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doc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doc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doc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doc

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送审单位(个人):

法定代表人: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送审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最新版出生缺陷医院监测表卡项目数-2018版

围产儿数季报表 20 年 季 备注: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2.本表为季报,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但纸质报表只报送至省 级妇幼保健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5月28日网络直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8月28日直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28日直报本年第3季度报表,下年1月31日前直报本年度第4季度报表。 表 号:卫计统61-2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表 号:卫计统61-1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区县 医院(保健院、所),医院编码□□□□□□□□□□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 缺陷的患儿。 2.本卡为季报,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区县级监测机构每年5月28日网络直报本年第1季度登记卡,8月28日直报本年第2季度登记卡,11月28日直报本年第3季度登记卡,下年1月31日前直报本年度第4季度登记卡。 出生缺陷 医院监测

《会员所在单位基本信息登记表》填表说明

1、所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按提示要求手工录入所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不是工会组织机构代码;无组织机 构代码的单位统一填写00000000-0。 2、所在单位(或单位主体)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点击下拉菜单选择所属领域。 01、农、林、牧、渔业02、采矿业03、制造业0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5、建筑业 0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0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8、批发和零售业 09、住宿和餐饮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6、教育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0、国际组织 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包括党政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工青妇和其他群众团体3、所在单位(或单位主体)的单位类别:点击下拉菜单选择单位所属类别。 110、国有企业120、集体企业130、股份合作企业140、联营企业151、国有独资公司 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61、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控股公司169、其他股份有限公司 170、私营企业190、其他内资企业200、台港澳商投资企业300、外商投资企业400、事业 500、机关600、个体经济组织

4、单位地址:分三部分填写,先点击“区县(开发区)”前面的下拉菜单,确定所属区县(开发区);随 后点击“街道(乡)”前面的下拉菜单,确定所属街道或乡镇;最后手工填写单位所在具体地址。 5、单位邮编:填写单位实际所在地邮编。 6、上级工会: (1)由下拉菜单选择与手工录入两部分组成; (2)下拉菜单分为五个层级,第一层级为10个选项,分别是市总工会九大工会(工委)及北京市市直机关工会工委,其中“教育工会”、“国防工会”、“金融工委”、“北京市市直机关工会工委”没有扩展下拉菜单,属于上述四个系统的单位直接点击所属系统名称; (3)“制造业工委”、“建筑业工委”、“服务业工委”、“交通运输业工委”、“机关事业工委”有第二层级扩展下拉菜单,列举了本系统内的局总公司名称,点击工委名称前面的加号会立即出现;属于上述五个系统的单位直接点击所属局总公司级市总直属基层工会; (4)区县(开发区)总公司工会有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四类扩展下拉菜单,点击名称前面的加号会立即出现; 第二层级扩展下拉菜单列举18区县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会,第三层级扩展下拉菜单分别列举18区县辖区内工会组织具体分类:“区县(开发区)直属”、“区县(开发区)级工会联合会”、“街道(乡镇)工会

