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分级

Ⅰ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1.1.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1.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1.1.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Ⅱ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

1.2.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2.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1.2.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1.3.1.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3.

2.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

1.3.3.科室不能自行处理的其他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2、适用范围

?

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医患双方身心健康等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医院突发感染事件的

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件实行分级管理。

.依法规范,措施果断。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保障。各相关小组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广大医护人员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及成员:

组长:闫纯锴

副组长:李立新、张振平

成员:刘富德、陈大华、张汝攒、张国忠、许峰、陈勇职责: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流调小组职责及成员

组长:陈大华

成员:吕新湖、高鹏志、张国忠、吴颂时、郭勇、许缤、仝宇红、孙嫣、陈红岩、相关科室主任、管床医师、护士长

职责: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能原因、病原学检验等。

;

诊断救治小组职责及成员

组长:张振平

成员:医院专家委员会成员

职责: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涉及人员的进行诊断、救治。消毒、隔离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陈大华

成员:胡亚萍、许缤、陈红岩、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监控护士

职责:负责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

|

疫情信息组

组长:张国忠

组员:张芹、陈岩

职责:负责根据传染病报告有关规定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负责疫情的报告与院内信息交流工作。

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许峰

组员:赵洪峰、张丽英、李远刚、陈勇

职责: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等物资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现场保卫工作。

5、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监测

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定期对病区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病区监控医生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卡》报告感染管理控制处。

预警

感染管理控制处根据监测信息,按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报告

5.3.1.报告人:医院任何部门为责任报告部门,医院感染临床监控小组成员为责任报告人,所有医护人员为义务报告人。

5.3.2.报告程序:上班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感染管理控制处,休息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医院总值班。

)

5.3.3.报告时限: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及时、准确地报告。Ⅰ级突发事件立即报告;Ⅱ级突发事件30分钟内报告;Ⅲ级突发事件1小时内报告。

5.3.4.报告监督: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权向感染管理控制处及总值班报告突发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医院领导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6、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终止

应急反应原则

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应急反应措施

感染管理控制处接到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后应在30min内,赶赴事发现场进行核实。

6.2.1.初步证实

初步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若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计算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病区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6.2.2.院内报告

6.2.2.1感染管理控制处经初步证实后,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向值班院领导或分管院长汇报,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提

出是否启动应急处理措施的建议。

6.2.2.2值班院长或分管院长经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并评估应急处理效果。

6.2.3突发事件院外报告程序及时限

6.2.3.1院外报告程序

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感染管理控制处报告市卫生局医政处(电话)、市CDC 流病所(电话)和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电话)。

6.2.3.2院外报告时限

]

Ⅰ级:应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Ⅱ级:应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市卫生局于24小时内逐级报至省卫生厅,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后,于24小时之内上报卫生部。

Ⅲ级:应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应急处理

6.3.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6.3.2开展感染病人的救治工作,对感染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

6.3.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6.3.4做好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排泄物等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

6.3.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3.6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工作。

6.3.7确诊或疑似传染病人按规定及时转诊传染病院。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要符合以下条件:突发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7、善后评估

效果评价

突发事件结束后,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根据事件分级报告医院领导和(或)上级部门。

奖励

医院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进行联合表彰。

征用物资、劳务的补偿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医院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部门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

责任

对在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8、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保障

组织保障

}

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应急组织体系各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及时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和物资,成立应急处理队伍,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保障。

技术保障

8.2.1.信息系统:应急处理体系的成员在突发事件处理期间应保持24小时通讯工具畅通;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正常。8.2.2.应急处理: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和实验室检验能力。

8.2.3.应急医疗救治:医院要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8.2.4.演练:医院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物资保障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应急储备物资应妥善保管、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无过期失效并及时补充更新。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到岗,一般要求30min以内必须到岗。储备物资应包括:

8.3.1.消毒物资:三氯乙氰尿酸泡腾片50瓶、%碘伏100瓶/500ml、移动式动态空气消毒机1台、气溶胶喷雾器1台。防护用品:防护口罩100个(16层纱布口罩)、帽子100个、防护眼镜20副、防护衣20件、一次性手套100双、防护鞋20双。

