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景观建筑的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和地域性

中国景观建筑的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和地域性

中国景观建筑的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和地域性
中国景观建筑的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和地域性

中国电影音乐民族性的体现与分析

MOVIE LITERATURE 艺术学苑 2012年第13期/ 电影文学 中国电影音乐民族性的体现与分析■井艳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摘要]在文化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水平的重要标注。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方式,电影音乐的民族性和电影的民族性是相辅相成的。民族音乐借助于电影而弘扬,电影因为有了民族性的音乐而添彩。本文从电影音乐民族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谈起,从民族精神、民族风情、地方音乐和戏曲音乐的运用等方面,就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阐明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的体现和内涵。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音乐;民族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全球化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整个世界更像是一个大的整体。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人们反而追求一种个性,而民族性就是这种个性追求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电影艺术来说,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表明,凡是成功的、获得观众认可度最高的电影,无不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在世界各个电影节上频频获奖,为传播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电影共生共存的电影音乐,随之也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电影音乐可谓是功不可没,很多电影插曲直到今天还在广为流传,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电影音乐发展也遇到了一个困扰,那就是民族性的东西越来越少,整体音乐风格被同类化,那么应当如何挖掘出电影音乐创作的民族性因素呢?本文从中国电影音乐历史中,将各种优秀的民族元素闪光点提炼出来,为如何思考和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方向和思路。 电影音乐民族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民族形象的承载者和表达者,除了娱乐和休闲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再现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生活处境和时代精神,传递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有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这种民族文化的表达者。中国第五代导演,这种表达民族文化的意识尤为强烈。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何平的《炮打双灯》等,尽管艺术水平上各有差异,但是都表现出了导演对于民族文化的审视和关注。电影音乐和电影一样,简单说来,就是如何通过电影这个载体,体现出一种民族因素。电影的民族性和电影音乐的民族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带有民族性因素的音乐或者歌曲,能够通过电影而流传;而电影本身也因为带有民族性的音乐而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从而获得世界的认可。目前,国外大片中各种大制作的电影原声一直在不断冲击着中国的电影音乐,很多影片不惜花费重金,请外国的音乐家为影片进行配乐。可能外国的音乐家在音乐水平上要高 于中国音乐家,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民 族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 丰厚的民族音乐积淀,在他们面前,是得不到合理的借鉴 和利用的,于是电影音乐的民族性表达也就无从谈起。而 且任何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进入这个国家之后,势必要 和这个国家民俗民情相融合,于是中国电影音乐就成为中 国电影发展的关键词。歌词文字的表达、民间音乐素材的 借鉴、民族乐器的使用,都会让电影音乐呈现出独特的民 族魅力,同时也带动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只有民族的,才 是世界的”。这是艺术创作的真理和定律,电影和电影音乐 也不例外。 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体现 (一)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精神 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难忘、 也是最屈辱的时期。19世纪初,中国遭到了外来的侵略, 整个国家和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电影成为抗日救亡的 一个重要武器,一大批唤起民众精神,号召投身革命的影 片应运而生。由于当时人民群众对于音乐文化的接受能力 有限,同时纯粹的器乐演奏,也难以完全表达出这种情感, 所以爱国的音乐家们将目光投向了电影,和电影导演一道, 为中国民族的救亡呐喊。我们熟知的,直到今天还在广为 传唱的《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渔光曲》等,都是在 这个时期专门为电影创作的。这些歌曲歌颂了抗日英雄们 的丰功伟绩,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也喊出了中华民族自 立自强。同时,这些歌曲之所以直到今天魅力依然,也正 是它们蕴含着浓郁的民族性因素。聂耳、任光、田汉等音 乐家,无论是在歌词还是旋律的创作中,都融入了大量的 民间音乐元素,使得普通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歌曲予以 接受,并广泛传唱。影片《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还成为我们的国歌。这些歌曲不但本身就具有强 烈的民族色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歌曲唱出了一种民族精神,鼓舞着人们在生死存亡之际,担负起民族自救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创作,仍然有很多战 12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6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注:发展:⑴1901~1911年;⑵原因:清政府新政奖励实业;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⑶表现:资本总额是以前30年的两倍。⑷影响:为民主思想传播和辛亥革命爆发奠定经济基础。2 注:过渡时期:⑴原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革命有贡献。⑵表现及作用:①恢复:1950年,合理调整工商业;→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重要作用。②改造:1953年,采取赎买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民族资产阶级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 教材分析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⑴外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①原因:根本: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直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方式:资本输出:争做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开矿设厂;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大。 ⑵内因: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于是,民间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 2.表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⑴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后),1895~1898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 ⑵特征:①数量: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②地域: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部门: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④处境: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P32【学思之窗】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⑵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⑶实业救国:倡导“振兴实业”,“实业救国”。 →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现代化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现代化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25T02:38:32.95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0期作者:王松[导读] 介绍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建议。王松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08 摘要:介绍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建设项目,风景园林设计关系到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也关系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必须要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更美好的愿望。地域特征,是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上其所具有的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征、标志等,设计师们通常根据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入手进行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是建设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化的风景园林规划,必须要以地域特征为重,将人文、艺术和自然生态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方位提高市民的生活、工作质量。 1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1.1 自然特征 地域特征中的自然特征,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物类型等自然因素。各类自然特征因子都不是以个体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和影响。其中的气候因素和地质因素是影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主要的地域特征,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地区不同条件的差异性,综合各个自然特征因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2 人文特征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尊重当地的人文历史,并且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这种特征在该城市得以延续与发展是尤为重要的。人文特征是当地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综合反映,每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特点。例如,在西安、苏州等地进行园林设计时,较浓厚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是设计的基础,而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就需要突出其时代感和科技感。城市的人文特征是在长期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直接影响着当地的风景园林设计。因此,在设计时,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特征,将人文地域与园林设计相结合,以展示城市的文化与内涵。 1.3 应用性特征 对于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而言,其面貌和风格都较传统的园林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在于现代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型特征。不同城市对于该地的园林设计有着不同的功能使用需要,有的园林设计以提高城市整体生态环境为目的,有的园林设计则以开放式的自由活动大空间为主。这种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和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2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作用 风景园林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基于城市自身地域特点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起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和风貌,对于城市环境资源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生态化的风景园林能够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程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对于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风景园林设计还有着服务大众的职能,良好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公众对于风景园林的需求,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现代化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设计者存在专业素养和水平上的局限性,导致设计缺乏创意和科学性、艺术性;对风景园林中的传统、现代认识也不到位,艺术手法和设计理念混乱,导致有些风景园林设计不土不洋。其次,在风景园林设计上,有些设计者忽略了要尊重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的原则,其设计的作品不能够很好的展示园林的作用和持续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许多的负面影响。另外,一些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通常由政府和机关部门主导,在设计和施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风景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发挥。 4 基于地域特征的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地域性景观设计案例