某高层住宅给排水及电气施工方案

*****工程 给排水及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企业技术标准(ZJQ08-SGJB 242-2003)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企业技术标准(ZJQ08-SGJB 303-2003) 5.津盘13#、15#楼施工图纸 三、施工方案 1.管道工程 本工程给水采用聚丙烯(PP-R)管,热熔连接或采用刚塑复合管,丝接连接;排水、雨水采用UPVC管,粘接连接;消防管道DN100以下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接连接,DN100以上采用热镀锌钢管,卡箍连接。冷热水管道保温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保温。 1.1管道工程的主要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管道支吊架制安→干管、立管安装→管道试验→卫生洁安装→楼层支、干管安装→管道系统试验、冲洗等→防腐、保温防结露→系统调试→工程竣工验收。 1.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2.1准备工作 1.2.1.1材料准备:工程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要熟悉图纸,进行技术和物资准备,重点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物资进场和各分部分项的详细技术交底。进场各种管材、配件必须具有材质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及当地质监部门所要求的证明资料。 1.2.1.2技术准备:进场前管道工程师、工长应认真熟悉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并与其它专业进行详细的图纸会审。拟定与总进度相互协调的专业进度计划。工人进场后要进行质量教育、安全教育,作好技术交底。 1.2.1.3机具准备:根据总进度专业进度计划,组织机具进场。管道施工队在现场设置管道加工预制场,放置电动套丝机、电焊机、切割机、台钻和其它机具。 1.2.2配合预留预埋 1.2.2.1预留前核对结构图、建筑图与管道施工图,如有不符应及时向设计提出及时变更位置;预留后对所有预留洞及预埋件情况进行坐标、标高、管径等在浇筑前核对,检查并做好详细的技术复核记录。预留部分与土建密切配合,安装模具预埋铁件要准确、牢固、无遗漏,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配合校对,看管模具、埋件,以免移位、变形。 1.2.2.2套管安装: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时应设置套管,穿地下基础部分时设置防水套管。套管内径要比管道外径大20~40mm左右(保温管道以保温管外径为基准),并做好封闭措施。空调水管以及设计说明的穿楼板加套管管道,穿楼板套管底部与楼板底面平齐,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厕所间高出装饰地面50mm,穿墙套管两端与装饰面平齐。安装管道后,穿楼板套管与管道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平滑;穿墙壁套管与管道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端面平滑。 1.2.3管道丝接 管道套丝时必须按设计或施工规范规定,若丝太短,在使用过程中,易脱丝,造成漏水;若有断丝或缺丝,不得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套丝时管道摆放必须水平并固定牢固,无论手动还是电动套丝都要试套,符合要求后方可流水作业。严禁出现偏丝或套丝太短。丝接管道连接好后,丝扣外露2~3扣,去掉麻丝,擦净额铅油。套丝及外露丝扣破坏镀锌层处,重新作防腐处理。 1.2.4管道焊接 1.2.4.1管道焊接时若厚度≤4mm可进行对焊;若厚度>4mm时,可开坡口焊接。 1.2.4.2焊接时焊口应平直,焊缝加强面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焊缝及热影响区域表面无烧穿、裂纹、结瘤、结渣和气孔缺陷,焊波应均匀一致。管道的对口焊缝处及弯曲部位严禁焊接支管,接口焊缝距起弯点或支、吊架边缘必须大于50mm。 1.2.4.3管道焊口尺寸的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78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通用范本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为了解本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干预工作,克拉玛依市人口计生委对本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状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XX年6月至9月在全市4个区进行,其中包括10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的户籍人口中选择XX年1月1日——XX年12月31日出生的0 ——5岁所有儿童(包括出生后死亡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省(市、自治区) 区县 医院(保健院、所) □□□□□□□□□□ 产 妇 情 况 住院号 姓名 民族 实足年龄 岁 通讯地址及邮编 孕次 产次 常住址□ 1.城镇 2.乡村 家庭年人均收入(元) □ 1.<1000 2.1000~ 3.2000~ 4.4000~ 5.8000及以上 文化程度 □ 1.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中专 5.大专及以上 缺 陷 儿 情 况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胎龄 周 体重 克 胎数 1.单胎 2.双胎 3.多胎 □ 若双胎或多胎,请圈 1.同卵 2.异卵 □ 性别 □ 1.男 2.女 3.不明 转归 □ 1.活产 2.死胎 3.死产 4.七天内死亡 诊断为出生缺陷后治疗性引产 □ 1.是 2.否 诊断依据 1.临床 2.超声 3.尸解 4.生化检查 (AFP 、HCG 、其他 ) 5.染色体 6.其他 □ 畸形确诊时间 1.产前(孕 周) 2.产后七天内 □ 出生缺陷诊断 01无脑畸形…………………………………………………□ 02脊柱裂……………………………………………………□ 03脑彭出……………………………………………………□ 04先天性脑积水……………………………………………□ 05腭裂………………………………………………………□ 06唇裂………………………………………………………□ 07唇裂合并腭裂……………………………………………□ 08小耳(包括无耳)………………………………………□ 09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 10食道闭锁或狭窄…………………………………………□ 11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包括无肛)……………………□ 12尿道下裂…………………………………………………□ 13膀胱外翻…………………………………………………□ 14马蹄内翻足 左 右……………………………………□ 15多指(趾) 左 右…………………………………… □ 16并指(趾) 左 右…………………………………… □ 17肢体短缩[包括缺指(趾)、裂手(足)] 上肢 左 右 …………………………………………□ 下肢 左 右 …………………………………………□ 18先天性膈疝………………………………………………□ 19脐膨出……………………………………………………□ 20腹裂………………………………………………………□ 21联体双胎…………………………………………………□ 22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 23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24其他(写明病名或详细描述)…………………………□ 孕 早期情况 患 病 服 药 接触其他有害因素 发烧(>38℃) 病毒感染(类型: ) 糖尿病 其他: 磺胺类(名称: ) 抗生素(名称: ) 避孕药(名称: ) 镇静药(名称: ) 其他: 饮酒(剂量: ) 农药(名称: ) 射线(类型: ) 化学制剂(名称: ) 其他: 家庭史 产妇异常生育史:1.死胎 例 2.自然流产 例 3.缺陷儿 例 (缺陷名: 、 、 ) 家 庭 遗 传 史:缺陷名 与缺陷儿亲缘关系 缺陷名 与缺陷儿亲缘关系 缺陷名 与缺陷儿亲缘关系 近 亲 婚 配 史:1.不是 2.是(关系 )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缺陷的患儿。 表 号:卫统44表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5号 有效期至:2012年

