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14届高三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14届高三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14届高三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14届高三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一、(2014届安徽安庆六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揭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臵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臵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鼎“强直不可挠”的一项是(3分)()

①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②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

③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④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⑤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⑥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

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

B.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

问,杨永德回答不出。

C.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

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

D.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

刚正不阿。

二、(2014届安徽亳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博尔术,阿儿剌氏。父纳忽阿儿阑,与烈祖神元皇帝接境,敦睦邻好。博尔术志意沉雄,善战知兵,事太祖,共履艰危,义均同气,征伐四出,无往不从。时诸部未宁,博尔术每警夜,帝寝必安枕。语及政要,或至达旦。君臣之契,犹鱼水也。

初,要儿斤部卒盗牧马,博尔术与往追之,时年十三,知众寡不敌,乃出奇从旁夹击之,盗舍所掠去。即战于大赤兀里,两军相接,下令殊死战,跬步勿退。博尔术系马于腰,跽而引满,分寸不离故处,太祖嘉其勇胆。又尝溃围于怯列,太祖失马,博尔术拥帝累骑饵驰,顿止中野。会天雨雪,失牙帐所在,卧草泽中,与木华黎张毡裘以蔽帝,通夕植立,足迹不移,及旦,雪深数尺,遂免于难。篾里期之战,亦以风雪迷阵,再入敌中,求太祖不见,急趋辎重,则帝已还卧憩车中,闻博尔术至,曰:?聪天赞我也。?丙寅岁,太祖即皇帝位,君臣之分益密,尝从容谓博尔术及木华黎曰:?今国内平定,多汝等之力,我之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汝等宜体此勿替。?遂以博尔术及木华黎为左右万户,各以其属翊卫,位在诸将上。

皇子察哈台出镇西域,有旨从博尔术受教,博尔术教以人生经涉险阻,必获善地,所过无轻舍止。太祖谓皇子曰:?朕之教汝,亦不逾是。?未几,赐广平路户一亡七千三百有奇为分地。

以老病薨,太祖痛悼之,谥武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与木华黎张毡裘以蔽帝乐琴书以消优

B.朕之教汝,亦不逾是凌万顷之茫然

C.与烈祖神元皇帝接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乃出奇从旁夹击之今其智乃反不髓及

【小题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年博尔术沉着勇敢,灵活用兵,从要儿斤部族士兵手中夺回被盗的牧马。

B.怯列一战中,博尔术与木华黎一起张开毛毡皮裘掩蔽太祖,三人幸免于难。

C.篾里期之战,博尔术深入敌阵救护太祖,受到太祖高度褒奖。

D.博尔术受命教导皇子察哈台,太祖对博尔术的方法非常认同。

三、(2014安徽省合肥八中等届高三上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项羽死,高祖袭夺信军,徙信为楚王,都不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亭长,钱百,曰:?公,小人,为德不竞。?召辱已少年令出跨下者,以为中尉,告诸将相日:?此壮士也。方辱我耐,宁不能死?死之无名,故忍而就此。

项王亡将钟离昧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败,昧亡归信。汉怨昧,闻在楚,诏楚捕之。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有变告信欲反,书闻,上患之。用陈乎谋,伪游于云梦者,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日:?斩昧谒上,上必喜,亡患。信见昧计事,昧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昧在。公若欲捕我自媚汉,吾今死,公随手亡矣。?乃骂信日:?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于陈。高祖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信。至洛阳,赦以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称疾不朝从。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①,羞与绛、灌等列。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如公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办耳。?上笑曰:?多多益办,何为为我禽??信日:?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节选自《汉书?韩信传》)太史公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臵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同辑),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鞅鞅:郁郁不乐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小人,为德不竟竟:终了,完毕

B.素与信善素:一向

C.欲谒上,恐见禽见:看见

D.吾如淮阴如:前往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王的逃亡将领钟离昧,与韩信交好。项王死后,他逃亡投奔韩信。汉王忌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让楚国逮捕他。

