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间距管理规定(12.2.13)

高层建筑间距管理规定(12.2.13)

高层建筑间距管理规定(12.2.13)
高层建筑间距管理规定(12.2.13)

开封市高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开封市高层建筑的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开封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开封市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对开封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高层建设工程及规划设计项目,适用本规定。

第二章日照分析一般规定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三条日照分析是指规划高层建筑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现状及规划已经确定的有日照要求的建筑产生的日照影响程度的分析,以及其它高层建筑对规划建筑产生日照影响程度的分析。

第四条日照分析应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的日照分析软件。《日照分析报告》应由具备乙级或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资质、甲级建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或专业咨询机构编制。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对其提供的日照分析基础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提供的材料不实或隐瞒实情而产生后果的,应承担相应责

任;设计单位或规划咨询机构应对编制或复核的日照分析报告成果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由于日照分析报告结果不真实、不准确而产生后果的,《日照分析报告》的编制或复核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具体负责日照分析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日照分析报告》承担技术责任。

第二节日照标准

第六条日照标准:

(一)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有效日照2小时,有效时段为9:00-15:00。

(二)其它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大寒日有效日照2小时,有效时段为8:00-16:00。

(三)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室达到日照标准,当一套住宅中居室超过(含)四个的,应有两个居室达到日照标准。

(四)托儿所、幼儿园的寝室、活动室必须满足冬至日有效日照3小时,有效时段为9:00-15:00。

(五)中、小学教学楼的普通教室必须满足冬至日有效日照2小时,有效时段为9:00-15:00。

(六)医院、休(疗)养至少半数以上的病房、疗养室必须满足冬至日有效日照2小时,有效时段为9:00-15:00。

(七)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安置住宅的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第三节遮挡建筑及被遮挡建筑的确定

第七条被遮挡建筑的确定

(一)在规划地块东、西及北侧为多、低层建筑时,日照分析中东、西及北侧被遮挡建筑的分析范围是规划用地界线外60米范围中的所有有日照要求的建筑物。

(二)在规划地块东、西及北侧为高层建筑时,日照分析中东、西及北侧被遮挡建筑的分析范围是规划用地界线外120米范围中的所有有日照要求的建筑物。

第八条遮挡建筑的确定

(一)日照分析中遮挡建筑物是:规划用地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及上述被遮挡建筑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应确认为遮挡建筑。

(二)上述被遮挡建筑范围内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应纳入遮挡建筑范围。

第九条周边规划地块日照分析

为维护相邻地块的开发建设权益,体现土地有效公平原则,对未确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相邻地块,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按下述要求进行模拟日照分析:

(一)规划地块北侧为居住、教育、医疗卫生等用地时,北侧为高层建设区域时拟建高层建筑的日照阴影区不得超过用地边界线12.5米,北侧为多低层建设区域时拟建高层建筑的日照阴影区不得超过用地边界线8米。

(二)规划地块北侧为无日照标准要求的用地时,拟建高层建筑日照阴影区不得超过规划地块的相邻用地边界线的一半。

(三)拟建地块北侧为城市规划道路时,其日照阴影不得超

过道路北侧红线。

(四)规划地块东、西两侧均为居住用地时,应对东、西两侧用地做镜像模拟分析。

第四节被遮挡建筑主朝向

第十条日照分析只对分析对象的主朝向窗户进行分析;次要朝向按规定的建筑间距控制,不做日照分析。

第十一条分析对象的主朝向,应根据其建筑单体平面形状及布置分别确定:

(一)南北向布置的条式建筑,以南向为日照主朝向。

(二)东西向布置的条式建筑,当东向偏南时,以东向为日照主朝向;当西向偏南时,以西向为日照主朝向;正东西朝向的,以居室较多的朝向为日照主朝向。

第十二条文教卫生类分析对象及条状居住类分析对象只有1个日照主朝向;点状居住类分析对象日照主朝向最多不应超过3个,但一套住宅只设定一个日照主朝向。

第十三条日照基准面的确定

(一)以主墙窗洞开口为日照基准面。

(二)当阳台进深小于等于1.8米,累积长度超过建筑总长的40%时,及阳台进深大于1.8米时,均以阳台面为日照基准面。

(三)南外廊式中、小学教学楼,以外廊栏杆面为日照基准面。

(四)对于本技术规程未列举的建筑结构形式,可在确保分析结果客观真实的前提下,确定日照基准面。

第十四条日照分析参数的确定

(一)地理位置:开封市区,河南开封,东经114°20′,北纬34°50′。

(二)有效时间段:冬至日(当年)上午9时至下午15时/大寒日(当年)上午8时至下午16时。

(三)时间统计方式:累计。

(四)最小连续时间:10分钟。

(五)时间间隔: 5分钟。

(六)采样点间距:采样点间距不超过1.0米。

(七)计算高度:以已经确定的日照计算基准线为依据,计算高度(含落地门窗)均按距室内地坪0.9米的高度计算。

第十五条日照分析主要资料

(一)覆盖所有遮挡与被遮挡建筑范围的电子地形图。

(二)拟建建筑的总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的电子文件(附有建筑坐标和屋顶标高)。

