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NSS地壳形变异常检测理论与方法

GNSS地壳形变异常检测理论与方法

GNSS地壳形变异常检测理论与方法

一一

第45卷一第6期测一绘一学一报

V o l .45,N o .6

一2016年6月A c t aG e o d a e t i c ae tC a r t o g r a p

h i c aS i n i c a J u n e ,2016

引文格式:X U K e k e .T h e o r y a n d M e t h o d f o rD e t e c t i n g A b n o r m a l C r u s t a l D e f o r m a t i o nU s i n g G N S S [J ].A c t aG e o d a e t i c a e t C a r t o g r a p

h i c a S i n i c a ,2016,45(6):756.(徐克科.G N S S 地壳形变异常检测理论与方法[J ].测绘学报,2016,45(6):756.)D O I :10.11947/j

.A G C S .2016.20160152

G N S S 地壳形变异常检测理论与方法

徐克科1,

2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2.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上海200092

T h e o r y a n dM e t h o d f o r D e t e c t i n g A b n o r m a l C r u s t a l D e f o r m a t i o nU s i n g G

N S S X UK e k e

1,

21.S c h o o l o f S u r v e y i n g a n dL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 o fH e n a n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o z u o 454000,C h i n a ;2.C o l l e g eo f S u r v e y i n g a n dG e o GI n f o r m a t i o no f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00092,C h i n a 一一地震的孕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地震发生时断层破裂所释放的能量只是一部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在地震前后以无震蠕滑的形式释放.因此,检测这些形变异常信息对于地震危险性评估至关重要.随着G N S S 监测网络数据的持续积累,时空分辨率越来越高,就有可能从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形变信息.本文利用G N S S 时空数据,

从高精度数据处理二全球板块运动模型构建二多尺度速度场与应变场估计二地壳微动态形变异常检测和断层滑移时空反演等方面,研究了G N S S 地壳形变异常检测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重建了G N S S 测站速度估计模型:法方程重构模型二基线向量最小二乘模型二卡尔曼滤波模型和坐标时序模型.前3种模型将坐标二速度二年二半年周期项作为参数,在进行网平差的同时一并求解速度值.坐标时序模型引入白噪声和幂律噪声组合,分析了区域周期项振幅与相位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基于4种模型,估计了川滇陆态网G N S S 测站速度.结果差异在1mm /a 内,精度在亚毫米级.从而验证了这些速度估计模型的一致性.

(2

)提出了基于统计假设检验和稳健估计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构建方法.利用I T R F 2008V E L 求取的全球板块欧拉参数与先前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建立了相对欧亚板块背景场的中国大陆速度场,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特征.

(3)构建了G N S S 多尺度速度场和应变场估计模型.

利用负位错模拟数据作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应变场具有检测不同空间范围的地壳形变的能力.利用2009 2011年陆态网数据估计并分析了中国大陆3

8尺度的应变场及形变特征.

(4

)联合卡尔曼滤波和主成分时空分析,集时空滤波与形变检测于一体,构建了瞬态无震蠕滑时空检测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数据时空信噪比.利用滇西南陆态网

G N S S 数据,检测其时空分布特征与2011年缅甸Mw 7.2级地震相对应.得出了滇西南区域的断层活动可能会受到缅甸地震带的影响.

(5)提出了基于G N S S 基线面应变和G N S S 网形的

震前形变异常检测方法.得出2013年芦山M s 7.0地震和日本近年来的4次地震在震前数月的时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偏离.尤其G N S S 基线夹角二基线方位角和第一剪应变的异常变化更为突出.推断震前可能产生了强烈的左旋剪切构造应力变化,加速了芦山地震的孕育发生.

(6

)以地壳形变检测与断层滑移反演为一体,构建了G N S S 主成分和卡尔曼滤波时空反演模型.通过模拟试验,得出了正确反演断层滑移时空分布所需要的最低信噪比和最优的台站分布密度.以2005年苏门答腊Mw 8.7地震震后余滑和2006年墨西哥慢滑移为例,反演了断层蠕滑时空分布.

中图分类号:P 228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1G1595(2016)06G0756G01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13C B 733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4023

)收稿日期:2016G04G05

作者简介:徐克科(1979 ),男,副教授,201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伍吉仓教授),研究方向为G N S S 数据处理与地壳形变分析.

