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习目标】

1、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三种主要的杂化轨道类型;

2、学会用杂化轨道原理解释常见分子的成键情况与空间构型;

3、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道确定分子空间构型的简易方法;

【学习重点】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空间构型的简易方法

【学习难点】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学习方法】讲解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共价键的类型分为(成键方式“头碰头”)和(成键方式“肩并肩”)

2、描述共价键的键参数分别为、、。〖你知道吗〗

1、C原子与H原子结合形成的分子为什么是CH4,而不是CH2或CH3?CH4分子为什么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

2、为什么H2O分子是“V”型、键角是104.5°,而不是“直线型”或键角是“90°”?

一、杂化轨道理论(1931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提出)

基本要点:①.成键时能级相近的价电子轨道混合杂化,形成新的价电子轨道—杂化轨道。

②.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③.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

1、等性sp3杂化型(CH4)

轨道排布式:

电子云示意图:

正四面体

(1)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

(2)杂化后的轨道一头大,一头小,电子云密度大的一端与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形成σ键;由于杂化后原子轨道重叠更大,形成的共价键比原有原子轨道形成的共价键稳定,所以C原子与H原子结合成稳定的CH4,而不是CH2。

2、等性sp2杂化型(BF3)

用轨道排布式表示B原子采取sp2杂化轨道成键的形成过程:

电子云示意图:

3、等性sp杂化型(气态BeCl2)

用轨道排布式表示Be原子采取sp杂化轨道成键的形成过程:

电子云示意图:

【例题选讲】

例1:根据乙烯、乙炔分子的结构,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分析乙烯和乙炔分子的成键情况。

例2:试用杂化轨理论解释石墨、苯的结构

4.杂化的分类:

由原子轨道组合成一组简并杂化轨道的杂化过程称为等性杂化。完全由一组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或空轨道参与的杂化都是等性杂化。

如果杂化后所得到的一组杂化轨道并不完全简并,则称为不等性杂化。有孤对电子

....参与的杂化都是不等性杂化。

5.小结:几种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

杂化类型sp sp2 sp3

杂化轨道排布直线形三角形四面体杂化轨道中孤对电子数0 0 0 1 2 分子空间构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三角锥形V 形

实例BeCl2

乙炔乙烯

BF3

CH4

CCl4

NH3 H2O

键角180°120°109.5°107.3°104.5°

二、确定分子空间构型的简易方法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941年西奇威克、吉来斯比等提出)

共价分子的几何外形取决于分子价层电子对数目和类型。分子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远离以减小斥力而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确定分子空间构型的简易方法 对于AB

(1)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按提供的价电子数计算,

如:PCl 5 中52

5

15=?+=

n (2)O 、S 作为配位原子时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作中心原子时价电子数为6; (3)离子的价电子对数计算 如:NH 4+ : 41415=-?+=n ; SO 42- :42

06=++=n

〖课堂练习〗

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

A.CO2与SO2 B.CH4与NH3

C.BeCl2与BF3D.C2H2与C2H4

2、对SO2与CO2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sp杂化轨道

C.S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

D.SO2为V形结构,CO2为直线形结构

3、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离子)空间构型为

V形的是()

A、NH4+

B、SO2

C、H3O+

D、OF2

4、下列分子中,结构构成平面三角形的是()

A、HgCl2

B、BF3

C、TeCl4

D、SF6

5、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H2S

B、H2O

C、CCl4

D、NH3

6、下列分子中的碳原子不采取sp2杂化的是()

A、C6H6

B、石墨

C、C2H4

D、C3H8

7、下列分子的键角均是109°28′的是()

A、P4

B、NH3

C、CCl4

D、CH2Cl2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F3是三角锥形分子

B、铵根离子呈平面形结构

C、甲烷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p轨道形成的s-pσ键

D、甲烷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重叠形成的

σ键

9、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O2

B、PCl3

C、SiH4

D、NO2

10、指出中心原子可能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并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