(三)已确定的被遮挡建筑的平、立面图(含明确的底层标高,必要时附有详细的窗位尺寸)。

(四)已确定的遮挡建筑的总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附有各屋顶详细标高)。

(五)规划地块内的模拟日照分析遮挡建筑资料(室内地坪标高、建筑控制高度)。

第十六条《日照分析报告》的内容与深度要求

(一)文本内容

1.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地点、用地范围。

2.拟建日照分析遮挡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层数、高度、位置、室内地坪标高等)。

3.根据拟建日照分析遮挡建筑的阴影覆盖范围确定的日照分析客体的基本情况(编号、使用性质、层数、高度、位置、室内地坪标高等)。

4.参与叠加遮挡的其它日照分析遮挡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名称、层数、高度、位置、室内地坪标高等)。

5.上述日照分析遮挡、被遮挡建筑的资料来源说明(提供资料的单位应盖章确认)。

6.日照分析所采用的分析软件。

7.日照分析的依据。

8.日照分析所采用的日照标准。

9.日照分析技术参数说明。

10.分析结论:列表说明不满足日照标准窗台的所属建筑、层次、编号、受影响类型及受影响程度。对其中的现状日照分析客体,还须列出建设前后的比较分析表,分别载明各采样点建设前后的日照时数及所处时段,并计算差值,对其中建设后不满足日照标准的采样点,应按不同的受影响类型填充不同的颜色。

(二)附图

1.日照分析遮挡、被遮挡建筑范围图(比例:1:1000-1:2000)。应详细标明各遮挡建筑和被遮挡建筑的位置(坐标、编号、室内地坪标高)、檐口高度及有效时段的阴影范围。

2.窗台日照时数分布图。应标明各日照分析客体的各日照分析采样点的日照时数,对受影响窗台则应按受影响类型分别标注不同颜色的条状色带。

第五节日照不足的救济

第十七条经日照分析,规划高层建筑对被遮挡范围内的现状居住建筑,造成部分原满足日照标准的居住建筑不满足日照标准或原不满足日照标准的日照时数减少的,建设单位可以与上述建筑物的所有人协商,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以经济补偿的方式作为日照损失救济。

第三章建筑间距及退让

第一节建筑间距

第十八条建筑间距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日照、抗灾、防灾、消防、环保、管线敷设、国家安全、建筑节能、视觉卫生以及空间环境和土地合理利用等因素。

在已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应按照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间距执行;在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未经批准的,按本节之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高层住宅与高、多、低层住宅的间距

(一)塔式高层住宅与塔式高层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外,并不得小于表1所列要求:

表1 塔式高层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

高(米)

24<H≤40 40<H≤60 60<H<100 主朝向

南北向(米)25 35 40

东西向(米)20 25 30

(二)单元式高层住宅与单元式高层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应按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并不得小于表2所列要求:

表2 单元式高层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

高(米)

24<H≤40 40<H≤60 60<H<100 主朝向

南北向(米)30 35 40

东西向(米)25 30 35 面宽小于40米,进深小于16米的单元式高层住宅,最小控制间距按塔式高层执行。

(三)高层住宅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时,满足上述要求同时应满足大于等于南侧建筑0.6H;东西向平行布置时,满足上述要求同时应满足大于等于较高建筑0.5H。

(四)高层单元式住宅与高层单元式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不得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得小于18.0米。

垂直布置的高层住宅山墙宽度应小于等于16米,大于16米时其间距按平行间距要求控制。

(五)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并列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单元式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20.0米,塔式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25.0米。

塔式和单元式相对时按塔式高层之间间距执行。

(六)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间距按照并列布置执行。

(七)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平行布置

1.主朝向为南北向,新建高层住宅北侧为现状多、低层住宅时,除应满足相关退界要求及日照要求外,建筑物间距应满足表1

规定的1.2倍。

2.主朝向为南北向,新建高层住宅南侧为现状多、低层住宅时,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控制建筑物的间距,最小间距低层不得小于15米,多层不得小于20米。

(八)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不得小于表3所列要求,并应满足日照要求。

表3 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

两类住宅垂直布置时相对位置最小控制间距(米)高层住宅在南侧时20

高层住宅在北侧时15

(九)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并列布置时,山墙垂直间距不少于15米并同时满足消防要求。

(十)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间距按照并列布置执行。

(十一)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住宅与各种层数住宅的最小控制距离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另行核定。

第二十条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建筑的间距(至少有一方是高层)

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建筑之间的日照距离参照第二条、第三条执行,同时满足非住宅建筑间距的相关专业要求。

第二十一条非住宅建筑之间间距(至少有一方是高层)

按相关专业要求进行控制。

第二十二条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间距

(一)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按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控制。

(二)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时的间距控制。

第二十三条本节规定以外的建筑类型和布置形式的建筑间距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另行核定。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对临时建筑、违法建筑不考虑其日照要求。

第二节建筑物退让

第二十五条沿建筑用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城市绿地、河(渠)道等规划控制线的高层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应符合消防、防灾、防汛、交通、安全、管线敷设、环境保护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节规定。