A u t h o r :X U K e k e (1979 ),m a l e ,r e c e i v e dh i sd o c t o r a l d e g r e e f r o mT o n g j iU n i v e r s i t y o nJ u l y 2015(P h Da d v i s o r :P r o f .W U J i c a n g ),m a j o r si n G N S S 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c r u s t a l d e f o r m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E Gm a i l :12x k k @t o n g j

i .e d u .c n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幢门字形酒店、六幢不同高度公寓和整体地下车库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0m 2,总建筑面积约23 万m 2,地下建筑面积约8.7 万m 2。 本工程基坑总面积约29300m 2,东西向长约300~400m,南北方向长约40~110m。基坑总延长线为785m,地下室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8.2m、-18.7m,管线分布复杂。基坑北侧紧邻海河,南侧是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海河水位的变化及张自忠路面动荷载的干扰都将是某基坑监测的难点。基坑监测等级为一级,监测手段众多,监测内容、监测工作量及监测难度均较大。 二、依据及原则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3) 5. 《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J1-88) 依据规范和天津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物基坑施工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基坑设计的相关要求;为确保建筑物地下基坑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在基坑开挖和施工期间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其不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三、基坑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综合本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及围护结构和支护体系的特点,遵照设计的相关要求,本工程共进行如下几项基坑监测工作: 1、周边环境监测 A、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B、基坑外道路变形监测; C、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D、基坑外承压水水位监测; E、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F、基坑外土体表面变形监测; G、海河堤岸变形(沉降、变形)监测; 2、围护结构监测 A、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B、围护桩桩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C、围护桩内、外侧水土压力监测; D、围护桩的竖向钢筋应力监测; 3、支撑体系和立柱监测 A、支撑轴力监测; B、钢格构柱及立柱角钢应力监测; C、立柱位移和沉降监测;

变形监测方案

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和平街)地下人防工程 兼顾道路改造工程 变形监测施工方案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三亚市解放路地下人防兼顾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年8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监(检)测编制依据 (5) (一)、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5) (二)、专业测量执行标准 (5) (三)、鉴定执行标准 (6) (四)、监(检)测执行标准 (6) (五)、监(检)测记录 (6) 三、影响本工程监(检)测的几种不利因素: (6) 四、本工程整体监(检)测方案 (7) (一)监(检)测内容 (7) (二)本工程监(检)测步骤 (7) (三)本工程监(检)测方法 (7) 1、竖向沉降位移监测 (7) 2、基坑支护桩位移监测 (7) 3、降水井、回灌兼观测井液面高度监测 (8) 4、人防本体竖向沉降监测 (8) 5、周边建(构)筑物裂缝监测 (8) 6、对周边建(构)筑物构件强度检测 (9) 7、结构加固补强 (9) (四)监测频率 (9) (五)监测报警 (10) 五、内页分析及成果整理 (10) 六、人员安排 (10) 七、时间安排 (11)

八、监测检查注意事项 (11) (一)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11) 1、项目专人负责制: (11) 2、持证上岗制度: (11) 3、检查人员分级制度: (11) 4、三级审核制度: (11) (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12) 1、安全措施 (12) 2、高空安全保障措施 (14) (三)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5)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三亚市解放路人防兼顾道路拓宽工程 2、工程地点: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和平路) 3、结构形式:无梁楼盖板结构,建筑结构类别为乙类,正常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为6度。 4、总建面积: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67910㎡。主体工事长约1023m,宽33.4m,局部宽度?m。整体地下两层 5、人防等级:甲类核6级,常6 级人防工程,2个二等人员掩体部,14个物资库。 6、口部及风井:总计有29个出地面口,两侧总计有?个出地面风井。 7、地下埋深:地下一层顶板位于,中板位于,地下二层底板位于 8、支护形式:(附图) (1)挡土桩采用H300@800工字钢,钢长20-22米。 (2)截渗墙: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P.C32.5水泥用量300Kg/m3 9、降水井和回灌及监测井:降水井72个,回灌及监测井14眼。 10、高程点:面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1:整体平面图 。 图2:解放路1轴至26、129轴至146轴剖面图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X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公司 2016年12月01日 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XXX标段,桩号范围3+400~6+95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XXX.。本工程等级为II等;河道堤防级别为3级,施工临时工程为5级。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供水标准:农业灌溉供水设计保证率为95%。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堤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职安全员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对图纸较差处、渗水严重处、边坡较陡处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安全员立即采取措施和报告监测组。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2、坡面观测: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GPS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实施 1、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1.1基准网的建立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比较稳定的地方埋设工作基点,其中工作基点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本标段工作基点选择桩号点。 变形点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每100m布置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左1-32,右1-32。以及对南岸6+581,南岸4+390、北岸5+160、4+000-4+100段附件的建筑物等进行加密监测。 1、顶部用沉降钉垂直植入混凝土中,孔深不小于50mm,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2、监测精度及频率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边坡的变形观测如下: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为:2.1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1.5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2007-11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幢门字形酒店、六幢不同高度公寓和整体地下车库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0m2,总建筑面积约23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8.7万m2。 本工程基坑总面积约29300m2,东西向长约300~400m,南北方向长约40~110m。基坑总延长线为785m,地下室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8.2m、-18.7m,管线分布复杂。基坑北侧紧邻海河,南侧是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海河水位的变化及张自忠路面动荷载的干扰都将是某基坑监测的难点。基坑监测等级为一级,监测手段众多,监测内容、监测工作量及监测难度均较大。 二、依据及原则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3) 5.《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J1-88) 依据规范和天津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物基坑施工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基坑设计的相关要求;为确保建筑物地下基坑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在基坑开挖和施工期间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其不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三、基坑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综合本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及围护结构和支护体系的特点,遵照设计的相关要求,本工程共进行如下几项基坑监测工作: 1、周边环境监测 A、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B、基坑外道路变形监测; C、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D、基坑外承压水水位监测; E、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F、基坑外土体表面变形监测; G、海河堤岸变形(沉降、变形)监测; 2、围护结构监测 A、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B、围护桩桩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C、围护桩内、外侧水土压力监测; D、围护桩的竖向钢筋应力监测; 3、支撑体系和立柱监测 A、支撑轴力监测; B、钢格构柱及立柱角钢应力监测; C、立柱位移和沉降监测;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潞安府秀江南小区三期车库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市潞安鸿源房地产开发拟在市防爆巷西侧进行潞安府秀江南三期地下车库建设,拟建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 2.6万平方米,平面形状不规则,总体呈矩形,东西长约230米,宽约143米,基坑周长约700米,基坑深度自±0.000向下10米,开挖深度自现有自然地面向下约9.5米,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确定基坑工程类别为二级,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划分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潞安府秀江南三期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任务由市拓达岩土工程勘察检测承担完成,支护方式采用灌注桩加锚索、水泥土搅拌桩加土钉墙,土钉采用φ50t3.5mm的钢管,成孔以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施工,土钉注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没延米不小于25Kg/m,水灰比0.4—0.5,浆体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面部结构采用100mm厚C20喷射混凝土,设φ6.5200的单层双向钢筋网片进行护面,加强筋采用φ14的螺纹钢;网片居中,加强筋在网片外侧,土钉头弯成L型,弯钩长度10d,并与加强筋可靠焊接。灌注桩桩体、冠梁混凝土强度:C30,灌注桩主筋锚入冠梁750mm,桩顶嵌入冠梁100mm,灌注桩超浇高度为800mm;桩主筋沿桩身均匀布置,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桩径允许偏差+30mm,垂直度允许偏差0.5%;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混凝土塌落度:180~220mm,充盈系数不小于1。锚索孔径150mm,锚索材料

