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要文档防扩散系统方案介绍

重要文档防扩散系统方案介绍

重要文档防扩散系统方案介绍
重要文档防扩散系统方案介绍

重要文档防扩散系统方案介绍

、八

前言

随着Internet 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文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传输和保存。因此,在网络中承载了越来越多的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在的关键数据,些电子文档则组成了企事业单位的核心数据资产。例如:

制造业关心的设计图纸、价格体系、商业计划、客户资料、财务预算、市场宣传计划、采购成本、合同定单、物流信息、管理制度等。

政府和军队所关心的公文,统计数据,机要文件,会议机要,军事情报、军事地图、作战方案等。

金融机构所关心的交易数据、账目信息、融资投资信息、董事会决议、大客户信息、上市公司中报/ 年报等。

知识型企业所关心的调查报告、咨询报告、招投标文件、专利、客户资料、价格等。设计类机构所关心的设计图、设计方案、策划文案、客户信息、软件程序等。专业事务所所关心的涉及众多客户的机密信等。

娱乐行业以及图像声音处理行业的重要的语音、图像等防止泄密的声音和影像文件。

上述文档一旦发生遗失,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的灾难:

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利润的损失

企业的关闭

国家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下降

泄密原因分析

纵观国内外不同行业用户的泄密事件,经过统计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信息泄密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如下三个层面的四个方面。

被动泄密:

包括信息盗窃和信息丢失

1.信息盗窃——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并进行恶意利用的犯罪行为。

信息盗窃动机主要来自:

A.获取机密或敏感数据的访问权;

B.利益驱动,如为了钱财或地位等。

主要表现形式:

系统入侵、未授权访问、信息窃取、木马后门、网络嗅探、商业间谍等。

2.信息丢失——由于设备、存储介质丢失而引起信息丢失,造成信息泄漏。

主动泄密:

主动泄密是指工作人员故意泄漏数据信息资料。相比被动泄密而言,主动泄密防不胜防,因为工作人员能够接触到重要信息,并具有一定的访问、使用权限。

造成主动泄密的主要原因来自:

A.内部员工离职或与公司发生劳动纠纷而将重要文件带走;

B.利益驱使内部员工将公司重要的商业机密提供给竞争对手;

C.企业信息管理不善,导致内部员工能够接触到企业敏感的业务数据或敏感信息,没有做分级分权细化处理;

D.相关信息保密制度和惩罚措施滞后、责任不到位、法制观念淡薄、员工考核机制落后、缺乏流程化管理是造成员工会主动泄密的客观因素。

交叉感染:

信息交叉感染也容易带来信息泄漏,它属于无意识的信息泄密。我们知道,信息在流转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如新建、操作、发布、传输、存储、销毁等,当一个信息被发布出来后,往往会通过网络或是存储设备将信息传递到其他地方,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做好保护工作,就会很容易被别人获取,无意间造成信息泄漏。

主要表现在:

A.—机多用户引发信息交叉感染,电子文档都存储在共享的硬盘上,加上操作没有采取强制访问控制措施,其他用户能够接触到保密文档,因此无法保障各用户电子文档的安全,给别有用心的用户可乘之机;

B.移动存储设备引发数据交叉感染,当电子文档拷贝到移动存储设备上,如笔记本电

脑、USB移动硬盘等,这些设备在借用、维修、外出办公过程中,极易被他人偷走;