B.有人告发韩信意图谋反,汉高祖感到担忧。他采用陈平的计策,准备攻击韩信。韩信出卖了钟离昧,解除了刘邦对他的疑忌。

C.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找旁边可以安置万户人家的宽敞的坟地。

D.司马迁认为韩信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相比。可是,他却在天下已经安定之时,图谋叛乱,理应被诛灭宗族。

四、(201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子昂)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臵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

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李阳冰《草堂集序》,有删节)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卷二O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公乃浪迹纵酒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B.御手调羹以饭之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俾予为序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今所存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4分)

(2)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2分)

(3)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4分)

五、(2014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谕纪泽纪鸿

曾国藩

字谕纪泽、纪鸿①儿:

目下值局势万紧之际,四面梗塞,接济已断,加此一挫,军心尤大震动。所盼望者,左军能破景德镇、乐平之贼,鲍军能从湖口迅速来援,事或略有转机,否则不堪设想矣。

余自从军以来,即怀见危授命之志。丁、戊年在家抱病,常恐溘逝牖下,渝我初志,失信于世。起复④再出,意尤坚定,此次若遂不测,毫无牵恋。自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逾五十,薄有浮名,兼秉兵

权,忝窃万分,夫复何憾!惟古文与诗,二者用力颇深,探索颇苦,而未能介然用之,独辟康庄。古文尤确有依据,若遽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作字用功最浅,而近年亦略有入处。三者一无所成,不无耿耿。

至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金太直。岂能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此屡有克捷,已为侥幸,出于非望矣。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遣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余久处行间,日日如坐针毡,所差不负吾心,不负所学者,未尝须臾忘爱民之意耳。近来阅历愈多,深谙督师之苦。尔曹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

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吾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故吾纂墓志,仅叙一事。

处兹乱世,银钱愈少,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则愈可养福。尔兄弟奉母,除劳字俭字之外,别无安身之法。吾当军事极危,辄将此二字叮嘱一遍,此外亦别元遗训之语,尔可禀告诸叔及尔母无忘。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军能破景德镇、乐平之贼破:击败

B.薄有浮名,兼秉兵权秉:拿着

C.余久处行间行:行伍,指军队

D.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致:招来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四面都被阻塞后接济断绝,友军军情难料等原因,曾国藩深感部队已深陷危境。

B.曾国藩曾担心自己突然病死,这主要是因为他诗文和书法的才华还没来得及施展。

C.从军的经历使曾国藩认识到带兵打仗难见功业,容易造孽和留下被人非难的口实。

D.在这封信中,曾国藩郑重地告诫两个儿子,乱世中金钱会招来灾祸,节俭方能养福。

六、(2014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张朴村墓志铭

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自海内耆旧①以及乡里朴学、雍庠②才俊有不能致,则心耻之,而士亦以此附焉。余初至京师,所见司寇之客十八九;其务进取者,多矜文藻,驰逐声气;即二三老宿亦争立崖岸,相镇以名;惟君处其间,敛然静默,体恭而气和。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方稼书先生为当路所排,君上书崐山相国;其后仪封张中丞与江督噶礼互劾奏,谱③久未决,君上书安溪相国。在君见谓义不可以苟止,而以言之不与为众所咍④。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侘傺⑤到今邪?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箚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既出京,会仪封公总督仓场,留主潞河书院;又逾年,然后归。今上嗣位,诏举孝廉方正,江苏布政使鄂公以君为举首,君老不能行,再书辞。大江以南,遂无列荐者。君内行饬修,遭母丧,既禫⑦,子孙请少进肉洎,君固不肯,时年六十矣。将终,语不及私,慨然曰:吾生独君臣义缺,命也夫!