采用15.2钢绞线,1860级,注浆材料采用P.042.5普通硅酸水泥,水灰比为0.4~0.5。锚索采用二次注浆工艺,二次高压注浆宜使用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二次高压注浆的压力宜控制在2.5~5.0MPa,注浆时间可根据注浆工艺试验确定或在第一次注浆锚固体的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两次注浆的水泥量之和应大于80Kg/米。在注浆体强度达到15Mpa 以上后对锚索进行拉锁定。锚索施工必须按照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不宜大于20m,下层土开挖时,上层的锚索必须有7天以上养护时间并已拉锁定。基坑顶部角撑采用600mmx800mm,角撑的顶标高为-2.000,角撑的混凝土强度为C30,保护层厚度30mm。止水帷幕采用双(三)排水泥土搅拌桩,桩径500mm,间距300mm,水泥采用32.5矿渣硅酸盐,每米水泥用量60Kg,水灰比0.5~0.6,采用四搅两喷工艺,水泥土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 1.6Mpa。降水井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水平间距15m~17米布置(原则以上两个跨宽布置),井深18米,井孔直径0.7m,采用直径为0.4m的滤水管。降水井在距基坑边5m~7m处开始布置,在每个电梯井附近布置一口降水井深度比普通降水井深3m~5m。在基坑和周边设置观测井,做法和降水井做法一致。具体支护方案详见附件1。自支护施工开始到基础回填完成有效工期约4个月。 2、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1)

佳·克拉项目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 甘肃统建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佳·克拉项目部 二○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附图一: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依据 1、佳·克拉基坑开挖图; 2、佳·克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佳·克拉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佳·克拉项目基坑降水设计》;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9、基坑监测强制性条文。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佳·克拉。 工程地点:拟建场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吴家崖村,场地北邻吴家崖村田地。东侧为吴家崖村,南临山水嘉园1#地块,西临佳·水岸华庭C地块。拟建场地近南北宽约,东西长约。 本工程±绝对标高为。地下二层,地上A塔十八层,B塔十五层,商铺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东塔筏板厚度为1800mm,开挖深度为;西塔筏板厚度为1500mm,开挖深度为,,商铺为300厚的防水板,开挖深度为。 本基坑安全级别属于一级基坑。

