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45.49 KB
- 文档页数:9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
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
据此完成1—3题。
1。
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地价低廉 B.位置优越 C.政策支持 D.劳动力丰富2。
2006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主要得益于当地A.科学技术的进步 C.优厚的地方政策B.完备的产业链条 D.庞大的消费市场3.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国产手机制造业①重视国际市场开拓②生产规模不断壮大③注重高端品牌塑造④技术研发水平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左下图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右下图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4-6题。
4.左图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A.甲、乙、丙 B.乙、甲、丙C.乙、丙、甲 D.丙、乙、甲5.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右图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A.积温高 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 D.年太阳辐射量多6.与I、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A。
1. 《左传》昭公十六年:晋韩宣了聘于郑,欲得郑贾人(商人)之玉环,“买诸贾人,既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
韩子请诸子产。
”子产以先君桓公与商人有盟誓而反对,结果“韩子辞玉”。
这说明春秋时A. 私商仍受封建领主的制约B. 卿大大处处为国君着想C. 工商食官足商品经济主流D. 郑国玉器实行专卖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韩宣子与郑商人买卖已成,但郑商人需请示大夫子产,表明私商商业行为仍受领主制约,故A项正确。
B项过于绝对,与材料信息对应不严密,排除。
郑商人可以私自与韩宣子交易,说明是私商,恰恰是工商食官的制度在瓦解,排除C。
私商可经营玉器买卖,说明D项错误,排除。
2. 钱穆《秦汉史》认为:“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
迄于汉武,不乃百年,乃表章六艺,高慕尧舜,处处以希古法先为务。
……盖汉武鄙薄始皇,远慕唐虞。
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空之所为而止耳”。
意指秦皇与汉武在施政上A. 外儒内法B. 殊途同归C. 法古用今D. 大相径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皇与汉武手段殊异,但“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表明二者的实质和后果有相同之处,故排除D,B项正确。
秦始皇用法家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内则施政承秦制,为法家;外儒内法不是二者共同点,排除A。
秦“禁天下之以古非今”显然反对法古,排除C。
3. 北宋理学家张载年少时,“学无所不窥,特别好讲究军事,华十八,当西夏用兵时,上书谒范仲淹。
仲淹一见,认为大器,却戒责他道:‘儒者自有名教的乐地,何用谈兵。
’并劝他读《中庸》”。
这说明A. 宋统治集团重文轻武B. 范仲淹想打压张载C. 范仲淹讲究儒学修为D. 宋儒学家消极遁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范仲淹强调张载要加强对儒学精髓尤其是孔孟道统的学习,反映了范仲淹讲究儒学修为,故C项正确。
宋朝重文轻武的确可能对范仲淹的人才观产生一定影响,但范仲淹一人不能直接代表宋统治集团,排除A。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1. 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虽然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但两次改革由于自身的本质区别而产生了诸多方面的根本差异。
下列判断符合二者的是A. 变革理念源于人文主义B. 奠定了本国的政治基础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 根本地变革了生产关系【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故排除A;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实现富国强兵,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选B;秦朝推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排除C;梭伦改革没有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排除D。
2.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在材料中A. 强调德国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成果B. 体现了宪法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C. 反对德国工人阶级实行暴力革命D. 指出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答案】D3. 世界主义者把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共同体,不同的世界主义者所认知的普世价值各不相同,如智者学派的理性、康德的道德和自由、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但是无论他们的理念有多大的差别,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世界主义者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超越国家、民族,至高无上、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则是文明体系的核心理念。
下列叙述符合材料中所表明的世界主义者眼中的世界主义的是A. 相对于民族主义的人类精神共同体B. 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中华文化圈”C. 新航路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 苏东剧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答案】A【解析】由材料“世界主义者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超越国家、民族,至高无上、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则是文明体系的核心理念。
”,可见世界主义的是相对于民族主义的人类精神共同体,故选A;“中华文化圈”是区域性的,排除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限于资本主义,排除C;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种经济现象,排除D。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解析】24. A 韩宣子与郑商人买卖已成,但郑商人犹需请示大夫子产,表明私商商业行为仍受领主制约,故A项正确;B项过于绝对,与材料信息对应不严密,故为干扰选项;郑商人可以私自与韩宣子交易,说明是私商,恰恰是工商食官的制度在瓦解的表现,所以C项错误;私商既可经营玉器买卖,说明D项错误。
25. B 秦始皇用法家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内则施政承秦制,为法家。
外儒内法不是二者共同点,故A错误;秦“禁天下之以古非今”显然反对法古,C项错误;汉武与秦皇手段殊异,但“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表明二者的实质和后果有相同之处。
故D片面,而B正确。
26. C 宋朝重文轻武的确可能对范仲淹的人才观产生一定影响,但范仲淹一人不能直接代表宋统治集团,材料中更多信息是反映范仲淹注重对后学儒学精髓尤其是孔孟道统的培养和引导。
A项为干扰项;因为戒责是为了引导,非为打压,B项明显不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也是错误选项。
27. C 明宣宗以后司礼监权力渐大,掌印太监权如外廷内阁首辅,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如同众辅臣。
只能说明司礼监权力大,一定程度制约内阁是可能的,而无法说明内阁制瓦解,故A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也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B项是直接信息,为干扰项,但不是本质,所以B项可排除;宦官专权现象的出现恰恰依附的是专制皇权,所以C项是本质;D 项如同A项,可排除。
28. D 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有较多糟粕成分,如其中的等级特权,有瑕疵,故可排除A项;三纲五常和宗族制度更是如此,其中如君臣等级、男尊女卑、家长制作风等,所以B、C两项亦可排除;中央集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有着重大意义,因而在现代化历程中是需要不断巩固的,故D项为正确选项。