铭曰: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耇,嗣衍昌,归幽墟,宜乐康。

注:①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②朴学、雍庠:这里泛指有知识的人。③谳(yān):奏折递上去后等候裁决。

④咍(hāi):讥笑。⑤侘傺(chàchì):失意的样子。⑥箚(zhā)子:古时官用上奏的一种文书。⑦

禫(dàn):古时除丧服时的礼仪。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朴村曾因为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而长期没有结果一事,上书给安溪相国。

B.张朴村认为义是不可以因为苟且停止下来的,只因这一观点与众不同,所以大家才纷纷讥笑他。

C.与张朴村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个获得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他们每每想要伸手援助他。

D.张朴村临终前表示自己此生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君臣大义,而且认为这是他自己的命运所致。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2)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

七、(2014届河北保定高三摸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延进,澶州顿丘人。父晖,周太子太师。延进颇亲学,尝与乱军入民家,少年同行者竞取财贿,延进独持书数十编以归,同辈哂之。

汉末,晖领凤翔节度,未赴镇,王景崇据城反,命晖为都招讨使击之。延进年十八,屡当军锋。景崇平,延进奉捷奏以入,授凤翔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晖徙宋州,亦从为牙职,改领荣州刺史。睢阳有盗数百,各立酋帅,为民患。延进以父命,领牙兵千余悉禽戮之,诏书褒美。

宋初,迁右羽林军将军、濠州都监。会伐蜀,以襄州当川路津要,命为钤辖、同知州务。蜀平,专领郡事。汉江水岁坏堤,害民田,常兴工修护,延进累石为岸,遂绝其患,入为两浙、漳泉国信使。太平兴国中,大军平并州,讨幽蓟,皆为攻城八作壕砦使①。尝诏督造炮具八百,期以半月,延进八日成。太宗亲试之,大悦。

辽人扰边,命延进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万御之,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师次满城,辽骑坌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延进谓翰等曰:?今敌众若此,而我师星布,其势悬绝,彼若持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主上委吾等以边事,盖期于克敌尔。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翰等曰:?万一不捷,则若之何??延进曰:?倘有丧败,则延进独当其责。?于是改为二阵,前后相副。三战,大破之。以功迁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

及代,吏民数千守阙借留,诏许留一年。淳化初,飞蝗不入境,诏褒之。还,判右金吾街仗事。至道二年,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咸平二年卒,年七十三,赠左武卫上将军。

延进姿状秀整,涉猎经史,拳勇有谋,士流以此多之。延进妻即淑德皇后之妹,故在显德、兴国中,颇任以腹心。子昂,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第,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注:①攻城八作壕砦使:负责后勤的官职名,砦(同?寨?)。

(节选自《宋史》)

【小题2】下列有关内容都直接表现赵延进拳勇有谋的一项是:

①延进年十八,屡当军锋②领牙兵千余悉禽戮之

③延进累石为岸,遂绝其患④皆为攻城八作壕砦使

⑤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⑥淳化初,飞蝗不入境,诏褒之

A.②③⑥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延进少年有为,作战英勇。王景崇据城造反的时候,赵延进随父亲赵晖讨伐叛逆,多次充作先锋;

王景崇被平定,赵延进入朝送捷报,受朝廷赏识而升迁。Ks5u

B赵延进关心百姓,恪尽职守。太平兴国年间在襄州郡任上时,不仅组织治水,杜绝汉江水患,而且在奉命督造八百副炮具时,也提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C.赵延进应变得法,勇于担责。对辽作战时,他登高望敌,发现了本军布阵死板的弊病,在大家不愿抗上的情况下,敢于独自承担罪责,后合兵进击得以大胜。

D.赵延进深受百姓拥戴,皇帝信任。离任时,几千吏民守着城门口希望他能留下,后皇帝下诏允许他留任一年;他能于军事,又是皇亲,所以被当做心腹任用。

八、(2014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四调)文言文阅读(选择题9分,翻译题10分)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①,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②,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监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政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益尊于齐。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①庶孽:妾生的孩子,身份低微就像树的孽生一样。②表,是阳光下竖起的木杆,用来计算时间;漏是用来记时的铜壶,壶中蓄水,壶底穿一小孔,壶中立箭,箭杆上有刻度。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兵扞燕晋之师扞:抵御

B.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害:谋害

C.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援:操起,拿起

D.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次:停留驻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穰苴出身平民,地位卑微,但他足智多谋,文武双全,在齐国遭到晋燕两国入侵,而齐军又惨遭失败时,因晏婴的推荐,受命出征的。