从侧面反映出对自然改造的程度以及自然的可承受能力,以此为基础设计的景观类型才能经得住自然力和时间的考验。最后,自然机理的指导作用要求地域性景观设计不仅仅关注最初的设计过程,还要对后续的管理和维护有所考虑,要保持并延续景观的生命力与活力。 领土历史发展的引导作用历史发展的过程体现了领土景观的过去,某种规律性也对未来的发展有暗示的作用。领土景观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把握,是要求地域性景观设计不仅仅关注历史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事件或某一片区域,而是深入的理解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从而使地域性景观设计不至限于历史符号的泥沼而变成历史阶段的再现。 地域性景观设计不是矫情地再现历史,追思过去,而是利用历史的文脉来塑造人们可感知的空间形态,目的是构建符合人们使用的景观空间,将自然的属性与社会的属性结合于景观之中。 相关案例分析之一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植物是自然机理表现最明显的要素。地域性景观设计更多的关注植物的时效性,也就是植物固有的演变规律。植物的生长随四季更替,随时间演变,它们是造成景观瞬息万变的基本要素。地域性景观设计中不仅仅关注某一点、某一处的植物状况,更多的分析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影响以及植物与时间的紧密关系。巴黎东部塞纳一圣丹尼(Saint-Denis)省的苏塞公园(Parc de Sausset )即是这样一个利用植物要素塑造整体空间,从领土景观的机理出发,整治领土景观的典型案例。 苏塞公园的设计师米歇尔·高哈汝利用30几年的时间等待小树苗长成如今的大树林,公园的景观在符合这一地域的演变规律之中成长变化。苏塞公园面积大约 200hmz,是20世纪80年代,米歇尔·高哈汝事务所在国际招标中获得的项目,要求在城市边缘的农田上兴建一处大型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以植物群落为主的自然游憩环境。园址位于城市近郊的平原上,地形平坦,一览无余,周边环境以大片的耕地和水面等自然景观为主。 水系包括萨维涅湖(lac de savigny)以及两条小溪苏塞(lasausset)和卢瓦都(1e roideau)。己有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条高压电线、水塔、高速公路、铁路线和一个郊区快速列车站。由于该方案竞赛涉及的是在巴黎近郊兴建的大型公园,其面积也是巴黎从19世纪后期以来所绝无仅有的,因此成为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高哈汝谈到苏塞公园时曾说到:“在这样大规模的场地上,我不可能像前面的公园设计一样,到处堆叠一些小土丘。相反,我被迫关注场地本身能给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我能从场地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我希望从场地本身获得设计灵感,得到场地的支持。

