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_赵一鸣

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_赵一鸣

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_赵一鸣
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_赵一鸣

2002年 矿 床 地 质

 M IN ERAL D EPOSI T S第21卷 第2期

文章编号:0258_7106(2002)02_0113_08

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

赵一鸣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摘 要 夕卡岩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矿床类型,是世界上富铁矿、钨、锡、铋、铅锌、金和金云母、透辉石、硅灰石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重要来源。这类矿床不仅分布广泛、矿物组合特殊,而且包含有内生成矿作用许多复杂的成因信息。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对夕卡岩矿床的研究长盛不衰,不断有所创新。文章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在成矿的构造背景、矿床的多成因性、岩浆期和岩浆夕卡岩、碱交代与成矿、交代分带、含银铅锌锰质夕卡岩、含金夕卡岩和夕卡岩含矿性评价标志等方面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夕卡岩矿床 研究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P588.31+2 文献标识码:A

夕卡岩矿床是一种具重要工业意义的矿床类型,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较集中地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赵一鸣, 1991a)。据Синяков(1983)对世界夕卡岩矿床的统计,在夕卡岩矿床中集中了大约25%的世界富铁矿储量,50%的钨矿,30%左右的铅锌矿和100%的金云母、蛭石和青金石矿。我国是世界上夕卡岩矿床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夕卡岩矿床是我国富铁矿、富铜矿和钨、锡、铋矿的主要矿床类型,是钼、铍、铅锌、金、银等矿床的重要类型及硼、金云母、透辉石、硅灰石、透闪石等非金属矿产的主要来源。该类矿床在全国矿产储量总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各矿种分别是:F e11.2%;Cu 30%;Pb_Z n18.3%;W60.6%;Sn69.6%;M o22.7%;Bi 87.6%;Au20%;Ag21%(赵一鸣等,1990)。

夕卡岩矿床不仅因其矿床类型的重要性和岩石矿物组合的特殊性(常有一套较特殊的Ca_M g_Fe_M n_A l硅酸盐矿物组合)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包含有从岩浆、高温气成热液到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作用的许多成因信息,以及丰富多彩的交代分带型式和各种地质环境中复杂的成岩成矿作用机理,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对夕卡岩矿床的研究长盛不衰,并不断有所创新。

下面,主要就近二十年来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作一回顾。

1 夕卡岩矿床形成的板块构造背景

Einaudi等(1981)讨论了夕卡岩矿床形成的板块构造背景,把它划分为下列4类。

(1)早期造山环境中与陡倾斜俯冲带相伴随的岛弧带:侵入岩可以从辉长岩、闪长岩到花岗闪长岩,并有少量碱性岩。富磁铁矿的夕卡岩常产于上述侵入岩和含有礁灰岩的中基性火山岩接触带。内接触带发育内夕卡岩,广泛分布钠交代蚀变。这类矿床的代表有加拿大的恩派尔矿山和温哥华岛、菲律宾的拉拉普、日本斧石以及俄罗斯乌拉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

(2)大陆边缘造山带:在中等倾斜的俯冲带中,侵入岩为较深侵位(5~15km)的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伴生的夕卡岩矿化主要是钨,含少量铜、钼、铅锌。其实例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金岛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派因克里克等。

当上述岩浆侵位于中浅部(1~6km)处时,可形成花岗闪长斑岩或石英二长斑岩,一般与同源火山岩伴生,与其有关的夕卡岩矿化以富铜(铁)和铅锌硫化物为主,局部有钼、金和银,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圣诞矿床、内华达州的伊利矿床和犹他州的卡尔福克矿床。

(3)在板块向俯冲期后构造过渡带中,岩浆弧可能变宽或向内陆迁移。侵入岩可以是I型或S型,包括石英二长岩和花岗岩,通常伴生钨、钼夕卡岩,有较多的铜、锌以及少量铋、铅、银和金。这类夕卡岩的例子有美国内华达州的特姆皮特和蒙大拿州的卡尼瓦峡谷。

(4)造山带晚期伴生的S型花岗岩,缺乏同源火山岩和宽阔的变质圈。与之有关的夕卡岩主要含锡,常伴生铍、氟、铋、钨、铜、铅、锌和铀等。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阿拉斯加的洛斯特河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莫依纳。

关于中国夕卡岩矿床及有关岩浆岩产出的地质构造背景,赵一鸣等(1996)曾作过较系统的论述。但完全用板块学说来阐明我国夕卡岩矿床的分布规律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573184和40073016)的资助

作者简介 赵一鸣,男,1934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收稿日期 2001_12_21;改回日期 2002_03_25。张绮玲编辑。

目前对大陆内部古板块构造的研究程度不高,构造单元划分过粗,有些问题尚未研究清楚,争论较大,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不再论述。

2 夕卡岩和夕卡岩矿床的多成因性

Овчинников(1980)对前苏联乌拉尔地区铁矿床进行研究后,提出夕卡岩铁矿床具有多成因性的看法。按地质作用的不同,他把该区夕卡岩铁矿床划分为深成岩浆作用的、火山作用的和与地内溶液作用有关的三类,再按成因划分为岩浆型、气成型、热液交代型、火山_沉积型和热液_沉积型五类,认为夕卡岩铁矿床可以形成于全部岩浆作用过程之中。