(二)地层岩性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 al):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属第四系冲积产物;黄褐色,坚硬-硬塑; ①粉质粘土(Q 4 土质均匀,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少量泥岩碎屑,孔隙较发育,有光泽,无瑶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层厚为~,层面标高~。 al+pl):该层除区域缺失外,基本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冲、洪积成因,青灰色, ②圆砾(Q 4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击,中密-密实,接触排列,磨圆度较好,颗粒形状呈圆状-亚圆状,级配较好,颗粒间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粉土,骨架颗粒成分主要为变质岩、石英岩和花岗岩等,中风化,圆砾一般粒径为~,偶含卵石及漂石。层面埋深~,厚度~,层面标高~。 ③强风化泥岩(N):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半成岩,褐红色-灰绿色,微裂隙及风华裂隙较发育,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等为主,泥钙质胶结,碎屑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强风化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层面埋深~,厚度~,层面标高~。 ④中风化泥岩(N):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半成岩,褐红色-灰绿色,见微裂隙,致密;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长石、石英等为主,泥钙质胶结,碎屑结构,巨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桩状,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未经扰动时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层面埋深~,勘察厚度~(未揭穿),层面标高~。 (三)气象 天水市气候类型属暖温带轻冰冻中湿区,据天气气象局资料,本区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历年最冷月相对湿度平均62%,最热月平均湿度73%,年最大降水量,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多暴雨,夏季多东北风,夏季平均风速s,冬季多东风,冬季平均风速s,30年遇最大风速s,年雷暴日天,年沙暴日天,年雾日数天,历年最大积雪厚度15cm,地表有季节性冻土,标准冻土深度,场地内无地表水。 (四)地下水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②圆砾

监测技术方案教案资料

宜春步步高广场基坑及周围建筑物 监测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宜春四通测绘勘测有限公司 2011年06月09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2) 第三章监测内容 (3) 第四章监测点的布设 (3) 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选用仪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4) 第六章监测频率和观测次数 (9) 第七章控制标准与险情预报 (11) 第八章信息反馈与监测成果 (12) 第九章监测工作的组织机构 (12) 第十章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3) 第十一章岗位责任制及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14)

宜春步步高广场基坑及周围建筑物 监测技术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宜春步步高广场拟建建筑由主楼、裙楼和地下室组成,地下室3层,深度约13米,地下室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4000m2,地上建筑由2栋主楼(紧邻沿河路,单栋平面尺寸约20×45m,层数28层,建筑高约90米)和多层裙楼(层数7层,建筑高约34米)组成; 位于袁河南岸,紧邻沿河路,周围为繁华的商业街,其北面为沿河路,东面为东风路,南面为中山路,西面为重桂路,各路段管线密布,交通繁忙,周边建筑物分布详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场地基坑北侧11米处为沿河路,宽约7米,上下班车流量拥挤;东侧8米为东风路与秀江大桥,属于市内交通要道,距基坑红线东边36米处,东北角为3栋6层居民楼,之间为6层新华书店(基础形式不详),东南角为11层青龙大厦,属桩基基础;南侧10米为中山路,属于市内交通要道,距基坑红线25米处,为12层商业建筑,属桩基基础;西侧5米为重桂路,宽约9米,车流量较少,但距基坑红线西边约14米处,为一排5栋2-6层居民楼,年代较老,基础类型属于条形基础,埋深约2米,西北角为1栋4层建筑(基础形式不详)和2栋6层居民楼,属桩基基础。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本监测方案主要依据以下几种规范和文件编写: 1、宜春步步高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审修改打印版),2011.4; 2、长沙勘测设计研究院《宜春步步高基坑支护初步设计》,2011.4;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为满足对无碴轨道线下基础工程变形评估的需要,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机,应对本线桥梁、路基、隧道等线下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开展桥梁变形监测和分析研究,对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验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的变形监测包括桥梁基础、承台、墩身以及梁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等内容,其中,桥梁基础变形监测可在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完成,本方案重点针对工程施工及验收期间桥梁承台、墩身及梁体的变形监测,其主要任务是指导桥梁基础和无碴轨道安装施工。 监测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依照“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变形”的原则进行,即首先逐次布测变形监测的基准控制网、工作基点,再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观测桥梁承台和墩身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当观测条件较好时,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工作基点,直接利用基准点测量变形观测点,以降低工作量和提高变形测量精度。 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精度设计、基准网及工作基点布测、观测点布设、监测周期及频次的确定、观测方法的选择、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整理等内容。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本工程变形监测将以垂直位移监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视工程需要和施工实际情况而定。 监测精度设计和监测方法选择 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进行本项目变形监测的精度设计,包括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及其观测点精度设计、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及其观测点精度设计。 (1) 垂直位移监测精度设计 垂直位移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制定其精度要求。表2-1、2-2分别为垂直位移监测网和垂直位移观测点的精度要求。 表2-1 垂直位移监测网精度要求 表2-2 垂直位移观测点精度要求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docx

. 滑 坡 变 形 监 测 案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测绘工程 1004 东波1010020414

. 2013年5月23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监测目的与意义 (2) 3 监测项目和测点的数量 (3) 3.1 技术依据 (3) 3.2 坐标系统 (3) 3.3 技术法 (3) 3.4 位移监测基准点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 (3) 3.5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 (4) 3.6 监测控制网分三部分: (5) 3.7 位移监测监测点的保护 (7) 4 监测项目的检测期和频率 (7) 5 监测仪器设备及选型 (8) 6 监测人员的配置 (8) 7 监测项目控制基准 (9) 8 监测项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9) 9 监测报告送达的对象和时限 (9) 10 监测注意事项 (9)

