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论题——

从4万亿救市投资看中国政府

姓名:关曌卿

班级:1209131

学号:120906207

专业:工程管理(卓越班)

时间:2014年5月25日

从4万亿救市投资看中国政府

摘要:

伴随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面对危机四伏的现状,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

面对外围经济的一片肃杀,国家需要“卷钱”来拉动内需,而群众需要卷纸来止住内急,卷钱和卷纸哪个更重要些呢?或许这场类似罗斯福新政的拯救经济行动将对中国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一月内连续第二次针对全国经济情况进行部署。相比于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由“一保一控”转为“保字当先”,此次会议将“保持”改为“促进”。

此次会议明确提出10条具体措施,计划到2010年总共投入4万亿进行投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四万亿投资效果评价建议

正文:

一、4万亿救市投资内容与会议内容

(一)从保增长到促经济

会议认为,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最近几个月数据显示,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已经出现下行势头,使得宏观经济从四季度开始向保经济发展转移,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布置第四季度全国经济工作,明确提出采取10项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0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核准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会议研究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

(二)三驾马车重心转移

专家指出,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内需,在不同阶段,经济拉动能力并不一致。

投资方面,由于国内经济依然属于起步阶段,尚有足够空间,中国对于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可谓驾轻就熟。因此加大基础投资,进行交通网络建设,促进环境改造等大投入的投资项目依然被采用。

另一方面,在出口拉动和内需拉动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矛盾,二者必然要择其轻重。

一般来说,如果要保证出口,低价竞争条件下,则必然要压低劳动力成本,过去国内一直以出口拉动经济,这也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消费能力不足。目前出口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开始启动内部消费计划,但是首先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为拉动消费,员工工资增长会导致企业负担加重。

前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对于保出口的篇幅依然不少,显示出两者之间难以取舍的情结。到此次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显示出口这驾马车日渐消瘦无力的情况下,更好选择就是喂肥内需这匹马从而继续带动经济增长。当然,为不明显增加企业负担,措施第九条提出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三)拉动内需从最基层开始

此次出台的十大措施当中,大部分篇幅用于政府驾轻就熟的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内容包括政府保障性廉租房建设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共交通、环境等,延续了以往投资拉动经济的一贯做法。

十大措施前两条针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的生活设施、住房等,另外还有措施明确加大扶贫力度,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用来稳定和保障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一部分群体,这一庞大基数的消费群体在免去生活后顾之忧之后,另外还有措施明确提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其有信心也有能力进行消费。

与此同时,放松银行信贷规模,有利于企业借贷同时增加流动性;在通货膨胀压力放缓的前提下,小幅上调商品价格(农产品、电力等)有利于引发居民对于未来物价预期的提升,从而也能激发消费需求。

专家分析,国内启动内需的第一步就是从覆盖面最广的农村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开始,如果这部分措施无法见效,则可能将优惠政策逐步向中产阶级转移。和低收入阶层相比,这部分人群的资产结构则将主要来源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等。

(四)总投资将达4万亿

会议表示,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要突出重点,认真选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要优先考虑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办成一些群众期盼、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大事。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要把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二、4万亿救市投资的影响

(一)顺利实现“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中国经济的同比增速,已经从一季度的6.1%、二季度的7.9%,上升到三季度的8.9%。在一季度遭遇近年来少有的增速谷底后,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仍在为经济的正增长而努力时,中国经济已经迅速走上回升之路。如此巨大的转变与四万亿的投资是分不开的。前三季度,在出口同比降幅超过20%、拖累中国经济的不利情况下,33.4%的投资高位增长和15.1%的消费稳健增长,共同拉起了中国经济昂扬上升的龙头。测算显示,前三季度,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拉动4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来看,投资的确对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扭转下滑趋势、逐步企稳回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重点领域,增幅非常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2.6%,其中铁路投资增幅达到87.5%。民生领域投资也相当抢眼,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72.9%。

一揽子计划的成功实施,有效稳定并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乃至来年经济的发展,都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正是基于一揽子计划取得的明显成效,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今后几个月,将全面落实和不断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更好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对逐月向好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利好信号。

首先,我们认为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非常及时。在我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部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订单骤减,原材料价格暴跌,用电量快速下降……正常的经济活动受到冲击,企业对于未来预期较为悲观,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业进入快速去库存化过程,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投资热情受到打压,居民消费受到抑制。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快速得到扭转,经济可能出现恐慌性下跌,为防止工商链条的多米若骨牌效应,建立好信心防火墙,中央在08年11月份快速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很快遏制了制造业部门恐慌性的去库存化过程,消除了消费者的通缩预期,使得实体经济依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万亿投资计划从一推出就对维持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四万亿投资对于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将从08 年开始显现。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灾后重建的提速,中游的机械制造行业、上游的钢铁行业开工率和产量环比上升,部分公司今年2月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随着更多投资项目开工,我们预期将有更多行业受益,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最后,很多人担忧的不是四万亿投资计划本身的效果,而是对于出口和国内消费没有信心。政府投资短期内可能无法带来出口订单的提升,但是四万亿投资中的技术进步、产业重组等投资从长期来看将提高中国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未来中国产品将不再局限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会包括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工人工资水平,从而拉动经济良性发展。而且,四万亿投资消除了消费者对于未来通货紧缩的预期,居民的储蓄倾向降低,消费和投资倾向增加。同时,四万亿投资中对于保障性住房和医疗、教育、文化的投资,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四万亿投资不仅仅是一个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短期投资计划,更是对国民经济的全面刺激计划。(二)房市开始复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比前8个月33.05%的增速加快。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73%。今年1月至9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050.4亿元,同比增长17.73%,增幅比1月-8月提高3个百分点。在4万亿投资方案与积极货币政策的共同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正在逐步回升。 2007年末至2008年底,房地产行业呈低迷状态,但是从2009年1月起,房市开始转好。截止至10月,全国

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从95.76上升至114.88,房地产开发指数也相应的从91.88上升至100.49,房地产开发综合指数也由94.86上升至102.03.受终端需求的拉动,中国房地产投资市场将在2009年下半年实现强势复苏,从而将中国房地产业带入整体复苏的轨道。在四万亿的投资方案和央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房地产行业正在逐步走向复苏阶段。(三)产能过剩及通胀预期压力增大

1.产能过剩问题显现

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所缓解,全年“保八”几无悬念,但当前经济中存在结构调整总体进展不快等突出问题。对此,我们并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后来看,调结构还是比较重大的问题。调结构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增长的分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中国经济的复苏基础还不太坚固。全国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10月份累计达到9.4%,而其销售收入增速8月份才累计达到1.56%,很显然,工业企业中存在很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

2.通货预期压力增大

另一问题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显著超越了GDP增速。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货币政策得到一个比较充分的体现,表现在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上,已经连续保持在28%到29%这样一个水平。客观来看,高速的广义货币投放量有效地刺激了经济计划的实施,也实现了通货紧缩的逆转,但是另一方面也对之后的通胀产生了预期。在全球流动性条件总体十分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国内货币增长较快,消费和投资需求明显回升的情况下,通胀压力到第四季度会有所增长。

