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原理曹志刚

通信原理曹志刚

通信原理曹志刚
通信原理曹志刚

备课笔记---易志强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

要求掌握: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和方框图,差值信号、预测信号、重建信号的含义,差分脉冲

编码调制的预测增益;

●自适应预测和自适应量化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意义;

●ADPCM的原理和特点。

64kb/s(8kHz的抽样频率,8比特的PCM编码)的A律或者 律的PCM编码获得广泛的应用,但PCM信号占用频带要比模拟通信系统中一个标准话路带宽(3.1KHz : 300~3400)宽很多倍,传送64kb/s的数字信号的最小频带理论值为32kHz(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语音编码的目的在于:以较低的码率获得高质量编码。通常吧话路速率低于64kb/s的语音编码方法称为语音压缩编码技术。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是语音压缩中复杂度较低的一种编码,可实现在32kb/s的码速率上达到64kb/s的PCM数字电话语音质量。ADPCM的基础为DPCM。

6.1 DPCM(差分PCM)

PCM对每个样值波形都独立编码,需要较多位数来表示,因此比特率高。DPCM利用抽样信号在相邻抽样间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存在很大冗余度的特性,对相邻样值的差值而非样值本身进行编码,用较少的比特数表示差值,反映样值的变化。若量化间隔不变(即量化噪声不变),则信号传输带宽将被压缩;若仍然用原来的比特数对差值进行编码,则将提高量化信噪比。

实现差分编码的方法之一:根据前面k个样值预测当前时刻样值,也称预测编码技术。那么编码信号变为当前样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值,仅对差值进行量化编码并传输,在接收端再用接收的预测误差来修正当前的预测值。

编码器解码器

DPCM系统原理框图

x:表示当前的信源样值;

n

1

?k

n i n i i x a x

-==∑:预测器的输出; ?n x :预测器输入,同时也是重建语音信号(针对接收端); n n n e x x =-:预测误差,量化器的输入; qn e :量化器输出,量化后的预测误差;

n c :量化后的预测误差被编码成二进制序列。

在接收端装有与发送端相同的预测器,它的输出与qn e 相加产生。信号既是所要求的预测器的激励信号,也是所要求的解码器输出的重建信号。在无传输误码的条件下,解码器输出的重建信号与编码器中的n x 相同。 DPCM 系统的总量化误差

定义: 为输入信号样值n x 与解码器输出样值?n x 之差: ?()()q n n n n n qn n qn n x x

e x x e e e =-=+-+=- 可见,DPCM 总量化误差仅与差值信号n e 的量化误差有关。因此DPCM 系统总的量化信噪比可表示为:

222

222

n n n p DPCM q

q n q E x E x E e S S G N N E n E e E n ????????????????==?=? ? ?????????????????

式中,()/q S N 是把差值序列作为信号时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PCM 系统考虑量化误差时所得信噪比相当。

p G :为DPCM 系统相对于PCM 系统而言的信噪比增益,称为预测增益。如果能够选

择合理的预测规律,差值功率2

n E e ????就能远小于信号功率2

n E x ?

???,p G 就会大于1,该系统就能获得增益。对DPCM 系统的研究就是围绕着如何使p G 和()/q S N 这两个参数取最大值而逐步完善起来的。通常p G 约为6~11dB 。

从另外一方面看,DPCM 系统总的量化信噪比远大于量化器的信噪比。因此, 要求DPCM 系统达到与PCM 系统相同的信噪比,则可降低对量化器信噪比的要求,即可减小量化级数,从而减少码位数,降低比特率。

6.2 ADPCM

DPCM系统性能改善取决于最佳预测和最佳量化。但对于语音信号,其动态范围变化较大,为了在一个相当宽的变化范围内获得最佳的性能,因此在DPCM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系统,即为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ADPCM特点:

(1)自适应量化取代固定量化,量化间隔随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使量化误差减小;针对()

S N

/

q

(2)自适应预测取代固定预测,指预测器系数{}i a可以随信号的统计特性而自适应调

G。

制,从而提高预测信号的精度。针对

p

DPCM的预测值为6~11dB,自适应预测改善信噪比4dB,自适应量化改善4~7dB,则ADPCM能改善16~21dB,相当于编码位数可减少3~4比特。因此允许用32kb/s编码。

第七章 增量调制(△M)

要求掌握:

●简单增量调制原理,本地译码信号,重建信号,量化噪声,斜率过载; ●简单增量调制量化信噪比与抽样频率和输入信号频率的关系; ●简单增量调制和脉冲编码调制的比较;

●简单增量调制的优缺点。

增量调制简称△M 或DM ,可看成DPCM 的特例。在△M 中,只用1位编码表示相邻样值的相对大小,从而反映抽样时刻波形变化趋势,与样值本身大小无关。 △M 的优点:

1. 在比特率较低时,增量调制的量化信噪比高于PCM;

2. 增量调制的抗误码性能好,能工作于误比特率为10-2~10-3的信道,而PCM 要求误比特

率为10-4~10-6;

