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侦查行为的证据意识思考__以一起故意杀案判无罪为例1分析

侦查行为的证据意识思考__以一起故意杀案判无罪为例1分析

侦查行为的证据意识思考__以一起故意杀案判无罪为例1分析
侦查行为的证据意识思考__以一起故意杀案判无罪为例1分析

侦查行为的证据意识思考

——以一起故意杀人案宣判无罪为例

江西警察学院侦查系杨虹

【摘要】证据和事实是适应法律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移送不起诉、判无罪案件屡屡发生的现状,剖析原因,多数是侦查人员证据意识不强、素质不高的结果。侦查人员应当吸取教训,增强证据意识,有效地进行揭露、证实犯罪。

【关键词】侦查错误证据意识对策思考

在刑事诉讼法中,侦查是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揭发犯罪嫌疑人的必经过程,也是移送起诉和审判的前提与基础。侦查主体能否卓有成效地完成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侦查人员素质的高低,尤其是证据意识的强弱。当前我国移送不起诉、判无罪案件屡屡发生,如周奎涉嫌故意杀人案、广西的王坤案件、四川李如俊案件等等;对于这些案件,仅有唏嘘长叹以及痛心疾首远远不够,更需要的是理性的反思:怎样才能有效地揭露、证实犯罪,保护被害人权益,实现公正?

不起诉、判无罪案件的发生,不仅影响司法机关公信力,还使我们的侦查工作蒙羞。溯其根源我们发现,在侦查人员的办案过程中,尤其是对证据进行收集、保管、运用缺乏证据意识,甚至是根本没有证据意识。江西省吉安永新县贺某死亡案就是典型。贺某,

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死于非命。谁是犯罪分子?我们将如何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一、“贺某死亡案”案情简介

2005年7月30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永新县象形乡桥头村马安组居民李某报案称:其四岁的孙女贺某于7月29日下午2时许突然去向不明,经多方查寻未果,怀疑遭到侵害,请求公安机关侦查。8月1日下午5时许,贺某的家人在同村村民马某的老屋旁闻到一股臭味,怀疑贺某的尸体在其房间,遂在此向派出所报警。民警到达现场撬开马某家老屋的房门,发现房内一编织袋装有一女孩尸体,且高度腐败,经辨认,死者正是贺某。

民警结合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情况,发现马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将马带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进行讯问,马某作了有罪供述:2005年7月29日14时许,她从象形街上逢圩回到村里,到老屋想给母亲打个电话,正准备打电话时,她丈夫的哥哥贺某某的孙女贺某也来到她的老屋,并摔倒在其房门口,把眼眶和嘴巴等处摔破了。因马某前一天和贺某某夫妇发生过矛盾,并被其妻子李某打过,为了不被贺灿光夫妇误会为她是为了报复而把贺某打成这样,她赶紧安慰贺某,叫她不要哭,并且拿了一个苹果给她,但贺某仍不断哭叫,把苹果也扔了,她一时心慌,便在地上捡起一块红布塞住贺某的嘴巴,贺某仍然不断哼哼,她便双手掐住她的脖子,把贺装入一个空尿素袋内,并用绳子绑住袋口,正在此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她赶紧出门看看,见到是贺某的哥哥(6岁)和叔叔(12岁)在其

房门口玩,怕被他俩看见,就拿了两个苹果打发他们,两个孩子拿了苹果后就走了。待她返回房间时,发现贺某已经在尿素袋里憋死了。她见贺某已经死亡,又在尿素袋外面再套上了一只同样的尿素袋,再次用绳子绑住袋口,将装尸体的袋子放在房内小衣柜的上面,第二天又到老屋内将袋子挪动到大衣柜旁边,和其他装有尿素、复合肥的袋子放在一起,后来又往装尸体的袋子上压了一个装有十多斤复合肥的袋子,直至尸体被发现。

2005年8月2日,马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永新县公安局刑事拘留,8月12日被永新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并于同日被执行逮捕。8月15日,因马某的家属反映其有精神病史,其被送往吉安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所进行精神病鉴定,8月21日,吉安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所作出了“无精神病、完全责任能力”的结论。10月8日,永新县公安局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案件移送起诉,因犯罪嫌疑人可能在“三大刑”以上量刑,永新县检察院将案件报送吉安市人民检察院,市检察院先后于2005年11月17日、2006年1月10日两次以“部分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查。2月22日,在马某家属的要求下,其被送往江西省精神病院进行鉴定,3月20日,江西省精神病院司法鉴定室做出了“马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具有部分责任能力”的结论,市检察院遂将案件发还永新县检察院审理。5月15,永新县检察院以马某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永新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7月14日,永新县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马某无罪。7月24日,永新

县检察院提起抗诉,10月10日,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二、对贺某死亡案侦查行为的证据意识分析

办理案件,证据不足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侦查人员缺乏较强的证据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不强。所谓证据意识,这里是指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对证据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或者说在办案中对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及时主动、全面客观、深入细致的收集证据,妥善保存证据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证据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侦查人员在办案时搜集、保管证据的态度及可能采取的行为。

(一)证据收集不全面、不及时

1、收集证据的视野不开阔

侦查的过程,就是借助证据回归案件事实的过程。从收集证据的角度分析,要求侦查人员具有发散性的思维素质要求,能够从多个视角发现案件线索和证据。然而出于职业习惯和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很多侦查人员只满足于收集简单易取的证据材料,对于一些复杂的更具证明力的证据材料不收集,甚至以工作量大为由推托继续收集或伪造证据。在贺某案件中,这种现象就非常严重。

首先,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办案人员提取了案发现场门的锁头,但是没有提取锁头上的指纹及与这把锁配套的钥匙。在对马某的第二次讯问中,马某交待现场房间只有她一个人有钥匙能打开,办案民警也没有及时对这个情况进行充分细致的取证,等到办案人员日

后再去收集指纹和钥匙时,已经失去收集指纹的条件,钥匙也找不到了。正因为缺少这项证据,我们无法证明马某是唯一能进案发房间现场的人,也无法认定马某与这起案件的直接关系。试想如果当时能够在见证人的见证下,从马身上提取到这把钥匙,并且通过严密的调查取证证实的确只有马一人有现场房门的钥匙,那么就可以把马某牢牢的锁定在犯罪事实中心。

其次,在现场勘查中,民警移动装有尸体的尿素袋时发现袋中已渗出很多血水在地面上,而且马曾交待自己先把装尸体的尿素袋放在老屋大房间里小衣柜的上面,第二天又挪动到大衣柜旁边,之后再在上面加盖装有十多斤复合肥的袋子的这个过程。但办案民警并没有提高警惕,对现场重新勘查,以佐证她的交代完全符合客观事实。如果办案民警能及时再次对现场进行勘查,哪怕在小衣柜的上面发现了一小滴血水,甚至仅发现小衣柜上面有尿素袋的灰尘减层压痕、托动痕迹,勘查结果就能成为印证其口供真实性的有力证据。

2、收集证据不及时

收集证据要及时,这是从证据很容易被消失这个角度来讲的。有些证据,如证人证言、物证如果收集不及时,很可能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消失走形,丧失证明力,甚至使案件事实不清,对查明案件很不利。