另外,国际热钱再次涌入,以楼市和股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依然维持高位运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也使得通胀预期大大增加。有些专家认为尽管CPI、PPI已连续几个月负数运行,很大一部分产品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从传统的通胀定义和成因上分析,短期内发生通胀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通胀预期应该未雨绸缪。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来看,杨瑞龙认为还不平衡。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目前来看主要是投资,90%以上来自投资拉动贡献,而且主要是政府投资,三驾马车中的外贸对GDP还是一个负的贡献率,消费需求这一驾马车虽有明显上扬,不过要实现替代外需还有很长的距离。从投资的方向来看,以“前一段时间的土地拍卖大都被大型国有企业以很高的价格拿走”为例,刘迎秋认为,这一方面表明,在4万亿的投资计划中,给大企业的贷款多了一点,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是,中国的房地产业特别是商品房的价格在老百姓的收入还没有足够高的时候,价格却畸高,可能会导致劳动者的收入和他的支付能力之间矛盾的加深。

物价从2008年底至2009年7月,物价水平一直是走低趋势,其中最大的降幅最大的是2008年11月的0.8%,但是从2009年8月分开始,物价水平环比增速为正数,随着经济的复苏,不得不让人开始担心通货膨胀的危险。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

1、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

2、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

3、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

4、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

5、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目前物价并没有正增长,即使明年上半年物价上涨3%,也不意味着通货膨胀。物价低的时候,政策应以宽松偏中性转移,而不是宽松向紧缩转移。即使物价增长达到3%到6%之间,也还是应选择中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而不应该紧缩。

(四)固定资产增长率的变化

2008年全年平均固定资产增长率为25.5%,最高季度时达到27.0%,但2009年均固定

资产增长率达到30.1%,最高季度曾达到33.5%,为近几年来之最。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情带来的是房价的飙升和股市的上扬,从09年3月份到10年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同比增长从0.2%达到1.2%,环比增长从–1.3%一路上涨到11.7%,人们投资房产的热度也随着房价的上升而上升,而消费倾向却更加被抑制,随之而来的是持续升温的产能过剩。

(五)消费贡献率与资本形成的贡献率

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6.3%,平均投资率为23.6%。2000―2006年,我国投资率由36.4%上升至42.7%,7年平均投资率为40.73%;最终消费率由61.1%下降到50%,7年平均消费率为55.73%, 2009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52.5%,拉动GDP4.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投资)对GDP的贡献率92.3%,拉动GDP8.0个百分点。根据世行的测算,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年均9.8%的GDP增长率,除了有2%—4%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外,其余6%-8%的增长率几乎都是来自于资本积累的贡献。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出口拉动型,而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又导致了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尤其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消费拉动的模式一再被抑制,扩大内需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未见成效。

(六)从民生问题看这次刺激计划

1、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增加就业,从某种程度层面来讲反而使得失业率上升

首先,从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2000万农民工失岗返乡、60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两大群体叠加,就业压力陡增。城镇新增就业增速在下降,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在减少,现有的工作岗位流失非常严重,这些都是出现的新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老矛盾,比如总量矛盾、结构矛盾还没有破解。新问题又不断出现,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它的实体经济的疲软直接造成了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2009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2007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这么多企业倒闭,肯定会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2009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8.7%的增长,大约创造了900万个工作机会,但应届毕业生就有611万人。据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估计,611万应届毕业生中,将有200万人无法就业。因此,中国的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棘手的、紧迫的难题,一个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想要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恐怕只是奢望。

再次,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来看。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其中出口和投资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出口的增长带动了每年大概三分之一的就业,最近几年就业增长大概在每年八百万到一千万左右,2007年超过一千万,出口企业对于就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而当前的出口放慢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以拉动投资为主,对提高出口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直接影响是很有限的。

最后,目前所有的政策都不具有就业导向的性质,同时也没有出台专门的失业应急措施。现有的刺激方案主要以加大投资刺激重工业,缓和制造业为核心,而这些行业大部分都是资本密集型的,不具有大规模就业吸收的功能。并且,在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和难以在短期发挥功效的约束下,政府必须建立专门的失业应急措施。

2、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资产泡沫的形成

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在顺利完成“保增长”任务的同时也顺便带来了副作用:银行信贷激增,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资产价格特别是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随之迅速上涨,并且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通货膨胀预期正在快速形成。背后推手之一即是银行争先恐后的信贷量。2009年将近10万亿的信贷规模是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的近3倍(2008年由于刺激政策而不具可比性)。大量的信贷蜂拥而至必然有部分信贷未流入实体经济而转道进入股市,这将带来资

产价格泡沫膨胀风险。据测算2009年新增贷款与GDP的比例高达40%,而往年这一比例一直稳定在10%~20%之间。这说明目前的实体经济增长并没有吸纳如此多的信贷资金。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导致全国范围的投资失控和投资过热,于是之后又不得不采取降温的调控政策,叫停一大批建设项目,半拉子工程,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此外,受到流动性宽裕和经济回升、企业盈利改善及通胀预期的影响,2009年以来资产价格重回高位且大部分机构预计:2010年资产价格可能大幅上扬后形成明显泡沫。这使得2010年宏观调控面临的局势将更为复杂。通过制造一个信贷泡沫来催生一个资产泡沫再打造8%的经济增长,这种方式无法持续。可靠的办法还是要把短期政策和长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年度的GDP增长,要着眼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所以,当下问题的解决方向就是逐步、合理的缩小刺激政策,退出刺激政策,同时启动结构上的改革,让中国经济有一个更可靠的发展基础。

3、经济刺激工具的陷阱

比如有些工具可以短时间提高产能利用率,拉动经济的增长,但却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害处,尤其是把国有企业当做经济刺激的执行者,中国在此轮经济刺激中恰恰采取的是膨胀国有部门的做法,甚至还推动国有企业对私营企业的收购,很多国企就趁着东风对中小企业进行扫射,狠不得赶尽杀绝幻想着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打击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使得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排挤,使得占我国经济总量70%的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恶化,这70%的民营企业雇佣了90%的工人,造成民营企业萎缩造成大量的人失业,市场需求不景气,企业普遍不敢扩大投资,但总不能手握着钱看吧,为了寻求增值,甚至是保值这些游资便而这些钱最终的流向便是股市和房市,只有在这些市场上才有大笔热钱的活动空间。开始进入股市和楼市,使得我国股市和楼市能在全球经济这么萧条的大环境下火热,使得股市和楼市出现了部同程度的泡沫,这与政府开始说的保民生是不是有点南辕北辙,同时在政府投资撤出之后又会有一段缺乏民间投资的真空期,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极其不利。

目前的楼市和股市的小阳春便反应除了大笔热钱的流向,而以国企夺得“地王”的称号可以看出,这些担负着振兴市场和产业调整的企业,在获得大笔的资金后没有顺应政府的意图,而是转向了投机。在房市担负着政治风向标的时候,房市又一次的违背市场需求的回光返照,造成的恶劣影响可想而知。

4、经济刺激的方向

计划的这种方向可能对GDP的贡献很大,但却没有效益,就是没有那么大的福利贡献,不应该把投资的大部分力量投到基础建设上来,而是放到保民生这一块,对基础建设的投资这是目前中国政府投资的重要领域,也使得基础建设的产能过剩,现在基础建设投资的资本投资边际生产率正在不断的下降,日本在上个世纪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12岁的儿童数量呈递减趋势,但是日本却在建设更多的小学,另外跨海大桥和农村高速公路也没有那么多的车辆需求,中国也好像走到了这一误区,现在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得热火朝天,但是真的有这么大的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有个“鬼城”叫鄂尔多斯,那去看下高速路有那么多的车在上面行驶吗?上次我坐高铁一节车厢上的人那真是屈指可数,但是的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建设好似乎不在乎这样的现象,难道是他们不知道吗?这样的现象能说不是产能过剩造成的吗?