3. 增量调制的编译码器比PCM 简单。

7.1 简单增量调制

7.1.1 编译码的基本思想

若抽样速率很高,抽样间隔很小,那么相邻样值点之间的幅度变化较小,用相邻样值的相对大小(增量,可正可负)同样能反映信号的变化规律,将增量编码传输的方式称为ΔM 。基本思想:

用一个阶梯波去逼近一个模拟信号。

只要抽样间隔t ?足够小,即抽样频率1/s f t =?足够高,而量化间隔(量化台阶)σ足够

小,则阶梯波'

()m t 可以近似代替()m t 。 阶梯波'

()m t 的两个特点:

(1) 在每个抽样间隔t ?内,'

()m t 幅值不变;

(2) 相邻间隔幅值差为σ±(上升或下降一个量化台阶)。

因此若用“1”表示上升,“0”表示下降,则'

()m t 就被一个二进制序列表征了,也相当于()m t 信号被二进制序列表征了,实现了模数转换。

另外一种形式逼近()m t ——斜变波1()m t ,根据斜率(/t σ?)的变化,用“1”码表示正斜率,用“0”码表示负斜率,可得到相同的二进制序列。

由于斜变波更容易实现,因此实际应用通常采用斜变波来近似()m t 。

译码过程: (1) 收到“1”,上升一个量化台阶;收到“0”,下降一个量化台阶,恢复为阶梯波; (2) 收到“1”,产生正斜率电压,在t ?时间内上升一个量化台阶σ;收到“0”,产生负

斜率电压,在t ?时间内下降一个量化台阶σ,恢复为斜变波; 通常用简单的RC 积分电路,即可把一个二进制序列变为1()m t 这样的斜变波形。

7.1.2 简单ΔM 系统方框图

消m (t )

发c (t )

c (t )m (t )

接收端译码器

简单ΔM 系统框图之一

发送端编码器:相减器、判决器、(本地译码器)积分器及脉冲发生器(极性变换电路组成),一个闭环反馈电路。

相减器:取出差值`1()()()i i e t m t m t =-;

判决器:又称比较器或数码形成器,用于对差值()e t 的极性进行识别和判决,以便在抽

样时刻输出数码(增量码)()c t ,

即如果在给定抽样时刻i t 上,有1()()()0i i i e t m t m t =->,则判决器输出“1”, 如果1()()()0i i i e t m t m t =-<,则判决器输出“0”。

本地译码器:由积分器和脉冲产生器组成,作用是根据()c t ,形成预测信号斜变波

1()m t ,并反馈到相减器进行幅度比较获得差值。

注意:若用阶梯波'()m t 作为预测信号,则抽样时刻i t 应改为i t -

,表示i t 时刻的前一瞬间,即相当于阶梯波形跃变点的前一瞬间。在i t -

时刻,斜变波形与阶梯波形有完全相同的值。

接收端译码电路由译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译码器和发送端本地译码器相同,用()c t 恢复出1()m t ;

低通滤波器:滤除1()m t 中的高次谐波,使输出波形平滑,更加逼近原来的模拟信号

()m t 。

由于ΔM 前后两个样值的差值的量化编码, 所以ΔM 实际上是最简单的一种DPCM 方案,预测值仅用前一个样值来代替, 即当DPCM 系统的预测器是一个延迟单元。量化电平取为2时,该DPCM 系统就是一个简单ΔM 系统,如下图所示:

(a )(b )

7.2 增量调制得过载特性与动态编码范围

增量调制在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中也会引入误差而形成量化噪声,分为两种: (1) 一般量化误差 (2) 过载量化误差

m(t)

m (t)??(a)

(b)

当信号频率过高时(变化斜率大),本地译码信号会出现跟不上信号变化的现象,称为“过载”现象,产生的失真称为过载失真,或过载噪声。类似于通信电路中包络检波出现的惰性失真。 定量分析:

设抽样间隔t ?,即抽样频率1/s f t =?,则一个量化台阶σ上的最大斜率K 为

s K f t

σ

σ=

=?

称为译码器临界过载情况下的最大跟踪斜率。 不发生过载现象的条件为

max

()

s dm t f dt σ≤,这时虽然()m t 与'()m t 之间仍然存在误差

()q e t ,但局限在[],σσ-内,所以这种误差称为一般量化误差。

为了预防过载,应增大σ和s f 。但增加σ,一般量化误差也增加。因此提高s f ,对于减少一般量化误差和过载噪声都有利。所以,ΔM 系统抽样速率高于PCM 系统,典型值抽样频率16kHz 或32kHz ,码率16kb/s 或32kb/s 。

举例说明,假设输入模拟信号()sin k m t A t ω=,因此可求得其斜率

()

cos k k dm t A t dt

ωω=, 为保证不发生过载,要求

max

()k s dm t A f dt ωσ??=≤ ??? 因此输入信号临界过载振幅

max 2s s

k k

f f A f σσωπ=

= 结论1:当信号斜率一定时,允许的信号其幅度随信号频率增加而减小。

缺点:导致语音信号高频段的量化信噪比下降,无法实际应用。

结论2:想要正常编码,信号幅度受限,max A 称为最大允许电平。同样对于正常开始编码的最小信号振幅也有要求,最小编码电平min 2

A σ=

编码动态范围定义:[]max

min

20lg

c dB A D A =,为编码器能正常工作的输入信号幅度范围。 换个表达形式:[]20lg /20lg 22s s

c dB k k f f

D f f σσππ????