第二十六条沿规划用地边界的建筑物,退界距离不得小于第十九条中建筑之间最小控制距离的1/2。当退界距离小于消防要求时,应按消防要求控制。

第二十七条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除经控制性详细规划另有规定的,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表4所列要求。

表4 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控制距离

道路宽度B(米)城市快

速路

B>60

城市主干

路60≥B

>40

城市次

干路40

≥B>25

城市支

路25≥B

>15

建筑

高度

H(米)24<H≤40 15 12 10 8 40<H≤60 20 15 15 12 60<H<100 25 20 20 20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应相应加大后退距离,具体标准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另行核定。

(二)建筑次要朝向后退距离按表7所列指标的0.8倍控制,且不得小于周边主要现状建筑退界距离,最小值为8.0米。

(三)地下建筑物和地下附属设施,退让用地边界不得小于8.0米,退让规划道路红线不得小于5.0米。

第二十八条建筑退城市绿线的最小距离为5.0米;沿河(渠)道规划蓝线两侧的建筑其后退河(渠)道规划蓝线的距离,应结合生态水系与专项规划进行合理控制,除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均不得小于5.0米。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规程由开封市城乡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自2012年3月开始实施。

名词解释

注:本名词解释仅限于本规定配套使用。

1. 塔式高层住宅:指主要朝向长度小于等于40米次要朝向宽度大于等于16米的高层住宅。

2.单元式高层住宅:指主要朝向长度大于40米次要朝向宽度小于16米的高层住宅。

相关计算规则

1.建筑间距的计算

(1)除另有规定外,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的外墙面之间的最小的垂直距离。

(2)建筑物有每处不超过3米长(含3米)的凸出部分(如楼梯间),凸出距离不超过1米,且其累计总长度不超过同一面建筑外墙总长度的1/4者,其最小间距可忽略不计凸出部分。居住建筑阳台累计总长度(突出于山墙面之外或转弯到山墙面上的阳台长度可不计)不超过同一建筑外墙总长度1/2的(含1/2),其最小间距仍以建筑外墙计算;超过1/2的,应以阳台外缘计算建筑间距。

2.退界距离的计算

退界距离指建筑临地界外墙面距离用地界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具体计算方法同上。

3.后退道路红线距离计算

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指建筑临道路外墙面距离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具体计算方法同上。

4.建筑高度的计算

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高度计算,若屋脊对日照产生影响,则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脊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

(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

(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

(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高层住宅防火规范

2.0.3 耐火极限duration of fire resistance 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2.0.4不燃烧体non–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0.5 难燃烧体hard–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2.0.6燃烧体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建筑分类表3.0.1 3.0.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表3.0.2

3.0.3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必须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表 3.0.2相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0.4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0.5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m2的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烧体。 3.0.6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裙房,当屋顶不上人时,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 3.0.7 高层建筑内存放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200kg/m2的房间,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柱、梁、楼板和墙的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第 3.0.2条的规定提高0.50h。 3.0.8玻璃幕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0.8.1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其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3.0.8.2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3.0.8.3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3.0.9 高层建筑的室内装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物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建设概况 1、建筑设计概况 2、结构设计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2、观测时间的要求 3、观测点的要求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5、施测要求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3、沉降观测 4、平差计算 5、统计表汇总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五、沉降观测方案 1、基准点埋设 2、沉降观测点埋设 3、精密水准测量 4、资料整理与提交 六、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七、各控制点的放样 八、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限差要求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九、沉降观测技术要点 十、位移观测技术要点 十一、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十二、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2、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十三、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十四、测量管理制度 十五、建筑物沉降变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应急处置 4、救援物资的储备 5、恢复 6、注意事项 7、建筑物沉降事故预防

一、工程建设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乐天村、桃花店村,茶涪路南侧地块。一组团建筑面积约18.5万㎡,投资额约3.33亿元。 1、建筑设计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由8栋33层一类高层住宅、裙房以及地下车库组成。 地面主要有:砼防水地面、细石砼地面、防滑地砖地面、玻化砖地面、地砖地面。 楼地面主要有:细石砼楼面、防滑地砖楼面、架空保温楼面、保温楼面、防水楼面、毛坯楼面、耐磨地坪楼面。 内墙主要有:水泥砂浆抹灰墙面、涂料墙面、水泥砂浆防水墙面、腻子墙面、瓷砖墙面。 外墙主要有:砼防水外墙、涂料墙面、外墙漆墙面、面砖墙面、干挂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商业综合体 图1 建筑外观图

