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实习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4
金工实习(一)内容及基本要求(机类)1、钳工(一):1)内容:锉削、划线、锯削、钻孔等基本操作;2)基本要求:掌握上述基本操作并合理使用工具,根据图纸独立加工工件,在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过程的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2、焊工(一):1)内容:手工电弧焊;2)基本要求:了解焊接设备,熟练掌握引弧、运条、收尾等焊接基本操作方法,运用月牙法或圆圈法完成6mm铁板上的平焊操作。
3、车工(一):1)内容:外圆、端面、退刀槽、锥面;2)基本要求:了解车床的构造及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了解车刀的刃磨及砂轮的选择,掌握上述内容的加工操作方法,并能按图纸正确、合理地选择工、夹、量具及制订简单的加工工艺来加工工件。
金工实习记分标准金工实习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主要分应知和应会两大部分。
应知部分主要是要了解或掌握各工种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实际操作的工艺过程,要求学生完成各工种的实习报告和综合的应知理论考试(闭卷笔试)。
应会部分主要是各工种的应会操作,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大纲内容要求的操作工件,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动作规范以及工件质量进行现场或检测后打分。
一、总分比例分配如下表:项目所占比例% 备注应知40 按卷面分计应会60 各工种均分实习报告8 不交或没完成在总分中扣除二、扣分项目:1、迟到早退一次,相应的应会工种扣5分2、旷课半天相应的应会工种扣10分3、实习期间累计迟到、早退5次及以上,旷课两天及以上总成绩降一等级。
旷课一次折迟到、早退2次。
4、应知考试不及格或应会有两门不及格及以上,总成绩降一级。
应会一门不及格, 总成绩扣5分5、若有缺考现象本次实习不给分,按缺考上报。
《金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工实习课程代码:ELEA1036英文名称:Metalworking Practice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学分/学时:1.5学分/2周开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等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企业生产实习、自动化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开课单位:工程训练中心课程负责人:谢志余大纲执笔人:周新弘大纲审核人:余雷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金工实习(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是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本课程应安排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并辅以专题讲授。
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在培养一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劳动观点、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为了解制造领域的工程文化、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教学目标:修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读图、识图、制图能力。
以便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根据图纸,独立完成加工制做任务。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与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等课程有着深刻的联系,须统筹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应能进行独立的基本实践操作,在训练过程中要有机结合基本工艺理论知识和实践,在保证贯彻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结合生产进行,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
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和基本的概念;学习机械制造基本工艺知识,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了解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主要工夹量具的使用;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掌握机械制造有关安全操作技术;2.接受基本工程素质教育。
《金工实习》实践教学大纲学时:2周学分:2适用专业:光源与照明、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一、目的和要求:金工实习是高校非机制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
是为让学生建立机械制造加工生产过程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本知识、熟悉冷热加工生产过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训练教学环节,是必修课。
目的:1.使学生初步接触机械制造的生产实际,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了解机械零件常用冷热加工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及其所用主要设备、工夹、量具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
了解加工工艺操作程序和操作技术。
了解有关零件的技术条件,加工符号的意义等。
初步了解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现代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以拓宽专业视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在质量和经济意识、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训练,建立产品质量意识和经济观念。
养成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优良风尚。
要求:对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1.实习要求:金工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基本要求是:按大纲要求完成车工、钳工、焊接等各工种的基本操作和学习相关金属工艺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生产过程,了解机械零件常用加工设备、工夹、量具及加工操作。
使学生通过简单零件加工,巩固和加深机械制图知识及其应用,了解零件加工的技术文件、加工符号和技术标准。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产品质量意识和经济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
2.能力培养要求: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生实习结束,应初步具有能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具有正确认识和阅读零件图纸、技术文件、加工符号和技术标准的能力。
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安全要求:凡是参加金工实习的学生,应穿着军训服装、军训鞋、女生戴军训帽。