5、经济刺激引发地方等问题

“四万亿”引发了中国投资的狂欢,地方政府闻风而动。东北某省发改委工作人员称,当时加班加点乃至熬通宵是家常便饭。天津一位有国资背景的医药上市公司老总透露,2013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盘点报告2008年冬,有关部门打来电话,“你赶紧报个项目吧,再给你2000万。”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约为1万多亿,到2009年年中,

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

突击编报项目,审批中放松环保、能效、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一些项目势必存在隐患。南方某一城市,本来核算需要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但却上马10万吨的规模,由于项目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就匆匆上报,污水厂建起来了,可是政府配套资金跟不上,启用污水处理的管网系统却没有建起来,污水厂成为摆设。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几十条高速铁路相继上马,安全监管突显。在修建武九线九江至庐山段客运线时,政府招标的防水材料半数不合格;开通不久的武广高铁被一根香烟“熏”停三小时等事件也相继发生。

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资金被挪用。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区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其中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2009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国共需投入167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93亿元,占29.4%,地方配套1183亿元,占70.6%,不少县政府因难以落实配套资金,大量利用银行贷款,或拖欠工程款。2009年9-10月审计署对1981个项目的审计结果表明,部分项目建设不完全符合国家环保及土地等政策要求有的地方还存在用已完工项目申请政府投资补助、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

6、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遗症爆发,发改委多高官落马

素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发改委系统,因位高权重,十八大以来,多名有此工作背景的高官落马。3月2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有分析称,姚木根被查,很可能事情出在他任职发改委期间。姚木根任江西省发改委主任这几年,恰逢中国4万亿投资尤其是巨量的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几年,而地方发改委是政府建设项目的主要管理部门,江西各地、县市的重大项目投资都要通过发改委的立项和审批。

十八大以来,已有多名有发改系统工作背景的高官落马,包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河北省发改委原主任刘学库、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祝作利(曾任陕西省发改委主任职务多年)。另据统计,姚木根是今年被查的第5位省部级官员。

三、4万亿救市投资的评价

自“四万亿”刺激方案出台之后,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在本届政府即将谢幕的“两会”之际,舆论批评达到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也始终伴随着对制定该方案的温家宝总理的评价。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GDP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国务院在2008年11月推出被简称为“四万亿”的政府刺激方案。但在随后的几年,该方案的副作用爆发,这主要表现为由于天量的廉价信贷涌入市场,出现地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膨胀、产能过剩加重以及货币存量过高(M2)的问题,“救市”反而酿造了“危机”。

对于这样的后果,市场和公众感到焦虑和不安,政府内部也很不满。因为这意味着即将起航的新政府,继承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政策积极一些,就会遭遇通胀与资产泡沫的威胁,因此只能先引导过高的货币存量与房价软着陆,为“四万亿”擦屁股。地方政府也因负债过高而苦恼,不仅无法像以前那样拥有财政自由去天马行空般的投资,还要承担巨额的还债压力。

由于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四万亿”工程中不计后果地借债,以至于目前难以偿付,他们希望中央政府承担或者至少豁免一部分债务。因为,地方政府认为,在当时是中央政府要求地方上报项目,尽快开工,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要求银行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放贷或购买债券,“地方是按照上面的指示与命令办事”,中央政府理应共担成本。地方政府希望在本届政府谢幕之前将债务责任划分清楚,以免新的中央政府不认账,完全由地方消化。但目前这个希望似乎落空,这使得地方上对“四万亿”的不满加剧,制定该项计划的温家宝总理成为责难目标。

针对这些声音,温家宝总理做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回首这五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有效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实践证明这些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央行行长周小川等也特别为四万亿方案进行了辩护,但他们在坚持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承认该政策存在利弊。周小川则认为复苏成功了以后又不愿意承担由其产生的成本是不现实的。

该如何评价“四万亿”方案呢?如果以结果来看,这项决策糟糕透顶,甚至是场灾难,复苏成本大到威胁到了国家经济的安全。但是,如果从最初的决策目标来看,则是正确的,因为当时经济增速过快下跌,政府必须及时出手防止信心危机传染,而且,如果救市力度不大可能无法稳定市场情绪。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四万亿”这样的猛药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该方案主要是对保障房、农村基础设施、铁公机、医疗文化、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投入与建设,如果完全按照方案实施,不至于产生目前如此恶劣的副作用。问题出在实施和执行过程,重复“一放就乱”的恶果。

当然,这种依靠投资扩大内需的方案,注定会有大量副作用,甚至是病急乱投医情况下的火上浇油。中国扩大货币供给“保增长”,这会在未来制造更大危机,比如资产泡沫、债务危机与产能过剩等。这是因为,中国当时处于产能过剩与资产泡沫的状态,如果“向市场继续注入廉价的无限的流动性,将导致大量无法在生产领域投资获利的资本流向资产领域,并吹起泡沫”。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谨慎的货币政策,采取可控的财政刺激政策”,以“转型困境”来对待这场危机,但中国政府仍然选择了不惜一切代价“保增长”。不幸的是,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刺激计划主要由银行信贷完成。银行部门被要求配合保增长的刺激政策,满足地方政府和大企业的资金需求,大量国有企业“被迫”贷款,因为在产能过剩且需求恶化的条件下,没有企业想要设备投资,扩大生产。后面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

地方政府毫无节制的借贷(抢资源)演化成“平台危机”;从事制造业的大型民营企业被迫借贷后不得不去投资地产,以减轻还息压力;央企除了投资地产外,拿着廉价的资本向上下游蔓延,出现“国退民进”现象,连年亏损的国企山钢的竟然可以收购盈利的民营日照钢铁,这些“大到不能倒”的财神爷成为各地方政府争夺的目标,而中小企业融资因挤压而异常困难。

由于信贷大规模的流入市场,房价出现暴涨,真实通胀水平迅速上升,这也抬高了中国制造成本,削弱企业出口竞争力,加速企业外迁。中国的产能过剩情况更加恶化,三四线城市地产投资大跃进也造成了过剩。在这些副作用显现之后,政策“退出”并不坚决,比如货币紧缩政策,在数量控制的同时又维持较低利率,刺激了民间借贷的疯狂以及“影子银行”的壮大,这种“开后门”的做法意味着政府为保增长而实施了“假退出”,更搞乱了金融体系,以至于目前中国的M2接近100万亿的规模。这种做法或许受到了政治周期的影响,即本届政府希望以稳定的经济形势谢幕,但却积累了更多的难题。

到底由谁为这样的后果承担责任呢?

