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控”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手机控”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手机控”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手机控”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摘要:在媒介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手机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新兴的第五媒体,我们在欣喜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当然也不能忽视其危害之处。而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手机控”即手机依赖就是最突出的一种。本文以过度依赖手机这一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试图从传播学这一独特的视角来剖析这种现象,同时表明其传播学意义,旨在警醒社会大众避免陷入“媒介依赖”的怪圈,走向异化的极端。

关键词:手机控媒介依赖传播学异化

一、研究背景

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其普及程度将大大提高,在这种程度上手机大大改变了现代人的交流方式和日常生活,还担当了保持现代人心理平衡、生活有序、社会交往的重要角色,手机已经深深植入现代人的生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信息的海量性和手机媒体越来越人性化的设计,很多用户产生了不恰当使用手机的行为,例如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因此,无论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还是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进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能给我们的行为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导向。

二、问题的提出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既然手机作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往工具,它显然已经不再是作为一个传播工具那么简单了。那么如何用传播学方面的理论来解读这种“手机控”的现象呢?出现“手机控”这种现象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种行为应该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呢?

三、“手机控”与传播学的理论联系

(一)媒介崇拜理论

“媒介依赖症”这个理论最早由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提出。该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存在的变动和冲突越多,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越多。不确定性促使人们搜寻多种信息,来了解社会生活正在发生些什么,而大众媒介系统拥有丰富的资讯,正是信息搜集活动的一种必要资源。

尼尔?波兹曼一阵见血地指出:“一旦电视这种快乐媒介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决不会同意让它离开片刻。” ?在娱乐化泛滥的时代,手机媒体也是如此。麦克卢汉也曾经发出过类似的警告:“一旦拱手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交给别人,让人家操纵――而这些人又想靠租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从中渔利,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留下什么权利了。”③这种深深的媒介依赖会使手机媒体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支配性和诱惑性以及媒介崇拜。它的核心就是对媒介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控制。崇拜关系改变了媒介使用者和媒介工具之间原本的常态结构,带来了两者之间的异态互动。

(二)个人社会化理论

从传播学上来看,尽管手机提供的信息很全面,但也只是“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似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④

但是很显然,目前人际传播已经被人机传播所取代。人际交往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都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他人这面镜子由媒介来充当,个人沉浸于虚拟的人机交往,就有可能面临自我角色的失调,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三)异化理论

这种现象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典型的“异化”。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

并提出了人的异化的概念。也有学者认为异化是“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客体,而这个客体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凌驾于主体之上,转过来束缚主体,压制主体。”⑤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中人们丧失了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马克思用异化的概念来描绘工业革命导致的非人化现象,“亦即人创建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原本目的是为人服务,但是最终却凌驾于人之上,人被迫屈从于非人性化的机械性与固定性生产流程,因而产生主客倒置的现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他们拥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结构越复杂,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

参考文献:

[1]鲍尔?洛基奇,王斌,郑朱泳.从“媒介系统依赖”到“传播机体”――“媒介系统依赖论”发展回顾及新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4(02):9-12.

[2]张志华.解析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观”[J].当代电视,2011(06):62-64.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5)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3)

[5]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读书》第七期,2000:(153)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新媒体是指相对于广播、报纸和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在计算机 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下产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网络媒体;特点 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和第五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各有特点,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彼此不断地相互渗透、兼容、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 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1、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 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2、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硬“推”给受众,而在新媒体上,受众可以按自 己意愿进行选择,“拉”出所需新闻信息,彻底改变了“传、受者”的关系。受众可以通过链 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人际”传播信息的状态。新 传媒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快捷的沟通。但在新媒体上,从先进的信息技术上讲,能够做到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可以浏览信息。 3、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发布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发布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传统的广告运作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围绕自媒体的特点和自媒体时代下广告的转型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概况以及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模式,一起来了解一下! 自媒体广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迎接自媒体时代广告发展的机遇。目前国内学者讨论的焦点主要是广告对于丰富多样的自媒体平台的利用和广告形式的创新。这些平台包括QQ、手机短信、博客、微博、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 形式的创新则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分析了自媒体上广告营销活动的发展创新。自媒体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把消费者数据挖掘和产品信息的智能推送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企业既可以通过网络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介绍,又可以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并据此进行产品生产,甚至个性化定制。很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最快的微博上,微博营销、微博广告的研究是很多学者感兴趣的话题。胡卫夕、宋逸在《微博营销——把企业搬到微博上》一书中谈到微博不仅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领域的“微革命”,同时在商业领域,微博的即时性、传播性、便捷性也足以让它在营销界引起一场革命。微博的未来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个体为单位的群体多维、多边、实时的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企业有效的实施营销平台,多种商业模式将从此诞生。 自媒体广告模式解读: 在对自媒体广告的研究中,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的文章比较少,应用的理论包括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大多数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对自媒体广告进行分析。 1、传播模式 自媒体突破的传统的传播模式的限制,实现了传播模式的巨大创新。虽然没有形成权威的传播模式以供参考,但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较多。植勇在《浅析自媒体时代微博客与社会管理互动》一文中认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媒体是以单向传播为主,而自媒体是双向传播,并且可能出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传播形式。而微博带来的自媒体时代,更加将自媒体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的传播过程包括传者、