Einaudi等(1981)根据夕卡岩生成机理不同,划分出变质夕卡岩和交代夕卡岩两大类。变质夕卡岩形成于区域变质作用阶段,如澳大利亚的布罗肯希尔和新泽西的福兰克林等层控硫化物矿床、瑞典的L angban、日本的N oda_T amagaw和巴西的布里提拉马锰矿床等就属此类。交代夕卡岩一般产于火成岩侵入体和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或离接触带有一定距离的碳酸盐岩石的断裂中,形成于较大的温度范围。作用的流体一般认为是岩浆成因的。在上述两类夕卡岩矿床之间,还存在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相结合的过渡情况,例如A mme-brg型含硫化物钙夕卡岩就与更晚的高级变质作用和混合花岗岩的形成有关,这类夕卡岩集中在混合岩化的前缘;又如加拿大格伦威尔省高级区域变质地区的含钼夕卡岩,伟晶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相接触,可能与火山作用有密切联系。

涂光炽(1981)曾多次谈到夕卡岩的多成因问题。他指出,“长期以来,地质学者认为花岗岩侵入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及附近是夕卡岩的标准产出条件,这实际上是单成因观点。现在看来,尽管这种产状的夕卡岩可能是主要的,但也存在着由火山_次火山气液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夕卡岩。这四种不同成因的夕卡岩在我国都有广泛的分布”。

石准立等(1981)在大冶铁山矿区象鼻山矿体发现大量多孔状铁矿石,认为是矿浆充填的重要证据,只有粘稠的矿浆中含有大量气体时,才可形成这类矿石,并指出铁山矿床是多阶段成矿的产物,成矿作用包括从矿浆到热液等一系列成矿过程。

翟裕生等(1982)认为大冶式铁矿是多成因的,既有接触交代、热液充填交代,又有矿浆贯入和沉积_接触变质改造矿床,这几种成矿机制可以分别形成独立矿床,也可以两种或三种方式共同出现在一个矿床中,进而提出了鄂东地区铁矿床模式。

常印佛和刘学圭(1983)研究了安徽沿江地区地层对夕卡岩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将铜官山等铜矿床称为层控夕卡岩矿床,并认为这些矿床是多来源、多成因和多期次的。沉积含矿层在适宜的岩性构造条件下可控制夕卡岩型矿化作用,为矿床直接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热液活动沿一定层位或岩性接触面可形成似层状矿床,并以与夕卡岩化有紧密时空成因联系为特征,而不管夕卡岩化的强弱和成矿前后矿化性质及其演变如何,统称为层控夕卡岩矿床。

赵斌(1989)所著的《中国主要夕卡岩及夕卡岩矿床》一书在涂光炽先生对夕卡岩矿床分类的基础上,用多成因的观点,进一步例举我国接触交代夕卡岩型矿床、与混合岩化作用和火山气液作用有关的夕卡岩矿床的许多实例,论述了这些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和矿物化学、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还对夕卡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实验模拟和热力学计算。这无疑对提高我国夕卡岩矿床研究的理论水平十分有益。

M einert(1998)认为夕卡岩形成的地质条件更为广泛。他指出,夕卡岩可以形成于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以及各式各样的交代作用,包括有岩浆流体、变质流体、天水或海水热流体参与的交代作用在内。夕卡岩可能产于侵入体附近、沿断裂带和重要剪切带、浅部的地热系统、海底以及下地壳深处深埋的变质地体中。

尽管许多学者认为夕卡岩矿床是多成因的,然而大家都赞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接触交代成因的夕卡岩矿床占大多数。

3 岩浆期夕卡岩和岩浆夕卡岩

岩浆期镁夕卡岩最早是由前苏联学者Коржинский(1955)提出来的。他认为岩浆期镁夕卡岩是白云岩通过花岗岩化作用,在透岩浆溶液参与下由置换白云岩而成。以后在Жариков(1968)和Шабынин(1973)的有关论著中也曾多次提及岩浆期镁夕卡岩的岩石学特征、矿物组成和分带性等。但他们主要是从岩石学的角度加以论述的,缺乏流体包裹体测温方面的依据。

赵一鸣等(1982;1990;1999)在陕西洛南黑山镁夕卡岩型铁矿床和安徽铜陵天鹅抱蛋山镁夕卡岩型金矿床中,发现了岩浆期镁夕卡岩,主要由铝质透辉石〔w(Al2O3)达4.5%~13.14%〕和镁尖晶石组成,其外带有方镁石(已水镁石化)斑花大理岩产出。在铝质透辉石中找到了熔融包裹体,测得均一温度为905~1160℃。

关于钙夕卡岩,Коржинский(1955)认为花岗岩类与石灰岩接触处,岩浆期钙夕卡岩是不可能生成的。Богомалов(1970)认为岩浆期钙夕卡岩很稀少,主要由斜硅钙石、粒硅钙石、灰硅钙石、硅灰石、钙镁橄榄石、黄长石和镁硅钙石等高温矿物组成。Милошнеченко等(1972)则认为辉石_石榴石_符

114

矿 床 地 质 2002年 

涂光炽(1997)在第一届全国成岩成矿实验及矿物包裹体学术交流会上的报告和1981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铁矿工作会议上的学术报告.