目前的舆论和意见确实大多指向作为“四万亿”方案的制定者温家宝总理,一些意识形态倾向强烈的人士也借机抨击。由于温家宝在任上的施政言论与施政结果反差太大,对于习惯“听其言,观其行”的中国人而言,确实不能理解为何过去十年如此糟糕,因此,舆论对其个人的确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笔者认为,需要承担这一后果的是体制而非总理个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体制”问题,这也是体制的“原罪”。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总理在国家权力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宪法,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总理是中央政府的首脑,总理领导各中央部委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实行总理负责制,即国务院工作的决策权在总理,出问题也要总负责。

但这并意味着总理具有真正的政策决定权,因为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央政府及其首脑总理必须接受党中央的领导。因此,总理是党的政策最高执行者(各级政府也要接受党委领导),只能服从并执行“重大问题党中央集体决策”的原则,不能独立制定重要的政策。这种体制以及总理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总理有时候需要为党而非自己的决策失误承担责任;如果总理发出不同于党中央的声音,会随时遭到罢免,在80年代,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总书记都曾有过此种经历。

在中国,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是国务院和总理,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个会议一般在每年最后一个月举行,参会者有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和政协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及军队负责人,甚至包括央企领导,对下一年的经济工作实行集体决策。国务院每年的经济工作就是执行该会议的制定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经济任务和目标。200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比“四万亿”方案晚了一个月,但该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并要求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可以看出,“四万亿”只是起到“药引子”的作用,真正促进“大跃进”的是该会议制定的政策。如果说国务院制定的方案只是技术性的话,那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是政治指导性、纲领性的,但是这样的决策又不具体,作为执行者,只能为了完成政治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了。

为贯彻会议的部署,国务院立即配合发布了所谓的“金融30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满足合理资金需求,“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争取”的结果是2009年M2同比增长高达29.36%!信贷规模急剧膨胀,造成了覆水难收的局面,货币失控而非“四万亿”才是制造目前乱象的根源。

但追根溯本,还是党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以GDP考核官员政绩的做法,造成

了体制内部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其他后果和成本(比如环保、民生、食品安全等)的现象,如果经济增速低于中央目标就是政治不正确的表现,作为总理以及各级政府都必须遵守这样的游戏规则,任何有损于增长的政策有违背中央意志的风险并要承担政治责任(温总理的第一次抑制过热的调控就曾遭到这种责难),所以,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几乎一直处于过热状态,这也造成了“年年调控”的现象。总之,不管是谁做总理,在2008年的危机中,体制内的“X万亿”刺激方案必定是要出台的。

至于过去十年改革停滞而毫无作为,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国务院不应该承担责任,而是党中央,作为政治局常委的温家宝总理也只能最多承担九分之一的责任。本届中共中央实行了九人组成的集体领导体制,“缺乏核心”削弱了中央决策能力与权威,再加上外部的干扰,使得本届中央政府几乎没能做出重大的改革决策(参见笔者在FT中文网发表的《中国改革需要集权》)。没有一个强大而有效率的党中央支持,只能有一个“无为的弱总理”,想要有为,则可能面临因挑战党中央并遭罢免的命运。因此,在权责不对等的条件下,一味责难有心无力的总理,是非常不公平的,这或许是温家宝多次呼吁启动政治改革的原因。

事实上,国务院如果想要推进经济转型并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摆脱“调控”游戏以及避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现象,需要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比如取消GDP至上主义、打破国企垄断并实现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政府退出市场避免过度干预、改革税制(尤其是分税制)、建立独立的央行以及货币体系等等。但能够决定改革的权力并不在国务院,甚至一般政令都出不了中南海。

因此,中国需要启动政治改革以实行新的经济与社会现实。首先,要让党中央变得更有效率,能够做出改革决策并得到有效执行,而且要确保向着民主与法治的方向稳步前进,这是过去十年的重要教训;其次,突破官僚利益集团阻力,打击腐败,依法治国,建立一个权责分明的权力体系;其三,向社会放权,允许社会自组织,建立国民有效监督政府的体系;其四,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打破国企垄断,避免政府过多干预市场,建立独立的货币体系与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等等。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制度化良性运转,而不是依靠个人,或者是一套权责不明的混沌体制。当然,如果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国的政治体制仍会重复“失去的十年”,甚至可能是“最后的十年”。

四、4万亿救市投资后的建议

1、建立健全经济法律和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不久,由于是新的市场经济,所以有很多的地方不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甚至在某些地方是一片空白,没有法律、法规去规范市场经济行为,这对于市场经济来讲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这好比是一栋建筑物与地基的关系,如果地基没有打好不管你以后建多高、多雄伟,都随时有可能化为乌有,所以必须要加强立法,完善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让这些完善游戏规则指挥市场的运行。

如果中国是一个经济法律、法规很健全的话像遇到这样的经济危机政府就不必要像赶鸭上架一样进行如此的经济刺激计划,政府只需加强对经济行为的监督和指导或进行一些必要的宏观调控就可以了

2、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沉积的民族应该是一个沉得住气、很有远见并有全局观念的,但是在现在的中国人身上很少看得到这种文化沉积的现象,现在的中华民族就如同一个新兴的国度,表现得是那么的急躁、急功近利,都只想着怎么在最短时间里获取最大的利益,完完全全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这些皮毛倒是学得挺快的,但是西方经济学的精髓我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懂的。

改革开放的确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的败笔——精神文明的建设,自从改革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就如同一个冤魂在大家身边围绕着,使得原来有历史沉积的民族不再深沉,不再有远见,反而变得急躁了,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利益,好像这个世界除了利益就将不复存在,央企为了利益将民族企业逼上绝路,为了以后的发展创造机会,创造利益,但是你们可听说过羊与狼的故事,如果在一个没有竞争的环境里生存的话也同样会使自己走向灭亡;陈晓为了利益与多年来为他提供发展平台的东家进行了斗争,想将黄光裕赶出国美,这种反客为主的事情的发生将会使多少人心寒,难道就没有一丁点的信托责任吗?那谁还敢把自己的公司托付给职业经理人啊!这对于公司的发展是一致命弱点,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也是。

所以在市场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将精神文明重新定位,不要停留在口头上光说不练,而要付诸于实践,没有道德的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还有多大的区别?在人与动物都没有分清的情况下谈发展你们不觉得可笑吗?

3、政府不要过多的干预市场的运作

中国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市场,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远去,市场经济改革已经有了三十三个年头了,但是还是没有完全的告别政府计划经济的范畴,计划经济的确有很多市场经济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同时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不是真正的知道市场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都是凭着经验、惯例,甚至是感觉进行一些经济行为,这样的话很多情况下会起到反作用,只有市场自己知道知道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东西,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但是过多的政府行为对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那么的好,很有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对经济的发展有致命的毁灭,所以政府就是制定完善好游戏规则就行了,因此政府还是要把前面两点做好,然后要做的就是监督各个经济主体严格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市场行为。

4、使民间投资发挥作用

能否通过政府投资有效“撬动”民间投资,使民间资本从政府手中接过保增长的“接力棒”,关系到经济回升的可持续性,也是衡量经济是否真正复苏的关键所在,已成为当前和下一步的关键之举。

5、出口创汇型企业要创新,另寻出路

海外订单的减少,是金融危机传导至国内经济的最直接体现。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

车”之一,我国出口降幅虽然缩窄,但由于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外需萎缩的局面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这成为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创汇型企业不能在全部依赖出口,要创新,从而找到另一条出路。

6、调整经济结构

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急剧萎缩使这一难题进一步凸显,使我们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的任务更加紧迫。“随着形势好转,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过于依赖投资、过于依赖消耗资源等弊端再次暴露。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终胜利的根本途径,也是应对后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

7、防止产能过剩,通货膨胀

几点关于防止通货膨胀的意见:

1. 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价格监管体制和调节机制

2. 深化外汇、外资管理体制和调节机制的改革, 加强对外汇外资的调控力度。

3. 在治理方式上, 力争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避免一刀切带来的负效应。

4. 经济体制的有效改革

五、结束语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信号价值大于其实际投资启动价值。虽然该调控行为在短期内可能会促进中国经济好转,但其规模不足以弥补经济深度下滑带来的缺口,且在世界经济萧条的时期,这个数字是渺小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目前萧条产生的内置机理,其性质没有解决中国本轮经济下滑的内在矛盾,对于经济振兴也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目前问题的解决方向就是逐步缩小刺激政策,退出刺激政策,同时启动结构上的改革,让中国经济有一个更可靠的发展基础。

总而言之,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从外部环境看,虽然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密切跟踪形势的变化,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因势利导、持之以恒,才能一步步将中国经济送入新一轮增长期。

参考文献:

【1】胡平,张晓昕,四万亿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基础效应分析,货币与资本,2010(1).

