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

第八章体育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育教学内容的概述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

体育教学内容,也经常被称为体育教材,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只是“体育教材”所含的意义更多一些,它既有教学内容的意思,还有教科书、教具的意思等。

本教材对体育教学内容作出如下定义: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远离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意思基本相同。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体育教学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内容。体育教学内容与一般教育内容的区划是:

①它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出来的体育内容;

②它是以大肌肉群的活动状态进行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等形式;

③它是在体育教学条件下进行传授的。

例如,语文、数学等知识学科没有以运动为媒介,也没有以大肌肉群运动、更不能以运动的技能形成为培养目标,因此没有人认为其教学内容中的课文和练习是体育教学内容;而一些同身体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如军训、劳动课、生产技能课都伴随有大肌肉群

运动,有的还是以技能的形成为主要目标,但由于其培养目标不是形成身体运动技能,也不是在体育教学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也不被认为是体育教学内容

(2)体育教学内容也有别于竞技运动的内容,这个区别表现在:

①体育教学内容是以教育为目的,而竞技运动内容则不是以教育为目的,而是以娱乐和竞技等为目的;

②体育教学内容必须根据教育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组织和加工,而竞技运动内容则不必进行这种改造。

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田径是以夺取竞技胜利为目的,是按公正比赛的原则进行组织和加工的内容体系,因此它没有必要考虑怎么样去通过田径来完成教育的目的,它也不必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做什么改造;而作为教育内容的田径则必须根据某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根据被教育者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根据教学课时和教学计划安排进行改造,因此,它在许多地方有别于在竞技场上进行的田径。所以,在现实中有些同名的竞技运动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会有根大的差异。

体育教学内容属于教育内容,但在形式上与其他教育内容相去甚远;体育教学内容来源于为了娱乐、竞技等内容,却在体系上大不相同。这形成了体育教学内容的独特的性质和在教育内容中的独特位置,使得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以及教学过程都更加复杂。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有赖于发展简述

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一样,是伴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发展起来的。体育教学内容的体系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相比形成较晚,正规的体育教育内容是在近现代才逐渐形成比较清晰的轮廓的。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体育教学内容是孔子实施的“六艺”中的“射”和“御”。而实际上这只是实用技能的传授,与现代的“身体教育”或“体育教学”意义上的内容有很大区别。在世界各地的远古教育中也都存在有类似的体育教学内容的痕迹,这些都构成了近代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盘,为形成各国体育教学内容的特色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当今的体育教学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体系和格局的完成则是随着近代学校的出现和近代教育的发展而实现的。

近代的体育教学内容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操与兵式体操

早在公元前7世纪,在古希腊就出现了指导青少年和市民参加竞技的职业,同时,营养摄取和医学的知识得到了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体操术”和“体操家”的称谓。虽然在当时没有明确的分类,但实际上体操术中包括了竞技体操术(实际上是对参加竞技比赛的训练法)、医疗体操术(相当于运动疗法和保健运动)、教育体操术(相当于体操教学内容)三大类。兵式体操中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和英国的兵式体操,其主要内容为队列、刺杀、托枪射击、战阵和战术等。这种兵式体操与近代北欧国家的器械体操合进来构成了近代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体操类部分。现今大部分国家的体育教学内容中都有体操的内容。

早在近代学校出现之前,在世界各国社会上或古代学校中就有游戏的内容,如欧洲的投圈、骑马等,后来这些游戏随着市民体育的发展逐渐地完善成型,成为比较正规的竞技运动。工业革命以后,以英国和美国的游戏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近代竞技运动迅速发展,如棒球、橄榄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还有走、跑、跳、投等人体的最基本活动能力规范和发展起来的田径运动。这些现代竞技运动伴随着近代殖民主义的扩张和教会学校的发展迅速传向全世界,并在各国学校中逐渐成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由于竞技运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健身作用,深得青少年的喜爱,因此成为现在体育教育内容中占比例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分。

(三)武术与武道

在古代的学校里,体育多是以武士的教育来体现的,体育教学内容多是一些实用的军事性技能。如中国奴隶社会教育中的“射”和“御”,古代和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教育”中的射箭、剑术,以及其他东方国家教育中的各种冷兵器训练和柔术等徒手防身术,这些内容构成了现在体育内容中“武术”和“武道”内容的基础。随着近代军事发展,这种技能作为军事手段已逐渐失去了实际意义,而向健身和精神修炼的方向转变,如中国的武术、摔跤,日本的柔道、弓道、剑道,韩国的韩式相扑等,这些内容由于在精神修炼和意志培养方面具有其他运动所不具备的功能和魅力,因此也一直深受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并在许多国家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舞蹈与韵律运动

在古代社会中,舞蹈是人们祭祀和举行各种礼仪时最为常见的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如,在中国敦煌壁画中就有许多市民在户外进行集体舞蹈的画面。在世界许多地方舞蹈也是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学校中较早就有了舞蹈的内容,与舞蹈相近的韵律性体操类项目,也在近代随着瑞典体操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后来在韵律体操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艺术体操、健美操等。舞蹈也有了民族舞蹈、创作舞蹈、体育舞蹈等多种形式。