(1)PCl3(2)BCl3(3)CS2

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2.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模型演示,让学生对增强配合物感性认识。 2.通过随堂实验、观察思考、查阅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具备 1. 多媒体教学投影平台,试管、胶头滴管 2. ①CuSO4②CuCl2·2H2O ③CuBr2④NaCl ⑤K2SO4 ⑥KBr ⑦氨水⑧乙醇 ⑨FeCl3⑩KSCN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什么是配位键。 放影配位键的形成过程。 归纳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四、配合物理论简介 1.配位键 共享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享的共价键叫做 配位键。(是一类特殊的共价键) 如NH+ 4 的形成:NH3+H+ ====== NH+ 4 氨分子的电子式是,氮原子上有对孤对电子。当氨分子跟氢离子 相作用时,氨分子中氮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氢原子共享,形成了配位键。 配位键也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做给予体; B是接受电子的原子,叫做接受体。 可见,配位键的成键条件是:给予体有孤对电子;接受体有空轨道。 把抽象的 理论直观 化 给予学生 探索实践 机会,增 强感性认 识。 对上述现象,请给予合理解释图片展示,视觉感受,直观理解。阅读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定义演示实验 2-2 看图解释配位键的形成。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第43页,归纳:(学生代表回答) 实验证明,上述实验中呈天蓝色的物质是水合铜离子,可表示为 [Cu(H2O)4]2+,叫做四水合铜离子。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 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孤对电子对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 对电子形成的,这类“电子对给予-接受键”就是配位键。如图2-28: 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见上右图) 2. 配位化合物 (1)定义: (2)配合物的形成{以[Cu(NH3)4]2+的形成为例}: 课本第44页[实验2-2],学生完成。(略) 向硫酸铜溶液里逐滴加入氨水,形成难溶物的原因是按水呈碱性,可与Cu2+ 形成难溶的氢氧化铜形成难溶的氢氧化铜: Cu2++2OH-======Cu(OH)2↓ 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深蓝色晶体是[Cu(NH3)4]SO4·H2O。结构测定实验证明, 无论在氨水溶液中还是在晶体中,深蓝色都是由于存在[Cu(NH3)4]2+,它是 Cu2+的另一种常见配离子,中心离子仍然是Cu2+,而配体是NH3. Cu(OH)2+4NH3====[Cu(NH3)4]2++2OH-蓝色沉淀变为深蓝色溶液,在[Cu(NH3)4]2+ 里,NH3分子的氮原子给出孤对电子对,Cu2+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 [Cu(NH3)4]2+(图23—29); 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以配位键形成的配合物还有:、。 加强学生 的自学能 力和组 织、推断 能力。 培养阅读 能力 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 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2 分子的立体构型_教案设计

《分子晶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干冰等分子晶体的宏观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晶体的概念和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 堆积方式; 2、掌握分子晶体的性质特征; 3、了解范德华力对分子晶体性质的影响情况; 4、了解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饿影响情况。 5、运用模型方法和类比方法认识分子晶体与其他晶体的本质差别。 6、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体验研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空间想象 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科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相互作用构成晶体的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立方体模型 2.在课前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的内容,组织观看老师自己录制的微课《1分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特征》《2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方法》《3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和结构模型》,达到预习的效果。 3.老师列出下列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每个小