== ??

?????

通常采用800k f Hz =为测试标准,教材表6-9给出了不同抽样频率下的动态范围,可见抽样频率越高,编码的动态范围越大。但简单增量调制动态范围仍然较小,在低传输码率时,不符合语音信号要求(40~50dB )。

产生一些改进型:增量总和调制、数字压扩自适应增量调制。(课本第7章)

7.3 增量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增量调制系统中存在两类噪声:量化噪声和信道加性噪声,本章只讨论量化噪声。 量化噪声中也只讨论分析一般量化噪声。 不过载情况:

误差'

()()()q e t m t m t =-,范围局限在[],σσ-内,假定误差()q e t 均匀分布,则△M 系统

的量化噪声平均功率为

22

2

()23

q

e E e t de σ

σ

σσ-??==??? 从图6-32(a)看到,()q e t 的最小周期大致是抽样频率s f 的倒数,而且大于1/s f 的任意周期

都可能出现。因此从频谱角度看,()q e t 的频谱将从很低频开始一直延伸到频率s f ,甚至更高。为便于分析,近似认为()q e t 的功率谱密度2

2

()(),03q s s

s

E e t P f f f f f σ????

≈=

<<,

即()q e t 的平均功率被认为均匀地分布在()0,s f 频带内。

接收端经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m f ),输出的量化噪声功率为

2()3m

q m s

f N P f f f σ==

结论:在不过载情况下,△M 系统输出的量化噪声功率与量化台阶σ以及比值

(/)m s f f 有关,与信号幅度无关。

信号越大,信噪比越大,仍然拿频率为k f 的正弦信号为例,临界过载振幅

max 2s s

k k

f f A f σσωπ=

= 信号功率最大值22

max 2228s o k

A f S f σπ==

此时系统最大量化信噪比为

332223

0.048o s s q k m k m

S f f N f f f f π=≈

化成dB 表示

30lg 20lg 10lg 14o

s k m q dB

S f f f N ??

=--- ? ???(最重要) 结论:

(1) 简单ΔM 的信噪比与成三次方关系。即抽样频率每提高一倍,量化信噪比提高9dB ,

通常记作9dB /倍频程。因此,一般ΔM 的抽样频率至少在16kHz 以上才能使量化信噪比达到15dB 以上。32kHz 时,量化信噪比约为26dB,只能满足一般通信质量的要求。

(2) 量化信噪比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成反比。即信号每提高一倍频率,量化信噪比下降

6dB ,记作-6dB /倍频程。因此简单ΔM 时语音高频段的量化信噪比下降。

通信原理与应用

通信原理复习重点 我把这门课的复习重点发给大家,大家就按照这上面的内容复习。下周一是复习课,请大家把作业本全部带来。 第一章绪论 1.1通信的基本概念 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定义,了解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1.2通信系统的组成 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一般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1.3通信系统的分类与通信方式 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1.4信息的度量 掌握信息的含义及其度量方法 1.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相关计算 可靠性角度 有效性角度 习题:1-2、1-3、1-4、1-5、1-6、1-7、1-8 第二章信号分析及信道 2.1 信号分析 2.1.5波形的互相关和自相关 2.2 随机信号分析 掌握随机过程的均值、方差、相关函数 2.3 平稳随机过程 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特性及判定 掌握自相关函数的性质、功率谱密度、维纳——辛钦定理。 2.4 高斯随机过程 掌握高斯随机过程的特点、性质及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2.5 窄带随机过程 掌握窄带高斯过程特点(P31结论) 掌握窄带高斯包络和相位的统计特性(P32结论)。 2.6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 2.7 信道及其容量 掌握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分布、相位分布; 高斯白噪声的特点。 信道容量的概念、香农公式和结论 习题:2-4 2-5 2-6 第三章模拟调制系统 3.1 幅度调制系统的调制与解调 了解AM、DSB、SSB、VSB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掌握上述各信号的频谱、带宽以及AM、DSB、SSB信号的时域表达式 3.2 角度调制系统的调制与解调 了解FM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原理以及时域表达式、频谱特点和带宽 3.3 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通信原理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1 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模拟信号抽样的实验,加深对抽样定理的理解; 2.通过PAM 调制实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特点; 3.学习PAM 调制硬件实现电路,掌握调整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PAM 脉冲调幅模块,位号:H (实物图片如下) 2.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实物图片见第3页) 3.20M 双踪示波器1台 4.频率计1台 5.小平口螺丝刀1只 6.信号连接线3根 三、实验原理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如果对某一带宽有限的时间连续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且抽 样速率达到一定数值时,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准确地还原原信号。这就是说,若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要传输模拟信号本身,可以只传输按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 PAM 实验原理:它采用模拟开关CD4066实现脉冲幅度调制。抽样脉冲序列为高电平时, 模拟开关导通,有调制信号输出;抽样脉冲序列为低电平,模拟开关断开, 无信号输出 图1-2 PAM 信道仿真电路示意图 32W01 C1 C2 32P03 R2 32TP0