浅谈中国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浅谈中国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作者:贵州民族学院音乐系2000级:石宏 指导教师:李辉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和其它世界各国音乐,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及其产生的影响,辨证地论叙了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中国音乐如何走向世界的几点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民族性、世界性、多元文化、中国音乐、 音乐世界语、文化艺术交流 何谓民族性和世界性?民族性是指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局限性,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条件制约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民族音乐(指音乐风格) 是以民族性为主要特征的,它因其独特性而使别的国家和民族无法参与其中,至多对其只作一般观赏和了解而并不能真正去欣赏理解它们并与它们全面沟通和交流,它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所谓民族音乐,就是指那些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从具体形式上讲这个独特性包括乐器构成和曲调风格两个方面,后者更是主要方面。它指用民族乐器或者西洋管弦乐器演奏的民族民间曲调风格的音乐。民族音乐又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两部分。 一、战国音乐的民族性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塬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自己所喜闻乐见的音乐种类,人民离不开它。民族音乐还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总之,它就象成千上万的物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一样。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资源,从而使得世界文化缤纷多姿、光辉灿烂。今天由于信息与交通快速发展,当世界朝着各民族趋同的方向愈来愈快速发展的时候,人类也确有责任为保留各民族自己的独特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使其独特的价值免于消亡。从长远来看,它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多元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象征,美国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太空船上载有一张措放给外星人听的金唱片,其中就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名曲《流水》,这是我们的骄傲,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音乐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我国音乐的世界性 世界性就是开放性、互通性、融合性、持久发展性和世界各民族广泛的参与性这样几个方面,

地域性景观设计与道教文化

地域性景观设计与道教文化 摘要:从整个设计历史的发展来看,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讲求文脉、历史、地域、差异、象征的后现代思潮风起云涌,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设计因其欠缺人情味被大家所放弃。地域性作为一种设计的人文关怀成为当今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要求既是地理条件的制约,也是人文文化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道教思想更加符合现有的景观设计理念,它完全可以借助于具体的景观设计体现出其思想的真髓,在环境保护实践工作中发挥其作。 关键词:地域性;地域性景观设计;道教文化 1地域性景观设计 1.1 地域性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也叫区域。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一般具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地域性是一个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环境、人文传统、社会经济等要素的总称。地域性并不是说多样性,准确的说,地域性体现在每一个区域内,它包括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文化、风俗、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物质载体等各种因素的相关类似性。地域性本身并不代表着差异性,是由于地域本身之间的差异才造成了地域性之间的差异,即地域的个性。 1.2 地域性的景观设计 地域性景观设计是研究景观设计在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过程中地域性特征的延续性,它的既满足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显见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又把设计对象的重点放在包括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空间环境上,并通过把握和运用以往景观设计过程中所忽视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准则,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人居环境。 1.3 当前地域性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我国地大物博,地域跨度很大,东西南北,无论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还是人文景观差异都很大。 但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千篇一律的景观建设。这里面的原因有下面几种:首先,在景观设计项目中存在盲目模仿甚至抄袭国外方案,而忽视了