1. 调研小组:秦裴桢鲁倩妮赵盼 2. 调研时间:2016年3月21日11:00~14:00,此时间段可以较好的代表写字楼正常使用时的情况以及周边的影响,此时人流量稍显稀疏。 3. 调研对象:高层商业综合体——金辉国际广场,共21层,总建筑面积5万平米,是一个包含商业及写字楼的高层建筑 4. 调研地点: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 5. 调查方案制定 了解该建筑的功能分布情况,结构形式以及地下车库的流线组织。 了解该商业综合体防火分区的布置情况以及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的消防疏散楼梯的排布情况。 商业写字楼绿色节能技术以及建筑外立面的处理手法。 了解该建筑对周边建筑环境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来了什么影响。 了解该建筑外围的绿化方式。 了解该建筑对城市交通带来了怎样的的影响。 6. 调研内容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建筑形式,有着自身多方面的优越性。当前城市高层建筑不得不向大规模、大体量的综合体发展时,其存在问题越显得突出而又复杂。西安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金辉国际广场,作为新建商业综合体,其功能、规模、年代等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报告以此为调研对象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6.1 区位环境: 图2 区位平面图 金辉国际广场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东临西安牡丹苑公园,南侧为中银大厦,南北各为大寨路与昆明路,近邻西安西二环路,如上图2中1所示位置。区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周边还有牡丹庄园,黄金嘉园,融侨城领域,华府新桃园等居住区及西安和平中学,可达性较强。

6.2 功能分区: 图3 功能平面图 1,2层包含餐饮和及美容,为满足高新区域商务及住宅生活需求,3层主要是教育和幼儿培训机构,设有中庭。与其他商业综合体相比较面积很小,商业功能也并不全面,加上项目完成时间不长,因此显地较为冷清,主要面向商务配套使用,建筑主体以写字楼为主。一层设三个主要出入口,东侧分别是超市入口及餐饮入口,办公入口单独布置在西侧,避免了与商业裙房人流的交叉。写字楼与商业部分一层贯穿,仍显得较为混乱。大堂通高至11米,办公室层高4.9米。地下设2层停车场,约240个停车位。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建筑主体的南方和西北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习题

一、简答题 1..试述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 2. .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3..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分为哪几类?各类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4.对于剪力墙结构,平面及竖向结构布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5.在什么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应采用刚接体系? 二、选择题 1、计算框架结构梁截面惯性矩I时考虑楼板影响,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 ()。 A.2 I B.05.1I C.02.1I D.0I 2、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计算宜选用()分析方法。 A. 连续化方法 B. 材料力学分析法 C. 壁式框架方法 D. 有限元法 3、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A. 建在大城市郊区 B. 建在小城镇 C.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D. 建在海岸

4、对现浇框架支座处弯矩可以进行调幅,以下不正确的论述是( ) A.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 B.只需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 C.调幅必须在荷载效应组合之前完成 D.对水平和竖向荷载效应均需要调幅 5、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大上下 C.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6、在有地震作用组合设计表达式RE E E R S γ≤中,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 γ满足 ( ) A. 大于1 B. 小于1 C. 不一定 D. 1 7、剪力墙中,墙肢刚度不变时,如果增加连梁刚度,整体系数α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减 D 、不增 8、结构在水平静荷载的作用下其内力计算方法为( ) A 、底部剪力法 B 、力矩分配法 C 、反弯点法 D 、时程分析法 9 ) A. 框架结构体系 B. 剪力墙结构体系 C. 筒体结构 D. 框架剪力墙结构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局部修订 9 电气 9.1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9.1.1 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规定进行设计,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说明】(本条对原条文的修改。原条文说明保留,新增说明如下)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能有效地对漏电及由于漏电可能引起火灾进行预报和监控,其供电能力直接关系火灾报警的可靠性,因此,其供电要求应当按照消防用电的规定执行。 9.1.4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9.1.4.1 暗敷设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9.1.4.2 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9.1.4.3 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敷设; 9.1.4.4 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说明】(本条对原条文的修改。原条文说明二删除,新增说明如下) 矿物绝缘电缆是由铜芯、铜护套和氧化镁绝缘等全无机物组成的电缆,具有良好电性能、机械物理性能、耐火性能,在火灾条件下不会放出任何烟雾及有害气体,其综合性能优于阻燃电缆、耐火电缆。因此,本条对阻燃电缆、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的敷设分别作了规定。 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广播和消防控制室 9.4.1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卫生间外,均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4.2除住宅、商住楼的住宅部分、游泳池、溜冰场外,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4.2.1 医院病房楼的病房、贵重医疗设备室、病历档案室、药品库; 9.4.2.2 高级旅馆的客房和公共活动用房; 9.4.2.3 商业楼、商住楼的营业厅,展览楼的展览厅; 9.4.2.4 电信楼、邮政楼的重要机房和重要房间; 9.4.2.5 财贸金融楼的办公室、营业厅、票证库; 9.4.2.6 广播电视楼的演播室、播音室、录音室、节目播出技术用房、道具布景; 9.4.2.7 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等的微波机房、计算机房、控制机房、动力机房; 9.4.2.8 图书馆的阅览室、办公室、书库; 9.4.2.9 档案楼的档案库、阅览室、办公室; 9.4.2.10 办公楼的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 9.4.2.11 走道、门厅、可燃物品库房、空调机房、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 9.4.2.12 净高超过2.60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课程 ---专题作业 作业名称: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分析 专业班级:测绘2班 姓名:吴建全 学号:--------- 组号:2班6组 组员情况:组长(贾某某)、组员(吴建全, 贺某某,何某某,陈某) 摘要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是通过对建筑物外型进行变形方面的监测,对建筑物外形状态进行判定,一旦出出现安全范围外的变形事故,及时分析高层建筑变形原因,实施纠偏措施,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基本特点与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实施过程,从而力图实现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与现实实践意义。 [1] 通过该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的研究,目的是保障建筑物的施工与使用安全,体现出高层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变形监测的重要性,为建筑物安全施工提供了必要的评估数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沉降分析 目录