贺案中,在贺某失踪的时间段内,贺某的姑姑一直在自己房内休息,她的房间与案发现场只一客厅之隔。马曾交待贺某在其老屋

门口摔倒并大哭,作为对面五、六米一墙之隔的姑姑应该能听到并作为一个重要证人证实这个过程,但办案民警没有及时进行询问取证,直至案发四个月后,检察院退查时提出这个问题,才对姑姑进行询问,但因时间太久,没能提供有价值的证言。

(二)证据固定不确实

在办案实践中,当办案人员将收集到的证据移送起诉后,被告人或者辩护律师常对其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找出漏洞,导致这些证据不被法官采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对证据固定不够,或者该证据不确实,容易被推翻。在固定证据中,贺赟死亡案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证据所必须具备的要件不完全

证据材料必须同时满足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才具备证据效力。以录音录像证据为例,近年来,随着侦查观念和侦查手段的不断发展,运用同步录像固定证据被广泛的采用,在刑事诉讼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在部分案件中仍有一些同步录音录像未被作为证据或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使我们在法庭上不能有效的指证犯罪。此案中,办案民警讯问马某时便制作了同步录音录像资料,但当公诉人播放这段审讯录音录像时,马某当庭翻供“我不知道录了像、没有播放给我看、这都是公安局要我演的戏”,拒不承认这些录音录像资料的真实性。

2、证据证明的对象不明确

证据材料不仅具有证明力的问题,还存在一个证明方向的问

题,即指证据材料所要证实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们对证据证明的对象固定不够,证据便会失去证明的方向。在案件中我们看到,马某接受讯问时提到装有尸体袋子的捆扎方法,这是其是否具有杀害贺某主观故意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但当马某交待捆扎袋子的具体细节时,侦查人员没有问清楚具体捆扎情况,以致马金媛在法庭上翻供,否定杀人的故意。

(三)证据保管不妥善

在侦查办案过程中获取的各种证据,因为没有按照规定保管,而把证据随便存放,在结案的时候有的证据找不到,有的被随意处理掉了,有的证据特征被破坏掉了,种种原因最终导致这些证据不被法院采信,甚至丧失证明力,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从贺某案件看,现场门上的锁头失而复得是其一;提取物品清单上列举的物证在检察院要求原物移交时发现遗失是二。也正因为如此,案件质量又如何能高?移送不起诉、判无罪案件又怎会不多呢?

(四)证据审查不细致

只有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在侦查过程中获取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时,都要进行认真审查核实。对任何证据,未经审查核实,就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是办案过程中,有的侦查人员往往不太重视对证据的审查工作,致使有些不实的证据,甚至假证据装入卷内,影响办案质量。

从贺某案件看,第一,马某两次接受讯问和会见律师过程中,有关主观故意方面多次出现了交代不一致的地方,侦查人员没有认

真、及时进行审查,就把它们作为证据装入案卷。甚至马某和律师会见时多次对律师辩解自己没有杀死贺某的故意,在绑尿素袋口时“用包装带子扎紧一边,另一边我没有扎紧,可以通气透气”,当时我们的侦查人员也在现场,且在会见笔录上签了字,竟没有引起对其主观故意方面深入取证的重视,案件移送起诉也没有对马再进行讯问;第二,在《现场勘查检查情况分析报告》“作案工具”栏内填写了与《尸体检验报告》结论——贺某系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大相差甚远的“刀”字,当公诉人问办案民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时,得到的回答是打字员的疏忽所致。这些本不应出现的低级错误,都是因为侦查人员审查证据不认真细致造成的,最终导致这法庭对法医的鉴定结论不予采信的根据。

三、提高侦查人员证据意识的对策思考

目前,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总体上不能完全适应侦查办案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些侦查人员对证据本身认识不清楚。在认定一个具体案件,对什么是主要证据、次要证据,哪些是必备证据,哪些是不必要的证据,各种证据证明力的大小等认识不到位。其次是少数侦查人员缺乏责任心,在侦查活动中应付差事,缺乏搜集证据的主动性,导致证据搜集的不全,该搜集的没有搜集,或者搜集过来的有没有用,甚至对搜集的证据保管不力,损坏遗失证据。再次是部分侦查人员缺乏明确的办案目的,搜集证据不仔细。有的为了完成破案任务,草草侦查,全然没有注意证据之间的矛盾,甚至将一些没有证明力的材料用以定案、证案。

我们在深刻反省贺某死亡案件这次侦查错误的同时,也要认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吃一堑长一智,坚决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一)完善证据制度,增强证据意识

首先,拓宽证据收集手段。证据是诉讼的核心,也是侦查的核心,侦查结论是否正确,诉讼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如何运用证据,而证据的收集又是运用证据的前提和基础。证据收集还应该站在“科技强侦”的角度,积极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提高证据材料的含金量。

其次,多角度固定证据,以防证据不确实。“以证据为基础”是法官审理案件的司法原则,证据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依据,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侦查人员收集、运用的证据必须反映客观事实,确实无误。某省公安厅开展了一次执法办案检查,发现讯问笔录、证人证言、现场勘查笔录等证据没有其他的证据予以佐证,形成孤立证据的占24.6%,甚至有的讯问笔录、证人证言的内容不但没有其他佐证证据,还与其他证据材料相矛盾或存在疑点,而且还把这样的笔录作为证据装进主卷。从本案看,要做到多角度固定证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完善证据要件,更多地依靠侦查人员细心的工作态度;二是要按照法定的程序收集证据,反对非法取证;三是要明确证据的证明方向,反对乱抛证据;四是要形成证据链,环环相扣,不出现孤立的事实、证据。

第三,建立证据保管责任制,按规定保管证据。证据保管不是

简单将证据存放在保险柜或者冰柜里面,也不是简单的将证据交到某个保管员手上,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设定证据保管责任制,对于遗失证据或者因为保管者管理不善的原因导致证据丧失证明力的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建议公安机关开设专门的证据保管室及设臵监控设施,由专人作为监督人员记录每项证据流通情况,确保证据保管责任制顺利得到实施。

第四,完善证据审查制度,组成证据体系。证据意识不仅是具有单独收集一个证据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收集每一项证据的同时,都将其放在整个案件证据体系的一盘棋中。同样,证据审查也不单单审查某一项证据,而是把所有证据放在一个证据体系当中进行审查,环环相扣,不脱节。

(二)更新执法理念,提高办案质量

经常性地组织民警,尤其是案件的经办民警旁听法院审判案件全过程,切实掌握法院认定证据材料的要求和标准,走出证据认识误区,加强对刑事诉讼法程序规定的理解,纠正办案过程中对证据的错误收集、固定和应用,进一步规范民警执法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执法办案质量。

特别是在新的执法环境、执法条件下,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与实施,更加要求侦查人员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完成因新旧刑事诉讼法变化而引发的法律行为的转变,严格履行自身职责。

(三)调整国家司法职能,侦查、起诉合一,提高证据意识

按照目前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的职能划分,侦查部门只重视批

捕率、起诉率和退查率,只要破案便完成侦查任务,至于移送检察机关把案件公诉到法院后是否定案,判到什么程度,侦查部门已不予过问,因为这已经不属于侦查部门的工作范畴。再者,往往检察机关审阅案件相关证据是否齐全都是依据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这也一定程度上使侦查部门先审口供,再根据口供查找证据的工作模式成了办案的常规套路。调整国家的司法职能,实施侦查与起诉职能统一由侦查部门行使,侦查、起诉合一,实行控辩式庭审制度,不仅可以使检察机关专门、有效行使其监督职能;同时也可以迫使侦查部门必须在侦查阶段增强证据意识,搜集全面确实充分的证据。

