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田勘探期末考资料

油气田勘探期末考资料

第四部分:各章复习题及要点
第一,二章复习题:
一、概念题:
油气勘探:是以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采用科学的勘探程序、合适的技术方法、先进的管理部署,以达到经济、有效、高速地寻找、发现和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为目的的系统工程。

二、填空题:
中国目前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及石油化工的企业主要有四家,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工)。
油气工业的构成是由勘探→开发→储运→炼制→销售等构成。
油气田勘探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系统介绍油气分布预测理论、油气勘探方法与技术、油气勘探程序与部署、油气勘探项目设计与综合评价、油气勘探决策与管理。

三、简答题、论述题:
1.沉积盆地控油论在勘探中的应用
沉积盆地控油论在勘探实践中的应用总的来说是“先找油区,再找油田”,即先查明控制油气藏形成的盆地区域地质条件,再寻找有利区带进行重点突破。
① 确定找油的战略目标;②深入持续开展盆地分析和研究,推动油气勘探的深入和油气藏的不断发现;③坚持已确定的目标盆地的勘探和评价,力争找油上的突破。
2.含油气系统理论在勘探中的应用
我国的油气勘探程序以及勘探模式所揭示的勘探层次也是四级,即沉积盆地、凹陷、区带、圈闭。区带与国外的成藏组合基本相当,圈闭与勘探目标相当。但凹陷的规模通常情况下比含油气系统要大,一个凹陷可能包括一个以上的含油气系统,因为它可能发育至少一套成熟烃源岩体(层)。含油气系统更多地强调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与传统的石油地质研究内容并无太大的区别。
3.石油液态窗在指导油气勘探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石油液态窗理论在勘探过程中可用来确定盆地或凹陷中液态烃类存在的深度区间和平面分布范围。但根据现代油气生成理论,在Ro<0.5%的深度区间有大量的未熟和低熟石油的存在,按照液态窗理论所划定的液态烃的空间分布范围必然低估了研究区液态石油的远景资源。
4.油气聚集带理论在勘探中的应用
在勘探过程中,要重视圈闭带的发现、描述和研究,重视油气聚集带的预测。所以在区域勘探的“选带”过程中,在明确了生油凹陷的位置及范围后,应优先选择那些位于生油区内部或附近的大型圈闭带如长垣、继承性古隆起等进行勘探,对其中的重点圈闭进行钻探,以期早日发现油气田,发现大油气田,从而带动全区勘探工

作的全面展开。
第三章复习题:
一、
概念题:
地面地质测量:它主要是通过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油气苗的研究,结合地质浅钻和构造剖面井等手段,查明生油层和储油层的地质特征,落实圈闭的构造形态和含油气情况。
钻井:是发现和开发油气田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它是采用特殊的钻探设备或装置,将地层钻穿,来直接探测地下地层中油气的存在与分布状况的一种油气勘探方法与技术。
(1)科学探索井
科学探索井简称科探井,一般是在没有研究过的新区,为了查明区域沉积层系、地层接触关系、生储盖及其组合特征等,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或者是为了解决一些重大地质疑难问题和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而部署的区域探井。
(2)参数井
参数井与科探井一样也是一种区域探井,但是参数井比科探井更常用。它是在地震普查的基础上,以查明一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发育、生烃能力、储盖组合,并为物探、测井解释提供参数为主要目的的探井。只在几套主要目的层段取芯,一般定在靠近凹陷中心的相对高处。

(3)预探井
预探井是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揭示圈闭的含油气性,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或预测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只在几套主要目的层段取芯,一般定在靠近凹陷中心的相对高处。

(4)评价井
评价井:它是在已经证实具有工业性油气构造、断块或其他圈闭上,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在预探所证实的含油面积上,进一步查明油气藏类型,确定油藏特征(原油性质、油气水界面、构造细节、油层厚度),评价油气田规模、生产能力、经济价值,落实探明储量为目的部署的探井。
(5)兼探井
对某些主要油层已探明,而次要油层或开发区块生产目的层上下含油情况尚不清楚的油藏,在部署开发井时,有目的地设计几口生产井先承担勘探它层的任务,待勘探任务完成以后在返回开发目的层承担生产任务。这种性质的开发井称为兼探井。
(6)地质浅井
地质浅井是指在盆地勘探的初期,为了解盆地浅部地层或盆地边缘地层的分布情况,通常采用小型钻探设备,在盆地内一些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点而钻探的井深较小的探井。钻探地质浅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地质制图、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及浅层油气情况,有人又称其为制图井或构造井。
(7)实验室分析测试技术
它是以实验室仪器设备、测试工具、模拟装置为手段,对油气勘探过程中所采集的岩石、沥青、油气水等样品进行直接分析,这些分析数据

可为地质研究提供资料。
二、填空题:
1.油气勘探技术基本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为地质调查技术;第二类为井筒技术;第三类是实验室分析与模拟技术:第四类是地质综合研究技术。
2.油气勘探技术方法 : 油气地面地质调查;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油气非地震物探;油气地震勘探;油气钻探:实验室分析测试。
三、简答题、论述题:
1.地质专题研究
包括基础的地质研究:如地层、构造、古生物、沉积相水文地质等。
石油地质研究:生油层、储油层、油气藏类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孔隙类型及演化、储量计算、资源评价、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新方法:盆地分析评价、圈闭描述评价、油气藏描述评价等。
2.井下地质研究
利用地震构造图与地质普查成果进行地质类比法研究并提交钻探井位、层位、目的层段,随之对取心目的层段进行详细划相、描述含油层段,然后取样在室内进行矿物、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分析,根据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来解释油气水层,经过对比确定油层中的试油层段和下一步探井部署方位,对试油井下技术套管和油管,并进行射孔、测试及试井分析,提供产量数据,具工业油流时,继续布预探井及评价井或探边井,探油气富集区、探含油气水边界,油层厚度及油藏参数,提交储量和开发参数。
3.地面地质测量法
在勘探初期必须采用的方法,要进行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工作,有地层测量、岩性岩相测量、构造测量、地貌测量、油气藏调查和水文地质调查等。
在野外丈量剖面中,主要进行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石和沉积相,生油层、储油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油气藏等详细观测和描述,并提供相应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包括岩性(综合)柱状图、沉积相演化柱状图、石油地球化学(指标)柱状图,储油层物性柱状图,地质图、构造图、剖面图等最后提交报告、附表、附图、图版等。
4.地震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地震资料解释是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具体包括解决岩层的构造形态、断裂的分布,地层的层序与分布,岩层的岩性,储层特征及其内部流体特征等方面的问题。
地震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构造特征研究
2)地震相与沉积相预测及层序地层学研究
3)岩性与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4)流体特征研究
第四章复习题:
一、概念题:
1.勘探程序:是指油气田勘探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的先后次序。

