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与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1)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要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前者认为中央银行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而后者认为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

试述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及局限性。

(1)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①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②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③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

①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所带来的效果过于猛烈,对经济活动造成强烈的振动,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性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工具;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而存款准备金率有固定化倾向。

②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各地区银行的影响不尽相同。

试述证券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1)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券市场的风险很大,为减少证券市场不正常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防止蓄意欺诈,有必要对证券市场监管。

(2)维护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机性,由投机引发的证券市场混乱,恐慌及丑闻的出现,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这要求监管部门介入。

(3)促进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头的稳定与否,不仅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本身,而且会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安定,对其进行监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试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1)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①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行为的变动:从企业投资角度看,企业投资转向房地产和证券等领域,货币供应的增加和银根松动可能带来企业流动资金的暂时增加却并不一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增长;从企业筹资角度看,企业筹资环境宽松,直接融资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个人消费角度看,货币供应的增加通过收入效应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但并不一定形成可转换的产业投资;由于社会心理预期的存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物价的变动并不一致。

②地方化行为的存在: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偏好,中央银行旨在启动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极易为地方政府接受和实施,而旨在控制物价涨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却易遭受地方政府的抵制。

③将货币政策用于"死角"问题,也会导致当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

(2)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①实现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尤其是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运作;

②加强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完善金融经济的统计和公布制度,强化中央银行的经济金融监测功能;

③改良当前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慎重选择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并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

④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缩短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⑤进一步构建企业和个人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其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试论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上对外资银行有效监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内容,手段,监管模式等做出相应调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外资银行有效监管的机制。

(1)继续坚持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金融业要遵循以下原则继续稳步扩大对外开放:

①平等竞争,互惠互利;②金融对外开放要与经济,投资和贸易的发展水平相适应;③金融对外开放要与中国金融监管的水平相适应;④税收,服务,监管等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逐

步实现国民待遇。

(2 )提高认识,加快金融监管的现代化,知识化建设。具体应做好:①加强对金融开放后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研究,提高金融监管当局的风险意识;②认真分析过去发生的全球银行危机的案例,提高银行监管当局的国际化风险监察能力;③加强银行监管当局人员的国际培训,提高监管者素质和水平;④加大监管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加快监管硬件的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降低监管的信息成本。

(3)逐步建立以风险性监管为主导的监管体系。要将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重点由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建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机制。

(4)建立多种监管方式相结合的监管制度。应落实专门人员对外资银行进行日常报表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进行重点实地检查;实现由单一机构监管模式向并表监管模式的转变。

(5)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法规体系。应适时颁布《外资银行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规定,明确规定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内部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呆账准备金计提和财务报表等。

(6)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引入社会监管。积极协助外资银行建立行业自律机构,发挥外资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作用。同时,要强化社会中介的约束机制,引进社会监督。

(7)加强与母国监管当局的合作。对跨国银行的监管实行以母国监管为主的原则,要求东道国从信息,法律等方面配合母国监管的有效实施。

试论应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

(1)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不断完善和充实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的市场条件和环境:①不断强化企业对票据作用的认识,扩大票据市场的基础;②金融部门要统一认识,把推广使用商业汇票作为改善金融服务的重要政策措施来抓;③谨慎开放商业本票市场,促进票据市场工具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扩大票据市场的范围和规模;④逐步构建跨地区,跨系统的全国性票据市场;⑤建立票据交易中介机构。

(2)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增加商业银行贴现票据保有量:① 要鼓励商业银行改革结算方式,努力提高银行结算工具票据化程度;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自觉调整资产结构,加大票据贴现力度;③逐渐扩大票据贴现的范围,增加可贴现票据品种;④简化贴现

的操作手段,降低贴现成本。

(3)增强再贴现业务的操作力度:①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操作体系;②加大再贴现的投放力度,扩大再贴现总量;③适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④改进再贴现业务操作方式,适当

简化操作手续,提高业务效率。

试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地位。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它包含两层含义:①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②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①中央银行与政府关心的问题的重点存在差异,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有利于维护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②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避免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或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③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等方面有较

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④

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它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补和制约关系,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避免因某项决策或政策失误而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损失;⑤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使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全面,准确,及时地贯彻总行的方针政策,少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货币政策决策与实施的统一,增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时效性和提高中央银行运作的效率。

(3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为什么只能是相对的:①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背离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目标;②货币政策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③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监管都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的。

(4)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类型:①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②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③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一般关系

中央银行是属于政府的一个金融机构,是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代理人。中央银行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需要,因此中央银行一经产生便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央银行与政府的一般关系表先在一下几点:

1).从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任务职责上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从法律角度赋予中央银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要求中央银行承担稳定货币、提高本国福利、实现政府经济目标的社会职责,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接受政府的控制和监督。

2).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权看:中央银行的资本逐渐趋于国有化或对私人股份加以严格限制,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即中央银行主要是为国家政策和社会利益服务的,不能容许私人利益在中央银行中占有任何特殊的地位。3).从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看:很多国家严格限制中央银行直接向政府提供长期贷款,但又要通过某些形式对政府融资予以支持,即中央银行在一定限度内有支持财政的义务,但又要防止财政部直接挤占中央银行的资金,防止中央银行对政府过度融资造成通货膨胀。许多国家对融资的方式,额度与期限都从法律上加以严格限制,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透支。

4).从中央银行利润分配与税收管理上看:虽然中央银行不是企业,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但她有赢

利,而且赢利还很高,不但能维持自己的营业支出和股票分红,还有相当一部分盈利可以上缴财政。

中央银行不需要财政拨款,因此减少了政府的制约,这是中央银行不同于其它部门的地方。但是中央银行不能一赢利为目的,她的收入扣除必要的支出与积累外,全部要上缴政府,这又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部门的体现。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盈利上缴的比率是相当高的,如美国、日本都高大

5).从政府任免中央银行理事和总裁来看:政府作为中央银行唯一的或主要的股东,甚至在私人全部持有中央银行股份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都拥有任命中央银行理事或总裁的权利。政府可以在人事上对中央银行加以控制,通过人事的任免来影响中央银行的业务与活动。

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中央银行与财政是国家积聚和分配资金的两条住渠道,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支柱。在一个国家与中央银行联系最为密切的是财政部门,主要是因为财政部门在经济方面最能代表政府,所以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关系上,国家或政府对中央银行的管理和干预在许多方面是通过财政部门进行的。一般来讲,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央银行资本金的所有权大多由财政部门代表国家持有;

2). 绝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利润除规定的提成外全部叫国家财政,如有亏损,则全部由国家财政弥补;

3). 财政部门掌管国家财政收支,而中央银行代理国库;

4). 中央银行代理财政债券发行,需要时按法律规定向政府财政融资;

5). 许多国家财政部门的负责人参与中央银行的决策机构,有的有决策权,有的只是列席;

6). 有的国家中央银行在行政关系上直接隶属于财政部门;

7). 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需要协调配合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及其它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

1).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是本国金融业的主观机关。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和金融业发展水平不同和传统习惯不同,在对金融业的具体管理上,各国又有体制上的差别,有些国家对金融业的管理全部交由中央银行承担,而有些国家则由中央银行和另外的专门管理机关共同承担。在整个金融业监督管理体系中,,不管属于什么类

型,中央银行都是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核心机构,其它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则是根据国家的授权对特定的领域或方面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

2). 从金融运行看,中央银行是全部金融活动的核心。由于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全社会货币供给的源头来自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货币流通的中心、资金运动的中心和社会信用活动的中心,从而是整个金融活动的中心,也是金融活动的调节者。

3). 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关系看,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支付保证、融资、清算等在内的各项服务的机构,是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的支持者和保证者。

4). 从中央银行承担监督管理金融业、维护金融秩序、规范金融运作等方面的职责看,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发挥着政府的银行的管理作用。

总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又是业务往来关系和服务与支持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关系

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具有相互替代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要为宏观经济目标服务,目标上的一致性使二者之间具有了相互替代性;而且,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叫慢、效果较快,而货币政策的决策较快、效果较快。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所要解决的经济金融问题,审时度势,相机行事。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具有互补性。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又各自有各自的短处、各自有各自的相对独立的作用范围,因此两者应该取长补短、权衡利弊,最好是“一松一紧” ,相互搭配逐步微调;尽量避免“双松双紧”,以免引起宏观经济的动荡。

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又具有矛盾性。

货币政策的直接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稳定金融,财政政策的直接主要目标是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提高社会福利,两者的具体任务不同,实现两个目标对货币供应量调控的具体要求不同,因而也会产生许多矛盾与冲突。

总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十分注重两者的相互协调性,而决不能“单打一”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自的作用范围

1). 财政政策的作用范围:(1)调整社会财富分配:(2 )调整社会资源配置:(3 )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现社会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4)通过国家投资、价格补贴、战略储备等实现特殊情况下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2). 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1 )直接有效的调控物价总水平;(2 )通过信贷资金流动调控经济结构;(3 )通过引导储蓄和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调控宏观经济;(4 )调控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实现金融

的稳定。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的模式

1). 理论上讲,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模式有四种即:松货币紧财政、松财政紧货币、松货币松财政、紧货币紧财政。

