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奶牛专用发酵蛋白饲料和益生菌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奶牛专用发酵蛋白饲料和益生菌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奶牛专用发酵蛋白饲料和益生菌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奶牛专用发酵蛋白饲料和益生菌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及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照27.5%豆粕、50%酒糟粉、15%菜籽粕和7.5%血粉将饲料原料混合均匀,接种5%益生菌发酵液和35%水分,30℃密封发酵,测定在不同发酵时间时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干物质回收率、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和pH值。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饲料中粗蛋白(CP)含量持续显著升高(P<0.05),发酵第10天与发酵第15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第15天真蛋白率显著低于发酵第30分钟(P<0.05);铵态氮(NH3-N)含量和CP体外消化率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极显著增加(P<0.01);与发酵第30分钟相比,各时间点干物质回收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乳酸菌数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发酵第10天乳酸菌数量最高;乳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升高(P<0.01);pH值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在此次发酵条件下,最佳发酵时间为6d,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体外消化率、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处于较好水平,干物质回收率较高。 益生菌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对饲料原料进行固态发酵处理,获得含活性益生菌、酶、矿物质和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等活性组分的高品质生物饲料,并且发酵饲料中含有低分子质量多肽、寡糖、有机酸(丁酸)等活性物质,发酵处理可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成分,提高其消化率,从而显著提高其营养品质。研究发现,发酵可提高饲料粗蛋白(CP)含量,如徐文俊等以稻草、玉米芯、麦秆为主料,经金凤菇菌种发酵后其CP含量分别由4.1%提高到10.7%、1.1%提高到21.1%、2.7%提高到10.3%;同样以稻草、玉米芯、麦秆为主料,经凤尾菇菌种发酵后其CP含量分别由4.10%提高到6.74%、1.10%提高到5.52%、2.70%提高到5.67%。蔡兴旺等研究发现,用秸秆发酵处理玉米秸,发酵后玉米秸中CP含量由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院 (系)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班 级 生物科学12级 学 生 姓 名 陆金苗 指导教师(职称)王健(副教授) 提 交 时 间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陆金苗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2090095) 摘要:目前已经对益生菌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获得了许多 使用益生菌的经验。近些年来, 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将益生菌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益生菌菌株的鉴定、菌株的遗传学修饰、益生菌功能基因组学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益生菌的技术方法、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益生菌 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益生菌;益生菌制剂;益生菌的研发 1.益生菌 1.1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如常益生益生菌。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 1.2益生菌与乳酸菌的区别 1)益生菌是从有益宿主健康出发给出的定义,目前研究较热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等,其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都属于乳酸菌类,因此益生菌包括了部分乳酸菌,而乳酸菌不全是益生菌。益生菌的四种菌种:目前常用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 2)乳酸菌一般是指能发酵糖,主要生成乳酸的细菌的总称。乳酸菌是从发酵糖产生乳酸的机理方面考虑给出的概念,对人类生活有益的乳酸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链球菌、明串珠菌等。并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有益于人类健康,也有一些乳酸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害的利斯特氏菌。在谈论乳酸菌时应该注意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 农业 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 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 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 化道中数量优势。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 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 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 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很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但是生产的酵母有苦味,很难在饲料中应用。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但是 由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低,培养液中干物质得率不超过1.0%,基本没有商业价值。 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荷兰和芬兰等国,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和生产处理费用。可以说,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摘要: 近年来,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或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紧迫的任务。益生菌发酵饲料是一类集益生菌的功效与优质饲料的优点, 具有潜在替代含抗生素饲料的一种新型饲料。