给排水、消防、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2

给排水及消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一、工艺流程 1、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管道放线→支架制安→干管安装→阀门安装→立管安装→支管、管网安装→管道冲洗→管道试压→泵房设备连接→配合系统调试。 2、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洁具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系统调试。 3、室内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锻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卡件固定→封口堵洞→闭水试验。 4、室外排水管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管基素土夯实→管基垫块放置→排水管放置、固定→浇灌管座→管道接口、检查口施工→管侧、管顶施工 5、卫生洁具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卫生洁具及配件检验→卫生洁具安装→卫生洁具配件预装→卫生洁具稳装→卫生洁具与墙、地缝隙处理→卫生洁具外观检查→通水试验。

二、施工方法 1、材料要求 (1)、排水管材为硬质聚氯乙烯(UPVC),所有用的粘结剂应是同一厂家配套产品,并且与卫生洁具连接相适宜。 (2)、管材外表层应光滑,无气泡、裂纹,管壁薄厚均匀,色泽一致。承口应有梢度,并与插口配套。 2、操作方法 (1)、选择管材及粘结剂。 (2)、切割管材的工具应用手用钢锯或细木手工锯。不可使用砂轮管机切割; (3)、切割后的管口,应平整垂直管轴线。管口内外无毛边。管口外边应倒100~150的角,倒角长度为2.5~3.0 mm; (4)、在管端(插口)上作一插入深度标志; (5)、用0号或1号砂布,将粘结面打磨成毛面; (6)、用丙酣,清洁承口和插口的粘结面,并凉干; (7)、专用粘结剂应浓度适中,用干净的毛刷将粘合剂均匀涂抹在粘结面上,并涂二遍; (8)、粘合剂涂好后,立即插入承接口,并向轴向向承口方向施加推进,保持1~2min; 3、室外排水管道 (1)、先在铺设管道的地面上根据管道大小及深度坡度开挖土方并夯实,再放置相应于混凝土垫层厚度的垫块,垫块面的标高通过拉

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

XX医院 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 一、目的 获得我院出生缺陷的准确、可靠的资料,动态观察出生缺陷发生的消长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以因素,提高我院的产前诊断水平,为病因研究和干谒计划提供线索。 二、适用范围 对院内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管理和控制。 三、具体方案 1、监测对象范围和时限 (1)监测对象:在我院分娩的怀孕开始到产后7天的所有出生缺陷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和计划生育引产)。 (2)监测时限:当年1月-12月。 2、监测内容和指标 (1)监测内容:我院分娩的围产儿的有关资料(包括围产儿死亡情况);24类出生缺陷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及 临床畸胎学资料;出生缺陷的可以危险因素。 (2)监测指标:24类出生缺陷的畸形率;24类出生缺陷的性别、母龄别和城乡畸形率;产前检出率等;诊断依据; 缺陷儿的转归等。 3、畸形的诊断和早期矫治 由医务科组织产科、新生儿科、妇科、儿科、病理科、功能科