应急设备:应急照明灯1台、简易呼吸器1台、床边X光机1台等。

8.3.2.科室自备常用量消毒、隔离及防护物资,突发事件发生时无条件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调配。

9、预案管理与更新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 处置预案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一)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及责任人 1、临床科室发生5例(含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时,应由本科室科主任(主任不在由护士长、护士长不在由监控医师)在6小时之内当面或电话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周蓉),如遇特殊原因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向主管院长(熊愫兵)直接报告;如向主管院长报告途径也未能畅通,则向其它任何一个院领导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 2、检验科微生物室在短时间内(一般为7天),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科主任务必在6小时内电话或当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如遇特殊原因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向主管院长直接报告;如向主管院长报告途径也未能畅通,则向其它任何一个院领导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 3、在接到临床科室或检验科的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应在2小时之内向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电话报告,同时报告分管院领导,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同时向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药剂科及总务科进行通报,以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院长应于12小时内向枝江市卫生局及枝江市疾控中心报告,请求协助调查处理。 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院长应于2小时内向枝江市卫生局及枝江市疾控中心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确认程序 1.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启动后,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应在2小时组织相关职能科及专家组成员对暴发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当领导小组成员出现不同意见时,由院长决定本预案是否正式启动。 2.在本预案启动后,应由主管院长在2小时之内向向枝江市卫生局及枝江市疾控中心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管理应急预案 一、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一)、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 1、报告范围: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科室或微生物室应立即电话或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如遇非上班时间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以电话或当面方式进行报告的,应报院行政值班,院行政值班通知感染管理科人员。 3、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经初步核实存在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在1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医学工程部、总务部等),以便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山东省卫生厅)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历下区疾控中心)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 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5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6、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10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7、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措施: 1、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并确定后立即召开会议,成立医院领导小组,讨论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2、责任科室立即成立调查小组,积极协助查找原因,根据院感科的建议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积极实施救治。 3、感染管理科积极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检测,对感染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监测等,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 4、医务部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 5、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一、组织管理 (一)医院感染流行、暴发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叶家骏 副组长:孙红旗曹天生 成员:黄滨汤少容钟小兰陈波骆谏英吴庆文周艾强罗崇彬叶汉斌徐间萍 职责: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防治工作的指挥、组织和协调,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二)防控专家成员 组长:陈波 成员:黄滨钟小兰骆谏英胡燕萍欧阳玉霞徐沛演于海建白波李东华苏学飞罗崇彬 秘书:潘俊玲 职责:负责指导病例诊治、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时的疫情报告和控制、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 (一)医务科:统筹协调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的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医院感染防控专家 组”对病人进行诊治和善后处理。 (二)护理部:根据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督促护理人员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并组织实施、评价;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防控知识的培训与督 导。 (四)临床科室:按要求对疑似或确诊医院感染病例留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协助各级管理部门的调 查。同时,对相关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 (五)检验科:微生物室在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承担相关监测工作,注意保存菌种以备进一步检测分析。法定传染病的 菌毒种或特殊的菌毒种要及时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核、保 存。 (六)药剂科:保证抗感染药品及抢救药品的供应。 (七)设备科:保证消毒药械、防护用品的供应。 (八)总务科: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规范处理医疗垃圾。三、应急处理措施 (一)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的确认与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常规收集、分析、保存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相关信息,当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迹象时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必要时组织专家核实,并确认。如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启动本预案。 1、预警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干货)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 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发展,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工作,保证医疗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应急处理工作。如系传染病引起的暴发,可同时参照我院《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三、定义 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其中同种同源可指易感人群同时或先后暴露于同一感染来源(同种同医疗护理操作,使用相同批号的一次性物品、同一批血液/输液制品、使用同一种灭菌方法的物品、经同一医师或护士治疗的患者,同种微生物感染怀疑同一来源等)......感谢聆听 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