二、填空题:
1.划分勘探阶段的依据:主要包括勘探对象、地质任务、资

源和储量目标、勘探技术、综合地质研究方法等方面。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油气勘探工作划分为:区
域勘探,圈闭预探、油气田评价勘探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论述题:
一)中国石油、石化集团总公司区域勘探具体任务
1.盆地周边地质和盆地内基底岩石性质、时代、埋藏深度及超覆情况。
2.沉积岩石时代、厚度、岩性岩相及分布情况。
3.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和区域构造发展史,主要构造带和重点圈闭的基本形态,上下构造间的关系及主要断裂情况。
4.生油凹陷的分布,生油岩的层位、岩性、厚度、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
5.储层和盖层的岩性、物性、厚度、沉积条件及分布情况。
6.地面、地下油气显示,油气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7.全区含油、气远景评价。估算优选的含油气盆地内的主要聚集带和重点圈闭的油气资源,确定地质地震详查的优选有利含油气区带。
二)中国石油、石化集团总公司圈闭预探具体任务
1.圈闭类型、分布及形态与发展史。
2.储层的性质与分布及油气藏的层位及真实生产能力。
3.油气水性质、分布及控制因素。
4.初步确定含油气边界,预测油气藏类型。
5.确定下一步进行地震精查和钻凿评价井的区域和任务。
第一步识别和优选圈闭,计算潜在资源量。
第二步发现油气藏计算预测储量。
三)中国石油、石化集团总公司评价勘探具体任务
1.含油气边界,油气水界面深度及油气水分布状态。
2.油气藏形态细节及类型。
3.油气层岩性特性及储集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润湿变化规律。
4.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性的关系,油气层有效厚度及其变化规律。
5.油气藏的温度、压力、压力系统和驱动类型。
6.油气水地面和地下理化性质及变化规律,原油性质评价。
7.油气井生产能力,分层和合层油气产量和压力衰减情况。
8.探明储量。
四)本教材采用的油气勘探程序划分及特点:
1.大区概查阶段
大区概查是指在一个大区范围内开展的以优选有利的含油气盆地为主要任务的油气调查工作。以资料收集和地面地质调查为主,重点搞清盆地性质、类型及其演化特征,通过与已知盆地的类比,预测盆地的资源远景,对盆地进行初步评价,确定有勘探价值的沉积盆地。
2.盆地普查阶段
盆地普查是指在一个独立的含油气盆地内进行的,以优选有利的生油凹陷为主要任务的油气调查工作。通过采用多种调查与勘探技术,对含油气盆地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描述,建立盆地地质模型,并采用盆地数

值模拟方法,计算各凹陷的推测资源量。在此基础上,确定有利的生油凹陷,初步划分含油气系统。
3.区域详查阶段
区域详查是在确定出的有利生油凹陷及
其邻近地区开展的以优选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为目标的油气调查工作。通过进一步的地震普查和局部详查,结合参数井钻探,开展含油气系统的深入研究,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通过多种评价方法,预测区带资源量。
4.圈闭预探阶段
圈闭预探是在选出的有利构造带、岩相带、地层超覆尖灭带等二级带上,通过进一步的地震详查以及圈闭描述与评价工作,开展圈闭的优选,然后通过预探井的钻探来揭示圈闭的含油气性。其最终目的是发现油气田,提交预测或控制储量。
5.油气藏评价阶段
油气田评价是在已经获得控制或预测储量的油气藏(田)范围内,开展以查明油气藏地质特征、储量规模、开发特性为主要内容的勘探工作,为油田顺利投入开发做准备。评价勘探的结束,将提交探明或控制储量。
五)执行勘探程序应遵循的原则
1、“阶段不能逾越,程序不能打乱”
2、“节奏可以加快,效益必须提高”
3、“加强跟踪研究,降低勘探风险”
六)工作部署的特点
调查阶段特点:1. 从区域出发,整体解剖,全面研究;2.采用多工种综合勘;3.重点是研究油气藏(田)的形成、分布及有关因素等。
勘探阶段特点:采用方法是钻井,而发现和探明油气田都是经过预探和详探先后布井连续钻探的结果。方法上单一,工作上连续。
总特点:长期性 交叉性 曲折性或反复性 点面结合原则

第五章复习题:
一、概念题:
1.大区概查是指在一个大的未进行过勘探评价的新区,从基本的石油地质调查开始,到识别和优选出有利的盆地的过程。
2.盆地普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采用各种非地震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技术,结合区域探井的钻探,在盆地内进一步优选生油凹陷,落实各生油凹陷的生油量。
3.区域详查是指经盆地普查确定出有利的生油凹陷开始,一直到优选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的整个过程。
4.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是指从圈闭获得工业油气流开始到探明油气田的全过程,并提交探明储量。
5.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就是搞清油气藏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弄清油气水性质与分布状况,建立含油气地质体模型,对油气藏进行综合评价,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6.滚动勘探开发的定义: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浑然一体,滚动前进。勘探上见工业油流的开始,就是油田开发的开始,油田开发的全过程,也是