(四)加大对侦查调查工作的警力的投入

目前刑警队的现状是非专职人员太多,在200人以下的县级公安机关,刑警队一般为15~20人,除掉法医、痕检、照录相警员、资料管理员、内勤、驾驶员等,真正能投入侦查调查工作的人员少得可怜。此外,公安局的侦查人员业务水平素质不高,80%以上都为专科学历,再加上发生一些大案要案,尤其是社会影响力大的案件,办案警力数量多且占用时间长,更加剧了警力不足的压力。因此,要增强侦查人员办案证据意识,提高侦查办案的质量,仅仅依靠少数人员是难以达到的,我们应该在提高侦查人员法律、业务素质水平的同时,增加办案民警人数,真正加大对侦查调查工作的警力投入。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天助自助者。而贺某死亡案的话题令人很自然的想到法律在有些时候又何尝不是对这一格言的一个脚注。我

们不能指望法律总是能够为我们作主,在我们自己缺乏相关意识、粗心大意不进行自助的时候,法律并不总是能够对案件事实作出符合真相的判断,而常常表现出“有心无力”。因此,侦查人员在实施侦查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戒除粗心大意的毛病,极力增强证据意识,强化法律业务水平,有效地揭露、证实犯罪,保护被害人权益,实现公正!

参考文献:

①程小白、瞿丰主编:《新编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周水清著:《审讯策略与取证技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徐承、刘继敏:《关于牢固树立刑事证据意识切实提高刑事案件办理质量的思考》,载《公安研究》2011年5期。

④王守忠、左朝霞:《简论侦查人员证据意识的提高》,载《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6月第3期。

证据法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ca9088031.html, 证据法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证据法学论文选题参考 1、论推定在证据学中的运用 2、从证据法学的角度研析交通事故认定书 3、证据学问题的语言哲学[1]初步思考 4、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证据法学分析 5、从证据法学角度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入院记录要求的瑕疵及对策 6、论证据学的学科定位 7、证据学与科学逻辑学 8、证据法学的启蒙——吉尔伯特的证据法思想 9、试述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0、证据学的根基 11、论中国特色证据法学体系的建构 12、证据法学中的表见证明理论初探 13、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 14、诉讼证据法学 15、证据学中的一条生命线 16、犯罪故意认定的证据法学解读 17、把证据学打造成全人类的科学 18、证据法学理论基础论纲 19、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20、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争议焦点及评述

https://www.doczj.com/doc/ca9088031.html, 二、证据法学论文题目大全 1、当代英美证据法学思潮 2、思辩为本,推陈出新——卞建林教授新编《证据法学》评介 3、我国证据法学体系与英美之比较 4、简论证据法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方法 5、刍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基于证据法学理论的思考 6、诉讼证据学 7、证据科学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 8、跨时代的智者——密特麦尔证据法学思想述评 9、解析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 10、证据学复习指南Ⅰ 11、证据法学综合复习题(上) 12、现代化教学媒体在证据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13、论证据法学的科学性及其学科地位 14、从证据法学视角析金融诈骗犯罪 15、证据法学案例教程 16、论证据法学统编教材的创新和发展——评张保生教授主编之《证据法学》 17、证据学的百花园 18、证据法领域的新探索——樊崇义教授主编《证据法学》评介 19、近代证据法学知识系谱研究:意旨、方法与进路 20、从证据法学谈卫生监督检验文书及其制作

[笔记]证据法学案例分析题

[笔记]证据法学案例分析题 (2011) 三、(本题22分) 案情:2010年10月2日午夜,A市某区公安人员在辖区内巡逻时,发现路边停靠的一辆轿车内坐着三个年轻人(朱某、尤某、何某)行迹可疑,即上前盘查。经查,在该车后备箱中发现盗窃机动车工具,遂将三人带回区公安分局进一步审查。案件侦查终结后,区检察院向区法院提起公诉。 (证据)朱某——在侦查中供称,其作案方式是3人乘坐尤某的汽车在街上寻找作案目标,确定目标后由朱某、何某下车盗窃,得手后共同分赃。作案过程由尤某策划、指挥。在法庭调查中承认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但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 尤某——在侦查中与朱某供述基本相同,但不承认作案由自己策划、指挥。在法庭调查中翻供,不承认参与盗窃机动车的犯罪,声称对朱某盗窃机动车毫不知情,并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 何某——始终否认参与犯罪。声称被抓获当天从C市老家来A市玩,与原先偶然认识的朱某、尤某一起吃完晚饭后坐在车里闲聊,才被公安机关抓获。声称以前从没有与A市的朱某、尤某共同盗窃,并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 公安机关——在朱某、尤某供述的十几起案件中核实认定了A市发生的3起案件,并依循线索找到被害人,取得当初报案材料和被害人陈述。调取到某一案发地录像,显示朱某、尤某盗窃汽车经过。根据朱某、尤某在侦查阶段的供述,认定何某在2010年3月19日参与一起盗窃机动车案件。 何某辩护人——称在案卷材料中看到朱某、尤某、何某受伤后包有纱布的照片,并提供4份书面材料:(1)何某父亲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19日前后,何某

因打架被当地公安机关告知在家等候处理,不得外出。何某未离开C市;(2)2010年4月5日,公安机关发出的行政处罚通知书;(3)C市某机关工作人员赵某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19日案发前后,经常与何某在一起打牌,何某随叫随到,期间未离开C市;(4)何某女友范某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期间,何某一直在家,偶尔与朋友打牌,未离开C市。 (法庭审判)庭审中,3名被告人均称受到侦查人员刑讯。辩护人提出,在案卷材料中看到朱某、尤某、何某受伤后包有纱布的照片,被告人供述系通过刑讯逼供取得,属于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要求法庭调查。公诉人反驳,被告人受伤系因抓捕时3人有逃跑和反抗行为造成,与讯问无关,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法庭认为,辩护人意见没有足够根据,即开始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 法庭调查中,根据朱某供述,认定尤某为策划、指挥者,系主犯。 审理中,何某辩护人向法庭提供了证明何某没有作案时间的4份书面材料。法庭认为,公诉方提供的有罪证据确实充分,辩护人提供的材料不足以充分证明何某在案发时没有来过A市,且材料不具有关联性,不予采纳。 最后,法院采纳在侦查中朱某、尤某的供述笔录、被害人陈述、报案材料、监控录像作为定案根据,认定尤某、朱某、何某构成盗窃罪(尤某为主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9年、5年和3年。 问题: 1(法院对于辩护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如法院对证据合法性有疑问,应当如何进行调查, 3(法院对尤某的犯罪事实的认定是否已经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什么, 4(现有证据能否证明何某构成犯罪,为什么,

(完整word版)证据法期末考试复习题(案例)

