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

翟博


【专题名称】教育学
【专 题 号】G1
【复印期号】2007年02期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京)2006年3期第16~28页
【英文标题】 Educational Balancing Development: Theory, Target and Measuring Methods
【作者简介】翟博,《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编审。(北京 100088)
【内容提要】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实现程度可分为四个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科学地选择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素,明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基础教育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
In substance, educational balance means the ideal that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 who receive education enjoy equal treatment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under the thought of fair education and principle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the educational policy as well as legal system that guarantee its actual operation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balancing development is to pursue educational equity and realize fair education. Viewing from macroanalysis, it is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al supply and demand. Viewing form mesoanalysis, it is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disposition. Viewing for micro analysis, it is the balance of school teach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internal curriculum teaching resource disposition, and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al results as well a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ducational balancing development is a historical category,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4 stages according to its achievement level.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the balancing index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hich is suitable for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reality. to scientifically select the elements and to clarify the target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al balancing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the balancing index of our fundamental education is tending to balance as a whole.
【关 键 词】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度/教育均衡指数educational balancing development/educational balancing degree/educational balancing index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

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成为社会稳定的平衡器,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阐释
教育发展,包括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最直接的因素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作用的结果。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理想追求,也是现实的阶段性目标。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教育均衡发展应该逐步实现三个目标: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平等的教育;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也是在群体约束下的个体行为。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从社会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
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学者们有着不同认识。当前人们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包含着宏观层次的国家法律政策的因素,也包含着中观层次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还包含着微观层次的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因素。
教育均衡的内涵可以从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从教育资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设施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的配置均衡,教育的“软件”包括教师、学校内部管理等的配置均衡;从教育的目标看,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教育的功能看,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因此,教育均衡的目标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和前提。
从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出发,我们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致包

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基础教育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即适龄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均衡,其中包括有能力就读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二是基础教育在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即在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统筹规划,这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三是基础教育在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这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四是基础教育在学校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学校布局和规模均衡合理,学校教育经费投入、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学生生源均衡等多方面,这是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五是基础教育在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校内各班级在设施、师资、生源、管理等方面的均衡,这是实现群体间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六是基础教育在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这里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七是基础教育在教育质量上实现均衡发展,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均衡;八是基础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学校均衡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更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出发,从15个内涵指标分析入手,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对教育均衡问题进行理论探索。
1.宏观层次的教育均衡
在宏观层次上,教育均衡包括教育权利的公平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它在整个教育均衡体系中以外在的形式体现了教育均衡的社会学特点,反映的是形式的、内在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
首先,从决策层次分析,宏观层次教育均衡思想主要体现在:国家制定的各种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教育政策都要充分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法规、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以教育均衡发展思想指导教育工作,把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长期的指导思想。
其次,从教育与经济社

会关系分析,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教育所培养和输送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必须体现制度均衡① 的思想。
宏观层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主要体现在: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规模均衡、结构均衡、制度均衡。
2.中观层次的教育均衡
在中观层次上,教育均衡包括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包括各类教育之间)均衡、群体均衡。中观层次的教育均衡是内在的、实质的教育均衡,它在整个教育均衡体系中体现了经济学的特点,反映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
从内涵看,中观层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要确保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合理和有效的均衡配置。从资源配置看,中观层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校公用经费、生均经费等投入,校舍建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性资源的均衡以及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素质,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等软性资源的均衡。
中观层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均衡、城乡均衡、学校均衡、群体均衡和硬件均衡、软件均衡。
3.微观层次的教育均衡
在微观层次上,教育均衡包括课程、教学和教育评价的均衡,它是教育均衡的具体化,是实质性的、内在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均衡,在整个教育均衡体系中体现了教育学的特点,反映的是实质的、内在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微观层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生源均衡、质量均衡、结果均衡、评价均衡。
总之,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学校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教育均衡最重要的还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
(三)教育均衡的基本理论视点
1.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责任。一方面,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成为政府发展教育,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政府推进教育发展的主要职责是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提供均衡的办学条件,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以及宏观调控等行政决策中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发展目标,更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途径。均衡发展本身不是目的,其本质的目标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态。教育权利的公平