山石夕卡岩可以在岩浆期生成。

林新多等(1987;1989)、吴言昌(1992)、赵斌等(1995)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程潮铁矿、江苏伏牛山铜矿、安徽长龙山铁矿和铜陵地区铜矿等的研究,认为在夕卡岩矿床中有两种夕卡岩:一种是渗滤_扩散交代作用形成的;另一种是由充填作用形成的岩浆成因夕卡岩。岩浆成因夕卡岩的主要特征是:主要由石榴子石和透辉石组成,以钙铁榴石为主;发育气孔构造和豆状构造,有流动构造,自身熔离现象普遍;夕卡岩矿物中有熔融包裹体和熔_流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在380~1300℃之间,其中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30~1300℃,熔_流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730~840℃。形成夕卡岩的流体是一个岩浆_热液过渡系列,即夕卡岩可以由热液交代而成,也可以由夕卡岩浆贯入形成,还可以由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形成(林新多,1999)。

A ksy uk(1991)研究了岩浆期夕卡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把在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验所获的资料和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最后给出了岩浆期镁夕卡岩和岩浆期钙夕卡岩的p_t图解。

赵斌等(1993)用天然闪长岩和石灰岩作原始配料,在高压釜中进行实验。在1000~1350℃和400~800M Pa条件下恒定约10min,然后以每分钟10℃的冷却速度降温(多降温至700~800℃)。个别实验在1600℃和400M Pa下恒定1 min,然后直接淬火。经X射线粉晶分析结果证实,无论用哪种冷却方式,在所有实验产物中都有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等夕卡岩矿物生成,从而认为夕卡岩由岩浆结晶而成是可能的,即K、N a硅酸盐熔浆在其侵位时同化了富含Ca、M g质的碳酸盐类岩石而形成富Ca、M g的硅酸盐熔浆,进而形成脉状夕卡岩。

应该指出,有关岩浆期夕卡岩和岩浆夕卡岩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不少新资料和新认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还有不少问题,如形成的地质环境、生成机理,与热液交代成因夕卡岩的区别标志和相互关系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4 夕卡岩和夕卡岩矿床的分带

夕卡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经常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交代柱(剖面)的各交代带之间界线一般是清楚的。这种交代带之间界线清晰现象,以往人们总是用脉动说来解释,Коржинский(1955;1982)则用物理化学理论来加以说明。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化学组分在交代作用过程中差异活动说和相律在交代作用中的应用。

根据“组分差异活动说”,参与交代作用的组分,按其活动性分为两类:惰性组分和活动性组分。在夕卡岩交代作用过程中,对于完全活动组分来说,体系是开放的,但对惰性组分来说,则体系是封闭的,因此,同时稳定矿物的最大数目等于或小于惰性组分的数目,而不取决于完全活动组分的数目。这就是柯尔仁斯基相律。它较好地解释了交代作用中经常出现的交代分带现象。在基本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柯氏对交代分带推导出数学微分方程。

Зарайский等(1991)曾对双交代夕卡岩分带作了大量模拟实验研究,用天然材料共研究了三种接触形式;花岗闪长岩和灰岩、花岗闪长岩和白云岩以及石英和白云岩。参与实验的溶液分别为中性、碱性和酸性。实验条件p=108Pa,t= 600℃,每次实验时间长达两个星期。实验结果获得42个不同类型的双交代夕卡岩分带,以此建立了夕卡岩交代分带模式,进一步证实了Коржинский(1955;1982)关于交代分带理论的正确性。Зарайский等得出结论,双交代夕卡岩化作用可以在任何溶液中进行,包括纯水溶液,并能形成一系列交代分带;接触岩石的类型对形成不同分带起决定作用,其次是溶液的性质。梁祥济等(1982;2000)对福建马坑铁矿辉绿岩和大理岩接触带形成的夕卡岩分带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实验研究。实验样品采自马坑矿区的天然辉绿岩和大理岩。以辉绿岩和大理岩不同比例作试料,分别在300~650℃和(500~105)×105Pa条件下,在中性蒸馏水中,经过168h的实验,形成了一套与马坑夕卡岩分带基本吻合的夕卡岩矿物组合。进而对实验产物进行矿物共生分析,揭示了夕卡岩形成的机理。

绝大多数夕卡岩矿床分带十分明显,这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赵一鸣等(1982)对福建马坑、阳山铁多金属矿床和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Z hao e t al.,1995)的夕卡岩分带和金属矿化带现象,从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作了较深入研究,建立了有关夕卡岩矿化交代分带模式。

於崇文等(1990)对云南个旧锡石_硫化物矿床的原生金属分带的动力学机制作了研究,认为矿床分带可能是由多次矿化活动间歇、脉动式地相继发生而产生的。成矿溶液沿断裂通道的差速输入,继之以分异沉淀,是矿区原生金属分带的一种可能的动力学机制。

张德全等(1992)详细研究了内蒙古白音诺铅锌矿床的夕卡岩和矿化分带、流体的流动方向及其演化规律,阐明了金属分带的序列:Fe(Cu)※Zn(Sn)※Cu,Zn※Z n(Pb)※Pb,Zn (A g),指出流体是从矿床南西部深处逐渐向北东部浅部运移的。