证据法期末复习指南(案例分析) 一、案情:于1998年5月借给B人民币2万元,但是A因为与B是好朋友就没要B立借据。还款期已过多时,B仍然不向A偿还该借款。A欲起诉B,但因没有证据就没有起诉。A非常愤恨,于是在B的房间里偷偷地安放了一台窃听器,录下了B对其妻子谈到了他曾向A借了人民币2万元的话语。于是,1999年2月,A提起诉讼,请求B偿还2万元的借款,并向法院提供了该证据。 问:(1)法院审查核实该证据是A通过窃听取得的,没有采纳该证据。法院的做法是否合法? (2)在案件审理过程中,B承认自己于1998年5月向A借了人民币2万元,法院可否根据B的承认作出A胜诉的判决?为什么? 二、甲地A公司将3辆进口车卖给乙地B公司,B公司将汽车运回期间受到乙地工商局查处。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口汽车证明,B公司无准运证从事非法运输为由,决定没收3辆汽车。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诉讼。 请问:下列哪一内容是本案受理法院的主要审查对象?并说明理由。 (1)3辆汽车的性质 (2)公司销售行为的合法性 (3)B公司购买行为的合法性 (4)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合法性 三、案情:原告在沈阳某商厦买了一批黑木耳,发现质量不好,送技术监察局检验,鉴定为不合格,原告诉至法院,但被告否认原告在其商场购买。 问:(1)案件证明对象有哪些? (2)应当如何分明证明责任? 四、深圳市A公司将3套进口设备卖给长沙市B公司,B公司将成套设备运回至长沙以后,被长沙市工商局查处。长沙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成套设备相关文件和证明材料,B公司也没有准运证从事非法运输为由,决定对A公司和B公司进行处罚。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诉讼。 请问:法院受理应当审查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五、赵某被杀害在家中,侦查人员发现一个笔记本和一张纸条,但与案件几乎每一关系。侦查人员通过对笔记本和纸条的笔迹鉴定分析,最后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问:(1)在本案中,笔记本和纸条属于何种证据? (2)结合本案件分析物证和书证的关系。 六、吴某诉王某,要求王某支付其拖欠的货款80万元。被告王某则认为,他仅仅拖欠原告吴某货款18万元,而且诉讼时效已经超过,因此拒绝支付货款。吴某则认为他一直向被告王某主张支付货款,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问:(1)吴某应当对哪些实事承担证明责任? (2)哪些实事应当由王某承担证明责任? 七、张某由某地购进了属国家一极保护的珍稀动物的皮革250张,打算转卖给王某,双方用手机约定于10月10号在王某家交货.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由张某乘马某的出租车将货物运到王某的家中,但并未告知马某所运何物.当张某叫马某从车上卸货时,马某才发现此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皮革,于是表明自己不参与此事的立场.在张某刚将货物搬下车,公安人员突然出现在现场,并将张某,王某和马某三个一起抓获,同时扣押了面包

“胡斯维特”五项行为分析准则(doc 5页)

从经验到程序 卖鸭的与卖鸡的差距在哪里? 周六逛街,孩子饿了,于是去吃肯德基炸鸡。肯德基餐厅里人很多,妻子随口对我说:“这洋餐馆生意真不错,上次我去香港,那里的肯德基餐厅生意也很好。”我听后颇有感触。 提起肯德基炸鸡,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著名的老字号“全聚德”。如果比较味道,全聚德的烤鸭不比肯德基的炸鸡差,但二者的经营规模却相差甚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我认为是许多国内企业做不大的原因,也是与国外跨国公司在管理上的差距,即: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从经验到程序”的转化瓶颈。 一百年前,一位河北农民来到北京经营烤鸭,这位全聚德的创始人经过无数次摸索改进,才使全聚德的烤鸭名扬北京。据说,烤鸭的制作工艺考究、复杂,制作技艺是靠师代徒一代代传下来的,要烤出好味道的鸭子,徒弟是要吃很多苦的。由于中国有一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能真正熟练掌握烤鸭技艺精髓的人为数不多。控制火候可能是烤鸭味道好坏的关键环节,也是技艺高低的表现。烤鸭用的是木柴,厨师在烤制过程中,要不断加木柴,如果加多了,鸭子就可能烤糊,如果加少了,烤鸭的味道就不那么香。这样的制作工艺,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和发挥,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和不同时间的表现都可能有所差异,更何况不同的人。这样,全聚德之所以成为全聚德的关键——烤鸭的味道,即产品质量这个重要指标——就会存在差异。

而肯德基炸鸡呢?一位肯德基的管理者告诉我,肯德基使用了许多先进的厨具,将炸鸡制作程序自动化。如自动控温控时的炸锅,温度和时间的设置值是固定的,到时候炸锅会按程序自动断电,炸熟的食品有些还能自动弹出油锅,这种自动操作免去了人为的不确定性,几乎每个员工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都可炸出美味的食品。在肯德基餐厅里有很多打零工的学生,许多炸鸡就出自他们之手。我想,这在全聚德恐怕就不太可行了吧。 “胡斯维特”五项行为分析准则 全聚德与肯德基都是生产美味的食品,却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全聚德的品质靠的是技术高超的人,人的表现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更使规模经营受到很大限制。如果像肯德基那样,将人的经验转化为可测量易控制的工艺程序,并机械化之,那么,由机器所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是易控的,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条件。如何成功地把经验转变为程序,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经验是什么?经验是一组行为的过程。如果正确分析这些行为过程,就可以把复杂的经验变为易控的程序,即行为分析法。那么这种分析法根据什么样的标准呢? 英国的“胡斯维特(Huthwait)研究中心”推出过五项行为分析的准则:1.能够被精确度量;2.容易理解;3.与其他行为类别不同;4.人们能改变所使用的行为类别的时间长短;5.能够与完成任务的效用相关联。 我曾与一位从事体育科研工作的国家体委的所长谈到我国运动员近些年来在多次竞

证据法论文参考题目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也可以重拟题目: 第一、二、三讲证据法学的基本概念: 1.论证据概念(刑事诉讼法第47 条;民事诉讼法第条) 2.论证据法的体系与功能 3.司法证明方式与证据规则 4.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关系 5.论证据可采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6.严格证明与直接审理原则 7.论证据的相关性规则 8.论证据的可采性规则 9.论证据能力规范 10.论证明规范 11.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12.论交叉询问制度与证据规则 13.卷宗笔录的证据属性分析 …… 第四、五、六讲证明责任 1.论证明责任分配的依据 2.证明责任的概念解析 3.两大法系证明责任理论的差异 4.诉讼模式与证明责任分配 5.环境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 6.医疗侵权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 7.产品责任侵权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 8.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之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 9.劳动纠纷中证明责任的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 10.论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自由裁量之不自由 1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 12.我国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 13.罗森贝克之证明责任分配理论评析 14.汉斯普维庭之证明责任分配理论评析 15.论法官角色与证明责任的分配 …… 第七讲推定 1.论刑事推定 2.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3.论推定概念的重构 4.罗森贝克推定理论评析 5.论拟制与推定 6.论推定与间接证明 7.论我国民事证据规定中的推定 8.论推定在认定“明知”中的运用 9.论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 10.论证据法学中推定的分类