B.穰苴的地位卑贱,没有威望,人微权轻,他为树立威信诛杀国君宠臣庄贾,整饬军队,斩了皇帝说情使者的仆从,砍断了使者车子左边的夹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穰苴整饬军队,和士卒同甘共苦的,收到战士争相为之奋勇作战,使晋、燕之师不战而屈,收复失地的功效,他们家族也因此在齐国的地位一天天地显贵起来。

D.本文塑造了一位身负重任,治军严谨,与战士同甘苦的将领形象,穰苴在与庄贾的比照中,其形象就更显得鲜明生动了。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5分)

(2)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5分)

九、(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选择每个2分,16分)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①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②物产及妇女。奎发孙

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③。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吴奎“忠君而谏”的一组是()2分

①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②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③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④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⑤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⑥恐人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

A.①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因此非常器重他。

B.开封府尹被吴奎弹劾后就被外调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却被吴奎拒绝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了。

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

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十、(2014届山西曲沃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特进胡广、太常羊溥、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赍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萧何识高祖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会以地动策免。复为太仆。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其年复为司空。秋,以地震免。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后汉书·黄琼传》)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琼“正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五府俱辟,连年不应②使中常侍以琼书属主者施行

③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④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

⑤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

⑥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琼多次称疾不仕。因父亲的缘故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称疾没有就任;接受公车征召,行至纶氏,不愿就任而称病;皇帝授任他太尉之职,他称疾退让,言语恳切凄恻,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黄琼知识渊博,能力很强。自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学习,了解朝廷的许多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出仕为官后,办理公务娴熟练达,在朝中议政没有人能跟他抗衡。

C.黄琼敢于直言。他借遭遇旱灾之机,劝谏当朝皇帝应该顾念和省察政事,心存节俭;要明白敕令近臣,让他们遵守国家法度;要广开言路,询问公卿儒士政治教化的问题,让他们陈述朝政的得失。

D.黄琼深受当朝皇帝器重。受征召入朝后,屡屡官居要职,从尚书仆射到司空、司徒、太尉乃至大将军,梁冀被杀后位至三公首位;并且皇帝常常听从他的进谏按他的建议下旨。

十一、(2014届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临汾一中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违,解职随从,为柳建威长史。

弟晦时为宋台右卫,权遇已重,于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辏,门巷填咽。时瞻在家,惊骇谓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及还彭城,言于高祖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前后屡陈。高祖以瞻为吴兴郡,又自陈请,乃为豫章太守。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晦遂建佐命之功,任寄隆重,瞻愈忧惧。

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时果有诉告晦反者。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瞻曰:?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临终,遗晦书曰:?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遂卒,时年三十五。

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灵运父瑛,无才能。为秘书郎,早年而亡。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谓瞻曰:?非汝莫能。?乃与晦、曜、弘微等共游戏,使瞻与灵运共车;灵运登车,便商较人物,瞻谓之曰:?秘书早亡,谈者亦互有同异。?灵运默然,言论自此衰止。【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姊俱行将:带着

B.而人归趣乃尔趣:奔赴,奔向

C.志用凡近凡:平凡

D.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抗:争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明谢瞻“忧患意识”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瞻不能违,解职随从②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

③特乞降黜,以保衰门。④在郡遇疾,不肯自治

⑤万里远出,必生疑谤⑥临终,遗晦书曰

A.②③⑤B.①③⑥C.③④⑤D.③⑤⑥

十二、(2014届河南济源一中高三定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陈友谅犯龙江,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从攻江州,州城临江,守备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名曰天桥,以船乘风倒行,桥傅于城,遂克之。进中书省右丞。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常遇春射走之,永忠乘飞舸追且射,定边被百余矢,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从徐达取淮东,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太祖令永忠还兵水寨御之,达遂克淮东诸郡。寻拜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进至瞿塘关,山峻水急,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帝制《平蜀文》旌其功。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追且射,定边被百余矢被:表被动

B.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薄:迫近

C.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数:列举

D.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次:驻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曾跟随兄长在巢湖迎接明太祖;有志向,受到明太祖的称赞;在鄱阳湖大战中有功,太祖给他赐八个字。