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一个问题。 自主学习和展示问题 (1).分子晶体的概念是什么?分子晶体内的作用力有哪些?这些作用力分别影响分子晶体的那些性质? (2).分子晶体具有哪些物理特性?为什么具有这些特性?C60、淀粉、蛋白质、油脂是否为分子晶体? (3).无氢键存在的分子晶体,如何判断熔沸点的高低? (4).举出实例说明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无氢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 (5).氨气、水、HF、乙醇等分子间均存在氢键,为何水的熔沸点最高?一个水分子同时与几个其它分子形成氢键?1mol水中存在多少个氢键?NH3和HF呢?一般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为何冰的密度比水小?(6).N2、CO分子量相同,结构相似,都是分子晶体,都不存在分子间氢键,两者的熔沸点相同吗? (7).概括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影响因素,并叙述判断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的详细方法。 (8).为什么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而锂、钠、钾、铷、铯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9).举例说明什么是分子密堆积结构,什么是分子非密堆积结构?分子晶体的密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二、课堂流程 1.老师交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3 第2章 第2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能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学生自主学习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AB2型) 2.四原子分子(AB3型) 3.五原子分子(AB4型)

最常见的为□09正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为□10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1109°28′。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01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02孤电子对)由于□03相互排斥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立体构型,以减小斥力。 2.价层电子对的确定方法 σ键电子对数可由分子式确定。 a表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对于主族元素来说,a=原子的□04最外层电子数;对于阳离子来说,a=中心原子的□05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对于阴离

子来说,a=中心原子的□06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x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07原子数。 b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08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为1,其他原子=□09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3.VSEPR模型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1)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分子 (2)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的分子 对于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互相排斥使分子呈现不同的立体构型。

1.五原子的分子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吗? 提示:不是,只有中心原子所连四个键的键长相等时才为正四面体。如CH3Cl 因C—H键和C—Cl键键长不相等,故CH3Cl分子的四面体不再是正四面体。 2.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型二者相同吗? 提示:不一定相同。(1)VSEPR模型指的是包括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在内的空间构型;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只考虑分子内的σ键)所形成的空间构型。 (2)若分子中没有孤电子对,VSEPR模型和分子立体构型一致;若分子中有孤电子对,VSEPR模型和分子立体构型不一致。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修3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是在必修2已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介绍分子的立体结构。本节内容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但不必讲解太深,能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解释即可。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较弱,相关知识的链接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但另一方面 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三、考纲要求: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学会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能力培养 1、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 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切 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自身素质。 五、重点难点 1、分子的立体构型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六、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σ键成键方式“头碰头”,呈轴对称 1.共价键的类型 π键成键方式“肩并肩”,呈镜像对称 2.判断规律 共价单键是σ键, 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

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两个为π键 键能 衡量化学键稳定性 键参数 键长 键角 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板书]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提问] 什么是分子的立体构型? [学生回答] 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空间位置关系。 [追问] 双原子分子存在立体结构吗? [过渡] 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什么构型呢? [板书]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学生活动] 看大屏幕 1、双原子分子:直线形 O 2 HCl 2、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直线形 CO 2 和 V 形 H 2O ) 3、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直线形 C 2H 2、平面三角形 CH 2O 、三角锥形 NH 3、正四面体 P 4) 4、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 CH 4) 5、其他 [问题导入] 1、 同为三原子分子,CO 2 和 H 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为什么? 同为四原子分子,CH 2O 与 NH 3 分子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为什么? 2、立体结构是由什么决定的? 分子的立体结构如何测得? 并请学生阅读课本 P 37-P 38 二。 [学生阅读得出结论] 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 对 ABn 型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 A 的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 间存在斥力,使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相对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 系能量最低。由此可知,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互相排斥的结果。 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在空间的分布(即含孤对电子的 V SEPR 模型) VSEPR 模型和分子构型的关系。(VSEPR 模型中略去孤电子对即为分子构型)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详略得当,有效教学 2创设多层面多角度的问题,诱发学生不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构建出价层对子对互斥理论与空间构型的有机整合和熟练运用。 3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三维教学目标,遵循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科学探究思维、培养化学素养和优秀学习品德教育 二教材分析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已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从分子结构的视角认识无知的性质,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前后知识逻辑性延伸运用,增强对分子知识的有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略弱,相关知识的准确度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但另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是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学会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能力培养 1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 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五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 复习原子结构原子序数电子数,用电子式结构式描述分子结构