加深勘探,不断发现新油层和新油藏的过程。

二、填空题:
1. 大区包括我国东北、华北—江淮、南方、西北、青藏、海域等6大油气区。
三、简答题、论述题:
1.大区概查的基本任务是“
择盆”,确定普查的方向,即从众多的盆地(盆地群)中优选出规模大、地质与地面地理条件较好、具有较好勘探前景的盆地。
2.大区概查的工作程序是:通过系统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必要时补做地质调查工作,有选择地开展非地震地质调查及地震概查,在板块构造和盆地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区内各盆地进行地质特征、油气远景、勘探经济特征等的综合分析与对比选择。
1)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首先必须全面系统收集资料,并作出研究程度和可用性的评价。
2)地面地质调查:首先应考虑地面地质调查工作,二是进行油气苗调查,三是参照遥感解译成果,确定盆地的边界,。四是通过地面地质条件了解地面地理条件,为部署物化探做准备。
3)非地震物、化探:主要任务是通过区域大比例尺的重磁电测量和油气化探,进一步圈定盆地的范围,明确各密度界面和磁性界面的起伏和内部构造。
4)地震大剖面:一般以10~32km的线距部署地震大剖面,其目的加深对盆地地质结构和含油气情况的研究和了解,划分区域构造单元,
5)科探井钻探:
(1)科探井设计:以了解沉积岩厚度、建立盆地完整的地层层序为主,要求完井深度一般要钻达基底。(2)资料录取要求:录取资料一般以岩芯为主,岩屑为补充,建立系统的分析化验剖面。(3)单井评价:科探井不但应提交钻井、录井、测井、测试等完井报告,而且应提交地层、沉积、构造、生油、储层等专题评价报告以及单井评价总报告。
6)盆地优选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从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资源远景和勘探经济特征三个方面进行。
3.大区概查勘探部署原则
1).立足盆地整体,着重查明盆地的类型、性质与地质结构特征
2).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重点研究烃源岩形成的古纬度、古地理、古气候条件
3).根据快速、经济、有效的原则,合理部署大区概查工作
4.盆地普查阶段工作程序
1)高精度非地震物化探:目的在于进一步确定盆地范围、基底周边特征,进一步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和构造层,对生油凹陷的范围和沉积厚度做出解释,以便于对不同凹陷进行生烃条件的初步评价。
2)地震普查:地震普查一般是以8~16km的测网距进行地震面积连片测量,进一步控制隆起(凸起)坳陷(凹陷)的形态,查明其内部结构和二级构造带的形

态、类型及展布范围,为部署区域探井服务。
3)参数井钻探:在本区已作过重、磁力测量、地震剖面,对盆地区域构造有概括了解时部署的深井,深度4000~7000m,生产上广泛使用,目的层段或储层段全取心。
4)凹陷评价与优选:(1
)进行生油条件的评价。(2)确定主要储盖组合。(3)研究盖层的厚度及空间分布,不整合个数、剥蚀厚度、剥蚀时间与范围。
5.盆地普查阶段勘探部署原则
1.从区域出发,整体解剖,着重查明区域地质构造概况和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2.以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油气的生成条件
3.因地制宜地选择工种,加强综合勘探

6.区域详查阶段的具体任务:
1) 详查有利的二级构造带或局部构造、岩相带.
2)确定勘探目的层
3)确定和评价圈闭聚油条件和有效性,提供合理的评价参数和预探井位。
4)查明并研究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油气水性质、侵蚀作用、岩浆活动及油气藏保存的定碳比值等。

7.区域详查的工作程序
1)地震普查与局部详查
地震普查工作一般是在生油凹陷及临近地区,以4km×4km~4km×8km的测网进行面积测量,以控制区带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而地震详查则是以2km×4km~1km×2km的测网进一步查明区带内圈闭的分布和基本特征。
2)参数井钻探
部署参数井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二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及岩相特征;了解区带储盖组合情况,确定勘探主要目的层;为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提供参数依据。
3)区带评价与优选
区带优选是在油气系统研究以及区带地质评价、资源量预测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
区带评价首先要是从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和含油气系统特征分析入手,确定区带的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油气保存状态和分布规律。
8.区域详查阶段的勘探部署原则
1.从区带形成的地质背景出发,系统研究区带构造与沉积特征
2.以建立区带成藏模式为中心,重点研究油气运聚和保存条件
3.重视各种类型的储盖组合,正确选择勘探目的层
9.圈闭预探阶段的基本任务
圈闭预探阶段主要任务:是寻找工业性油气田,并为详探作好准备。
其任务:进行以发现油气田为目的钻探工作。当发现油气流时,应查明油气来源层位、初步产能、范围大小、埋藏条件,计算出二、三级地质储量,证实为工业性油气藏存在。如果确实无工业性油气藏存在时,经过地层、工程技术上的慎重分析后予以核销(否定)。

10.圈闭预探阶段的工作程序:
圈闭预探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圈闭的准备和系统评价工作,优选出地质条件

好、经济价值高的圈闭进行钻探,以高速、有效地发现油气田,并提交预测和控制储量。
1).进一步地震详查
在圈闭勘探阶段要进行进一步的地震普查与详查,其测线网密度一般要求达到2km×4km~1km×2km,以发现更多的圈闭数目和类型,对于重点圈闭的详查要达到1km×2km~0.5km
×1km以提高圈闭的准备质量。
圈闭识别包括构造圈闭识别和非构造圈闭识别。
2).圈闭评价与优选
圈闭评价与优选是在圈闭可靠性评价的基础上,对评价为可靠和较可靠的圈闭进行地质有效性评价,计算圈闭资源量和勘探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并采用各种风险评价方法,对圈闭进行综合排队,其最终目的是优选出有利的若干个圈闭作为下一步钻探的对象,以及早发现油气田。
3).待钻圈闭描述与预探井设计
(1)进一步地震详查或精查
(2)圈闭精细描述
(3)预探井井位设计
4).圈闭钻探与钻后再评价
(1)圈闭钻探
实行科学打探井,应有一套地质、工程技术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2)钻后再评价
对已获油气流的圈闭,要应用新资料进行油气藏早期描述,计算控制和预测储量。