1、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目的和特点 (4) 2、变形监测测的内容 (5) 3、基坑回弹观测 (6) 4、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方法 (7) 5、建筑物的位移监测 (8) 6、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实施过程 (9) 7、数据处理 (10) 6、高层建筑物变形监的一些原因 (11) 9、结束语 (11) 引言 建筑物变形是指建筑物在施工建设与运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结构、气候温度变

化、建筑物材料折损、建筑物荷载变化等作用下建筑物发生垂直升降、水平位移等一系列外形变化状态的统称。而建筑物变形监测分析是指借助相应测量仪器和技术标准、规范,对建筑物外形进行及时的监测与分析。 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规模和经济规模都比较大,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变形监测都尤为重要。一方面,对高层建筑实施不定期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层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数据、技术标准、解决对策等对行业内其他建筑物变形监测有重要的学术借鉴意义。 1、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目的和特点 1.1 变形监测的目的 通过对变形体动态监测,获得精确观测数据,对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对各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形做出预报,提供施工和管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同时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性能做出客观评价。 1.2 变形监测的特点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重要目的在于对高层建筑的安全进行监测,而这又分为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两个部分。内部监测主要是借助专业化的技术设备对高层建筑内部应力、建筑物内部温度变化、建筑物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监测。外部监测主要是通过观察、测量数据等对高层建筑沉降、位移、倾斜及裂缝等方面进行观测。在高层建筑安全监测中,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相辅相成,应同时进行,协同分析。第一,测量精度高,由于高层建筑外形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高层建筑外形数据微小的变化就会对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不利于外形变化原因的分析与对策的研究,因此,相较于其他建筑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要求极高的精确度,从而保障监测有效性。[2]一般位置精度为1mm;第二,需要重复观测,测量时间跨度大,观测时间和重复周期取决于观测目的、变形量量大小和速度。第三,需要严密的数据处理,数据量大,变形量小,变形原因复杂。第四,要求变形资料提供快和准确。 2、变形监测测的内容

高层建筑的常见结构形式及特点

高层建筑的常见结构形式及特点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由纵梁、横梁和柱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梁和柱刚性连接而成骨架的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好,柱网布置灵活,便于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施工简便,较经济;框架结构的弱点:抗侧移刚度小,侧移大;对支座不均匀沉降较敏感等。根据分析,框架房屋高度增加时,侧向力作用急剧地增长,当建筑物达到一定高度时,侧向位移将很大,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远远超过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一般适用于10层以下、以及10层左右的房屋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又称框剪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多(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它是在框架纵、横方向的适当位置,在柱与柱之间设置几道钢筋混凝土墙体(剪力墙)。在这种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则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这样,可以减少柱子的截面。剪力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平面布置的灵活性。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则充分发挥框架和剪力墙各自的特点,既能获得大空间的灵活空间,又具有较强的侧向刚度。所以这种结构形式在房屋设计中比较常用。这种体系一般用于办公楼、旅馆、住宅以及某些工艺用房。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一般用于25层以下房屋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由纵向、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所组成的结构,即结构采用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墙体除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外,还对房屋起围护和分割作用。剪力墙结构优点是整体性好,侧向刚度大,适宜做较高的高层建筑,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小,并且由于没有梁、柱等外露构件,可以不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缺点是由于剪力墙位置的约束,使得建筑内部空间的划分比较狭小,不能提供大空间房屋,结构延性较差。因此较适宜用于宾馆与住宅。全剪力墙结构常用于25~30层结构。 筒体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围成侧向刚度很大的筒体的结构形式。筒体在侧向风荷载的作用下,它的受力特点就类似于一个固定在基础上的筒形的悬臂构件。迎风面将受拉,而背风面将受压。筒式结构可分单筒、筒中筒体系、桁架筒体系、成束筒体系等。筒体可以为剪力墙,也可以采用密柱框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数量不同的筒。筒体结构多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公共建筑中。筒式结构则用于30层以上的超高层房屋结构,经济高度以不超过80层为限。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开题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专业:测绘工程班级:测绘071 姓名:陶俊辉 论文题目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方法研究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从几十层到上百层的楼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楼房质量对所在地表的压力会使地面发生变形,直接影响楼房的受力情况。如果地表受力不均匀,就会发生楼房倾斜甚至倒塌等灾害,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确保这些楼房的安全使用,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精密变形观测,以确定其变形状态。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对高层建筑的运营 状态进行安全监控、评价和预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手段的硬件和软件迅速发展,监测范围不断扩大,监测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系统、安全预报及分析评价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工程设计采用新的可靠度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来,变形监测成为提供设计依据、优化设计和可靠度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由于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直接采用变形监测原始数据对高层建筑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和反馈是困难的。因此,为了实现高层建筑安全运营的设计目的,一般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和变形监测不同时段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别 选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认真做好监测数据和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预测和预报,并为改进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高层建筑变形观测简便、精度高,能直观地、及时地掌握高层建筑性态的变化,许多高层建筑在出现危险之前都常常发生较大的变形。因而,分析高层建筑变形规律、对高层建筑的变化趋势进行有效预测对高层建筑安全监控、确保高层建筑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防火要求

