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件分配方式与合议庭评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oc

案件分配方式与合议庭评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oc

案件分配方式与合议庭评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oc
案件分配方式与合议庭评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oc

案件分配方式与合议庭评议制度的改革与

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已明确提出人民法院在二十一世纪主题,就是公正与效率,就是要实现公正高效执法。人民法院要坚定不移地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继续实行以审判工作为中心,以确保公正高效执法为主线,以深化司法改革实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为动力,以提高法官素质为组织保证,建立和完善审判管理方式,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实践公正、高效的工作主题。

一、案件分配方式改革探讨

人民法院是宪法规定的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公正高效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渴望和期盼,更是衡量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唯一标准。审判方式的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应当日趋完善,不能以一种管理模式固定不变,现代的社会是信息的、高速运转的市场经济社会,高效率的审判工作是科技信息发展时代需要。现代的一此制度、管理方式有时会制约审判效率的体现与发挥。就审判管理中方式的一些问题、人民法院内部设置审判体制一些不适之处提出以下几点意见:我认为人民法院要实现公正高效执法应着眼于促进和全面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和人民法院的整体工作水平,通过改革与创新来克服我们审判体制和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去粗取精,寻找有利于实现公正高效执法的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改革创新之路,推动审判工作有新的提高和发展。要实现公正高效执法,必须要全面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通过提高两个素质和提

高审判效率,促使我院审判工作的整体在公正高效的轨道上良性循环。根据我们的审判实践,要全面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和法院的整体工作水平,确保公正高效执法,有必要对现行的不合法、不合理、不公下、不适用的传统的案件分配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应改革以往的法官长期乃至终身只能审理或民事或刑事或行政等某一类案件而导致法官审判案件的类别单调,学用法律偏向,审结案件不均,造成法官工作枯燥,审判力量配制不均衡的现象,采用能促进和全面提高法官职业素质和法官整体审判工作水平的方式方法。我认为应采用全院法院的统一编号制度,将全院所收的各类案件不分类别,大循环向法官分案的新的案件分配方式。

我们以往的法官只能长期分审某一类案件的传统分配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高效执法的要求,存在着许多弊端。

首先是不合法。因为法定的法官职称和职责的要求条件,不只是要求法官具有只审某一类案件的能力。在我国司法体制上或法官法立法本意上也没有只审某一类案件的单类审判法官的称谓。法官必须具有依法裁判各类案件的权力和相应的能力素质。为此,一个合格的法官,必须具有依法审判各类案件的职能素质。这才真正符合法律的要求。

其次,以往的法官只能长期分审某一类案件的案件分配方式不合理。因为,从审判实践上看,传统的案件分配方式因分审案件类别单调,导致审判法官不能全面的提高职业素质,也无法向法官素质化专业化发展。

再次,传统的案件分配方式因存在分案量不均,透明度不高,无法合理的配制审判力量,而导致审结案量不均衡乃至出现完成岗位目标积分评比奖罚不公平的问题。

论合议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论合议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合议庭制度对于保证审判活动的独立、公正、廉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法律都规定了合议庭制度,我国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对合议庭职责作了详尽的规定,可见,合议庭制度在审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合议庭职责,充分发挥合议庭在审判案件中的职能作用,对人民法院提高审判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对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践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法院工作宗旨,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审判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一、充分认识设置合议庭的必要性 合议庭是法律规定的审判组织,合议制在我国的审判制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国法律制度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设置合议庭是有其在的必要性。 1、设置合议庭是发现裁判事实的需要。以事实为基础作出裁判是公正的前提,司法的公正性应当以裁判事实的真实性为基本前提,最大限度地接受案件的客观真实,使裁判客观化。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中所包含的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并不完全相同,客观成分更具有在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在合议庭评议时,法官认识案件事实中所包含的客观成分会相互重叠、补充,从而强化对案件事实认识的客观化;法官认识案件事实中所包含的主观成分则相互抵消各自的主观性,使得对事实的认定更趋于客观化。 2、设置合议庭是统一法律适用的需要。不同的法官因其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品德、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潜在的好恶心理等个人因素不同,对同一法律条款都存在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凯尔瑞斯认为“先例原则在具体案件中既没有导向作用,司法判决最终仍然是基于法官的价值取向而作出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因法官不同而不同,法律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i美国大