C.剩磁效应引发数据交叉感染,采用特殊的文件恢复工具将删除的文件恢复过来,从

IC卡梯控系统(层控)设计方案

第二章、系统主要亮点优势 简单介绍一下智能电梯管理系统:智能IC卡控制电梯管理系统由安装在电梯轿厢和厅外的IC卡控制器、安装在管理中心的IC卡发卡中心、电梯的使用人员持有的IC卡组成。在电梯的轿厢内设置读卡器,电梯的使用人员刷卡后,电梯可以开放对IC 卡预先设定层楼的轿内指令,提供给使用者登记;无卡或者卡未授权的楼层,则不能登记,开放的公共区域则无须IC卡可以登记。可以限制无关人员进入IC卡权限区域。在电梯的厅外设置读卡器,电梯电梯的使用人员刷卡后,电梯可以开放对IC卡预先设定的外召按钮,提供给使用者登记;无卡或者未授权的IC卡,则不能登记,开放的公共区域方向的外召按钮则无须卡可以登记。可以限制无关人员进入IC卡权限的电梯。 I C卡发卡中心对每一张IC卡进行权限设定后,发出的卡才可以使用,不同的卡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限,对应不同的使用人员;管理者持有的管理IC卡通常设置成可以使用电梯的全部权限;对于丢失的卡,IC卡发卡中心可以挂失,对丢失的IC卡禁用,阻止非法持有者继续使用。智能IC卡控制电梯管理系统在电梯处于消防、检修等特殊状态时自动退出管理,也可以通过手动开关退出管理,电梯可以实现无IC卡登记,方便电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智能IC卡控制电梯管理系统加强了传统安全管理系统中管理的薄弱一面,极大地提高了楼宇的安全等级。 该系统对社会的作用和贡献:一,显著提高业主居住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为物业管理者带来集中而简单的有效工作,为房地产商提高楼盘卖点;二,节能方面:A、电费:由于有效的限制了无权乘梯人员的乘梯行为,降低电梯使用频率,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电费开支。B、维修保养费:减少日常维护开支:由于大大降低了电梯的运行次数,可有效延长电梯易损件的平时更换周期,比如抱闸和自动电梯门的开启器等易损件,每年可节省不少于2000元的维护费用。延长大修周期:电梯的大修费用大约在1-2万元左右,原本5年就需要大修的电梯,这样可有效的延长至7-8年再大修。C、人工费:由于有效的限制了无权乘梯人员的乘梯行为,再加之本楼住户也只能到达为其授权的楼层,所以大大降低了楼内的环境污染,减轻了保洁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安全人员巡查次数,收费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使降低管理成本成为可能。 功能全面: 博锐特公司从事智能化一卡通系统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经验,提供的非接触式IC卡电梯智能控制系统在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功能全面,可以满足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主要针对以下三类客户群体: A、电梯 增强电梯功能,减少电梯维保费用。 提升电梯档次,增加卖点 B、住户

楼控系统施工方案

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弱电楼控系统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 1.1 施工工序 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弱电楼控系统施工工序如下: 1) 施工准备阶段 2) 弱电各系统主体结构剔凿、埋管阶段 3) 明配管敷设阶段 4) 弱电桥架、连接线管安装阶段 5) 线缆敷设阶段 6) 机柜、客户端设备安装阶段 7) 设备开通调试阶段 8) 交工验收阶段 1.2 具体的施工方法 1.2.1 弱电桥架、连接线管施工 因为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大厦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主要在线槽和线管内进行,所以桥架、线管必须安装牢靠,具体高度会在施工前征询建设方意见后实施。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墙体内配管进行墙面剔凿后暗埋,到达吊顶标高后统一标高(装修吊顶图出 来后与建设方、监理、总包房、装修公司协商),进行明配,明配管时,吊杆安装前弹线、打眼、吊杆安装;间距为1.5米; ●桥架安装时水平桥架宽度超过400mm时,采用φ10吊杆及40*40角铁作托架, 安装前弹线、打眼、吊杆安装;间距为1.5米,关键部位采用40*40角铁作龙门吊架;水平桥架宽度不超过400mm时,采用φ10吊杆及40*40角铁作托架,安装前弹线、打眼、吊杆安装;间距为1.5米,关键部位采用40*40角铁作单臂吊架;纵向桥架安装时,作支架固定,安装牢固; 1.2.2 弱电线缆施工 ●配线前消除槽内、管内的污物和积水,。 ●线缆布放前核对型号规格、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是否相符;

●在同一线槽内线缆截面积总和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线缆布放平直,不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清晰、 端正和正确; ●弱电线缆与强电线缆分离布放,线缆间的最小净距符合规范要求的 300mm以上; ●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不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整,固定 绑扎带、绳不能勒得过紧; ●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进行整理和保护,盘线时要顺 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能太小,有可能的话固定在桥架、吊顶上或纸箱内,做好标注,提醒其他人员勿动勿踩; ●线缆布放时应有冗余,在设备间,双绞线预留适度,一般为2至4米, 用于端接配线架;工作区为0.3至0.5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3至5米;有特殊要求的可以按设计及建设方要求预留长度; ●线缆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大于1.5m; ●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 不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避免损伤 光缆; ●电缆桥架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固定在桥架 的支架上,以防线缆下坠造成自身损伤;水平敷设时,直接部分间隔距3~5m处设固定点;在线缆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 处设置固定点; ●槽内线缆顺直、不交叉,线缆不溢出线槽,在线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 处绑扎固定。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对线缆进行绑扎,4对双 绞线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双绞线、光缆及其他电缆根据线缆的类型、缆径、线缆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大于1.5m,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应;