M einert(1997a)总结了Cu、W、A u、Z n四类主要夕卡岩矿床的分带实例,说明其矿物学、金属元素含量、地球化学和地质背景的变化。他指出大多数夕卡岩矿床总的分带模式是在靠近侵入体接触带有一个石榴石夕卡岩带,而距接触带稍远有一个辉石夕卡岩带,有符山石、硅灰岩、钙蔷薇辉石或蔷薇辉石带接近大理岩。不同的分带变化主要受形成深度、围岩成分和渗透性等控制。

根据有关岩浆岩和矿化组合的不同,将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_Zn多金属矿床划分出三个交代分带序列(赵一鸣, 1997a)。总的分带序列是:F e(M o)※F e、Sn※Sn(W)※Cu※Cu_Zn※Z n、Pb(Ag)。其中Fe、M o、Sn、Cu矿化主要与镁夕卡岩或钙夕卡岩有关,而Zn、Pb(Ag)矿则总是与锰质夕卡岩伴

115

 第21卷 第2期 赵一鸣: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

生。上述分带序列是寻找该类夕卡岩隐伏矿床(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总之,对各类夕卡岩矿床交代矿化分带模式的研究和建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对隐伏夕卡岩矿体(床)的预测。

5 碱质交代和挥发组分与夕卡岩成矿的关系

矿质来源及其迁移富集机理是夕卡岩成矿作用的核心问题之一。赵一鸣等(1983a;1990)通过对著名的大冶铁山铁矿接触带附近侵入岩、夕卡岩、矿体和有关交代岩的详细地质填图以及近矿交代岩的研究,发现内接触带石英闪长岩有相当宽(十余米至300余米)的钠长石化带,矿石和交代岩中挥发组分(Cl、F、H2O)普遍较高,从而提出钠质交代和挥发组分对矿区石英闪长岩类岩体中铁质的活化、迁移和富集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论点,指出钠长石化是寻找夕卡岩型和交代型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通过进一步研究Sn、W、M o夕卡岩矿床的蚀变现象,发现这些矿床内接触带岩体广泛发育钾长石化退色蚀变带,而挥发组分则以氟为主,并指出Sn、M o 等夕卡岩矿床花岗岩类内接触带,过去曾被命名为“白岗岩”(如个旧老厂,黑龙江五道岭等),实际上是钾质交代岩,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沈保丰等(1977)对冀南地区邯郸式夕卡岩铁矿的研究,也提出内接触带闪长岩和二长岩类的钠长石化十分普遍,是该类铁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

张民义研究了太行山南段塔山一带燕山期中陶统碳酸盐岩接触带邯邢式铁矿近矿岩体的钠长石化的钠化去铁作用基本特征,指出钠化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磁化率、等与原岩均有不同,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和成矿预测的依据。

胡受奚等(1982)讨论了热液矿床的碱交代成矿模式及其成矿机制,虽然主要是针对与花岗岩有关的W、Sn、Be、Nb、T a 等热液矿床、斑岩铜钼矿以及宁芜地区的铁矿,但与夕卡岩矿床的碱交代特征有一定相似性,因而对夕卡岩矿床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挥发组分和碱质在夕卡岩成矿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也为不少实验研究所证明。例如,王玉荣等(1979)的实验表明,挥发性组分中以Cl-对铁的搬运能力最强,其次是F-, F eCl3在高温热液中不稳定,易发生水解和价态变低,而FeCl2较为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具有较大的挥发性。这说明铁主要以FeCl2形式在气液相中进行搬运。

李九玲等(1979)曾对闪长玢岩的钠长石化进行了模拟实验,指出闪长玢岩在较高温度下(500℃以上),在适宜的富钠含硅溶液作用时可以发生钠长石化。实验结果表明,中性和偏酸性溶液能携带和迁移较多的铁。

对高温高压下卤素和钾、钠卤化物在铁矿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模拟实验(梁祥济等,1982),结果表明卤素和K、Na卤化物是成矿铁质的活泼萃取剂和载体,能降低成矿温度,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6 与银铅锌矿化有关的锰质夕卡岩建造

长期以来,对夕卡岩的分类,一直主要按其矿物组成不同及其所反映的被交代碳酸盐围岩的岩性差别,划分为钙夕卡岩和镁夕卡岩两类(Коржинский,1955;Жариков,1968;Ein-audi et al.,1981)。钙夕卡岩主要由钙铁_钙铝系列石榴子石、透辉石_钙铁辉石系列辉石、硅灰石和方柱石等组成,其围岩为灰岩;而镁夕卡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镁橄榄石(或其蚀变产物蛇纹石)、透辉石、尖晶石、金云母和硅镁石族等,其围岩则为白云岩类。

笔者等通过对辽宁八家子、福建马坑、大排和内蒙古白音诺等Pb_Zn(Ag)多金属夕卡岩矿床的研究,并和国外同类矿床,如美国新墨西哥州的Groundhog Pb,Z n(Ag)矿床(Mein-ert,1987)、日本Nakatatsu Pb_Zn矿床(Shimizu et al.,1982)和韩国的Yoenhwa_U lchin Pb,Zn(A g)矿床(Yun et al.,1982)等的对比研究后,划分出一个新的夕卡岩建造,即与Pb、Z n、Ag矿化密切相关的锰质夕卡岩建造(赵一鸣等,1983;1986; 1992;董永观1986;Zhao,1991b)。锰质夕卡岩建造有一套不同于钙夕卡岩和镁夕卡岩的较特殊的锰质硅酸盐矿物,主要有锰钙铁辉石、锰透辉石、锰钙辉石、钙蔷薇辉石、蔷薇辉石、锰三斜辉石、锰铝榴石、锰阳起石和锰透闪石等,有些矿区还有锰橄榄石、锰黑柱石和含锰金云母,个别矿区还发现有日光榴石、锰镁铁闪石、锰直闪石和锰热臭石。