我国分配制度的弊端及改良方案

我国分配制度的弊端及改良方案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不公,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日益突出,个体、城乡、地区、行业、城镇、农村都存在着收入差距。造成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既有政策性的因素,又有制度性、体制性、非法性的因素。它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政府要加强调节和治理力度,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政府财力分配制度、税收调节分配制度、转移支付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分配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改革发展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受益,中等收入者人数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分配领域正在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客观、辩证、历史地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如果收入差距悬殊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体收入问题 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感召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差距迅速拉开。统计显示,用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5。2004年10月12日,“观澜湖2004胡润百富榜”在上海发布。排名首位的国美老板黄光裕个人资产评估为105亿元。榜上100人的平均财富为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按照美林集团《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关于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不计房产)为富裕人士的定义,这样的人在中国已达23.6万。而另一面,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2004年7月介绍,2003年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增加了80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贫困人口不减反增。而我国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2003年的年人均收入,上限是637元。说明我国居民个人之间收入已严重悬殊。 2.城乡收入问题 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但由于国家对城市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上的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8472.2元。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虽大幅提高,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1。 3.地区收入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家对全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统配,地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doc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使我校尽快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并具备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后劲,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人[1999]16号)、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2000]59号)、河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冀教[1999]9号)、河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冀政[2000]23号)等文件精神,参照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第一、二聘期改革的实践经验,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反复测算与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有利于人员结构整体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我校办学规模、质量、结

构、效益协调发展。按照绩效优先,体现公平的原则,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二)基本思路 总体思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和岗位管理,用岗位职责规范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努力工作,以尽快实现使我校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的目标;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公司、校医院的改革,建立更趋合理的运行机制。 用人制度改革要促进校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加强编制管 理,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需要设置岗位,定编定岗定责;实行全员聘任,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 在执行现行工资体制的前提下推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津贴分配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后勤改革要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体制,模拟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充分挖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 二、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推行岗位聘任制度。根据我校发展战略和教学科研、教辅、管理等工作的需要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聘任期限,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级各类

法院实习报告(6篇).

法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6篇 实习报告 1 实习人 ××× 学号:××× 实习地点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 实习时间一个月 2006年 2月 19日到 3月 20日间我在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为期一个 月的毕业实习, 短短一个月时间, 除去周六周日, 实际呆在法院里的时间只有二十多天, 但这二十多天来却感触颇深。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 我们大四快毕业这半年必须进行一个月的实习, 学校不做统一安排, 要我们自己去找, 这对我们可是一件难事, 要知道进公检法的门不是件容易事, 自己又没有什么熟人,法院会不会接受我们去实习呢? 19号一下火车,就 跟一班的杨裕武一起到夷陵区法院去联系实习单位, 之所以找比较偏远的夷陵区法院是因为担心别的法院去找实习的人太多, 能锻炼的机会太少。第一次进法院的门, 心里砰砰直跳, 该去找哪个领导呢, 在门口向值班的法警问了一下, 应该去找法院的政治部。上了五楼, 递上学校开的连抬头的没写的介绍信, 没写抬头是防止万一这家法院不要我们的话我们还可以用这张介绍信到别的法院去找, 政治部的韩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在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对我们来实习表示欢迎, 并给我们讲了些 法院的一些工作纪律, 主要是关于保密方面的。联系实习地点这件事使我懂得了, 出门在外, 胆子要放大些, 去找实习的地方又不是做什么坏事, 别人不要我们就不要,大不了再找别的地方,不过幸好,一次成功。 我被分在了民一庭,这对我是有点难度,在民商这一块我以前学的都差不多忘光了, 特别是在民事程序这方面, 平时我的兴趣和爱好都偏重于法学理论, 考研考的方

向也是宪法, 可法院里似乎没有哪个部门需要偏重宪法的, 别人都说学法学的, 得民法者得天下, 看来这法学这一块,我还是得重新学起了。 在民一庭实习的一个多月里,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事情。 1、整理卷宗, 帮助杨届平法官整理卷宗 14份, 边整理边看, 在这些已经审结的案件中有很多典型案例, 其中涉及到事实的认定, 证据的采信, 责任的认定等等, 在整理卷宗过程中, 对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程序,各种该归档的文书的分类有了详细的了解。 2、旁听案件。夷陵区法院管辖人口较多,民一庭又是全法院管辖的事最多最杂的,到三月底已经立案待审的案件就有两百多分,民一庭 5位审判员(其中有一位因 车祸休长假平均每人有案子 40多件,几乎每天都有两个庭要开,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听的案子就比较充足。以前在学校法制宣传周活动中我参加的模拟审判是刑事方面的案件, 比较注重程序, 法庭审理比较严肃, 但在听了这里的民事审判后觉得庭审很随便, 很多程序性的问题都省略了, 法官审案子就像唠家常一样, 特别是简易程序时, 离婚案件一般是不公开审理的, 但我也以法院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去旁听了。通过旁听案件, 我对民事的审判特点和程序有了详细的了解, 懂得了审理民事案件关键在于化解当事人的矛盾, 和刑事案件着重体现国家强制力惩罚犯罪不同, 民事案件理想状态应是让双方当事人共赢而又不失法律的尊严, 这一点就对法官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 这个素质不仅仅是法律方面的知识渊博, 更重要的是懂得替当事人着想, 尽量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更不能摆官老爷的架子, 人为的拉大法官和群众的距离。 3、做合议庭评议案件的临时记录。一些疑难案件必须采取合议庭的方式审理,在开庭审理休庭后要对案件的疑难点进行合议庭成员合议, 我担当过几起案件评议时的记录, 由于法官们在讨论案子时都是用宜昌方言, 在记录的时候不能全面的记录下来, 只能记住一些重点和大概, 在他们开完会后再来整理一遍才能让他们签字, 其实他们即使是用普通话讲的话我也不能完全记录的准确, 平时我们在速记这方面锻炼较少, 搞模拟审判时的书记员记录都是假的, 庭审笔录都是早就准备好的, 我觉