B.廖永忠战功卓著,曾经击败陈友谅,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邵宗愚;曾经回到京城,太祖命令太子率官员迎接他。

C.因为平定淮东、闽中、广东和四川等地,廖永忠官职屡次升迁;每到一地,他都善于安抚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

D.太祖认为廖永忠指使一些读书人窥测圣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对他不满;后来廖永忠犯了僭越使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

十三、(2014届河南焦作市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①以价输官。彻里日:?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二十四年,桑哥为相,引用党与,钩考天下钱粮,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日:?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鸟马儿、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

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日:?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⑦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九年,以疾薨,年四十七。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

【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彻里爱护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

②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

③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④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⑤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⑥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彻里的曾祖太赤曾任马步军都元帅,跟随太祖平定中原有功而领有徐、邳二州。彻里幼年丧父,由母亲蒲察氏教他读书。

B.彻里正直敢言。桑哥为相时,利用职权大肆搜刮,百姓苦不堪言,大臣畏惧桑哥的权势,不敢揭发,彻里则毫不畏惧,据理争辩,最终使皇帝醒悟。

C.彻查桑哥时,彻里亲率羽林军抄没桑哥家产,所抄半数为奇珍异宝。接着又奉旨清查桑哥姻族,将他们弃置于街市为奴,大快人心。

D.彻里军纪严明。在担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期间,汀、漳盗寇作乱,彻里率军前去平定,军队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十四、(河南省焦作一中2014届高三定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

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臵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

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寻以守边劳,进左都督。久之,炒蛮偕妻大嬖只袭掠边卒,官军追破之。土蛮犯辽东,继光急赴,偕辽东军拒退之。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大宁都司署:代理。

B.嘉靖中嗣职嗣:继承。

C.长短兵迭用迭:交替。

D.继光邀击之仙居邀:邀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继光自幼性格洒脱。虽家庭贫穷,但喜好读书,精通儒家经典中的大义,后来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到山东防御倭寇。

B.戚继光善于挑选土兵、训练士兵。他发现卫所军战斗力不强,就挑选精悍的士兵,运用独特的训练方法,配备精良的武器,练成了名闻天下的“戚家军”。

C.戚继光对倭寇战争屡次取得胜利。先后九次击溃敌军,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士兵训练精良,而且号令严格,赏罚公平。

D.戚继光晚年境遇凄凉。尽管他军功显赫,但是在张居正死后,就被改任到广东,后又被弹劾罢官。

傅光宅推荐他,可是戚继光反而被削夺了俸禄,不久死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2)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十五、(201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竞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六十六》)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裴政善于断案的一组是(3分)

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②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③察情既敌,须以证定

④政数切谏,太子不纳⑤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⑥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3分)

A.裴政很有才干,被人们称赞。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文书案卷堆满桌子,能够迅速作出公正判断。

B.裴政断案公平,为人正直。在受命审理刘荣一案时,面对刘荣党羽的诬陷与太子的责问,他分析事理,依据证人证词,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C.裴政执法宽严适度,他允许死刑犯人的家属到狱中探望;对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马上揭发,对那些再三犯法的人则严惩不贷。

D.裴政刚直不阿,他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曾经多次遭到权臣的忌恨;后来因为直谏大子,被调出京城担任襄州总管。

十六、(2014届河南洛阳市高三期中)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赖之。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道路渐通,县治遂复。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成化元年,擢高州知府。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又疑民阴附贼,辄戮之。贼缘是激众怒,为内应,城遂陷。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时贼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驰甲罗拜。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汝,我子也。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不信,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镛曰:?馁矣,当食我。?公长为跪上酒馔。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夜解衣酣寝。贼相顾骇服。再宿而返,公长遣数十骑拥还,镛止骑城外,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公长益感激,率党数千人来降。公长既降,惟晓恃险不服。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州。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晓亦降。擢按察副使,益招剧贼侯大六、邓辛酉等,给田产,分处内地为官。治绩闻,赐诰命旌异。旋抚贵州。苗阿溪者,桀骜多智。守臣皆纳溪赂,骄不可制。镛至,询得溪所昵者二人。遂以计擒溪,磔之。镛居官廉。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乞骸骨,不许。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明史?孔镛传》)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孔镛以诚意招降贼人的一组是(3分)