动物饲养实践显示, 其具有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减少肠道病原微生物和净化畜舍环境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就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益生菌发酵饲料; 动物生产; 饲料工业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 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 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 WTO、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联合召开专题讨论会, 讨论了非人用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生猪等饲养中不得添加抗生素目前已经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它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 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新近成长起来的具有许多优点的新型饲料技术, 饲料经益生菌发酵后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各种酶、各级代谢产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分解产物、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促生长因子等, 起到促进生长, 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作用; 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 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 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一种生态健康型饲料生产技术。本文就当前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益生菌发酵饲料生产中常使用的益生菌 益生菌种类繁多,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 公布了40余种。我国农业部2003年12月发布的第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有15种: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目前市场上用于饲料发酵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 乳酸菌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益生菌, 是一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总称。通常为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菌, 耐酸, 在pH值为415以下时仍可生长, 研究发现代谢产物和活菌液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效果, 随着pH值的降低抑菌作用逐渐变强, 活菌体内和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能增强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芽孢杆菌是一种能够产生芽孢的好氧菌, 能耐受高温、高压和酸碱, 生命力强。芽孢杆菌能够耐受胃酸和消化道上段胆盐和消化液破坏, 在到达消化道下段以后出芽生长繁殖; 芽孢杆菌是好氧菌, 在消肠道内消耗大量的氧气, 维持肠道厌氧环境, 从而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厌氧益生菌的生长, 抑制需氧致病菌的生长, 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芽孢杆菌能够产生维生素B1、B2、B6 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酶以及多种代谢产物, 对饲料的降解消化吸收和动物的营养代谢起到促进作用。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调节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被添加在饲料中的益生素。 各国微生态学家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益生素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作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成果之一,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将导致畜禽、水产、种植业、环境保护和医学等领域的根本变革。国际上把它誉为“拯救地球的技术”。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改善饲料适口性和转化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的最大功绩在于,它可以逐渐替代农用化学物质,取代激素和抗生素,生产出绿色食品。用于畜禽水产养殖,可以预防畜禽、鱼虾疾病,净化水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胆固醇含量,消除粪恶臭,减少环境污染;用于种植业,可以改良土壤,改善植物品质,达到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用于医药,可解除大量抗生素使用和滥用所造成的对人体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包括菌种资源的调查、优良菌种的筛选和改造、作用机理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及在各种饲养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可以预见,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无公害的“绿色”饲料代饲用的抗生素,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国内外对微生物菌种(菌株)的有关规定 菌种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功能和质量的基础,也是产品安全的首要保证,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和严格管理。 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公布了44种“可直接饲喂且通常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GRAS)”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出发菌株,主要有细菌(bacteria)、酵母(yeast)和真菌(fungi)。其中乳酸菌28种(包括乳酸杆菌11种、双歧杆菌6种、肠球菌属2种、链球菌5种、片球菌3种、明串珠菌1种)、芽孢杆菌5种、乳球菌1种、丙酸杆菌2种、拟杆菌4种、曲霉2种、酵母菌2种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eae)11种:短乳杆菌(L.Brevi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干酪乳杆菌(L.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Cellosus)、弯曲乳杆菌(L.Curvatus)、德氏乳杆菌(L.Delbruekii)、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罗特氏乳杆菌(L.Reuterii)、乳酸乳杆菌(https://www.doczj.com/doc/cb10112630.html,cti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等。②双歧杆菌属(Bifi dobactirium)6种: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长双歧杆菌(B.longum)、嗜热双歧杆菌(B.thermophilum)、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③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种:粪肠球菌(E.faecalis)又称粪链球菌(S.faecium)、屎肠球菌(E.faecium)又称屎链球菌(S.faecium)。④链球菌属(Strep