新媒体传播方式特点

新媒体传播是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 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特点。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 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 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 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 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 性。 4、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 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 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 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的最小。 5、从单一到交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 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 的融合为基础的。 另外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打破了地域化、国界化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通过以上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介绍,相信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获取更多信息,欢迎访问新兴专 题或者广告百科。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自媒体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podcasting(播客),Blog(博客)和micro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 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流、分享与信息获取,主要发挥网络交流的平台功能。然而,这三种媒体也有交叉或互换的时候,比如人人网、Facebook,发挥平台媒体的功能,但同时又是一个个自媒体共同构建的。 虽然不管是自媒体、他媒体还是平台媒体,都只是一种功能的划分,归属的界定,但自媒体显著的自由话语权意味着自媒体所储备和将爆发的传播力量。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出“媒介即隐喻”,认为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这个世界。”自媒体的出现,就是一种新的力量的隐喻,一种新的技术背景下的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而“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至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

全媒体背景下对校园文化传播的思考和反思

全媒体背景下对校园文化传播的思考和反思 摘要随着一系列新兴通讯工具的普遍运用,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也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背景下,校园文化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怎样在这一环境下传播校园文化,是当前各个学校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全媒体;校园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1-0017-02 《关于加强与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曾提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学校校 园文化。建设、传播校园文化将极大地促进教育改革,并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发挥重要作用。”[1]对当前校园文化 的繁荣发展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来说,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全媒体有一个正确认识与使用。 1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 全媒体作为媒介形态变革中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其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具有以下4个鲜明特点。 1.1 交互性 全媒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特点融合到了一起,其信息传播和推广是建立在共存互补、全面互动的基础上的,有着多种内容形式,广阔的覆盖面与较快的传播速度。

1.2 统一性 诸如网络、报纸、电视以及手机等多种媒体共同组成了全媒体,且各媒体在排列上遵循一定的方位性与秩序性。 1.3 宽泛性 利用包括网络、报纸、手机等在内多形式传播,使多项传播模式代替了过去的单项传播模式,信息接受者与发布者均为是同一个体。 1.4 高效性 加快的信息传播速度,使得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可在信息传播中被自由切换,且传播与反馈也能实时进行,加剧了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了其传播内容,也优化了信息传播形式。 2 全媒体背景下校园文化传播路径 2.1 更新传播理念 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全媒体背景下新闻生产的特点以及舆论环境的“变”和“不变”是增强校园文化品牌共识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所谓的“变”即是在文化品牌上不断创新,而树立服务师生的理念则是创新的关键,同时对校园文化活动参与者的主体地位予以承认,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由组织者到参与者的转变;而所谓的“不变”则是,校园文化传播面对复杂的信息舆论环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以此对全校师生的思想基础予以巩固。 2.2 创新宣传推广

论手机媒体与手机广告(doc7)(1)

论手机媒体与手机广告(doc7)(1) 论手机媒体与手机广告 虽然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互联网的