2). 在具体实践中,一般来说:“一松一紧”主要解决结构调整问题,“双松双紧”主要解决总量失衡问题;在结构和总量同时出现问题时,一般采取先调总量后调结构的办法,以便国民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均衡,减少宏观经济的动荡。

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效果的主要因素首先,应对宏观经济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找准宏观经济失衡的表现极其原因。

对于调控的目标应该明确,并尽量的数量化。必须准确把握调控的力度,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随时调整这一力度。这两个政策的主管部门必须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现实表现(1)、从货币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非稳定关系,而且从统计上也无法准确判定其与物价指标的高度相关性。

(2)、从货币政策“时滞约束”来看,由于某些政策工具具有分配手段和利益调整的功能,其运用需要预先与相关单位协商并达成一致的认可,这无疑加大了政策工具的效应时滞。

(3)、从货币政策“基础约束”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是针对银行,而使其他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钻了法规不健全和金融监管不严的空子。

(4)、从货币政策的“死角约束”来看,存在着一系列曾经试图通过货币信贷政策解决不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问题、地区差距问题、失业问题、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政策性融资问题等。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1)、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行为的变动;

(2)、金融宏观调控方式改革的滞后;

(3)、地方化行为的存在;

(4)、货币政策的功能未被正确认识与把握。

(5)、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强;

(6)、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不够。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1)、正确评价货币政策的功效以及货币政策与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其他经济政策在功效上

的差异,实现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同运作;

(2)、加强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制度;

完善金融经济的统计和公布

(3)、改良当前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慎重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并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从

直接型向间接型的根本转变;

(4)、继续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缩短货币政策

的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5)、加快和推进社会综合体制改革,减少货币政策的协调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6)、参照第十二章相关内容。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整理

1.中央银行的产生: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 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性金融机构。 2.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3)货币信用关系 普遍崔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矛盾频繁显现 3.产生的金融基础:(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客 观需要(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客观需要(4)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客观需要(5)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 4.产生途径:(1)自然演变(瑞典、英格兰)(2)政府立法(美国联邦储蓄银行) 5.发展(2个阶段):一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制度的 普遍推广时期;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现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发展时期。 6.央行制度推广具体原因:(1)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2)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 瓦会议的影响(3)麦克米伦委员会的影响(4)新国家的产生(5)来自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支持 7.中央银行制度推广时期的特点:(1)大部分依靠政府力量创建,是中央银行发展最快的 时期(2)设立中央银行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3)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4)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的管理与货币信用控制,中央银行的职能逐步扩展 8.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的典型特征:政府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 职能进一步强化。 9.政府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货币政策改革发展的 需要(3)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心得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出现(4)国家干预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依据(5)加强国际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的需要 10.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1)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2)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 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3)新的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4)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合作逐步加强 11.中央银行性质: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承担管理一国金融事业、 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机关,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12.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的特殊性):(1)调控货币供给量(2)监管和规 范各种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3)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往来于合作,强化一国金融主权13.中央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职能作用的特殊性):(1)调控手段:经济 手段(2)调控作用的发挥:比较平缓(有一定时滞)(3)政策制定:独立性较强 14.央行是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目标业务的特殊性):(1)经营目标:不以盈利为目 标(2)服务对象:政府银行等金融机构(3)经营内容:货币发行、金融机构和政府存款。 15.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16.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发行机构 17.作为发行的银行的重要职责:(一)保持币值的稳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掌握货币发 行与流通(二)掌握货币发行准备、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 18.垄断货币发行意义:(1)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基本保证(2)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 要的标志(3)稳定币值的基本条件(4)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19.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表现: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振幅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④持有 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⑤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监督管理金融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2020毕业银行大学生实习报告5篇

2020毕业银行大学生实习报告5篇 2020毕业银行大学生实习报告篇一 1引言 据学校毕业实习要求,本人于20xx年x月x日到x月x日在中国农业银行xx支行进行了为期xx周的毕业实习。实习期间,在单位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熟悉了金融机构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系统地学习并较好掌握了银行会计实务工作,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现将毕业实习的具体情况及体会作一系统的总结。 2实习时间 20xx-02-21—20xx-03-27共5周 3实习地点 中国银行xxx支行 4实习的目的 通过在中国银行实习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在学校期间所学的各门金融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在中国银行的实习,达到学校的社会实践要求,并在单位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和教育下,熟悉中国银行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较为系统地学习银行个人金融管理工作和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 通过在中国银行的实习,学会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以及端正自我的学习及工作态度,为更好的走入社会打下坚定地基础。 5企业概况 5.1中国银行介绍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8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10位。 中国银行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和联营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其中,在香港拥有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六家分公司、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东亮保险专业有限公司和堡宜投资有限公司,在内地拥有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澳门地区有联丰亨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的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在香港保险市场经营一般保险业务,业务品种齐全繁多,业务量多年位居当地同业前列。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商业银行。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了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中国银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中国银行拥有遍布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超过10,000家,境外机构600多家。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