11.预探阶段的勘探部署原则
在预探阶段,基本工作方法是钻预探井,因此本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科学部署预探井,
1)着眼整个区带,选择有利的三级构造为突破口,以迅速突破出油关
2) 提高圈闭准备质量,保证预探的顺利进行
3)合理部署预探井,高效地发现油气田
(1)布井系统的采用
(2)井位的选择
(3)预探井类型划分
(4)探井数量的确定
4)兼顾多层系、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全面完成预探任务
12.评价勘探阶段的勘探部署原则
评价勘探的目的在于探明油气藏的工业价值,提交探明储量,在评价勘探部署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根本出发点。
1)科学部署评价井,快速、有效、经济地评价油气藏
2)取全取准各项数据,为油气藏评价提供第一性资料
3)始终采用油气藏描述方法,实现少井多拿储量
评价勘探的布井的具体原则:
1)采用从已知推未知的原则、部署加密井,并分区逐步探明,不断扩大Ⅰ、Ⅱ级储量面积,全面完成查明油气藏(田)和迅速投入开发的任务。
2)评价井位尽量落在以后的开发井网上。
3)评价井网要多种油藏兼顾。
关键在选择井距,构造简单区井距2~5km左右,复杂断块油田区井距1~2km,海上井距常比陆地大5~10倍。
13.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序
按照评价勘探工作的过程,可以分地震精查、钻评价井、油气藏评价三个步骤。
1).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
初探阶段要安排地震精查

,测网密度要达到0.5km×1km或0.5km×0.5km,满足最终成图比例1:50,000或1:25,000的精度要求。
2).评价井钻探
评价井是在已经证实有工业性油气的构造、断块或其他圈闭上,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为查明油气藏类型、评价油气田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经济价值为目的的探井。
评价井钻探的主要目的在于:
(1)
探边,确定油气水边界、油气水界面,探明含油气范围;
(2)查明油气层的分层厚度,岩性与物性特征,明确储层四性关系;
(3)采集油气藏内部流体特征资料;
(4)取得油气层的试油试采资料,如温度、压力、开发特性资料,划分开发层系,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
3).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评价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1)油气藏地质评价:评价圈闭特征、储层特征、流体特征,建立油气藏构造模型、储层结构模型、储层参数模型、流体分布模型。 (2)储量与经济评价:包括储量评价、储能和产能评价,确定合理的采油速度。 (3)开发特征评价:温度特征、压力特征、驱动类型、生产特性,制定合理的开发措施和开发方案。
油气藏描述是油气藏评价主要的技术方法
14.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特点
(1)勘探开发紧密结合、增储上产一体化,是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做法
(2)立足整体经济效益、实现速度和风险的综合平衡,是滚动勘探开发所追求的目标
(3)开发方案的反复调整、地面建设的多期次性,是滚动勘探开发的必然结果
15.滚动勘探开发程序
划分为两个时期,即早期滚动勘探开发和晚期滚动勘探开发。
早期滚动勘探开发是指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预探或短期的评价勘探之后,为了少打评价井,缩短从获工业油流到油田开发的时间,在落实基本探明储量的油气富集区块,开辟生产实验区,研究油田的驱动类型、开采方式、计算未开发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编制一次开发方案。
晚期滚动勘探开发则是对已经提交未开发探明储量的地区实行一次开发方案实施过程中,利用少量的评价井对开发过程中所认识到的新层系和新区块进行评价勘探,旨在继续扩边连片,为开发提供新的接替区。
通过对该油田的勘探经验的总结,对这样复杂的断块构造带,其滚动勘探开发应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即滚动勘探阶段、滚动评价阶段、滚动开发阶段、滚动调整阶段。
16.滚动勘探开发的部署原则
1)重视整体地质评价,作好滚动勘探开发规划
为了高质量地滚动勘探开发一个大型复式油气聚集带,首先必须作好整个构造带的滚动勘探开发规划,尤其要重

视三方面的工作。
(1)精细综合构造图的编制,(2)区块分类评价,(3)滚动勘探开发规划制定。
2)加强组织管理,及时进行滚动开发方案的调整部署
3)地面、地下统筹安排进行油气田建设
4)推广使用新技术,提高滚动勘探开发水平
四、看图分析题
预探井布井方案
第一批预探井:布井依据有两口区域探井岔1、雄1井(见图8-12)
见油气显示,深部潜山岔3井在东三段至沙一上,沙二、三段见大量油气显示,按1977年构造图、选择高断块布预探井1号,在井深2273m获高产油流。
第二批预探井:布井原则是“着眼全带、占高点、打剖面、组联络”。据78年构造图布井,2、3、4、5井分别在高点上为两条剖面,NW-SE向的,(1、2、岔3; 3、4、雄1、5),还布6、7井南北为联络井。预探结果井2、井3、井4、井7获工业油流,井5获低产油流。成功原因:a.布井的构造图初步反映出逆牵引构造的形态及五个断高点;b.采用的布井系统是正确的(见图8-13)。
第三批预探井:据79年进行的部分评价,重新落实东三段底界构造图,有断块20个,共有7个断块未钻,有些未钻到高点,故再补充预探井七口,(井8、9、10、11、12、13、14)结果井9出油,井10、11、12待试井,井13出水,南北井8、14为干井
3.评价井布井方案
第一批评价井,在1号预探井出油后,在四个方向上先后布评价井15、16、17、18、19、20共6口井,又布生产井7口,结果,只有井20获工业油流,其余评价井落空。7口生产井也只有3口井落实,控制含油面积1.05平方公里。失利原因:a.对断块地质结构复杂程度估计不足,超越勘探程序;b.钻井次序不明,钻机上五台太多(见图8-14)。
第二批评价井,总结了上述教训,采用逐步外推的布井方法,分期分批依次打井。第一步在井2断块上布评价井21号,在井3断块上布署评价井22、23、24三口井,在井7断块上布评价井25、26、27号三口井,以上各井以油井为中心,采用1公里井距外推,各上一台钻机,依次钻探,结果井21落空、暂停,其他井出油较差。第二步在井3断块北东方向布评价井28、29号两口井,井7断块上三口井出油都好,在第三个方向上布30、31、32、33四口井,井距适当加大(在井7断块区内),都获工业油流,控制含油面积10.46平方公里,评价井布井方法适应断块性质。
第三批评价井,凡在已有一口井见油的断块上,按面积大小布评价井数,即圈闭面积小于2平方公里时,加布探井一口,2平方公里布两口评价井,这样总体设计、系统布井,使断块勘探进入正规化。
下图图8—12(左图) 岔河集断块构造第一