《金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金工实习》是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实践教学课程,2周的金工实习是学生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分模块穿插进行基础理论及工程案例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建立工程概念、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工程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掌握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具备正确操作典型工种加工设备及其工夹量具的能力;了解机械制造领域的国家标准、规范、术语及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自觉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富有责任感的工程技术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其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类型总学时为学时数□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总学时为周数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编码7253741总学时2周学分2课程名称金工实习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raining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先修课程(7314901)机械制图与CAD(1)开课部门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使学生了解制造业和先进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机械制造从图纸到产品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过程,了解机械制造常用标准、规范、工程术语、主要技术文件等,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理解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
行责任。
2课程教学目标2:自觉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设备操作安全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和设备、环境卫生工作,熟悉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具备正确操作典型工种加工设备及其附件的能力。
通过数控加工、钳工、激光等各工种课堂技能实训、课堂练习及零件加工等环节,掌握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熟悉常用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具备正确操作和使用所学机械加工设备、刀具、工夹量具的能力。
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教学大纲:金工实习
目标:通过金工实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金工工具的使用技巧,理解金属加工工艺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时间安排:本实习课程将持续一段时间,每周安排2-3次实习课时。
课程内容:
1. 介绍金工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与金属加工相关的行业和就业机会。
2. 介绍金工实习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包括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识别危险等。
3. 学习金工实习中常用的基本工具和设备,如锤子、钳子、锉刀、切割机等,包括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学习金工实习中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如锉削、钻孔、铣削、铣切等,包括工艺原理和操作技巧。
5. 实践练习: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金属加工项目中,如制作简单的金属零件或工艺品。
6. 实习总结和评价:学生根据实习的情况,撰写实习心得体会和总结,同时接受老师的评价和指导。
评估方式: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报告和实习成果进行评估。
备注: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教学质量,实习期间需有专业的教师或指导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金工实习是材料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基础课,是学生熟悉材料加工工艺方法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将所学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中的必备环节。
课程采用实践和现场讲解的形式,运行示范、指导和讲评等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材料加工的感性认识。
通过金工实习的锻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材料加工实际操作能力,并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良好作风和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产品意识、质量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基于工程认证背景,本课程将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并具备在材料及相关工程问题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能够进行材料的加工、工程设计能力。
基于此,实习内容以传统机械加工及材料加工工艺为基础,具体涉及车工、钳工、铣刨磨等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加工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种材料加工方法,为后续基础知识学习和工作技能锻炼典定基础。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材料学科本科生工作技能教学层面的一门应用型课程,需要学生提前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及工程制图课程,对材料加工及其应用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加从容地进行实习内容。
- 1 -二、课程目标金工实习通过使学生系统学习车、钳、铣、刨、磨、铸、锻、焊机热处理工艺,拟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的有关基本生产知识,能够与材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建立联系。
(2)掌握常用金属工件加工过程,建立从材料到零件及装配的概念。
(3)掌握主要工种的基本加工技能,能够根据具体要求选择材料加工工艺。
(4)建立企业管理中的工程意识、产品意识、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团队意识。
三、学习要求金工实习是将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的第一门课程,为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要求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以安全为主,认真完成每一道工序。
金属加工实训课程标准1.1课程的性质金工实习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了解金属基本的加工原理、技能和技巧的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主要金属加工设备,了解常用工、夹、量具的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的方法,增强质量意识,并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和平行课程相辅相成,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铺垫和引领作用。
1.3课程开发思路本课程属于职业能力必修课,是学生获得模具制作岗位群模具零件加工核心能力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机械图样的表达知识、常用的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知识、公差相关理论知识、机械加工设备的初步知识以及识图和制图技能、材料识别与选择技能、通用量具的使用与几何量检测的初步技能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的金属切削加工技能和钳工技能而开设的。