证券投资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证券投资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证券投资工具 1.总体而言,投资者进行投资主要出于以下几个目的:本金保障、资本增值、经常性收益。 2、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换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3、发行人在确定债券偿还期长短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自身资金周转情况、债券变现能力、市场利率变化 4.债券的票面利率受如下因素的影响:银行利率水平、筹资者的资信、债券期限长短、资金市场资金供求情况、计息方法等。 5.债券具有如下特征:偿还性、安全性、收益性、流通性 6.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7.按照付息方式不同,债券可分为:零息债券、附息债券、息票累积债券8.按照债券形态不同,债券可分为:实物债券、凭证式债券、记账式债券9.债券筹资的优点:资本成本低、具有财务杠杆作用、所筹集资金属于长期资金、债券筹资的范围广、金额大 债券筹资的缺点:财务风险大、限制条款多,资金使用缺乏流动性 10.可转换债券: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转换成普通股票的债券,它具有债务与债权双重属性。 11、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取股息和红利的凭证。股票具有如下性质:股票是有价证券,股票是要是证券,股票是证权证券,股票是资本证券,股票是综合权利证券。股票具有如下特征:收益性、价格的波动性和风险性、不可偿还性、参与性、流通性12.普通股东享有以下权利:公司决策参与权、利润分配权、剩余资产分配权、优先认股权。优先股与普通股相比具有如下特征:股息率固定、股息分配优先、剩余资产分配优先、一般无表决权 15.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是由我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B股,即外币特种股票,是以外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其中,在上海交易的B股以美元计价,在深圳交易的B股以港币计价。H股,即在内地注册,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的外资股。在纽约上市的股票为N股、在新加坡上市的为S股。 16、证券投资基金具有如下特点:集合投资、专业理财;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严格监管、信息透明;独立托管、保障安全。 17、根据基金是否可以赎回基金可以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18、根据基金组织形态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 19、基金管理人:是指具有专业的投资知识与经验,根据法律、法规及基金章程或基金契约的规定,经营管理基金资产,谋求基金资产的不断增值,以使基金持有人收益最大化的机构。 20、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买卖的参与者包括:对冲者、投机者和套利者。 21、期权又称选择权,是指其持有者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交易双方商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 按照买卖形式的不同,期权可以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22、可转换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的,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选择按一定条件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

论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央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

论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央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 中央银行学是经济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抽象性,对教师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在整合学生知识体系、强化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结合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中央银行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切身体会,分析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阐述了几种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实施,并对该方法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 参与式教学法;中央银行学;应用 G4 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是二十世纪末引入中国的一种与传统讲授教学法相对的教学范式,最初是英国的社会学家在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认为只有让受援地居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取得成功。这套理论后来被教育工作者重视,并运用到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现在的“参与式”教学法。它一改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卷入”到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深刻领悟所学知识,并通过合作或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参与式教学方法理论基础 参与式教学法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参与式教学法有三大理论来源: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观。 首先,人本主义认为:人的自我的形成不是靠外部的灌输或行为的塑造,而是依靠个体自身的体验或经验来实现,因此传统教学法中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习者的“学”,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学习应建立在学习者内发动机基础上,并且应该赋予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满足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由此产生的知识才是真正由学习者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 第二,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曾经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与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1)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要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前者认为中央银行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而后者认为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 试述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及局限性。 (1)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①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②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③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 ①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所带来的效果过于猛烈,对经济活动造成强烈的振动,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性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工具;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而存款准备金率有固定化倾向。 ②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各地区银行的影响不尽相同。 试述证券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1)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券市场的风险很大,为减少证券市场不正常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防止蓄意欺诈,有必要对证券市场监管。 (2)维护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机性,由投机引发的证券市场混乱,恐慌及丑闻的出现,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这要求监管部门介入。 (3)促进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头的稳定与否,不仅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本身,而且会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安定,对其进行监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试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1)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①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行为的变动:从企业投资角度看,企业投资转向房地产和证券等领域,货币供应的增加和银根松动可能带来企业流动资金的暂时增加却并不一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增长;从企业筹资角度看,企业筹资环境宽松,直接融资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个人消费角度看,货币供应的增加通过收入效应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但并不一定形成可转换的产业投资;由于社会心理预期的存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物价的变动并不一致。 ②地方化行为的存在: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偏好,中央银行旨在启动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极易为地方政府接受和实施,而旨在控制物价涨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却易遭受地方政府的抵制。 ③将货币政策用于"死角"问题,也会导致当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 (2)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①实现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尤其是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运作; ②加强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完善金融经济的统计和公布制度,强化中央银行的经济金融监测功能;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 二、设立中央银行的客观必要性 1.政府融资的要求 2.统一银行券发行的要求 首先,银行券的流通范围依据发行银行的实力、资信状况、经营状况和分支机构设置状况而不同,一些中小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流通范围非常有限,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银行林立,竞争加剧,难免发生恶意挤兑的情况。 第三,银行券种类过多,给银行、企业间的交易与支付带来困难,使得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一旦某种银行券不能兑现,造成的连锁反应危害极大。 第四,商业银行独自发行的银行券,往往发行数量过多、准备金不足;或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兑现困难,从而引发信用危机,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3.统一票据交换、清算的要求 4.最后贷款人的要求 5.金融监管的要求 三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的问题 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的问题 4.关于金融业稳健运行的问题 5.关于政府融资的问题 四、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从业务活动来看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是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具有银行固有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有特殊性: 地位——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经营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 经营对象——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 业务范围——特有的业务权利 业务特点——存款不支付利息 资产特点——资产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二)从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来看: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构。