由于舞蹈和韵律体操在陶冶身心、培养美感和节奏感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所以自从成为体育教学内容后,就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体育教学内容里都有舞蹈和韵律体操。

应该说,上述几大类内容是构成现代体育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虽然各国体育课程中上述内容的比例不尽相同,对各个教学内容的重视和强调程度也各有差异,但体操类、竞技运动类、武术武道类、舞蹈及韵律体操类等几大部分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其余还有一些实用性和野外运动,如游泳、登山、野营、滑冰、滑雪等,这些多是根据各国情况和文化特点、气候条件所设立的构成本国民族传统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从上述对主要体育教学内容的由来与发展的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内容由于其起源和发展的特殊性而具有如下特点:(1)体育教学内容发源于多种文化形态,诸如军事、生产劳动、宗教和市民生活,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因起源不同而带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人们对其价值的判断也必然受到对原始形态认识的影响。

(2)体育教学内容非常庞杂,内容之多远超过其他学科,新的内容还会

陆续不断出现。

(3)体育教学内容之间没有什么相互联系和清晰的逻辑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平行的关系。

(4)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完成的教育任务有较大的差别。这些特点对于理解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和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筛选、处理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节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

一、体育教学内容与教育内容共性

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是教育内容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它首先具有与教育内容共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

(一)教育性

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媒体,所以为人们把这些身体活动选为体育教育的内容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教育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教育性体现在: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好处;②摒弃了落后的东西(如赌博、伤害性搏斗等);③既有冒险性又比较安全;④适合于大多数学生;⑤避免过于功利性。

(二)科学性

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是在学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同其他教育内容一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①具有丰富内涵,是人类文化和

科学的结晶,如身体科学原理、锻炼科学原理、训练科学原理以及相关的社会科学原理等;②科学和文化含量高;③内容的编制和教学遵循有关教学内容编制和教学的科学规律与原则。

(三)系统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表现在:①体育教学内容本身的系统性,即体育运动内在的规律使内容与内容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技术与技术之间有着某种相关的联系和制约因素,形成体育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而这一内在的结构是我们编制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②根据教育的目标、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认识体育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性特点,系统地、逻辑地安排各个学校、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并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

体育教学内容除了在上述三点与其他教育内容具有共性外,还具有它的特性,而对这些特性的理解对于从事体育教学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有:

(—)运动实践性

运动实践性是体育教学内容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这里的运动实践性是指体育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都是以身体练习形式进行的,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实践活动密切相连,受教育者本人必须在从事这种以大肌肉群运动为特点的运动时才可能真正学好这些内容,通俗地说,就是光用语言的传递,光靠看、想、听是无法学好体育教学内容的。当然体育教学内容中也有知识和道德培养的内容,但是体育内容中的知识

学习和道德培养,也必须是通过运动学习和实践体验,通过运动中的本体肌肉感觉和记忆才能准确获得的,这一点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娱乐性

如前所述,体育教学内容来自于各种身体活动,而这些身体活动的绝大部分又是来自于人的娱乐性运动,所以体育教学内容自然内含着运动的乐趣和娱乐性。这些运动的乐趣体现在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过程中的竞争、协同、克服、表现等心理过程中,体现受教育者对新的运动的体验和对学习进步的成就感,体现在运动的环境、场地、比赛规则、比赛形式等变化和加工方面,当受教育者在从事体育教学内容时,必然存在对这些运动乐趣的追求动机,体育教学的效果也受到体育教学内容娱乐性的影响,这也是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文化课内容的重要区别。

(三)健身性

由于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以大肌肉群的运动为形式的技能学习与练习,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就必然会对身体形成一定的运动负荷,因此在运动量合理的情况下,参加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练习时,都会对身体产生锻炼的作用,虽然这种锻炼作用由于教学时间的安排、量的多少和学习的目标的优先等各种因素,经常处于非组织性的状态(即对健身作用的难以控制性),或者说只是一种副产品的状态。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追求体育教学内容健身性的努力,如在编制体育教学内容时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特点将这些健

身作用进行科学化的设计和控制、在体育教学中将以身体不同部分为主的内容进行搭配、在教学过程中对运动负荷大小进行合理安排、对每个教育内容的健身效果进行评价等,可以说,体育教学内容的健身性特点是其他教育内容所不具备的。

(四)人际交流的开放性

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多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运动的学习和竞赛,而运动是以位置的变动方式来进行的,在运动学习、练习和比赛中人的交往和交流又是极其频繁的,因此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人际交流的开放性,体育教学内容以这种人际交流的开放性为基础,构成对集体精神、竞争、协同培养的独特功能,使得体育教育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开放,一些以小组进行;的内容使得组内的各种分工明确,体育学习中的各种角色变化远远多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五)空间的约定性

体育教学内容还有一个“空间约定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有很多运动是在固定的场地上进行的,甚至是以场地来命名的,如“田径”、“沙滩排球”、“郊游”等。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内容离开了特定空间的制约,其内容就会产生质的变化,甚至内容本身就不存在了。由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空间制约性,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且使得场地、器材、规则本身也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与分类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