文献综述 浅析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性

浅析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性 摘要: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景观作为人生活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一体。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而,景观是紧紧依存于场地的。它在放飞设计师的思想自由驰骋之前,要求设计师提出妥善合理的解决场地问题的途径。在各种设计思想中,批判的地域主义因其独特的批判精神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场地为本,挖掘场地的地域性,不仅能让设计个性鲜明,而且更能协调人与自然。 关键词:景观设计;场地;地域性;批判的地域主义;人与自然 1.引言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十年来的发展尤其迅猛。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景观愈加重视。各类城市的景观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景观建设也逐渐覆盖城市公共空间的方方面面。各种城市绿地的的确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为城市注入了新鲜活力,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绿地的设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场地的设计照搬照套,生硬复制,造成的结果是有些绿地给人的感觉是“千人一面”,或者说由于过于雷同、毫无特点只能使人觉得“面目模糊”。 正如哲学所言:“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块场地都是与众不同的。身处客观物质性的世界中,每块场地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历史上都有自己的沉淀积累,也就是说它们的场地条件是不同的,或者说每块场地的条件都是唯一的。而设计应属于地块,脱离了场地的设计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头脑中的空想。设计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与实践密不可分,一开始需要进行实地勘测、调查、分析,中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对场地的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成果是将图纸上的蓝图变为现实,因此设计自然而然地必须考虑场地的条件,因地制宜。 将场地的条件深深地融入到每一步设计之中,这样的设计就一定会有独特的个性,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而这种个性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扭曲怪诞、异想天开的标新立异,它应能反映出场地的特征,能与场地很好地结合,能让人置身其间时充分感受到这块场地的特色,于点点滴滴处触摸这块场地在时光雕凿下的面庞。 探索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场地的地域性,对于避免千篇一律的景观复制,对于挖掘一