判断分子空间几何构型的简单方法

判断分子空间几何构型的简单方法 电子对数目成键电子对 数目孤电子对数 目 分子的空间 构型 实例 2 2 0 直线型二氧化碳 3 3 0 三角形三氟化硼 2 1 V型二溴化锌4 4 0 四面体甲烷 3 1 三角锥氨气 2 2 V型水 5 5 0 三角双锥五氯化磷 4 1 变形四面体四氟化硫 3 2 T型三氟化溴 2 3 直线型二氟化氙6 6 0 八面体六氟化硫 5 1 四角锥五氟化碘 4 2 正方形四氟化氙以下用G表示电子对数目,V表示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n表示配位原子中除了氢原子以外的其它原子的个数,m表示孤电子对数目,r表示配

位原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当配位原子中没有氢原子且V≥16时:V=8n+2m,G=m+n 例:CO2分子构型的判断 V=4+6×2=8n+2m,这里n=2,∴m=0, ∴G=m+n=0+2=2,所以CO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型 BF3分子构型的判断 V=3+7×3=8n+2m,这里n=3,∴m=0, ∴G=m+n=0+3=3,所以BF3的分子构型为三角形 PCl5分子构型的判断 V=5+7×5=8n+2m,这里n=5,∴m=0, ∴G=m+n=0+5=5,所以PCl5的分子构型为三角双锥 SF4分子构型的判断 V=6+7×4=8n+2m,这里n=4,∴m=1, ∴G=m+n=1+4=5,所以SF4的分子构型为变形四面体 BrF3分子构型的判断 V=7+7×3=8n+2m,这里n=3,∴m=2, ∴G=m+n=2+3=5,所以BrF3的分子构型为T型 SF6分子构型的判断 V=6+7×6=8n+2m,这里n=6,∴m=0, ∴G=m+n=0+6=6,所以SF6的分子构型为八面体 XeF4分子构型的判断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案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案 授课人:龚韦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②学会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③理解分子的杂化轨道概念的基本思想及三种主要杂化方式 2、能力培养:①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②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并提高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纲要求: 1、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2、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三、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 五、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学案 六、教学过程 【情景再现】CH 4分子形成 【考点解读】 考点一. 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在外界条件影响下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 2、杂化轨道:原子轨道组合杂化后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3、杂化轨道类型 C H H H H 109°28′ C 的基态 2p 激发态 2p 杂化3sp

杂化 类型 杂化轨 道数目 杂化轨 道间夹角 空间构型实例sp 2 180°直线形BeCl2 sp2 3 120°平面三角形BF3 sp3 4 109°28′正四面体形CH4 例题:蛋白质由多肽链组成,其基本单元如下图 (1)指出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及数目? (2)在图中用小红点标出孤对电子。 (3)在此基本单元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为,采取SP2杂化的原子为; 【总结】 要判断杂化类型必须要知道原子价层电子对的情况,即σ电子对和孤电子对。【思考】如何判断σ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经验公式(对于ABm型分子) σ电子对:与中心原子成键的原子个数——m 孤电子对数= (a-bm)÷2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m)÷2 【练习】 1、《高考365》P84 考点例析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 A NH3 B CH4 C CO2 D H2O 2、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几何构型不为四面体的是() A、NH4+ B、SO2 C、SO42- D、OF2 价层 电子 对数 杂化类 型 σ电子 对数 孤电 子对 数 价层电子对空 间构型 分子空间构型实例 2 SP 2 0 直线形直线形CO2 3 SP2 3 0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BF3 2 1 V形SnBr2 4 SP3 4 0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CH4 3 1 三角锥形NH3 2 2 V形H2O

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第六节 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

第六节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 在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空间模型,本节将着重探讨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这里会涉及不少杂化理论、价层电子互斥理论、离域π键和等电子体原理,本节不着重探讨,请大家参考有关竞赛和大学参考书,或是《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习题集——三维化学》选编的某些内容。下表是通过杂化理论和价层电子互斥理论确定的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供大家参考。