证据法学案例分析题参考

证据法学案例分析题参考: 08年案情:肖某是甲公司的一名职员,在2006年12月17日出差时不慎摔伤,住院治疗两个多月,花费医疗费若干。甲公司认为,肖某伤后留下残疾已不适合从事原岗位的工作,于2007年4月9日解除了与肖某的劳动合同。因与公司协商无果,肖某最终于2007年11月27日向甲公司所在地的某省A市B区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安排其工作、支付其住院期间的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住院期间公司减发的工资、公司2006年三季度优秀员工奖奖金等共计3.6万元。 B区法院受理了此案。之后,肖某向与其同住一小区的B区法院法官赵某进行咨询。赵某对案件谈了几点意见,同时为肖某推荐律师李某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并向肖某提供了本案承办法官刘某的手机号码。肖某的律师李某联系了承办法官刘某。刘某在居住的小区花园,听取了李某对案件的法律观点,并表示其一定会依法审理此案。两天后,肖某来到法院找刘某说明案件的其他情况,刘某在法院的谈话室接待了肖某,并让书记员对他们的谈话内容进行了记录。 本案经审理,一审判决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支付相关费用;肖某以各项费用判决数额偏低为由提起上诉。二审开庭审理时,由于一名合议庭成员突发急病住院,法院安排法官周某临时代替其参加庭审。在二审审理中,肖某提出了先予执行的申请。2008年5月12日,二审法院对该案作出了终审判决,该判决由原合议庭成员署名。履行期届满后,甲公司未履行判决书中确定的义务。肖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甲公司则向法院申请再审。 1.纠纷发生后,肖某与甲公司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 和解;向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2.诉讼中,肖某与甲公司分别应当对本案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肖某应当对以下事实承担举证责任:①与甲公司存在劳动合同关系;②其受伤属工伤的事实; ③各项损失的事实;④未支付全额工资和奖金的事实。 甲公司应当对以下事实承担举证责任:①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②减少肖某住院期间工资报酬的事实。 3.二审中,肖某依法可以对哪些请求事项申请先予执行?对该申请应当由哪个法院审查作出先予执行的裁定?该裁定应当由哪个法院执行? 肖某依法可以对医疗费,住院期间的工资申请先予执行;肖某应当向二审法院申请;先予执行的裁定应当由B区法院执行。 4.若执行中甲公司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可以采取哪些与金钱相关的执行措施?对甲公司及其负责人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措施? ①法院可采取以下与金钱有关的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债务的利息。 ②法院可对甲公司采取罚款的强制措施;对甲公司的负责人可采取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 5.根据案情,甲公司可以根据何种理由申请再审?可以向何法院申请再审?甲公司申请再审时,已经开始的执行程序如何处理? 甲公司可以二审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为由申请再审;可以向某省高级法院申请再审;执行程序继续进行。 6.本案中,有关法官的哪些行为违反了法官职业道德? 法官赵某向当事人泄露承办人信息;向当事人就法院未决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法官赵某提出法律意见;法官刘某在居住的小区花园私下会见原告肖某的代理人。 11年案情:案情:2010年10月2日午夜,A市某区公安人员在辖区内巡逻时,发现路边停靠的一辆轿车内坐着三个年轻人(朱某、尤某、何某)行迹可疑,即上前盘查。经查,在该车后备箱中发现盗窃机动车工具,遂将三人带回区公安分局进一步审查。案件侦查终结后,

证据法论文1

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与适用 摘要: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排除法则之一,它原则上要求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才允许采纳庭外陈述。根据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一般不具有可采性,不得提交法庭进行调查质证;已经在法庭出示的,不得提交陪审团作为评议的依据。 关键词:传闻证据规则的一般规定、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传闻证据在我国的适用 传闻证据是指不是由陈述者在审判或者听证中作证时作出的陈述,在证据上将它提供来证明主张事项的真相。传闻证据是排除规则,即法庭原则上应当排除传闻证据的使用,只在少数例外的情形下,才会被采信。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排除法则之一。最早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国家是英国。这和英国的陪审制度密切相关。在17世纪后期(1675-1690年),英国正式形成了传闻证据规则,而这一规则自然也为具有英国普通法传统的美国所继受。日本现行诉讼结构主要体现为以当事人主义为主,以职权主义为辅,吸收了大量英美法系的相关制度,

在其刑事诉讼法典中就明确确立了传闻证据规则,其第320条明确规定排除传闻证据的原则。而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刑事诉讼法典”中确立了传闻证据规则,现行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第159条规定,被告以外之人于审判外之言词或书面陈述,除法律有规定者外,不得作为证据。①1700年,英国法院确立明确的传闻证据规则:如果证人能够亲自出庭作证的话,庭外陈述即使经过宣誓也不得使用。②直至今天,传闻证据规则发展为包括“传闻证据不可采”的一般规定和“传闻的例外”两方面的内容。 (一)一般规定 传闻证据规则又称传闻规则、反传闻规则、传闻法则、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排除法则之一,是指在诉讼程序中,除法律认可的例外情况之外,法庭原则上会排除将传闻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基础的一种证据规则。换言之,不论是以口头、书面或其他表达方式作出的任何庭外陈述,如果是为了证明其所述事实的真实性,除非属于法律所认可的例外情况,否则根据传闻证据规则是不能够被采纳的。简言之,即除法律规定情况外,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要求是“直接感知案件情况的人应当出庭作证”。在大陆法系国家,虽然传统上不实行英美法系国家意义上的传闻证据规则,但也存在类似的制度和规

证据法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1?证据法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1、某村村民李某与邻村村民赵某为争一头母猪诉至法院。李某在诉状中称我家养的一头黑色母猪于2003年10月15日丢失丢失前未配种。丢失后我向派出所报了案。2004年2月12日听说县水泥库旁有一头黑色母猪我前去看果然有一头母猪带四个猪崽2白1黑1花。我确认这就是我家丢失的那只就赶了回去。第三天赵某带人来我家说这头母猪是他的强行将猪赶走。为此我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确认我对这头母猪的所有权并判令赵某立即归还我家的母猪。审理中李某提出以下证据一母猪是2000年在镇上赶集时买的。二母猪因咬伤自家的小鸡被我用木棒将后腿打坏了留有白印。三邻居刘某证实2000年李某确实买了一头黑色母猪。赵某在诉讼中提出以下证据一该母猪是从邻居王家买来的。二由于母猪好跳圈被栓了个木块结果将后腿磨出白印记。三王某证实他确实卖给赵某一头黑色母猪。法院在审理中收集到以下证据一鉴定人的鉴定结论是母猪配种到下崽需115天黑色母猪生产白色或花色的猪崽只有用白色公猪配种才有可能。二李某现在的邻居朱某反映诉讼前听李某的妻子董某说他家的母猪是10月底丢失的。三镇派出所在2003年11月11日底台历页上记载“李某于10月30日丢失一头母猪黑色。”四法院对所争母猪的检查记录反映该猪为黑色两后腿内侧有白色印记。请问上述证据事实从法律上的分类分析各属于何种法定证据参考答案李某的证据一当事人陈述二物证三证人证言. 赵某的证据一当事人陈述二物证三证人证言. 法院收集的证据一鉴定结论二证人证言三书证四勘验笔录 2、2000年7月