【2】白结林,对政府扩大内需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思考,南方论刊,2009(4).

【3】王曦、陆荣《危机下四万亿投资计划的短期作用与长期影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戴艳军、崔彦峰、杨利兵《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5】张悦《“四万亿”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商业环境2009年第6期.

【6】彭战《“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年春季座谈会”》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7】中国经营网中经观察——《“4万亿”后遗症?》

【8】王延春、杨中旭、郑猛《“四万亿”赶考》、《财经》,2010年3月1日总第258期.

【9】FT中文网中国经济《“四万亿”功过再议》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考试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专用通关题库第01关 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_____。 A: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B: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解析]题目中强调了“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体现了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体现了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平等发展权。A项说法不正确,我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性力量”。B项的内容在题干中未体现。D项说法片面,“其他发展中国家”不等同于“周边国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预算,2012年我国将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每人每年240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补助1050亿元,增长37%。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安排资金358亿元。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支持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安排资金114.83亿元。上述财政安排所体现的政府职能是_____。 A:平均分配国民财富 B: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C:完善医疗卫生体制 D: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 [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等,看似繁杂,本质都属于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职能。故本题选D。 3\某县委2011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逐渐地从“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转变为“群众关注什么,组织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论文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发展 政府行为是围绕着政府权力的运用而展开的社会活动,它包括政府统治和政府管理,其中主要是指政府管理。政府管理与政府职能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将政府职能进行分类,可分为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文化职能,因而,与这三种政府职能相一致,政府行为也可分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和文化行为。它们分别是政府调控经济利益关系、政治利益关系和文化利益关系的三种不同活动。 一、中国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 现代政府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政府不再直接经营竞争性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而是让市场去生产和供给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中国政府再造实质上正是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来创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由政府或是社会来有效、及时和足量地供给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 在这一治理模式下,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存在着多样化的机制,政府的精力主要集中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上,营造有利的激励环境,建设与完善市场制度,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行。 二、政府公共服务主要模式分析 从政府在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这一角度划分,政府公共服务主要模式可以归纳为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主导型公共服务模式、参与型公共服务模式和市场型公共服务模式。 (1)政府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政府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是政府包揽一切公共事务、社会一切公共福利来自于政府的模式。它基于政府是执行人民意志的“公仆机关”这一理念,是全能主义政治系统下无限政府观念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具体表现。 政府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的主要特别特点就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中自上而下一统到底,方方面面无所不在。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除了承担自身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外,还承担了公民个人以及社团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2)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模式是政府在公共服务生产供给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共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政府牢牢掌握公共服务供给的规划决策权,强化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宏观调控,并对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同时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进行直接经营和直接干预。 (3)政府参与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政府参与型公共服务模式是政府将公共服务的生产、供给和管理的基本环节和过程交给社会,政府只以参与者角色在其中拾遗补缺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民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主导公共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的范围内,提供维护市场秩序、社会公正、科教导向等等公共产品的不同组合,防止暴力、偷窃、欺骗和强制履行契约行为的发生。 (4)市场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市场型公共服务模式是政府与市场分权、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公共服务过程的公共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市场对公共服务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

超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答案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期末考试(20) 成绩: 71.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中国政府的两大营养系统是()。0.0 分
A、立法系统和监督系统 B、 信息传输系统和监督系统 C、 党内执行系统和立法系统 D、 信息传输系统和党内执行系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2 单通道信息传输机制的特点不包括()。1.0 分
A、 决策的上行和下达不分离 B、 国家垄断信息网络,信息机构国营化 C、 新闻媒体和学术团体都无法对国家的高层决策直接起到 作用 D、 政府过程公开化、透明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下列不属于中共中央高层议事协调机构的是()。1.0 分 A、 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 B、 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 C、 中央巡视工作协调小组 D、 中央地质勘察基金领导小组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下列不属于新兴阶层的是()。 0.0 分
A、 企业经营者 B、 知识分子 C、 个体劳动者 D、 自由职业者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5 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0.0 分
A、 行政系统编制预算草案 B、 执政党的内部审查过程 C、 人大的审查和批准进入正式的决策阶段

D、 签署主席令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6 中纪委的第一位职责是()。1.0 分
A、 维护党群关系 B、 维护党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领导地位 C、 维护党章和党的其他重要规章制度,保障中央路线方针 政策的执行。 D、 维护党的尊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对于中国“政治”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0.0 分
A、 政治是借助国家政权力量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B、 政治在中国也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政府与政治

中国政府与政治 1、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政治的根源在经济政治的核心是政权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2、政府 大政府与小政府一般意义的政府、国家机构的政府、非国家机构的政府 3、政府过程: 指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包括政府各权力机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如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监督与反馈过程等。 4、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注重抽象的价值判断与逻辑推理,使用定性与演绎的方法,结论是“应然”;集中于政治理论和政治哲学。 经验研究:注重可见的事实和实证,使用定量分析和归纳,结论是“实然”;集中于政治行为和运行过程。 历史研究:研究1949年以来我国的历史,着重于期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期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某些联系和变化,一般是叙述性的,在叙述过程中加入一些原则性的评议。 5、研究领域 静态层面:政体、政党制度、领导制度、法律规范等 动态层面:决策权的控制、影响决策的因素、政策执行 6、研究内容 政府的结构,组织,制度,运作过程。影响政府以上活动和内容的政治因素。 二、宪政体制及国家权力结构 1、宪法的内涵 宪法规定国家根本任务的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公民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它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宪法包含的内容、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公民权利义务角度界定。 从宪法的法律形式和特点界定。从宪法的阶级属性和阶级本质界定。 2、宪法的性质 宪法的至上性和根本性宪法的原则性和全面性宪法的民主性 3、宪法的功能与作用 宪法功能:政治角度、法制角度、保障人权的角度、思想文化的角度。 宪法作用:对国家权力、政治制度、法制、社会经济、公民权利的作用。 4、宪法特点:原则性、稳定性、概括性、至上性。 5、我国宪法的演进:五四、七五、七八、八七宪法。 6、宪政体制 概念:指宪法以及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 内涵:宪法对于政体的规定一般具有原则性和纲要性,包括国家基本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的组织形式、原则以及权力的分配等等。特定的政治体制还需要其他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以往惯例等使其具体化。 7、中国宪政的基本规范 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宪法同时规定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生活的领导地位。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大纲 制定与修订时间:1997年制定,2002年修订,2004年再修订,2008年第三次修订。2011年第四次修订 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学 总课时量:54课时 开课系(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教材: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和行政管理学的专业主干课,是课程体系中起“提纲协领”作用的专业核心课,不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框架和实际政治发展背景知识,而且引发学生对“中国地方政府研究”、“农村政治学”、“市政学”、“比较政治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这些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积累。而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政府和政治发展问题,打通学科之间的人为壁垒,开拓学生视野。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内容、重点和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政府过程方法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研究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的特殊性和适用性,重点在于使学生树立“概念即方法”的方法论思想,为学生进一步开展初步的学术探索打基础。 教学内容: 1.“体制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方法” 2.政府、政府过程的含义与“偏离”假设 3.政府过程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1+4+2 4.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教学重点:政府概念;政府过程学说的方法论特征;政府过程方法的中国适用性 第二单元中国政治的基本问题与主要特点(9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政治结构的基本构成、党政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重点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基本政治背景,要求学生在既有的政治体制与制度框架中实事求是地了解、学习、思考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问题。 教学内容: 1.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6+1+2 2.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执政地位与宪法