及围保室、质控科、统计室的相关人员组成院出生缺陷监测小组,按照《24类出生缺陷的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对每一例畸形儿进行确诊,以保证监测质量,避免误诊、漏诊。并对可以矫治的畸形进行早期矫治。 4、资料的收集及运作程序 (1)产房出生时发现→做好原始登记(注明院内外产检次数),死胎建议尸检→报告护士长(每日的交班中汇报), 护士长核查→报告产科监测负责人登记填卡→特殊情况 报告科主任,24小时内进行科内和科间会诊,以明确诊 断。 (2)新生儿科发现→报告新生儿科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并做好原始登记、填卡→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审核出生缺 陷患儿登记卡(详细询问病史),在每月出生缺陷讨论会 上,与各科沟通,进一步明确诊断,查漏、补漏。 (3)妇科发现→报告妇科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并做好原始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审核出生缺陷患儿登记卡 (详细询问病史),在每月出生缺陷讨论会上,与各科沟 通,进一步明确诊断,查漏、补漏,最后将结果报给产 科监测负责人。 (4)产前发现(包括产前诊断中心、B超检查发现)先做好登记→报产科主管医生→报产科监测负责人追踪、登记, 可与儿科联系出生后的纠正治疗→出生后的反馈,有缺

最新电气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电气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适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标准、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图集及有关文件。 安装工程采用的规程、规范及标准: 《建筑给水塑料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51/T5024-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验收标准GB50150-9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设计施工图中所选的标准图集》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小苏莽乡寄宿制小学 建设单位:中国水电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第一工区 设计单位:上海大境设计院 勘察单位:青海906工程勘察设计院 监理单位:玉树州工程监理中心 监督部门:玉树州质量监督站

合同承包范围: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3.1 给排水各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1)、卫生间施工采用小流水段施工方法。 A.卫生间给排水管道安装 ⑴做好楼板预留洞。 ⑵排水管道安装前对土建协商作出放线要求,找好卫生器具的甩口尺寸以及甩口高度,由干管、立管到支管依次安装,并在土建封堵楼板洞前再次核定坐标是否准确。 B.卫生器具的安装 ⑴安装的工艺流程: → ⑵施工要点 ①所有与卫生器具连接的管道水压试验、闭水试验己完毕,并己办好预、隐预检手续后进行卫生器具的安装。卫生器具在稳装前应进行检查、清洗。配件与卫生器具应配套,部分卫生器具应进行预制后再安装。 ②卫生器具的排水出口与排水管道的承口的连接必须严密不漏。 ③安装中应满足如下要求:位置正确,安装稳定,外观端正,严密性,可拆性能好,安装后防堵塞。 ⑶大便器安装 ①大便器安装前,应根据房屋设计,划出安装十字线。设计上无规定时,蹲式大便器下水口中心距后墙面最小为:陶瓷水封660mm,铸铁水封620mm,

(完整版)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

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 一、背景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结构或功能发生的异常。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估计每年有30~40万例体表先天畸形婴儿出生,加上生后数年才表现出来的缺陷或遗传病,先天残疾儿童超过90万,约占年出生人口的5.6%。出生缺陷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都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缺陷发生水平通常采用出生缺陷监测。我国出生缺陷监测从1986年起,一直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监测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初步摸清了全国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但由于各地住院分娩率差异较大,所获得的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某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2003年,天津市城区、辽宁省北宁市、福建省建瓯市、河南省巩义市、湖北省罗田县,实施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试点项目。中美合作预防神经管畸形国际项目亦在32个区县建立了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积累了丰富经验。2006年,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决定,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在全国30个省(区、市)选择64个区县开展人群出生缺陷监测。2012年,进一步调整、优化了监测表卡和报告流程,形成了本实施方案。 二、目的 1. 逐步获得准确、可靠并能反映监测地区实际状况的主要出生缺陷基本信息。 2. 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3. 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4. 为政府部门制定预防出生缺陷的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三、监测点的确定 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点中,按以下原则选取部分区县。 1. 城市以区为单位,农村以县为单位,原则上每省(区、市)城市和农村各选1个;监测区县总人口一般应在40~50万之间。 2. 监测区县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和支持监测工作,有配套经费及组织和人员保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和其他部门、机构积极性高,具有良好的协作关系和协作机制。 3.监测区县妇幼保健网络完善、运作正常,儿童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