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 手机已不仅仅是现代通信业的代表,越来越成为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而且手机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我们不不妨称之为手机媒体。简言之,手机正在成为一种小巧的特殊电脑,正在成为计算机网络的延伸。 一、手机媒体及其概念 笔者在此给手机媒体定义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事实上,手机媒体也只能成为信息海量的网络媒体新的组成部分,否则它将面临信息贫乏的难题。在此,笔者要特别强调,手机短信只是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但不是全部,也不代表未来的方向。在中国,许多人误以为手机短信(SMS)就是手机媒体,并称手机短信为“第五媒体”。 中国的短信量巨大、短信文化发达是由特定的电信管理体制与收费模式造成的。在日本、美国等移动通信资费低廉的发达国家,完

全见不到短信。手机要真正完成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体的跨越,还依赖于第三代手机技术(3G)的普及,以及建立在3G之上的手机报纸、电视、广告的发展。3G手机的特点是高速度、多媒体、个性化。3G时代的来临将使手机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的许多特征,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大众媒体。 3G手机的特点是高速度、多媒体、个性化。它的速度很快,不仅能通话,还可以高速浏览网页、参加电视会议、观赏图片和电影以及即时炒股等等。3G时代的来临将使手机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的许多特征,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大众媒体。目前,手机正在初步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其标志之一是日本I-MODE 手机及其相关的新闻业务与信息服务的发展,标志之二是基于手机媒体的广告活动——手机广告的蓬勃发展。笔者在《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4年6月第2版)等专著中,总结了网络传播的优势,即: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开放性与自由性、隐蔽性等特征。作为手机媒体,除了上述特征外,还具有携带高度方便的特点。 二、手机广告 而非为手机产这里所说的手机广告是指基于手机媒体的广告活动,品所做的广告。目前,手机媒体最发达最普及的国家莫过于日本。日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自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过程问题,选择合适的自媒体平台和信息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模型。文中通过类比生物学中传播病的传播方式和物种增长的特点,分别建立改进的SIR传播模型、关联信息相互作用的IDM模型等。然后使用MATLEB,R软件,通过具体数据,定量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出不同类型在同一自媒体和相同类型在不同自媒体中传播过程的差异,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模型,给自媒体平台管理提出意见。 针对问题一,建立SIR传播模型,用以研究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过程。首先,选取很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微博,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并对其信息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物理学中平均场近似法,把微博网络的节点信息交互作用平均化,并把微博的全部用户看做一个种群,把信息在微博用户中的传播看做病毒在种群中的传播,把各个用户看做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SIR传染模型,达到合理对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传播过程的模拟。 针对问题二,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解决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的泛化竞争传播问题。根据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把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分解为在子网络中的子让增长过程和不同子网络间的扩散问题。对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得出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条件,进而得出关联信息出现后,原信息的传播变化。 针对问题三,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历史具体数据,定量的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在相同自媒体平台和相同信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中传播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可视化的结果,具体分析出存在的相似与差异,并对问题一模型进行定量的验证。 针对问题四,在SIR传模型播关联信息相互的IDM的模型以及问题三定量的验证的基础上,在自媒体管理的管理中,对于不良信息,管者不能听之任之,应做到在关键节点,进行“疏”,“堵”有度,科学控管。 关键词:自媒体SIR传播模型IDM模型信息传播