批预探井部署示意图(据华北油田)
图8—13(右图)岔河集断块构造第二批预探井及第一批评价井部署示意图(据华北油田)
1。预探井 2。评价井 3。高点 4。低点



图8—14岔河集断块构造第三批预探井及第二批评价井部署示意图(据华北油田)
第六章复习题:
一、概念题:
1.勘探项目总体设计是勘探项目在项目期内的总规划,时间与项目期一致,是编制项目年度计划
的主要依据,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
2.项目年度部署是勘探项目在当年实施的基本依据,也是项目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勘探项目年度部署的主要依据是勘探项目总体设计和上年度的勘探结果。

二、简答题、论述题:
一)油气勘探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指勘探系统、组成部分(子系统)和勘探对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整体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先进行整体工程设计。第二,再进行各单项工程设计。
2.综合性原则
第一是指勘探工程目标的多样性、复杂性与综合性。
第二是指勘探设计要全面综合考虑某项措施或设计引起的连续性。
第三是指同一个项目设计可以有不同的方案。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勘探工程设计的另一个依据原则,即勘探工程设计要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这一方面是勘探工程应该有一个严格的工作步骤和操作程序,另一方面是各项工作要尽可能地进行定量化分析。
4.层次性原则
勘探阶段是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工程。
二)油气勘探项目的设计程序
勘探工程设计,首先要依据系统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而依照油气勘探各阶段的自身特点进行。第一是围绕勘探对象形成一个系统,进行多学科、多专业的整体研究分析;第二是对一系列的多学科、多专业研究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形成多方案的勘探工程设计成果;第三是对勘探工程设计初步方案进行反复评价,最终产生最优化勘探工程设计。

三)项目年度部署的勘探计划编制方法
(1) 确立勘探项目
根据中长期勘探规划,当前资源储量的分布情况,油气勘探的新进展和新认识,确立勘探项目的设置,包括接转的勘探项目和新设立的勘探项目。
(2) 编制各个勘探项目计划
1)建立资源储量序列
摸清当前已有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圈闭资源量和区带资源量或盆地远景资源量序列的现状和分布情况,进行地质综合评价和技术经济评价。
2)优选圈闭、区带和新区
对已有控制储量的油气流圈闭,已有预测储量的含油气圈闭,I、Ⅱ级储备圈闭,含油有利的区带和新区,分别进行评价优选,选出可以储量升级的各类

圈闭,选出要进行勘探的区带,选出可供探索的新区。
3)编制勘探计划方案
对优选出来的各类圈闭、区带和新区,要一个一个地编制勘探计划方案,即储量升级(或地质任务)和勘探工程量计划方案。
4)综合平衡
首先,将各类圈闭、区带和新区勘探计划汇总成勘探项目计划方案。然后,看勘探项目计划方案中,采用的勘探技术、方法是否合理,新的资源储量序列是否促进勘探良性循环等。
(3) 编制全局勘
探计划
首先,汇总全局勘探项目计划,对全局各勘探项目计划进行综合平衡,直到最佳方案,确定所有勘探项目的储量升级计划,勘探工程量计划和队伍安排计划等,编制勘探项目计划汇总表。
最后,编写勘探计划报告,对新设立的勘探项目要增写立项论证,或另附立项报告。

四)项目总体设计
一个勘探项目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工区概况、地质论证、勘探任务、工作总体部署、工程实施要求和运行计划、投资概算、经济效益预测及风险分析等。
1.地质论证
概况:工区范围、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工区勘探程度;主要勘探历程和成果,包括资源发现、新认识。
(1)地层:(2)构造:(3)生油气层;(4)储集层。(5)盖层及保存条件(6)生、储、盖组合(7)圈闭,(8)油、气、水性质(9)综合评价。
2.总体部署
(1)非地震物化探:(2)地震勘探:(3)钻探任务:(4)地质录井要求:(5)测井要求:(6)试油及油气层改造:(7)科研工作:(8)分析化验:常规项目;特殊项目。(9)勘探生产辅助工程:
3.审批程序
勘探项目总体设计由项目经理自审,主管部门审核,报主管勘探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探井井位设计
1.井位设计依据和原则
(1)依据
批准的《年度勘探计划》;批准的《勘探项目运行计划》;
区域探井、预探井和评价井的井位分别依据盆地分析模拟、圈闭描述评价和勘探阶段油藏描述评价成果。
(2)原则
没有进行盆地分析模拟以前不能定区域探井;没有进行圈闭描述评价以前不能定预探井;没有进行油藏描述以前不能定评价井。
2.井位设计内容(即钻探任务书)
3.井位设计要求
井位设计须经过井位申报、井位论证、编制《钻探任务书》(见表6-))三个阶段。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直接影响到最终设计成果。因此,所谓“井位设计要求”,实则是对三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1)井位申报要求
①提供区域探井井位,必须搞清四个基本问题,提交五项研究成果。
②提供预探井井位必须搞清的三个基本问题,提交八项研究成果


③提供评价井井位必须搞清的四个基本问题,提交九项研究成果。
(2)井位论证要求
(3)编制《钻探任务书》要求
充分利用井位申报阶段的研究成果及尊重井位论证时专家的意见,认真编制《钻探任务书》,使其达到科学、合理、经济,为钻井地质、工程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4.编审程序
六)探井地质设计
设计依据:勘探方案审定纪要;单井《钻探任务书》及附表、附图;邻井钻探成果;企业技术标准。
设计原则:以单井《钻探任务
书》为依据,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手段,以体现综合运用先进勘探技术、工艺、方法为内容,充分利用井位设计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精心设计。
1.设计内容
(1)区域地质简介(区域探井和预探井)
(2)基本数据填写
(3)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油气水层位置
(4)地层压力预测及钻井液使用要求
(5)取资料要求
2.设计要求
(1)井身质量要求
(2)套管要求
(3)完井方法要求
(4)技术说明及其它特殊要求
①施工过程中可能钻遇的重大地质问题;
②与设计有很大出入时所采取的相应预备方案及措施;
3.环境资料提供
4.编审程序
(1)设计任务下达
(2)设计编制
承担设计任务的单位依据单井《钻探任务书》或《勘探方案审定纪要》,广泛收集区域资料和邻井资料,充分利用井位设计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设计编制。编制完毕,设计人签名,设计单位业务主管领导审查、签报项目经理部。
(3)设计审定、审批
区域探井、预探井由项目经理审核,上报批准;评价井由项目经理审定、批准,上报备案。
5.设计附表、附图

