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语文老师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语文老师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语文老师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语文老师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老师

作为教育行业的初出茅庐者,我还未真正找到教育的精髓,对于如何做好一名语文老师这个问题,我只能浮在表面,略谈一二。我觉得讲台就是一个舞台,而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将这个舞台设计的多么华丽,剧情多么精致完美,而是在于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从而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教育的根基是爱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世人给予老师这个职业最崇高的评价,因为他是灵魂的画家,是世界未来的工程师。小学老师的任务更为艰巨和重大,小学生他们就是一张白纸,你在这张白纸上用什么样的色彩,什么样的图片,他们是无条件接受的,他们辨别能力是非常弱的。面对这个神圣的职业,我们首先要有爱,爱自己、爱职业、爱学生。你连如何爱自己都不知道,何谈去爱别人,去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让自己充满爱,才真正会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一行爱一行”,我们要爱自己的岗位,倘若一个人对自己的岗位充满了抱怨,你觉得他会是一名合格的职工吗?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于抱怨,哪有时间去做工作呢?只有爱它,对它有兴趣,我们才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工作中,克服职业怠倦,保持我们昂扬的激情。爱学生,是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做到爱一切的孩子,是理想化的理想。但是我们可以把爱学生这个定义缩小化,平等、包容、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学生犯错时,我们首先不是大声呵斥,把自己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而是耐心听他把事情说清楚,然后进行引导;到遇到后进生,我们不应该抛弃他们,而是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爱上学习。把爱贯穿到点滴小事,这就不在是理想化的理想,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二、育人先育己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你想要别人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身先士卒,自己做到。学生都是有向师性。我们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基本素养,还要注意生活细节。你希望你的学生字迹工整,那么你是否做到了呢?你的板书东倒西歪,那么你就不要去批评你的学生字迹为什么这么烂了。你希望你的学生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你自己却乡音十足时,那就趁早把这个希望扼杀在摇篮里。在小学阶段,老师在学生心中就是真理的象征,“老师说怎么怎么样?”“老师让我们做的”这样的话语,小学生随口携带。越是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就表现十分明显。他们甚至会模仿你的坐姿,握笔的姿态,你的一个动作。我们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么你必须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多点行动,少一点枯燥的而且学生消化不了的说教。我实习的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干练的老师,班级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进入班级后,神清气爽,班级学生整体面貌就比较昂扬向上。以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我去替别的班级老师去代课,当踏入别的班级时,满地的纸屑,学生课桌也是一塌糊涂,当然学生的精神面貌可想而知。我看了一下他们班班主任的办公桌后(实习单位实行班主任坐班制,班主任的办公室就是班级),也就不再对学生表示不满了。老师个人卫生都没有做好,何必要强求学生的个人卫生呢!

三、以学生为主

就从上课而言,一节课不再于你设计多么精妙,而是在于学生与你的配合度。课标指出,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根据课程去备课,但是我们在备课时,还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态去进行备课,教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学生学习方式上也提出自主性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新课标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我们教师在课堂也是主体,不过这种主体是引导式的主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把教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以为,就行了,还要切合实际。一句“你懂得”可以省略好多话语,可是在课堂上却不能用“你懂得”,我们不能准确猜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与你产生共鸣的程度。在上《果园机器人》这一课,由于是略读课题比精读课题多了一个※,我就把这个课题和上一个精读的课题做比较,问学生,你们看这两个课题有什么不同,全班学生一脸迷茫。我原以为他们会照我设想的回答,多了一个※,然后我就引出阅读要求,可是他们不懂你提的问题啊!在你以为的轨道上跑偏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他们是吸收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他们更好的吸收营养,如何让营养更好的在他们体内吸收。

四、培养批判精神

“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是相对的”,那么何况我们平凡人呢?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是必须的,如果要是让学生绝对服从你的思想,那么这种权威你大可不必树立。我们要培养学会质疑精神。不迷信任何人,对任何的事务要有自己的判断,当然前提是,学生有正确的“三观”。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一群书呆子,而是一群有自己思想,有自己见解的学生。就像语文一样,自我感知的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可是有多少老师,为了所谓的分数,让学生记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呢?

实习时,听到我的实习班主任一节课,她的课堂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对于容易出错的题目,她会给出一个迷惑大家的答案,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在过程中,她会告诉学生,老师也会出错,老师不是权威。也没有绝对的权威。当自己的答案与别人不一样时,我们不要一味承认别人的答案,而否定自己。个人认为课堂,不单单是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而是培养学生的过程。单从这一点而言,我觉得她的课堂是成功的。

我觉得,教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花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做一名行者、乐者、智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