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性

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化 (兰娅,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民族音乐是一种冲击又是一种启发。民族化就是具备异文化属性的非本民族文化。本文从探讨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角度,对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文化内涵。并对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发展特点文化内涵反思 中国流行歌曲产于上世界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各大城市。在东方和西方音乐的交融影响下,我国流行音乐得到了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流行音乐发展迅猛,在曲风、配乐、创作中不断推陈出新,具有了日新月异的歌曲形式和风格,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今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任何艺术的灵魂和生命都是民族性,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艺术都是以民族性作为智力支撑和艺术亮点。中国当代的流行音乐必须具有民族性,否则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流行音乐一定要植根在民族的土壤上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流行音乐民族化已经是无可阻挡地趋势,我们在流行音乐民族化的这一潮流下,通过回顾流行音乐民族化地历程和发展现状,掌握其发展特点,进而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流行音乐这一大趋势下,将中国的本土文化贯穿其中,将中国风的流行音乐推向世界。 一、有关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 (1)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 以爵士乐为代表的西方流行音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人了上海,随着西方流行音乐的到来,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渗透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画卷也就此展开,形成了当时上海多元且包容的社会文化空间:流行音乐作为西方文化娱乐样式的重要组成元素,与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其它生活娱乐样式一起进人了上海市民的视野。爵士乐在当时上海的出现与影响的不断扩大,国内音乐人受爵士乐流行的影响,也开始组建乐队并进行具有爵士乐风格的演出。黎锦晖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创始人,他还对民俗传统音乐非常的迷恋"他创作出了中国第一批流行歌曲,为它今后的流行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国人不断学习西方理论与技术,用于提高国内军事,经济等领域发展的同时,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所作的贡献之一,把这些歌曲寄回上海的各大书局进行销售,用以筹措经费。除了出版歌集之外,黎氏流行音乐还以唱片的形式在当时传播。陈歌辛是继黎锦晖之后,于20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又一位,是继黎锦晖之后的,在老上海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流行音乐创作者是传播现代音乐技法和观念的音乐家,陈歌辛的流行音乐创作主要体现在歌曲与电影插曲,流行歌曲创作是最能充分展现陈歌辛音乐才能的领域,他的流行歌曲都是富有民族风格的五声性旋律,陈歌辛的贡献主要是它与当时其他音乐人合作,贯穿着西方流行音乐的节奏律动,谱写了一批极富韵味的流行音乐作品。陈歌辛从1931年开始涉足电影音乐领域,创作的流行歌曲,都具有较高的格调与艺术性,终于完成了他在中国社会的生存与初步发展。①(2)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西北风发展。 西北风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于西北风的理解,目前较为全面,指的是当时风行全国的北方民歌风的流行歌曲热。1986年,解承强创作出了歌曲信天游,各类媒体的宣传也为西北风的流行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伴随着西北风的衰落,是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流行元素相结合在流行音乐领域的一次积极尝试,整个中国大陆流行 ①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第2版

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和其它世界各国音乐,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及其产生的影响,辨证地论叙了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中国音乐如何走向世界的几点观点和看法。 何谓民族性和世界性?民族性是指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局限性,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条件制约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民族音乐(指音乐风格) 是以民族性为主要特征的,它因其独特性而使别的国家和民族无法参与其中,至多对其只作一般观赏和了解而并不能真正去欣赏理解它们并与它们全面沟通和交流,它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所谓民族音乐,就是指那些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从具体形式上讲这个独特性包括乐器构成和曲调风格两个方面,后者更是主要方面。它指用民族乐器或者西洋管弦乐器演奏的民族民间曲调风格的音乐。民族音乐又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两部分。 一、战国音乐的民族性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塬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自己所喜闻乐见的音乐种类,人民离不开它。民族音乐还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总之,它就象成千上万的物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一样。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资源,从而使得世界文化缤纷多姿、光辉灿烂。今天由于信息与交通快速发展,当世界朝着各民族趋同的方向愈来愈快速发展的时候,人类也确有责任为保留各民族自己的独特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使其独特的价值免于消亡。从长远来看,它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多元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象征,美国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太空船上载有一张措放给外星人听的金唱片,其中就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名曲《流水》,这是我们的骄傲,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音乐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我国音乐的世界性 世界性就是开放性、互通性、融合性、持久发展性和世界各民族广泛的参与性这样几个方面,它使各族人民真正站在同一个层面上平等对话。它是人类未来共同的发展方向,具有光明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任何势力都不可阻挡的一种历史潮流.正如人类愈来愈需要世界语(英语实际已成为一种世界语) 来相互沟通一样,在音乐上同样需要一种世界语做为相互沟通的桥梁。世界音乐的硬件是管弦乐队,软件就是世界各民族普遍能够欣赏和理解的音乐风格。它应该概括和升华各民族的音乐语言,并将之提升到一个不属于任何民族音乐语言的高度。它是作曲家的倾心创造,这种创造既包括技术上的也包含音乐风格方面的。世界音乐是相对于民族音乐而言的。它在音乐技法、音乐风格上应远离任何民族音乐的特征,或者源于某个民族,但经过作曲家的精心提炼和再创造从而使世界各民族普遍都能够欣赏它、接受它。前者如德彪西,勋伯格,后者如肖邦以及民族乐派等。它是音乐领域中的世界语。当然,并不就是说凡是全新的音乐就一定是世界的,它如果不能普遍的为大家理解和接受那就不是世界音乐,甚至连音乐恐怕也不能算。我们目前迫切的任务是必须寻找到一种能与世界相沟通的音乐语言,只有用这种世界语表达我们自己,才能够让世界真正了解我们。象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这些得到全球范围一致认同的音乐就属于世界音乐。它们首先是全世界令人类的,其次才是他们自己民族的。民族音乐因其民族性,也就是地域性、独特性而难以与世界相互沟通,客观上阻碍了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这种事与愿违造成我们目前事实上被动与尴尬的局面。只有明确意识到这些,方能真正找准音乐发展的方向。解放后,我