. 1工程概况 项目地处市临潼区芷阳湖位置,东靠骊山主峰、西依西临高速、北邻迎 宾大道,属于芷阳湖旅游区的黄金地带,地理位置相当优越。项目所在区 域,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是临潼区著名旅游开发区。纵横的交通网络体系, 914路、 915 路、 307 路、 306 路公交车在此经过,并设立了站点,交通十 分便利、发达。临潼新家园、科技大学、工程大学等相伴左右,生活资 源十分丰富。滑坡总体坡度 40 °~ 60 °,纵长约 150 m ,横宽约 60m ,相对高差约 40m ,预计量约为 36 万 m 3,推测滑动向为 85 °,为小型土质滑坡。滑坡前部为芷阳湖景区,如若发生滑坡将受到重威胁。另外滑坡体破 坏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不利于水土保持工程的开展;给当地地质环境和社会 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市区高度重视,并对该滑坡实施应急治理。 根据该滑坡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需要对该滑坡进行变形监测。 2监测目的与意义 1、通过测量滑坡的垂直位移量与位移速度,确认芷阳湖景区是否安全。 2、通过对滑坡变形及环境条件的监测,掌握施工期滑坡体变形动态,利用监测结果作为判断滑坡稳定状态。 3、实时验证设计案和施工治理效果,为地质灾害预测和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4、超前预报,确保监测期间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变形观测观测方案样本

”崇州市怡心花园保障性住房”变形观测 技 术 方 案 成都西南冶金测量工程公司 12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公司资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本工程投入的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本工程投入技术人员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沉降观测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监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1、位移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2、基准点、观测点示意图 一、公司简介 成都西南冶金测量工程公司始建于1988年初, 系国有专业测量公司, 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拼搏, 企业在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公司现有职工79名, 其中: 高级工程师4名; 工程师13名; 助理工程师30名。公司下属生产机构有: 4个直属测量队, 1个GPS工作站。并设有: 办公室、总工办、质管部、资料室、财务部等管理部门。现为乙级测绘资格持证单位。 一、现有主要测绘仪器设备

1、拥有各类全站仪14台; 2、各类进口及国产红外测距仪10台; 3、J1级经纬仪1台, J2级经纬仪10台; 4、S1级水准仪1台, S3级水准仪4台; 5、大平板仪22台; 6、台式及便携式微机20台; 7、数字化仪1台套; 8、自动绘图仪1台套; 9、南方CASS 3.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10、清华山维商品化测绘专业控制网平差软件《NASEW》 11、美国TRIMBLE 4000SSE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接收机3台套。 二、近几年来独立完成的主要测绘项目 1、梁平—万县高速公路1: 500带状地形测量; 2、重庆上桥—界石段1: 500带状地形测量; 3、成都市1: 500基本地形图测量; 4、富顺县1: 1000地形测量; 5、自贡市岷江引水项目1: 带状地形测量; 6、射洪县1: 500地籍测量; 7、上海长宁区( 80km2) 地下管线探测GPS控制测量; 8、广惠高速公路B标段GPS控制测量; 9、西藏莽措湖农业开发项目测绘工程;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工程概况 长治市潞安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长治市防爆巷西侧进行潞安府秀江南三期地下车库建设,拟建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平面形状不规则,总体呈矩形,东西长约230米,宽约143米,基坑周长约700米,基坑深度自±向下10米,开挖深度自现有自然地面向下约米,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确定基坑工程类别为二级,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划分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潞安府秀江南三期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任务由太原市拓达岩土工程勘察检测有限公司承担完成,支护方式采用灌注桩加锚索、水泥土搅拌桩加土钉墙,土钉采用φ的钢管,成孔以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施工,土钉注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没延米不小于25Kg/m,水灰比—,浆体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面部结构采用100mm厚C20喷射混凝土,内设φ@200的单层双向钢筋网片进行护面,加强筋采用φ14的螺纹钢;网片居中,加强筋在网片外侧,土钉头弯成L型,弯钩长度10d,并与加强筋可靠焊接。灌注桩桩体、冠梁混凝土强度:C30,灌注桩主筋锚入冠梁750mm,桩顶嵌入冠梁100mm,灌注桩超浇高度为 800mm;桩内主筋沿桩身均匀布置,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桩径允许偏差+30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偏差不得大于 50mm。混凝土塌落度:180~220mm,充盈系数不小于1。锚索孔径150mm,锚索材料采用钢绞线,1860级,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水泥,水灰比为~。锚索采用二次注浆工艺,二次高压注

滑坡监测技术方案

滑坡监测技术方案 版权所有? 广州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 2009年3月15日目录 1.背景3 2.滑坡监测目的、方案设计依据与原则3 2.1监测目的3 2.2监测方案设计依据4 2.3监测方案设计原则4 3.滑坡监测内容、方法和仪器5 3.1地表变形监测5 3.1.1常规精密大地测量技术5