13日凌晨在某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有以下证据一尸体、血迹、摩擦痕迹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磨擦痕迹二手表被害人手腕上的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三勘验结果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四照片侦查人员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五鉴定结果经法医鉴定认定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六有妇女张某作证她对侦查人员说事故发生时她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七里程碑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A市15公里八A市某厂车辆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A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为A市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察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九A市某厂调度员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驾车从B市返回A市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十出车登记表该登记表记明司机刘某13日早6点15分回厂2 十一询问笔录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承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事故。请问从法律上的分类分析上述证据中哪些证据属于书证哪些证据属于物证哪些证据属于鉴定结论哪些证据属于言词证据书证2、7、10 物证1、8 鉴定结论5 言词证据6、9、11 3、个体工商户刘某领取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服装、百货。因经营服装亏损与他人合伙改营图书但未依法申请变更经营范围未申领特种经营许可证。县工商局决定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处罚款1万元。刘某对处罚决定不服向上级工商局申请复议上级工商局作出维持决定。刘某向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处罚决定。诉讼中县工商局认为处罚决定并无违法和不当。问1

证据法期末考试复习题(案例)

证据法期末考试复习题(案例)

证据法期末复习指南(案例分析) 一、案情:于1998年5月借给B人民币2万元,但是A因为与B是好朋友就没要B立借据。还款期已过多时,B仍然不向A偿还该借款。A欲起诉B,但因没有证据就没有起诉。A非常愤恨,于是在B的房间里偷偷地安放了一台窃听器,录下了B对其妻子谈到了他曾向A借了人民币2万元的话语。于是,1999年2月,A提起诉讼,请求B偿还2万元的借款,并向法院提供了该证据。 问:(1)法院审查核实该证据是A通过窃听取得的,没有采纳该证据。法院的做法是否合法? (2)在案件审理过程中,B承认自己于1998年5月向A借了人民币2万元,法院可否根据B 的承认作出A胜诉的判决?为什么? 二、甲地A公司将3辆进口车卖给乙地B公司,B公司将汽车运回期间受到乙地工商局查处。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口汽车证明,B公司无准运证从事非法运输为由,决定没收3辆汽车。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诉讼。 请问:下列哪一内容是本案受理法院的主要审查

对象?并说明理由。 (1)3辆汽车的性质 (2)公司销售行为的合法性 (3)B公司购买行为的合法性 (4)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合法性 三、案情:原告在沈阳某商厦买了一批黑木耳,发现质量不好,送技术监察局检验,鉴定为不合格,原告诉至法院,但被告否认原告在其商场购买。 问:(1)案件证明对象有哪些? (2)应当如何分明证明责任? 四、深圳市A公司将3套进口设备卖给长沙市B 公司,B公司将成套设备运回至长沙以后,被长沙市工商局查处。长沙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成套设备相关文件和证明材料,B公司也没有准运证从事非法运输为由,决定对A公司和B公司进行处罚。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诉讼。 请问:法院受理应当审查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五、赵某被杀害在家中,侦查人员发现一个笔记本和一张纸条,但与案件几乎每一关系。侦查人员通过对笔记本和纸条的笔迹鉴定分析,最后找

【毕业论文选题】证据法学论文题目

证据法学论文题目 证据法学是研究司法、执法等活动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事实的规律、方法以及证据法律规范的。大家对证据法还不熟悉的话,可以看看以下证据法学论文题目,加深大家对证据法的印象。 1、人事诉讼档案证据调查收集主体原则研究 2、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分析 3、言词证据的审查与运用 4、我国刑事电子数据的证据规则及其完善 5、论基于证据体系构建的侦查取证模式 6、论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问题与完善 7、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品格证据的立法与实证分析 8、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证据能力的审查判断 9、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证据收集权问题 10、关于刑事电子证据问题的思考 11、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调查分析--以B市检察院为例 12、证据规则体系及其中国构建 13、法外证据、超法证据与检察环节证据合法性审查 14、概率性证据研究中的认识悖论 15、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 16、技术侦查证据原件认定问题研究 17、我国品格证据的完善 18、浅析情态证据的价值 19、科学证据在庭审中的排除与运用趋势 20、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局限性 1

22、浅论技术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 23、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完善 24、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历史及问题分析 25、电子商务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定规则探讨 26、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价值 27、关于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中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 28、刑事证人证言的可信性问题研究--以美国证据法中的证人弹劾制度为视角 29、论测谎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基于证据法角度 30、强化狱侦人员证据意识初探 31、论电子数据证据的真实性认定 32、证据保管链条制度的诉讼功能分析 3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下讯问录音录像的功能和适用 34、论行政执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 35、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的困境与对策 36、海峡两岸刑事司法互助中的证据问题 37、中国法视野下的品格证据基础理论及发展理路 38、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构建路径探讨 39、审判视角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行实效与进路优化 40、以审判为中心对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工作的影响及其应对 41、论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隐匿证据的法律责任问题 42、侦查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据属性及其规范 43、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下的私人取证 44、未成年犯罪人品格证据制度的本土化构建 45、诉讼化视角下减刑、假释证据规则的初步考察 46、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危机忧思--以庭审实质化情境下证据的审查运用为视角 2

证据法论文

挑战传统证据法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数据电文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使用,使得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不同于现行民事证据制度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的特点,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将其列为法定的证据类型之一,学术界对于它的法律性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等方面也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它的出现对传统的证据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电子证据的概念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定论,笔者认为,电子证据即计算机证据,是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并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它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和先进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诉讼证据上的体现,它最大的功能是存储数据和资料,能综合、连续地反映与案件有关的资料数据。它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相比,有如下的特点: (一)高科技性 电子证据是以一定格式储存在电子计算机硬盘、软盘或CDROM 等储存介质上的一段二进制代码,它的形成和还原都要借助电子计算机设备,它的产生、储存和传输,都必须以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甚至网络技术为基础。电子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往往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和借助相关的科学设备来进行。 (二)易被伪造、篡改和破坏 电子证据的产生、存储和传递都依靠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计算机登记、处理、传输的资料信息均以电磁浓缩的形式储存,当有人为的因素的或技术的障碍介入时,电子证据极容易被篡改、伪造、破坏或毁灭,而电子证据的特性决定了其被伪造、篡改后不留痕迹,而且从技术上很难查清和判断。在日益普及的网络环境下,数据的通信传输又为操纵计算机提供了更便利的机会,而行为人往往具有各种便利条件,更易变更软件资料,随时可以毁灭证据。而且因为非故意的行为如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差错、病毒、硬件冲突或供电系统、通信网络的故障等环境和技术方面的原因,都会危害电子数据的安全,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三)复合性和外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信息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它输出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上与传统的证据极其类似,这都显示了它的复合性。电子信息通过显示器展现在阅读者面前的不再是单一的数据、文字、图像或声音,而是图、文、声并茂,甚至人机交互处理,这种以多媒体形式存在的电子证据几乎涵盖了所有传统证据类型,它使电子证据能够更直观、清晰地反映待证事实及其形成过程。

证据法学推定无罪论文

(证据法学期末论文) 学院:广东警官学院 年级:2012级法学六班 论述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又可称为无罪类推(与有罪类推相对应),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除以上内容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 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实被告人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无罪推定是一种典型的直接推定,无须基础事实即可证明无罪这一推定事实的存在。换言之,证明被告犯罪的责任由控诉一方承担,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无罪推定最早是在启蒙运动中被作为一项思想原则提出来的。1764年7月,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抨击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提出了无罪推定的理论构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1948年12月10日,无罪推定原则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这一联合国文件中被首次得以确认。该宣言第11条(一)规