【讨论】给出一个分子或离子,我们一般先找出中心原子,确定它的成键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判断杂化类型和电子对构型,再判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由于等电子体具有类似的空间结构,我们也可以据此判断复杂的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我们结合以下例题具体讨论。 【例题1】磷的氯化物有PCl3和PCl5,氮的氯化物只有NCl3,为什么没有NCl5?白磷在过量氯气(其分子有三种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中燃烧时,其产物共有几种不同分子。① 【分析】PCl5中心原子P有3d轨道,能与3s、3p轨道一起参与杂化,杂化类型为sp3d,构型为三角双锥。第二问是通过同位素来考察三角双锥的空间构型:“三角”是一个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等价的三个点;“双锥”是对称的两个锥顶。P35Cl5的37Cl的一取代物可在角上和锥顶上2种情况;37Cl的二取代物可在两个角上、两个锥顶上和一个角一个锥顶上3种情况;利用对称性,三取代物、四取代物与二取代物、一取代物是相同的。共计有(1+2+3)×2=12种。 【解答】N原子最外层无d轨道,不能发生sp3d杂化,故无NCl5。 12种。 【练习1】PCl5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到160℃不经过液态阶段就变成蒸气,测得180℃下的蒸气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9.3g/L,极性为零,P-Cl键长为204pm和211pm两种。继续加热到250℃时测得压力为计算值的两倍。PCl5在加压下于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测得P-Cl 的键长为198pm和206pm两种。(P、Cl相对原子质量为31.0、35.5)回答如下问题: ①18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②在25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③PCl5熔体为什么能导电?用最简洁的方式作出解释。 ④PBr5气态分子结构与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但经测定其中

分子的立体结构 说课稿 教案

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阅读课本P37-40内容; 2、展示CO2、H2O、NH 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 3、提出问题:⑴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 ⑵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为什么 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讨论交流] 1、写出CO 2、H2O、NH 3、CH2O、CH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2、讨论H、C、N、O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 3、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2、H2O、NH3、CH2O、CH4的分子结构。 [模型探究] 由CO2、H2O、NH3、CH2O、CH4的球辊模型,对照其电子式云哟内分类对比的方法,分析结构不同的原因。 [引导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 [讲解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 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如图)课本P40。 [应用反馈]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3.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教学重点 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教学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方法 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3. 由于ns,np能级接近,往往采用sp型杂化,几种?力和合作精5. 杂化轨而sp型杂化又分为: 道与分子的空间sp杂化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间的杂化神。 2轨道和两个这轨道间的杂化构型存在什么关一个sps 杂化3轨道和三个p轨道间的杂化sp 系呢?如何用杂杂化一个s化轨道理论解释(学生阅读课本第41和42页之后讨论、归纳整理分子的空间构得) 型? 4. 分子构型与杂化类型的关系 (1)杂 sp杂化——直线形:sp型杂化轨道是由解释sp一个化: ns 6. 放影图轨道和一个np轨道组合而成的,每个sp杂化轨道11片,适当给予解p的成分,轨道间的夹角为和含有180°呈直s22释。线形。如图2—21。 2杂解释sp22杂化轨道是由一杂化——平面三角形:2)spsp(化:2杂化每个sp 轨道和两个np轨道组合而成的,个ns12轨道都含有s和p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33120°,呈平面三角形如:BF分子(图2—22和图32—23)。 33杂化轨道是由一个变sp杂化——四面体形:sp抽放影图(3)3杂化轨道都含象每个sp片:为轨道和三个nsnp轨道组合而成,133sp解释直观,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sp和s109°28'。p有的成分,44杂化于便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如CH分子的结构如(图2—24和4放影图生学图2—25)。 片:理解。.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实用教案设计