是一切教育公平的基础,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3. 教育均衡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教育均衡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教育均衡的目标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
4.教育均衡是经济均衡和社会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均衡是一个相对的均衡,一个动态的行为,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教育均衡是由相应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5.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绝对的教育均衡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相对的均衡发展。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寻求暂时的相对的均衡发展。
6.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均等发展,它更加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其原因在于,均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均衡发展的过程是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提升的过程。因此,教育均衡更加注重的是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7.教育均衡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为社会和教育发展建立一个公平规则。教育均衡是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利保障和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必然趋势。
8.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9.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水平,就是要为所有就学儿童提供平等而高质量的教育条件。教育均衡的实质是政府作为控制社会运行的中枢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应该对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平等。在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机会均等应体现为公民就学平等和受教育条件的平等。政府应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条件。
(四)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理论
1.教育均衡发展四个阶段理论
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从教育发展看,教育平等、教育公平,特别是基础教育均衡的实现,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也就是普及义务教

育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以追求教育机会的均等为目的,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二个阶段:初级均衡阶段,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条件的均等。这个阶段主要以追求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确保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群体间的优化配置,以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具体体现为公民就学平等和受教育条件的均等。
第三个阶段:高级均衡阶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的均等。这个阶段主要以追求学校教育发展均衡为目的,即以人的培养和发展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
第四个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这个阶段是基础教育均衡的理想阶段,其重要的标志是: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理想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教育资源丰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差别极大缩小,教育资源在社会和学校得到了合理优化的配置,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平衡,综合分析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可以说,前三个阶段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目前,我国东部的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进入了我们所说的初级教育均衡阶段,有的正在努力向高级教育均衡阶段迈进,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或正在进行“两基”攻坚,尚处于低水平均衡阶段,还需要国家加大支持的力度。
2.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任何级别的教育都存在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普及教育这三个发展过程、三个发展阶段。就基础教育而言,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看,比较容易的阶段是普及阶段,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阶段迈进并基本实现普及的阶段目标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好时期。因此,基本实现“普九”时期,是义务教育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实现了普及,进入巩固提高阶段后,由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办学条件较好的地方和学校又会有新的发展愿望和发展提高的优势,这时,在普及阶段大大缩小了的教育差距就会出现新的扩大趋势。当普及教育从巩固提高阶段进入进一步提高阶段,并走向新的普及教育阶段时,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又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期。因此,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而采取不同

的对策。
(五)教育均衡发展观
教育均衡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确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对于保证教育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式发展。发展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是在发展中实现的,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均衡。落后地区、薄弱学校需要发展,发达地区、基础好的学校同样需要发展,均衡发展就是要在积极发展中相互促进,在互帮互促中不断实现高位平衡。均衡发展不是限制或削弱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和强势群体的发展,而是要在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和农村学校加快发展,进而把基础教育办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
第二,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分类发展。均衡发展绝不是教育的平均主义,不是把高水平的拉下来,而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发展。要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尽快用各种方法把教育水平相对低的地区、学校扶上去;尽量减少甚至消除低水平的学校,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高层次均衡发展。
第三,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同一化发展,它不是低水平、低层次上的整齐划一发展,而是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不仅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更高层次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第四,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短期发展,而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着长期、深刻的历史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过程。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一个由不均衡到均衡再到新的不均衡的不断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五,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单一发展,而是整体发展。当前最需要关注和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只有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获得真正的城乡教育均衡和有效发展。针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性而言,政府在教育指导思想上要逐步缩小以致消除日益扩大的教育差异,促进教育整体发展。
第六,均衡发展不是孤立发展,而是协调发展。要统筹区域教育、城乡教育、

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是要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二是要促进城乡教育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协调,把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规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统筹起来。三是要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同时关心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第七,教育均衡不是同步化发展,而是要积极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教育均衡不等于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同步化。每一级政府不可能立即解决所辖地区长期以来因历史造成的教育差异。我们要鼓励教育发展快的地区快速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和教育文化条件好的地区积极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总之,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不是搞“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
二、教育均衡的测算
(一)教育均衡度测度的指标体系
目前,经济学中关于区域发展差异的分析基本上是用关于收入分配差异分析方法来进行的。衡量区域内经济分布的均衡度,比较普遍使用的指标有:标准差、极差、方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等。
统计学是区域经济定量分析的最基础的学科。统计指标按测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数值指标和品质指标两种。能够用具体数值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指标,被称为数值指标。不能够用具体数值而用文字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性质的指标,被称为品质指标。数值指标按作用不同,分成总量指标和比例指标。总量指标也称绝对数,一般研究对象的总统计数值特征。比例指标也称相对数,具体又分为无名数和有名数两种形式。无名数没有具体的计量单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有名数有计量单位,用分子与分母相除的形式表示。②
一国或一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教育发展也不平衡。我们借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一定指标进行计算。这里笔者用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方法和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均衡度进行分析。
正如本文前边有关教育均衡内涵和理论分析中所说,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受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过程均衡、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均衡。正是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我们在测算教育均衡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定考察指标:在受教育机会方面,可以用学生入学率、城乡学生入学率差异、城乡男女入学率差异等来测算;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可以用公共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学校校舍面积、图书资料仪器和教师合格率等测算;在教育均衡的结