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四、标准 (一)处置工作原则:处置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以人 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共同协同;积极 采取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的扩散。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成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 职责:研究并制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的控制预案;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本院的医院感染暴发成立与否做出判断;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工作,并按要求报告有关卫生行政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感科,负责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具体工作,督促我院按应急预案开展工作,落实各项处置措施。

医院感染应急预案

* **县人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对医患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依据以下法规制定本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处臵工作原则:处臵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积极采取措施,防治医院感染暴发的扩大化。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

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五)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分级 Ⅰ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Ⅱ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发生3例以上5例以下医院感染暴发; 2、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应急组织体系的职责及成员 (一)领导小组

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人民医院 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医院感染的继发和蔓延,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组织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组织相关人员会诊,提出处置意见及整改措施;负责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成立医院感染突发应急事件专家组。职责主要是负责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级别确定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感染病人及高危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指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成立医院感染突发应急事件后勤保障组。其职责主要是提供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物品等,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紧急报告程序; 1.若出现HBsAg、HBeAg、抗HCV阳转患者,经确诊后由血透室主管医生即刻将情况汇报科主任。若出现3例或以上阴转阳患者,应立即报告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向医务科等相关部门通报;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立即组织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感染调查及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使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4.经调查及医院感染突发应急处置专家组证实为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在12小时内报告区卫计委及疾控中心。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三、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1.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①与阴转阳患者共用机器的其他患者有否出现问题,与其在同一透析房间的其他患者有否出现问题。若出现多名阴转阳患者,则应检查在操作、消毒、隔离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②若阴转阳患者为偶发的,需了解近期有否术、输血、外伤史等,是否外出透析过一段时间,另外,了解家庭成员或最近社会活动中接触人员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等情况。 2. 一旦明确患者出现阴转阳,则需立即转入相应的肝炎阳性专区进行透析治疗。 3.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做好医院内医院感染病原体污染场所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28831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方案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对病人健康造成的危害,保证病人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李玉良 副组长:张翠枝(主管院长)王铁汉 成员: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及各科室主任 1、负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领导,统一指挥; 2、组织召开医院感染暴发紧急处理会议,制定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3、决定是否暂停收治新病人、暂停手术或诊疗项目等。 二、医院感染暴发制度 1、临床科室主任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第一责任人(院内报告)。 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科主任调查后立即报感染办并记录备查;

临床医生短时间内发现3例及3例以上临床症候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1)临床医生发现1例无菌手术感染者; (2)某病区多从耐药菌3株以上者; (3)细菌室发现1例特殊病原体或其他新发病原体; (4)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等。 3、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感染办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通知相关部门。 4、经调查证实后的以下情况(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感染办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6185139)和疾控中心(6172289)报告。 5、当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感染办查实后应当于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6185139)和疾控中心(6172289)报告。 6、对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三、医院感染暴发院内报告流程 临床科室主任→上报医院感染办→上报主管院长→上报院长 四、部门(科室)职责 1、临床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立即报感染办,并协助调查处理。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临床科室上报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暴

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预案等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 为保障我院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院成立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刘宏副组长:蔡建群顾成娥还敬媛成员:张红金萍张翠保王大伟。专家组组长:成娟副组长:商明群成员:朱银珍凡启梅王大伟),负责职业暴露危险性的评估和应急处理的指导等工作。 二、预防措施 ㈠化验室在检测HIV初筛阳性时,应告之所住科室主任及床位医务人员,做好院内感染的防范,同时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但不得出具阳性报告,不得告之病人及其家属。 ㈡化验室在检测HIV初筛阳性时,应立即将标本连同送检单送市HIV 初筛检测中心。送检标本时应告之有无职业暴露。 ㈢市HIV初筛检测中心对无职业暴露的送检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复检。对有职业暴露的送检标本应采用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复检。如复检阳性,应立即通知送检单位,对有职业暴露人员进行登记评估及预防服药,同时标本送省HIV确认中心。 ㈣对已确认HIV阳性的住院患者,应转感染病区收治,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收治。 ㈤医务人员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采样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98459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医院感染的继发和蔓延,特制定本预案。(一)组织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办公室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构成。 1、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院长。 2、感染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 3、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监测医生、监测护士组成。 (二)疫情报告控制程序 医院出现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或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立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控制程序上报有关部门。 (三)实施措施 1、感染源的管理 (1)住院患者一旦被确诊为院内感染暴发或流行应立即单间隔离,以便于进一步治疗或转传染病院,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立即转往传染病院。 (2)患者隔离期间谢绝陪住和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3)隔离患者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患者居住的房间,需戴口罩。2、医护人员的防护

