油加工用化学品等。 1,4-丁炔二醇(BD)在电镀工业中用作光亮剂,是光亮镀镍的主要光亮剂,也可用作多层镍的光亮剂,除了能起光亮作用外,还具有整平作用。此外,还可作为其它光亮剂的主要生产原料。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CAS号107-21-1 中文名称乙二醇 乙二醇的球棍模型 EINECS 登录号203-473-3 InChI编码InChI=1/C2H6O2/c3-1-2-4/h3-4H,1-2H2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Mono ethylene glycol,MEG,EG. 英文别名: glycol, 1,2-ethanediol.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 结构简式:HO-CH2CH2-OH 分子量: :℃ :℃ :相对密度(水=1)(20℃);相对密度(空气=1)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 :毫米汞柱)/20℃

粘度:)[1] :与水//丙酮/醋酸甘油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等无机物。 :mN/m (20℃) 稳定性:稳定 燃点:418℃ 在25摄氏度下,相对介电常数为 37 化学性质 由于量低,性质活泼,可起酯化/醚化//氧化/缩醛/脱水等反应。 与乙醇相似,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如与混有硫酸的反应,则形成二硝酸酯。酰氯或容易使两个羟基形成酯。乙二醇在(二氧化锰、、氧化锌或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乙二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形成醇盐。通常将金属溶于二醇中,只得盐;如将此醇盐(例如乙二醇一钠)在氢气流中加热到180~200°C,可形成乙二醇二钠和乙二醇。此外用乙二醇与 2钠一起加热,可得乙二醇二钠。乙二醇二钠与反应,生成乙二醇单醚或双醚。乙二醇二钠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二氧六环。此外,乙二醇也容易被氧化,随所用氧化剂或反应条件的不同,可生成各种产物,如 HOCH2CHO、OHCCHO、HOCH2COOH、HOOCCOOH 及二氧化碳和水。乙二醇与其他二醇不同,经高碘酸氧化可发生碳链断裂。应用乙二醇常可代替使用。在制革和制药工业中,分别用作水合剂和溶剂。乙二醇的衍生物二硝酸酯是炸药。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是很好的溶剂,如甲溶纤剂 HOCH2CH2OCH3 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乙二醇的溶解能力很强,但它容易代谢氧化,生成有毒的草酸,因而不能广泛用作溶剂。乙二醇是一个抗冻剂,60%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C时结冰。 用途 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

丁炔二醇项目投资计划可行性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丁炔二醇项目 投资计划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 该丁炔二醇项目计划总投资18023.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919.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68%;流动资金5104.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32%。 达产年营业收入3925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483.80万元,税金及附加349.77万元,利润总额8770.20万元,利税总额10329.65万元,税后净利润6577.6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752.0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8.66%,投资利税率57.31%,投资回报率36.49%,全部投资回收期 4.24年,提供就业职位846个。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注重发挥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区域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协同发展,利用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产品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使投资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达到“高起点、高质量、节能降耗、增强竞争力”的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概论、背景、必要性分析、市场分析、调研、产品规划分析、选址方案评估、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工艺先进性、环境保护概况、安全管理、项目风险情况、节能方案分析、项目实施安排方案、投资情况说明、经济收益分析、项目评价结论等。

丁炔二醇项目投资计划可行性报告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市场分析、调研 第四章产品规划分析 第五章选址方案评估 第六章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工艺先进性 第八章环境保护概况 第九章安全管理 第十章项目风险情况 第十一章节能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三章投资情况说明 第十四章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评价结论

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乙二醇;二甘醇 化学品英文名:diethylene glycol;diglycol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1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二乙二醇111-46-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可致死。尸检发现主要损害肾脏、肝脏。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 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 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