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来讲,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上位层次(国家课程和教学内容)、中位层次(地方课程和教学内容)、下位层次(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从微观层面来讲,体育教学内容有四个层次,即第一层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领域)、第二层次(课程标准所示的水平目标)、第三层次(教学硬件与软件)、第四层次(具体练习方法手段),以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表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模式正在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三级课程首先是一个管理概念,它不是一种课程形态上的划分,也不存在哪一级课程是高级的或重要的,哪一级课程是低级的或次要的。它们都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至少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几个部分,教学内容只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只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从课程资源的角度采看,体育教学内容只是一种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而已,它不是唯一的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资源非常丰

富,既有体育教学内容,还有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体育文化,以及校外的体育资源等。体育课程决不仅仅是体育教学内容。根据这一基本思想,体育教学内容从宏观层面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上位层次——国家课程和教学内容

国家课程和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上位层次。它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和教学内容,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应该达到的共同体育素质而开发的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国家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的体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及编写的教学内容。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框架的主体部分,它所涵盖的内容和所占的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教学内容、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相比是最多的,因此,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中位层次——地方课程和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和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中位层次。它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的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地方课程和教学内容在充分利用地方体育教育资源、体育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地方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3.下位层次——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

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下位层次。它是以学校教师为

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体育教育资源,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学校办学理念、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教学内容与地方课程和教学内容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包括国家课程和教学内容、地方课程和教学内容和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三个部分(层次)的建设,是由国家、地方、学校共同完成的,它们各自承担的职责有所侧重,范围和比重也有所不同。

(二)微观层面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载体,从教学内容论的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具有多义性,从微观层面,按照具体化的程度,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1)第一层次是相当于体育课程标准所示的学习内容(领域),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这是通过分析活动领域来表述的,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内容。

(2)第二层次是第一层的具体化形式。从某种角度说这是能力目标分析,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内容,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示

的水平目标:获得运动的基础知识,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

(3)第三层次是教学中具体运用的硬件与软件,亦即通常所说白“教学内容教具”。如篮球、排球、体操等,以及有关的场地器材。这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体育教学内容。

(4)第四层次是具体的练习方法手段,亦即某项教学内容(如篮球的下位教学内容。如练习教学内容(篮球运动的各种练习方法),游戏教学内容(与篮球运动关系密切的游戏),认知教学内容(与篮球运动关系密切的知识)等。

二、中国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

中国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出现过多种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方法现介绍几种主要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

这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分类方式,它是以人的走跑、跳、投、攀、爬、钻等动作技能划分体育教学内容的。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2000年)的小学教学内容就是根据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的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的特点在于:由于不易受运动项目的限制,不仅有利于组合教学内容,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身体动作和基本活动能力比较适合低年级。相反,也正是由于与运动项目相脱节,所以不利于对某一运动项目技能的培养,不易引起高年级学生对竞技运动的追求,使其缺乏运动的动机。

(二)根据身体素质分类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这是一种按照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对有关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的方法。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在体育教学内容的次级分类中采用了根据身体素质分类的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是,它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分类明确,有利于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和帮助学生认识各运动项目与身体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许多项目并不是单纯发展某一方面身体素质的,所以这种分类显得不够准确,而且这种分类往往容易带来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文化特性的认识不足。

(三)根据运动项目分类

这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内容分类方法,它是按照运动项目的名称和内容进行分类的。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实验用,1996年),在体育教学内容次级分类中采用了根据运动项目分类的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有如下特点:首先,—这种分类与社会上进行的竞技运动相一致,在名称和内容上容易理解,有利于竞技运动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这种分类方法容易否定非正式比赛项目或一些尚不规范的比赛项目;即使是正式比赛的项目,也由于其在规则、技能等方面具有高水平特点,往往不符合学校教育的条件,需要对其做必要的改造,而改造后的教学内容也容易与原来的运动项目产生较大差异,成为一种似是而非的东西,从而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理解和掌握。

(四)根据教学目的分类

这种分类也是体育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内容分类方法。它是人为赋予的体育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如1994年出版的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和体卫司共同编写的《全国中专学校体育通用教学》采用了根据教学目的对体育教学内容分类的方法。

这种分类的特点表现在:首先,对可以达到多种目的的身体练习进行人为的规定,使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和教学方法更加明确。其次,有利于“打破以竞赛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编排体系”,也使得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得到保障。第三,分类时不会发生难以避免的内容重叠,也不会发生逻辑上的问题。第四,增强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性。(五) “综合分类”

这种教学内容分类是采用按基本部分与选用部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各项运动的基本教学内容与发展身体素质练习教学内容等相互交叉的综合分类方法。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提出并采用了“综合分类”的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反映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综合效果,.既有助于保持运动项目的固有特点和系统性,又有助于加强身体锻炼的实效性,使运动项目的技术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相互配合。这种分类的主要缺陷在于“不是用同一标准进行的分类”,违背了事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在教学内容分类的第三个层次上,将“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和“各项运动教学