人脸识别加IC卡刷电梯梯控方案设计

人脸识别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设计方案 适合:高档住宅小区物业类

第一章电梯控制系统简介及设计依据 电梯管理系统简介 简单介绍一下智能人脸识别电梯管理系统:智能人脸识别电梯控制管理系统由安装在电梯轿厢的人脸识别一体机和控制器以及人脸采集器组成。电梯的使用人员通过人脸识别确定身份后,电梯可以开放所有按键权限,使用者选择自己所要到达的楼层按键,点亮按键并启动电梯到相应楼层;没有登记授权的人员,则不能使用。 1.2 系统主要设计依据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90,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工程安装电器图集》 ●《安防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CJ/T166-2002 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标准 ●ISO 14443 TYPE A/B 非按触式IC卡读写标准 ●ISO/IEC9789-2 加密标准 ●ISO 7816 IC卡特性标准 ●ISO 9992 IC卡与写卡机之间的传输信息格式及交易流程规范●ISO 10202 IC卡交易系统安全架构 ●ISA RP55.1 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 ●ANSI/ISA S82.01 电气和电子设备、测量和控制机相关设备的一般要求●GB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验收导则(试行) 第二章系统方案

霍尼楼控系统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3) 第2章、用户需求分析 (4) 第3章、方案概述 (5) 3.1、系统应能达到的功能 (5) 3.1.1、保证楼内环境满足各种功能分区的要求 (5) 3.1.2、提供最佳的能源供应方案 (5) 3.1.3、实现物业管理现代化 (5) 3.2、招标文件及图纸 (5) 3.3、遵循标准 (5) 3.4、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6) 3.4.1、先进性 (6) 3.4.2、成熟性与实用性 (6) 3.4.3、灵活性和开放性 (7) 3.4.4、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7) 3.4.5、标准化和模块化 (7) 3.4.6、安全性与可靠性 (8) 3.4.7、服务性与便利性 (8) 3.4.8、经济合理性 (8) 第4章、系统设计 (9) 4.1、系统特点 (9) 4.2、系统结构 (10) 4.2.1、系统构成 (10) 4.2.2、系统网络结构 (10) 4.2.3、EBI/ComfortPoint TM系统的概述 (12) 4.3、系统配置方案 (14) 4.3.1、总体目标 (15) 4.3.2、楼宇自控系统监控说明 (15) 4.3.3、冷源监控系统 (15) 4.3.4、送排风监控系统 (16) 4.3.5、空调、新风系统 (16) 4.4、配置点表 (18) 第5章、系统功能描述 (19) 5.1、软件功能 (19) 5.1.1、EBI综述 (19) 5.1.2、EBI 系统软件配置 (21) 5.1.3、基本功能 (21) 5.1.4、软件特点 (22) 5.2、硬件功能 (30) 5.2.1、集散分布式的DDC控制器CP-IPC (31) 5.2.2、集散分布式的DDC控制器扩展模块CP-EXPIO (32) 5.2.3、集散分布式的DDC控制器数字输入输出模块CP-DIO (33) 5.2.4、集散分布式的DDC控制器小型控制器CP-SPC (34)

梯控系统设计方案

电梯楼层按键管理系统方案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3.1系统设计目标 (5) 3.2系统设计原则 (5)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6) 4.1系统概述 (6)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6) 4.3系统结构 (7) 第五章设备介绍 (8) 第六章工作原理 (10) 第七章系统设备清单及价格 (11) 第八章工程实施 (12) 第九章售后服务 (14) 第十章质量保证 (15)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VD-TK800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通过采用VD-TK800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VD-TK800基于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ACS2002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也可以独立使用来控制电梯。VD-TK800可在线运行,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即使关闭PC机,VD-TK800也可以正常使用,确保其稳定可靠的控制功能,从而提高楼宇管理层次。 VD-TK800/E智能电梯控制器