四、可调元件及测量点的作用 32P01:模拟信号输入连接铆孔。 32P02:抽样脉冲信号输入连接铆孔。 32TP01:输出的抽样后信号测试点。 32P03:经仿真信道传输后信号的输出连接铆孔。 32W01:仿真信道的特性调节电位器。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PAM脉冲幅度调制模块”,插到底板“G、H”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 2.信号线连接: 用专用铆孔导线将P03、32P01;P09、32P02;32P03、P14连接(注意连接铆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铆孔连接输入铆孔)。 3.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通信原理作业 1、 LP01是单模光纤中的基模,它是一种B模。 A. 双折射 B. 线极化 C. 圆极化 D. 园双折 2、在目前的实用光纤通信系统中采用A调制方式,即将调制信号 直接作用在光源上,使光源的输出功率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B. 间接 C. 外 D. 分接 3、费米能级E f可视为能级被电子占据的界限,它是反映物质中电子在各能级 上A的参量。 A. 分布 B. 跃迁 C. 辐射 D. 放大 4、电子占据某能级的几率服从A分布。 A. 费米统计 B. 柏松 C. 指数 D. 平方 5、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是在A um处,实现衰减最小和色散最小. A. 1.55 B. 1550 C. 1560 D. 1.51 6、零色散光纤是指工作波长为A nm的单模光纤,可获得最小的衰 减特性和特性。 ,色散 B. 1310 ,色散 C. 1.55 ,放大 D. 1.51,复用 光电检测器是利用材料的B,来实现光电转换的器件。 A. 受激吸收

B. 光电效应 C. 非线性 D. 受激辐射 8、光学谐振腔中的纵模是指腔中驻波沿轴向的分布状态,纵模间隔Δf= B。A. B. C. D. 9、光纤色散包括C、和模式色散。 单纵模、多纵模 B. 极化色散、多纵模 C. 材料色散、波导色散 D. 双折射、圆极化 10、受激辐射中产生一个C。 A. 菲涅尔现象 B. 费米能级 C. 全同光子 D. 耦合模式 11、光纤通信的三个低损耗窗口是1310nm、850nm、C μm。 B. 1550 C. 1.55 D. 1.51 12、当光纤纤芯的折射率与包层的折射率C时,称为弱导波光纤。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 1-1 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 1.2 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 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 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 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 4KHZ 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 所示。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开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系(部)应用电子与通信技术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薛光宇 学号24 班号0992222 指导教师周凯 开题报告日期2012.10,22 哈工大华德学院

说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通过学生对文献论述和方案论证,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2.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3.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 4.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如学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周内再进行一次。 三、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填写意见、签字后,统一交所在系(部)保存,以备检查。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检查日期:

一、课题题目和课题研究现状 课题题目: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研究现状:目前扩频技术中研究最多的对象是CDMA技术,其中又以码捕获技术和多用户检测(MUD)技术代表了目前扩频技术研究的现状。 1.码捕获 同步的实现是直扩系统中一个关键问题。只有在接收机将本地产生的伪码和接收信号中调制信息的伪码实现同步以后,才有可能实现直序扩频通信的各种优点。同步过程分为两步来实现:首先是捕获阶段,实现对接收信号中伪码的粗跟踪;然后是跟踪阶段,实现对伪码的精确跟踪。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码捕获过程。 2, 多用户检测 CDMA系统容量受到来自其他用户的多址干扰的限制,多用户检测能够利用这些多址干扰来改善接收机的性能,因此是一种提高系统容量的有效方法。传统的CDMA 接收机是由一系列单用户检测器组成,每个检测器都是与特定扩频码对应的相关器,它并没有考虑多址干扰的结构,而是把来自其它用户的干扰当成加性噪声,因此当用户数量增加时,其性能急剧下降。通过对所有用户的联合译码可以极大地改善CDMA系统的性能。但是最优的多用户接收机,其复杂度随用户数量成指数增长,因此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几乎不可能实现。这样寻找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折中的次最优多用户检测器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科研学术论文的撰写流程,并且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论文中,全面多角度的分析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恰当处理和准确分析,对大学本科四年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检验,并且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和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水平。 三、课题的基本内容 所谓直接序列扩频(DS),就是直接用具有高速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送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而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摘要: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等光电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使其在光纤中快速、安全地传输的一门新兴技术。光纤是一种理想的传输媒体,它具有传输时延低、高通信质量、高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光纤在高速以太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论文主要分析了光电信号的转换、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光纤在通信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电转换;全反射 1. 引言 光纤是用光透射率高的电介质构成的光通路,它是一种介质圆柱光波导,它是用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光纤通信就是在发送端利用半导体激光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利用光导纤维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光波通过纤芯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传导,有光脉冲相当于1,没有光脉冲相当于0。同时,接收端利用光电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做成光检测器,检测到光脉冲时将光信号还原成电信号。在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 常高,约为8 10MHz的量级,因此一能做到使用一根光个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其它的传输媒体的带宽。同时利用光的频分复用技术,就纤来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使得光纤的传输能力成倍地提高。 2.理论模型 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发送端使用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使得光信号以大于某一角度入射到光通道,此时光信号在光纤以全反射的方式不断向前传输,并在接收端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2.1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 光电检测电路主要由光电器件、输入电路和前置放大器组成。其中,光电检测器件是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它把被测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入电路为光电器件正常的工作条件,进行电参量的变换并完成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匹配;前置放大器能够放大光电器件输出的微弱电信号,并匹配后置处理电路与检测器件之间的阻抗。 2.1.1 光电信号输入电路的静态计算 图解计算法是利用包含非线性元件的串联电路的图解法对恒流源器件的输入电路进行计算。反射偏置电压作用下的光电二极管的基本输入电路如下: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一、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现代网络的发展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学习通信的基本知识,掌握通信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对网络学习和了解。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在传统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又介绍了国内外通信技术的发展。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通信基本原理,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2、知识要求: 本课程运用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进一步为学生在确知信号的谱分析、随机信号(随机过程)和噪声的统计分析方面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和噪声性能。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控制编码。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提出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 3、能力要求: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基本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对实际物理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来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2、具体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通信的概念。了解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的概念及定义。 2.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通信的方式。 3.掌握通信系统性能度量的指标。 [教学内容] 1.通信的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通信的方式。 2.信息及其度量,信息量和平均信息量。 3.通信系统的性能度量。 [重点难点] 信息、信息量的定义及平均信息量的计算,通信系统性能的度量。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作业] 3道 [课时] 3 第二章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1.确定信号与线性系统,积分变换的内容。 2.掌握信号的时域变换与运算。 3.掌握傅立叶变换关系式及其性质 4.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描述。 5.掌握加性高斯白噪声、低通噪声的特点和功率谱密度。 [教学内容] 1、典型时域信号及其特征。信号的时域变换与运算。 2、确定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傅立叶变换关系式,傅立叶变换的主要运 算特性,常用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2、卷积定义式,时域卷积定理,频域卷积定理。 3、信号的能量和能量谱密度;信号的功率和功率谱密度。 4、信号通过系统的过程。 [重点难点] 信号的时域变换、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作业] 6道 [课时] 15 第三章模拟线性调制 [目的要求] 1.了解幅度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2.理解频分复用(FDM)的概念 3.掌握幅度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是全国高职高专一体化教学通信专业通用教材。本书全面介绍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七章,分别是:绪论、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差错控制编码和同步系统。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一体化教学通信专业通用教材。本书全面介绍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七章,分别是:绪论、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差错控制编码和同步系统。 作为高职高专通信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在本书的编写中考虑了以下的原则与特点: 1.充分考虑了高职教育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特点,并考虑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内容上力求通俗易懂,以必需够用为度,并适当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讲述简明透彻、概念清楚,重点突出。着重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大大缩减了不必要的数学推导和计算。 3.本着学用一体的思想,本书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尽可能的体现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在大部分章节配有相应的实训内容与要求,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4.在教学内容和思考练习中,着重训练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系统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 全书内容丰富,编排连贯,系统性强。先介绍基础知识,后介绍

系统知识,每章配有小结和富有针对性的思考题和习题,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各类高校通信、电子、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成人高等学校有关专业教学用书,还可以作为信息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陈霞、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杨现德担任主编,曾庆磊、姜维正、秦爱民担任副主编,寇迎辉、张慧香、房曙光、崔雪彦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垒书由陈霞统稿并主审。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光纤通信原理试题__参考答案

光纤通信原理试题_1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光纤通信指的是( B ) A 以电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B 以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C 以光波作载波、以电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D 以激光作载波、以导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2.已知某Si-PIN 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度R 0=0.5 A/W ,一个光子的能量为2.24×10-19 J ,电子电荷量为1.6×10 -19 C ,则该光电二极管的量子效率为( ) A.40% B.50% C.60% D.70% R 0=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f 3.STM-4一帧中总的列数为( ) A.261 B.270 C.261×4 D.270×4 4.在薄膜波导中,要形成导波就要求平面波的入射角θ1满足( ) A.θc13<θ1<θc12 B.θ1=0° C.θ1<θc13<θc12 D.θc12<θ1<90° 5.光纤色散系数的单位为( ) A.ps/km B.ps/nm C.ps/nm.km ? D.nm/ps?km 6.目前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最高可达( ) A.20 dB B.30 dB C.40 dB D.60 dB 7.随着激光器使用时间的增长,其阈值电流会( ) A.逐渐减少 B.保持不变 C.逐渐增大 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少 8.在阶跃型(弱导波)光纤中,导波的基模为( ) A.LP00 值为0 B.LP01 C.LP11为第一高次模 D.LP12 9.在薄膜波导中,导波的截止条件为( ) A.λ0≥λC B.λ0<λC C.λ0≥0 D.λ0≤1.55μm 10.EDFA 在作光中继器使用时,其主要作用是( ) A.使光信号放大并再生 ? B.使光信号再生 C.使光信号放大 D.使光信号的噪声降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根据传输方向上有无电场分量或磁场分量,可将光(电磁波)的传播形式分为三类:一为_TEM_波;二为TE 波;三为TM 波。 2.对称薄膜波导是指敷层和衬底的_折射率相同_的薄膜波导。 3.光学谐振腔的谐振条件的表示式为__错误!未找到引用源。______。q L c n 2= λ 4.渐变型光纤中,不同的射线具有相同轴向速度的这种现象称为_自聚焦_现象。 5.利用_光_并在光纤中传输的通信方式称为光纤通信。 6.在PIN 光电二极管中,P 型材料和N 型材料之间加一层轻掺杂的N 型材料,称为本征层(I )层。 7. 光源的作用是将 电信号电流变换为光信号功率 ;光检测器的作用是将 光信号功