果方面,可以用学生毕业率、辍学率、巩固率,教育普及率等测度。
(二)教育均衡测算的方法
统计学对于数据分布特征和规律的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测算:一是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偏态和峰态,反映数据分布的形态。均衡度主要是指数据间的分散程度,反映的是各变量值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也称为离中趋势。一般情况下,测算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指标有平均差、极差、标准差、极差率、差异系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等。在这些指标中,平均差、极差、标准差等反映的是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差异,而极差率、差异系数、洛伦茨曲线等反映的是数据分散程度的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指某些变量值偏离参照值的绝对额,相对差异则是指某些变量值偏离参照值的相对额。”③
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各个测度值,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但主要是用方差或标准差、变差系数来测算其离散程度。因此,本文主要用标准差、变差系数来测算教育发展离散程度,即教育的均衡度。
1.绝对差异测算指标
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是测算离散趋势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它是测算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最重要方法。标准差为方差的平方根,用S表示。标准差相应的计算公式为:
{G1R201.JPG}
式中,y[,j]和{G1R202.JPG}分别表示j地区某项指标与各地区某项指标的平均值,N为地区个数。与方差不同的是,标准差与变量的计算单位相同,比方差清楚。因此,我们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时更多地使用标准差。标准差比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绝对差异的指标。
2.相对差异测算指标
变差系数。变差系数也称变异系数、离散系数、差异系数,用V表示。 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变差系数通常用标准差计算,因此,变差系数也被称为标准差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G1R203.JPG}
式中,y[,j]和{G1R202.JPG}分别表示j地区某项指标与各地区某项指标的平均值,N为地区个数。
变差系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总体或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变差系数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变差系数越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越小。④ 变异系数反映区域内各地区间相对差异的指标。
3.教育基尼系数及其计算
应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可对不同地区间教育均衡程度进行分析比较。
教育基尼系数是在收入基尼系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收入基尼系

数是最常用的分析收入差距的工具,是上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ini)首创的,他根据收入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洛伦茨曲线,以累积人口百分比(POP)作为横坐标,以累计收入百分比(IM)作为纵坐标。正方形对角线OT为绝对平均分配线,当洛伦茨曲线落在此条线上时收入分配是最平等的,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实际的收入分配曲线部落在对角线OT的下方。S[,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平均分配线之间的面积,S[,A]+S[,B]为绝对平均分配线以下三角形OPT的面积,则收入基尼系数GINI={G1R204.JPG}。作为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基尼系数不仅仅专用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而且可用于一切分配问题和均衡程度的分析。
在收入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教育成就的累计百分比(CEA)代替累计收入百分比(IM),作为纵坐标,得到受教育程度分布的洛伦茨曲线,如图1所示。然后,计算教育洛伦茨曲线和45度线(理想的社会平等线)之间的面积同三角形OPT的面积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就是教育基尼系数。在这里,教育与其他资源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文盲和半文盲,他们的受教育年限是零,所以相应的教育成就百分比也为零。因此,教育分布的洛伦茨曲线不是从原点O 开始,而是与横坐标相交。另外,我们是以各级教育作为分组的依据,由于教育本身的特点和统计资料的限制,分组的组数较少,只能分成5组。
{G1R205.JPG}
{G1R206.JPG}
教育成就累计百分比为:
{G1R207.JPG}i=1,2,3,4,5
由此,我们得到计算教育基尼系数(以EGINI表示)的公式:
{G1R208.JPG}i=1,2,3,4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目前国内外没有研究建立起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笔者认为,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指数,科学地选择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素,明确基础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广义地说,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说,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从指数的理论和方法上看,指数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指数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一是从反映内容看,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数量指数主要反映物量变动水平,质量指数主要反映事物内含数量变动水平。二是从项目多少看,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个体指数反映一个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综合指数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三是从计算

