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中师大《旅游资源学》复习题及答案

华中师大《旅游资源学》复习题及答案

华中师大《旅游资源学》复习题及答案
华中师大《旅游资源学》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资源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旅游资源最核心的功能是()。

A吸引功能B效益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

2、旅游资源的两大功能为()。

A吸引功能B效益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

3、自然旅游资源的独立特征是()。

A 精神文化性

B 时间变化性

C 可创造性

D 不可再造性

4、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立特征是()。

A精神文化性B时间变化性C可创造性D历史社会性

5、山地旅游资源的独立特征()。

A精神文化性B时间变化性C可创造性D历史社会性6、气象旅游资源的特点有()。

A多变性B背景和借景性C地域性D传承性

7、按园林的风格对其分类,可分为()。

A东方园林B西方园林C少数民族园林D中西混合式园林

8、中国园林的成熟时期是()。

A 春秋战国

B 魏晋南北朝

C 隋唐

D 明清

9、云南“泼水节”的特点()。

A民族性B地域性C历史性D传承性

10、下列属于中国特色民居的有()。

A蒙古包B窑洞C土楼D四合院

11、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A全面系统B效益估算C力求定量D客观实际

1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

A 一般经验评价

B 美感质量评价

C “三三六”评价

D 单因子评价

13、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A生态的可持续B社会的可持续C文化的可持续D经济的可持续14、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本底是()。

A.地球圈层结构 B.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

C.地域组合和分异规律 D.地球的水文特征

15、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旅游资源具有()。

A.文化性 B.组合性 C.观赏性 D.区域性

16、下列名胜古迹全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一组是()。

A.庐山、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 B.泰山、庐山、黄山

C.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D.黄山、黄龙、长城

17、中国园林、国画、烹饪和()并称为“中国文化四绝” 。

A.书法 B.京剧 C.青铜器 D.历法

18、“天下第一奇观”是()。

A.长江三峡 B.吉林树挂 C.路南石林 D.桂林山水

19.被誉为我国“火山地貌博物馆”的景观是()。

A.云南腾冲火山 B.黑龙江五大连池

C.吉林长白山天池 D.山西大同火山

20.我国四大菜系是下面哪一组()

A.浙菜、闽菜、鲁菜、粤菜 B .湘菜、徽菜、川菜、苏菜

C .鲁菜、粤菜、川菜、苏菜

D .京菜、沪菜、湘菜、徽菜21.下列全属于我国四大自然奇观的一组是()。

A.万里长城、路南石林、长江三峡 B.安徽黄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

C.路南石林、吉林树挂、桂林山水 D.长江三峡、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22.“花中四君子”是指()。

A.梅花、兰花、竹子、菊花 B.莲花、菊花、月季、牡丹

C.荷花、梅花、水仙、菖蒲 D.兰花、竹子、杜鹃、桂花

23.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的动物是()。

A.极乐鸟 B.几维鸟 C.树袋熊 D.大熊猫

24.()设有中国佛学院,()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A.卧佛寺,碧云寺 B.大钟寺、独乐寺

C .天宁寺,八大处 D.法源寺、广济寺

25.黄山“四绝” 是指()

A.奇松、怪潭、云海、温泉 B.奇松、怪石、云海、瀑布C.奇松、林海、云海、温泉 D.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6.位于我国河南省的有名的佛教石窟有()

A.龙门石窟 B.榆林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云岗石窟27.长江三峡是指()

A .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 B.瞿塘峡、巴雾峡、滴翠峡

C.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D.龙门峡、巫峡、西陵峡

28.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拱桥是()。

A.北京卢沟桥 B.福建万安桥 C.四川安澜桥 D.河北安济桥

29.中国园林发展的高潮期为()。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五代 D.北宋和明清

30.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长两个依次是()。

A.西安、开封 B.西安、洛阳 C.洛阳、西安 D.安阳、北京

31.燕赵文化旅游区以民间艺术享誉中外,如()杂技、()狮子舞、()皮影等,皆为国内外所赏识。

A .吴桥县、徐水、唐山 B.彭城、石家庄、永年县

C.赵县、沧州、曲阳 D.曲阳、彭城、沧州

32.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是()。

A.楼阁式塔 B.密檐式塔 C.喇嘛塔 D.金刚座宝塔

33.“世界航运十字路口”是指()。

A.马六甲海峡 B.南非好望角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34.“千塔之城”是()。