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的引入思考

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的引入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两方面来详细的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一方面解释了地域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介绍了在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园林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人文景观设计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造成了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呈现出不断进步的情况。但是,这样飞速发展的状况却往往导致园林景观设计忽视了地域性人文景观的特征,丧失了当地的独特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工业化设计样品。基于这些原因,当前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的理念,充分地利用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自身景观特点来进行园林设计,从而创造出有特点、创意的自然资源,进一步营造出能够体现出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园林设计。 1 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概念 1.1 地域性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地域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区域内,既包含空间特点,也包含时间特点。通过在长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自然特征以及人文特征。可以说,地域性既包括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水文环境、植被以及土壤等自然因素,也包含着当地的社会形态、人群分布、文化以及教育程度等人文因素。通过这些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文条件所共同影响的当地生态环境就构成了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也是园林设计的主体。 地域性的人文景观设计内涵就是在当地人们通过对自然进行利用以及改造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不断的发展与改革。同时,在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渐渐积累、沉淀出属于当地特有的文化生活以及精神成果,进一步升华了当地人文景观以及文化内涵,从而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稳定并且不断保存。同时对于当地的工艺、建筑、农业等其他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2 风景园林地域性的概念 风景园林的地域性特征在于,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当地的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文环境所共同关联而表现出来的景观环境。也就是说,园林景观能够进一步突出当地的自然领土特征以及场地自身的景观特征,能够通过对于当地自然环境进行正确的合理安排,从而进一步增强园林景观的整体性、生态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风景园林地域性能够对当地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生态特点的进行全面覆盖,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对当地的土地环境进行整治,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能够协调地发展。 2 园林景观设计凸显地域文化的艺术原则 2.1 整体性 整体性也是基于地域生态系统而言,园林景观设计时,地域生态是优于社会人文要素存在的,是园林存在发展的基础。设计时充分遵循地域环境的生态规律,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做整体性的统筹设计,保证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整体一致协调。 2.2 独特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在整体性的指导下,着力彰显地域的独特性。在设计中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对特有的建筑风格、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加以挖掘,丰富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在不拘一格,独具匠心中释放景区魅力。 2.3 科学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人文景观的开发设计应体现出科学性,谋求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当地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在保持风貌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开发;另一方面园林建设使用的材质等,要保证绿色环保,以达到可持续利用。 3. 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的讨论 地域性人文景观的设计主要包含自然特征以及人文特征两方面的要求,并且能够根据当