仲裁庭审剧本

庭审演练大纲 讲解员:大家好,本次模拟法庭的庭审过程由我来为大家进行讲解。以便大家更好的区分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在开庭前,本次仲裁庭审的第一个程序已经结束:即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组成合议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各自选定了一名仲裁员,首席仲裁员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本案双方当事人选择了公开审理的方式。显示了仲裁区别于民事诉讼的自愿性。好,现在我们进入庭审现场。。 一、开庭准备 (一)宣布开庭纪律。 书记员: 为了维护仲裁庭的庭审秩序,保障庭审程序的顺利进行,参加仲裁庭庭审的人员应当遵守如下纪律: 1、遵守仲裁庭秩序,保持庭内安静、庄严。不许喧哗、吵闹,不准吸烟。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准录音、录像、摄影和进行其他妨碍庭审的活动。 2、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陈述事实、辩论问题时,必须在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的主持下,围绕争议的焦点进行。未经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允许不得发言。发言应实事求是,文明礼貌,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3、当事人在仲裁庭开庭后,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中途退庭。擅自退庭的,申请人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被申请人按缺席仲裁处理。 4、旁听人员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理区,不准发言和提问。 5、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旁听人员将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关闭或置于振动状态,在庭审期间不得随意接听手机。 6、如有违反仲裁庭纪律的,仲裁员及工作人员有权劝告或制止;情节严重的,可责令退出仲裁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报请公安机关处理;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报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书记员:仲裁庭纪律宣读完毕。现在请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入席。书记员:坐下(注:待首席仲裁员和仲裁员入席后再宣布坐下)

合议庭制度的完善与审判方式改革

合议庭制度的完善与审判方式改革 审判方式改革是司法改革的核心,其目标是建立公正、高效的审判机制,它始于八十年代后期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革的初衷在于废除不符合现代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旧的习惯做法,落实民事诉讼法的各项原则,随着改革的推进,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庭审功能加强,审判透明度提高,办案节奏加快,诉讼成本降低等,但由于审判方式改革涉及面广、触及的层次深,在加上旧的审判模式观念、体制根深蒂固,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审判机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新时期,必须继续推进审判方式的改革。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理诉讼案件的重要法定审判组织形式,是关乎诉讼程序运行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主体因素。合议庭制度的落实是整个审判方式改革的中心环节,现代审判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完善合议庭制度为突破口。鉴于我们当前合议庭制度实施的现状,结合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合议庭制度的完善和审判方式的改革作以论述。 一、合议庭与庭长、院长及审判委员会关系的定位 合议庭是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集体审判裁决案件的组织形式,它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的基本主体,根据三大诉讼法以及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法院对第一审的民事、经济纠纷,刑事案件,除一部分简单的适用外,其余的全部实行合议制,行政案件,无论繁简,均由合议庭进行审判。 法律规定,合议庭的职责是在审判长的主持下,在诉讼当事人及其他的参与下,全面审理案件事实,并在此基础上适用法律作出裁判,解决纠纷,对诉讼中出现的各种问