深圳市出生缺陷报告和追踪管理制度

深圳市出生缺陷报告和追踪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深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干预情况研究,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出生缺陷儿的生存情况,评价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的有效性,建立深圳市出生缺陷报告和追踪管理制度。 一、目的加强深圳市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保证出生缺陷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深圳市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二、报告对象 凡在深圳市引产(无论孕周大小)或出生(0-1 岁)的缺陷儿均需报告。 三、报告内容 在深圳分娩的0-1 岁婴儿以及引产胎儿在出生时存在的体表、内脏结构异常以及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主要报告属于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中先天异常的Q编码以及胎儿畸形的0编码的疾病,畸形报告标准参考《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疑难和微小畸形报告指南》。同时报告出生缺陷的结局以及可疑危险因素。 四、报告机构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五、报告管理

(一)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制定出生缺陷报告和管理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负责维护妇幼信息系统,开展质量控制和资料统计分析,收集国内外出生缺陷信息资料,定期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出生缺陷信息分析和质量控制报告。 (二)各区(新区)妇幼保健机构根据深圳市出生缺陷报告和管理工作方案,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出生缺陷报告和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核查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出生缺陷, 进行资料分析、质量控制和上报工作。 (三)首次诊断出生缺陷的各级医疗机构为出生缺陷报告责任单位, 经治医生填报《深圳市出生缺陷儿报告卡》(附件1), 按照ICD10 编码的诊断进行上报。无法确诊的,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及时组织会诊及讨论。 各级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和上报工作,建立首诊报告、登记、核对、自查制度,并按规定及时报告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四)对于存在器官、结构异常的出生缺陷儿,应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缺陷部位进行拍摄。拍摄时尽量暴露缺陷部位,缺陷旁边应放置米尺,并注明诊断、住院号、出生日期、来源医院、产母姓名等。 (五)对产前诊断的病例应在出生后予以确诊上报。 六、报告方式 各医疗机构对深圳出生经确诊的缺陷儿(包括治疗性引产的出生缺陷病例),有妇幼信息系统的应及时录入妇幼信息系统,无妇幼信息系统的应及时填报《深圳市出生缺陷儿报告卡》,并于每月5 日前上

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表号:卫统44表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5号 有效期至:2012年 人:职称:填表日期:年月日 医院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 省级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缺陷的患儿。 2.本表为季报,每年2月28日上报上年第4季度报表,5月28日上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 8月28日上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15日前上报第3季度报表。总人口数、1~4岁 儿童数为年报。报送方式为网络报告。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填写说明 1.常住地:产妇常住县辖乡者属“乡村”;其余属“城镇”(包括市辖区、街道、市辖镇、县辖镇)。 2.出生日期:请按阳历填写。“年”填写四位数;“月”、“日”填写两位数,当只有一位数时,数字前用“0”补充,如1995年1月1日出生,则填成1995年01月01日。 3.胎龄:指妊娠整周数。如39周+6天,填为39周。 4.转归:指出生缺陷患儿的生存或死亡状况。分娩未发作前死于宫内者为“死胎”;在分娩过程中死亡者为“死产”;出生时为活产,而于七天内死亡者计为“七天内死亡”;“安乐死”计为“活产”。 5.诊断为出生缺陷后治疗性引产:特指因产前确诊为出生缺陷而进行的治疗性引产;若产前未确诊出生缺陷,因其他原因进行的治疗性引产,该项目应填“否”。 6.诊断依据:指依据何种手段确诊为缺陷。如同时有两种以上诊断依据,请分别在各自的代码上画圈。 7.出生缺陷诊断:请严格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确诊。请在相应出生缺陷名称前的代码上画圈;凡有左右之分的畸形,请在左和/或右上画圈;如同一缺陷儿有多种缺陷,则在每种缺陷的代码上均画圈,肢体短缩畸形还应在上肢和/或下肢上画圈。此外,如果有未列出的缺陷,请写出病名或详细描述其特征。 8.孕早期情况:孕早期指妊娠的前3个月。如孕早期有患病、服药、接触农药及其他有害因素,则请在列出的病名、药名、农药及其他有害因素上画圈,并请在括号内写出具体名称。如有未列出的因素,则请在“其他”栏注明。服药情况中特别要注意市面上的新药。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为了解本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干预工作,克拉玛依市人口计生委对本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状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XX年6月至9月在全市4个区进行,其中包括10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的户籍人口中选择XX年1月1日--XX年12月31日出生的0 -- 5岁所有儿童(包括出生后死亡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妇幼司出生缺陷监测中心《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手册》制订调查方案和进行出生缺陷分类诊断。全市5年期间常住儿童出生数为9 300名,每个辖区单位和社区计划生育专干为筛查员,实际筛查儿童数8 992名,筛查率95.9%(8 992/9 300)。筛查出的157名出生缺陷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出生缺陷儿生母、生父、缺陷儿情况,家庭史等方面的内容。为防止遗漏,将调查资料与辖区内医院出生缺陷和儿童死亡病历进行复核,获取完整资料。 3.质量控制:调查员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医师。经过统一培训和模拟调查,掌握调查方法后2人1组入户调查,调查表经严格审核确认。