内容”并放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于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采取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形成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层次可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是在同一层次上则必须采用同一个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三、中国现行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

(一)中国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内容

中国的教育在党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方针指引下,历来非常重视体育课程和学校体育工作,这使得中国的体育教学内容的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初步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社会主义体育教学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经过建国五十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这个教育内容体系既具有了明确的目标表述,也形成相对固定的内容和比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选课制度。这个教育内容体系以培养和造就出一代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正随着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地进行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体育课程又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保健知识,使学生加深对体育文化和健康的理解;其次,锻炼学生身体,用积极的手段去保持和增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三,运用体育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可创造性、可选择性和人际关系多样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竞争、协同精神和对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教育。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开始比较趋向自主,独立,是个性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还应通过剖析体育原理、现象及相关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其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和个性的形成做贡献。

由于体育学科要完成上述教育任务,而且体育教学内容又具有多功能、多指向、多手段和“非阶梯性”等特点,所以,体育教学内容必须紧紧扣住体育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从各种视角去分析各项教学内容的意义提出对教学内容的明确要求。

(二)中国各项体育教学内容的目标与要求

1.基本教学内容

(1)体育、保健基本原理与知识:这部分内容是为通过体育基础原理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体育对人类社会、对国家、对自己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其能更理性、更自觉地去锻炼身体,更科学、更合理地从事运动实践,通过保健与卫生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和身体健康所需要的环境,掌握一些基础的保健手段与方法,从而更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持健康,形成正确的卫生保健意识和态度。

教学内容要求:这部分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当前的社会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精选针对学生有重要意义的体育、保健原理来组织教学内容,切忌支离破碎、罗列知识,并注意考虑结合运动实践部分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内容,内容应具有现实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启迪性。

(2)田径:包括跑、跳、投等内容。应通过此项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概锐,理解田径运动枉锻炼身体中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明白跑、跳、投等的基本原理和特征,掌握一些基础性、实用性较强的田径运动技能,学会用田径运动来发展体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一些基础的田径裁判和组织比赛的常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要求:田径教学内容既与田径运动技能有直接联系,也与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有内在关系,同时还与人克服障碍、进行竞争的心理要求有内在联系。因此,不应该单从竞技项目去划分、去分析田径教学内容,而应从文化、竞技、运动、心理体验以及发展体能作用等多方面去全面地理解、分析教学内容、并组织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能掌握田径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灵活地把这些技能运用于竞赛、健身、娱乐等各种运动实践。

(3)体操:包括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和双杠等。通过此项教学内容,应使学生了解体操运动文化的概貌,了解体操运动对人体的锻炼价值和作用,明白基本的体操原理和特征,掌握一些典型的、实用性较强的体操技能并学会用体操的动作来进行身体锻炼和娱乐、竞赛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运用保护与帮助的手法去安全地从事体操运动,并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体操裁判和组织比赛的常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要求:体操运动既是体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有悠久历史的对发展人的灵活性、协调性、力量、平衡等身体素质很有效的运动,体操运动还与人克服各种外界物体的心理欲求有联系。因此,在分析体操教学内容时要从竞技、心理、生理等视角去全面地进

行,特别要提出的是,体操的学习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果总是停留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体操教学的意义。因此,应循序渐进地通过加大动作难度、加大运动幅度、改变动作套路等方式提高教学难度,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此外体操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全面性和规范性等要求。。

(4)球类运动: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橄榄球、网球等。球类运动是竞争性、趣味性很强的运动,也是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应通过此项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球类运动的概貌和球类比赛的共性特征,较好地掌握一至二项球类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运用战术的技能,具有能够参加球类比赛,裁判和组织比赛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要求:球类教学内容中的技术、战术较复杂,且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因此筛选教学内容比较困难。如果只进行单个技术教学,不与比赛联系起来就会失去球类运动的基本特性,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最终也不能使单个技术得到运用和提高,因此,应汪意把技术教学、战术教学与教学比赛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分析和选择时要注意顺序性、实战注、技术之间的联系性等。

(5)健美运动:包括民间舞蹈、健美操、体育舞蹈、韵律操、艺术体操等内容。此教学内容的共同特征是将舞蹈、表现与运动相结合,并伴随音乐等旋律和节奏进行的运动,是高中学生特别是女生很喜欢的运动。应通过本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各项内容的基本特征,了解从事这项运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掌握一些基本的健美运动的技能和一些实用的套路,并培养学生能够自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套路,注意通

过此类教学内容,改善学生的体态,培养节奏感和身体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要求:此类教学内容既是一项表现运动又是一项锻炼身体效果较好的运动。教学内容还与乐理、舞蹈原理、审美等内容相关。因此,组织教学内容应从审美观培养、舞蹈音乐理论介绍、感情表达能力培养和健身效果等多方面来考虑。以往这部分教学内容考虑动作教学的因素多,而教一些基本原则并让学生尝试自编的要求较弱,应予以考虑加强。