锰质夕卡岩大多产于离侵入体接触带有一定距离的碳酸盐围岩的断裂构造裂隙带中。并常和钙夕卡岩或镁夕卡岩构成矿化交代分带。伴有Fe、Cu、A u、W、Sn等矿化的早期高温钙(或镁)夕卡岩一般产于侵入体和碳酸盐围岩的接触带,而伴有Pb、Z n和A g矿化的中温锰质夕卡岩则产于外带。流体包裹体测温也表明,钙(或镁)夕卡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为450~650℃,而锰质夕卡岩的形成温度则为200~450℃(赵一鸣等,1997a)。初步研究表明(赵一鸣等,2001),含Pb、Zn (A g)锰质夕卡岩和含Ag(Pb、Z n)锰质夕卡岩的矿物组成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主要由锰钙铁辉石、锰钙辉石和钙铁榴石组成,而后者则主要由锰质三斜辉石(蔷薇辉石、钙蔷薇辉石)、锰铝榴石、锰阳起石和锰透闪石等组成,说明后者的形成时间稍晚,成岩、成矿温度更低一些。由此可见,锰质夕卡岩是评价含Pb、Z n、A g夕卡岩的重要找矿标志。

毛景文等(1998)对湖南柿竹园Pb、Zn、A g多金属矿田野

116

矿 床 地 质 2002年 张民义.1979.钠化去铁作用与成矿预测(向全国铁矿会议提交的论文).

矿床地质研究所富铁矿专题研究组.1965.湖北大冶铁山接触交代型铁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研究报告.

鸡尾、玛瑙山、蛇形坪、金船圹等矿区锰质夕卡岩的分布、矿物共生组合和成分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作了较详细的研究。根据大量电子探针分析数据,确定锰质夕卡岩的矿物组成有蔷薇辉石、铁铝榴石_锰铝榴石过渡系列石榴子石、锰透辉石、锰钙铁辉石、锰橄榄石和日光榴石等,进一步说明锰质夕卡岩和Pb、Z n、A g矿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7 含金夕卡岩矿床

夕卡岩矿床中的金,以往主要是作为铜多金属矿床开采的副产品加以回收的,因此未受重视。近十几年来,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勘查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了一批大型独立的或共生的金矿床,如美国内华达州的M cCoy,蒙大拿州的Elkhom和Beal,华盛顿州的Crow n Jew-el,印度尼西亚的Big Gossan(M einert,1997b;1998),中国湖北的鸡冠咀、鸡笼山、桃花咀和安徽的天马山等,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8年5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与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矿化热液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关含金夕卡岩矿床方面的学术论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含金夕卡岩已成为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

T heodo re等(1991)总结了含金夕卡岩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分带规律、产出构造背景、共生矿床、矿石矿物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并列出了世界上33个国家的127个含金夕卡岩矿床的产地名称、储量、品位和地质特征简表。但其中对中国的含金夕卡岩知之甚少。

Meinert等(1989;1998)和Ray等(1990)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十余个重要含金夕卡岩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作了总结,划分出还原型含金夕卡岩、氧化型含金夕卡岩、含金镁夕卡岩和产于区域变质地体中的含金夕卡岩等四个类型。从其所举的矿床实例看,以还原型含金夕卡岩最为重要,金矿化大多产于离接触带有一定距离的钙铁辉石夕卡岩中。这类矿床包括:加拿大的特大型Hedley金矿,美国内华达州的特大型For titude金矿,蒙大拿州的Beal和Elkhor n,华盛顿州的Crown J ew el和澳大利亚的Junction Reefs等。产于区域变质地体中的含金夕卡岩次之,其实例有:纳米比亚的Narachab,加拿大的Tillicum和Lupin以及澳大利亚西部的Nevoria等。属氧化型含金夕卡岩的有内华达州的M c Coy和厄瓜多尔的N ambija,Butte Hig hlands。M einert等(1997b)还对印度尼西亚Ersberg地区Big Gassan特大型夕卡岩Cu_Au 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分带和流体演化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赵一鸣等(1993;1997b;1999a,b;Zhao et al.,1999c)对我国含金夕卡岩矿床,特别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产出地质构造环境、地质特征和地质地球化学评价标志以及典型矿床的分带和流体演化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指出它们形成的有利构造环境为地台边缘的拗陷和褶皱带及深大断裂附近,有关侵入岩为I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类的浅成相或中浅成相,矿床的综合交代矿化分带模式,自岩体向碳酸盐围岩方向依次为:Cu(M o)※Cu(Fe)※Cu、Au※Au※Au_Pb_Z n。Cu、Au、A s、T e、Bi、Pb、Zn、Ag、Se等元素组合是评价化探异常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含金夕卡岩均为氧化型,金的沉淀发生在夕卡岩期后的退化热液交代阶段,形成温度大致为350~153℃,盐度w (NaCl)eq=24%~2.5%。认为在安徽北部的三铺地区和安徽沿江的铜陵地区还有可能找到新的隐伏含金夕卡岩矿床(体)。马振东等(1997)强调长江中下游地区某些大型Cu (A u、Fe)矿床的特色之一,是夕卡岩型、斑岩型和似层状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多位一体,共存于一个矿区内,并与中生代岩浆作用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