传播学通论期末复习

《传播学通论》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人类传播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阶段。 2.传播学的第二大来源是“三论”,包括信息论、 和。 3.早期传播学经典除了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外,还有美国著名记者李普曼的。 4.传播学的最初提出和形成是在。 5.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 6.按照符号自身形态的不同,可以将符号分为 和。 7.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信号,二是。 8.传播过程具有如下特征:动态性、、。9.1959年,美国学者赖利夫妇从角度提出了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10.美国学者在拉斯韦尔传播“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从而产生了他的四功能说。 1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大众传播的一个负面功能是大众传播具有 作用。 12.有限效果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学派的研究中。 13.香农和韦弗的数学模式所显示的负功能是。 14.目前被人们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使用并且影响巨大的电子媒介主要是 和。15.麦克卢汉是享誉世界的加拿大传播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和,《》。(五本著作任写两个)。 16.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工具性方面,加拿大学者的观点较有影响,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17.效果研究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强效果阶段、阶段、阶段。 18.在对态度改变的研究上,以霍夫兰为代表的学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大致说来,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有三种功能:一是沟通,二是,三是。 20.非概率抽样有偶遇抽样和抽样两种。 21.概率抽样的类型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三种。. 二、判断题(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传播学的三大来源,其一是行为科学;其二是信息学、控制论;其三是社会学。()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3.传播学的最初提出和形成是在德国。() 4.眼神、表情、体态语、徽章、交通信号等符号都是非语言符号。()5.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是一个系统论模式。() 6.人内传播是个体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与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没有一定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7.我国古代曾参杀人的故事说明了传播中的从众心理。() 8.贝雷尔森是传播学的五大奠基人之一。() 9.所谓网络传播时代,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时代。()10.所谓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11.象征符与其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12.大众传播不是一个过程,它并非行动着指向特定的目标。() 13.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职业化的群体。() 14.自我传播属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15.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属于循环模式。() 16.拉斯维尔认为,各种媒介都是对人体不同功能的延伸。() 17.约翰·弥尔顿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8.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19.传播制度在一般社会制度中是独立存在的,一定的社会制度对传播制度没有制约、控制作用。() 20.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小型、双向互动、传播关系平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参与理论属于一种体制外的媒介规范理论。()21.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流程基本上单向的,传播者和受众都是非组织化的。() 22.按照大众社会的理论,受众的分散性决定了这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只能是“乌合之众”,只能听任传播者的摆布。() 23.沉默的螺旋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M·麦库姆斯与D·肖。()24.“有限效果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哥伦比亚学派的研究中。()25.知识沟和传播效果沟的理论认为信息的无限增大将会带来社会信息享有权的均衡。() 26.“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大论争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2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意日法西斯的传播体制就是一种现代集权主义。() 28.有限效果论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则”,这一说法是由纽约大学教授霍普·克拉伯首先提出的。 29.文化帝国主义在某些场合又称媒介帝国主义。()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有批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有批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与传播研究》(京)2011年5期第4?11页【作者简介】代玉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 院讲师,博士生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 WeMedia 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 in Board System 电子布告栏系统),

Podcasting (播客),Blog(博客)和micro 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

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 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 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 )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 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 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 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 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 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二、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 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