形式看,指数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简单指数把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视为相同,加权指数对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依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进行计算。四是从对比场合看,指数可分为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时间性指数又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⑤
所谓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就是通过对一定的教育指标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建立数据模型,计算出教育发展的一个个数值,再依据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实际,确定不同的发展阶段标准和数值。这样不仅可从不同发展阶段划分和确定教育均衡的标准和要求,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政府也可以对教育失衡和失误作及时、准确和有效的测度、监控和调节,规定指数的最低值(下限),并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将教育均衡指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以此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要素
教育是通过知识和技能培养而使人获得发展的一项社会活动,从本质上说,教育也是一个生产活动,也有其投入和产出。所以,度量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方面就是教育投入和产出。前者主要指教育投入的规模、结构、能力等,后者主要是指教育投入的成果。教育产出规模不仅表现在当期培养学生的数量,也表现在各级教育的普及程度;不仅包括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还包括人力资源的质量等。而教育产出最终体现在整个国民的教育水平上,如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人口识字率或文盲率,以及受教育人口在不同教育层次上的分布等。同时,从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除了投入和产出之外,评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教育的公平性,在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均衡。在我国,教育均衡主要应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生群体之间是否均衡四个方面考察。
依据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实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应从以下四个层次25个要素去测度。
1.教育均衡首先是教育机会的均衡。 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机会主要是指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最常用的指标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学校的总入学率或净入学率。总入学率是指某一阶段各种年龄的学生总数与官方规定的该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比例。净入学率是指在某一教育阶段在官方规定的年龄范围内就读的学生数与全部适龄人口的比例。由于留级生现象的存在,在实际

统计数据中有时会出现总入学率大于100%的情况,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能说明所有适龄儿童都已入学, 因此在评价适龄儿童入学机会时,最理想的指标用净入学率。从教育所提供的机会看,基础教育机会均衡指数(INDEX1)涉及如下要素。
·区域间学生入学率差异系数(I[,11])。反映的是地区与受教育机会。
·特殊教育学生入学率(I[,12])。反映的是群体与受教育机会。
·城乡学生入学率差异(I[,13])。反映的是城乡与受教育机会。
·男女入学率性别差异(I[,14])。反映的是性别与受教育机会。
其基本的计算方法是,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水平和机会进行比较,计算出对应比例或差值,以反映其间的差异。
一是地区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差异程度,本研究在评价适龄儿童入学机会时,指标尽量使用净入学率。考虑到我国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本研究对于地区间差异的计算统一用差异系数计算(以下有关地区间差异计算均用差异系数值)。差异系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总体或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反映区域内各地区间相对差异的指标。本研究以省市区行政区划层次计算,以反映不同地区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机会方面的均衡状况。其计算方法是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高中入学率三个阶段的学生入学率差异系数取平均值。
二是城乡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差异程度,可以通过城乡文盲率的差异来计算,即城镇文盲率与乡村文盲率的比值,以反映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在受教育机会上的差异。
三是性别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差异,可以用学生净入学率的男女差异计算,即女性净入学率与男性净入学率的比值,以反映在学生入学机会上的男女差别。
2.从教育资源配置看,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INDEX2)涉及如下要素。
·地区间公共教育经费差异系数(I[,21])。按照前面计算差异系数公式计算。
·地区间生均教育经费差异系数(I[,22])。
·地区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系数(I[,23])。
·地区间生均校舍面积差异系数(I[,24])。
·生均教育经费城乡差异(I[,25])。
·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异(I[,26])。
·危房所占比例(I[,27])。
·教学仪器达标率(I[,28])。教学仪器达标率,小学是指达到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的《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教育部2000年对配备目录做出调整后的仪器配备标准(一类、二类、三类)的学校;中学是指达到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教育部2000年对配备目录做出调整后的仪器配备标