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项目概述

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项目概述 (一)微生物发酵蛋白产品: 发酵蛋白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二)微生物发酵蛋白产品生产背景: 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蛋白饲料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等相关产品,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等物质,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饲料和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于受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肉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400k以下其中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用于饲料生产。在耕地和水资源长期紧缺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已很难提高。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发展高效饲料工业,提高粮食向畜牧产品的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开发新型蛋白饲料是满足人民对肉、禽、鱼、蛋越来越大的需求量的最佳途径。 (三)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微生物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

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在发酵时不需要供给空气,如利用乳酸杆菌进行的丙酮、丁醇发酵等;好氧发酵需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的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如利用黑曲霉进的柠檬酸发酵,利用棒状杆菌进行的谷氨酸发酵利用黄单胞菌进行的多糖发酵等。根据培养基的同可分为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根据设备不同可分为敞口发酵、密闭发酵、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 (四)微生物发酵的优越性 4.1发酵脱毒 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饲料毒素含量,甘露聚糖可以有效地降解黄曲霉B 1 等。有研究表明,曲霉属,串珠霉属等 5个菌株能效的降低发酵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4.2改变蛋白质的品质 微生物可以分解品质较差的植物性或动物性蛋白质,合成品质较好的微生物蛋白质,例如活性肽、寡肽等。微生物能把15%以上的糖、半纤维粗纤维3%及以上的粗脂肪转化为30%以上的粗蛋白、赖氨酸和蛋氨酸,有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 4.3 产生促生长因子 不同的菌种发酵饲料后所产生的促生长因子量不同,这些促生长因子主要有有机酸族维B素和未知生长因子等。 4.4降低粗纤维 一般发酵水平可使发酵基料的粗纤维含量降低12%~16%,增加适口性和消化率等研究。Carlson报道,发酵后饲料中的植酸磷或无机磷酸盐被降解或析出,变成了易被动物吸收的游离磷。

益生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益生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摘要 近年来,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或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紧迫的任务。益生菌发酵饲料是一类集益生菌的功效与优质饲料的优点, 具有潜在替代含抗生素饲料的一种新型饲料。动物饲养实践显示, 其具有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减少肠道病原微生物和净化畜舍环境的积极作用。本文就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前言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 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 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 WTO、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E) 联合召开专题讨论会, 讨论了非人用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生猪等饲养中不得添加抗生素目前已经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它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 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新近成长起来的具有许多优点的新型饲料技术, 饲料经益生菌发酵后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各种酶、各级代谢产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分解产物、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促生长因子等, 起到促进生长, 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作用; 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 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 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一种生态健康型饲料生产技术。本文就当前益生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正文 一、益生菌的概述 益生菌又称益生素、促生素、利生素、生菌素、益康素和活菌制剂等。最初是1965年由Liny和Stillwell提出,定义为“对饲养动物肠道菌平衡有益的促进物或微生物”。1989年,Fuller将益生菌重新定义为“一种活的微生物制剂,它能改善宿主动物肠道菌群的组成,从而有利于动物健康”。1994年人,人们对益生菌的定义作了再次修订:“益生菌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到了2000年,Versehuere等又对益生菌的概念作了修改,将其比较科学地定义为“通过改善养殖动物微生物群落或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饲料营养价值、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或改良机体周边环境质量的一类对动物有益的活菌”,并广为应用。直到2002年,欧洲食品与饲料菌种协会(EFFCA)最新定义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过摄入充足的数量,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且经论证的功能性健康益处”。总之,益生菌制剂是一种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在肠道环境中存活并进行代谢,并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活菌制剂。 二.各国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最早将活菌真正做为商品应用于畜禽饲养业的是韩国和日本。他们先是将人用的益生菌用于治疗家畜泻痢和肠炎的防治,后来因见到这种物质可改善动物的发育和生长,从而扩大应用,饲料厂商为了生产仔猪的人造乳和犊牛的代用乳而使用活菌制剂。 益生菌概念的提出以及真正的发展还是在欧美。其开发的始动力是为了寻找抗生素的代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文章综述了发酵饲料的分类、来源、优越性及应用。 近年来,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1微生物发酵饲料分类及原料来源 微生物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主要分为4 大类: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 最常见的发酵原料包括薯类、籽实类、糠麸类、渣粕类(各种薯渣、玉米渣、脚粉、柑橘渣、甜菜渣、某些草粉等)、饼粕类(如棉籽饼、菜籽饼、油茶籽饼、蓖麻饼等)、秸杆类、粪便、及动物下脚料等。 2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菌种及生长条件 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工业发酵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饲料工业常用的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其适宜生长温度是30~37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放线菌适宜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酵母菌包括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和红酵母,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4~32 ℃,适宜pH 为3.0~6.0;常用的霉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白地霉和木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 3.0~6.0。酵母或细菌等单细胞菌类能够产生单细胞蛋白(SPC),多细胞的丝状真菌类能够产生菌体蛋白(MBP)。 3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微生物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的种