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在此之前学生已在化学2中学习了共价键基础,又在本章第一节“共价键”学习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这都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本节内容在基础结构化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②通过对典型分子立体结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及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 高科学探究能力; ③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④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电脑展示分子的立体结构,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重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难点: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构建数学立体模型与合作探究”。 ①创设问题情景,让问题推动学生思考。 ②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③利用数学立体模型引导学生发挥其空间想象能力,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并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过了高一时刚进高中对事物的好奇,他们慢慢沉稳下来,对事物有更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不足。抓住学生这些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判断分子空间几何构型的简单方法

判断分子空间几何构型的简单方法 以下用G表示电子对数目,V表示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n表示配位原子中除了氢原子以外的其它原子的个数,m表示孤电子对数目,r表示配位原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当配位原子中没有氢原子且V≥16时:V=8n+2m,G=m+n 例:CO2分子构型的判断

V=4+6×2=8n+2m,这里n=2,∴m=0, ∴G=m+n=0+2=2,所以CO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型 BF3分子构型的判断 V=3+7×3=8n+2m,这里n=3,∴m=0, ∴G=m+n=0+3=3,所以BF3的分子构型为三角形 PCl5分子构型的判断 V=5+7×5=8n+2m,这里n=5,∴m=0, ∴G=m+n=0+5=5,所以PCl5的分子构型为三角双锥 SF4分子构型的判断 V=6+7×4=8n+2m,这里n=4,∴m=1, ∴G=m+n=1+4=5,所以SF4的分子构型为变形四面体 BrF3分子构型的判断 V=7+7×3=8n+2m,这里n=3,∴m=2, ∴G=m+n=2+3=5,所以BrF3的分子构型为T型 SF6分子构型的判断 V=6+7×6=8n+2m,这里n=6,∴m=0, ∴G=m+n=0+6=6,所以SF6的分子构型为八面体 XeF4分子构型的判断 V=8+7×4=8n+2m,这里n=4,∴m=2, ∴G=m+n=2+4=6,所以XeF4的分子构型为正方形 当配位原子中有氢原子且V<16时:V=2r+8n+2m, G=m+n+r。

例:CH4分子构型的判断 V=4+1×4=2r+8n+2m,这里r=4,n=0,∴m=0,∴G=m+n+r=0+0+4=4,所以CH4的分子构型为四面体NH3分子构型的判断 V=5+1×3=2r+8n+2m,这里r=3,n=0,∴m=1, ∴G=m+n+r=1+0+3=4,所以NH3的分子构型为三角锥 H2O分子构型的判断 V=6+1×2=2r+8n+2m,这里r=2,n=0,∴m=2, ∴G=m+n+r=2+0+2=4,所以H2O的分子构型为V型 HClO分子构型的判断 V=1+7+6=2r+8n+2m,这里r=1,n=1,∴m=2, ∴G=m+n+r=2+1+1=4,所以HClO的分子构型为V型HNO分子构型的判断 V=1+5+6=2r+8n+2m,这里r=1,n=1,∴m=1, ∴G=m+n+r=1+1+1=3,所以HNO的分子构型为V型HCN分子构型的判断 V=1+4+5=2r+8n+2m,这里r=1,n=1,∴m=0, ∴G=m+n+r=0+1+1=2,所以HCN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型 注:以上所介绍的方法只有当V为偶数时才适用,当V 为奇数时,只需将V和G看成比它们大1的偶数即可!

《2-2 分子的立体构型第2课时》 教案1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2. 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3. 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导学提纲: 1. (自学、讨论)鲍林提出杂化轨道理论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杂化轨道? 提出杂化轨道理论的目的:合理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2. (自学、讨论)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 3. (思考、讨论)阅读教材P39~40,并查阅相关资料,请思考:轨道进行杂化时,轨道的数量、 能量、以及在空间的分布(形状)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又是如何改变的?请分别以s p、sp2、sp3杂化轨道为例说明。 轨道进行杂化时,轨道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但轨道的能量、以及在空间的分布(形状)均发生了变化。 sp杂化:同一原子中ns-np 杂化成新轨道:一个s 轨道和一个p 轨道杂化组合成两个新的sp 杂化轨道。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80°,分子的几何构型为直线形。 sp2杂化:同一个原子的一个ns 轨道与两个np 轨道进行杂化组合为3个sp2杂化轨道。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20°,分子的几何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sp3杂化: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会发生混杂,得到4个相同的sp3杂化轨道。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分子的空间正四面体或V型、三角锥型。 4.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