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前,有权被视为无罪。”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2款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有权被视为无罪。”《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2项规定,任何被指控实施犯罪的人在依法被证明有罪之前应被假定为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制定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也规定了此原则。 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及刑事诉讼法典中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如:加拿大宪法、法国2000年最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典、俄罗斯2001年新刑事诉讼法典等等。在1997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中国不采用无罪推定或有罪推定原则,而采取“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1996年3月,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虽然该规定中没有出现“推定”或“假定”无罪的规范性表述,但却含有无罪推定的精神。同时,在该法第162条第(3)项中还相应规定了罪疑从无原则,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中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并同时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涉嫌犯罪的人被称为犯罪嫌疑人,起诉以后则称为被告人,他们都不是罪犯。在审判阶段,对于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对

证据法案例分析.docx

证据法案例分析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在经济交往中往往没有保留完整的证据,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会保留证据,有些想到了但也因种种原因而未保留,譬如亲属、朋友之间往往基于信任、面子等问题而未保留证据,在发生纠纷后准备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才发现自己面临证据上的欠缺—口说无凭,才意识到当时的情况已无法保存和还原。因此,对于公民自身而言,保留对于自己有力的证据、凭证,合法地获取相关证据是有利于保障自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同时,充分地了解我国的《证据法》、《民事诉讼法》等,也有利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筑建起法律的保护网。 一、案件基本情况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法院于2014年8月15收到一则民事诉讼的案件,案件的缘由是原告人李某在“好心情”便民超市遗失了一台佳能的单反相机,怀疑“好心情”便民超市的老板钱某捡拾到了自己遗失的相机不肯归还,由此提起了诉讼。 李某于2014年2月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数码广场购得一台佳能的单反相机。2014年7月6日,李某携带单反相机去上班,在下班后,李某曾去家附近的“好心情”便民超市购买物品,回家后发现该单反相机丢失。李某于当日晚10时左右,返还到“好心情”便民超市,询问超市老板钱某是否捡到自己遗失的一部佳能单反相机,但是钱某告知李某自己并未看到有单反相机的存在。 2014年7月7日下午,原告李某经过“好心情”便民超市门口,发现被告钱某的收银台上有一个和自己型号相同的单反相机,原告李某认为被告钱某捡到了其遗失的单反相机,而被告钱某主张该单反相机系其几天前出资购买的。在争执期间,钱某向李某提出,如果其执意认为这只单反相机是其丢失的那一只,那么钱某愿意以18000元的价格让给李某。18000元中包括了钱某在购买单反相机时出资的15000元,另3000元是钱某向李某索要的遗失物保管的补偿金。在钱某提出的18000元要求上,李某在与钱某交涉的过程中数次告知钱某,自己一分钱不会出,这是自己丢失的单反相机,钱某在捡到后应该予以归还。双方为此发生争执,在公安机关调解期间,双方因对补偿款数额不能达成一致,原告遂诉至

人类行为心理分析整理

人类行为的心理分析 冯燮韬冯燮刚 §1.1 心理分析引论 §1.1.1 人类行为的真正主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欲望 直到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学说,人类才开始系统地研究自身的行为,心理学才真正被当作科学来研究。 心理学的发展,逐步揭开了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在我们可以感知的人类行为(表象层行为与意识活动)之外,心理学逐步深入到人类精神深处的潜意识。与不能感知、只能推断的潜意识活动相比,可以感知的意识和表象层在人类行为中仅为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角。 在心理分析中,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欲望是人类行为的主人,它总要寻求满足,不断产生寻求满足的冲动,导致意识活动或表象层行为。只要生命存在,生命机体就有欲望,有欲望就会产生冲动,就会导致生命机体的意识活动和表象层行为。 人类行为包括潜意识活动、意识活动、表象层行为。潜意识活动(欲望产生冲动)决定意识活动,但要受意识活动的规范;在意识活动的指导下,生命机体发生表象层行为,此即意识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潜意识活动将超越意识(不受意识制约),直接导致表象层行为,此即下意识行为。因此表象层行为又分为意识行为和下意识行为。 人的欲望产生冲动,冲动将受到意识或表象层的制约,制约潜意识的是存在于潜意识与意识或表象层之间的防护墙(在大部分心理分析的论述中,将之主要归结为道德法律体系;在后文的分析中,我们将看到,它在防护墙中的作用是次要的)。防护墙将对欲望的冲动进行选择:防护墙允许通过的冲动进入意识产生意识活动,并进一步导致表象层的意识行为;或者直接导致表象层的下意识行为;表象层行为满足欲望后,机体解除紧张状态,转为轻松愉悦状态;防护墙不允许通过的冲动则被防护墙所压抑,机体处于紧张状态。 §1.1.2 心理分析的目的论与决定论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从本质上看是“决定论”。弗洛伊德从性压抑导致的精神病变分析中,得出性冲动的压抑和释放决定了人的意识活动和表象层行为,这成为其理论基石。随着分析的深入,为了解决新的问题,又逐步拓宽引入了“做伟人的欲望”,最后又提出“生存”和“死亡”的欲望。 荣格一度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后来则在强调个人无意识的同时,引入了集体无意识,强调个人的社会性心理基础,逐步形成了“目的论”的心理学说。在荣格的学说中,潜意识被分解为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由一些在意识中被遗忘的事物沉淀和一些个人情结组成,具有强烈的个人特性(情结是存在于个人无意识中的情感、思想、知觉和记忆等的有组织的群集)。个人无意识中包含社会道德和文化所不见容的部分。每当外在刺激触及某一潜在情结相关联的东西时,自觉意识所做出的反应会受到来自这一情结的回答的干扰,甚至被替代。因此,个人无意识支配下的行为具有潜在目的。集体无意识是指,不能从经验获得其内容,其内容都是遗传的,是人类演化的痕迹。由于集体无意识的存在,人类行为有了非个人和超个人的特性。集体无意识的主要结构是原型。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功能性情结,是千百万次心理体验的凝缩与结晶,并构成了人对外界的最本质的心态,这种心态在表象层行为发生之前为表象层行为提供

证据法论文之聂树斌案(1)