中国政府与政治(二)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2014020000453 姓名吴豪 课程代码 110073 课程名称中国政府与政治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中国共产党组织机构自上而下分为三级:中央组织、()和基层组织。 A.地方组织 B.省级组织 C.市级组织 D.县级组织 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由()召集。 A.五;政治局 B.五;中央委员会 C.三;政治局 D.三;中央委员会 3.多党合作以()为活动的根本准则。 A.宪法 B.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 4.多党合作制度的具体途径与形式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 C.共同参加国家政权 D.共同领导国家政权 5、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具有()等自身优势。 A.政治优势 B.组织优势 C.界别优势 D.智力优势 6.()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A.乡镇 B.县 C.市 D.自治州 7.宪法修正案需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全国人大()以上的代表联名才能提出,并由全体代表()以上的多数才能通过。 A.三分之一;半数以上 B.五分之一;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一;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半数以上 8.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包括全体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和()。 A.预备会议 B.主席团会议 C.代表团会议 D.专门委员会会议 9.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特点有()。 A.选举权的普遍性 B.选举权的间接性 C.选举权的直接性 D.选举权的不完全平等性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1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A.立法权 B.重大事项的审议、决定权 C.选举与任免权 D.监督权 12.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包括()。 A.全体代表会议 B.常务委员会会议 C.专门委员会会议 D.委员主任会议 13.全体代表会议的会议形式有()。 A.预备会议 B.主席团会议 C.全体会议 D.代表团会议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分) 1.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 2.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是全体代表会议对其他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基本形式()。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作业

2014年作业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九章 村民自治有前途吗?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有,因为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广大农村的实践方式,是指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村民自治的开展和发展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基层民主,带动其他民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维持农村稳定,2、促进基层民主建设,3、启示了中国其他民主进程的开展。 第四章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国家主席的权力地位的?其重要性如何体现? 答:中国国家主席的权利是最高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各项国家元首的权力。 其重要体现为:1、公布法律权2、发布命令3、任免权4、荣典权。 第一章 你对当前中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怎么看? 答:中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是1、平等权,2、政民民主和自由权,3、宗信仰自由权,4、人身自由权,5、受益权,6、特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中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2.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 第十章 简述政府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理论基点谈谈我国政府改革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答: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方向是国家有计划地、自上而下地推行的旨在调整国家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完善各项政治制定的变革。第一、政治体制改革对结构的调整。第二、政治体制改革上政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三、政府发展上政府工作报告本身沿着一定方向运作,国家权力及国家权力机关逐步过渡到和谐化、高效化、职能化和现代化。 国政府改革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政府机构得到精简、高效,政府职能得以转变,政府人事选拨任命和决策逐渐公化、民主化,政府行为益法律化,随着行政审批改革推进,政府权力日益分散到经济与社会领域,公民各种权利逐渐得到了体制认真可和法律保障。 政府发展内涵参见教材第261页,政府改革成就: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行政审批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发展方向:公共预算,大部制改革。也可以有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行政管理)作业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作业一、名词解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行政区划 3、国家行政制度 4、国家结构形式 5、特别行政区制度 6、政治协商制度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选举制度 9、国家行政组织 10、行政监督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参政议政 13、宪法 14、行政首长负责制 15、民主集中制 16、国家结构形式 17、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18、首长负责制 19、党组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主要原则。 2、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什么是国家行政组织?国家行政组织设置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哪些优点? 5、简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6、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色。 7、我国的行政区划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8、简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置的基本原则。 9、简述特别行政区制度的主要内容。 10、简述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 11、简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2、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哪些职权?

13、我国选举制度中规定的选举委员会的职责有哪些? 14、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16、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17、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论述题 1、试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与优点。 2、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如何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人大制度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及其优点? 5、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各民主党派的参政方式主要有哪些? 6、试述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举措? 7、比较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 8、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内容。

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201810040098 姓名韩雨珂 课程代码 110073 课程名称中国政府与政治(专)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中国共产党组织机构自上而下分为三级:中央组织、()和基层组织。 A.地方组织 B.省级组织 C.市级组织 D.县级组织 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由()召集。 A.五;政治局 B.五;中央委员会 C.三;政治局 D.三;中央委员会 3.多党合作以()为活动的根本准则。 A.宪法 B.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 4.多党合作制度的具体途径与形式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 C.共同参加国家政权 D.共同领导国家政权 5、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具有()等自身优势。 A.政治优势 B.组织优势 C.界别优势 D.智力优势 6.()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A.乡镇 B.县 C.市 D.自治州 7.宪法修正案需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全国人大()以上的代表联名才能提出,并由全体代表()以上的多数才能通过。 A.三分之一;半数以上 B.五分之一;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一;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半数以上 8.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包括全体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和()。 A.预备会议 B.主席团会议 C.代表团会议 D.专门委员会会议 9.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特点有()。 A.选举权的普遍性 B.选举权的间接性 C.选举权的不完全平等性 D.选举权的直接性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1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A.立法权 B.重大事项的审议、决定权 C.选举与任免权 D.监督权 12.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包括()。 A.全体代表会议 B.常务委员会会议 C.专门委员会会议 D.委员主任会议 13.全体代表会议的会议形式有()。 A.预备会议 B.主席团会议 C.全体会议 D.代表团会议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分) 1.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 2.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是全体代表会议对其他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基本形式()。

《中国政府与政治》单元自测题目(一)参考答案

《中国政府与政治》单元自测题一 一、单选题。 1.《代议制政府》的作者是英国自由主义理论家( D ) A.卢梭 B.孟德斯鸠 C.洛克 D.密尔 2.“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是( A )的名言。 A.亚里士多德 B.孟德斯鸠 C.霍布斯 D.休谟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 B )。 A.政府职能问题 B.国家权力问题 C.政府选举问题 D.政党政治问题 4.提出“政治学是研究受权力分配和运用的影响下的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学者是(C ) A.马克斯·韦伯 B.威廉·布卢姆 C.戴维·伊斯顿 D.罗伯特·达尔 5.(B )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6.政府组织具有(ABCD )共同特征。 A.权威的广泛性 B.成员的非自愿性 C.暴力的垄断性 D.权力的合法性 7.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阶级的社会有(ABCD )阶段。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8.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制定于( A )年。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9.人民主权原则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 C )提出来的。 A.孟德斯鸠

B.戴伊 C.卢梭 D.马基雅维利 10.与西方国家以分权制衡原则作为国家组织及其活动的方式不同,我国的国家组织及其活动方式是( C ) A.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人民主权 C.民主集中制 D.行政首长负责制 11.我国到目前为止出现过(ABCD )部宪法。 A.“五四宪法” B.“七五宪法” C.“七八宪法” D.“八二宪法” 12.宪法的一般性质是(ABCD)。 A.规范性 B.自愿性 C.强制性 D.科学性 13.宪法具有(ABC )自己的特殊性质。 A.至上性和根本性 B.原则性和全面性 C.民主性 D.规范性和强制性 14.我国宪法的原则可以归纳为(ABCD )。 A.人民主权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法制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5.中国宪法的特点是(ABCD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精神文明建设 二、判断题 1.中国现行宪法是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等五个部分。(√) 2.人权思想起源于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和18世纪德国思想家韦伯的天赋人权说。(×) 3.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宪法最直接的首要功能就是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巩固国家政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版)2016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阶级的本质是() A、 国家机关 B、 国家权力 C、 社会集团 D、 社会成员 我的答案:C 2代议机构最早在哪个国家?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我的答案:A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如何产生的?A、 党代表大会 B、 领导任命 C、 党员直接选举 D、 地方直接选举 我的答案:A 4赞成投票制的提出者是()。 A、 孔多塞 B、 布拉姆斯 C、 菲什伯恩 D、 布拉姆斯和菲什伯恩 我的答案:D 5全国政协在何时代行过全国人大的职权?A、