和一般的行政机关不同: 调控手段——侧重经济手段 调控过程——分层、间接实现 有一定的独立性——受政府制约又独立于政府 五、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及其表现 (一)发行的银行 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成为央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货币发行的垄断程度 1.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 2.最低限度的竞争性发行。 3.完全自由发行 (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 1. 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 2.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定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 3. 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具体体现: 1.代理国库(接受国库存款、为国库办理支付和结算、为国库代收税款、办理公债的认购、推销、还本、付息等) 2.向政府提供信用(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透支、)(购买公债:一级市场上购买、二级市场上购买)、(对商业银行的政府债券抵押贷款) 3.政府经济顾问,向政府提供国内外货币政策和金融事务的技术性建议。 4.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 5、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6、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三)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 2.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3.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投资学知识点总结

精品文档 一、名词解释 、投资:投资是指一定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转化为资本或资产。投资定义要1 点:①投资是一定主体的经济行为;②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③投资 的结果形成可获利的资本或资产、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就是投资者。投资主体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具有一定货币资金;②对货币资金具有支配2 拥有投资的收益权;④能承担投资的风险。权;③ 、产业投资:产业投资是指为获取预期收益,以货币购买生产要素,从而将货币收入转化为产业资本,形成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经济活动。产业投资属于真实投资,从价值源泉来 看,产业投资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真实投资。、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是指一定的投资主体为了获取预期的不确定收益购买资本证券,以形成金融资产的经济活4 动。证券投资属于金融投资,是最具典型意义的金融投资。、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指投资者直接开厂设店从事经营,或者投资购买企业相当数量的股份,从而对该企业具有5 经营上的控制权的投资方式。、间接投资:间接投资指投资者购买企业的股票、政府或企业债券、发放长期贷款而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6 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企业的经营控制权。、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为取得货币单位时间内使用权支付的价格,它是对投资者因投资而推迟消7 费所作出 牺牲支付的报酬,它是单位时间的报酬量与投资的比率,即利息率。 8、即期利率:是指债券票面所标明的利率或购买债券时所获得的折价收益与债券面值的比率。 9、远期利率: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到期收益率:可以使投资购买债券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它是投资者按照10 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满期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风险溢价:是投资者因承担风险而获得的超额报酬;各种证券的风险程度不同,风险溢价也不相同; 风险收11 。益与风险程度成正比,风险程度越高,风险报酬也越大、持有期收益率:指从购入证券之日至售出证券之日所取得的全部收益与投资本金之比。12、效率边界:所有有效组合的集合。在解析几何上,效率边界为投资组合在各种既定风险水平下,各预 期收益13 率最大的投资组合所连成的轨迹。、进攻型证券:升跌都比别

中央银行学答案整理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 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货币发行权: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凭借国家授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而成为垄断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货币流通及其管理的要求发行货币。 3)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筹借时,向中央 银行融资是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是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否则便是发生困难银行的破产倒闭。 4)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 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5)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 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6)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 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7)货币发行:有两重涵义一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 库流到社会:二是指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8)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 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 9)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指在规定的一定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政府债券作为发行准 备,但超过限额的任何发行,都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 10)发行基金:发行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 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11)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中央银行 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的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1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 预扣利率。 1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 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14)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 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15)结算:一般是指为实现因商品(服务)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 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具体体现。 16)清算:指商业银行之间因产生债权债务的清偿和资金的划转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 组织和支付系统进行指令的发送和接受、对账与确认等一系列程序。 17)支付系统:是指在既定的规则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 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18)国库:不单单指国家金库,而且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部门,担负着国家