(6)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武术、导引、气功及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健身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效果很好,也受到高中学生的喜爱:民族传统体育的选民既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体育教学,也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通过此项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中国的优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情况有所了解,并懂得用其来健身、自卫的方法。还要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理解中国的“武德”精神,讲究武术中的礼貌举止,并与爱国精神、民族自尊心的培养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基本功和一些主要的动作并使其明白动作的含义。选用各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应使学生对基本的概貌有所了解,并学会其中一些基础的实用的运动技能。

教学内容要求:传授这部分教学内容应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强调教学内容文化性、实用性、范例性,特别加强对这些教学内容文化背景和意义的介绍,武术教学过程比较需要时间,要注意其教学的实效性。

2.任选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

基于新的教学体系理念, 要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以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素质教育被不断提及,素质教育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及教师的引导, 能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及身体、 心理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重视, 在高校,体育课程也已经被纳入必修课。基于此,教师要给予公共体育学科同等的重视,并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发展。 一、开展多种体育教学活动 高校领导要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充分认识体育也 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高校实际条件允许的前提 下,学校和教学应给学生提供多种体育活动选择的机会,使学生的兴趣发展得到充分满足。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 择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进行锻炼, 从而实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教育。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如篮球课、瑜伽课、排球课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健康课程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高校体育课程要对多样化的体育运动进行不断拓展, 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 观能动力得以有效提升,使学生自主进行健康有效的锻炼,实现高校体育趋于健康课程的改革[1]。 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师 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及教育的不断改革, 体育课程的革新必然少不了专业的体育教师。因此, 体育教师的理论和素质水平提升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2]。要加强教师的体育课程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促进高水平体育教师的有效培养。传统体育教学基本都是教师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只注重教学方式,而没有重视体育课程体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开 展,因此高校要组织教师开展健康课程探讨大会,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理论水平的提升才是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沟 通、交流、分享经验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及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综合能力。此外为了有效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高校一定要加强对教师系统的培训力度。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主要目的是通过健康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都要不断进行提高,以充分符合教学目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到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再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经验分享等 有效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和能力, 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健康课程的开展。 三、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 中,高校多年来都是使用“常规参考评价模式”的考试方法, 这种考试方法是比较片面的,仅注重体育教学的结果, 对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有所忽视。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以个人参照为评价模式, 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中注重结果的评价理念,从而转化为注重过程的评价,同时把结果的评价和过程的评价进行有 效融合,使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得到充分重视, 进而得出与“以人为本”理念相契合的评价结果[3]。针对学生学习效果 和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 应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对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体育活动中的合作精神等综合全方 面的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包括基础达标成绩及学生在对日常的体育项目运动进行学习后的各项测试成绩。先把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后,再把两者综合起来进行整体体育学习效果的 考核。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 “个人参考评价体系”对体育健康课程考核评价来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从客观综合的角度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情况进行了公平的 评价,对于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趣味性,对学生体育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公共体育的课程设置要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丰富多样的教 学内容,以充分实现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有效优化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钱光健.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运动,2018(15):85-86.[2]蒲松.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8,8(13):52-53. [3]刘翔,李为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研究[J]. 科技资讯,2018,16(13):185,187. 作者简介:杨贵雄(1982—),男,汉族,甘肃张掖人, 讲师,硕士。摘要:为了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改革、 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文章从开展多种体育教学活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育教学活动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9)22-0093-01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 杨贵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747000) 万方数据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选 择的原则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健身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生理、心理等各器官都尚未发育完善,过大的强度、负荷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危害。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的内容是否简便易行,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效,对学生的身体会带来伤害的内容就不可选择。 二:差异性 教学宗旨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自身素质等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在学习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依照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选择练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 三: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有意注意开始阶段,这时无意注意仍起到重要作用,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感知常常与具体形象思维融合在一起,且自我克制力差、注意力不易持久,尤其是7—8岁的孩子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只能维持10—15分钟左右。所以,低年级教学内容应该趋向一般单向传递和简单的游戏情节为主。

四:生活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尽量选择能与学生实际爱好、兴趣、需求相一致的内容,注意内容的终身效应。本来我们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我们也应使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五:多样性。 小学阶段,学生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同一内容的练习,时间久了就会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产生怠倦心理,对体育活动也随之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重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全面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生理、心理等各器官都尚未发育完善,身体需要均衡地发展,柔韧、灵活、速度等身体素质需要得到全面的锻炼。所以,在教学中应把体育知识、锻炼方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七:安全性 “安全第一”,无论选择什么教学内容,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准备工作做好,才能相对减少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科学性 为了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把传统的教材内容进行校本化、儿童化、趣味化改造,同时简化教材内容的技术结构,主

最新大学体育资料教学内容

1.中国出现的“体操“一词是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将养生与运动相结合,认为体育是一种养生工具,这为我们更深刻地揭示体育的本质提供了积极借鉴 3.原始社会萌芽时期的体育更接近于一种生活技能教育 4.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5.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其生长发育不仅对人体形态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内脏器官的发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有直接的影响。 6.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体育具有健身功能。 7.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长寿的影响指数中,自我保健指数占比为60%。 8.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并指出,做到这四点,便可解决 70% 的健康行为问题,使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9.体质是一种质量。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与健康的关系是,质量与状态的关系。体质决定健康。 10.健康体适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而且是机体保证以最大活力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以下属于健康体适能 A.心肺耐力 B.身体成分 C.肌力 D.肌肉耐力 E.柔韧性