1945-1949 B、 1949-1954 C、 1952-1956 D、 1964-1978 我的答案:B 6以下各项不是“政治”在中国具的含义的是? A、 与国家政府有关的各种事情 B、 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 非常重要 D、 现代化建设 我的答案:D 7与西方相比,以下属于中国独特的政府过程的是哪个?A、 单位 B、

法院 C、 检察院 D、 监狱 我的答案:A 8以下属于狭义”政府“的是? A、 内阁 B、 政党 C、 国家机构总体 D、 宗教领袖 我的答案:A 9公共组织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为()。A、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删除、信息贮存B、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贮存C、

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删除、信息贮存 D、 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删除、信息加工 我的答案:B 10以下不属于单通道信息传输机制的作用的是?() A、 信息传达迅速 B、 政治高度集权化 C、 党政不分 D、 信息传达不通畅 我的答案:A 11下列对与决策目标确定要求的说法有误的是()。 A、 目标的确定要具体 B、 目标的确定要力求恰当 C、 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求明确具体,远期目标也不能带有模糊性D、

2017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概论(一)已完成成绩:66.6分 1 【单选题】对于中国“政治”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政治是借助国家政权力量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B、政治在中国也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在中国也意味着非常重要 ?D、政治指的是党派之间的利益权衡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 研究政府与政治的方法分三个层次,其中不包括()。 ?A、世界观层次上的方法论 ?B、思维方式层次上的方法论 ?C、个人层面的方法论 ?D、具体方法,即手段、技术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3 【判断题】 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我的答案:√得分:0.0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概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政治生活当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党群关系 ?B、宪政关系 ?C、党政关系 ?D、钱权关系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判断题】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属于施政机构。()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内阁是行政机关的核心。()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概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的政治权利机构不包括()。 ?A、国家主席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中共中央党校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判断题】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并非单一制国家,区域间差别不大。()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比西方国家少了一个特殊环节——“单位”。()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的政治权利机构分为党政军法四部分。()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概论(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2017尔雅当代政府与政治期末题

一.单选题(共50题,50.0 1 中国政府的两大营养系统是()。 A、立法系统和监督系统 B、信息传输系统和监督系统 C、党内执行系统和立法系统 D、信息传输系统和党内执行系统 正确答案:B 2 单通道信息传输机制的特点不包括()。 A、决策的上行和下达不分离 B、国家垄断信息网络,信息机构国营化 C、新闻媒体和学术团体都无法对国家的高层决策直接起到作用 D、政府过程公开化、透明化 正确答案:D 3 下列不属于中共中央高层议事协调机构的是()。 A、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 B、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 C、中央巡视工作协调小组 D、中央地质勘察基金领导小组 正确答案:D 4 下列不属于新兴阶层的是()。 A、企业经营者 B、知识分子 C、个体劳动者 D、自由职业者 正确答案:B 5 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 A、行政系统编制预算草案 B、执政党的内部审查过程 C、人大的审查和批准进入正式的决策阶段 D、签署主席令 正确答案:D 6 中纪委的第一位职责是()。 A、维护党群关系 B、维护党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领导地位 C、维护党章和党的其他重要规章制度,保障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 D、维护党的尊严 正确答案:C 7.对于中国“政治”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政治是借助国家政权力量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B、政治在中国也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在中国也意味着非常重要 D、政治指的是党派之间的利益权衡

正确答案:D 8. 关于国务院的定义及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 B、 国务院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执行机关 C、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正确答案:D 9 关于人大与政协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大以地区为单位组织代表团,政协按党派界别开展活动。B、 人大竞争性成分较大,政协协商性成分较大。 C、 人大具有法律约束力,政协具有政治影响力。 D、 人大握有实权,政协没有实权,只能辅政。 正确答案:D 10 《物权法》立法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 A、1976年 B、1981年 C、1986年 D、1991年 正确答案:C 11 中国政治和经济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其中不包括()。 A、 党的领导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体系 D、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D 12 地方分权有哪些类型?() A、 政治式分权 B、 行政性分权 C、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2019尔雅答案100分

。。。。。。。。。。。。。。。。。。。。。。。。。。。。。。。。。。。。。。。。。。。。。。。。。。。。。。。。。。。。。。。。。。。。。。。。。。。。。。。。。。。。。。。。。。。。。。。。。。。。。。。。。。。。。。。。。。。。。。。。。。。。。。。。。。。。。。。。。。。。。。。。。。。。。。。。。。 政府与政治的概念 1 【单选题】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哪一年举行的?()C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2 【单选题】以下哪个国家是产生压力团体最早的国家,也是压力团体最发达的国家?()D A、中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3【多选题】“政治”在我国有以下哪些含义?()ABD A、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B、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非常重要 4【多选题】研究政府与政治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面?()BCD A、集体主义层次 B、思维方式层次

C、世界观层次 D、具体方法 5【判断题】在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决定正式启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X 6【判断题】政治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指的是对其体制进行的研究,而另一类是对其过程进行的研究。() 对 7【判断题】1908年,伍罗德·威尔逊创作了《政府过程》这一书。()X 政府过程 1 【单选题】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个国家的?()C A、意大利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2 【单选题】“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讲的是以下哪一类政府?()B A、动态的政府 B、静态的政府 C、过程中的政府 D、现实的政府 3【多选题】政府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有以下哪些?()ABCD A、国家机构总体与执政党和最高宗教领袖集团之和 B、行政机关 C、国家机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计20分) 1.契约论国家起源说:西方的社会契约论,是对国家和政府的起源的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洛克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自由、平等、财产都是人们的自然权利。但自然状态缺乏公共的裁判者,所以当它的成员受到损害时,得不到申诉和裁决。于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组成“公民社会”,借助法律来保护和约束人们的自由,保护人民的财产权利。政府就是应保护财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卢梭也持类似看法,著有《社会契约论》,专门讨论国家和政府的起源问题。但是社会契约论也不能科学地解释国家和政府的起源。 2.国家元首:概而言之,国家元首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机关,具有阶级性、历史性;(2)国家元首居于国家组织政权体系的首脑部位;(3)国家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国家代表者;(4)国家元首根据宪法行使元首职权;(5)国家元首具有人格化特征;(6)国家元首享有礼仪上的特殊待遇。 3.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已发生法律效力,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有误,依法提出进行重新审理的诉讼程序。 4.政府体制:政府体制是指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构成原则、机构设置、职权划分、结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5.政治协商机关:政治协商机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就国家重大事务进行自由、民主、平等讨论协商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所构成的制度涉及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社会各界代表的诸多关系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题,计40分)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府分类法。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按照两个标准对政府进行分类。其一是按照执政者的人数将政府分为:一人统治为君主政府;少数人统治为贵族政府;多数人统治为共和政府。其二,按照把追逐执政者私利相应的政府分别叫做僭主政府、寡头政府和平民政府。他又把前一种分类的政府称之为“常态政体”,后一种分类的政府则是变态政体。 2.简述中国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P70) 这一制度具有两个几本特点:一是多党合作制;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制指中国共产党与八个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作为一项制度,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多党合作制以宪法为活动的根本准则。(2)多党合作制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3)