楼控自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楼宇自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Ⅶ50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楼宇自控系统的安装。 2施工准备 2.1材料、设备 2.1.1前端设备:主要包括网络控制器、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控制台。 2.1.2终端设备: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电动阀、电磁阀等执行器。 2.1.3传输部分:电线电缆、DDC控制箱等。 2.1.4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合同文件及设计要求选型,对设备、材料和软件进行进场检验,并填写进场检验记录。对设备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CCC”认证标识、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合格方可安装。 2.1.5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2.1.6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机螺钉、平垫、弹簧垫圈、接线端子、绝缘胶布、接头等。 2.2机具设备 2.2.1安装器具:手电钻、冲击钻、对讲机、梯子、电工组合工具。 2.2.2测量器具:250V兆欧表、500V兆欧表、水平尺、小线。 2.2.3调试仪器:楼宇自控系统专用调试仪器。 2.3 作业条件 2.3.1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2.3.2中央控制室内土建装修完毕,温、湿度达到使用要求。 2.3.3空调机组、冷却塔及各类阀门等安装完毕。 2.3.4暖通、水系统管道、变配电设备等安装完毕。 2.3.5电梯安装完毕 2.3.6接地端子箱安装完毕。 2.4技术准备 2.4.1施工图纸齐全。 2.4.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3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氏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中央控制室设备安装→ 管路及线槽敷设→→现场控制器安装→→单体设备调试→系统联调 →传感器、执行器安装→ 3.2操作方法 3.2.1管路及线槽敷设:参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Ⅶ803)的相关内容。 3.2.2中央控制室设备安装 3.2.2.1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检验,并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2)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备品备件齐全。 3.2.2.2按照图纸连接主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网络控制器等设备。 3.2.2.3设备安装应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应做防锈处理。 3.2.2.4设备底座应与设备相符,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

西门子梯控系统方案

门禁和电梯管理控制系统方案上海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3.1系统设计目标 (5) 3.2系统设计原则 (5)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6) 4.1系统概述 (6)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6) 4.3系统结构 (7) 第五章设备介绍 (8) 第六章工作原理 (11) 技术指标 (11) 1工作温度及湿度范围 (11) 2控制器电源要求 (11) 3控制器内存贮器保存 (11) 4输出继电器触点 (11)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西门子梯控系统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系统。通过采用梯控模块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梯控模块基于Sipass门禁梯控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ACC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 电梯控制模块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就目前的实际情况和贵方的系统需求总结如下: (1)共有30 部电梯需要控制。 (2)每部电梯最高32层。 (3)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的楼层。

CTCS列控系统介绍详解

CTCS列控系统介绍详解 为什么发展CTCS 1、既有线提速、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对信号技术的发展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条件已成熟。 多年的实践摸索、经验积累; 欧盟的GSM-R/ETCS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借鉴。 3、需要对中国列车控制技术发展进行规划。 1)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使得铁路信号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列车速度大于160km/h后,列车的开环控制已不能满足要求。A TP已成为行车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装备。 (2)ATP是由地面信号设备和车载设备共同组成的闭环高安全系统,是地面联锁向车载设备的延伸,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以车载设备为主的行车方式。各国铁路在实施ATP过程中,都是以故障安全作为最重要的技术条件,将地面和车载设备按一个系统统一设计,同步进行技术更新或强化改造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高安全、高可靠性。 (3)通信信号一体化是现代铁路信号的重要发展趋势。实现对移动体的控制,移动通信是最便捷的手段。因此基于通信特别是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的ATP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4) 技术标准统一,系统化设计,模块化产品,通用兼容是ETCS主要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总体规划原则 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路情,制定我国统一的A TP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 实行跨专业合作,集中全路专家智慧,共同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和总体规划; 坚持技术先进、系统成熟、经济合理,等级配置的原则; 坚持通信信号一体化的方向,新线建设优先发展基于无线的ATP; 坚持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并重,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步实施,有序发展; 坚持机车信号主体化与发展A TP相结合。 标准定义: CTCS是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并以分级形式满足不同线路运输需求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TCS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的缩写,即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它以分级的形式满足不通线路的运输需求,在不干扰机车乘务员正常驾驶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探讨