高层建筑防火要求 高层建筑始建于19世纪末期。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特别是今年许多国家出现了人口超过110万的城市,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促使城市建筑向高空延伸,城市构造随之高层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过的高层建筑亦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一些城市数以百计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大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例如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一座由设计世界最高办公楼之一——某某大厦的加拿大某某公司设计的某某大厦在国际投标中一举中标高高耸立在上海某某开发区,它荣膺我国建筑高层桂冠主楼高度达422米,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总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其设计新颖,空间丰富且功能完善,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是现在全世界消防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1 灾蔓延快 1.1.1烟囱效应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派气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发生火灾时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越强烈。据实验资料证明,在火灾初起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5米/s;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5~4.5米/s。如一座高座11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 1.1.2可燃物品 高层建筑中,高级旅馆,综合楼以及重要的图书楼,档案楼,办公楼,科研楼等建筑一般室内的装修,家具及用品等等,绝大多数是可燃的,有的高层建筑还有可燃物品库房,一旦失火,燃烧猛烈,这些可燃物品也是高层建筑火灾发展扩大的重要途径。

房屋建筑沉降观测方案(1)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 文 档 1 【精品 word 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观测等级确定 四、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

五、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 六、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与埋设 七、观测 八、请甲方、施工方协助解决的问题 九、补充说明 十、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十一、提交资料 北京金融街F10 大厦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北京金融街F10 号地东部,南临广宁伯街,东临太平桥大街,西临金城坊街,北临金城 坊南街;总建筑面积48432.3 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17562.3 平米,地上 30870 平米;建筑物主要屋面高 度 63.6 米。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上16 层(另有出屋面的电梯间和水箱间共 2 层),地下5层;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上的平板式筏基,基底标高为-20.15 米,从基底进行沉降观测难度极大。另场 区附近无固定的可用作沉降测量的水准基点。 二 .编制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地下结构施工图; 2.《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 93 );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 01-21-95 ); 三 . 沉降监测的等级确定 该项工程属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物,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 的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mm。 四 .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 1.Leica NAK2 自动安平水准仪、GPM3 平行玻璃板及配套精密铟钢尺;50m 经鉴定钢尺及测量专用重锤等。 2.人员配置: 工程主持人 1名; 现场负责1名(兼安全员); 技术人员 1名; 司仪 1-2 名; 测工 2-4 名。 3.所有使用仪器设备均具有鉴定计量证书,测量施工主要人员均做到持证上岗。 五 . 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 1.建网 鉴于该工程工期较长,沉降观测持续约 4 年左右,为便于沉降观测的顺利实施,必须设立稳固可靠 的沉降观测基准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周边地形环境,我们拟在远离该工程变形影响区域(至少应距 离施工场区 200m 开外。)的地方埋设3个水准基点于原状土层,构成闭合环形式的沉降观测基准网。 2.水准基点埋设 拟采用普通标石,埋设形式见附图—水准基点示意图,埋设深度应达到冻土线以下,北京地区最大

浅谈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浅谈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高层建筑由于在勘探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失误,发生沉降、倾斜、位移、挠曲、裂缝等变形现象,需要每隔一定时期,对控制点和观测点进行重复测量,通过计算相邻两次测量的变形量及累积变形量来确定建筑物的变形值和分析变形规律,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事故。文章主要探讨高层建筑变形检测的方法。 标签:高层建筑;变形检测;建筑沉降;建筑倾斜;建筑裂缝 1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特点 1.1 变形监测的目的 通过对变形体动态监测,获得精确观测数据,对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对各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形做出预报,提供施工和管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同时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性能做出客观评价。 1.2 变形监测的特点 第一,测量精度高,一般位置精度为1mm;第二,需要重复观测,测量时间跨度大,观测时间和重复周期取决于观测目的、变形量量大小和速度。第三,需要严密的数据处理,数据量大,变形量小,变形原因复杂。第四,要求变形资料提供快和准确。 2 变形监测测的内容 根据变形的性质,建筑物变形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类。静态变形是时间的函数,观测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期間内的变形。静态监测的内容有内部应力、应变监测、动力特性监测和加速度监测。动态变形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它是以外力为函数表示的,对于时间的变化,其观测结果表示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变形。 动态监测内容有沉降监测、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和挠度监测。 3 基坑回弹观测 3.1 回弹观测点的布设 回弹观测点的布设和数量,一般沿基坑的纵横轴线布设,还可根据建筑物分布及地层情况进行布设,要求布设点能够反映基坑回弹的纵横断面。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45-8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试行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试行日期: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 关于颁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 经基〔1982) 585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文的通知,由北京市公安局会同有 关单位共同编制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起 试行。 本规范由建设、设计单位负责贯彻实施。各有关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负有检 查监督之责。在执行本规范个别规定如确有困难时,应在地方基建主管部门的主 持下,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当地公安机关协商解决。 鉴于本规范适用于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二十四米的其他民 用建筑,对于七、八、九层的非单元式住宅和层数超过六层且建筑高度不超过二 十四米的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可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16-74