论传播学中的从众现象

论传播过程中从众现象的原因 从众,就是遵从群众的意志,屈从群众的压力。由群体的真实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体态度的变化。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是要遵从一定的群体规范,受到群体压力的制约,久而久之自然会在心理上形成从众倾向,它是人的一种天性。从众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直觉的心理反应,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这些问题混为一谈。从众现象只是人性脆弱的一面,个性比较独立的人,在判断上未必全然从众。但从众现象的发生主要由于主体缺乏行为依据的必要信息,并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有关。 传播学认为,人们越是认识模糊,越是容易对能够提供解决办法的群体产生依赖和从众,越需要权威性的信息和观点。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从众行为就是个体迫于群体的舆论压力而发生的。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记得小时候,我们与考试为伴的那段岁月里,这种事情常常出现;从考场中出来的你正为答得不错而沾沾自喜,猛然发现某道题的答案跟大家的不同,于是便灰心丧气地认为是自己错了。然而卷子发下来,才惊喜地看到一个大大的对钩打在那道题旁边。类似的经验我们并不缺乏。比如,路上看到三五人仰着脑袋张望什么,你也跟着仰头。虽然什么都没有发现却还是张望得不亦乐乎。在或者,你跟别人谈论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本来你认为它非常棒,但身边的人都对它“嗤之以鼻”,几句话后你也觉得它一无是处了。这个就是从众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 就拿当今的大学生为例,大多数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的信息相互抵触。从众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体现在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1.学习从众班级、宿舍等群体内,很多人有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多数得奖学金、通过四六级考试、考研成功的学生大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宿舍,而逃课、旷课、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沉溺网络聊天、打游戏的学生也大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宿舍。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有批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与传播研究》(京)2011年5期第4~11页 【作者简介】代玉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生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 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Podcasting(播客),Blog(博客)和micro blog/weibo(微博),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和引用通告(Trackback)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某一圈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二、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流、分享与信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媒体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媒体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媒体 近年来,手机媒体迅速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已经逐步走向了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历史进程,从而成为新兴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在公共信息传播表现上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手机最初的功能只是通话的工具, 是人际交流中重要的传播媒体。然 而, 随着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手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手机逐渐显现出大 众传播的性质和特点。时至今日, 从人数来说, 全国已经有超过4.6 亿的手机用户。从技术来说, 手机也已经昂首进入了“3G时代。人们不仅可以用手机通话,还可以通过手机收发短信、彩信,收发E-mail,在手机上玩游戏、看电视电影,还能应用WAP及GPR享受无线上网服务。手机正在由原始的语音通话功能逐渐转变成为利用手机短信及手机上网等功能来传递信息的新型传播媒介。它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诸多特点, 同时还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便携、互动、定向。因此, 有学者将手机定义为多媒体的、交互的, 可以随身携带的大众媒体。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报刊、广播、电视事实上是和人分离的, 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 实际上是把人给“淹没”的。手机媒体的诞生真正实现了人和媒体在时空中的无缝连接, 让人感觉拥有和控制媒体的能力:媒介既不是和人分离也不是主宰人, 而是“人的延伸”。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完全以个体为中心构造的媒体,在传播公共信息中体现了突出的优势,如:(1)传播主体的自主性。当其他媒体面临壁垒和被动时,手机媒体的自主性则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传播,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的延伸”。(2)高度的便携性。手机媒体与人之间几乎相伴相随的密切联系是其他媒体望尘莫及的。这也实现了手机媒体所传递信息的高时效性。实现了人与媒体的高度合一性。3)受众资源极其丰富。在中国,手机用户数已经超过4亿,是网民数的4倍;全球电脑用户则只有手机用户十分之一。(4)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手机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范围广、限制因素少(。5)多媒体。手机真正成为大众化媒体的催化剂是3G,在3G基础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电子邮件、实时语音、实时影像等功能均可以实现。 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手机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改写了媒体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讲,它“第一次实现了传受双方自由、自主的沟通,点对点之间的流动成为现实”。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传播特征使分众传播成为可能 手机的原始功能是进行人际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机传播已呈现出诸多大众传播的特点。而大众传播中一旦加入了人际传播的元素,信息传递的流程将会变得复杂。而导致这一流程复杂化的,是手机的转发功能。 手机连接的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一个人可以利用手机的转发功能,将接收到的信息很快传递给他的社会关系网中的成员。大众传媒发布的信息经由人际通道,可以惊人的速度和无法预测的方向在人群中扩散,这样一来,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通过手机的转发功能实现了共振。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自人际渠道的消息,也可能在一定情况下成为大众传播的议题。手机传播中的人际渠道信息通过不断被转发,就可以导致人际领域的信息快速扩散,从而形成类似于大众传播的效应。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媒体: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章手机媒体: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2.1复习笔记 一、手机媒体的特征 1.手机媒体的优势 (1)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 ①手机媒体具有高度的便携性,用它进行信息传播极其方便; ②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 ③高度的便携性带来高度的个性化、私隐性与贴身性。要求手机媒体传播者真正做到分众传播。 (2)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①手机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范围广、限制因素少,受众群十分巨大; ②手机媒体具有即时接收和动态传播的特点; ③手机传播的更新速度快,更新成本低; ④手机传播的即时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⑤手机传播还具有“信息接收的异步性”。 (3)互动性 ①手机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②手机传播可以为读者和传统媒体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实现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

③与网络传播相比,手机传播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特殊地位; ④手机传播强调个人化和人性化,强调用户参与。 (4)受众资源极其丰富 手机媒体拥有数量庞大、类型广泛的受众群。 (5)多媒体传播 ①手机的信息处理功能日益强大,多媒体手机逐渐普及,手机电脑化趋势迅速发展; ②3G时代的手机传播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手机传播的新闻可以是多媒体的。 (6)手机亦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 ①几乎全民都能拍下突发新闻并将之贴到互联网上; ②拍照手机的问世使手机照片成重要的佐证。 (7)私密性 ①对信息服务提供商来说,信息传播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甚至特定用户来设计,从而提供有吸引力的个性化服务,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②对手机媒体用户而言,其自主地位得到提高,自由选择和发布信息的权限扩大,私密性得到保证。 (8)整合性 ①手机媒体能整合多样的传媒形态; ②手机媒体能整合多元的传播主体; ③手机媒体能整合多样的传播方式。