题,除依法提请院长、审判委员会批准外,合议庭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当庭讨论后作出裁判,或休庭后作出,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审判委员会可以讨论并作出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普通诉讼案件,合议庭经过合议作出裁判,要上报庭长、院长审批,庭长、院长如果不同意,可以要求合议庭复议,仍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合议庭通常只提出裁判意见,决定权交由庭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可以看出,合议庭对有些案件行使全部裁判权,对有些案件则需同庭长、院长共同行使法律适用权,还有些案件,合议庭只有事实认定权,不具有法律适用权。 上述“逐级上报、层层把关”的审判管理体制是审判方式改革的焦点之一,它的弊端显而易见: 首先,是使审判工作效率低下。合议庭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审判活动,仍不能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还要由领导层层审批或研究决定,这种体制严重浪费法院资源,提高了审判成本,并且在实践中,案件多而审判人员相对较少,致使案件积压或审判质量下降,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也不利于法院工作效率的提高。 其次,是违反诉讼法的一些制度和原则,如公开审判原则和回避制度。我国诉讼法规定大部分案件实行公开审理,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及社会公众有权了解案件的审判人员、审判过程,以及审判结果,而现行审判管理体制下,可以左右案件审判结果的院长、庭长及审判委员会成员则位于合议庭之后,他们的活动不像合议庭一样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当事人不可能对其提出回避申请,他们自行回避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这样,原则和制度得不到实施,审判的公正性就大打折扣了。

聚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聚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国务院已同意建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在我国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革应在哪些领域取得重点突破? 缩小差距成近期收入分配改革重点 据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介绍,近期收入分配改革将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落实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涉及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进一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等四方面。 有关部门将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完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为进一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国家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还将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推进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 另外,国家将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法律法规,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我国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有利于增加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积极实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作用。 去年,我国27个地区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幅为17%。19个地区调整企业工资指导线。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治理,促进了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缩小差距需要标本兼治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既要在收入分配政策、制度、措施上想办法,更要革除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经济社会体制弊端。”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他认为,从短期看,需要继续加大支农和惠农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奖金的按时足额发放;适时上调社会保障标准,包括适度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新农保、新农合的标准;完善农业用地、宅基地被征用后土地增值的

题关于印发进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标题】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内容分类】劳动报酬与福利【颁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颁布日期】2000110 6 【实施日期】2000110 6 【主题词】劳动工资意见通知【发文号】劳社部发〔2000〕21号 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0〕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 为了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工资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希望各地区加强这项工作的指导,坚持改革方向,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 二○○○年十 一月六日 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五中全会《建议》的精神,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现就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企业结合推进劳动用人制度等项配套改革,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自主建立科学、规范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拉开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改革形成有效的分配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工资能增能减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1.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我国民事讼诉法合议制度现状

我国民事讼诉法合议制度现状 论文名称我国民事讼诉法合议制度现状年级 10级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管理 学号 1 姓名 任课教师 成绩 2011年 12 月 01 日

我国民事合议制度之运行现状 【摘要】合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审判制度,但由于受我国司法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合议制度一直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畸形发展”。本文以一个欠发达地区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为考察对象,深入剖析了现行合议制度运行中的种种积弊,并指出我国合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它的理性运行将有赖于一系列相关制度的配套。 【关键词】民事审判;合议制度;审判委员会;冲突与博弈 引言 什么是合议制?“合议制是独任制的对称,是指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对具体案件进行集体审理、裁判或调解的组织形式。它是人民法院集体审判案件的最基本,适用最广泛的行之有效的审判组织”[1]。“合议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实行集体审理和评议的制度。所谓集体是指三人以上的审判集体。所谓审理和评议,是指对案件由审判集体共同审理后共同进行评议,对外以审判集体的名义负责,在诉讼中由审判集体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2]。“合议制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审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合议制原则在审判组织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合议庭,它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审判形式”[3]。上述合议制概念都表明了合议制在民事审判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合议制作为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审判组织形式,其运行状况直接关乎审判功能的发挥。因此,“改革和完善审判组织和审判机构,实现审与判的有机统一”,“建立法官依法判案责任制,强化合议庭和独任法官的审判职责”[4],成为当前法院改革的重点。而对合议制现状的分析,是研究合议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只有对现行合议制的积弊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才能找准合议制改革的合理路径。在此,笔者以一个欠发达地区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为考察对象,仔细考究合议制的运行现状,以透视目前部分基层法院合议制的运行困境,从而为改革和完善我国合议制度提供参考。 一、合议制度设置的离合与滞后 现行合议制运行机制中的许多做法是建国初期乃至解放前革命根据地法院做法的习惯性延续,加之受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制约,我国合议制度一直在特殊环境下“畸形”发展,主要表现在: 1.法律上滞后——合议庭审、判分离 合议制是我国法定最基本的审判组织形式,我国的《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等基本法律制度都对合议制度有较详细的规定,但对合议庭是否能够享有独立裁判的权利,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虽然,我国现行《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宪法》中确立的是法院独立审判权,并非合议庭和法官的独立审判权。相反,由于宪法的这种措辞,导致学界与实务界较为普遍的认识结论是:我国审判独立强调的是人民法院作为整体的独立,不承认审判组织和法官的