(1)根据疾病传播途径、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防护镜、穿防护衣等。进、出隔离病房必须遵守规定的流程,如人、物进出的流程和卫生通过等。 (2)操作前后必须消毒、清洗双手。 (3)隔离区或隔离房间设独立的医疗小组以减少不必要交叉感染。 (4)密切接触传染源者应做必要的限制性隔离,以免病原菌扩散。3、消毒与灭菌 (1)隔离区或隔离房间的一切医疗(一次性使用)生活用品必须单独使用,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1000 —2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行预消毒后方能回收、清洗、灭菌。 (2)废弃的医疗废物放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封,专人回收,密封保存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则按规定用消毒液喷洒后双扎口作用2小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隔离病房设有空气消毒净化器,每日酌情进行消毒,必要时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 (4)治疗台、床头桌、地面等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 (5)隔离病房的门把手纱布和地垫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保持湿润。 (6)患者转院或病逝后按不同病种行终末消毒(包括空气、墙面、地面、物品和运输工具等) 4、流行病学调查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

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及 流程图 浦北城南医院 2018年

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目录 1、医院感染组织结构图--------------------------------------------------3 2、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预案及流程图---------------------------------4 3、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图---------------------------7 4、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应急预案及流程图-----12 5、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流程图----------------------13 6、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17

医院感染组织结构图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爆发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种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法》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预警通告 按照《医院感染办法》,一句感染监测信息,分析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爆发危险因素,提出预警通告。 (三)报告流程 (1)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发生3例(含3例)以上院感爆发,立即报告本科科主任、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移动电话),休息日报总值班(总值班表上有人员、电话)。 (2)检验科在短时间内(一般为7d)在不同患者的同类标本中3次检出同一病原体,或在同意病区的不同病例中,3次检出同一病原体,或查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电话同上),休息日报总值班(总值班人员) (3)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临床科室或检验科的报告后,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同时报告分管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同时向医务部、护理部、药剂科和后勤部服务中心通报,以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当初步确诊医院感染爆发时,分管院长向院长汇报,并于2h内

医院感染爆发处理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应急预案 为规范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特制定我院“医院感染暴发处理的应急工作预案”。请各部门科室按工作预案要求,认真落实好本部门本科室的应急工作预案。 ●南海医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 组长:张松平 组员:利玉欢李春芳贾柳萍朱应昌梁福攸田乔 廖友明万忠和罗福漳关紫云刘健玲陈焰 赵学峰陆丽明陈振华谢春生高丽梅区洁芬 李伟煊林坚弟林肇得吴茜英徐雁贤黄碧坚 徐坤仪陈敏涛 ●南海医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的职责 1、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3、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本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 (一)当同一科室短时间内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任何医师、护士都有责任立即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

理小组组长汇报,并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务科等相关科室。同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并于6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通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证实为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南海区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南海区疾控中心报告。 (三)当科室短时间内发现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务科等相关科室。同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于2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通报相关部门,并组织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四)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于6小时内向南海区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南海区疾控中心报告。 ●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处理流程 (一)迅速组织医务科、感染控制管理科开展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保证,使感染控制有序、高效率的开展,将受感染人群缩小到最低范围。 (二)科定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三)检验科负责各种病原学的检测。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2013年金沙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急处置能力,熟练掌握报告程序和控制措施,按照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拟进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具体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一)检查应对医院感染暴发所需的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等方 面的准备情况,以便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及时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二)通过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认识,增强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 急处置能力。 (三)进一步明确相关科室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二、演练时间和内容 2013年7月某日10点在四楼多功能厅进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活动。内容为“危重病 人抢救室发现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4例,疑为医院感染暴发”。 三、演练部门组成及其职责 总指挥:曾祥荣院长 参加部门:感染办、医务科、护理部、危重病人抢救室、检验科、后勤科、药剂科、保卫科等。 感染办:调查核实科室上报的医院感染暴发病例,逐级上报,并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提出有效控制措施。 医务科:负责对感染病例的诊疗与抢救工作(组织专家会诊)。 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施。 危重病人抢救室: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立即上报医务科、感染办,并积极查找原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救治病人(医生2名、护士4名以上)。 检验科:负责可疑传染源和病原体的监测。 后勤科:负责公共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的消毒处理(指导保洁人员对地面、医疗废物的消毒 处理等)。 药剂科:负责保障各类药品的供应(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保证病人治疗用药和抢救用药)。 供应室:保障消毒剂、医务人员和患者防护用品及医疗用品的供应(消毒液、帽子、口罩、隔离衣、面罩等)。