29.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映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黎元洪的言行,C项为正确选项。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
这一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民族交融C.强化了人伦秩序D.发展了小农经济25.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占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
下表为西汉海昏侯“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
据此可知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D.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确认历史事实26.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这种现象说明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27.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
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人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
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中矣!这体现了李时珍A.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C.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28, 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
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
近代商会的发展A.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B.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C.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29.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说:“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魔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据此可知,康有为A.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积极维护满清统治C.缺乏爱国主义精神D.强烈反对社会变革30.“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
合肥二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合肥的别称?A. 庐州B. 徽州C. 池州D. 宣州答案:A2. 合肥位于中国哪个省份?A. 江苏省B. 安徽省C. 浙江省D. 湖北省答案:B3. 合肥的市花是什么?A. 桂花B. 牡丹C. 玫瑰D. 荷花答案:A4. 合肥的市树是什么?A. 银杏B. 松树C. 柳树D. 梧桐答案:A5. 合肥的著名景点之一是?A. 黄山B. 九华山C. 巢湖D. 天柱山答案:C6. 合肥的气候类型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A7. 合肥的行政级别是?A. 省级B. 地级市C. 县级市D. 乡镇级答案:B8. 合肥的著名小吃有哪些?A. 徽菜B. 徽州毛豆腐C. 合肥臭豆腐D. 以上都是答案:D9. 合肥的著名高等学府是?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 安徽大学C. 合肥工业大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合肥的著名历史人物有?A. 包拯B. 李鸿章C. 杨振宁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合肥的简称是________。
答案:庐12. 合肥的著名历史遗迹之一是________。
答案:三国遗址公园13. 合肥的著名现代建筑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合肥大剧院14. 合肥的著名科技园区是________。
答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 合肥的著名文化活动是________。
答案:合肥国际文化节16. 合肥的著名体育赛事是________。
答案:合肥国际马拉松17. 合肥的著名交通设施是________。
答案:合肥南站18. 合肥的著名商业区是________。
答案:合肥之心城19. 合肥的著名公园是________。
答案:逍遥津公园20. 合肥的著名博物馆是________。
答案:安徽省博物院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1. 请简述合肥的地理位置。
合肥二模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合肥的描述,错误的是:A.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B. 合肥是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C. 合肥位于中国的西部D. 合肥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答案:C2. 合肥二模考试的总分是:A. 100分B. 150分C. 200分D. 300分答案:C3. 合肥二模考试中,选择题的分值是:A. 每题2分B. 每题3分C. 每题4分D. 每题5分答案:C4. 合肥二模考试中,填空题的分值是:A. 每题2分B. 每题3分C. 每题4分D. 每题5分答案:B5. 合肥二模考试中,简答题的分值是:A. 每题5分B. 每题10分C. 每题15分D. 每题20分答案:B6. 合肥二模考试中,论述题的分值是:A. 每题10分B. 每题20分C. 每题30分D. 每题40分答案:C7. 合肥二模考试的考试时间是: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答案:C8. 合肥二模考试中,选择题的题量是:A. 10题B. 20题C. 30题D. 40题答案:B9. 合肥二模考试中,填空题的题量是:A. 5题B. 10题C. 15题D. 20题答案:A10. 合肥二模考试中,简答题的题量是:A. 2题B. 3题C. 4题D. 5题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合肥的简称是______。
答案:庐2. 合肥的别称是______。
答案:庐州3. 合肥的市花是______。
答案:桂花4. 合肥的市树是______。
答案:广玉兰5. 合肥的市鸟是______。
答案:白鹭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合肥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合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它在历史上曾是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 请简述合肥在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工业基地,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B.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25.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A.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26.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
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
这种思潮的出现A.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B.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C.导致了国家走向分裂D.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27.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北方南方C.政府政策促进经齐重心南移D.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28.洋务运动时期,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
其中“父爱式庇护”关系A.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B.推动了近代企业的产生C.规避了政府的监督控制D.得到了较少的资源配置29.1919年10月,沈仲九在《五四运动的回顾》中指出:“前清时候的学生也有做革命事业的,但他们都是离了学生的地位,而且是个人行动的,若用学生的资格,大家联合起来,去做关系国家社会的事业,是没有的。
”这一变化主要缘于A.学生社会地位的提高B.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D.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30.抗战初期,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