4.统计学处理:资料使用epi瞕al建库,spss 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多种出生缺陷疾病患儿,分别按不同病种统计例数。 调查结果 1.出生缺陷分布情况: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6.9 ‰(157/9 300);乌尔禾区未检出生缺陷儿,克拉玛依区的出生缺陷检出率高于其它3个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06,p<0.001)表1 克拉玛依市4个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2.出生缺陷病种排序及构成:本市本次调查出生缺陷病种为40种,归为11类进行统计。按发生例数的多少,前4位依次排列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缺陷、肢体缺陷、唇腭裂。分别占缺陷总数的18.75 %、17.04 %、1 3.64 %、12.50 %。 讨论总结 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3 ‰,1967年根据医院出生记录统计,畸形儿发生率为12.6 ‰。1993--1998年,全世界27种出生缺陷合计发生率为12.7 ‰。从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中国由卫生部组织华西医科大学负责29个省市自治区945所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监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07 ‰,如监测持续到3--4岁时,可能发现的出生缺陷比出生时高出4倍,达40 ‰--50 ‰,以此推算,每年有高达上百万的出生缺陷患儿出生。

出生缺陷监测方案

附件: 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试行) 一、背景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结构或功能发生的异常。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估计每年有30 ~40万例体表先天畸形婴儿出生,加上生后数年才表现出来的缺陷或遗传病,先天残疾儿童约达80~120 万,占年出生人口的4%~ 6%。出生缺陷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 2010 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年)》都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缺陷发生水平通常采用出生缺陷监测。我国出生缺陷监测从1986 年起,一直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监测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初步摸清了全国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但由于各地住院分娩率差异较大,所获得的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某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2003 年,天津市城区、辽宁省北宁市、福建省建瓯市、河南省巩义市、湖北省罗田县,实施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试点项目。中美合作预防神经管畸形国际项目亦在32 个区县建立了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积累了丰富经验。2006 年,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决定,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在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部分区县开展人群出生缺陷监测。 、目的 1.逐步获得准确、可靠并能反映监测地区实际状况的主要出生缺陷基本信息。

2.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3.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4.为政府部门制定预防出生缺陷的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三、监测点的确定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点中,按以下原则选取部分区县。 (1)城市以区为单位,农村以县为单位,原则上每省、自治区、 直辖市城市和农村各选1个;监测区县总人口一般应在40?50万之间。 (2)监测区县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和支持监测工作,有配套经费及组织和人员保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和其他部门、机构积极性高,具有良好的协作关系和协作机制。 (3)监测区县妇幼保健网络完善、运作正常,儿童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 (4)监测区县已经或准备开展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孕期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听力筛查等工作。 (5)监测区县各级数据报告单位应有数码照相机等器材。在征求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人群为基 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区县(见附件1)。 四、监测范围和对象 在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西藏除外),选取64 个区县的全部街道(乡镇)作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地区。 监测对象为居住在监测地区的产妇所分娩的胎婴儿,包括本地户口以及非本地户口在监测地区居住一年以上的产妇。 监测期限为妊娠满28 周(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 克及其以上)至生后42 天,在此期间首次确诊的主要出生缺陷均需报告。 五、监测内容和指标 1.监测内容

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登记报告管理制度》的通知 京卫妇社字〔2008〕23号 各区县卫生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市出生缺陷监测工作,保证出生缺陷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请各区县卫生局做好辖区医疗机构的组织、协调和培训工作,按照《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登记报告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确保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上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八年十二月八日 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保证出生缺陷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二、登记报告内容 在京分娩的0-1岁婴儿以及中期引产胎儿的出生缺陷情况。 三、登记报告机构 全市承担助产技术服务、中期引产技术服务、设有儿科(包括新生儿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四、登记报告管理 (一)登记管理 1、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包括计划生育科)应填写产房分娩登记(剖宫产手术登记)、中期引产登记、新生儿转科或转院登记;对诊断的中期引产胎儿及围产