中央银行学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的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2.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微观管理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 3.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____________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4.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_____________所从事的业务。 5.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 B )。 A.提高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卖出国债 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2.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C )。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 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 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C )。 A.外汇 B.黄金储备 C.有价证券 D.再贷款 4.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遵循公开性原则的目的( D )。 A.有利于公共监督中央银行 B.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告示效应 C.向社会提供金融信息 D.提高中央银行的权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储备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BE ) A.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 B.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 额准备金) C.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存款 D.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E.邮政储蓄存款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主要有( BD )。 A.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 B.清算业务 C.经营国库业务 D.会计业务 E.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 3.一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 ABD )。 A.货币发行业务 B.经营黄金外汇业务 C.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D.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E.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 BCDE )原则。 A.安全性 B.非盈利性 C.流动性 D.主动性 E.公开性 四、判断且改错 1.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中包括不动产买卖业务。() 2.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为主。() 3.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中存款业务占第一位,其中以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主,其次是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学习题汇总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 2.准中央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4.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5.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 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B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2.下面哪家中央银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的() A.阿姆斯特丹银行 B.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C.英格兰银行 D.瑞典银行 3.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代理国库 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 B.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C.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 D.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5.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有不同机构的中央银行是。()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B.英格兰银行 C.日本银行 D.菲律宾银行 三、多项选择题 1.属于准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 A.中国香港 B.新加坡 C.沙特阿拉伯 D.英国 E.苏联 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C.准中央银行制度 D.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 E.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A.权力分配结构 B.内部机构设置 C.结算机构 D.监管机构 E.分支机构设置 4.中央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 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5.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有() A.瑞士中央银行 B.新西兰储备银行 C.韩国银行 D.法兰西银行 E.英格兰银行 6.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原解放区的()的基础上建立的。

投资学常规知识点

投资学常规知识点 1、投资是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获得该资产产生的与所承担的风险成比例的收益的过程。 2、实物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实物资产投资是指直接拥有实物资本,实物资本包括:土地、建筑物、知识、机器设备以及人力资本等;金融资产投资是对实物资本的间接持有。 3、货币市场工具(MoneyMarketInstruments)是指期限小于或等于一年的债务工具,它们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属固定收入证券的一部分。由于这些证券的交易在许多情况下是大宗交易,个人投资者难以参与这些证券的买卖,他们是通过货币市场基金来间接参与这些证券的投资的。 4、短期国债(T-Bills)是一国政府的财政部以贴现(AtaDiscount)方式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投资者按低于面值(ParorFaceValue)的价格购买,在到期日(Maturity),债券持有人以面值获得政府的偿付,短期国债没有利息支付,面值与买入价之差就是投资者获得的收益。 5、存单是由银行或储蓄机构发行的一种定期存款凭证。定期存款的存款者不能因需用资金而随时任意提取存款,银行只在定期存款到期时才付给储户利息和本金。 6、商业票据是由一些大公司发行的短期无担保本票,属短期信用债券。 7、银行承兑汇票是指客户委托银行承兑远期汇票,一般期限为6个月,在承兑期内与远期支票相似。银行承兑汇票是为便利商业贸易交易特别是国际贸易而创造的一种工具,之所以被称为银行承兑汇票是因为当银行对汇票背书表示同意承兑时,银行就承担了债务违约时向该金融工具的持有人偿还贷款的责任。 8、回购协议简称回购(Repo),是一种证券的出售协议,由卖方承诺在规定的某一将 来时日以规定的价格从买方手中购回这些证券。银行、券商和基金等金融机构把回购协议作为重要的短期借贷手段,所交易的证券从中充当抵押品,充当抵押品的证券主要是各种期限的国债。 9、中长期国债包括中期国债(T-Notes)和长期国债(T-Bonds)两种,是政府筹措中长期资金的主要工具。中期国债的期限为1~10年,长期国债的期限为10~30年。除了期限以外,与短期国债相比,中长国债的在面值和付息方式上亦不同。 10、公司债券是由公司发行的,用以向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债务类证券。公司债券与国债的发行结构类似,也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到期时发债公司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债券的面值。公司债券与长期国债的最主要区别是风险程度的不同,购买公司债券必须考虑违约风险(DefaultRisk)。政府发行国债是以其信誉作担保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发新债 还旧债和发行货币这三种方式来保证投资者的权益,因此,一般认为国债是不存在违约风险的。 11、市政债券是由美国的各州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目的是为了平衡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或为公共工程项目筹集资金。市政债券有两类:一是一般责任债(GeneralObligationBonds),它是依靠投资者对发行者的信用和征税能力担保发行的市政债券;二是收入债券(RevenueBonds),它是以专门的收入来源而不是发行者的税收来还本付息的一种市政债券。收入的来源是由债券融资支持的特定项目提供的,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特定项目的经营状况,发行收入债券提供融资的典型项目有机关、公路和港口等。 12、抵押贷款(Mortgage)指的是由住房担保品担保的贷款,它要求借款人进行已预先确定的一系列支付。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和储蓄机构持有的长期资产,而据以发放这种贷款的资金来源是这些金融机构的短期负债。由于住房抵押贷款的长期性(到期期限通常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 基本了解: 1、中央银行形成的基本途径: (1)有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 (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制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前苏联、中国(1983年前)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eg:一些货币联盟: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货币区、欧盟…) 3、中央银行学的资本组成: (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a、国家通过购买中央银行资本中原来属于私人的股份而对中央银行拥有了全部股权b、中央银行成立时、国家就拨付了全部资本金(中、法、英、德…大多是国家); (2)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政府资本>民间资本)比利时、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卡塔尔…(政府资本=民间资本);(3)全部股份资本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美国、意大利、瑞士); (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唯一的国家韩国); (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货币联盟组织) 重点掌握: 1、中央银行的性质: 从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发挥作用来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特使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危机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2、中央银行的只能以及其表现: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a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b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业务往来之间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c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其表现为: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a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负有保持货币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b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和活动;c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其表现为:a代理国库;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黄金、外汇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e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f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g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为何金融稳定;h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项社会公众发布金融信息。