3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300251天津  收稿日期:2008207214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探讨 王海忠 3 摘 要:结合列控联锁一体化设计经验和发展现状,从系统处理能力、输入输出控制、轨道电路编码和统一接口等方面,对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建议供探讨。关键词:列控联锁一体化;设计;方案 Abstract:Based on design experience and the devel opment trend of the Train Contr ol &I nterl ocking I nte 2grati on syste m ,the article p r oposed s ome s oluti ons for reference including syste m p r ocess ability,input and out put contr ol,track circuit coding and interface unificati on . Key words:Train Contr ol &I nterl ocking I ntegrati on Syste m;Design;Soluti on 随着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在信号系统中逐步开始采用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秦沈客运专线首次引进法国SE I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并已成功运用4年多;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引进的德国SI M I S W 联锁系统,也是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国内科研 单位也正在致力研发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这是信号系统集成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就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进行技术探讨。 1 系统概况 111 基本概念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是指运用一套计算机系统可同时完成联锁逻辑控制和列车运行控制两方面功能,二者通过内部变量形式交换信息,减少信息重复采集,是输出功能强大、结构简洁的信号安全控制系统。 112 国内外现状 国外高速铁路普遍采用了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具有代表性的包括:SE I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SI M I SW 联锁系统、S mart L ock300系统和DS 2ATC 系 统等,它们均采用了三取二安全冗余结构,在高速铁路运用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国内地面列控中心的研发以CT CS 22级列控系统发展为契机,在第六次提速中得到运用。当时因该列控中心是与既有联锁结合,同时时间紧迫,因此,没有设计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目前在建的合 宁、合武铁路也是按照列控中心与联锁分别进行设计的。国内科研单位正在积极研制自主品牌的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 2 系统结构 与计算机联锁系统类似,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一般包括主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轨道电路和应答器控制模块等。主计算机一般采用硬件安全冗余结构,国外多数采用三取二结构,国内以二乘二取二结构为主;国外一般为单套配置的输入输出接口,国内则采用双驱双采的方式;国外一般也采用单套结构的轨道电路和应答器控制模块,国内在发展1+1备用的方式。通过适当的冗余,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但利用冗余弥补生产制造工艺上的缺陷是不可取的。首先应该立足单套设备的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各项工艺可以与国际上先进工艺媲美;其次,过度的冗余势必带来复杂的切换,并增加整个系统的故障点,系统的可用性相应地有可能降低,给维护管理造成不便;最后,多级冗余势必提高系统工程造价,对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的发展不利。 3 设计方案 311 系统处理能力 在列控、联锁这些安全系统的设计中,首先应使系统结构简洁,复杂庞大的系统很难验证其安全性;其次,目前国内采用的基于国外成熟硬件的计算机系统其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而要保证系统扫描周期,这就带来处理速度与数据容量的矛盾。在客运专线设计中,联锁逻辑较普速铁路应适当简化,如中间站 — 91— 2009年1月铁道通信信号 January 12009 第45卷 第1期RA I L WAY SI G NALL I N G &C OMMUN I CATI O N Vol 145 No 11

立方梯控一卡通系统方案

XXXXX项目 立方一卡通系统 解决方案 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小区一卡通系统概述 (3) 1.1系统设计原则 (3) 1.1.1可靠性和稳定性 (3) 1.1.2易管理性 (3) 1.1.3易维护性 (4) 1.1.4开放性 (4) 1.1.5规范性 (4) 1.1.6可扩充性 (4) 二、一卡通管理中心 (5) 2.1发卡器(RF-RC10-X) (6) 三、电梯控制管理系统 (8) 3.1 我们的优势 (8) 3.2 系统结构 (9) 3.3 系统特点 (10) 3.3.1 严格的权限认证 (10) 3.3.2 多样的访客管理 (11) 3.3.3 丰富的权限管理 (11) 3.3.4 控制释放 (11) 3.3.5 实时手动控制 (11) 3.3.6 脱机运行 (11) 3.3.7 丰富的接口设计 (11) 3.4 访客管理 (12) 3.5 系统设备简介 (13) 3.5.1 调度控制器(RF-EC51) (13) 3.5.2 电梯控制器(RF-EC50) (14) 3.5.3 按键控制器(RF-EI12) (15) 3.5.4 厢内读卡器(RF-RC31) (16) 四、系统培训、保养与保修服务 (18) 4.1 系统培训 (18) 4.2 保养与保修服务 (19)

一、小区一卡通系统概述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管理与资金的流通也将进入信息化的革命。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卡已成为一种趋势,各种各样的卡使人眼花燎乱;卡的使用迫切需要形成统一的规范,而“一卡通”正是这一信息化革命的产物---变量信息及移动信息。 有关专家根据多年对各种卡的探索、研究及智能卡管理系统工程的开发、运用,认为真正的“一卡通”概念应该是“一卡一库一线”,即一条网络线连接一个数据库,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软件,实现对一张卡的设置、管理、查询等等的功能。 1.1系统设计原则 1.1.1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系统设备选型、网络设计、软件设计等各个方面要充分考虑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设计方面,要采用容错设计和开发计算结构。在设备选型方面,要保证软件、硬件的可靠性。 必须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都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用最低的成本换来最高的安全性能。 1.1.2易管理性 系统涉及面广,需要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系统管理员要在不改变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具备对系统进行调整的能力。