①留钱偿其直以去②镛徐下马,入坐庭中③再宿而返

④取谷帛,使载归⑤独与羸卒入⑥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镛与民方便,治理有方。他在任县令时,曾把粮仓建在便于百姓交税的地方,也曾以身作则,赢得百姓的爱戴,逐渐使道路畅通,恢复了清明安定的县政。

B.孔镛仁厚爱民,措施得当。从应对瑶民袭扰高州一事中可以看到:前任知府对百姓疑心重重,不放众人进城;孔镛到任,则大开城门,接纳躲避灾祸的民众。

C.孔镛有勇有谋,处置果断。贵州苗人阿溪桀骜不驯,又狡猾异常,当地官员不得不纷纷贿赂此人,更助长了阿溪的嚣张气焰;孔镛到来,用计活捉并杀了他。

D.孔镛廉洁奉公,深受信任。他为官清廉,三十来年,一直在边疆地区历任多职。因接触瘴气染病,请求退休,但未被皇帝批准,后来故去在返回京城的路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

(2)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

十七、(2014届河南南阳市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父夷简器异之,曰:?他日必为公辅。?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召试馆职,不就。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竹閤门。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度。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如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公著曰:?尧、舜虽如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因试劓、刖,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除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俄永乐城陷,帝临朝叹曰:?边民疲弊如此,独吕公著为朕言之耳。?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议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臵谏员,以开言路。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欢呼鼓舞,成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诛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后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元祐三年四月,恳辞位,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明年二月薨,年七十二。

(节选自《宋史?列传》)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吕公著正直敢言的一组是

①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②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

③边民疲弊如此,独吕公著为朕言之耳④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

⑤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⑥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考题形式和设题角度 2、掌握知识体系 3、强化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二、教学内容 1、考题形式:(1)单选题;(2)翻译题 2、设题角度:(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法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筛选文中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知识体系 (1)应该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 (2)常见古今异义词 (3)偏义复词 (4)常见通假字 (5)常见实词活用 ①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②名词用作状语 ③名词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 ④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 ⑤形容词用作名词 ⑥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6)应该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7)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倒装句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状语后置 ④省略句 a省略主语 b省略谓语 c省略宾语 d省略介词 ⑤固定句式 a表陈述语气 b表疑问语气 c表反问语气 d表感叹语气

4、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1)理解实词意义的方法 ①联系上下文推断 ②通过语法词性推断 ③根据整句句式推断 ④迁移联想推断 (2)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通过在句中位置来判断 ②根据上下句关系来判断 ③联系具体语境来判断 ④结合课文迁移联想来判断 (3)翻译句子的方法 ①原则:信、达、雅 ②具体操作六字法:留、增、删、补、换、调 ③依据: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前 后语境 (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①通读全文,把握体裁特征: 传记,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 ②其名为银________ ③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④其真无马邪________ (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何陋之有 D. 甚矣,汝之不惠 (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 (2)C (3)设问 (4)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①其:代词,其中的;②其:代词,它的;③其:代词,他;④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⑵“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C。 ⑶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问句。 ⑷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①虽:虽然。俱:一起。若:比。句意是: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 其:表选择疑问,是…还是… 。句意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故答案为:⑴① 其中的;② 它的;③ 他;④ 难道。⑵C;⑶设问; ⑷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 而或长烟一空/湖心亭一点 C. 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增其旧制/其西南诸峰 B. 不以物喜/策之不以其道 C. 感极而悲者矣/人不知而不愠 D.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水之乐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B. 文章第1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第2段情辞转为激昂。第3,4段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及其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 C. 作者详写楼,略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然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 D. 本文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1)C (2)A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羽衣、羽客) ?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人名)复留兼旬而后别,唯不敢纵饮矣. ?无虑吾农事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吏民皆安堵如故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 ?匈奴人民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宽尝于坐被酒 ?倍道、倍日 ?比年一小聘 ?比年以来,曾无宁岁 1、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2年北京卷)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

【在线教育】文言文阅读专题(一)(讲解版)