手机媒体的形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将于2009年2月18日下午发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新浪科技将全程直播本次发布会。 以下为手机媒体的形式: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形式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主要是手机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传播性质,如传播速度快、互动性等。但其承载业务内容的方式,仍是对其他媒体的延伸,我们从这个角度,将手机媒体业务划分为“手机报”、“手机音频广播”、“手机视频/电影”、“手机电视”、“手机小说”等五种常用业务。手机互联网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形式,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单独研究。 1.1 手机报 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实现阅读短信新闻、彩信新闻等功能。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开发新媒体的一种方式。 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手机用户与报纸的互动。此后的一年中,河北、浙江、江西、广东等地报业集团纷纷试水手机报纸。手机报纸相对于传统报纸有着传播速度快、随时随地接收、传播功能全面(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互动性强等多方面独具的优势。 以上是对三种不同形式报纸进行的特点比较,其中移动性是指媒体是否便于携带至其他地方,考量标准如体积、重量等;互动性是指媒体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与用户产生信息互动;传播效果是指媒体的信息可靠程度和受欢迎程度;传播范围是指媒体的受众用户群体数量范围;传播速度是指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即信息传递到用户所需要的时间;多媒体融合是指与动画、声音等的融合能力。 考量标准中的分值是针对媒体在相对应标准中的表现,分值代表的是几种对比媒体种类的相对区别,分值越高,即代表此媒体在此标准中的表现越好,分值之间不具备比例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手机报在移动性、互动性、传播速度与效果等方面,均有很高的优势;而互联网新闻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受众群体,传播范围最广;传统的纸质报纸的优势弱小,发展前景堪忧。 1.2 手机音频广播 目前通过手机收听广播有三种形式,即: 1、通过手机内置FM接收模块,实现和普通收音机同样的功能,可以接收任何开放的广播内容;

人大新闻传播学笔记一——传播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双重偶然性 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3、社会信息 4、传播(99新) 二、简述 1、传播的基本特点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传播历史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社会 2、信息革命 3、信息 4、大众社会 5、大众文化 二、简述 1、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 2、信息社会的特点。 第三章符号与意义一、名词解释 1、语义空间 2、符号

3、意义 4、象征性互动理论 二、简述 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第四章传播过程与系统一、名词解释 1、反馈 2、“5W”模式(98) 3、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4、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5、噪音(00传) 6、信源 7、传播过程(02新名) 8、单向传播、双向传播(00新名) 9、前馈 10、信宿 二、简述 1、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02新) 2、传播过程的特点。 3、简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4、传播过程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的区别。(00传) 5、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3、组织传播 4、群体传播 5、传播基本形态 6、从众行为 7、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名词解释 第八章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一、名词解释 1、极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96名) 3、社会责任理论(95名) 4、民主参与理论 5、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01新名) 6、“意见的公开市场”(99传)、“自我修正过程”(02新) 7、报刊四种理论 二、简述 1、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方式。 2、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 3、受众对媒介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 4、我国目前基本传播制度。 三、论述 1、试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非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思考

非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思考 本文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发始于上世纪初的美国,其后 持续发展并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国对传播学的研究则始 于80年代.至今仍在发展中持续研究与探索。对于“非传统媒体传播”理论,作者或许不是第一个提出该学说的人,但确实自1996年起便一直 持续地运用非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尝试.并在多年的实践中 持续发展与完善这种新的传播理念,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为业界在该领 域的探究中贡献一些经验与观点。传播的理解汉语里,“传”意为纵向 的传递,“播”意为横向的散播,“传播”是近义并列构造的词。据记载,“传播”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1400年前《北史突厥传》中的“传 播中外,咸使知闻”。 在英语中,表达“传播”的词是源自拉丁语的“Communieation”。译 作中文意为:交流、文际、传递、通信、联络、表达、信息、书信、 电话等,它涵盖了与传播相关的多个领域。对于传播的理解,不同的传 播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侧重提出过不同的见解,而迄今为止,传播学界 仍未达至统一。在众多的诊释中,比较简洁的一种是“传播,就是传受 信息的行为(或过程)”。而如果概括而朴实地给“传播”一个定义,我 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输出方,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方式,呈现其希望表 达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就是传播。传I.途径与传统媒体只要能达到信息 传播的目的,则任何渠道都可以是传播的途径。 在古代,人们已利用信鸽、烽火台、张贴告示等方式进行信息的发布 与传播。各类传播方式在发展中持续进化与更替,当不同性质的传播分 化了传播的介质类别的时候,“媒体”的概念便出现了.而在诸多媒体中,人们把惯常使用的称为“传统媒体”。包括有:报纸、杂志、广播 电台以及电视这四大类。无论哪种传统媒体,它们实质上都具有“泛众 传播”的媒体特征,即都是“一视同仁”地面向社会内的全体公众作信 息传播。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在传播对象分众化、广告强调有 效到达及精准投放的今天,传统媒体的“泛众”特性已日渐局限着它们 自身的发展。例如在广告投放上,具体表现为:目标人群模糊、效果不