医院感染应急预案

* **县人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目得: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与消除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其危害,指导与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得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对医患身心健康造成得危害,保障医疗安全,依据以下法规制定本预案:《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法律法规得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处置工作原则:处置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积极采取措施,防治医院感染暴发得扩大化。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得应急处理工作。 (四)、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暴发:就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得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得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得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得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得感染病例现象、特殊病原体得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得乙类传染病得医院感染。 (五)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得分级

Ⅰ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10例以上得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得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得医院感染; Ⅱ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发生3例以上5例以下医院感染暴发; 2、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应急组织体系得职责及成员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 职责:负责统一领导与指挥,组织、协调暴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研究并制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得控制预案,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负责对本院得医院感染暴发成立与否做出最终判断,并按要求报告有关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感科,负责落实领导小组部署得各项具体工作,督促我院按应急预案开展工作,落实各项处置措施。 (二) 诊断救治小组

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应急预案及报告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组员:医务处、院感科、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药剂科及检验科主任 二、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上报院感科。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于12小时报告县卫生局,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3、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要求进行报告。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报告。 三、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采取下列感染控制措施: 1、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并将调查证实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院领导。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感染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证,使感染控制有序、高效展开,将受到感染人群缩小到最低围。 2、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协助临床科室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隔离相关病人,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及感染围的扩大。 3、护理部负责协调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及病人安置工作。 4、检验科负责各种病原学检测。 5、药剂科、器械科、总务科负责应急物资、药品的准备和发放工作。 6、感染管理科负责流行病学调查: a.证实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病例进行确诊。 b.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的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隔离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在科室的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因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医院感染暴发概念:是指某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目的: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三、要求: 1、科室各临床医生应认真学习并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经治医生确诊医院感染病例应在24小时内准确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长或院长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经调查证实后应当于12小时内向五通桥区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五通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长或院长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经调查证实后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10例以上的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5、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科室感染控制小组应立即采取就地隔离治疗,严格消毒,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并立即上报。院感科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写调查报告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必要时对高危人群被动免疫,紧急特殊情况可停止收治病人。 四、医院感染报告监测及暴发时应急处理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组员:医务处、院感科、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药剂科及检验科主任 二、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上报院感科。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于12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3、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进行报告。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三、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采取下列感染控制措施: 1、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并将调查证实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院领导。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感染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证,使感染控制有序、高效展开,将受到感染人群缩小到最低范围。 2、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协助临床科室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隔离相关病人,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及感染范围的扩大。 3、护理部负责协调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及病人安置工作。 4、检验科负责各种病原学检测。 5、药剂科、器械科、总务科负责应急物资、药品的准备和发放工作。 6、感染管理科负责流行病学调查: a.证实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病例进行确诊。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一)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及责任人 1、临床科室发生5例(含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时,应由本科室科主任(主任不在由护士长、护士长不在由监控医师)在6小时之内当面或电话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周蓉),如遇特殊原因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向主管院长(熊愫兵)直接报告;如向主管院长报告途径也未能畅通,则向其它任何一个院领导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 2、检验科微生物室在短时间内(一般为7天),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科主任务必在6小时内电话或当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如遇特殊原因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向主管院长直接报告;如向主管院长报告途径也未能畅通,则向其它任何一个院领导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 3、在接到临床科室或检验科的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应在2小时之内向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电话报告,同时报告分管院领导,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同时向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药剂科及总务科进行通报,以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院长应于12小时内向枝江市卫生局及枝江市疾控中心报告,请求协助调查处理。 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院长应于2小时内向枝江市卫生局及枝江市疾控中心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确认程序 1.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启动后,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应在2小时组织相关职能科及专家组成员对暴发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当领导小组成员出现不同意见时,由院长决定本预案是否正式启动。 2.在本预案启动后,应由主管院长在2小时之内向向枝江市卫生 1 / 2下载文档可编辑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科学、规范、及时、有效地做好我院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保障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规范和指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 由院长任组长、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药剂科、器械科、总务后勤科等科室负责人组成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后,根据疫情分级响应程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应急处理