25. 伸展运动最好在热身前进行。所有部位的拉伸都应维持30秒。感到肌肉放松后应当进一步拉伸。缓慢拉伸并保持呼吸均匀,不要急于求成。(错误) 25. 任何新伤都不应该热敷处理。(正确) 26. 在顾拜旦的倡导下,1896 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了第1届现代奥运会,标志着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33. 西方体育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宗教的特殊地位,以个人为社会本位强调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34.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统一;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问答题 1.运动项目上带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如:武术在中国,足球在巴西,斗 牛在西班牙。这些运动项目融合和积淀着本民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和文化习俗,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是相互协调的。请举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项目与国家。 答:相扑、柔道在日本,滑雪在北欧,橄榄球在美国,高尔夫球、网球在英国,冰球在加拿大。 2.什么是校园体育文化? 答:校园体育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校园中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具有高度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息。校园体育文化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集竞技、健身、消遣、娱乐、审美、传播文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成为师生闲暇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对于从2014年开始,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联合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谈谈你的想法。

体育优质课教案

兴仁县第三中学 体育优质课教案 课题:篮球“三步上篮” 任课教师:钱育金 任课班级:八(2)班 时间: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下午第一节 篮球“三步上篮”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以中学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学者容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上篮技术可以说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共有43人。大部分学生喜爱篮球运动。对篮球活动积极性很高。但对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多。本节课学习三步上篮技术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步上篮的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篮球三步上篮技术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大半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

创意版大学体育课程.doc

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况、场地器材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 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基础理论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说明 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必修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调剂学习和生活节奏,增添学习和生活乐趣有重要意义,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和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初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的。它是国家对全体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

材,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和进行管理与督导的依据。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教学目的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与要求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目的和任务;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自我保护知识;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掌握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初步运用获得的知识技能锻炼身体,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 导纲要(试行) 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对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主要依据。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体育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养成,提高职业准备水平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体育课程是寓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掌握与运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教育、职业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于体育学习活动之中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基本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素质;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形成健康的

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 第四条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及高职高专的专业特性制定的。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知识素养、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观赏能力,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利用体育的手段,掌握发展职业体能的方法,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与体育康复的方法,促进良好职业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设置与结构 第五条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评奖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打破原有的院(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各校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数应不少于8个;学生接受同一项目的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学年。 第七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体育兴趣、专业(群)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开设体育选修课。对部分因病、因伤、肢体残疾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体育课程。 第八条要强化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体育锻炼工作的管理,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落实。 第九条应努力将公共体育课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 一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原地一(二)列变二(四)列 4原地二(四)列变一(二)列 5、各种看齐 6图形走 二、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3、自然站立起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障碍跑 三、投掷 1、正面轻物掷远 2、正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后左右滚动 4、前滚翻及各种练习 二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跑步、便步、 4、队形变换 5、原地一(二)路和二(四)路互变 二、走与跑 1、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2、各种方式的走跑 3、自然站立起跑 4、障碍跑 5、 30米快速跑 6、400米走跑交替 三、投掷 1、各种滚、抛、投、推动作练习 2、侧面轻物掷远 3、侧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滚翻成蹲撑 三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50米快速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三、跳跃

1、单双脚跳 2、双脚连续跳上跳下 3、跑几步单脚起跳触悬垂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仰卧推起成桥 2、纵叉、横叉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四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后蹬跑 4、400米耐久跑 5、50米快速跑 6、障碍跑 二、技巧 1、跪跳起 2、仰卧推起成桥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6、简单的组合动作 三、武术: 1、基本手型 2、人体部位的运动方向 3、武术操 4、基本功 5、基本动作 四、篮球 1、运球 2、传接球 3、各种投篮 五年级 一、走与跑 1、高抬腿跑、后蹬跑 2、耐久跑 3、50米快速跑 4、障碍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4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三、跳跃 1蹲跳起 2、蛙跳 3、跑几步单脚起跳越过障碍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跪跳起 2、男生头手倒立女生肩肘倒立 3、靠墙手倒立 5、仰卧起坐 6、组合动作 六年级 一、小篮球 1、各种运球 2、传接球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试讲教案(排球)