中央银行学重点

中央银行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发行业务的含义 ★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 ★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2、弹性比例制度: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一定时点上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债权。包括再贴现、再贷款、证券买卖和黄金外汇储备 4、正回购:是央行向交易对手卖出有价证券收回市场流动性,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证券的交易行为。到期时,央行再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5、现券卖断:为央行直接从交易对手处卖出持有有价证券,一次性回笼基础货币 6、实时全额清算系统:“实时”即结算在营业日清算期间内非间断、非定期地持续进行; “全额”即每笔业务单独处理、全额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借、贷方总额轧差处理。 7、委托国库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8、金融概览:将银行概览与汇总的其他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合并。金融概览提供了整个金融机构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经济联系的信息,即整个金融机构对非居民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债权、债务情况。(目前我国尚未编制)9、货币中性论:货币在经济中保持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这样经济活动就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由实物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不仅仅是媒介交换,货币量及其货币的价格—利率的变化对经济具有实质性作用。 10、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1)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涵:指中央银行在政府的干预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地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独立的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容: ①独立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②独立地发行货币;③独立地管理金融市场、调控宏观经济。 二、简述 1、(1) 早期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 ①自然的发展与演变。 ②逐步拥有到全部垄断货币发行权。 ③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④不完全具备调节与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 ⑤一般多是私人股份或公私合股的银行。 (2)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 ①呈现出“国有化”的趋势。(这里还应深入研究中央银行“国有化”趋势的表现与原因) ②中央银行逐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重要工具。 ③通过立法明确与规范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④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逐步加强。 ⑤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2、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专门从事我国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作用日渐显现,成就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要建立健全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制度,我们还必须正视人民银行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的各种问题,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投资学难点知识点.