3.1.2 GPS测量技术6 3.1.3 GPS与全站仪混合监测技术7 3.1.4实施与规范要求7 3.2滑坡深部位移监测10 3.2.1深部位移监测的方法与作用10 3.2.2测斜仪器10 3.2.3测斜仪的布置11 3.3地下水位动态监测12 3.4孔隙水压力监测12 3.5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监测13 3.5.1 抗滑桩钢筋应力应变监测14 3.5.2抗滑桩侧土压力监测15 3.5.3 锚索应力监测16 3.6水库水位监测17 3.7地表裂缝位错监测17 3.8宏观地质调查17 4.集成GPS的多传感器滑坡自动化监测方案设计18 4.1系统框架结构18 4.2仪器的选择与布设18 4.3自动化采集系统方案21 4.4滑坡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23 4.4.1系统总体功能结构23 4.4.2地质地理信息管理24 4.4.3监测信息管理24 4.4.4监测信息分析25 5.GPS变形监测子系统26 5.1监测模式的选择26 5.2监测网的布设27 5.3系统结构设计28 5.3.1数据接收部分28 5.3.2数据传输与数据采集部分29 5.3.3数据处理部分31 5.4监测设备配置及其技术指标32 5.4.1测站设备配置32 5.4.2监控中心设备配置33 5.5安装与施工34 5.6测量更新频率及测量精度34 6.总结35 附录1:香港理工大学安科GPS变形监测软件系统(GDMS)35附录2:多天线开关控制器1 附录3:滑坡监测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解决方案3 附录4:CX-3C型测斜仪使用技术要求6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 1、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布设与安装 (1)在本工程变形监测中,考虑布设二等水准线路,其水准测量的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的要求。 (2)测量使用的水准仪、水准尺等分别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检验与校正。基准点应建立在坝体或堤身应力影响范围以外,一般在下游1~3km。 (3)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坚固和稳定性,自身结构合理,埋设处地质条件要好,还应与坝体或堤身相距一定的距离,以免水库蓄水后对水准基点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工作基点采用混凝土水准石,柱的顶部埋设有不锈钢志头,在底盘埋设副志点,用作检测。 (4)竖向位移点 水准志应铅直埋设。测点底座埋入土层的深度不小于0.5m。埋设安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和人为破坏。 (5)水准观测应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施测。 (6)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的联测 在水库开始蓄水的第一年内,应测两次。以后可逐年减少至每年一次的联测,最好安排在相同的月份进行,以减少各种外界因素的系统影响。 2、水平位移 采用钢筋混凝土墩,具体埋设和观测技术要求按照设计图纸和《混凝土坝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的要求执行。 (1)基点的选点、埋设及志 1)应根据施工图上的概略坐进行选点,基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离障碍物(上、下和旁侧)不宜小于2.0m。 2)建造强制对中的观测墩,以减少仪器的对中误差。安装观测墩顶部的强制对中底盘应调整水平,倾斜角不得大于。 3)各基点周围应有醒目的保护装置,以防止破坏。 4)观测墩应建立在稳固的基岩上。 (2)坝体或堤身水平位移点

1)位移点的安装埋设要求与基点观测墩的安装埋设要求相同。 2)水下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 3)视准线应采用视准仪或型经纬仪或精度不低于J1型经纬仪的全站仪进行观测,每一测次应观测两测回;采用活动觇法时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超过1.5mm;采用小角度法时,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超过3”。具体要求见《混凝土坝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附录。 3、竖直传高 (1)竖直传高预留孔应以测量控制点精确放样,放样误差应小于±2cm。不得以预留孔与建筑物结构的相对尺寸进行放样。 (2)预埋管采用准混凝土预制管,规格为中500mm×55mm(内径×壁厚)承插式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管段长度由承包人根据现场混凝土分层厚度以及安装工艺自定。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预留孔位四周用钢筋焊放样架(样架应高出预埋管),在放样架上定通过孔心并井相互垂直的两条方向线。 (3)根据放样架给出的孔心位置,调整预埋管中心与其重合后,并将预埋管固定牢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发生变位。管接头处应先密封以防漏浆。 (4)每次浇筑前,必须检测预埋管中心点与设计中心点的偏差,且不得大于2cm。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有专人对埋管进行保护,并检查孔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预埋管必须加盖保护,严禁掉物入内。 (6)预埋管的有效孔径不得小于30cm。 4、多点位移计 (1)多点位移计钻孔孔位、孔深、孔斜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放样和施钻,孔深应达到设计深度,超深应不大于50cm。 (2)钻孔:先钻1.0m深0200的孔,再改用091钻孔至设计深度。钻孔孔斜偏差不应大于0.01m/m。钻孔岩芯应进行地质素描。 (3)仪器埋设前钻孔应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安装过程中,测杆和护管的各接头要连接牢固,护管测杆应作号,以防混淆。安装就位后进行孔内灌浆,浆材的水灰比为0.5:1,灌浆压力为0.2MPa,待水泥浆凝固后安装孔口装置。

凤凰山高架桥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凤凰山高架桥和凤凰山路、双沙路、双瑞二路工程变形监测 技术方案