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2)

关于公司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公司领导: 根据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司领导要求,人力资源部组成调研组(由李甲林、王树伟、李非、陈浩生组成),于2009年2月16日至18日及2月23日,对公司所属五家卷烟厂及营销中心,就用工分配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小结并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试点单位芜湖卷烟厂和其他所属单位分别于去年7月和10月陆续实施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正式运行新的工资管理体系,并按初步拟订的《岗位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实施管理。截止目前为止,各单位改革总体过渡平稳,运行情况正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岗位管理方面: 1、各单位的岗位设置和分类分级,是参照试点单位的主体架构实施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反映出因各单位管理流程、岗位定员、原有岗级存在差异,需进一步梳理、细化和统一。 2、个别卷烟厂提出部分原岗级不同的岗位本次归集入同一等级,如带班长和协理员,造成今后人员调整管理上不便。 3、营销中心由于年初机构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因而需对

新的岗位设置、分类分级及薪酬标准进行重新梳理设计。 4、还有一些岗位的原岗级偏低,个别岗位的类别归集需要调整,各单位原来的岗级仍未统一,同岗不同级的问题仍未解决,存在一定矛盾。 工资管理方面: 1、新的工资体系运行后,因各类情况岗位调整而产生的工资调整需细化明确并统一。 2、新进人员在固定合同期内的工资待遇执行方式需统一,目前蚌埠、芜湖在第二个合同期内基本比照同岗位正式在岗员工工资标准执行,其他单位则仍按新进人员的协议工资标准执行,虽然各单位均是在公司核定的工资计划内调节操作,但横向比较仍会产生不平衡。 考核管理方面: 岗位工资考核晋档的规定在实施中可能存在问题,建议将“连续两年考核良好的晋升一档”调整为“累计两年考核良好的晋升一档”。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方面: 1、当前各单位此项工作的进度不同,芜湖卷烟厂已经实施、滁州卷烟厂在部分岗位实施、蚌埠卷烟厂没有实施、合肥卷烟厂维持原先状态没有进行新的聘任、营销中心正在考虑中、阜阳卷烟厂则待公司政策明确后实施。 2、各单位对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在认识和需求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专业技术职务设置的范围和聘任的比例、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聘任的期限和程序等。

企业内部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郑煤集团公司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根据《郑煤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体方案》,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郑煤集团公司战略定位,按照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全面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消除行政化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动集团公司改革解困,促进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目标 (一)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推行岗位竞聘,完善选任机制等,到2016年底,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4%-6%。 (二)用工制度改革。通过用工机制改革,变革岗位设置,建立岗位合同管理制度等,到2016年底,集团公司在岗职工总人数控制在2.3万人以内。 (三)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强化人工成本管理,落实企业自主分配权,建立市场化工资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 三、改革内容 (一)优化组织架构,严格编制管理。

1.科学界定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功能定位,优化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组织架构,集团公司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以内,实现扁平化管理。精减各级各类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级,控制管理幅度,实现职能部门“大部制”。 2.集团公司按照总量控制、放权管理的原则,加强各级机构设置、编制定员宏观管理。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科学设置机构编制,负责具体实施。 3.凡涉及增加机构数量和编制定员事宜,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报集团公司审批,控股子公司报集团公司备案,参股子公司由本公司董事会决定。集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工作需要,对不适应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和编制定员提出改变和撤销意见。 (二)改革人事制度,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1.建立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充分放权相结合,根据集团公司不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不同选任方式。 (1)集团公司重点管理总部机关职能部门正职,全资子公司、分公司党政正职,控股子公司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成员和财务总监,委派到参股公司的股权代表、董事、监事,郑州煤电公司所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指导监督控股子公司党委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 (2)集团公司授权全资子公司、分公司管理本公司其他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 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重点管理本公司经理层成员、内设机构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指导监督其所属控股子公司(三级)党委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 (3)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所属

仲裁笔录(完结版)(1)(1)

仲裁笔录 时间:2018年6月20号 地点: 案由:刹车门事故赔偿损失纠纷一案 首席仲裁员:** 书记员:** 申请人:** 申请人律师:** 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律师:** 证人:**,*** 宣布仲裁庭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 书记员:请肃静,现在宣布仲裁庭纪律 书记员: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有关人员、旁听人员应遵守下列仲裁庭纪律: (1)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相和摄影; (2)不得随意走动,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仲裁活动的行为; (3)不经仲裁庭允许不得发言、提问; (4)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信工具; (5)不得吸烟。 对违反仲裁庭纪律的人,由仲裁员予以劝告和制止;不听劝告的,仲裁员有权作出警告、训诫或者责令退出仲裁庭;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人入庭。 仲裁员:本仲裁庭就中方与美方关于刹车门事故赔偿损失纠纷一案现在不公开审理是否申请回避? 申请人:不回避 被申请人:不回避 仲裁员:现在开始仲裁庭调查,先请申请人宣读申请书 申请人:宣读申请书 仲裁员:被申请人宣读答辩状或口头答辩 被申请人:宣读答辩状 仲裁员:申请人出示证据,被申请人质证 申请人证据: 证据一:《伤残等级鉴定表》