P an等(1999)对长江下游地区重要Cu_Fe、Au夕卡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和S、O、H、Pb、Sr等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研究,以充分的证据论证了层控块状硫化物矿体并非沉积或火山喷气沉积成因,而是岩浆流体演化的交代产物,提出了一个由岩体中的斑岩型矿体、产于接触带的夕卡岩矿体和远离接触带碳酸盐岩为容矿围岩的层控块状硫化物矿体组成的交代成因模式。

陈衍景等(1996)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夕卡岩金矿床地质勘查与研究的进展和问题。认为无论是夕卡岩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成矿构造背景、物理化学条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还是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都与碰撞造山成矿模式十分吻合。

以上仅例举了近二十多年来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实际上在夕卡岩矿物学、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许多新资料和新认识。限于篇幅,难以在本文中一一介绍,只能暂割爱。所有上述研究成果,无疑为深化夕卡岩矿床的成岩成矿研究和指导找矿勘查作出了重要贡献。

References

Aks yuk A M.1991.Phys ico_chemical conditions of the formation of skarns of the magmatic stage[A].Skarns_their genes is and metal-logeny[C].Athens:Theophrastus Publications S.A.593~617. Chang I F and Liu X G.1983.On strata_bound skarn deposits[J].M in-eral Deposits,2(1):11~20(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Y J and Chang Z S.1996.The advances and p roblems in geologic study and exploration of the skarn type gold deposits,China[J].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 Non_ferrous M etals,5(3):129~139(in Chines 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Dong Y G.1986.Characteristics of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zoning in the Baj iazi skarn lead_zinc deposit[J].M ineral Depos its,5(4): 83~93(in Chines 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Einaudi M T,M einert L D and New berry R T.1981.Skarn deposits [J].Econ.Geol.,75th Anniv.,317~391.

Li J L,Liu Y S,M iao W P,et al.,1979.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117

 第21卷 第2期 赵一鸣: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

albitization of diorite_porphyrite[J].Acta Geologica Sinica,53(1): 60~73(in Chinese with Engl ish abstract).

Liang X J,M iao W P and Zhang G L.1981.The modell ing of the zon-ing of s karns in the M akeng,Fujian Province[J].Jou rnal of the Changchun Geological Institute,(2):11~25(in Chinese w ith Eng-l ish abstract).

Liang X J,Cheng L X and Qu G L.1982.The action and influence of halogen and potass ium_sodium halogenide in the formation of iron deposits under high temperatures and high pressures[J].Earth Sci-ence,(3):87~98(in Chinese with Engl is h abstract).

Liang X J.2000.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mechanis m of the forma-tion of skarns and skarn ore deposits in C hina[M].Beijing:Acade-my Press.1~365(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s ummary).

Lin X D.1987.An origin type of skarns_magmatic origin[J].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6(2):92~94(in Chinese). Lin X D and Xu G J.1989.Some characteristics of magmatic origin skarn and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its formation mechanism[J].

Geoscience,3(3):351~358(in Chinese).

Lin X D.1999.M agmatic_hydrothermal transitional type depos its[M].

Wuhan:China Univers ity of Geoscience Press.1~13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summary).

M a Z D and Shan G X.1997.Geological_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integral w hole of multi_pl aces”large and su-perl arge copper deposi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J].M ineral Deposits,16(3):225~234(in Chines 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 ao J W,Li H Y,Song X X,et al.1998.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Shizhuyuan W_S n_M o_Bi polym etallic depos it,Hunan,China [M].Beijing:Geol.Pub.House.1~215(in Chinese w ith Eng-l ish summary).

M einert L D.1987.S karn zonation and fl uid evolution in the Groundhog mine,Central mining district.New M exico[J].Econ.Geol.,82

(3):523~545.

M einert L D.1989.Gold skarn deposits_geology and exploration criteria [J].Econ.Geol.,(M onograh6):537~552.

M einert L D.1997a.Application of skarn deposit zonation models to mineral exploration[J].Explor.M ining Geol.,6(2):185~208. M einert L D,Hefton K.K,M ayes D.et al.1997b.Geology,zona-tion,and fl uid evolution of the Big Gos san Cu_Au skarn deposit, Ertsberg district,I rian Jaya[J].Econ.Geol.,95(5):509~533. M einert L D.1998.A review of skarn that contain gold[A].In:Lentz

D R,ed.M ineralized intrusion_related skarn s ystems[C].Quebec.

Short C ourse Series26.359~414.

Pan Y M and Dong P.1999.The low er Changjiang(Yangtzi River)met-allogenic belt,east central China:intrus ion and w all rock_related Cu_Fe_Au,M o,Zn,Pb,Ag deposits[J].Ore Geology Review s, 15:177~242.