投资学难点知识点 1、为什么要同时衡量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从对投资的讨论,我们知道投资者延期消费,获得要求收益率,存在时间、通胀和未来支付的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在选择投资机会时,需要估计和评价各种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间的替换。精确计量投资机会的收益和风险对于投资分析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投资收益和风险是衡量投资绩效的重要指标,不同的投资机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收益和风险水平。历史收益率和风险常用以衡量事后(Ex Post )投资绩效,可利用公开信息很容易地得到。此外,在投资者估计某一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时,历史收益和风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投资者在进行事后绩效分析时,首先,要衡量的是对某一投资机会持有一段时间的历史收益率;其次,计算该投资在一段时期内的历史平均收益率;再次,求出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在得到投资收益的时间序列之后,在此基础上衡量历史收益和风险的大小。 在历史收益和风险确定之后,投资者就可以着手事前(Ex Ante )估计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显然,这种估计包含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在本章的以后部分讨论这种不确定性或风险。 2、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是股票发行计划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发行人与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后的表现,是股票能否成功发行的关键所在。若发行价格定得过低,将难以满足发行人的筹资需求,甚至会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而发行价格定得太高,又将增大投资者的风险,增大承销机构的发行风险和发行难度,抑制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并会影响股票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因此发行公司及承销商必须对公司的利润及其增长率、行业因素、二级市场的股价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确定公平合理的发行价格。只有经过大量实践并对证券市场有丰富经验的投资银行才具有正确制定新股票发行价格的能力。 从各国股票发行市场的经验看,股票发行定价最常用的方式有累积订单方式、固定价格方式以及累积订单和固定价格相结合的方式。累积订单方式是美国证券市场经常采用的方式,其一般做法是,承销团先与发行人商定一个定价区间,再通过市场促销征集在各个价位上的需求量,在分析需求数量后,由主承销商与发行人确定最终发行价格。固定价格方式是英国、日本、香港等证券市场通常采用的方式,基本做法是承销商与发行人在公开发行前商定一个固定的价格,然后根据此价格进行公开发售。累积订单和固定价格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国际筹资,一般是在进行国际推荐的同时,在主要发行地进行公开募集,投资者的认购价格为推荐价格区间的上限,待国际推荐结束、最终价格确定之后,再将多余的认购款退还给投资者。 目前,我国的股票发行定价一般采用固定价格方式,即在发行前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市盈率法来确定新股发行价:新股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市盈率。 因此,目前我国新股的发行价主要取决于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这两个因素: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是衡量公司业绩和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数 发行当年加权平均股本润发行当年预测的税后利每股收益=1212发行月份 本次公开发行股本数发行前总股本数润 发行当年预测的税后利-?+= 发行市盈率是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它也是确定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

王广谦第三版中央银行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央银行学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7*3’) Eg.专业术语:最后贷款人、窗口指导等 2.判断并改错(10*2’) 3.简答题(6*6’) 简要论述、要点明确、适当展开 4.论述题 结合实际,分析现实案例,如何解释 5.案例分析 结合材料,回答知识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2、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 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 2.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3.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 集中存款准备金。(“余额宝是”否能算作银行机构?) 2. 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 1. 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 2.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定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 3. 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具有政府的银行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体现: 1. 代理国库。 2. 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3. 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 4. 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 5.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投资学知识点整理446

投资学知识点整理 主编:陈尊厚 副主编:李建英 第一章导论 1.投资定义:广义的投资是指以获利为目的的资本使用,既包括运用资金建造厂房、 购置设备和原材料等从事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行为,也包含了“金融学”领域有价证券的交易,即基于收益角度的股票、债券及衍生品的交易;狭义的投资仅限于有价证券投资,包括个人及公司团体以其拥有的资本从事证券买卖而获利的投资行为,其投资的主要对象有政府公债、公司股票、公司股票、公司债券、金融债券等。 2.投资的特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和风险性。 3投资的分类: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居民个人投资 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 国内投资和国际投资 4.投资的作用: ①投资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投资促进吧国经民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③投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④投资影响着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 ⑤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5.实物投资的概念:从定义的角度分析,实物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或技术设备等投放于本企业或合资合作等关联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投资收益的行为:从投资对象的角度看,实物投资的直接结果是形成实体资产,包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需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形成新的、改造现有的固定资产、生产经营能力,为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必要条件,或者购买有增值潜力的实物,如黄金、艺术品等。

6.实物投资的特点: ①实物投资与生产经营紧密联系在一起 ②实物投资的变现速度较慢,资本流动性差,投资回收期长 ③实物投资依次经历货币资产、生产资产和商品资本三种不同的资本形态,三者存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共存性 ④实物投资具有投资范围广和投资过程复杂的特点 ⑤实物投资的收益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⑥实物投资具有资本投入的持续性和均衡性的特点 7.金融投资的概念:金融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在承担一定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将资金投入在货币、证券和信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金融市场中的经济行为。 8.金融投资的特点: ①金融投资是在金融市场上,以金融资产为直接投资对象进行交易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 ②金融投资的运行要求具有偿还期限 ③金融投资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④金融投资具有风险性和收益性 9.投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促进效果通过三种运行机制实现: ①投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需求效应 ②投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供给效应 ③投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均衡效应 第二章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投资布局 1、投资规模的概念: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为形成资产而投入的资金总量,即某一时刻内投资活动的总量,所以投资规模又称为投资总量。 2、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区别: 按投资时间或项目开工与否投资规模分为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 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年度内所有在建项目当年完成的投资额,流量在建投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年度内所有在建项目建成投产所需要的投资,存量 ①统计口径不同 ②反应的供求关系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