A.罗马 B.雅典 C.巴黎 D.开罗

35. 被视为“古代理性美”的典范的宫殿是()。

A.凡尔塞宫 B.卢浮宫 C.白金汉宫 D.克里姆林宫

36.地貌旅游资源根据岩性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岩石可以构成独特的山体景观,下面属于花岗岩地貌的是()。

A.黄山 B.雁荡山

C.桂林山水 D.武陵源

37.在我国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山体是()。

A.黄山 B.丹霞山

C.雁荡山 D.武陵源

38.“天象六景”是指()。

A.雨淞、云海、日出、夕阳、佛光、蜃景 B.雾景、云海、日出、夕阳、和风、景C.雨淞、雪景、日出、雾淞、佛光、蜃景 D.雾淞、云海、日出、雨景、佛光、蜃景39.“岁寒三友”是指()。

A.梅、兰、竹 B.菊、桂、兰

C.松、竹、梅 D.茶、桂、荷

40.下列地方风味特产完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北京---烤鸭,扬州---三丁包子 B.天津---狗不理包子,武汉---刀削面C.山西---三鲜豆皮,广州---叫化鸡 D.成都---过桥米线,云南---夫妻肺片41.岩石按照成因可分为()。

A.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 B.沉积岩、石灰岩、石英砂

C.石灰岩、变质岩、红色砂岩 D.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42.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的动物是()。

A.极乐鸟 B.几维鸟 C.树袋熊 D.大熊猫

43.秦始皇陵的坟头形式是典型的()。

A.方上式 B.以山为陵式 C.过渡式 D.宝城宝顶式

44.世界上大学最密集的地方是()。

A.英国伦敦 B.美国波士顿 C.日本筑波 D.日本东京

45.我国最早的植物园是()。

A.庐山植物园 B.中山植物园 C.北京植物园 D.广州植物园46.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三藏经》 B.《古兰经》 C.《圣经》 D.《道德经》

47.陕西西安大雁塔属于()。

A.楼阁式塔 B.密檐式塔 C.喇嘛塔 D.金刚座宝塔

二、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3、人文旅游资源

4、欧式园林

5、对景

6、借景

7、“三三六”评价法

8、单因子评价法

9、生态旅游

10、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填空

1.旅游者是指为了物质和精神享受需要,暂时离开常住地,在__________至少停留__________小时而作旅行的人。

2.我国的四大宗教分别是道教、佛教、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我国三大著名绿茶是太湖碧螺春、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笔、墨、纸、砚素有“文房四宝” 之称,被誉为“四宝” 之首的是湖笔、徽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陕北被称为民歌的世界,有四季歌、五更、酒歌等形式,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

6.峨眉山主峰金顶海拔 3. 099 米,登金顶可观“佛光” ,“圣灯” 、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奇观。

7.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佛山__________、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8.我国四大名园为____________园、拙政园、避暑山庄和____________园。

9.自古以来人们观赏钱塘涌潮的胜地在浙江省______县________镇。

10.贵州梵净山区生长着一种珍贵、古老的观赏树种__________,西方人引种后称为“__________”

11.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2.自古以来人们观赏钱塘涌潮的胜地在浙江省______县________镇。

13.旅游者是指为了物质和精神享受需要,暂时离开常住地,在__________至少停留__________小时而作旅行的人。

14.灵渠建于____________,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中的湘江和桂江,又称____________。15.我国地方风味小吃品种繁多,久负盛名,如北京__________、山西__________、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云南昆明过桥米线。

16.中国面积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是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展览馆在德国__________。

17.被尊为道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道教奉__________为教主。

18.鱼皮衣裤为__________族的传统服饰。

四、简答题

1、简述旅游资源的特征。

2、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

3、简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特点。

4、简述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重点。

5、中式园林与欧式园林的比较。

6、简述江南园林的主要特点。

7、简述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8、简述我国帝陵旅游资源的特点。

9、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0、简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11、简述我国帝陵旅游资源的建筑形制