理论(VSEPR)中的“价层电子对”有何对应关系?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为2、3、4、5、6时,该中心原子形成的分别是什么样的杂化轨道? 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与相连的其他原子数之和(即:孤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就是杂化轨道数。 杂化轨道数也就是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 【练一练】 分子或离子CO2SO2H2O NH4+CO32-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 2 3 4 4 3 杂化轨道类型sp sp2sp3sp3sp2 分子或离子SO32-BF3CH4H3O+PCl5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 4 3 4 4 5 杂化轨道类型sp3sp2sp3sp3sp3d 5. (思考、讨论)任何情况下轨道都可以发生杂化吗?应用杂化轨道理论时应注意什么? ⑴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时才会发生; ⑵能量相近的轨道方可发生杂化; ⑶杂化轨道成键时满足最小排斥原理,从而决定键角; ⑷杂化轨道只用来形成σ键或容纳孤对电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方可用于形成π键。 6. (思考、讨论)水、甲烷、氨气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为什么甲烷的键为109°28′?水的键 角为105°?氨气的为107°? 排斥力:孤-孤>孤-共>共-共。 7. (思考、讨论)已知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的轨道全部是杂化轨道类型。你如何理解CH4、C2H 、C2H2、C6H6的分子构型?又如何理解烷烃的碳链形状是锯齿形,而不是直线型? 4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判断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2.通过对典型分子立体结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及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观察分子的立体结构,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教学重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教学难点: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新课导入]展示CO2、H2O 、CH4 、NH3 、BF3、CH2O分子的球棍模型 【问题】1.什么是分子的立体构型? 2.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因?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NH3 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 3.分子的立体结构与稳定性有关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一)几组概念 1.中心原子:对ABn型分子,B围绕A成键,则A为中心原子,n值为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2.价层电子对:=σ键个数+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个数 σ键电子对数=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法一:写电子式判断 法二:=1/2(a-xb) a: 对于原子:为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x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b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H为1,其他原子为“8-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实例】P38表2-4,仔细观察。 【巩固练习】 (二)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1.对AB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间由于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最稳定。 2.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学生】读书P38最后一段 (1)中心原子上无孤对电子的分子: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ABn 价层电子对VSEPR模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范例 n=2 2 直线形直线形CO2,CS2 n=3 3 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CH2O、BF3 n=4 4 正四面体形正四面体形CH4、CCl4 ABn 价层电子对VSEPR模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范例 n=55三角双锥三角双锥PCl5n=66正八面体正八面体SF6