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规范只规定了高层民用建筑的一般防火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 规范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并送国家经委和公安部备案。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和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八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文的通知,由北京市公安 局会同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广州市设 计院、东北建筑设计院、上海、广州市公安局及公安部民警干校、四川消防科学 研究所等十个单位共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遵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的消防工作方针,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实践经验,吸 取了有关这方面的科研成果,参考国外有关资料,并征求了各省、市、自治区和 有关部、委所属设计、科研、高等院校和公安消防等单位的意见,最后经有关部 门会审定稿。

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变形控制

超高层建筑变形控制 1.竖向变形控制 一般的多层利高层建筑相比,超高层结构的设计除了需要在结构体系选择、抗震设计、抗风设计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之外,还需要考虑非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和内力分析。非荷载作用主要包括温度作用和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由于超高层结构高度可能在两三百米以上,以及不同竖向构件在压应力水平、材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还有混凝土材料的徐变、收缩等非荷载作用时,因此超高层结构必然产生不可忽视的竖向变形及差异。 在国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高层建筑的竖向变形筹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的Russell H G等人对两幢钢筋混凝十高层建筑竖向变形进行了跟踪测试,其中高197m的Lake Point Tower,经过3年后柱的最大轴向变形超过了200mm;高262m的Water Tower Place经过五年后柱与墙的轴向变形差超过23mm,虽然该建筑在层13~14设有刚性转换层,第32层为刚度很大的设备层,但竖向构件间的轴向变形差异依然很明显。这些与时间和环境相关的超高层结构竖向构件变形及差异,将使相邻的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产生附加应力,还可能影响设备的安装使用。 国内外的研究者对结构的竖向变形及著异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杨丽、郭忠恭研究了钢筋泓凝土构件徐变和收缩的有关理论和公