儿的出生缺陷(包括体表可见的出生缺陷与非体表可见的出生缺陷)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产科专用)”(见附件1)。 2、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儿科(包括新生儿科)应填写新生儿入院或出院登记、儿科门诊登记、儿科门诊手术登记、北京市出生缺陷登记本(儿科专用);对本院产科转诊至本院儿科 (包括新生儿科)的围产儿,在儿科诊断为出生缺陷后(包括体表可见的出生缺陷与非体表可见的出生缺陷)应由儿科填写《出生缺陷情况反馈单》(见附件2),将出生缺陷诊断相关信息即时反馈给产科,以便产科及时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产科专用)”;对在京分娩的外院转入的围产儿,如诊断为出生缺陷(包括体表可见的出生缺陷与非体表可见的出生缺陷)时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儿科专用)”(见附件3);对在京分娩的生后8天至1岁的婴儿,如诊断为出生缺陷(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畸形、消化道畸形、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地中海贫血、需要外科治疗的血管瘤和淋巴瘤等非体表可见的出生缺陷)时应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儿科专用)”。 3、临床医师应对诊断的出生缺陷儿的出生缺陷情况在病案中进行具体描述,并按照体表出生缺陷拍摄部位要求(见附件4)进行拍摄。 4、产妇或婴儿出院时,必须将引产胎儿或婴儿的出生缺陷进行诊断,并按照医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以ICD10编码录机,以便进行检索和查询。 5、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遗传室、超声室、检验科、病理科等辅助科室应做好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相关登记及病理尸解登记。 (二)报告管理 1、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需指定专人在每季度初收集本机构上季度填报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包括产科专用和儿科专用)及出生缺陷儿照片,并于每年的1、4、7、10月10号以前将上述报表及卡片报区县妇幼保健院(所)。

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

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 年 月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区 (县) 街道(乡镇) 居委会(村) 填表人 职称 单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表 号:卫统45-1表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5号 有效期至:2012年

《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说明 一、制表目的:了解监测地区人群的妊娠结局、婴儿出生、死亡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二、统计范围:农村的行政村、城市的街道/居委会/社区填报 三、统计对象:监测地区内符合监测方案要求的围产儿和婴儿。 四、上报机构:监测地区数据源单位在获得每一例出生婴儿的随访结果后填写报表,其上级单位按季度逐级上报。 五、统计起止时间:统计年度为前一年的10月1日至本年的9月30日。 六、报送日期:监测地区数据源单位,区(县)、市、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妇幼保健机构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规定的时间上报卫生部妇社司。 七、填写说明: 1.填写范围:用于社区服务中心或街道卫生院,村级人员收集出生情况,并追踪每个婴儿42天以内的生存情况。应填写双份,一份在每月例会时报给上级单位,另一份留底。 2.填写方法:在相应的栏目内填写或打“√”。其他补充信息,请填在“备注”栏中。 3.胎婴儿编号:为当年当月该社区服务中心或街道,村内出生的胎婴儿连续编号。每一个出生填写一行,双胎分别填写两行。 4.非本地户口:户口不在本地而暂住监测地区的孕妇分娩的婴儿。在城市监测点指本市城区以外的流动人口,农村监测点指本县以外的流动人口,不包括城区与城区、乡镇与乡镇之间的流动人口。 5.出生日期:按公元纪年法填写出生年、月、日。 6.性别:按男、女、两性畸形和不详填写。 7.孕周:按实足孕周填写,如36周+6天计为36周。 8.胎数:按单胎、双胎、多胎填写。 9.出生地点:按医院、街道(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家中、途中填写。个体诊所归为村卫生室。 10.妊娠结局:按活产、死胎、死产填写。活产是指出生后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和随意肌收缩四种生命现象之一者,死胎指分娩前死于宫内者,死产指在分娩过程中死亡者。 11.监测期转归:出生缺陷是指被诊断为出生缺陷。在监测期限内若新发现出生缺陷或者死亡,应在“备注”栏详细写明具体诊断或者死亡的时间、疾病名称和死亡原因。