建信质量检测技术二〇一七年一月

凤凰山高架桥和凤凰山路、双沙路、双瑞二路工程安全监测 技术方案 编写: 校核: 审核:

建信质量检测技术 二〇一七年一月 1项目概况 (1) 2监测目的和容 (1) 2.1监测目的 (1) 2.2监测容 (2) 3监测技术依据 (2) 4新建桥梁沉降监测 (3) 4.1基准网布设 (3) 4.1.1基准点选择 (3) 4.1.2基准网测量 (3) 4.1.3成果计算 (4) 4.1.4检核周期 (4) 4.1.5基准点稳定性判断 (4) 4.2墩身沉降监测 (5) 4.2.1点位布设 (5)

4.2.2测量技术要求 (6) 4.2.3数据处理 (7) 4.3监测预警 (8) 5桥梁拓宽段监测 (8) 5.1新桥上部结构的沉降位移及收缩徐变挠度监测 (9) 5.2新旧桥结合处的应力应变监测 (10) 5.3新旧桥结合处的混凝土裂缝监测 (12) 5.3.1自动化测量原理 (12) 5.3.2安装方法 (13) 6邻近既有建(构)筑物监测 (14) 6.1测点布设 (14) 6.2测量方法 (15) 6.3监测频次 (15) 6.4监测预警 (15) 6.4.1既有桥墩沉降现场监测控制标准 (15) 6.4.2既有桥墩水平位移现场监测控制标准 (16) 7监测信息平台 (16) 8 8监测信息的报送 (17) 8.1监测报告主要容 (17) 8.2监测报告报送时间与方式 (18) 9质量控制措施 (19)

9.1监测质量要求 (19) 9.2质量保证措施 (19) 9.3监测成果文件的质量 (20) 10安全控制措施 (20) 11项目组织与实施 (21) 11.1方案总则 (21) 11.2项目人员组织 (21)

变形监测方案

白河县高级中学操场大岸 变形监测方案 二、沉降、位移观测技术依据 A、《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B、《建筑变形测量规程》(CGC/T 8-97); 三、沉降观测方案 1、沉降观测的点位布设 (1)、沉降观测点: 根据甲方要求及实地情况,沉降点拟布设在边坡坡顶、马道上,沉降观测点25点,间距30米。观测点要埋设结实稳固。具体的埋设方法如附图3。 详细布设位置及编号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护系南侧临时边坡治理工程位移、沉降点点位布置图”。 (2)、沉降观测工作点 沉降观测工作点拟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分组设立,在距观测对象200米以外、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3个沉降观测工作点,编号为BM1、BM2、BM3。具体埋设的规格如附图1。 (3)、沉降观测基点 沉降观测基点将采用附近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地籍测绘处近年来为基础测绘工作布设的二、三、四等水准点。这些水准点精度高、点位稳固可靠,可作为的沉降观测基准点。 2、沉降观测方法: A、待点位稳固后,根据边坡开始施工后进行第一次观测,首次观测联测全部的工作点,采用往返观测,形成水准闭合环线,整条线路闭合差不得大于±0.6 mm (n为测站数)。经平差计算求得的高程作为各点高程的最或是值。沉降观测基点与工作点联测周期拟按每进行3~5次沉降观测联测一次,如发现异常时,将及时联测检查。首期观测之后的各期观测采取四同作业(相同观测者,相同仪器,相同路线,相同观测方法)。 B、沉降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中二等精度要求进行,须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前应进行i 角检查,具体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

1、位移观测的点位布设 (1)、位移观测点: 根据甲方要求及实地情况,位移点拟布设在边坡坡顶、马道上,布设位移观测点25点,间距30米。观测点要埋设结实稳固。具体的埋设方法如附图3。 详细布设位置及编号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护系南侧临时边坡治理工程位移、沉降点点位布置图”。 (2)、位移观测工作点的布设 位移观测工作点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设立,一般地在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三个或三个以上位移观测工作点,按坐标法可只布设三点,此三点要按城市四等三角点精度进行单三角形观测并整体平差,求得三点的坐标。具体埋设的规格如附图2,并加护栏其它保护。 2、位移观测方法: 位移观测拟采用边角坐标法,观测时以外部不少于两个固定方向定向,水平角观测的精度和测回数如下表,距离采用全站仪量取,读取至0.1mm,量取精度为≥1/20000。 位移观测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二级精度要求进行。具体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 方向观测法限差(″) 等级仪器 类型测回数两次照准 目标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互差 二级DJ2 2 6 8 13 待点位稳固后,根据甲方的要求开始第一次观测,第一次观测时,水平角观测采用左右角观测(各2测回),取其平均值,作为第一次的最或是值。位移观测值以基坑边线为标准,向基坑位移,其值取“-”,反之,为“+”。 3、使用仪器: 仪器拟采用J2型精密全站仪、微型棱镜。计算机内业处理。