据此可A.国民政府腐败军费支出困难B.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正式形成C.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来自华侨D.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31.下表反映了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A.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32.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持枪的战土》、《刮汗污的运动家》等,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
据此可知,古希腊A.注重艺术教育提升公民素养B.开创人类体育竞技运动先河C.雕塑水平成就突出领先世界D.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33.托克维尔(1805—1859年)认为,现在是到了统治阶级必须通过“限制自由以拯救自由”的时候了。
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社会的冲突,弥合阶级之间的分裂,实现社会稳定。
为此,西欧A.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B.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形成C.真正实现公民自由平等D.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34.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方法,这些方法在工业和农业中的雇佣工人占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的。
”这表明列宁A.放弃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B.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再需要发展工农业C.迫切想改变苏俄落后农业国的面貌D.认为沙俄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3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
“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
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
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
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
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
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蓄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二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
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
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
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1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8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据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等整理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1951年,我国公安部颁布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可视为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的起源。
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标志着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正式形成,也奠定了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格局。
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
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规定: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指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摘编自李平《户籍改革50年回眸: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越南战争是20世纪冷战时代一场重大的局部战争。
战争期间美国在越南耗用的军费超过1670亿美元。
巨额的战争开支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而这又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胀状态。
1964至1969财年,美国的军费虽然近乎翻了一番,但用于越南战争以外项目的军费只增加了5亿美元。
由于经费短缺,美军武器装备不能及时更新,许多军事研发项目被迫延迟或取消,更为严重的是丧失了相对于苏联的长期核力量优势。
战争还对美国的社会心理造成巨大震撼。
尼克松说:“越南战争的失败玷污了我们的理想,腐蚀了我们的精神,削弱了我们的意志”。
美国自杜鲁门时代以来高度膨胀的扩张欲望开始冷却,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泛起,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应该承认自身资源与力量的有限性,必须减少在海外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在越战的直接刺激下,“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美国中止了自二战结束以来20余年的过度扩张,而在70年代实行适度收缩。
——摘编自邓红洲、李玉兰《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8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关汉卿的作品继承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人物无分平民、显宦、英雄、闺秀、才子、妓女,情节无分沙场争战、情爱波澜、豺狼横行、弱者抗争,语言无分市井俗谑、雅士轻吟、深闺艳词、莽将壮言,关汉卿几乎无不兼收并蓄。
他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有社会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文人逸事剧等。
关汉卿的爱情剧不是孤立地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同现实生活、社会矛盾紧密结合,反映了种种社会现象,揭露了种种社会问题。
关汉卿的历史剧继承了宋代说话艺术和杂剧艺术“多虚少实”的创作传统,从现实出发去缅怀历史英雄人物,曲折地表达现实感受和时代精神,借历史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流溢着悲凉的时代情绪。
关剧大多简洁、集中、激烈、机巧,意匠惨淡而又流转自然,处处都合乎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同时也处处都体现了中国戏曲的民族特征,成为戏曲艺术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汉卿剧作的特点。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汉卿剧作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
(6分)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1.(25 分)(1)相同:采用新式农具;实行新的耕作制度;栽培新的农作物品种;排水灌溉技术的进步;农学著作的大量出现;集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
(5分)不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的改良;英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过渡。
(4分)原因: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农业科技处于总结阶段;(4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重商主义政策;圈地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思想;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发展。
(4分)(2)作用:中国:未突破旧体制框架而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英国: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4分)启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