江苏开放大学 中国政府与政治第四次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7020400168 姓名张婷婷 课程代码 110073 课程名称中国政府与政治评阅教师 第四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元首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君主元首制、总统元首制和()三种。 A.共和元首制 B.集体元首制 C.内阁元首制 D.君主立宪制 2.下列实行君主元首制的国家是()。 A.法国 B.丹麦 C.德国 D.瑞士 3.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是()。 A.国家主席 B. 最高人民法院 C.国务院 D. 政治协商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年。 A.4;8 B.5;10 C.6;12 D.7;14 5.(多选题)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主席的职权可以归纳为(), A.公布法律权 B.发布命令权 C.任免权 D.荣典权 6.国家元首制大体上可以分为()。 A.君主元首制 B.总统元首制 C.集体元首制 D.个人元首制 7.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以()为核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A.干部“四化” B.人员调整

C.职能转变 D.机构改革 8.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改革为()个。 A.32 B.28 C.27 D.25 9.下列属于国务院特设机构的是()。 A.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B.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C.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D.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10.国务院总理的选举程序具有()等特点。 A.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B.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C.实行等额选举制度 D.实行间接选举制度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但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职权。() 2.我国的国家主席在行使国家元首权方面与全国人大处于平等地位。()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直接受命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4.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思路,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 5.国务院行使的职权可以归纳为:行政立法权、行政提案权、行政领导与管理权、行政监督权,以及人事行政权。() 6.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国家元首一般拥有哪些职权? 2、国务院与国家权力机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9分,共39分) 1、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哪些权利? 2、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国务院处于最高地位,它有哪些表现?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答案

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家主席 ?D、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我的答案:B 2 在人民代表大会条件下,全面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政府部门 我的答案:C 3 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全国人大 ?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 国务院 我的答案:C 4 改革开放前中国最大的阶层是() ?A、 农民 ?B、 工人 ?C、 地主 ?D、 资产阶级 我的答案:C

《国会政体》的作者是() ?A、 本特利 ?B、 威尔逊 ?C、 阿尔蒙德 ?D、 杜鲁门 我的答案:B 6 产生压力团体最早的国家是? ?A、 中国 ?B、 法国 ?C、 英国 ?D、 美国 我的答案:D 7 公共组织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为()。 ?A、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删除、信息贮存 ?B、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贮存 ?C、 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删除、信息贮存 ?D、 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删除、信息加工 我的答案:B 8 以下各项不是“政治”在中国具的含义的是? ?A、 与国家政府有关的各种事情 ?B、 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 非常重要 ?D、 现代化建设 我的答案:D

以下对阶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社会集团 ?B、 社会群体 ?C、 某一部分的社会集团 ?D、 是一个经济范畴 我的答案:D 10 领导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 ?A、 创造性 ?B、 实效性 ?C、 模式化 ?D、 程序后 我的答案:A 11 “行政三分”的主要概念?() ?A、 适用于行政系统内部分为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 ?B、 部门分设 ?C、 行政系统内部分为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 ?D、 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D 12 对国务院的职能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央人民政府 ?B、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行机构 ?C、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 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D

中国政法大学-复试必备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针对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50分,考题较基础,2008年至2011年全部集中于三大机关、政协、多党合作,内容琐碎且考题较细),根据谢庆奎版《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一版、第二版(两版核心内容基本无异,第二版更具有条理性。从2012年开始请以第二版为参考教材)并适当参考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整理 第一部分导论(了解) 一、一般意义的政府 二、国家机构的政府 三、非国家机构的政府 四、马克思政治观 五、中外历史上的政治观 六、中外近现代政治观 七、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历史演进(记忆改革开放后政府全能主义消减的表现) 第二部分宪法(了解) 一、五四宪法的产生和起草过程 二、五四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三、八二宪法的内容 四、八二宪法的修改 五、宪法结构、功能、作用 六、宪法性质、原则、特点(着重记忆原则) 七、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八、宪法规定的政府组织和活动原则 九、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第三部分政党和政协(重点为多党合作、政协) 第一节政党制度概况

一、共产党概况、民主党概况(了解)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思想、组织、作风、健全领导体制,新版已删,了解) 三、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二版P71,以下版次直接标注一或二) 第二节政党与政府、市场、军队 立法: 一、简述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人大制度中的地位(二P73) 二、如何正确处理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二P74) 三、简述共产党执政党、民主党派参政党与人大制度关系的特点(二P74) 行政: 一、建国初期共产党一元化领导模式体现(二P75,了解) 二、执政党和行政机关关系特点(二P77) 三、党政关系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二P78) 司法: 从政党和司法机关关系角度阐述司法独立(二P79) 市场: 共产党和市场关系的基本特点(一P90,了解) 军队: 共产党对军队进行政治领导的三大制度(二P86,了解) 第三节多党合作 一、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参照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也可做以下适当补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政治的重要特征,不同于其社会主义国家一党制,更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在中国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鲜明的特点; 1。一党领导、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在坚持共产党对整个国家实行政治领导这一前提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形成了合作共事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2。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 执政党在把握国家发展方向,推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参政党辅助执政党一起参与补充作用,不存在像西方那样的政党轮流执政的现象。 3。平等独立、协商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各党派的关系是平等独立、协商监督的关系。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与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平等的地位。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可以开展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4。结构多元、目标一致。 我国政党制度从结构来看具有多元性。共产党代表着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而各民主党派则代表着一些特殊阶层、群体的特殊利益。

《中国政府与政治》复习题(自动保存的)

1 宪法: 宪法规定国家根本任务的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它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政治:政治就是人类社会根据利益原则,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来调控和管理社会的行为与关系模式。 3 政府: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政治调控、权力执行和社会管理的机关。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构在内。 4政党:是具有共同利益的特定阶级或者阶层的代表,通过谋取政权和执掌政权等共同行动,实现其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结成的具有明确纲领和章程,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以及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组织。 5 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狭义的政党政治就是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的政党政治是指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 政党政治是由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执掌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物的一种政治形式。6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地位、作用,执掌政权),参与或者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7 政治参与: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 8 政府过程: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包括政府各权利机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如决策政府过程、执行政府过程、监督和反馈政府过程。 9政府决策:政府决策是指政府从实际出发,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问题)选择与制定行动方案、作出决定的活动。政府决策既是政府决策的过程,又把它当作政府决策的结果。 10 政府文化环境:所谓政府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政府置身其中的社会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11 民族区域自治: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2 代议制:指一国统治阶级从各阶级、阶层、集团中,选举一定数量能够反映其利益、意志的成员,组成代议机关,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重大事务的制度。 13 村民自治:在党和乡镇政府的领导下,村民群众按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14 政党下乡:1.党员多数来自农村(天然亲和力)2无产阶级政党(穷人的政党,容易得到认同)3很好的意识形态政策化政党下乡:是指政党向乡村的延伸和渗透,在其过程中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政党组织网络中的成员;无政治的农民具有了政治意识,动员到党的目标之下,由此将一个传统的乡绅社会改造为一个现代政党领导和组织下的政治社会。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权力主体,它是对传统乡村社会精英治理体制的现代替代物。 15代议制基本功能:议决功能、调节功能、监督功能、教育功能 16 政府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1、政治意识形态2、社会政治思潮或政治思潮3、社会政治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