12、简述佛教传入我国的三条线路。

13、佛教“四大道场”所在省份及分别为哪位菩萨的道场。

14、简述陵墓的旅游价值。

15、简要分析一下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进行合理的评价。

16、简述吴越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

五、论述题

1、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2、试述旅游开发规划思想的演变及内容。

3、论述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及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

4、以你熟知的某一中式园林为例,试分析该园林的主要构景手法及构景原理,并阐述是受

哪些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形成的。

5、以你熟知的某一景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

6、请谈谈你对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理解。

7、谈谈你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的认识。

8、试述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在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如何应用?

《旅游资源学》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B

3、BD

4、ACD

5、B

6、ABC

7、ABD

8、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B 15、C

16、C 17、B 18、C 19、B 20、C

21、C 22、A 23、D 24、D 25、D

26、A 27、C 28、D 29、D 30、B

31、A 32、B 33、C 34、D 35、B

36、A 37、C 38、A 39、C 40、A

41、D 42、D 43、A 44、B 45、B

46、B 47、A

二、名词解释

1、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

2、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要求,根据全局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发展旅游业,依据旅游业功能体系的结构要求,针对旅游资源属性、特色和旅游地发展规律,对开发区作出的全面安排与总体部署方案,以及规划实施的具体技术经济方案和措施。

3、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由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

4、讲究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几何图案式空间布局。通过人工美追求几何形美,总体布局有强烈的对称轴线,道路大多是直线型,形成矩形或射型交叉,这种园林往往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显示人文的力量。

5、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为对景。

6、借用周遭之景色来增强游客之视线。

7、“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三大效益”: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六大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资源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条件、施工难易条件。

8、对旅游资源评价时,集中考虑某些典型因子,对关键因子或极重要的因子进行适宜性评价或优劣评价。

9、“只有以自然为基础,支持环境保护层,进行可持续管理和环保教育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或“负责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或“有目的的了解自然区的自然和文化,注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条件。”均可。

10、既要提高旅游质量和产品质量,同时又不对赖以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消极作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异国异地、24 2.基督教、伊斯兰教 3.杭州西湖龙井、黄山毛峰 4.宣纸、端砚5.小调、信天游 6.云海、日出 7.梁园 8.颐和园、留园

9.海宁、盐官 10.垬桐树、中国的鸽子树 11.地域差异性

12.海宁、盐官 13. 异国异地、24 14.秦代、湘桂运河

15. 炸酱面、刀削面 16.上海博物馆新馆、汉诺威

17. 张(道)陵、老子 18.赫哲

四、简答题

1、空间特征

时间特征

经济特征

文化特征

2、物质实体性、地带性、时间变化性、生态性、不可再造和不可移置性

3、区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系统性、层次性

区域性和针对性

综合性

技术性

4、旅游资源调查区的环境条件

调查区旅游资源状况

调查区的环境保护状况

客源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

现有景区及周围景区;重点新景区;交通枢纽附近景区。

5、理念差异:西方园林是体现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中式园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造园手法:西方园林: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几何图案式空间布局。中式园林;自然山水式,讲究“贵在自然,重在曲折,精在特色“。不呈几何规则式排列。

6、一是规模有限,小巧玲珑;二是强调诗情画意和意境美;三是多以山池为中心,以花草存托,重叠重叠石堆山,可概括为“南方之秀”。

7、客观实际

全面系统

效益估算

高度概括

力求定量

8、(一)雄伟的建筑

(二)珍贵的文物

(三)优美的自然环境

(四)名人的魅力

9、独特性、综合性、市场性、开发保护并重性。

10、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即:主要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营安排,使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2、建设和完善各种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上层设施(饭店、影剧院、夜总会、购物商店以及专门供旅游者使用的各种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供水系统、排污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道路系统、停车场、飞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医院、银行、治安管理机构,等)。

11、(一)地面外观建筑

陵区的装饰建筑:神道、石象生、石碑

祭祀建筑区:献殿

墓上建筑:方上、以山为陵、宝城宝顶

(二)地下宫殿墓室

木椁墓

黄肠题凑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篇目与习题

一、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 )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华师满分在线作业