【在线教育】文言文阅读专题(一)(讲解版)时间:3月4日 (广东名校模拟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珠海市答案 10: D 11: A 12: C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 【哲宗即位,(苏轼被)授朝奉郎、登州知州,征召他做礼部郎中。升迁为起居舍人。】 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苏轼从忧患中被起用,不想骤然间登上要职,[向宰相蔡确]推辞。蔡确说:“你徘徊 不进已经很久了,朝廷中没有比你更合适的。”】 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当先公耶?”卒不许。二年,兼侍读。 【苏轼说:“从前林希和我同在馆里,而且他年纪大。”蔡确说:“林希真应当比你先起 用吗?”终于没有答应。元祐二年,兼侍读。】 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 辄首肯之。 【每次在皇帝面前诵读到治乱兴衰、奸邪正直及朝政得失的时候,未曾不反复开导,希 望对皇帝有所启发。哲宗虽然恭敬沉默不说话,常常很赞成。】 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 流,而强之使东;夏人入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 【曾经读到祖宗的《宝训》,因而讲到时事,苏轼一一地诉说:“现在赏赐处罚不分明, 善没有勉励恶没有禁止;又黄河正向北流,而硬要它向东流;西夏攻入镇戎军,杀掠几 万人,统帅不奏报。】 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 言。 【每每出现这类事情,恐怕渐渐会成为衰亡和动乱的开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 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018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详解)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 卢志字子道,初辟 ..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志曰:“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颖从之。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颖纳之,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俄而众溃, 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 ..千人而已。志复劝颖早发。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及使呼人,道士 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 ..,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 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 ..,与百姓同其休庆。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卢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B.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C.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D.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辟”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授”“拜”等词语。 B.“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勇猛精锐的兵士。 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赦书”是皇帝用来传达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气量出众,便给予他重任。 B.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用兵的奇谋。 C.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慢博取民心。 D.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诚不渝的将士护卫皇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5分) (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5分)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四个步骤(供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 ③鲁公治国________ 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 汝心之固公善之 C.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 D.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5)【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 (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1)筑径通之 / 设栏护之 / 又何忧焉? (2)改变;穷尽;修建;决断或决定

【名校精品】2021届高考文言文专题知识点梳理

高考文言文专题知识点梳理 知识梳理 知识点1.人物传记类型文章的特点: 所选的人物传记文言文,其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并且文体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而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知识点2.人物传记文言文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 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知识点3.传记类文言文涉及的文化常识: (1)官吏选拔的术语 ①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它是一种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的制度。 ②荐举、征辟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也可叫做察举,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东汉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此外,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③科举制:创于隋代,发展完备于宋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铨选制度。考察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各科考试方法和内容各异。明代以后考试程序又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前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 ④除此以外,还有军功、郎选、恩荫等途径。 (2)授官的术语 ①举:提拔,任用。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史记·五帝本纪》)