楼控系统施工方案

BA系统 1.1 设备安装 1.1.1 系统设备安装条件 (1)室内装修和BAS表面安装的元件、设备的协调作业方案,已经得到确认; (2)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应与合同一致,并经过业主方验收; (3)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 (4)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已提前清除; (5)与BA系统相关的各设备已安装完毕(或需要配合共同安装); (6)BA系统设备安装完后有条件并能采取进行成品保护措施; 1.1.2 系统设备的安装 (1)中央控制器及网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 (2)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层; (3)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确定其外形完是否完整,内外表面漆层是否完好,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4)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控制设备、UPS、打印机、HUB集选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尤其要检查其主机与DDC之间的通讯线; (5)检查系统电源是否到位,电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1.3 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1)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安装在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防护罩。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 (2)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3)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Ω,1kΩ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Ω。 1.1.4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1)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位置。 (2)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 (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安装。 (4)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1.1.5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1)水管温度传感器应在工艺管道预制与安装同时进行。 (2)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和震动较大的位置。 (4)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 (5)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1.1.6 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安装 (1)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2)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3)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4)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 (5)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6)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

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介绍

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介绍 1.PM(Project Management)中基本功能说明: 1.1询价与报价管理 1.1.1项目背景调查 项目合同类型(系统中内建,系统输入进行沟选): ?全过程(EPC)承包合同(总承包项目或叫做交钥匙合同项目) ?设计采购(EP)承包合同(只负责项目的设计与采购工作) ?设计(E)承包合同(只负责项目的设计任务) ?采购(P)服务合同(项目只涉及设备、材料的采购工作) ?施工管理(C)服务合同(负责项目的施工管理或监理任务) 项目风险的评估(系统中内建,系统输入进行沟选): ?政治风险 ?资金风险 ?汇率风险 ?设计风险 ?技术风险 ?地域风险 ?设备采购风险 ?施工风险 项目客户资信度(系统中内建,系统输入进行沟选): ?资金规模大小 ?资金支付诚信度 ?行业知名度 ?客户相关资质 1.1.2项目可行性研究 据项目合同类型进行评估,系统输入和管理内容如下: ?技术与设计能力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合同类型执行性研究 ?采购资源提供能力(国内是否有相关合格产品及材料提供)

?人力资源配置是否满足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项目期限能否达到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项目预期利润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1.1.3项目系统方案设计 ?项目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师要在系统中写出设计要求,设计方案内容,同进系统可导入 相关设计文档与图纸。 ?项目采购设计工艺设计师要在系统中写出设计要求,设计方案内容 ?商务运营计划:业务部要在系统中写出商务运营计划,及各运营计划执行时间管理约束, 以便在系统进行运营计划实施管理。 ?项目实施人员配置方案:项目部或项目负责人要制定出一个项目实施人员配置方案,以 便公司对其进行人力资源准备与配置。 1.1.4项目合同谈判与签订 合同过程管理内容: ?合同负责人的确定:公司参各个合同中要在系统中明确合同负责人,系统会将相关提醒 信息发送此负责人邮箱或管理模块中。 ?合同内容的起草(公司提供相关各类合同模板,变成系统可调用与修改)。此项中涉及 内容有:公司的业务提供相关合同规定内容、相关商务要点等。 ?合同的审核:要由审核管理菜单,审核人对其内容进行最终修改与审核。 ?合同谈判:谈判人员、人员、时间、地点的确定,内容要在系统中实现其管理功能。 ?合同的签订:修订系统中原合同内容,是其和谈判中修订内容一致。系统中设置总经理 权限,并将合同内容以正式文本以邮件方式发送给客户,邮件附件的文档一般以PDF文 件格式发送,并对书面文档进行盖章生效处理,并在系统中做标识管理。 1.1.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内容: ?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客户编码、客户区域、、合同签订日期、合同生效日期、合同 完成日期、合同金额、客户合同负责人、客户联系人电话、客户负责人电子邮件、公 司合同负责人、公司合同负责人电话、公司合同负责人电子邮件 ?功能要点:可据以下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和筛选工作,据不同条件进行相关查询和排序。 1.1.6订单输入管理(对公司已经签订合同的正式订单进行录入、审核、进程管理): 录入内容: 项目名称、合同金额、客户编号、客户区域、客户名称、设备规格、合同编号、合同签订日期人、合同生效日期、合同交货日期、合同执行人、关键检查点日期、 订单管理流程图:

列控系统

铁路由于先天的综合优势,全天候、占地少、运量大、能耗低、速度快、安全性好、性价比高,必然成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随着高速铁路的兴起,对铁路通信信号在安全和功能上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CTCS-2及CTCS-3级列控系统已经实际应用于当今的客运专线上。 列控中心(TCC)是我国CTCS-2级列控系统地面信号控制的核心设备,实现控制有源应答器的报文输出和临时限速的核对与执行,还负责ZPW-2000A/K轨道电路的编码、区间信号机点灯逻辑、站间通信、区间及站内轨道电路改方等逻辑功能,担负着列车行车安全的重大责任。TCC同时也是CTCS-3级列控系统地面信号控制的降级备用设备,为列车提供行车命令,保障行车安全。 在以往的列控中心仿真系统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没有对站内编码逻辑进行处理,基本上将站内简化为区间来运行,造成的结果是整个仿真系统不能对侧线运行进行模拟;其二是不能智能的对设计院提供的规定格式的基础数据表进行处理,如果要完整的模拟站内的正线、侧线运行,要手动填写很多配置文件,穷举某一个站所有的进路相关信息,更换站场时,需要重新填写配置文件,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大大的降低了程序的通用性。 本论文介绍了CTCS-2级列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由车载系统和地面系统组成。重点分析和研究了CTCS-2级地面子系统中列控中心的功能,站内及区间的编码规则和点灯控制。以Visual C++6.0为开发环境,结合CTCS-2级列控中心工作原理、区间及站内的编码设计规则、点灯控制及相应技术文件,设计出CTCS-2级列控中心仿真子系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实际线路条件及车载的控车情况,模拟列控中心的各种功能,不但可以大大降低试验成本,又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提高行车效率提供数据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列控系统——浅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展方向 列控系统——浅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展方向 第45期铁路通信专刊文/铁道部运输局刘胜利

合福高铁接入合肥枢纽行车调度台设置总体技术方案研究_解峰

合福高铁接入合肥枢纽行车调度台设置总体技术方案研究 解 峰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合肥 230001) 摘要:以合福高铁接入合肥枢纽为例,从设备实现、调度区划、管理维护等方面,兼顾列控系统制式、维护管理的需求。对合福高铁接入合肥枢纽行车调度台设置总体技术方案进行研究,为后续其他线接入枢纽行车指挥规划以及行车调度台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铁路枢纽;调度台;设置;技术方案 Abstract: Taking the project of introducing Hefei-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into Hefei junctio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tudies the overall technical solution to the dispatching console setting of Hefei junction from such aspects as device implementation, dispatching divisio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considering the styles of train control system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for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dispatching planning and dispatching console adjustment when introducing other railways into the junction in future. Keywords: railway junction; dispatching console; setting; technical solution 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15.06.002 1 背景 合福高铁初步设计为新建合福行车调度台,管辖合肥南至黄山北。工程建设中将合福行车调度台管辖调整为合肥西合福场至黄山北,行车调度台建成后上海局来文要求调整合福行车调度台的管辖范围。 2 合肥枢纽概述 2.1 概述 合肥枢纽以合肥站为中心,汇集合武线,合武绕行线,合宁绕行线,合宁线,南环线,合蚌线,合福线,以及未来的合九城际(合肥—安庆—九江),商杭线(商丘—合肥—杭州)等线路。车站包括合九线路所、桃花店,合肥西(宁西场,合福场),合肥站,罗岗线路所,三十里铺,合肥南站(沪汉蓉场,合福场),合肥南线路所、合肥南动车所。如图1所示。 2.2 方案实施前既有调度区划分 合肥枢纽地区的调度区划分如图2所示,包括: 京沪高铁一台:京沪高铁徐州东站X、X N至南京南站X、X N以及合蚌线蚌埠南站S H、S H N 至合肥站X、X F。淮南台:桃花店,合肥,罗岗线路所,三十里铺;宁武台:合武线墩义堂—合肥南沪汉蓉场—合宁线肥东—南京,长安集—合肥西宁西场;合福台:合福线合肥西合福场(含)—黄山北合福场(含)。 2.3 列控设备概述 合肥枢纽地区列控设备情况如下:长安集、合九线路所、合肥西宁西场、桃花店、合肥、合肥南沪蓉场、合肥南动车所列控中心(T C C)为通号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已接入合武T S R S。合肥西合福场、合肥南合福场、合肥南线路所T C C为通号院设备,已接入合福TSRS。罗岗线路所TCC、三十里铺TCC、肥东TCC为和利时设备,已接入合武TSRS。 临时限速服务器:合蚌T S R S、合武T S R S、合福T S R S。其中合蚌T S R S管辖蚌埠南(不含)至合肥站(不含)间的限速,合武T S R S管辖合武绕行线桃花店至合肥、新客线合肥至三十里铺、合武线安徽段合肥西宁西场至墩义堂(含)、南环线长安集至肥东及合宁线肥东至亭子山线路所间的限速。合福T S R S管辖合肥西合福场(含)至黄山北合福