《移动通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练习题

《移动通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练习题 1.(D) 2.(C ) 3.( C ) 4.( B ) 5.( A ) 6.(C ) 7.( C ) 8.( D ) 9. (C)10. (B)11.(B)12.(D)13.(B)14.(B)15.(B) 16.(A)17.(D)18. (C)19.(D)20.(A)21.(B)22.(B)23.(C) 24.(D)25.(C)26.(B) 选择题 1.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FDMA (B)CDMA (C)TDMA (D)FDMA/TDMA ( ) 2.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 (A) 频率利用率低 (B)不能与ISDN兼容 (C)抗干扰能力强 (D)话音质量差 ( ) 3.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NSS与NMS间的接口 (B)BTS与BSC间的接口 (C)MS与BSS的接口 (D)BSS与NMS间的接口 ( ) 4.N-CDMA系统采用以下哪种语音编码方式 CELP (B)QCELP (C)VSELP (D)RPE-LTP ( ) 5.为了提高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 跳频 (B)跳时 (C)直接序列 (D)脉冲线性调频 ( ) 6.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 移动交换中心(MSC) (B)拜访寄存器(VLR) (C)移动台(MS) (D)基站收发信台(BTS) ( ) 7.MSISDN的结构为 MCC+NDC+SN (B)CC+NDC+MSIN (C)CC+NDC+SN (D)MCC+MNC+SN ( ) https://www.doczj.com/doc/cb16150813.html,是 一个BSC所控制的区域 (B)一个BTS所覆盖的区域 (C)等于一个小区 (D)由网络规划所划定的区域 ( ) 9.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NSS与NMS间的接口 (B)BTS与BSC间的接口 (C)MS与BSS的接口 (D)BSS与NMS间的接口 ( ) 10.如果小区半径r=15km,同频复用距离D=60km,用面状服务区组网时,可用的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最少个数为. (A) N=4 (B) N=7 (C)N=9 (D) N=12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传输原理图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传输原理图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 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掺铒光纤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铒(Er)离子的光纤,它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WDM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的容量。成为当前光纤通信中应用最广的光放大器件。 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对光信号直接进行放大的光放大器件。在使用光纤的通信系统中,不需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一种技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Er3 + 的光信号放大器)是1985年英国南安普顿大 学首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纤通信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铒光纤放大器主要是由一段掺铒光纤(长约10-30m)和泵浦光源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掺铒光纤在泵浦光源(波长980nm或1480nm)的作用下产生受激辐射,而且所辐射的光随着输入光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就相当于对输入光信号进行了放大。研究表明,掺铒光纤放大器通常可得到15-40db的增益,中继距离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100km以上。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科学家们为什么会想到在光纤放大器中利用掺杂铒元素来提高光波的强度呢?我们知道,铒是稀土元素的一种,而稀土元素又有其特殊的结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利用在我学器件中掺杂稀土元素的方法,来改善光学器件的性能,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因素。另外,为什么泵浦光源的波长选在980nm或1480nm呢?其实,泵浦光源的波长可以是520nm、650nm、980nm、和1480nm,但证明波长980nm的泵浦光源激光效率最高,次之是波长1480nm的泵浦光源。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EDFA的基本结构,它主要由有源媒质(几十米左右长的掺饵石英光纤,芯径3-5微米,掺杂浓度(25-1000)x10-6)、泵浦光源(990或1480nm LD)、光耦合器及光隔离器等组成。信号光与泵浦光在铒光纤内可以在同一方向(同向泵浦)、相反方向(反向泵浦)或两个方向(双向泵浦)传播。当信号光与泵光同时注入到铒光纤中时,铒离子在泵光作用下激发到高能级上,三能级系统),并很快衰变到亚稳态能级上,在入射信号光作用下回到基态时发射对应于信号光的光子,使信号得到放大。其放大的自发发射(ASE)谱,带宽很大(达20-40nm),且有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于1530nm和1550nm。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优点: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答案1-8章