准(一类、二类、三类)的学校。
·图书资料达标率(I[,29])。图书资料达标率是指中小学达到本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及本省实际情况规定的省内不同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生均图书拥有量的标准。
·教师获得最后的学历合格率(I[,2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1条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规定。
·教师合格以上学历率(I[,211])。
3.从教育的过程看,基础教育质量均衡指数(INDEX3)涉及如下要素。
·毕业生升学率(I[,31])。考入上一级学校学生数与年度毕业生人数之比例。
·学生巩固率(I[,32])。年级毕业生数与年级入学人数之比例。
·学生辍学率(I[,33])。全年辍学学生总数与年初在校生数之比例。
·教师合格率城乡差异(I[,34])。
4.从教育的结果看,基础教育成就均衡指数(INDEX4)涉及如下要素。
·教育普及程度(I[,41])。教育产出规模不仅包括当期实际进入学校学习、正在进行学习、完成学习的学生人数的多少,也包括应该接受教育的人群中有多少实际获得了受教育机会。就是要将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规模与适龄人群的总体规模予以比较,以教育的普及程度反映教育产出的相对规模。教育普及程度具体指标包括:学生入学率、学生巩固率、毕业生升学率。
·城乡非文盲率差异(I[,42])。可以通过城乡非文盲率的差异来计算,即乡村非文盲率与城镇非文盲率的比值,以反映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在受教育机会上的差异。
·男女性别非文盲率差异(I[,43])。可以通过男女非文盲率的差异来计算,即女性非文盲率与男性非文盲率的比值,以反映男女人口在受教育机会上的差异。
·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基尼系数(I[,44])。教育产出最终体现在全体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上,这个指标主要是通过计算平均受教育年限,以评价学生整体接受基础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就是将学生按照受教育程度分组,把各级受教育程度折合为相应的受教育年数,然后计算其平均达到的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公式为:
{G1R209.JPG}
·不同经济收入家庭学生入学率差异系数(I[,45])。
·不同民族学生入学率差异系数(I[,46])。
(二)教育均衡指数的编制
关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统一体系和方法。目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且被普遍认可的是人类发展指数和社会进步指数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⑥ 本研究试图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上述两个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指数的思想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和教育发展的现实,建立测量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综合指标体系和教育均衡指数编制的方法。
教育均衡指数编制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确定每一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国际教育发展情况,以及我国教育政策有关规定和教育实际,我们设定上述均衡指标要素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标准分别为:各级教育入学率、教育普及率、文盲率、升学率、巩固率、辍学率、教学仪器达标率、图书资料达标率、教师合格率等,凡是与百分率有关的数据,其均衡指数要素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标准分别为0%和100%;各级教育数据指标差异系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标准分别为0和1。具体可根据前边有关教育均衡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每个指标的差异系数。
其次,根据下面的公式将各指标转化为在0—1之间取值的指数形式,即
{G1R210.JPG}
再次,将上述25项指数按照教育均衡指数四个方面分别做简单平均,分别得出教育机会均衡指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教育质量均衡指数、教育成果均衡指数;然后再将这四个方面的指数做简单平均,其结果就是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为了使指数计算得更精确,这里,我们借鉴了从1995年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陆续开发的有关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用下列公式计算教育均衡发展指数,这里用P表示指标。
{G1R211.JPG}
(三)教育均衡指数的体系
在指数的实际应用中,我们不仅要确定单个指数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确定指数组成体系。一般来说,总量指数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为了分析总量指数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可把总量指数分解成为若干个因素指数。笔者把由总量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的数量关系式称作指数体系。
从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要素和编制看,教育均衡发展指数(EEI)选定的指标共25项,分四个方面,在选定指标并取得相应数据的基础上,笔者构造出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指数体系。
体系1主要是从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均衡、 教育成就均衡四个维度构建的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系体。(见表1)
{G1r217.jpg}
注:计算城乡差异时,我们将相应的乡村指标除以城镇指标,得到二者的比值;计算性别差异时,我们将相应的女性指标除以男性指标,得到二者的比值。由于乡村指标小于城镇指标,女性指标小于男性指标,所以比值小于1,该比值越大则越均衡,因此该比值的方向为正。
体系2是从教育资源配置这个教育均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出发, 从区域教育均衡、城乡教育均衡、学校教育均衡、群体教