Ray G E,Ettlinger A D and M einert L D.1990.Gold s karns:their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 ems in classification[A].Geologi-cal Fieldwork,M inistry of Energy,M ines and Petroleum Re-s ources,Paper1990~1991:237~246.Shen B F,Lu S N,Yu E Z,et al.1977.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dium metas omatism in a magnetite depos it and its ore_searching signifi-cance[J].Scientia Geol ogica S inica,(3):263~274(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Shi Z L,Jin Z M,Xiong P F,et al.1981.A prel iminary discuss ion on p roblems of ore_magma mineralization of“Daye type”iron deposit at Tieshan,Hubei[J].Earth Science,(2):145~154(in Chinese). Shimizu M and Iiyama J T.1982.Zinc_lead skarn depos its of the Nakatatsu M ine,Central Japan[J].Econ.Geol.,77(4):1000~1 012.

T heodore T G,Orris G J,Hammarstrom I M,et al.1991.Gold_bear-ing s karns[M].W ashington:U.S.Geol.Surv.Bull.1930.1~

61.

Tu G Z.1981.Som e m odes of thinking in geology[J].Geol ogy and Prospecting,(7):1~5(in Chinese).

W ang Y R,Lu J L and Fan W L.1979.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migration form of iron el ement in high_tem peratu re pneumato-genic hydrothermal s olution[A].Petrogenic and M etallogenic Ex-perimental Studies[C].Beij ing:Science Press.135~136(in Chinses).

W u S Q,Zhou S Y,Ren Q J,et al.1982.The alkaline metasomatic metall ogenic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of genetic mechanis m [J].Geol ogy and Prospecting,(1):1~4(in Chines e).

W u Y C.1992.On magmatic skarn_a new type of skarn[J].Geology of Anhui,2(1):12~26(in Chinese with Engl ish abstract).

Xu G J and Lin X D.1990.An investigation on the genesis of the Chan-longs han skarn_magma type of iron deposit,Anhui Province[J].

Earth Science,15(6):649~656(in Chinese w ith Engl is h abstract).

Yu C W and Jiang Y S.1990.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primary met-al_zoning of cassiterite_s ulfide deposits in the Gej iu ore district,Yun-nan Province[J].Acta Geologica Sinica,64(3):226~237(in Chi-nes 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Yun S and Einaudi M T.1982.Zinc_lead s karns of the Yeonhwa_Ulchin district,South Korea[J].Econ.Geol.,77(4):1013~1032. Zaraisky G P.1991.Experimental modeling of bimetasomatic caleareous skarn zoning[A].S karns_their genesis and metallogeny[C].

Athens:Theophrastus Publications S.A.467~495.

Zhai Y S,S hi Z L,Lin X D,et al.1982.Genesis of“Daye type”iron ore deposits in eastern Hubei,China[J].Earth S cience,(3):239~251(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D Q,Lei Y F,Luo T Y,et al.1992.M ineralization zoning and flow direction of ore fluid in the Baiyinnuo lead_zinc deposit[J].

M ineral Depos its,11(3):203~212(in Chinese w ith Engl is h abstract).

Zhao B.1989.M ain skarns and skarn deposits of China[M].Beijing: S cience Press.1~342(in Chines e w ith English sum mary).

Zhao B,Li Y S and Zhao J S.1995.The evidence from inclusions for magma_genetic skarn[J].Geochemica,24(2):198~200(in Chi-nes 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B,Zhao J S,Zhang Z Z,et al.1993.T 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118

矿 床 地 质 2002年 

magmatic origin skar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38(21):1986~1989(in Chinese).

Zhao J S,Zhao B and Li Z L.2000.Finding of melt incl usion in s karn mineral from Daye iron deposit and its geologic_geochemical s ignifi-cance[J].Geochimica,29(5):500~503(in Chines 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Y M,W u J S,Han F,et al.1982a.M ineralization,alteration and ore searching indicators of the iron deposits of magnesium_skarn type in Lonan,S hanxi Province[A].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 ineral Deposit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 ciences[C].(1):29~

50(in Chinese with Engl is h abstact).

Zhao Y M,Tan H J and S un J H.1982b.Skarn zoning of the M akeng and Yangshan iron deposits,Fujian,and their relationship w ith mineralization zoning[J].Rock and M ineral Anal ysis,1(1):11~

22(in Chinese with Engl is h abstract).

Zhao Y M,Bi C S and Li D X.1983a.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latile com ponents and alkaline metasomatism in main_type iron deposits in China[J].Geological Review,29(1):66~74(in Chines e w ith Engl ish abstract).

Zhao Y M,Tan H J,Xu Z N,et al.1983b.T he calcic_skarn iron ore deposits of M akeng type in the southw estern Fujian[A].Bulletin of the Ins titu te of M ineral Deposit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Special is sue No.1)[C].11~41(in Chines e with Eng-l ish summary).

Zhao Y M.1986.A discuss ion on 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metas omatites and their associated mineral izations[J].M ineral Depos its,5(4):1~13(in Chinese with Engl ish abstract).

Zhao Y M,Lin W W,Bi C S,et al.1990.S karn deposits of China [M].Beijing:Geol.Pub.House.1~354(in Chinese w ith Eng-l ish summary).