妇幼卫生信息上报流程图

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收集、上报流程

孕产妇死亡资料收集、上报流程 或街道卫生院,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应的为区妇幼保健机构。 注:城市监测点与村医对应的为居委会主任, 与乡镇卫生院对应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出生缺陷医院监测资料收集、上报流程图 每一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上报季报表、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各市(州)级监测医院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围产儿数季报表

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收集、上报流程图

妇幼卫生年报资料收集、上报流程图 省级妇幼保健机构 资料审核、统计分析,并撰写年度 分析报告 每季度上报季报表,每年11月10日前上报上一年度质控后修正 季报表、年报表 每季度上报季报表,每年10月25前上报 上一年度质控后修正季报表、年报表 各医疗保健机构报 告妇女病查治 工作报表、计 划生育手术数 量和质量报 表、机构妇女 儿童医疗保健 服务情况季报 表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每季度首月10 相互核对日前例会上报 上季报表 汇总审核各乡镇的季报表,填写7岁以下儿童保 健工作报表、孕产妇保健报表、流动人口儿童与 孕产妇健康状况调查表、妇女病查治工作报表、 计划生育手术数量和质量报表、婚前医学检查情 况报表、机构年报数据库、妇幼卫生监测县 (市)基本情况年报表、湖北省县(区)以上妇 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年报表 乡镇卫生院 填写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报表、孕产妇保健报 表、妇女病查治工作报表、计划生育手术数量和 质量报表、流动人口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调查 表、机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情况季报表 每月5日前例会上报本村活产数、出生情况、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情况、儿童保健系 统管理情况、0、4岁儿童 死亡名单

出生缺陷儿登记表doc

编号:□□□□□□□□□□□□□ 出生缺陷儿登记表 1.患儿家庭情况 父亲姓名年龄(岁)民族身份证号 母亲姓名年龄(岁)民族身份证号 孕次产次□常住地 1.城镇 2.乡村 现住址邮编联系电话 2.患儿基本情况 出生日期年月日□性别1男2女3两性畸形4不详出生孕周(期) 出生体重(克)□胎儿数1单胎2双胎(同卵、异卵)3三胎以上(同卵、异卵) □转归1存活2死胎死产3生后7天内死亡4生后8~27天死亡 5生后28天~42天以内死亡 诊断依据□临床□B超□尸解□甲胎蛋白染色体□其它 □畸形确诊时间 1产前 2产后七天内 3产后七天以上 3.出生缺陷诊断 01无脑畸形………………………………………□ 16并指左…………………………………………□ 02脊柱裂…………………………………………□并指右…………………………………………□03脑膨出…………………………………………□并趾左…………………………………………□04先天性脑积水…………………………………□并趾右…………………………………………□05腭裂……………………………………………□ 17 肢体短缩(包括缺指(趾)、裂手(足))…□06唇裂……………………………………………□上肢左…………………………………………□07唇裂并腭裂……………………………………□上肢右…………………………………………□08小耳……………………………………………□下肢左…………………………………………□09外耳其他扩大生产形(小耳、无耳除外)…□下肢右…………………………………………□10食道闭锁或狭窄………………………………□ 18先天性膈疝……………………………………□ 11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包括无肛)…………□ 19脐膨出…………………………………………□ 12尿道下裂………………………………………□ 20腹裂出…………………………………………□ 13膀胱外翻………………………………………□ 21联体双胎………………………………………□ 14左侧马蹄内翻足………………………………□ 22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右侧马蹄内翻足………………………………□ 23先天性心脏病…………………………………□ 15左手多指………………………………………□ 24其他……………………………………………□ 右手多指………………………………………□请写明病名或详细描述: 左脚多趾………………………………………□ 右脚多趾………………………………………□ 4.孕早期情况 患病情况服药情况接触农药及其它有害因素□发烧(>38.5℃)□磺胺类(名称:)□农药(名称:)□风疹□抗生素(名称:)□射线(类型:)□巨细胞病毒□避孕药(名称:)□酗酒(两/日)□肝炎(类型)□镇静药(名称:)□化学制剂(名称:)□其他□其他□其他 5.诊断级别(1)省级医院(2)地市医院(3)区县级医院(4)其他 填表人填表机构填表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此表一式两份,由乡(镇)级及时填写,并网上录入,同时上报县级。县级对录入情况进行审核,督促乡(镇)级对漏录人员进行补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