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 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是把音乐当做商品,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它主要是指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以音乐作品商品化作为核心的产业。其中,唱片公司是音乐产业链得以形成的核心环节,是传统音乐 产业的主宰者。但是,随着宽带技术、MP3技术、P2P技术、新型数字 音乐播放设备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中音乐产品的生产、分销流 通乃至消费形式,使得数字化、无形化的纯数字音乐通过互联网向消 费者传递。这种科学技术,必将给音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本文着重论述音乐产业各行业分析及促进民族音乐繁荣的可行性: 一、音像制品行业 1.行业描述与现状 音像制品行业是以磁带、唱片、CD、VCD\DVD等有形实体为载体制作 音乐产品,经过音乐创作、录音、加工、设计、包装、批发、运输, 以物流的方式到达连锁店、零售店等销售终端,最终销售给消费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音乐演出市场的日益红火、数字音乐狂潮的来势汹汹,使得传统唱片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据国际 唱片工业协会(IFPI)数据指出,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每年给音像 行业带来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尽管唱片业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力图 降低成本、缩短周期,但效果甚微。 2.行业特点 音乐产品分类全而细,能较大范围兼顾消费需求。如根据消费人群各 个欣赏喜好的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流行音乐、港台流行音乐、大陆流 行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古琴、二胡、古筝等);根 据生活需求(特定目的)的车载音乐、养生音乐、胎教音乐、幼儿教 育音乐;这些人群在购买音像制品时,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如作为 兴趣爱好收藏、或者特定需要。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对某音乐类型、音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两面性 1、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两面性,毛泽东在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进行了分析阐述:“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从这一方面说来,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他们也曾经表现过一定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 但是又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这种情形,特别是在民众革命力量强大起来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而在另一时期,就有跟在买办大资产阶级后面,作为反革命的助手的危险。” 2、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两面性,毛泽东在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行了说明:“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民族资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同帝国主义联系较少的资产阶级。是在本国封建主义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要求民族独立,发

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因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因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政治力量弱小,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具有妥协性。在民族独立国家,它掌握国家政权,实行一定程度的政治经济改革,但又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不能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能充当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是人民的一部分 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80年的革命斗争,一方面是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想要在中国建立一种带有某些空想色彩的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大同社会;另一方面,是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这些革命运动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因为这些革命运动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更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因为这个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 两重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 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 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 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 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 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并自始 至终存在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 重压迫,具有革命性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 本国封建统治者,具有妥协性。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 会,希望改变为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自身资金 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 革。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 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 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条件恶劣, 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 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 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帝 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 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 盾。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 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 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5)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 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 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培养了通晓洋务的人 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 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6)戊戍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 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 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低估。 (7)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 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 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 《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的表达出来,《资政新篇》 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 史特点,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 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还有力地打击了 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8)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 地权。 (9)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 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 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 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第二,结 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 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 下共击之”的民主共和观念。第三,给人们带来一次思 想上的解放。第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 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1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 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 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 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 制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12)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 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 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提倡民主 和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 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 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1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历史特点:第一,表现了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以孝感市为例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 -----以孝感市为例 陈涛 本文郑重声明,如果引用不注明来源,文责必究 摘要:城市景观建设是一座城市文化品格的最直接体现,城市的建设和健康发展决定了城市的景观设计应当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之中。同处孝感文化中的各城市,各具文化特色又相互联系,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还应把握整体、协调、开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景观建设地域文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越来越注重文化和内涵,而一个城市的内涵形象和文化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则体现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上。生态健康、多样丰富、体现文化品味的城市景观环境,不仅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感到愉悦、宜人,提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直接彰显一座城市的独特品味和文化内涵,展示城市风采,体现城市形象。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融合,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表现在城市建设中,城市景观的区域性、文化性,城市形象的个性表现正在消亡。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消退,使千城一面的问题愈来愈严重。 一、地域文化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内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的综合体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域人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步积淀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深深地融入人们的血液之中,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景观建设对内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它必须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城市景观服务于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目的是希望运用特定的元素,通过特定的设计手段,为人们营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舒适可用的环境空间。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环境,它是为特定的人群服务的,只有体现特定地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才能符合特定人群的生活、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才能达到其服务城市的设计目标。在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体现地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才能为城市中的人所认同和接受,城市的景观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城市景观建设对外的形象功能,决定了它必须体现个性的地域文化。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城市的地位和亲和力,乃至城市的整体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其文化内涵建设和形象建设,这两者之间又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这是已经为诸多城市的领导者和规划建设者认可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内涵的最直接、最表象的体现。一座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所有的城市都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或是所谓的“现代化”下的千城一面,不应该是我们城市发展的目标。将特有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构建个性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避免城市建设趋同化,建设多样的、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城市,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目标。 城市的自身发展,决定了其景观建设必须融入地域文化。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如果丧失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