分子空间构型推断

杂化轨道数的计算方法和空间构型 一、杂化轨道数(价层电子对数n)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公式:n=[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每个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电荷数]÷2 注意式中: (1)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主族序数 例如:B:3,C:4,N:5,O:6,X:7,稀有气体:8 (2)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 H与卤素:1,O与S为0 N原子做配位原子时为-1 (3)电荷数:要把“±”一起代进去。 例1:SO2(6+0)/2=3 sp2杂化。 例2:SO3(6+0)/2=3 sp2杂化。 例3:SO32-(6+0+2)/2=4 sp3杂化。 例4:SO42-(6+0+2)/2=4 sp3杂化。 例5:CN-(4-1+1)/2=2 sp杂化。 例6:NH4+(5+4-1)/2=4 sp3杂化。 例7:ClO3-(7+0+1)/2=4 sp3杂化。 例8:PO33-(5+0+3)/2=4 sp3杂化。 例9:PO43-(5+0+3)/2=4 sp3杂化。 练习:sp杂化:BeCl2、CO2; sp2杂化:BF3、HCHO; sp3杂化CH4、NH3、H2O。 方法二:因为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孤电子对,故有: 公式:杂化轨道数n=中心原子σ键个数+孤电子对数 例:HClO中心原子为O:H- -Cl n=2+2=4 结合上述信息完成下表: 代表物杂化轨道数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结构 CO22+0=2 sp 直线形 CH2O 3+0=3 sp2平面三角形 CH44+0=4 sp3正四面体型 SO22+1=3 sp2V形 NH33+1=4 sp3三角锥型 H2O 2+2=4 sp3V形 1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1.化学高中二年级 2.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 3.学习内容:(1)了解分子的立体结构(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3)分子立体构型的判断 4. 本节课价值及内容的重要性:本节选自第二章第二节,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依次为形形色色的分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位化合物简介,重点介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配位化合物。按照新课标要求,在必修2和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已介绍共价键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并为学习杂化轨道理论奠定了基础,使学生能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模型解释。 (2)会判断常见的简单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分子结构的过程中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探究分子结构的兴趣,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 4.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分子的立体构型 难点:(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弱,过程思考模式要求很高,需要学生有头绪的思考解决问题,还有学生相关知识的准确度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但另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在熟悉共价键的基础上学习,但是学生的基础薄弱,需要提前复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探究式教学法 模型构造 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演示:多媒体将微观现象宏观化 归纳总结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物质不同分类角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认识到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也有规律可循。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教辅资料,河南教考资源网,第二教育资源网,金太阳教学网。 工具设计:制作物质模型,物质的结构模型,图片演示操作。 六、教学过程

《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2.通过对典型分子立体结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及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PowerPoint展示分子的立体结构,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教学重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教学难点: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投影】展示CO2、H2O、NH3、CH2O、CH4等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阅读课本P37-40内容;观察一些典型分子的 立体结构,观察,分析。 让学生对分 子的空间结 构有直观的 认识 【板书】2.1 形形式式的分子 【提出问题】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结构式能反映出分子的空间构造吗?思考,回答。讨论分子在三维空间的构造情 况。 让学生区分 结构式与空 间结构的区 别 【归纳】结构式不能反映出分子的空 间结构 【思考】1.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 因?2.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什么 原因? 记忆

【黑板练习】 写出C 、H 、N 、O 的电子式,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讨论C 、H 、N 、O 的成键情况。 原子 H C N O 电子式 H ? ??. . C ??. . .N ??. .. .O 可形成共用电子对数 1 4 3 2 成键情况 1 4 3 2 复习旧知识,培养学 生知识归纳的能力 【归纳】原子不同,可形成的电子对数目不同,共价键的饱和性不同 【黑板练习】 写出CO 2、H 2O 、NH 3、CH 2O 、CH 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 2、H 2O 、NH 3、CH 2O 、CH 4的成键情况.分析分子内的原子总数、孤对电子数及空间结构。 分子 CO 2 H 2O NH 3 CH 2O CH 4 电子式 结构式 O=C=O H-O-H 原子总数 3 3 4 4 5 孤对电子数 无 2 1 无 无 空间结构 直线型 V 型 三角锥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 ,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构建模 型,能强化学生对常见 分子空间结构的了解和记忆。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ca8665182.html,] 【归纳】含有同种原子的分子,因为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方向性不同,结构不同 学生自主探究CO 2、H 2O 、NH 3、CH 2O 、CH 4的球棍模型,分析其结构不同的原因。 [来源学#科#网Z#X#X#K][来 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ca8665182.html,] [来源:Z ,xx ,https://www.doczj.com/doc/ca8665182.html,] 【归纳板书】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构成分子的原子总数不同 2.含有同样数目原子的分子的键角 思考 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