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

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新闻学 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 【摘要】当今时代自媒体高速发展,自媒体自身的特性和表达方式,极易导致媒体对某些事件过度解读,而两级传播中舆论领袖又容易使新闻事实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差,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坚守“让事实说话”的原则。同时,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更应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借鉴。 关键词自媒体过度解读媒介融合 鲁迅先生曾在《小杂感》中这样写道:“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私生子。”这句话在当时本是用来比喻国人的想象力的,但如今用在新兴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过度解读也比较合适。 一、媒体的过度解读 解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主要有:1、阅读解释2、分析;研究;3、理解;体会。笔者认为,解读就是指对某件事、某个现象、某个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解体会。过度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某件事、某个现象、某个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解体会,偏离了正确的范围。 2014 年12 月27 日,原新浪网总编辑、现小米公司副总裁陈彤(微博名为@老沉)发表微博“40000 斤黄金,20 吨”。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之后的几小时内由于媒体的过度解读不断升温,最后演变成了“赵本山涉黑被抓,从其家中搜出40000 斤黄金”的闹剧,后经当事人陈彤解释,那条引发如此轩然大波的微博只是近期热映电影《智取威虎山》里的一句台词。事情的发展过程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媒体的过度解读实在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陷入迷惘。

二、导致过度解读的原因 通过对过度解读的案例加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媒体在对新闻事件的过度解读上“功不可没”。大多数过度解读的新闻都是在自媒体的平台上升温发酵,进而演变成为舆论闹剧,使得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引发信任危机。我们对频发过度解读的自媒体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以下两个原因: 1、自媒体的特性与表达方式 自媒体在当今时代的定义,已远远跳过web2.0 时代:以博客为代表,进入到web3.0 时代:以微博、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是自媒体传播时代最为突出的特点,因此也导致了自媒体具有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特性。 自媒体注重具有新奇、刺激、趣味、离奇、怪异等内容的新闻,强调吸引受众的眼球,新闻报道的泛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并且呈现出从八卦新闻、明星绯闻向社会新闻蔓延,从娱乐版面向新闻版面扩张,从街头小报、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渗透的趋势。我们不难发现,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泛滥的各种过度解读的事件中,自媒体的表达方式都呈现出随意化、平民化的倾向。没有对事件背景进行深入的调查,仅凭个人的想象就对事件进行“剖析解读”;没有对相关当事人、知情者、参与者进行采访,仅通过同样不确定来源真实性的所谓“真相爆料者”的言语就进行“深入报道”;或是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便对一些专业要求极高的新闻事件评头论足、发表意见,做所谓“深度解读”,这些都会导致媒体对新闻事件过度解读的频频发生。 2、两级传播的作用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于1940 年提出“两级传播理论”。该理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本作为人际间信息交流中介的手机,现在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并逐渐演变成手机媒体。手机媒体体现着不同以往任何媒体的传播功能。这种新媒体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现有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瓶颈。 关键词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前案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分别是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或手段加强行业内或行业间的联盟,并在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革新。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这是手机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被大众接受的基础,现在

随着其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 手机作为各种应用最终实现的工具,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终端,是移动通信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便携性与多功能性的特点甚至让很多人因此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统计,截至2007 年6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较上年底增加万户,月均增长万户,达到亿户,手机短信发送量为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截至2007年 12月30日,中国手机拥护达亿。可以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它会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3G(第三代数字移动通讯技术)时代的到来,媒体理念和运营模式的逐渐成熟,而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媒体将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实现充分结合,对这种新媒体的深度解读,将有助于推动其在我国的高速发展。 一、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