证据二:《诊断书》 被申请人:真实无异议 被申请人质证: 证据一:《汽车购买发票》 申请人:真实性有异议 证据二:《合同》 申请人:真实性有异议 仲裁员:申请人,你的申诉请求是否变更? 申请人:不变更申诉请求 仲裁员:被申请人,你的申诉请求是否变更? 被申请人:不变更申诉请求。 裁仲员:仲裁庭调查结束,总结争议焦点: 该产品是否合格? 仲裁员:进入仲裁庭辩论,先由申请人陈述 申请人:我方向被申请方购买日本丰田汽车,事发时杰奎琳·多诺霍正和丈夫驾驶一辆2006款普锐斯小型汽车在内布拉斯加州75号高速公路上行驶。车子突然加速,撞在停在路边另一辆汽车的尾部,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丈夫当场身亡,她也身负重伤。多诺霍的代理律师认为,丰田公司生产的许多汽车均没有配备刹车优先装置,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除这位消费者外,还有一些遭遇人身伤亡事故的消费者也在美国地区法院或洛杉矶高等法院对丰田公司提出集体起诉,涉及2010年款普锐斯和雷克萨斯HS250h混合动力车型。 与此同时,丰田公司12日宣布召回8000辆2009年12月份至今年2月份出厂的Tacoma四轮驱动汽车,原因是该款车型的前驱动轴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断裂。 被申请人在产品具有如此危害的情况下并未对我有所警告,致使我受到如此伤害,也对我今后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故在此,我方提出仲裁申请,并要求被申请方承担责任。 被申请人:近期申请人在购买并且使用我公司的名为“ 2006款普锐斯”的小型汽车后在接下来发生意外,我公司认为这是申请人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申请人在使用完我公司的产品后,开始开车的时候未发现问题,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问题,并未对使用后的装置进行正确的处理,并且在使用后申请人在未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时就出现了车祸从而导致车祸的发生,故我方认为这次事故是由于申请人操作不当,没有对使用后的汽车进行正确处理以及使用后没有正确采取防护措施造成的,这与我公司产品本身无关。 我公司的产品经过美国质量检测局检测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汽车在市场上非常畅销,我们还常年和国外的很多企业合作,一直以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故我方认为这次事故并不是我们产品的问题。 在此我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并且赔偿我方名誉损失费50000元和财产损失费20000元。 以上意见,请仲裁委员会公正裁决。 申请人律师: 一、被申请人有责任披露任何有缺陷的汽车零部件,因为它一直标榜其汽车安全、实用和可靠。 被告根据就在去年,神户制钢承认,其向大约500家客户提供的产品的合格证书是伪造的,已经知道或者说应当知道,钢铁的质量问题十分清楚,因此被告公司应该对隐瞒行为进行赔偿。进一步说,一个生产对人来说具有潜在威胁产品的谨慎的生产者,应当能够合理预见

浅议陪审制合议庭

浅议陪审制合议庭 当今世界各国的诉讼法上,都普遍确认了陪审制合议庭作为一种基本的审判组织制度,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陪审制合议庭制度就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 公民作为陪审员与法官一起审判案件实行集体审理和评议的合议庭制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早期的陪审制合议庭在古希腊就存在,由雅典执政官梭伦首创,“陪审法庭的原意为 ‘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Assembly as A Court),……它是由行政官员于集市日在市 场上审理讼案,并由有空暇的若干公民参加。然而,把这一做法制度化,则是司法上民主 化的重要措施,后来成为雅典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参与审判’权利的 表现。”[1](p66)在现代社会,陪审制合议庭可分为两类,分别是陪审团制合议庭和参 审制合议庭。陪审团制合议庭是由普通公民组成陪审团和法官共同审理案件。陪审团与法 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相互之间独立行使职权。陪审团的职责是认定案件的事实,法官则 在陪审团所认定的事实基础上对案件进行法律适用。这类合议庭在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用。参审制合议庭是由陪审员和法官共同组成的混合合议庭,是大陆法系国家实行陪审制的主 要方式。陪审员和法官拥有同等职权,共同审理案件,共同决定事实和法律问题。下面对 这两类合议庭分别进行阐述,并进一步论述我国陪审制合议庭的完善问题 件没有充分准备或法官与律师的才能不平衡,法官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工作去帮助陪审团从 对案情的混淆困扰中逐渐求得公平正确的审判功能。”[6](p381-382 审员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包括: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有社会公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 或某领域的专业知识等。2004年7月最高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要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选聘和指导工作。……要对人 民陪审员加强在法律知识,特别是诉讼程序规则、人民陪审员行使权利义务方面的培训和 指导。对此,笔者认为,对于人民陪审员无论怎样加强选任和指导,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 能使其与法官具有同样的法律素质。仅以提高陪审员法律素质为切入点,解决“陪而不审”问题,必然要走进“死胡同”。其实,“陪而不审”现象的产生,还有着下列方面的深刻 原因 职责后,其枉法裁判的刑事责任始终是存在的,经济责任想要设定亦非难事,可以从陪审 员补贴中考虑。陪审员现在所缺少的只是法院系统内的行政责任和晋升晋级方面的约束。 这也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弥补。既然对陪审员有责可究,对于其职权行使中的不当行为明 确相应责任,则既可行又有必要