生物发酵饲料相关资料

生物发酵饲料相关资料 一、生物发酵饲料技术 1、菌种的溶解: A、在桶中放入20到30斤温水(温度为30度); B、加入红糖一公斤搅拌均匀; C、先加入固体菌种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液体菌种搅拌均匀; D、放置一小时。 2、在将搅拌均匀的菌种加水稀释至三百公斤; 3、和七百公斤饲料混合均匀; 4、放入缸中或者袋子(薄膜袋)中进行发酵; 5、3到5天后,闻到酒香味为发酵成熟生物发酵饲料含有较多的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微生物酶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在动物机体内发酵过程中不但能将畜禽难以消化吸收的粗蛋白质、淀粉中的大分子物质,加工分解转变成易消化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小分子营养物质,而且能大大降解粗纤维,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另外,生物发酵饲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还能杀死病原菌,维持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机能的免疫力,具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 二、生物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 (一) 生物发酵饲料配方。 统糠或草粉55%、麦麸16%、玉米15%、饼粕10%、糖蜜或红糠2%、有益微生物制剂2%(含纤维素分解菌类、芽胞杆菌类、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酵母菌类等五大类菌群几十个菌种)。 (二) 生物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 1.按照上述配方分别称取原料,粉碎后过筛(1mm孔),然后搅拌均匀备用。 2.有益微生物制剂有固体型和液体型两种,若使用固体型有益微生物制剂,则可将其直接加入到上述原料中搅拌均匀即可;若使用液体型有益微生物制剂,则可先将其倒入无漂白粉的自来水或深进水中溶解后,再将红糖或糖蜜掺入,制成均一的含糖菌水。 3.将含糖菌水或糖水(指用固体型有益微生物制剂者)均匀喷洒在发酵料中,边拌边洒,使发酵料的含水量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一般料、水重量

生物发酵饲料完整版

生物发酵饲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目的及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目的是:在人为的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有益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从而使饲料成分变得丰富、营养易于动物吸收,使动物更好的成长。同时将廉价的农业或轻工业副产物变废为宝,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蛋白原料,并且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获得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方法有四类: 第一,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 第二,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 第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

第四,是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有益菌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包括定殖位点和夺取营养物质)阻止有害微生物在肠粘膜附着与繁殖。 微生物发酵饲料大体有以下几步: (1)选育优良的菌种,如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菌体本身有很好的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降解大分子合成有机酸、小肽等小分子物质。 (2)活化菌种、制备种子液。 (3)二次扩大培养或三次扩大培养。将种子液接入二次扩大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二次扩大培养结束后再接入三次扩大培养基中培养。 (4)发酵饲料,将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接入发酵罐中培养一定时间。 2、饲料的分析与检验项目、方法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1)检验采样 (2)饲料感官检验 (3)样品处理及制备 (4)实验测定分析,包括营养分析、有害物质检测等。 (5)数据处理,记录检验报告 发酵饲料的检验项目包括: 1)水分测定:试样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2)粗蛋白:凯氏定氮法