育均衡四个维度构建的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体系。区域教育均衡指数(INDEX1)指标包括:I[,11]地区间公共教育经费差异系数、I[,12]地区间生均教育经费差异系数、I[,13]地区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系数、I[,14]地区间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差异系数、I[,15]地区间学生入学率差异系数;城乡教育均衡指数(INDEX2)指标包括:I[,21]城乡教育入学率差异、I[ ,22]生均教育经费城乡差异、I[,23]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异、I[,24]教师合格率城乡差异、I[,25]城乡非文盲率差异;学校教育均衡指数(INDEX3)指标包括:I[,31]教学仪器达标率、I[,32]图书资料达标率、I[,33]危房所占比例、I[,34]教师合格率、I[,35]教师合格率以上学历率;群体教育均衡指数(INDEX4)指标包括:I[,41]学生巩固率、I[,42]学生辍学率、I[,43]毕业生升学率、I[,44]教育普及程度、I[,45]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基尼系数、I[,46]特殊教育入学率、I[,47]入学率性别差异、I[,48]非文盲率性别差入学率、I[,47]入学率性别差异、I[,48]非文盲率性别差异、I[,49]不同经济收入家庭学生入学率差异系数、I[,410]不同民族学生入学率差异系数。体系2中二级指标、指标区间、指标方向对应体系1(体系2子领域与指数构成表略)。
应该说,这两种分析和构建方式各有特点和不足。
体系1侧重从纵向分析和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体系,反映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全过程,其特点是更多体现出综合性,它的总指数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致趋势,教育均衡的程度是在逐步缩小,还是在逐步拉大,可以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临界点”,对教育发展及时“预警”,其子领域体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趋势,不足是对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教育均衡状况不易直观表现。
体系2侧重从横向分析和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体系,反映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其特点是更多体现了多样性,它的各个分指数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地区、区域内的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教育发展在哪些方面正在趋于均衡,在哪些方面差距还在拉大,可以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找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各个子领域的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反映整体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致趋势,不足是对教育均衡的阶段性发展状况不易直观表现。
因此,本研究对这两个体系都用相关一致的数据进行了计算。以期能从两个不同体系综合比较中,得出更科学的结论。
(四)教育均衡指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上述有关指标构成和指数编制的思想,我们可按照下列有关指数的计算方式计算教

育均衡发展指数,根据指标数值高低与教育均衡程度高低的理论关系,计算指标得分的公式可分为两种。
1. 当指标数值高低与教育均衡程度高低正相关时,即指标方向为“+”时,则这些指标得分采取下列公式计算,即
{G1R212.JPG}
其计算结果是,原始数据越高,指标得分越高,指标所体现的教育均衡程度越高。
2.当指标数值高低与教育均衡程度负相关时,即指标方向为“-”时, 则这些指标得分采取上述公式计算,其计算结果是,原始数据越高,指标得分越低,该指标所体现的教育均衡程度越低。为此,在计算中,我们对体系中指标方向为“-”的逆向指标,进行了转换,我们假设这个指标为P,则逆指标变换为1-P,这样1-P的值越大,则表明越均衡。
经过上述处理,各项指标得分(包括指标得分、方面得分、最终总得分)均与教育均衡程度正相关,即指标得分越高,教育均衡程度越高,得分越低,教育均衡程度越低。
以体系1为例,教育均衡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项指数——教育机会均衡指数(INDEX1)。
这一项主要反映入学机会的均衡程度。这里使用了各地区数据,I[,11]中小学入学率差异系数(包括小学入学率差异系数、初中入学率差异系数、高中入学率差异系数)、I[,12]特殊教育入学率、I[,13]城乡教育入学率差异(包括城乡小学入学率差异、城乡初中入学率差异、城乡高中入学率差异)、I[,14]入学率性别差异(包括小学入学率性别差异、初中入学率性别差异、高中入学率性别差异)。
在实际计算中,由于这里差异系数是“-”的逆指标,差异系数越大,则均衡程度越低。为了与计算中的正指标一致,所以这里我们进行了逆转化。而男女入学率性别差异,用公式表示:
男女入学率性别差异=1-女性入学率/男性入学率
其取值范围均为(0—1)。
计算指数。根据下面的公式将各指标转化为0—1之间取值的指数形式,即
{G1R213.JPG}
分别计算出指数后,再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形成第一项指数——教育机会均衡指数(INDEX1):这里,我们假设指标为P,即
{G1R214.JPG}
用同样的方式,可以分别计算出第二项指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INDEX2)第三项指数——教育质量均衡指数(INDEX3), 第四项指数——教育成就均衡指数(INDEX4)。
同样,根据上面的指数计算公式,给出我国基础教育的有关数据,亦可以计算出体系2中四个教育均衡指数。
(五)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组成
由于有关数据收集比较困难,我们在计算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时仅根据国家公布的教育数据