七)探井试油地质设计
1.试油方式、设计依据、选层原则
(1)试油方式
探井试油分为原钻机试油(中途测试)和完井试油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完井后由专业试油队正规完井试油;区域探井和部分预探井为尽快取得试油成果,通常要进行原钻机试油。
(2)设计依据
探井试油地质设计,依据探井地质设计要求;钻井、录井、测井显示资料; 对于完井试油设计,还要依据中途测试成果。
(3)选层原则
由于地层测试和试油(气)的是一项技术复杂,成本较高,但又必须要做的工作,所以在油气勘探过程中,下列层位一般都作为探井试油层位首选层段。
2.设计内容
试油地质设计以《试油任务书》(见表6-2)形式下达,
3.地层测试取资料项目(原钻机试油)
4.完井常规试油求产取资料项目
5.油气层改造取资料项目
(1)压裂或酸化参数
(2)油气层工业油流标准及试油结论。
八)年度部署报告
勘探项目年度部署

报告的编写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前言
简述勘探指导思想、勘探方针、勘探工区、实现目标。
(2)主要勘探成果
按盆地、区带、圈闭、油气藏勘探及滚动勘探开发五种项目类型分别叙述。具体包括累计工作量完成情况;勘探成果;勘探效益分析;下一步勘探方向及目标、
(3)年度油气勘探部署
①部署依据
②储量任务
③部署原则
④油气勘探项目的设置
⑤勘探总工作量
⑥工艺措施及技术要求
⑦勘探总投资
(4)单项工程部署
按非地震物化探、地震、钻井
、录井、测井、测试、试油、辅助工程、综合研究等分别部署。
工区:范围及勘探面积(附图)。 概况:包括近年来主要认识、成果。勘探任务。工作量安排。主要技术、方法、工艺和设备的要求。投资预算。

第七章复习题:
一、概念题:
1.油气资源
为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提供商业开采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
2.常规资源
是指那些存在于物性较好的储层中,流体流动性好,在不改造油层以常规的采油工艺技术,就能开发生产利用的资源。
3.低渗层资源
油层渗透率小于100×10-3 m2,气层渗透率小于10×10-3 m2,一般要经过压裂酸化等特殊作业才有开采价值的资源。
4.稠油资源
即重质原油或重油,分三类。(1)普通稠油(Conventional Heavy Oil):粘度低限值取脱气油为100mPa?s,或者油层条件下的粘度为50mPa?s,相对密度在0.9200以上;(2)特稠油(Extra Heavy Oil):粘度低限值取10mPa?s,相对密度大于0.9500;(3)超稠油(天然沥青)(Super Heavy Oil):粘度在5—10 mpa?s以上,相对密度在0.9800以上。
5.低熟油气资源
是指干酪根热降解大量生烃之前(Ro:0.2%一0.7%),烃源岩有机质经由不同的低温化学反应形成的低温早熟油气资源。
1.探明储量(一级)
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田开发建设投资的依据。
①已开发探明储量(简称Ⅰ类,相当其他矿种的A级)
已开发探明储量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开发井钻井和开发设施建设,并已投入开采的储量。
②未开发探明储量(简称Ⅱ类,相当其他矿种的B级)
未开发探明储量指已完成评价钻探,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后所计算的储量。它是编制开发方案和进行开发建设投资决策的依据,其相对误差不得超过正负20%。
2.

控制储量(二级,相当其他矿种的C~D级)
控制储量是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阶段的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该级储量通过地震详查和综合勘探新技术查明了圈闭形态,对所钻的评价井已做详细的单井评价。
3.预测储量(三级,相当其他矿种的D~E级)
预测储量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城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的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4.潜在
资源量(四级,相当其他矿种的F级)
潜在资源量是按圈闭法预测的远景资源量,是根据地质、物探、地震等资料,对具有含油远景的各种圈闭逐个逐项类比统计所得出的远景资源量范围值。潜在资源量可作为编制预探部署的依据。
5.推测资源量(五级,相当其他矿种的 G级)
推测资源量是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与邻区同类型沉积盆地进行类比,结合盆地或凹陷初步物探普查资料,或参数井的储集层物性和生油岩有机化学资料进行估算的资源量;推测资源量是提供编制区域勘探部署或长远勘探规划的依据。
6.经济评价
(1)单位探明可采储量投资(元/t)
即每预计探明一吨可采储量花费的全部勘探投资。可用下式计算:
勘探项目单位探明可采储量投资= ………(7-13)
(2)每口探井预计探明可采储量(104t/口)
每口探井探明可采储量= ………………(7-14)
该指标为考核勘探项目勘探效果的相对指标。
(3)探井成功率
探井成功率是获得商业油(气)流的探井口数与已完成的探井口数之比,是反映探井获得油(气)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
探井成功率= ………………………(7-15)
商业油(气)流标准:根据市场价格、油气藏条件、井深、各项成本及税收等参数,制定的能够回收全部勘探、开发、建设投资和操作费用的单井产量标准。
商业油(气)流的探井口数,是指具备商业油气流标准的探井数。
(4)勘探成功率
勘探成功率是资本化的勘探投资与总勘探投资的百分比。该指标是反映勘探效率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勘探成功率(%)= …………………………(7-16)
资本化勘探投资是指成功探井的投资。
7.主观法就是工作人员根据现有的各种地质资料和统计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可采储量风险分析的结果即可采储量的各种可能结果以及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8.三级风险等级估计,既地质人员给出三种可能的可采储量及其概率:最小的可采储量及其概率P2、最可能

的可采储量及其概率P3、最大的可采储量及其概率P4,另外还得给出钻探失败即没有储量的概率P1,其中P1、 P2、 P3、 P4之和为1。
9.期望净现值指数是期望净现值与期望投资之比,它表示单位期望投资实现的期望净现值。