体育(公共课)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排球) 教学内容:排球基本技术(发球) 教案类型:自主制作 姓名:赵宗俊 完成时间:2020年6月16 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正面上手发球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距离身体前30厘米,高度约1米左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右臂抬起,屈肘后引与肩平,抬头、挺胸、展腹、手掌自然张开。 (3)挥臂击球:利用蹬地,使上体向左转,同时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快速挥动。 (4)击球点:在右肩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用全掌击球的后中下部。 (5)击球动作:手指和手掌要张开与球吻合,手腕要迅速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 (6)结束动作:随着重心前移,迅速进入场地。 (7) 技术要领:手托球向上抛高一米,同时抬臂右旋体;转体收腹带挥臂,弧形鞭打用加力;全掌击球中下部,手腕推压要积极。 2、侧面下手发球 左肩对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左手持球于腹前。(脚→膝→上体→手→肩)左手将球抛于胸前,距身体一臂远,一个半球高,同时右臂摆至右侧后下方,利用右臂蹬地向左转体,带动右臂向前上方摆动,在腹前用虎口、全掌或掌根击球后下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一学生是形成人生观,掌握专业理论、技术、技能,是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处于从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转变。开始掌握了辨证思维,情感也更加具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但由于正处于青年期,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心理的闭锁性和渴望交往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和鉴别能力不够的矛盾,他们在认知方面很容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 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 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 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通过运动竞赛中的胜与负,领悟积极进取对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能有意识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 6. 社会适应 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能主动关心与帮助同伴,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过程,培养“竞争、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7. 职业素质 根据未来职业工作的特点,学习与职业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有助于防治职业病的体育手段进行锻炼。学习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认识体育对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 一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原地一(二)列变二(四)列 4原地二(四)列变一(二)列 5、各种看齐 6图形走 二、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3、自然站立起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障碍跑 三、投掷 1、正面轻物掷远 2、正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后左右滚动 4、前滚翻及各种练习 二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跑步、便步、 4、队形变换 5、原地一(二)路和二(四)路互变 二、走与跑 1、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2、各种方式的走跑 3、自然站立起跑 4、障碍跑 5、 30米快速跑 6、400米走跑交替 三、投掷 1、各种滚、抛、投、推动作练习 2、侧面轻物掷远 3、侧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滚翻成蹲撑 三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50米快速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三、跳跃 1、单双脚跳

2、双脚连续跳上跳下 3、跑几步单脚起跳触悬垂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仰卧推起成桥 2、纵叉、横叉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四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后蹬跑 4、400米耐久跑 5、50米快速跑 6、障碍跑 二、技巧 1、跪跳起 2、仰卧推起成桥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6、简单的组合动作 三、武术: 1、基本手型 2、人体部位的运动方向 3、武术操 4、基本功 5、基本动作四、篮球 1、运球 2、传接球 3、各种投篮 五年级 一、走与跑 1、高抬腿跑、后蹬跑 2、耐久跑 3、50米快速跑 4、障碍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4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三、跳跃 1蹲跳起 2、蛙跳 3、跑几步单脚起跳越过障碍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跪跳起 2、男生头手倒立女生肩肘倒立 3、靠墙手倒立 5、仰卧起坐 6、组合动作 六年级 一、小篮球 1、各种运球 2、传接球 3、各种投篮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IV课程代码:19ACT001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32实践学时:32 学分:2 选修课程:体育科学锻炼的方法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开课院部:体育部 一、课程性质、目的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课程目的:是指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上均得发展。具体目的应体现在: 1.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发展身体和增进健康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2.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平等、信任、包容、互相依赖、勇敢、创造、理性、追求美等价值观念。在和谐、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共同活动和同场竞技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及共同发展,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实际情况制定个人锻炼计划。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了解常见运动创伤预防和处置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比赛的欣赏能力,丰富自己生活,形成锻炼意识和习惯,使体育运动成为自身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述 2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体育的发展史,熟悉体育教材内容。 2. 掌握体育的基本概念。

体育教案-小学体育教案.doc

体育教案-小学体育教案 教学设想建阳市徐市中心小学余运临一、课的指导思想:1、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协调发展。2、在课的活动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在教学中力求使课堂形成“健身娱乐、创新教育”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4、以生活化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二、课的设计:1、教材设计:本节教材是根据《体育与健康标准》水平一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精神,通过学生的想象和模仿,利用简单的教具(板凳)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的设计: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手段,将“健身娱乐”和“创新教学”贯穿课的全过程,主要现为以下两种方法:创新教学法:创新教育是课改的核心思想,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本课力图通过学生将一条板凳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对其加以模仿来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把板凳变成“马”、变成“花轿”等。游戏练习法: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本课通过多种多样的板凳游戏,达到激发参与的目的。通过游戏实现“健身娱乐”的教学思想。3、课的密度与强度的设计:本节课是以“板凳”为手段,学生始终在想象和模仿中进行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因此心理活动密度较高。同时

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以愉快教学为主,淡化动作强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4、场地器材的设计本节课的场地器材设计是以农村小学情况为背景,从城乡兼宜着眼,以自主学习为原则的设计思路。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只要是学校就会有板凳,充分利用板凳解决器材不足的情况。无论场地大小,只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就有最“广阔”游戏空间。因此本节课不对场地做更多要求,只是在相应的环节上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则可。 教学设想建阳市徐市中心小学余运临一、课的指导思想:1、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协调发展。2、在课的活动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在教学中力求使课堂形成“健身娱乐、创新教育”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4、以生活化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二、课的设计:1、教材设计:本节教材是根据《体育与健康标准》水平一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精神,通过学生的想象和模仿,利用简单的教具(板凳)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的设计: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手段,将“健身娱乐”和“创新教学”贯穿课的全过程,主要现为以下两种方法:创新教学法:创新教育是课改的核心思想,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本课力图通过学生将一条板凳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对其加以模仿来达到创