华师满分在线作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1.第1题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2题 “学生中没有差生,只有智力结构的差异,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某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它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这些观点属于()理论 A.多元智能理论 B.冰山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结构主义理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3题 班级建设新的发展目标是 A.创建充满活力的民主集体 B.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 C.形成集体学习气氛 D.形成团结精神和统一意志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4.第4题

要使学生爱学,从内在因素来看,就是要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的 A.创造力和动力 B.兴趣和动力 C.热情和兴趣 D.信心和创造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5题 要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 A.对自己的责任感 B.对家长的责任感 C.对国家的责任感 D.对社会的责任感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6题 现代社会形势下,亲和力成为一位教师非常重要的素质,这种亲和力的本质是 A.活泼开朗的性格 B.风趣、幽默 C.大方、不拘小节 D.对学生的爱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7.第7题 一位优秀的重点高中学生,在即将上课时,不小心将老师的电脑从桌上碰跌下地面,造成电脑屏幕与主机间连接处断裂,电脑死机黑屏。那位学生说了一声“对不起!”,就上课去了。老师只好临时放弃使用电脑,凑合着上课。一个上午过去了,那位学生没有找老师。这种情况,表明该学生缺失的是主要是

古代汉语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 1.“六书”名称最早见于 [ ] A.《左传》 B.《汉书》 C.《周礼》 D.《说文解字》 2.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文,其基础是 [ ] A.先秦口语 B.两汉口语 C.先秦书面语 D.两汉书面语 3. 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释的大型工具书是 [ ] A.《康熙字典》 B.《经籍籑诂》 C.《辞源》 D.《词诠》 4.列出“六书”细目,并且下了定义,做出了界说的是 [ ] A.《周礼注》 B.《汉书》 C.《左传》 D.《说文解字》 5.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是 [ ]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尔雅》 D.《正字通》 6.《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 ] A.杨树达 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 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 ] A.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朱又曰目 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衬体象形字的一组是 [ ] A.页须瓜果 B.犬牢本州 C.夕末刃文 D.聿眉曰目 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 A.亦降甘下 B.犬信本州 C.牧末刃及 D.敝寇逐取 10.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 ] A.宀 B.厂 C.示 D.邑 11.下列为古今字的一组是 [ ] A.泪淚 B.早蚤 C.後后 D.责债 1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中“煖”是“暖”的异体字,其结构上的差别是 [ ] 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 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 13.下列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寶宝 B.村邨 C.无毋 D.竟境 14.汉字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推行的规范化字体是 [ ] A.小篆 B.楷书 C.大篆 D.隶书 15.被称为古汉字与今汉字分水岭的是 [ ] A.楷书 B.隶书 C.大篆 D.小篆 16.“缤纷”一词是 [ ] A.叠韵联绵词 B.双声联绵词 C.双声叠韵联绵词 D.音译外来词 17.下列四句中有偏义复词的是 [ ] A.苟富贵,无相忘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从左右,皆肘之 D.无羽毛以御寒暑 18.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 A.色:臉色—颜色 B.汤:开水—菜汤 C.狱:案件—监狱 D.子:子女—儿子 1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莫”的詞性是 [ ]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 20.下面各句,“之”是结构助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 ]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元,标准差为元。试以%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 间;(φ(2)=)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为(,) 3 要求:①、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②、计算判定系数R 。 附: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 =-= ∑∑n x n y ββ)) 1 0 – ×58=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 =+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4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 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 7、对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e M >o M ③、x >o M >e M 3、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 甲>x 乙,由此可推断 ( )

16春华师《古代汉语专题 》在线作业

华师《古代汉语专题》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以下不属于程度副词的是()。 . 少 . 稍 . 颇 . 固 正确答案: 2. 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不包括()。 . 按音序排列 .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 按号码排列 . 按含义排列 正确答案: 3. 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会意 . 形声 . 假借 . 转注 正确答案: 4. 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经传释词》 . 《词诠》 . 《助字辨略》 . 《古汉语虚词通释》 正确答案: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君子引而不发。 .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 五色令人目盲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正确答案: 6. 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说悦 . 睹覩 . 置寘 . 沽酤 正确答案: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正确答案:

8. 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正确答案: 9. 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地、休、甘、武 . 炎、寒、贼、朱 . 从、信、秉、亦 . 莫、及、伐、取 正确答案: 10. 下列字中完全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 校信原 . 戒锦炎 . 街武叔 . 衢问洛 正确答案: 华师《古代汉语专题》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以下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吾 . 我 . 余 . 予 正确答案: 2. 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等。 . 《周易本义》 . 《诗集传》 . 《论语集注》 . 《孟子集注》 正确答案: 3. 以下采用被动句式的有()。 . 卻克伤于矢。 . 道术将为天下裂。 .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正确答案: 4. 以下属于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的是()。 . 響 . 色 . 江 . 河 正确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三、简达题(共30分) 1.简述统计的职能 2.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3.简述季节波动及其特征 4.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若干因素 5.简述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 统计学试题答案 三、简答题: 1. 统计是现代国家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信息、进行咨询、实行监督,也即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2. (一)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二)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三)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3. 季节波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季节性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随着时间的重复变化,而引起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动。 季节波动一般有三个基本特征:(1)季节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2)季节波动每年重复出现,具有重复性。(3)季节波动的波动轨迹具有相似性。4. (一)总体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二)样本单位数目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的组织形式 5. 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依存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数量上的推断和认识,以便作出预测和决策。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判断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密切程度。判断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一般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编制相关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

应用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题 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 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 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 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

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 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 试推断: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 (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古代汉语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叟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 1. 选择题: 1. 下而儿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 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 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2. 下列四组字屮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 A. 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未、又、曰、目 3. “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巾的是 ( ) A. 先禮后兵 B.窮兵黷武 C.短兵相接 D.兵不厭詐 4.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 A. 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 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 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 裁:原义为“裁衣”,引屮为“裁断,裁决”。 5. 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 ) A.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为耳矣 B.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 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 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6. 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 A. 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 C.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7. 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所遵循的诗韵、由南宋人根据唐诗用韵情况归并而成的一 部是( ) A. 《切韵》 B.《廣韵》 C.《平水韵》 D.《中原音韵》 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1.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2.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3.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許子奚爲不自織? 沛公安在? 且焉置土石? 8. 9. 1. 2. 3. 4. 10 1.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 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 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 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 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本科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就是( )。 (1)统计学 (2)统计话动 (3)统计方法 (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 (1)只能有个标志 (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 (4)可以有多个指标 3.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就是该市( )。 (1)每一个工业企业 (2)每一台设备 (3)每一台生产设备 (4)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分、71分、80分与87分,这四个数字就是( )。 (1)指标 (2)标志 (3)变量 (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就是( )。 (1)工人年龄 (2)工人性别 (3)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与利润就是( )。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 ()3前者就是连续变量,后者就是离散变量 (4)前者就是离散变量,后者就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就是( )。 (1)动态指标 (2)质量指标 (3)流量指标 (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就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 (1)统计分组法 (2)大量观察法 (3)练台指标法 (4)统计推断法 9.( )就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 (3)信息功能 (4)监督功能 10.( )就是统计的根本准则,就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 (2)及时件 (3)总体性 (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就是( )。 (1)差异性 (2)综合性 (3)社会性 (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就是( )。 (1) 威廉·配第 (2)阿亭瓦尔 (3)凯特勒 (4)恩格尔 13.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就是( )。 (1)抽象的量 (2)具体的量 (3)连续不断的量 (4)可直接相加量 1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1)平均数 (2)相对数 (3)绝对数 (1)众数 15.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1)指标与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与标志都就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指标与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 (4)指标与标志之间的关系就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一、1(2) 2(4)3(4)4(4)5(2)6(4)7(2)8(2)9(3)10(1)11(4)12(3)13(2)14(3)15(1)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判析题 l.统计学就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 ) 2.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仃在三个变量 ( )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就是统讣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 ) 4.统计指标体系就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 ) 5.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 6.统计研究小的变异就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 ( ) 7.社会经济统计就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