第一章 1-1 e 的信息量 ==)(1log 2 e P I e 3.25bit v 的信息量 ==) (1 log 2v P I v 6.96bit 1-2 因为全概率1)1()0(=+P P ,所以P(1)=3/4,其信息量为 ==) 1(1 log 2 P I 0.412(bit) 1-3平均信息量(熵) ∑=- =n i i i x P x P x H 1 2 )(log )()(=2.375(bit/符号) 1-4 (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10ms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10010521 3 B R B =??=- 等概率时的平均信息速率 )/(200log 2s bit M R R B b == (2) 平均信息量为 ∑=- =n i i i x P x P x H 1 2 )(log )()(=1.985(bit/符号) 则平均信息量为)/(5.198s b H R R B b =?= 1-5 (1) )/(2400s bit R R B b == (2) )/(96004240016log 2s bit R R B b =?== 1-6 (1) 先求信息源的熵,∑=- =n i i i x P x P x H 1 2 )(log )()(=2.23(bit/符号) 则平均信息速率 )/(1023.23 s b H R R B b ?=?= 故传送1小时的信息量)(10028.81023.236006 3bit R T I b ?=??=?= (2)等概率时有最大信息熵,)/(33.25log 2max 符号bit H == 此时平均信息速率最大,故有最大信息量)(10352.86 max bit H R T I B ?=??= 1-7 因为各符号的概率之和等于1,所以第四个符号的概率为1/2,则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75.12 1 log 2181log 81241log 41222符号bit H =-?-- = 1-8 若信息速率保持不变,则传码率为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张辉第四章

4-1 解 AM 信号 ()[]t t A t s AM ππ4010cos 2000cos 2)(?+= DSB 信号 ()()() t t t t t s D S B ππππ444108.0cos 102.1cos 10cos 2000cos 2)(?+?=?= USB 信号 () t t s U S B π4102.1cos )(?= LSB 信号 () t t s L S B π4108.0cos )(?= 频谱图略 4-2 解 设载波 , (1)DSB 信号的波形如题4-2图(b),通过包络后的输出波形为题4-2 图(c)。 (2)AM 信号 ,设 ,波形如题4-2图(d),通 过包络后的输出波形为题4-2图(e)。 讨论DSB 解调信号已严重失真,故对DSB 信号不能采用包络检波法;而AM 可采用此法恢复 。 题4-2图(b)、(c)、(d)和(e) 4-5 解 (1)为了保证信号顺利通过和尽可能地滤除噪声,带通滤波器的宽度等于已调信号

带宽,即kHz f B m 8422=?==,其中心频率为100kHz ,故有 为常数,其中其他, ,K kHz f kHz K H ???≤≤=010496)(ω。 (2)已知解调器的输入信号功率W mW S i 31022-?==,输入噪声功率为 )(1032101021082)(26633W f P B N n i ---?=?????=?= 故输入信噪比 5.62=i i N S (3)因为DSB 调制制度增益2=DSB G ,故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 1252==i i o o N S N S (4)根据相干解调器的输出噪声与输入噪声功率关系)(1084 1 6W N N i o -?== 又因解调器中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kHz f m 4=,故输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kHz f Hz W f N f P m o N o 4)/(10110 81082)(33 6 ≤?=??==--, μ 或者,根据相干解调器的输出噪声与输入噪声功率关系)(2 1 )(t n t n c o =,其中)(t n c 是解调器输入端高斯窄带噪声的同相分量,其功率谱密度 kHz f Hz W f P f P n nc 4)/(104)(2)(3≤?==-, μ 因此输出噪声)(t n o 的功率谱密度kHz f Hz W f P f P nc no 4)/(101)(4 1 )(3≤?==-, μ 功率谱图略 4-6 解 方法如上题 (1)为常数,其中其他, ,K kHz f kHz K H ?? ?≤≤=010096)(ω (2) 125=i i N S (3)125=o o N S 4-7 解 练习题4-7图 接收机模型

最新光纤通信原理试题

1.决定光纤通信中继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B ) A.光纤的型号 B.光纤的损耗和传输带 C.光发射机的输出功率 D.光接收机的灵敏度 2.弱导光纤中纤芯折射率n1和包层折射率n2的关系是( A ) A.n1≈n2 B.n1=n2 C.n1>>n2 D.n1<

现代通信原理_曹志刚_答案(很重要)培训资料

现代通信原理_曹志刚_答案(很重要)

通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章 模拟线性调制 3.7证明只要适当选择题图3.7中的放大器增益K ,不用滤波器即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解: t t Af b aK t A t f b aK t A t f b t A t f aK t A t f b t A t f K a t S c c c c c c DSB ωωωωωωcos )(2)(]cos )()[(]cos )([]cos )([]cos )([)]cos )(([)(222222 222 2?+++-=--+=--+= 令 02=-b aK ,则a b K /2= t t bAf t S c DSB ωcos )(4)(= 3.13 用ο90相移的两个正交载波可以实现正交复用,即两个载波可分别传输带宽相等的两个独立的基带信号)(1t f 和)(2t f ,而只占用一条信道。试证明无失真恢复基带信号的必要条件是:信道传递函数)(f H 必须满足 W f f f H f f H c c ≤≤-=+0), ()( 证明:)(]sin )([)(]cos )([)(21t h t t f t h t t f t S c c *+*=ωω )]}()([)()(){(2 1 )(2211c c c c F F j F F H S ωωωωωωωωωω--++++-= 以t t C c d ωcos )(=相干解调,输出为