摘要:2016年6月8日,备受各界关注的聂树斌案有了后续进展,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依法提审聂树斌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山东高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聂案存在重大疑问,认定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这一消息也让全国上下为之振奋。 一、聂树斌案再审的证据法的适用 聂树斌案发生后我国《刑诉法》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动。在“聂案”再审中,若辩护方以“刑讯逼供”为由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将面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溯及力难题。聂树斌于1995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之前对他适用的是1970年刑诉法,我国1979年刑诉法和1996年刑诉法,虽然都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但却并未规定禁止使用刑讯逼供所收集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在1998年出台的《刑诉法解释》第61条才规定刑讯逼供所收集的被告人的供述不能作为定案依据。2010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问题的规定》将部分实物证据纳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范围。2012年刑诉法则吸收了上述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正式在立法层面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听证会上,原办案单位在坚持聂案非错判的过程中仍然适用的是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和1983年的《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 从《刑事诉讼法》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建国以来,我国长期以来并没有制定专门的证据法。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法的规范不仅数量少,原则性较强,而且缺乏可操作性。这使得在现在看起来有瑕疵有问题的证据当时都可以进入法庭,并最终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如果对聂案的再审中依然适用旧法,那么这些证据问题将继续存在,不利于对证据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果在一部诉讼法前发生的纠纷仍按照当时的程序法解决,那么很可能出现同一种诉讼采用不同的审理方式,而且程序的变动会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是当事人无法信服,并且法院操作也存在困难。因此我认为聂树斌案的再审应该适用现在的刑事诉讼法。 二、聂树斌案原第一、二审判决书 聂树斌案原第一、二审判决书认定的事实,很简单,因为它只有结论而没有证据展示及法律推理,所以,仅凭判决书无从谈起其定罪量刑是否正确。但是,仅从一审判决书中关于上诉期限的要求,就发现了一个问题。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但是,请大家注意,一审判决中却是:如不服本判决,可自接到判决的第二日起三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一审法院既然能这样擅自改变法律明确的期限规定,如此违反程序,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怀疑它们有什么不可以改变。 三、聂树斌案再审举证责任的承担 在刑事诉讼中,决定证明责任分配或分担的首要原则是无罪推定或有罪推定,如实行无罪推定,举证责任就在公诉方,因为公诉方必须向法庭证明被告有罪,否则法庭就应该宣告被告人无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

证据法案例分析题

证据法案例分析题 1、某皮革厂附近的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诉称皮革厂排泄的污水减少其农作物也的收成,并且对 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损害,请求法院判决皮革厂赔偿他们的损失。对此,皮革厂否认居民的损失是由其排泄的污水造成。 问: 本案中,应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为什么? 答:本案中,应由被告皮革厂就排污行为与农作物收成减少和身体受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谁主张,谁证明”,原告居民应当就皮革厂实施排污行为的事实以及农作物收成减少和身体受损害的事实,承当举证责任。 理由是:环境污染属于特殊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环境污染责任构成要件包括:加害行为(皮革厂排污行为)、损害(农作物收成减少和身体受损害)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民诉法规定和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加害人应就因果关系不存在负举证责任,而受害人(原告)则应就排污行为和损害后果负举证责任。 2、甲从广东某老板处进了一批阁楼片(淫秽光盘),打算转卖给乙,甲与乙约定在乙的住处交货。 一天,甲的妻子丙开着一辆面包车,与甲一起将货物运到乙的住处。在清点光盘的数量时,丙才知道是淫秽光盘。于是没有参与清点和搬运。货物清点完毕后,公安人员忽然到场,将甲、乙、丙三人抓获,并且将淫秽光盘、面包车和甲的手机扣押。经过讯问,甲和乙供述了贩卖淫秽光盘的全过程,丙对知道的案件事实也作了陈述。 问: (1)在本案中,侦查机关调查收集到了哪些证据?分别属于什么法定证据种类? 答:证据:淫秽光盘,面包车,甲的手机,——物证 乙和甲的供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丙的陈述——证人证言 (2)在侦查机关收集的证据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属于间接证据?理由是什么? 答:淫秽光盘、面包车、甲的手机——间接证据,因为所谓的间接证据是指凡是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予以证明的证据。间接证据多为实物证据,且客观性强。本案中是三种证据只能证明案件的部分事实,作为物证在诉讼中一般表现为间接证据。 乙和甲的供述、丙的陈述——直接证据,所谓直接证据是指本身可靠既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多表现为言词证据,在诉讼中,能够指出案件事实的证人证言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证明其有罪的直接证据。 3、吴某(17岁)所在学校班主任刘某来到吴某家为吴某、秦某和王某3人复习功课,因王某尚 未到来,刘老师在客厅准备教案,吴某和秦某在阳台观望王某何时到来,吴某跟秦某打赌说他敢把阳台上的花盆扔到楼下去,秦某告诫吴某这样做可能砸伤楼下的行人,吴某不听告诫,举起一盆君子兰就扔了下去,恰巧楼下有位老人赵某(66岁)经过,花盆正中赵某头部,致赵当场死亡。楼下有一10岁的小女孩陈某正在玩耍,她亲眼目睹了吴某将花盆扔下来砸死赵某的经过,陈某立即跑回家把这一经过告诉母亲,后来陈某在母亲的陪同下将所见情况向公安人员做了叙述。 问题: (1)陈某在本案中能否做证人?为什么?(10分) 答:可以。因为根据证人证言知识中对证人资格条件的规定可知,在我国,证人的积极条件包括:了解案件情况;证人是自然人;能够正确表达意志;与诉讼案件的审理结果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本案中,10岁的小女孩陈某目睹了案件的发生情况,她具有相应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与案件的当事人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符合作为证人的条件,所以她有资格作为证人,根据我

证据法学 案例分析

1.吴某(17岁)所在学校班主任刘某来到吴某家为吴某、秦某和王某3人复习功课,因王某尚未到来,刘老师在客厅准备教案,吴某和秦某在阳台观望王某何时到来,吴某跟秦某打赌说他敢把阳台上的花盆扔到楼下去,秦某告诫吴某这样做有可能砸伤楼下的行人,吴某不听告诫,举起一盆君子兰就扔了下去,恰巧楼下有位老人赵某(66岁)经过,花盆正中赵某头部,致赵当场死亡。楼下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陈某正在玩耍,她亲眼目睹了吴某将花盆扔下来砸死赵某的经过,陈某立即跑回家把这一经过告诉母亲,后来陈某在母亲的陪同下将所见情况向公安人员做了叙述。 问题: 1.陈某在本案中能否做证人?为什么?(10分) 陈某能做证人。因为10岁虽然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但法律规定年幼的人如果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也可以作证人。 2.证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有哪些?(10分) 权利 1. 司法人员到证人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询问时,证人有权要求他们出示司法机关的证明文件 2. 证人有权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3. 证人有权按照自己知道的案件情况提供证言,不受任何机 关﹑团体﹑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4. 证人在侦查期间,有权要求对自己的姓名保密和在整个诉 讼阶段对自己报案﹑举报的行为保密. 5. 证人对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

提出控告.《 6. 证人有权要求司法机关保障自身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 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证人有权要求对行为人予以制裁. 7. 证人出庭作证的通知书至迟要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8. 证人有权向司法机关要求补偿因到案作证所支出的费用, 以及所减少的劳动收入. 义务1. 证人有作证的义务2. 证人有向司法人员如实陈述和回答所提问题的义务,即证人有如实作证的义务.《3. 证人有义务保守司法机关向其询问的情况以及他所陈述内容的秘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4. 证人有遵守法律秩序的义务 2、赵某因盗窃公款潜逃,侦查人员张某在执行其他公务活动时,偶然撞见赵某并拘留了赵某,下面是侦查人员张某开始讯问被告人赵某的一段笔录: 张:①你老实交代你的罪行。 赵:我没有罪 张:②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许你抵赖。 赵:我要请律师,让我的律师跟你们说话。 张:③现在你不能请律师。律师不能介入侦查活动。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时没有出示拘留证。 张:④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拘留证。 赵:(沉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