其目的是为今后学习模具制造工艺技术、模具零件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方法和设备、机床夹具设计等教学环节和在实际工作中从事模具钳工工种或数控加工工种的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项目的编排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个项目应设置有限目标的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任务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要求由浅入深,逐步巩固提高,螺旋式上升。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应体现工作过程导向,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本课程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经实训,学生应对车工.钳工工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素质要求有初步的了解,能掌握车工.钳工工种的基本操作,并对机床.夹具.刀具.工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第二阶段安经实训,学生应熟练掌握模具钳工工种的常用操作,高效加工出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合格工件。
第三阶段安经实训,学生应能够综合应用金工实训相关知识和技能,自主加工出较复杂的合格工件,通过钳工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获得钳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如下目标(1)养成自觉遵守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行为规范。
(2)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
《金工实习》教学大纲(机类专业适用)一.金工实习教学的目的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
金工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与自学为辅,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操作,必须通过应知闭卷考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1. 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
获得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
2. 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
3. 培养和锻炼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如纪律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质量和成本意识、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
二.金工环节安排1. 实习教学以实践操作为主;2. 4周实习时间,每天7学时;包括4次共8学时课堂教学;3. 作业总量为22-32题,一般在实习第一天布置。
4. 一般实习结束后第一周周四闭卷考试。
三.金工实习各工种教学基本要求:(一)铸造--铸造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1)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应用、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2)了解型砂、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及其组成;(3)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的特点及应用,了解三箱、刮板等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了解机器造型的特点;(4)了解芯子的作用、结构及制造方法;(5)熟悉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之间的关系和区别;(6)了解浇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7)了解熔炼设备及浇注工艺;(8)了解铸件的落砂和清理,了解常见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9)了解常见特种铸造的特点及应用(金属型、熔模、压力、离心铸造等)(暂时无条件,讲课时简单介绍)。
2基本技能(1)掌握手工两箱造型(包括造芯)的操作技能:造上箱、下箱、起模与修型、造芯与下芯、浇注、落砂和清理;(2)能对铸件进行初步的工艺分析:熟悉选择和确定分形面、浇注系统与冒口和铸造工艺参数(铸件、模样、零件间关系)。
(二)锻压--锻压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1)了解锻压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2)了解坯料加热的目的和方法,碳素钢的锻造温度范围,常见加热缺陷;(3)了解锻造加热炉的大致结构和操作,了解锻件的冷却方法;(4)了解自由锻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自由锻基本工序的特点,了解轴类和盘类锻件的锻造工艺过程;(5)了解胎模锻造的工艺特点和胎模结构;(6)了解冲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冲压基本工序和简单冲模结构;(7)了解常见锻造和冲压的缺陷及产生原因;(8)了解锻压生产的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金工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后,应达到以下要求:了解车工、钳工、铣工、刨工、磨工、焊工和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正确调整和使用车工、钳工、焊工的一般设备、常用附件和刀具、工、卡量具;熟悉卧式车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车工、钳工应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遵守操作规程与安全技术规则。
本课程支撑毕业要求6、7和10。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掌握机械加工的一般过程及方法,熟悉常用机械加工设备,获得相应设备的使用操作基本技能,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特点,了解零部件的制造加工的工艺特征。
教学要求
了解:车工、钳工、铣工、刨工、磨工、焊工和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理解: 卧式车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掌握: 根据零件图和工艺文件,对简单零件具有初步选择加工、制造方法和工艺过程分析四、教学实践地点
江浦工学院金工实习车间/南京理工大学金工实习车间。
五、教学组织
在每次安排金工实习计划时,提前半个学期联系江浦工学院金工实习车间(或南京理工大学金工实习车间的老师,根据对方接受外来学生实习的能力,确定好我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金工实习具体时间。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
根据平时成绩+上机实践成果+实习报告的形式考核学生。
其中平时成绩占30%,上机实践成果占40%,实习报告成绩占30%。
七、说明
大纲修订人:王电站
大纲审定人:李荣
修订日期:2015年5月1日。
沙市职业大学
《金工实习》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金工实习
二、课程代码:
02030236
三、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四、课程性质:
职业基础课
五、计划学时:80学时(2周纯实践课)
六、教学条件:
校实习工厂
七、课程定位:
根据该课程所属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通过深入企业调研
和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我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是面
向机械制造、机械加工及各类机械设备维护、维修、销售等企业,从事企业一线
生产操作、质量检验、绘图、工艺设计、设备维护与维修、产品装配与调试、技
术研发、销售及管理等工作。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基本课,是机械