新型蛋白质发酵饲料

新型发酵蛋白饲料的工业生产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将就目前蛋白饲料的研究与生产情况做一定的论述,并将其原理与生产流程和 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做出阐述,以及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菌种类群和对发酵设备的 要求具体说明。本文还将说明蛋白饲料在国计民生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以及重要作用。国内目 前生产水平还落后发达国家,因此加大研究与生产力度十分迫切,以下就将目前的进展进行 叙述。 Abstract : This article prese nts the curre nt research and product ion of prote in feed to do some expositi on, and the prin ciple and the product ion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factors in the product ion process to make elaborated, as well as groups of bacteria ferme ntatio n product ion of protein feed and ferme ntatio n equipme ntthe requireme nts specified. The article also describes the protein feed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n importa nt role. Curre nt product ion levels are still laggi ng beh ind developed coun tries, and therefore very urge nt to in crease the research and product ion efforts, the follow ing will be the curre nt progress of descriptio n. 关键词:蛋白饲料生物发酵霉菌 前言:饲料和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于受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肉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400kg以下,其中粮食总产量的40流右用于饲料生产[1]。发展高效饲料工业,提高粮食向畜牧产品的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开发新型饲料原料是 满足人民对肉、禽、鱼、蛋越来越大的需求量的最佳途径[2]。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蛋白饲料发酵原理 1.1发酵机理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原理是利用高活性微生物菌剂,主要有霉菌、酵母及细菌的一些类群,其一是利用霉菌分泌多种酶类,同时将饲料中纤维物质、淀粉及果胶转化为各种糖类;其二是利用酵母和乳酸类细菌将饲料的某些成分进一步合成营养价值较高或适口性较好的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机物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3]。 1.2发酵优势 a、在高效分解因子的作用下,将粗纤维、木质素、长分子链,通过生物生化的作用,把畜禽不能吸收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低分碳水化合物。 b、发酵剂里的多种有益菌群能大量吸取畜禽难以利用的有机氮、无机氮,使之转化成营养成份较高的菌体蛋白质。 c、有益菌株在发酵中能产生大量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分解酶等。 d、有益菌群在畜禽肠胃里,增强了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2蛋白饲料发酵方法(技术)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doc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农业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数量优势。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

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很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但是生产的酵母有苦味,很难在饲料中应用。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但是

益生菌制剂加工技术的研究概况

中文翻译部分: 益生菌制剂加工技术的研究概况 摘要:对目前益生茵制剂的加工技术,包括:喷雾干燥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包埋技术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喷雾干燥技术中优化工艺参数、热应激蛋白、细胞损伤位置和机理研究,提高益生茵制品的质量;冷冻干燥技术中保护荆、冷应激蛋白对益生茵保护作用研究;包埋技术中重点介绍了微胶囊包埋技术的包囊材料、包埋方法的研究对益生菌制荆的改良。 关键词:益生茵制品;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微胶囊包埋 中图分类号:Q9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230(2010)03—0047—04 Survey and outlook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robiotics HU Shanl,HUShi-junl,WUQing—pin92,LUO Hua-jianl LIANG Wei—qul,LUO Shil,CHEN Ski—lil (1.Donggu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Dongguan523086,China;2.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Guangzhou510070,China) Abstract:The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robiotics is the keyword of improving the product and enhancing the health function.This paper is a survey and oudook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robiotics,includingspray—drying,freeze —drying,embedding.In spray—dryingit would beimproved the probioticst optimize the craft of parameters study the heat shock proteinandthe cellularinjuriessite andmechanism.Thefreeze一&yingfocustheresearch oncryoprotectant andcoolshock protein.Themicroencapsulation research include improving embedded Im—terial,double—coated technologyKeywords:probiotics;spray —drying;freeze—drying;microencapsulation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趋升高。益生菌具有包括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免疫、降低血脂血压、抑制有害微生物、恢复肝功能、甚至抗恶性肿瘤等多种益生功能,其制剂倍受青睐。益生菌制剂中益生菌要能耐胃酸胆汁,活菌到达肠道并定于肠黏膜才能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为r保障益生菌制剂的保健作用,学者对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和包埋等益生菌制剂的的加工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益生菌制剂加工技术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喷雾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是食品工业应用悠久、广泛.是成本极为廉价的一种固定化方法.方法是以单一工序将溶液、乳液、悬浮液或浆状物加工成粉状干燥制品。将被干燥的液体经雾化器作用。喷成非常细微的雾滴,并依靠干燥介质(热空气、冷空气、烟道气或惰性气体)与雾滴均匀混合.进行热交换和质交换。使得溶剂气化或使得熔融物固化。对喷雾干燥法造成的细胞损伤位置和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优化喷雾干燥技术在益生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喷雾干燥过程中细胞损伤主要由于是高温和干燥脱水。细胞失水可能引起细胞膜、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不可逆变化.这些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对于细胞存活和保持功能性至关重要。喷雾干燥温度对微牛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核酸与酶系统等重要生物高分子的氢键受到破坏.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核酸发生降解变性失活,从而破坏细胞的组成:热溶解细胞膜上类脂质成分形成极小的孔,使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导致死亡。在喷雾干燥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细胞膜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喷雾干燥后受损伤细胞内一些细胞质(蛋白质、核酸、钾离子)部分流失。近年来.喷雾干燥技术研究主要聚焦在工艺参数的优化,如适合培养基的选择,不同保护剂的添加,不同出口温度的存活率等。Ananta等人评价了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目的及主要方法