式中 ENPVR——期望净现值指数;
ENPV——期望净现值;
Ip——全部投资现值。

二、填空题:
1.石油资源分类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从这近20年的国际性讨论中,以及我国自身的实践中,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方案至少应当满足下列四方面的原则要求:
1.通用性 2.连续性 3.扩展性 4.精确性
按其
划分的原则和根据可以归纳为两个系列:一是二维分类,即依据资源的地质可信度(G维或G轴)和经济价值(E维或E轴)分类;二是三维分类,除了考虑上述两项因素外,还要考虑开采的可行性(F维或F轴)。

2.在盆地模拟中,盆地演化和油气生成、聚集“五史”模型
(1)地史模拟(沉积埋藏史和构造发展史)
(2)热史(古热流史和古地温史)模拟
(3)生烃史(有机质热成熟史和生油气量变化史)模拟
(4)排烃史模拟
(5)运聚史模拟

三、简答题、论述题:
一、沉积盆地分析
1.盆地构成要素的整体分析
盆地分析是对盆地的整体性研究,既完整地揭示其沉积充填、构造等特征,并阐明其历史演化相互关系,例如,构造对沉积的控制。
2.盆地的流体系统及其动力学分析
早期的盆地分析侧重于地层、沉积、构造等基本要素研究,其地质标志是相对静态的。由于石油天然气成矿过程等重要研究的需要,盆地流体已经成为当今盆地分析突出关注的领域。
3.演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需要以演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盆地的历史,或者说需要按照发展阶段分期、分层次地对盆地进行研究。
盆地演化过程的定量动力学模拟:盆地的沉降史;盆地的热历史;压力系统的演化;烃类的生成和排出;流体的成分变化和运移;构造变形史;成岩过程及孔隙演化史。
4.区域动力背景分析
盆地是地球系统演化的产物,因此,脱离区域动力背景孤立地研究盆地是不可能阐明盆地的成因和性质,更加难于对其深部进行预测。
二.盆地类比法
1.盆地类比的主要方法
类比法是含油气大区调查阶段进行盆地早期评价常用的方法。盆地类比的一般思路是,采用现代板块构造研究与大区岩相古地理研究的有机结合,分析板块运动过程中,盆地的沉降中心、沉积中心、生油中心在不同时期的运动轨迹,初步确定盆地的沉降史和沉积史,然后对大区内各盆地做出油气远景预测。
类比法又可以分为定性类

比和定量类比两类。
2.盆地类比的主要参数
盆地地质研究主要是针对盆地类比法所进行的参数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沉积岩的面积:
(2)沉积岩厚度:
(3)有效烃源岩的面积:
(4)烃源岩厚度:
(5)干酪根类型:
三、盆地资源量评价
储量丰度类比法
储量丰度类比法包括面积法和体积法,都是通过类比确定储量丰度。面积法主要利用油气区面积、可能生产的面积所占的比率、单位面积内的储量三者之间的乘积来计算。
即有总资源量: Q=S ×Sp × Ka……………………(7-1)
log10Q=2.183+1.613 ×log10V…………………
…(7-3)
式中:Q—为盆地的总地质储量,104t ; V—为盆地的平均沉积速率,103km3/ma 。
四、盆地地质评价
1. 盆地地质特征
利用各种地质、物化探、钻井、测井等资料,分析和研究盆地的各种地质特征,是开展盆地地质评价的基础。
(1)地层特征
(2)基底和边界特征
(3)构造特征
(4)盆地类型
(5)沉积岩相特征
(6)生烃岩和储集岩特征
(7)盆地水动力分析
(8)盆地的温压场特征
2. 盆地模拟
盆地模拟(Basin Modeling)也称盆地定量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热力一动力学、地质流体动力学等学科的概念、知识和方法结合进来,首先在盆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描述和表征盆地内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有关的各基本地质过程的概念模型(地质模型)。然后,根据概念模型的特点,用适当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等方程来描述相关的地质过程,即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盆地类型及地质特征确定定解条件、选择合理的数值解法,输入恰当的模拟参数,从时间一空间上对盆地的地质演化、有机质热成熟以及油气的生成、排驱、运移乃至聚集过程进行历史分析和定量描述。
五、盆地资源量评价
1. 成因分析法
盆地资源评价目前以引入含油气系统思路的盆地模拟法为主导。这种成因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盆地模拟方法确定盆地生烃量和排烃量;然后通过含油气系统分析,划分运聚单元,在运聚单元内进一步划分目标区带:最后根据典型刻度区的解剖确定运聚系数,从而计算出各运聚单元内的资源量。
(1)盆地模拟的对象和应用条件
(2)盆地模拟的操作流程和内容
(3)含油气系统分析与运聚单元划分
(4)运聚单元油气可供聚集量计算
(5)运聚单元地质资源量与可采资源量计算
2.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高勘探区的解剖研究,统计各种因素与油气资源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用于油气资源

评价工作的各种分析方法。根据我国的地质特点,考虑各种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油气资源评价采用统计趋势预测法(包括发现率法、进尺发现率法、探井发现率法)、发现过程分析法(Pareto定律法)和地质因素分析法。
(1)勘探效益变化趋势预测法(时间发现率、进尺发现率)
统计趋势预测法主要适用于成熟探区的评价。一般而言,成熟探区因勘探程度相对较高,随着储量发现年(时间)或钻井进尺的累计增加,储量发现曲线呈下降趋势。
(2)油田规模序列法
评价单元中,一定要有油气田的发现,并且发现的油气田的个数在3个以上。因此该方法适用于中高勘探程
度区的评价。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Pareto定律。
六、区带地质评价
区带地质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区带的成藏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它是以各种数学方法为工具,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其主要思路是,首先建立评价因素集并确定合理的权系数,然后各种方法来定量评价区带的勘探前景。
1.评价因素集的建立
根据区带的勘探程度,需要评价的地质条件有所不同。已有油气田或已有油气发现的区带,油源和地质因素配套条件已不存在风险,主要考虑圈闭、储层、保存三项地质条件。尚无发现的区带应全面评价圈闭、储层、油源、配套、保存等五项地质条件。在这五项地质条件中,优质的储层和保存(或盖层)的存在及其良好的组合关系是形成油气圈闭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圈闭和油源条件及其时空配置关系是形成油气藏的关键,而较好的油气保存条件是确保油气藏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的重要保证。对于子项地质因素的选择应视地质条件和勘探程度而定。
2.地质概率和权系数的取值
一般是从实际地质资料出发,制订本地区的地质风险概率取值标准,对每个区带按标准赋值。具体做法是,把每项地质因素按其优劣程度划分出若干个级别,对每个级别分别规定出一个概率值或概率区间,构成评价标准。对于权系数的取值,在勘探程度低的区带可以通过特尔菲方法加以确定,在勘探程度较高的区带,则可以根据实际资料进行统计,研究每项地质条件具备时存在油气藏的条件概率,供权系数取值时参考。
3.地质评价方法的选择
(1)地质风险概率法
(2)多信息迭合评价法
多信息叠合法是把控制油气形成的各种不同的单一地质因素表示成为基础地质信息图件:又由若干个基础地质信息图件叠合生成组合的地质信息图件;再由若干个地质信息图件生成综合的地质信息图件。最终得到含油气远景有利区。
七、区带资源量评价
1.运聚单元资源