市县级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市县级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医院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根据省、市、县的医改精神,结合前几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经验及借鉴好的做法,经研究,决定在我院实施第五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人才建设与人事分配制度的相关规定;以二级甲等****医院基本标准为依据,结合医院实际,坚持精干、高效、合理的内部机构设置原则;坚持岗位规划先行,逐步配齐急需人员;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人事聘用原则;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抓手,坚持“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岗位倾斜,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打破身份界线和原有分配制度,行后及某些特殊岗位实行社会化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形成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技术、管理、责任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型运行机制,强化岗位职责考核,夯实成本核算管理,充分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

市县级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内设机构和岗位编制 1、院办公室。负责院办、党群、人事劳资、网管、审计工作。 岗位编制:设岗共计**个。院长**名,书记**名,业务副院长**名(院领导专业职称按干部管理规定执行,暂不占用临床职称指标),院办主任**名,行政文秘干事**名(临聘)、人事劳资网络管理干事**名(临聘)、司机**名(临聘)。 其职责按照《*******医院医院管理制度、职责及法律法规汇编》执行。同时负责:(1)党建、精神文明、纪检监察、党风廉政、信访维稳、计划生育和工青妇等工作。(2)办公自动化(网络管理)、院务信息、宣传(含医院网站维护工作)、简报等工作。(3)组织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工作;院内财务监督、审计工作。(4)协调做好院领导和全院重要活动用车工作。(5)全面完成二级甲等*****医院办公室、人事劳资、网络管理各项指标,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医务、医疗质量、病案信息管理科。负责医务、教研、医疗质量管理、病案信息、图书管理工作。 现阶段设岗共计***个。设主任***名(临床中级及以上)、医教干事***名(临床中级)、质控干事***名(临床中级)、信息病案统计图书管理干事***名(临聘)。 1)医务科。职责按照《******医院医院管理制度、职责及法律法规汇编》执行。同时负责:(1)医疗、医技科室人员的调配。健

案例庭审笔录-重庆仲裁委员会

重庆仲裁委员会 庭审笔录 第一次开庭 案由:担保追偿权纠纷 开庭时间:2017年X月X日上午9:30时至11:30时 开庭地点:第X仲裁庭 首席仲裁员:XXX 仲裁员:XX 仲裁员:XX 仲裁庭秘书:XXX 申请人:重庆XXX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三代理人:XX 被申请人一:重庆XX科贸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被申请人三代理人:XX 被申请人二:重庆市XXX担保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四代理人:XXX 被申请人三:XXX 代理人:XXX 被申请人四:XX 代理人:XXX ?:本会受理的重庆XXX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XX科贸有限公司、重庆市XXX担保有限公司、XXX、XX担保追偿权纠纷一案,现在开庭。

?:根据本会仲裁规则的规定,申请人选定XX担任仲裁员,被申请人未选定仲裁员,也未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仲裁员,本会主任依法指定XX担任被申请人仲裁员,由XXX担任本案首席仲裁员,与XX、XX共同组成仲裁庭。 一、查验双方当事人和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申请人:重庆XX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渝北区XX路X号X 幢,法定代表人张三,董事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00000XXXXX580L。委托代理人:XX,重庆XX律师事务所律师,一般授权。 被申请人一:重庆XX科贸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渝北区XX街道XX大厦1幢6-3,法定代表人被申请人三,执行董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00112XXXXX210U。 委托代理人:XXX,重庆XX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被申请人二:重庆市XXX担保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渝北区XX路5号12-1,法定代表人李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00000XXXXX8194。委托代理人:XXX,男,汉族,19**年*月*日出生,住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XX街3号3单元7-2,身份证号码511002XXXXX1812。系公司员工,一般授权。(未到庭) 被申请人三:XXX,男,汉族,19**年**月**日出生,住重庆市渝北区XX路XX号1幢3单元5-2,身份证号码510226*****2937。 委托代理人:XXX,重庆XX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被申请人四:XX,女,汉族,19**年**月**日出生,住重庆市渝北区