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目的及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目的是:在人为的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有益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从而使饲料成分变得丰富、营养易于动物吸收,使动物更好的成长。同时将廉价的农业或轻工业副产物变废为宝,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蛋白原料,并且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获得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方法有四类: 第一,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 第二,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 第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 第四,是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有益菌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包括定殖位点和夺取营养物质)阻止有害微生物在肠粘膜附着与繁殖。 微生物发酵饲料大体有以下几步: (1)选育优良的菌种,如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菌体本身有很好的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降解大分子合成有机酸、小肽等小分子物质。 (2)活化菌种、制备种子液。 (3)二次扩大培养或三次扩大培养。将种子液接入二次扩大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二次扩大培养结束后再接入三次扩大培养基中培养。 (4)发酵饲料,将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接入发酵罐中培养一定时间。 2、饲料的分析与检验项目、方法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1)检验采样(2)饲料感官检验(3)样品处理及制备 (4)实验测定分析,包括营养分析、有害物质检测等。(5)数据处理,记录检验报告发酵饲料的检验项目包括: 1)水分测定:试样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2)粗蛋白:凯氏定氮法 3)粗灰分:试料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4)pH值监测:酸度计、精密pH试纸。 5)菌落总数测定:数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菌落数。 6)杂菌测定:再生培养基上应无霉菌等杂菌。饲料的检验多采用的分析方法有: (1)化学分析法:如容量分析,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法,比色法等。 (2)仪器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3、发酵饲料的主要检测指标及意义,如何评价发酵饲料与常规饲料的区别。 饲料质量指标有: (1)感官指标:对饲料原料或成品的色泽、气味、外观性状等。(2)营养指标: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营养价值。(3)加工质量指标:饲料原料或饲料产品粒度、混

新型蛋白质发酵饲料

新型发酵蛋白饲料的工业生产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将就目前蛋白饲料的研究与生产情况做一定的论述,并将其原理与生产流程和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做出阐述,以及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菌种类群和对发酵设备的要求具体说明。本文还将说明蛋白饲料在国计民生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以及重要作用。国内目前生产水平还落后发达国家,因此加大研究与生产力度十分迫切,以下就将目前的进展进行叙述。 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protein feed to do some exposition, and the principle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factor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make elaborated, as well as groups of bacteria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protein feed and fermentation equipmentthe requirements specified. The article also describes the protein feed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n important role. Current production levels are still lagging behind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refore very urgent to increase th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efforts, the following will be the current progress of description. 关键词:蛋白饲料生物发酵霉菌 前言:饲料和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于受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肉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400kg以下,其中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用于饲料生产[1]。发展高效饲料工业,提高粮食向畜牧产品的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开发新型饲料原料是满足人民对肉、禽、鱼、蛋越来越大的需求量的最佳途径[2]。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 蛋白饲料发酵原理 1.1发酵机理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原理是利用高活性微生物菌剂,主要有霉菌、酵母及细菌的一些类群,其一是利用霉菌分泌多种酶类,同时将饲料中纤维物质、淀粉及果胶转化为各种糖类;其二是利用酵母和乳酸类细菌将饲料的某些成分进一步合成营养价值较高或适口性较好的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机物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3]。 1.2发酵优势 a、在高效分解因子的作用下,将粗纤维、木质素、长分子链,通过生物生化的作用,把畜禽不能吸收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低分碳水化合物。 b、发酵剂里的多种有益菌群能大量吸取畜禽难以利用的有机氮、无机氮,使之转化成营养成份较高的菌体蛋白质。 c、有益菌株在发酵中能产生大量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分解酶等。 d、有益菌群在畜禽肠胃里,增强了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2蛋白饲料发酵方法(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