)(*)()(t C t S t S d p = )]}()2([)2()(){(4 1 )]}2()([)()2(){(41 )] ()([21 )(221122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F F j F F H F F j F F H S S S c c c c c c c c p -++++++--++--=++-= 选择适当滤波器,滤掉上式中c ωω2±项,则 )]()()[(4 )]()()[(41)(21c c c c d H H F j H H F S ωωωωωωωωωωω+--+++-= 要无失真恢复基带信号,必须 ?? ?=++-+=-常数)()() ()(c c c c H H H H ωωωωωωωω 此时可恢复)(1t f 。 对于)(2t f ,使用t t C c d ωsin )(=相干解调,可以无失真地恢复)(2t f ,用样须满足 )()(c c H H ωωωω+=- 3.29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和单边带调制中若消息信号均为kHz 3限带低频信号,载频为MHz 1,接收信号功率为mW 1,加性白色高斯噪声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Hz W /103μ-。接收信号经带通滤波器后,进行相干解调。 (1) 比较解调器输入信噪比; (2) 比较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解:kHz W 3=, mW S i 1=, Hz W n /102 30 μ-= (1)W B n N DSB DSB i 636301012103210102)(---?=?????==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课后 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 1-1 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 1.2 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 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 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5. 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 6. 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 4KHZ 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 所示。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

《无线通信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

《无线通信原理及应用》 课后习题 ?第1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 2、传感器节点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 3、无线自主网的定义? 4、传感网与无线自主网的主要区别? 5、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6、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主要包括那些方面? 7、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那些?

第2章路由协议 1、传统路由协议主要功能? 2、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与传统路由协议有什么不同点?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的特点? 4、传感器网络路由机制的要求有哪些? 5、根据传感器网络的不同应用敏感度不同,可将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分为: 6、能量路由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7、能量多路径路由的基本思想? 8、能量多路径路由的基本过程? 9、定向扩散路由的基本思想? 10、定向扩散路由机制的基本过程? 11、谣传路由的基本思想? 12、GEAR路由的基本过程? 13、传感器网络有三种存储监测数据的主要方式? 14、GEM路由的基本思想? 15、虚拟极坐标建立过程的步骤? 16、边界定位的地理路由的基本思想? 17、一个信标节点确定边界节点的过程? 18、目前,研究人员提出的可靠路由协议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19、基于不想交路径的多路径路由机制的基本思想? 20、ReInForM路由的基本过程? 21、SPEED协议的基本过程? 22、SPEED协议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第3章MAC协议 1、在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时,需要着重考虑哪几个方面? 2、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人们经过大量实验和理论分析,总结出可能造成网络能量浪费的主要原因包括哪几方面? 3、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分哪三类? 4、基于竞争的MAC协议的基本思想? 5、IEEE802.11MAC协议有哪两种访问控制方式? 6、S-MAC协议工作机制? 7、流量自适应侦听机制的基本思想? 8、Sift协议的设计目的? 9、Sift协议的核心思想? 10、Sift协议的工作原理?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答案(很重要)

通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章 模拟线性调制 3.7证明只要适当选择题图3.7中的放大器增益K ,不用滤波器即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解: t t Af b aK t A t f b aK t A t f b t A t f aK t A t f b t A t f K a t S c c c c c c DSB ωωωωωωcos )(2)(]cos )()[(]cos )([]cos )([]cos )([)]cos )(([)(222222 222 2?+++-=--+=--+= 令 02 =-b aK ,则a b K /2 = t t bAf t S c DSB ωcos )(4)(= 3.13 用 90相移的两个正交载波可以实现正交复用,即两个载波可分别传输带宽相等的两个独立的基带信号)(1t f 和)(2t f ,而只占用一条信道。试证明无失真恢复基带信号的必要条件是:信道传递函数)(f H 必须满足 W f f f H f f H c c ≤≤-=+0), ()( 证明: )(]sin )([)(]cos )([)(21t h t t f t h t t f t S c c *+*=ωω )]}()([)()(){(2 1 )(2211c c c c F F j F F H S ωωωωωωωωωω--++++-= 以t t C c d ωcos )(=相干解调,输出为 )(*)()(t C t S t S d p =

)]}()2([)2()(){(4 1 )]}2()([)()2(){(41 )] ()([21 )(221122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F F j F F H F F j F F H S S S c c c c c c c c p -++++++--++--=++-= 选择适当滤波器,滤掉上式中c ωω2±项,则 )]()()[(4 )]()()[(41)(21c c c c d H H F j H H F S ωωωωωωωωωωω+--+++-= 要无失真恢复基带信号,必须 ? ? ?=++-+=-常数)()() ()(c c c c H H H H ωωωωωωωω 此时可恢复)(1t f 。 对于)(2t f ,使用t t C c d ωsin )(=相干解调,可以无失真地恢复)(2t f ,用样须满足 )()(c c H H ωωωω+=- 3.29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和单边带调制中若消息信号均为kHz 3限带低频信号,载频为 MHz 1,接收信号功率为mW 1,加性白色高斯噪声双边功率谱密度为Hz W /103μ-。接收 信号经带通滤波器后,进行相干解调。 (1) 比较解调器输入信噪比; (2) 比较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解:kHz W 3=, mW S i 1=, Hz W n /102 30 μ-= (1)W B n N DSB DSB i 6 36301012103210102)(---?=?????== B W mW N S DSB i i d 2.193.83101216即=?=? ??? ??- ()W W n N SSB i 6 363010*********---?=????== dB N S SSB i i 2.227.166********即=??=???? ??-- 所以 DSB i i SSB i i N S N S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