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熟悉加工生产过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
节,是必修课。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掌握金属
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熟悉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使用方
法;了解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使用;掌握对简单零件加工方法
选择和工艺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图纸、加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生产安全意识、质量观念、经济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
科学作风及工程实践能力。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平行课程并为
《机械认识实训》,后续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
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
八、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是注重操作技能的职业基础课程,为使学生能够贴近就业
岗位群,课程主要的设计思路为:使学生通过各类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训练
和钳工的手工操作训练达到对机械生产过程的认识和生产技能的初步掌
握。
2、教学上,用实际操作任务设计各类动手情景,具体细化各项操作
要点,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及钳工实做的具体操
作技能,每项操作任务都将进行考核及评价。
3、学习环境将于岗位群的实际操作密切结合,将各类操作规范责任
及标准贯穿到操作教学当中,使得学生掌握的技能能力与行业标准对接。
九、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各种机床的型号、组成及传动系统、加工范围、加工精
度、表面粗糙度;熟悉常用刀具、量具及机床主要附件的结构和应用;熟悉生产
安全规程;了解机械零件的生产过程。
2、能力目标:掌握机床的操作方法及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按照图纸的
要求加工一般零件,具备普通机床加工零件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生产安全意识、质量观念、经济观念和理论联系
实际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十、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按照由岗位任务确定学习任务的原则,将教材内容整合与序化,
并注明学时。
职业 岗位 工作任务 学习情景 达到目标及要求 参考
课时
1、机械加工操作 2、质量检验 3、绘图 4、工 艺设计 5、 产品装配与调金工实习 实习目的要求、规章制度、安全教育 1、了解实习内容及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厂规厂纪。 3、提高学生生产安全意识。 2
车床基本知识 了解车床 1、知道车床各部分的名称、功用。 2、了解车床的操作方法。 3、了解车床的工作范围。 4、了解车削的运动 1
掌握车工安全知识 1、了解车床使用安全知识。 2、了解车床的润滑和维护保养。 1
学会刀具的刃磨 了解刀具 1、认识常用刀具 2、了解刀具角度对加工的影响。 1
刃磨刀具及训练 1、学会选择砂轮和修磨砂轮的方法。 2、掌握硬质合金车刀的刃磨方法。 3、熟悉刀具刃磨安全知识。 1
车削台阶轴 装夹 1、正确装夹刀具与工件。 1
车削台阶轴 1、学会车床的基本操作。 2、合理选择与切削用量的。 3、熟悉量具的使用方法。 1
车削台阶轴训练 1、能合理组织工作位置,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 2、用手动进给均匀移动大拖板、中拖板、小拖板按图样要求车削工件。 3、掌握正确使用量具的方法。 4、掌握试刀、试切削的方法,控制外圆尺寸。 2
车削内孔、内、外沟槽 车削内孔、内、外沟槽训练 1、了解孔车刀、切刀种类及刃磨方法。 2、掌握正确使用量具及测量工件。 3、掌握车削内孔、内、外沟槽的方法。 2
试 6、技术研发 7、销售 8、管理 9、机械设备维修与维护 车削圆锥体 车削锥度轴训练 1、掌握圆锥轴的加工方法。 2、掌握圆锥轴的测量方法及量具使用。 4
车削三角螺纹 车削螺纹轴训练 1、掌握螺纹轴的加工方法。 2、掌握圆锥体的测量方法及量具使用。 4
综合训练 轴类零件加工 1、学会分析图纸。 2、正确选用材料、工具、量具。 3、拟定加工方案,填写工序卡片。 4、遵守操作规程,养成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 16
钳工 钳工介绍 1、了解钳工的工作范围,工具设备及量具使用方法。 2、了解实习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2
划线 1、认识划线工具及掌握使用方法。 2、掌握划线操作方法。 4
锉削 1、认识锉削工具及掌握使用方法。 2、掌握锉削操作方法。 4
锯削 1、认识锯削工具及掌握使用方法。 2、掌握锯削操作方法。 4
錾削 1、了解錾削工具及使用方法。 2、了解錾削操作方法。 1
钻孔、扩孔、绞孔 1、了解钻孔、扩孔、绞孔工具及使用方法。 2、了解钻孔、扩孔、绞孔操作方法。 1
攻丝与套丝 1、了解攻丝与套丝工具及使用方法。 2、了解攻丝与套丝操作方法。 1
刮削 1、了解刮削工具及使用方法。 2、了解刮削操作方法。 1
制做六方体及手锤 1、学会分析图纸,完成复杂零件加工。 2、正确选用材料、工具、量具。 3、拟定加工方案,填写工序卡片。 4、遵守操作规程,养成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 18
总结 学生填写实习报告 1、完成《报告》中的工艺报告和小结。 2、完成《报告》中的作业。 3、对指导老师进行评议。 4
老师对学
生进行总
结考评 1、学生《报告》全批全改。 2、按《工件评分标准》检验工件。针对学生加工零件进行点评,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找
到解决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犯同
样的错误。
3、
安全、出勤、文明、劳动态度等评定,使
同学们树立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
4
4、成绩汇总、录入。
十一、教学设计:
本课程教学场所设在校内实习工厂,用实际操作任务设计各类动手情景,
具体细化各项操作要点,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及
钳工实做的具体操作技能;本课程主要运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
和手段;在课程整体设计思路中,坚持知识传授与操作训练为一体,任务驱动与
职业规范为一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结合高职教
育实际情况,依据职业需要,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方式,将
高职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
十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1、教材: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8月,清华大学金
属工艺学教研室编,张学政、李家枢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2、参考书:
邓文英、宋力宏,金属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3、网络资源描述:
与本实习相关的职业教育录像片。
4、课件要求:
与《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课程教学内容配套的课件,根据机电行业发展情
况,即时更新。
5、教案要求:
与《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课程教学内容配套的教案,根据机电行业发展情
况,即时更新。
十三、考核方法:
技能测试、技能考核、实习报告。
十四、教学评估:
1、教师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应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
试卷或报告、成绩等写出分析报告。
2、课程所属教研室在该课程的教学结束后,应负责组织进行学生评估、行
业(含校内、外同行)评价、专家(含校内、外督导)评价、社会评价工作。
十五、其他说明:
1、本标准由机械工程系实验实训教研室制定经机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批
准,报学校教务处备案。执笔人:顾光红。
2、本标准自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