大学体育课教学设计

大学体育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 年级学期:二年二期 任课教师:唐红兵 授课单位:

2013 学年第1学期课程表 教学常规

1、课前常规 (1)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除教研室进行集体备课外,个人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写出教案,才能上课。 (2)上课应提前10分钟到达教学场地,及时检查、布置、安排场地、器材等。(3)按时上、下课,并随时注意自身衣着、仪表。 (4)随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健康状况、教学效果,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课堂所需场地、器材、设备必须在上课前一小时通知教辅人员做好准备。 2、课堂常规 (1)上课时由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布置课的内容,任务。 (2)检查学生着装,登记出勤。安排见习生。 (3)注意教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严格按教案教学,目标明确,科学组织,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5)必须做好准备活动及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6)严格管理并教育学生爱护场地、器材、设备。 3、课后常规 (1)认真做好课堂小结。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及下次课任务。 (2)清点归还器材。

(3)每学年结束后,教师主动将教案、考勤登记表交资料室存档保存。(4)加强对任课班差生的课外辅导工作。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2-2013学年第12学期教学周历 课程名称公共体育

说明:1、教学内容按每次授课内容填写。 2、考核方式分考试与考查两种。 3、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周历,一式四份,经学院(系、室)院长审阅同意后,一份自存,一份交所在系,一份交所在学院,一份交学生。 学院(系、室)远战签名:任课老师签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大学体育课教案

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说明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学科目中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高中体 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修订稿),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殊 要求制订的. 高中是普通教育中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高中学生身心的发展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与功能,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通过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国家对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编写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依据,是进行教学,评估教学质量和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进行管理与督导的依据. 一,教学总目标 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本,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一)全面锻炼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培养健康的体魄,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的发展和对自然,社会的适应性及应变能力; 增进健康,抵御疾病;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身心素质和心理的承受能力. (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满足高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要,,使学生懂得体育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对健康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卫生保健的方法,学会运用体育等手段增进健康; 在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比赛;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运用已学过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自主设计锻炼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三)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提高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对体育的兴趣言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欣赏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针对体育的特点,培养活泼愉快,顽强拼搏,主动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胜不骄,败不馁,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 二,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1F (一)构建本课程内容的依据 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以及有关教育 法规,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现状,体育与健康的学科特点,构 建体育与健康课程. (二)构建本课程内容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的综合功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 一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原地一(二)列变二(四)列 4原地二(四)列变一(二)列 5、各种看齐 6图形走 二、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3、自然站立起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障碍跑 三、投掷 1、正面轻物掷远 2、正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后左右滚动 4、前滚翻及各种练习 二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跑步、便步、 4、队形变换 5、原地一(二)路和二(四)路互变 二、走与跑 1、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2、各种方式的走跑 3、自然站立起跑 4、障碍跑 5、 30米快速跑 6、400米走跑交替 三、投掷 1、各种滚、抛、投、推动作练习 2、侧面轻物掷远 3、侧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滚翻成蹲撑 三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50米快速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三、跳跃 1、单双脚跳

2、双脚连续跳上跳下 3、跑几步单脚起跳触悬垂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仰卧推起成桥 2、纵叉、横叉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四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后蹬跑 4、400米耐久跑 5、50米快速跑 6、障碍跑 二、技巧 1、跪跳起 2、仰卧推起成桥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6、简单的组合动作 三、武术: 1、基本手型 2、人体部位的运动方向 3、武术操 4、基本功 5、基本动作四、篮球 1、运球 2、传接球 3、各种投篮 五年级 一、走与跑 1、高抬腿跑、后蹬跑 2、耐久跑 3、50米快速跑 4、障碍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4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三、跳跃 1蹲跳起 2、蛙跳 3、跑几步单脚起跳越过障碍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跪跳起 2、男生头手倒立女生肩肘倒立 3、靠墙手倒立 5、仰卧起坐 6、组合动作 六年级 一、小篮球 1、各种运球 2、传接球 3、各种投篮

体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总纲 一、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依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在总结我院近几年体育课程改革和学习先进院校经验的基础上,以当今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对我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目的是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即符合国情又具有我院特色的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此次大纲修订,在进一步明确我院“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基础上,突出了单项课建设的特点。大纲分为总纲和单项课教学大纲两部分。总纲对我院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考评以及执行大纲的要求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教师依据总纲要求,结合各专项课实际,制定具有各自特点,切实可行的专项课教学大纲。使其成为,实施单项课建设,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锻炼为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经。 三、课程目标 (一)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我院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主要适用于基础专项课、专项提高课、俱乐部活动课。 1.运动参与目标:爱好体育运动,基本形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能够编制切实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能较熟练地掌握1-2项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损创伤的预防和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具有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的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