施工方案-某酒店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某酒店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建筑工程概况 **大酒店位于**,由**房地产开发中心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7.8亿元。项目建成后为重要的写字楼及五星级接待酒店。 1.2 建筑基本概况 项目位于**,项目建筑面积89270㎡,占地面积0.973hm2。项目分为写字楼及酒店双塔结构,5层以下共用裙楼部分,写字楼建筑高度90 m2,酒店部分建筑高度69 m2。项目地上部分写字楼21层、酒店17层,地下部分为3层结构。项目开工日期为**年6月,竣工日期**年5月。 1.3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置概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内容包括以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巡更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停车场系统、信息显示系统、背景音乐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投资为1070万元。 1.4 系统运行、验收、维护概况 系统开通时间:**年3月 验收单位:项目建设方、酒店管理集团、写字楼物业公司、设计院、质监站 验收时间:**年5月 验收情况:符合设计院设计要求,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符合酒店管理集团在实际使用中的需求、符合质监站根据相关文件的质量要求。 系统运行周期:**年3月至今 系统运行情况:系统运行良好,对酒店及写字楼的节能效果显著。 2.工程需求分析 2.1建设项目工程总体建设目标及功能需求分析 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性化、科学化、冗余性的智能系统,对人员进出、车辆管理、人员巡视、整体图像监控及记录、楼宇控制节能、网络及语音、电视及卫星系统等做到良好的控制、管理、节能目标。 功能需求分析:根据酒店管理集团及项目建设方对本项目的功能要求分析,需要到达如下功能要求:(1)对酒店进出人员车辆控制。 (2)对酒店网络及通信控制及方便计费。 (3)通过楼宇控制系统对酒店的能源费用有效降低。 (4)对酒店及写字楼关键部位作到电视监控,图像记录,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提供前期快速处理及后期图像保留,利于后期协助公安及作为司法证据。 (5)对保安人员的巡视控制。 (6)对电视及卫星内容控制。 (7)对酒店背景音乐控制。 (8)发布酒店及写字楼服务内容,服务电话及促销信息。 (9)酒店及写字楼内部人员通信沟通。 2.2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及在行业应用中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分析 (1)能源消费在整个酒店及写字楼运行期间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支出,通过楼控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费支出及相关人员成本支出。 (2)电视监控系统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前期可以提供保安人员信息以利于其快速处理问题,后期作为公安人员处理案件及涉及赔偿时的图像证据,为酒店及写字楼经营方提供充分的证据。(3)综合布线系统对客人网络收费管理、登录网站管理、信息发布管理、电话计费管理及员工网络使用管理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梯控门禁设置方案

系统设计原则 实用性 JERRC智能梯控系统应充分理解并分析用户各项管理的模式和特点,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应做到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科技人性化并经济合理、切合实际、运作高效。同时可对特定需要及现场工程等的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的设计与灵活的解决方案。 安全性 JERR(智能梯控系统的设计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产品成熟性能稳定,保证系统长时间无故障运行,即便遭遇事故造成中断后也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可迅速恢复正常。如果用户复制了用户授权卡片,使用新的复制卡片后,先前被复制的卡片将不能再继续使用。 扩展性 JERR(智能梯控系统采用插件式扩展方式,在容量和功能上不仅能满足目前用户的需求,而且由于系统的标准化和开放性兼容性使其易于扩展以保障用户今后的扩容和升级,系统可随意增加现有系统的控制设备,也可逐个增加新的子系统组成更大的一卡通系统。

现场安装及对讲联动布线示意图安装位置示图 RS485双

对讲联动485布线示图 □ C DO□ DQ □□□□口□口 □ogcag 口 □□□口口□口 口 E3 口口口 □口 楼宇对讲与梯控联动RS485布线示意图 信号井 信号井 E-DJ02 对讲联动模块 … J “ d RS485

系统组成图及接线示意图 系统组成图 管理终端发卡器读卡器 主控板 扩展板

接线示意图 原厂电梯按键勻电梯控制器的连扌音示童卿 屯 蛹 屋 有 T 辑 悝 和幷 ?T ■ a. b-电梯原有逻辑挖祠裾 电橫按键控制连接示查囲 说朋, S1为康厂电梯按键面梅上的樓18按雉.S2/S3为增加的樓相按键(继电善常闍盘常幵细点),通电后S2新开 .刷遴层卡后S2ffl合,按下对应僅层按钮.电梯上行到达所选楼层.刷直达卡后$3闭合.对应楼层按钮自动亮.毘棉上行到达描定權毘从此呵看出.问题简化为如何控 W2/S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