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提供消毒隔离技术支持和监督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和调查评估等相关工作。 2.医务科负责监督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等规章制度,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和医生人力协调工作。 3.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和护士人力协调工作。 4.器械科负责应急物资采购工作。 5.药剂科负责治疗用药、抢救药品和消毒药械采购工作。 6.后勤科做好后勤保障。 二、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的判定标准、终止条件以及分级

(一)判定标准 在短时间(24小时内)内同一病区连续发生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二)终止条件 末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即可终止应急处理工作: (三)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疫情分级 Ⅰ级:同一病区在短时间(24小时内)连续发生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Ⅱ级:同一病区在7天内连续发生5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或在72小时内连续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同一病区在7天内连续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三、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程序 (一)医护人员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向科室责任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分析情况后必须及时向医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一)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及责任人 1、临床科室发生5例(含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时,应由本科室科主任(主任不在由护士长、护士长不在由监控医师)在6小时之内当面或电话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周蓉),如遇特殊原因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向主管院长(熊愫兵)直接报告;如向主管院长报告途径也未能畅通,则向其它任何一个院领导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 2、检验科微生物室在短时间内(一般为7天),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科主任务必在6小时内电话或当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如遇特殊原因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向主管院长直接报告;如向主管院长报告途径也未能畅通,则向其它任何一个院领导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 3、在接到临床科室或检验科的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应在2小时之内向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电话报告,同时报告分管院领导,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同时向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药剂科及总务科进行通报,以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院长应于12小时内向枝江市卫生局及枝江市疾控中心报告,请求协助调查处理。 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院长应于2小时内向枝江市卫生局及枝江市疾控中心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确认程序 1.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启动后,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应在2小时组织相关职能科及专家组成员对暴发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当领导小组成员出现不同意见时,由院长决定本预案是否正式启动。 2。在本预案启动后,应由主管院长在2小时之内向向枝江市卫生局及枝江市疾控中心报告. 3.在本预案启动后,技术专家组必须在4小时之内召开会议,严格履行各自职责。 四、应急处置及控制措施 1、查找感染源: 2、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应急预案

医疗及院感管理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我院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疗及院感应急预案》和《传染病防治法》,为做好医疗及院感的预防和处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成立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流程。 一、应急管理小组 组长:殷雪峰 副组长:王俊连、郭小剑 成员:郭改琴、张国平、郭大维 二、医疗方面: 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的病人,通常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 三、各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 临床科室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伤口予以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 获取暴露源(病人)的病情资料,如暴露源情况不明,设法动员病人给予配合,做相应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或病情资料报送医院

防保科,以备对照评估。 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二份。(所在科室、院感科各一份) 当事人被暴露后,由本科室开出相应项目检验单,抽取血样标本,经医院院感科主任签字后,送检验科检测,(并将检验结果送回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然后到崇州市疾控中心进行预防用药 2、院感方面: 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制定防护措施。 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并负责与上级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得到技术指导。 做好被暴露者的跟踪随访,及时安排定期复查,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每年对所有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和教育。 督导临床科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治疗,避免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 3、检验科 承担相关检测工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如医务人员在夜间值班时发生职业暴露,则送检的血样标本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