变形观测观测方案

“崇州市怡心花园保障性住房”变形观测 技 术 方 案 成都西南冶金测量工程公司 2011年12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2 二、公司资质 (5) 三、本工程投入的仪器设备 (10) 四、本工程投入技术人员情况 (11) 五、沉降观测质量保证措施 (12) 六、监测方案 (14) 附件: 1、位移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2、基准点、观测点示意图 一、公司简介 成都西南冶金测量工程公司始建于1988年初,系国有专业测量公司,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拼搏,企业

在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公司现有职工79名,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13名;助理工程师30名。公司下属生产机构有:4个直属测量队,1个GPS工作站。并设有:办公室、总工办、质管部、资料室、财务部等管理部门。现为乙级测绘资格持证单位。 一、现有主要测绘仪器设备 1、拥有各类全站仪14台; 2、各类进口及国产红外测距仪10台; 3、J1级经纬仪1台,J2级经纬仪10台; 4、S1级水准仪1台,S3级水准仪4台; 5、大平板仪22台; 6、台式及便携式微机20台; 7、数字化仪1台套; 8、自动绘图仪1台套; 9、南方CASS 3.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10、清华山维商品化测绘专业控制网平差软件《NASEW》 11、美国TRIMBLE 4000SSE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3台套。 二、近几年来独立完成的主要测绘项目 1、梁平—万县高速公路1:500带状地形测量; 2、重庆上桥—界石段1:500带状地形测量; 3、成都市1:500基本地形图测量;

4、富顺县1:1000地形测量; 5、自贡市岷江引水项目1:2000带状地形测量; 6、射洪县1:500地籍测量; 7、上海长宁区(80km2)地下管线探测GPS控制测量; 8、广惠高速公路B标段GPS控制测量; 9、西藏莽措湖农业开发项目测绘工程; 10、射洪县柳树镇(13km2)1:500地形测量; 三、已完成的和正在监测的沉降观测工程项目一览表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时间:2011-07-04 11:38:29 来源:本站作者:luping520 我要投稿我要收藏投稿指南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为满足对无碴轨道线下基础工程变形评估的需要,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机,应对本线桥梁、路基、隧道等线下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开展桥梁变形监测和分析研究,对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验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的变形监测包括桥梁基础、承台、墩身以及梁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等内容,其中,桥梁基础变形监测可在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完成,本方案重点针对工程施工及验收期间桥梁承台、墩身及梁体的变形监测,其主要任务是指导桥梁基础和无碴轨道安装施工。 监测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依照“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变形”的原则进行,即首先逐次布测变形监测的基准控制网、工作基点,再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观测桥梁承台和墩身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当观测条件较好时,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工作基点,直接利用基准点测量变形观测点,以降低工作量和提高变形测量精度。 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精度设计、基准网及工作基点布测、观测点布设、监测周期及频次的确定、观测方法的选择、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整理等内容。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本工程变形监测将以垂直位移监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视工程需要和施工实际情况而定。 监测精度设计和监测方法选择 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进行本项目变形监测的精度设计,包括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及其观测点精度设计、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及其观测点精度设计。 (1) 垂直位移监测精度设计 垂直位移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制定其精度要求。表2-1、2-2分别为垂直位移监测网和垂直位移观测点的精度要求。 表2-1 垂直位移监测网精度要求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 1、目的 为明确隧道内变形观测的作业内容,规范技术细节及作业程序,总结隧道结构变形规律,为隧道结构维修养护提供依据,指导津滨轻轨隧道变形观测工作进行,从而保证行车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津滨轻轨隧道变形观测的相关工作; 2.2线桥室从事变形观测的相关工作人员须依据本方案开展各项变形观测工作。 3、职责分工 隧道变形工作由线桥室主任及安技主管进行监督指导,桥梁维修主管负责变形观测工作的全面管理与协调,桥梁检测工程师协同隧道工程师、桥梁维修工程师负责隧道变形观测的相关技术工作,并由桥隧检测工区负责具体实施。4、参考依据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地下铁道、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变形观测工作内容 5.1隧道沉降观测 监测隧道结构的沉降,主要是监测隧道结构的底板沉降,实质上是对道床的监测,主要包括区间隧道的沉降监测以及隧道与地下车站交接处的沉降差异监测。运营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与原施工测量相同。

5.1.1监测基准网 监测基准网是隧道沉降监测的参考系,由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构成,网形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或沿上、下行线隧道布设成结点水准路线形式,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标准进行。水准基点采用隧道线路两端远离测区的国家II等水准点,在沿线车站内和联络通道处布设工作基点,每个车站布设4个工作基点,联络通道处布设2个工作基点,水准基点与车站内、联络通道处工作基点共同构成监测基准网,如图1所示。基准网的高程值由国家水准点引入,每季度校核一次,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然后,再通过车站内两侧的工作基点,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对每段隧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 图1 监测基准网示意图 5.1.2沉降监测点 津滨轻轨地下结构由明挖段和盾构组成,明挖段沉降监测点按施工浇筑段每段设4个点,分别布设在左右两侧墙上。具体布置见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