分配法
(1)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
基本原理:含油气层系统油气界限内所生成的烃类就近运移到本地的含油气带内,这种根据地震构造区划分或沉积发育史所划分的一个供油面积叫供油单元,供油单元内所能聚集的烃类为资源量。计算公式如下:
油(气)充填体积=有效排烃面积×排烃面积内的烃源岩厚度
×烃源岩产率×排烃系数×运聚系数 (7-29)
前提条件:正确划分运聚单元:参加类比的参数必须是独立的。
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中、高勘探程度的区带。
(2)方法的操作流程
2. 远景圈闭个数法
(1)方法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区带地质(可采)资源量=区带面积×圈闭密度×圈闭成功率×单位
面积地质(可采)资源
前提条件:1)能够建立起类比区,并建立起了各个参数的统计模型;2)区带的划分能够达到分类与分级。
应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本次评价的一、二类盆地。
(2)参数的确定
3.发现过程法(P.J.Lee法)一PETRIMES系统
4.油田规模序列法
5.目标评价法—圈闭加和法
6.特尔菲与专家系统法
八、区带勘探经济评价
区带勘探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使用的是实物量评价法与常规经济评价法,风险评价法为辅助方法,这里主要介绍常规经济评价法。
1.勘探投资构成
勘探投资包括区域勘探、圈闭预探和评价勘探三个阶段所发生的全部勘探投资。各阶段勘探投资构成如下:
区域勘探阶段的任务是对盆地或地区进行大范围野外地质调查和非地震物化探、地震概查和普查,以及参数井和少量区域探井钻探,并相应开展地质综合研究。其投资估算的范围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填图)费,非地震勘探(重、磁、电、化)费,二维地震勘探费,参数井和区域探井费以及综合研究评价费。
圈闭预探阶段的主要工程量有地震详查(二维、三维地震)、预探井钻探。其投资估算的范围主要包括地震勘探费(地震采集及资料解释)、探井钻探费(包括录、测井及试油费)。
评价勘探阶段的主要工程量有地震精查和三维地震、评价探井钻探。其投资估算范围主要包括地震勘探费(采集及解释)、钻探井费(包括测、录井、试油)等。
2.开发建设投资估算
开发建设投资包括开发工程投资和地面建设工程投资,开发工程投资主要为开发准备费、开发井的投资。
(1)对于已经完成评价勘探的项目,应进行模拟开发方案的设计,确定开发井数(包括探井转开发井数、新钻开发井数),并计算开发井总进尺和新钻井进尺。
开发井投资=新钻开发井进尺ⅹ每米钻井成本+转为开发井的探井的勘探投资
地面

建设工程投资采用扩大指标法进行估算,即:
地面建设工程投资=每万吨产能所需地面建设工程投资(104元/104t)ⅹ油气田最高产能(104t)
(2)对于未能完成评价勘探的项目,其开发建设投资直接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即:
开发建设投资=每万吨产能所需开发建设投资(104元/104t)ⅹ油气田最高产能(104t)
九、圈闭地质评价
圈闭地质评价包括圈闭描述、圈闭可靠性评价和圈闭成藏地质条件评价三部分内容。
1. 圈闭描述
圈闭描述贯穿在圈闭预探阶段的全过程。早期特征描述是对识别出的圈闭,进行初步描述,为圈闭初步评价与优选提供参数。后期描述即待钻圈闭精细描述,是圈闭描述的重点。两者描述方法没有什么不同,只
是描述内容和成果要求等有所不同。
(1)构造描述
首先充分利用邻近探井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和垂直地震剖面资料,通过连井剖面标定本圈闭的地震剖面的层位、深度和岩性。
其次对构造描述是通过层面、断面的精确追踪,变速成图方法,对构造形态和高点位置重新落实,对断层重新组合、归位、分类,确定活动期。尤其是对幅度不大的构造和一次解释中漏掉的小断层,应用目标处理成果,进行精细的分析和解释。
最后编制出目的层顶面的精细构造图与剖面图。并编制圈闭的基础数据表。
(2)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是圈闭描述的第二项重要内容,是确定勘探目的层的关键,是发现地层岩性圈闭的前提。主要进行储层横向预测工作,储层预测的任务是尽可能做出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几种常用方法有:1)反射振幅定量预测砂岩;2)Delog剖面预测砂岩;3)振幅乘时差预测砂岩;4)多地震参数预测砂岩;5)模式判别法预测砂岩。
(3)保存条件描述
盖层封闭性:盖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可塑性及后期破坏程度等。
断层封堵性:断穿层位、横向延伸长度、断层性质、活动时期及断层两侧岩性配置关系。
(4)烃类检测
烃类检测中的AVO技术是近十年来重新引用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油气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迭前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而变化来检测油气。当大套泥岩中夹一厚层砂岩储层含气后,由于泊松比降低,产生迭前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增大而增强的AV0正异常,剖面上AVO异常明显。从已知含气井出发设计砂泥岩薄互层地质模型,用测井资料求取泊松比等岩石物性参数,制做薄互层的AV0正演模型,根据井附近AVO异常的特点,外推井附近的区域,圈定含气范围。
除次之外,还有在烃类检测过程中还应用了保持振幅剖面解释亮点、暗点、平点、频谱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