进行了计算,一些缺少的资料指标我们在计算教育均衡指数时未纳入。具体的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为体系1(如表2)和体系2(如表3)。例如教育机会均衡由于获取数据的有限,这里我们主要使用了各地区小学净入学率差异系数和男女入学率性别差异两个指标进行了计算。
表2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总指数与分项子指数(体系1) 教育均衡分项子指数
年份 教育机会 教育资源配 教育质量 教育成就 教育均衡
均衡指数 置均衡指数 均衡指数 均衡指数 总指数
1995 0.96382 0.64174 0.84139 0.54108 0.7821
1996 0.97381 0.65528 0.85384 0.63577 0.8047
1997 0.97835 0.66516 0.86296 0.69009 0.8196
1998 0.98159 0.65963 0.86453 0.73000 0.8277
1999 0.98159 0.66484 0.87766 0.76751 0.8396
2000 0.98632 0.66927 0.89086 0.78664 0.8496
2001 0.98924 0.66880 0.89723 0.82925 0.8617
2002 0.98814 0.67258 0.91415 0.84043 0.8692
2003 0.98869 0.67394 0.92040 0.84477 0.8723
2004 0.99334 - - - -


资料来源:历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写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教育部编写的《中国教育年鉴》。
说明:1.2002年的小学和初中辍学率缺失,我们使用2001年和2003的算术平均数来代替;2.2000年城乡教师合格率差异,因数据缺失,我们使用估算数据,采用平均年增长率办法估算;3.2003年公用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因数据尚未公开,我们计算时用2002年数据代替。
表3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总指数与分项子指数(体系2) 教育均衡分项子指数
年份 区域教育 城乡教育 学校教育 群体教育 教育均衡
均衡指数 均衡指数 均衡指数 均衡指数 总指数
1995 0.71346 0.56599 0.70059 0.80089 0.7051
1996 0.72492 0.57719 0.71812 0.82515 0.7220
1997 0.72815 0.57572 0.73710 0.84178 0.7328
1998 0.71412 0.55204 0.74974 0.85211 0.7326
1999 0.71228 0.55225 0.76035 0.86831 0.7405
2000 0.72107 0.54550 0.76559 0.88026 0.7471
2001 0.72121 0.57032 0.76047 0.89526 0.7545
2002 0.71551 0.58567 0.76685 0.90695 0.7612
2003 0.71176 0.58372 0.77338 0.91139 0.7633



:体系1和体系2计算的总指数在绝对值上存在一定差别,主要是由于两套计算体系的分组不同,计算时权重也不同,但二者在变化趋势上是一致的。
1.中国基础教育均衡指数体系1分析
{G1R215.JPG}
图2 教育均衡总指数的时序变化
从体系1的表2和图2所反映的发展趋势看(各子指数变化图略),1995年—2003年,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机会均衡指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教育质量均衡指数、教育成就均衡指数四大指数以及教育均衡总指数都在随着时序变化逐步向趋于均衡的态势发展。
2.中国基础教育均衡指数体系2分析
{G1R216.JPG}
图3 教育均衡总指数的时序变化
从体系2的表3和图3所反映的发展趋势看(各子指数变化图略),1995年—2003年,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教育均衡指数、群体教育均衡指数以及教育均衡总指数都在随着时序变化逐步向趋于均衡的态势发展。但从每个子指数的发展趋势看,区域教育均衡指数和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变化比较大,出现波浪式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均衡趋势的峰头有向非均衡的走向,这说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还在拉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政府可以通过基础教育均衡指数的趋势变化及时掌握发展态势,以及时调整政策和采取措施,进而缩小差距,以切实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综合观察这两个体系的发展趋势,我们还发现,从体系1和体系2的25个相同指标、两个不同路径的计算结果看,两个体系所反映的结果异曲同工,总指数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都在向均衡的方向发展。这有力地说明,我国基础教育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及教育均衡发展指数对于教育科学研究和政府及时监测教育发展状况、制定教育政策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重要的发展前景在于,根据教育均衡发展指数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同时,根据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理论,用国际比较方法计算找出教育均衡发展低、初、高等不同发展水平的“界限”,还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以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教育均衡发展进步的状态。
注释
①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6).
② 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③④⑤ 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⑥ 高敏雪,李静萍.经济社会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