(语文)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实词推断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实词推断 一、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及练习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与敲击有关。 例1、可以独飨(xiǎng)白粲(càn)。 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例2、王怒曰:“劓(yì)之”。劓:割掉鼻子。 例3、家人瞷(jiàn)见者,悉惊愕。“瞷”可根据字形,推断为形声字。与“看”有关,眼睛透过门缝看东西,意思是“窥见”。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戚______________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舶舳______________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磴______________ (4)径造庐访成造______________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籴______________,粜______________ (6)臣父母春秋高,冀得一归觐(jìn) 觐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2)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 (3)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4)形旁为走,意思为到。 (5)上入下米,意思为买入粮食。上出下米,为卖出粮食。 (6)觐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二)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______________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______________ (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趣______________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______________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 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 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 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 (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 【答案】(1)B (2)①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B原来;原因。C好像。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时时:不时。间或:偶然。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②王:这里做动词有,为王。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和诸侯们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 ③鲁公治国________ 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 汝心之固公善之 C.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 D.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5)【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 (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1)筑径通之 / 设栏护之 / 又何忧焉? (2)改变;穷尽;修建;决断或决定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从开学到现在,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可以说速度放得很慢,因为我们的学生,更因为一轮复习的要求——夯实基础。特别是在文言文的复习上利用时间最长基本上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现就对文言文专题复习做一些反思。 一、开学初学生自己就分析弱项,制定月计划,大部分组内都涉及到文言文的复习,因此我提出建议:每周总结一课的文言文翻译,找出至少十句,且每句含有三个以上的知识点,并将知识点圈出。(目的:让学生认真翻译课文,并将文言基础知识复习一遍,有踩分意识) 二、在10月份我们正式开始文言文复习,首先是文言实词的复习,为了调动学习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文言实词常见情况,并上台示范举例讲解。其次,是虚词的复习,由于虚词考查近几年相对淡化,学生复习的依据就是复习资料《3年高考2年模拟》中的知识点,并要求他们将其掌握。最后是文言句式的复习,方法与实词复习一样。在学生归纳总结过程中,我又要求学生课下将必修和选修上的文言文翻译一遍,同样是写十个句子,并找知识点。这样反复抓学生,相当于文言文课本的复习单学生就两遍,再加上后边的试卷练习,总共三遍。课本基础扎实了,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知识的迁移也就相应简单了。我们探究确立的文言文复习课的基本模式大体有五个环节: (1)依据考纲的要求,以学案导学的形式明确复习的目标要求,明确需要梳理、掌握的重点内容,尤其明确复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复习。(放在课前)这一个环节也可放在课上,不过鉴于充分性的要求,最好放在课前进行。在前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以学案的形式,把这节课复习的目标要求、复习的内容以及方法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先自主复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先有一个比较熟悉的认知和切入,让学生能带着点问题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检查复习的情况,让学生展示自己复习的成果,进而明确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9分钟)首先让学生自由交流一下复习的情况,尝试以合作的形式解决在前一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告知老师。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可以以做活页训练或板书等形式对学生复习的情况进行检查,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尝试以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形式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及时告知老师;当然老师要时时关注学生复习的进展。对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要及时帮他们解决:个性的问题,随机当面单独指导;共性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下一个环节中进行集体指导。 (3)集中突破重难点,并作适当拓展。(6分钟) 依据考纲的要求,就学生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疑难进行讲解,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作系统梳理;目的是弥补缺漏,帮助学生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操作模式:一是通过串讲甚至灌输的形式,梳理重难点;二是以学案导学的形式,给学生提供现成的总结好了的材料,指导学生去读,去理解,去顿悟,去背,去记。 (4)训练巩固,点拨指导。(25分钟) 让学生当堂做精心设计好的训练题,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训练要限时,学生做完后,学生之间可互改,相互纠错,解决不了,教师点拨指导。 (5)整理感悟,能力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做好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整理,让学生在梳理课堂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感悟,获得能力的提升。可以是整理课堂笔记的形式,也可以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以上僖公四年 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②,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狄。——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卻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注释】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②尨茸:méng róng,蓬乱的样子。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专之渝,攘公之羭坚贞 B. 归胙于公祭肉 C. 公祭之地,地坟隆起 D. 被此名也以出蒙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既与中大夫成谋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B. 子其行乎其皆出于此乎 C. 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吴之民方痛心焉 D. 乃之梁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分别用龟甲、蓍草进行了占卜,占卜结果相反,他只相信了吉利的结果,没听从卜人的劝说。 B. 太子申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是骊姬阴谋诡计的牺牲品,出逃本可以成为一条出路,他却以自尽来表示抗议。 C. 重耳和夷吾比较聪明,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过错,又缺少正常的申诉渠道,在灾祸临头时通过外逃来保护自己。 D. 骊姬为了能够让她的亲生儿子成为太子,不惜在用毒辣手段陷害太子之后又嫁祸重耳和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史称颜真卿①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②逾于球③璧矣。 (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 【乙】 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④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 (节选自《史林测义》)【注】①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②啻:止,仅仅。③球:美玉,特指玉磬。④见……于……:表被动。 (1)下列对【甲】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B. 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C. 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D. 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宋祁称其“笔力遒婉”其真无马邪(《马说》) B. 今披阅遗迹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C. 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