2014年秋季华师在线心理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作业 1.第1题 “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A.互补性 B.相似性 C.接近性 D.个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某些灵长类动物和3岁前的儿童主要具有的思维类型是() A.形象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抽象思维 D.分析思维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按智力三元理论的观点,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 A.情境性智力 B.理论性智力 C.晶体智力 D.流体智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关系。 A.“倒U型”

B.“U型” C.直线 D.不确定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刚从暗处走到亮处,两眼什么也看不到,经过几秒钟后才恢复正常。这属于(。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补偿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饥觉、渴觉、内脏的痛觉等属于()。 A.内部感觉 B.本体感觉 C.外部感觉 D.动觉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9题 下列哪种效应属于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标签作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古代汉语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 选择题: 1.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A.亦、寸、甘、下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D.未、又、曰、目 3.“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A.先禮后兵B.窮兵黷武C.短兵相接D.兵不厭詐 4.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5.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 A.寡人之於國也,盡心为耳矣 B.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6.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A.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C.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7.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所遵循的诗韵、由南宋人根据唐诗用韵情况归并而成的一部是() A.《切韵》B.《廣韵》C.《平水韵》D.《中原音韵》 8.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9.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許子奚爲不自織? 沛公安在? 且焉置土石?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10.下列句子“責”用本义的一句是 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φ(2)=0.9545)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95.45%的置信区间为(11.8,13.4) 附: 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179005 1 2 =∑=i x i 1043615 1 2 =∑=i y i 424305 1 =∑=y x i i i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0.567 =-= ∑∑n x n y ββ 1 0144.2 – 0.567×58=111.314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111.314+0.567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22 212 2 ()0.56710800.884392.8 () x x R y y β-?= ==-∑∑ 4、某家具公司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 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 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7.1% 。 7、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古代汉语复习题

第一单元文选作业 一、选择 1、相传《左传》是由______所著。 A 孔子 B 杜预 C 左丘明 D 刘向( C ) 2、在《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作者详写的是(B ) A、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 B、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经过 C、颍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 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 3、《郑伯克段于鄢》尾声部分所描写的郑庄公母子隧中相见,在“克段于鄢”故事的范围之外,其作用是:( ABC ) A 交待庄公与姜氏之间的矛盾结局 B 作者宣扬的道德思想的所在 C 庄公为维护自己的国君形象 4、《郑伯克段于鄢》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典型细节是( D ) A.庄公“寤生” B.共叔段“收贰为己邑” C.颖考叔“食舍肉” D. 庄公母子“隧而相见” 5、“君何患焉”的正确译文是:( D ) A 您担心什么呢? B 您得了什么病? C 您有什么病吗? D 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 6、“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 ) A 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B 姜氏多么讨厌! C 姜氏她厌恶什么? D 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 7、“亟请于武公”中的“亟”的意思是( C ) A 急忙 B 迅速 C 屡次 D 竭力 8、《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B )。 A、姜氏 B、郑庄公 C、共叔段 D、颖考叔 9、“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于( B )。 A、《论语》 B、《春秋》 C、《战国策》 D、《史记》 10、《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C )。 A、《史记》 B、《战国策》 C、《左传》 D、《资治通鉴》 11、“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 C )。 A、郑武公 B、郑公庄 C、共叔段 D、姜氏 12、《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C )。 A、阴险狠毒 B、工于心计 C、贪婪狂妄 D、愚昧无知 13、《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 D )。 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 B、老成稳重,以守为攻 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D、褊狭昏愦,以私情干政 二、多项选择

统计学题库(含答案)

绪论 1.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2.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3.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4.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5.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6.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7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8.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9.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10.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11.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12.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13.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14.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15.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16.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血压患者, 这是____C____。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7.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下表。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治疗前115 110 129 110 116 109 109 102 104 治疗后116 90 108 92 90 110 87 120 91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A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A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9.统计一批肝炎病人的住院天数是____A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0.某项新手术方法的成功与失败例数是__C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1.一批按贫血儿童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检查记录分类的资料是__E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2.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个体是__D___。 a.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b.全部零售食品的卫生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