式,得竖向构件由于徐变和收缩产生的非弹性缩短,认为超过lOOm 的高层混凝十结构应该考虑徐变和收缩的影响。 高层建筑中,核心筒、角柱、边柱的竖向变形差异来自多个方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个部位垂直构件的截面轴向应力有高有低。在结构施工时,核心筒施工往往先于周边框架柱施工,造成结构各部分受荷时间有先有后。加上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收缩、徐变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最终会使得结构构件产生可观的竖向变形及变形差异。这些变形将给设备安装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力矩。一般而言,当结构超过30层或总高度大于100m时,在施工中就应当对此进行考虑。 2混 3弹性压缩 4收缩变形 5徐变变形 6温度变形 7总变形 将弹性压缩变形、收缩变形、徐变变形及温度 变形相加,得到柱或墙的竖向变形为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轻质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在建筑中的实现等,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简要论述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趋势 前言 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定不一,且多无绝对、严格的标准。它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地震强度、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电梯的设置标准以及防火的特殊要求等很多因素有关。如在美国,24.6m或7 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日本则为31m或8 层以上;英国为等于或大于24.3m;在我国一般8 层以上的房屋就需要设置电梯,对10 层以上的房屋就有提出特殊的防火要求的防火规范,因此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将10 层及10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与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称为高层建筑。从结构受力性态的角度来看,8 层以上的房屋,风和地震等水平荷载或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起控制作用,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将10 层及10 层以上或高层超过28m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结构高度超过100m 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1高层建筑的特点 建筑结构需同时承受水平和竖向的荷载或作用。低层建筑结构通常抵抗竖向荷载为主,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或作用(如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小,它所产生的内力和位移较小,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在低层建筑结构中,竖向荷载往往就是设计的控制因素。但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较大的建筑高度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受力情况,水平荷载不仅是主要荷载的一种,跟竖向荷载共同起作用,而且往往还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因此,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若高层建筑结构的抵抗侧向变形能力或侧向刚度不足,将会产生过大的侧向变形,不仅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而且会使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附加内力,会使填充墙、建筑装修和电梯轨道等服务设施出现裂缝、变形,甚至会导致结构性的损伤或裂缝,从而危及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因此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不仅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结构有合理的刚度,使水平荷载所产生的侧向变形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还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结构在可能的强震作用下当构件进入屈服阶段后,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除了上述的结构受力特点之外,高层建筑还具有建筑功用上的特点。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优美的高层建筑犹如艺术品,成为城市的一道道绚丽景观;建筑同时是时代跳动的脉搏,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符合了地价昂贵时代的需求,它可以节约建设用地或获得更多的空闲地面,以作为绿化等环境用地,并因向高空方向发展而缩短了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如给排水管线等)的长度,减少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当然,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也会给城市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人口会密集化而造成交通拥挤问题;城市局部热场发生不利的变化以及地质的沉陷、消防的复杂化等问题。综合高层建筑的上述受力特点可知,与低层结构不同,高层建筑结构在强度、刚度和延性三方面要满足更多的设计要求。抗侧力结构的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 2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地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由多层发展为高层。19 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了现代形式的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局部修订条文 目录 2 术语……………………………………………………………………………………………… 3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4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4.1 一般规定…………………………………………………………………………………… 4.2 防火间距…………………………………………………………………………………… 4.3 消防车道…………………………………………………………………………………… 6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6.1 一般规定…………………………………………………………………………………… 7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7.3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池和室外消火栓……………………………………………… 7.4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室内消火栓和消防水箱……………………………………………… 7.6 灭火设备……………………………………………………………………………………… 8 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 8.4 机械排烟……………………………………………………………………………………… 9 电气………………………………………………………………………………………………… 9.1 消防电源及其配 电…………………………………………………………………………… 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广播和消防控制室………………………………………… 9.5 漏电火灾报警系 统…………………………………………………………………………… 2 术语 2.1.07 商业服务网点commercial serving cubby 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h 且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和其他用房完全分隔,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 【说明】(本条为新增条文) 商业服务网点规范没有确切定义,与综合楼、商住楼难以区别,现加以规定以便实施。 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即地上一和二层可以是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但地上二层是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则地上一层必须是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一层、二层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之和不能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h、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和其他用房完全分隔,该用房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并不得交叉也不能直接连通。 3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0.1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应符合表3.0.1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II 1.1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概述................................................ II 1.1.1 变形产生的原因和类型........................................... II 1.1.2 变形观测的主要任务............................................ III 1.1.3 变形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IV 1.2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概况................................................. V 1.2.1 我国的变形监测工作发展过程..................................... VI 1.2.2 高层建(构)筑物的变形特点.................................... VII 1.2.3 其它建(构)筑物的主要变形特点............................... VIII 1.2.4 我国开展变形监测工作的主要容................................. VIII 1.3 变形监测的精度和频率.............................................. VIII 1.3.1 制约变形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IX 1.3.2 变形监测的频率.................................................. X 1.3.3 变形监测频率确定的基本方法..................................... XI 1.3.4 沉降稳定期的确定.............................................. XII 第2章位移观测............................................................... XII 2.1 倾斜观测的述....................................................... XII 2.2 一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XIII 2.3 特殊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XIV 2.4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 XVI 2.4.1 主体倾斜观测的方法............................................ XVI 2.4.2 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 XVIII 2.4.3 倾斜观测实例.................................................. XIX 2.4.4 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 XX 2.5 裂缝观测........................................................... XXI 2.5.1 裂缝观测的概述................................................ XXI 2.5.2 裂缝观测的方法................................................ XXI 2.6 挠度观测......................................................... XXIII 2.6.1 建筑物基础挠度观测.......................................... XXIII 2.6.2 弹性挠度观测................................................. XXIV 2.6.3 建筑物主体挠度观测........................................... XXIV 2.7 日照和风振变形监测................................................. XXV

高层办公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办公建筑调研报告 姓名:杜嘉宇班级:建筑1104 学号:11 一、总平面 高层办公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组织顺畅,并应满足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指标。在本次的任务中,总平面的出入口要注意1.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场地的出入口设置。2.设备用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的出入口。3.锅炉房、厨房等后勤用房的燃料、货物及垃圾等物品的运输应设有单独通道和出入口。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对内部空间的需求,并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考虑,确定一种实用、经济、有效的结构体系。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承重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钢结构和刚—混凝土组合结构。 三、实例分析: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方大企业总部”获奖作品 / Huasen Architects

该项目位于中国深圳,获奖的设计方案在原有的建筑基地上重新塑造了300 000平方米的综合建筑,集零售、办公、娱乐与休闲空间于一体,从高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心上高高耸起。设计竞赛要求将公交终点站融入方案中,根据政府官员的计算,将有55%的用户会乘坐公交车抵达这里。 华森建筑直接将此作为设计出发点。综合建筑的中心成为空间节点,就好像是飓风的风眼,四座高度不同的办公塔楼由此旋转而出。地面层线性的带状结构和基座的多个楼层无缝地旋转成垂直百叶的规则图案,与商业空间俏皮的曲线并列而置,后者有着玻璃和铝板塔楼常有的商业特点。用户沿北环路行走能够捕捉到每座塔楼的独特视角,这些塔楼若隐若现,有着光亮透明的水一样的外观,能为建筑内的员工遮挡恼人的阳光,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工作。 (1)总平面 在右边这张总平面上可以看出广场、植被区和水景被结合在宽阔的带状结构中,创造了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建筑实体,用融合的方式模糊了购物与工作之间的界限。塔楼之间都互相有一定的距离,而组成中央环路的不同的楼层融为一体,形成连续的购物空间。购物者随着建筑的空间不断运动,再加上顾客不断到来和与离开,会形成一个动态的建筑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