合议庭功能及其在审判实务中的运作

合议庭功能及其在审判实务中的运作 一、设置合议庭的内在机理及其功能 (一)追求裁判事实基础客观化 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无疑应当以裁判基础的真实性为基本前提,裁判基础(对事实的认定)的真实程度越高,裁判的公正性也就越高。尽可能地克服法官在认定事实中的“意志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接近案件的客观真实,使法院裁判客观化,是设置合议庭制度的内在根据之一。因为在合议庭共同认定事实的情况下,每一个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的逻辑思维过程中,既包括有客观的、合理的成分,同时也必然含有法官的“意志性”和“创造性”。在许多情况下,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中所包含的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客观的东西更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因而在合议庭进行评议时,法官认识案件事实中所包含的客观成分会相互重叠、补充,从而强化对案件事实认识的客观化。与此同时,法官认识案件事实中所包含的主观成分则相互“碰撞”,其结果必然是相互抵消各自的主观性,使得对事实的认定更趋于客观化。 (二)抑制主观偏见,把握法律精神,统一适用法律 在已经认定的案件事实基础上,法官理解和适用法律作出裁判,同对事实的认定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主观性和创造性。不同的法官因其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品德、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潜在的好恶心理等个人因素不同,对同一法律条款都或存在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凯尔瑞斯认为“先例原则在具体案件中既没有导向作用,司法判决最终仍然是基于法官的价值取向而作出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因法官不同而不同,法律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注:王晨光:“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载《法学》,1999年第3期。)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在分析个人特质对判决的影响后,甚至认为个人的经历、社会环境乃至潜在意识、预感、直觉等决定了其在判决中的倾向性,而这些因素都难以归入“理性思维”的范畴。美国大法官霍姆斯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指出了法律的不确定性,他强调“法律的生命始终在于经验而从来不是逻辑”。(注:刘全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页。)可见,法官理解并适用法律进行裁判的过程中,由于其个体因素和主观性,使得裁判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行合议庭审判,依据多数法官的意见裁判,尽管不能完全排除理解和适用法律的不确定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

我国合议制度的现状剖析与完善建议

我国合议制度的现状剖析与完善建议 汤丽莉 合议制度是法院实行集体审判的制度,其核心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保障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和实体的公正性。因此,合议制度在审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可见,我国法院的审判组织形式以合议制为主,独任制为例外。 一、合议制度的内在机理及其功能 (一)追求裁判事实的客观化 对诉讼案件的裁判,就是法官对案件事实适用法律的过程,即以法律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依照三段论的推理方法获得结论。其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进行裁判的前提和基础,对事实认定的真实程度越高,裁判的公正性也就越高。由于诉讼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均是法官无法干预的过去事实或行为,法官只能凭借对当事人陈述和其提供证据的逻辑推理,对事实进行判断。这种间接性的判断包含有法官的主观推理或推测,有时甚至是一种臆测,因此,其判断结果具有不完全性、意志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尽可能地克服法官在认定事实中的“意志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揭示案件的客观真实,使法院裁判客观化,是设置合议制度的内在根据之一。因为在合议庭共同认定事实的情况下,每一个法官在认定事实的逻辑思维过程中,既包括有客观的、合理的成份,同时也必然含有法官的“意志性”和“创造性”。在许多情况下,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中所包含的主观成份和客观成份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客观的东西更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因而在合议庭进行评议时,法官认识案件事实中包含的客观成份会相互重叠、补充,从而强化对案件事实认识的客观化。与此同时,法官认识案件事实中所包含的主观成份则相互“碰撞”,因为主观的东西更具有个人属性,其结果必然是相互抵消各自的主观性,使得对事实的认定更趋于客观化。① (二)保证适用法律的统一化 在对认定的事实适用法律进行裁判时,同对事实的认定一样,法官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也会带有主观性和创造性。不同的法官对同一法律条款可能存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理解,从而导致裁判结果的不同。当审理的案件没有能够适用的法律,而必须依据法律精神进行裁判时,这种裁判结果的不确定性就更加明显。这就会导致出现同种情况不同处理的结果,有悖于法律的公平价值。实行合议制度,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