Zhao Y M.1991a.Skarn deposits in the Circum_Pacific belt[J].M ineral Deposits,10(1):41~51(in Chines 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Y M.1991b.M anganoan skarn formation[A].Skarns_their gene-s is and metall ogeny[C].Athens:Theophrastus Publications,S A.

165~180.

Zhao Y M,Lin W W,Zhang D Q,et al.1992.M etasomatic mineraliza-tion and its ore_s earching significance[M].Beijing:Beijing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House.1~156(in Chinese).

Zhao Y M and Li D X.1995.M 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zoning in the Gej iu tin ore field,Yunnan,C hina[J].S cientia Geol ogica Sinica,4

(2):179~192.

Zhao Y M.1997a.M etasomatic zoning in some maj or Pb_Zn_polymetall ic skarn deposits of China[J].M ineral Depos its,16(2):120~130 (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Y M,Lin W W,Bi C S,et al.1997b.The distribution and geo-l 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uriferrous s karn depos its in China[J].

M ineral Deposits,16(3):193~203(in C 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Y M,Zhang Y N and Bi C S.1999a.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_geochemical evaluation criteria of Au_bearing skarn de-posits[J].Earth Science Frontiers,6(1):181~193(in Chines 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Y M,Zhang Y N and Bi C S.1999b.Geology of gold_bearing skarn deposits in the middle and low er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ad-jacent regions[J].Ore Geology Review s,14(3~4):227~249. Zhao Y M,Zhang Y N,Bi C S,et al.1999c.T he metal logenic geologi-cal setting,zonation and fluid evolution of the Au(Cu,Fe)magne-sian skarn deposits in the Sanpu area,Anhui Province[J].M ineral Depos its,18(1):1~10(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Y M,Li D X,Bi C S,et al.2001.Distribution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 il ver skarn deposits in China[J].M ineral De-pos its,20(2):153~162(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БогомаловМА.1970.Обизвестковыхскарнахмагматическойстадии[А].Вкн:Очеркифизико_химическойпетрологии[C].Москва:Изд.Наука,вып.2:5~14.

ЖариковВА.1968.Скарновые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A].Вкн.Генезисэндогенных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C].Москва,изд.Наука.220~300.

КоржинскийДС.1955.Очеркметасоматическихпроцессов[A].Всб.Основныепроблемывученииомагматогенныхрудных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х[C].2~еизд.,Москва:Изд.АНСССР.

335~456.

КоржинскийДС.1957.физико_хим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анализапарагенезисовминералов[M].Москва:Изд.АНСССР.1~182.

КоржинскийДС.1982.Теорияметасоматическойзональности[M].

Москва:Изд.Наука.1~103.

МилошнеченкоЛН,ГалильевАП.1972.Известковыескарнымагматическойстадиииихсвязьсрудообразованием[A].Всб.

Критериярудоноснойспособностиметасоматитов[C].Алма_Ата.

17~26.

ОвчинниковЛН.1980.Ополигенностискарновыхжелезорудных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J].ГеологияРудных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22(3): 58~73.

СиняковВИ,МазуловММ.1983.Формационныетипыипроблемырудоносностискарновых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A].Вкн.Скарныируды[C].Новосибирск.Наука.Сибирскоеотделение.4~10.ШабынинЛИ.1973.Формациямагнезиальныхскарнов[M].

Москва:Наука.1~188.

附中文参考文献

常印佛,刘学圭.1983.关于层控式夕卡岩型矿床[J].矿床地质,2

(1):11~20.

陈衍景,常兆山.1996.中国夕卡岩型金矿床地质研究和勘查的进展与问题[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5(3):129~139.

董永观.1986.八家子夕卡岩铅锌矿床的蚀变矿化分带特征[J].矿床地质,5(4):82~93.

李九玲,刘玉山,缪婉平,等.1979.闪长玢岩钠长石化的实验研究[J].地质学报,53(1):60~73.

梁祥济,缪婉平,张桂兰.1981.福建马坑夕卡岩分带的模拟实验[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11~25.

梁祥济,程莱仙,曲国林.1982.在高温高压下卤素和钾、钠卤化物

119

 第21卷 第2期 赵一鸣: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

在铁矿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J ].地球科学,(3):87~98.梁祥济.2000.中国夕卡岩和夕卡岩矿床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M ].

北京:学苑出版社.1~365.

林新多.1987.夕卡岩的一种成因———岩浆成因[J ].地质科技情报,

(2):92~94.

林新多,许国建.1989.岩浆成因夕卡岩的某些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

[J ].现代地质,3(3):351~358.

林新多.1999.岩浆_热液过渡型矿床[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社.1~139.

马振东,单光祥.1997.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位一体大型、超大型铜矿

形成机制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J ].矿床地质,16(3):225~234.

毛景文,李红艳,宋学信,等.1998.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

床地质与地球化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215.

沈保丰,陆松年,于恩译,等.1977.某区铁矿床中钠质交代作用的

特征及其矿意义[J ].地质科学,(3):263~274.

石准立,金振民,熊鹏飞,等.1981.湖北铁山“大冶式”铁矿床矿浆

成矿问题初探[J ].地球科学,(2):145~154.

涂光炽.1981.地质学中的若干思维方法[J ].地质与勘探,(7):1~

5.

王玉荣,卢家烂,樊文岭.1979.高温气热溶液中铁元素迁移形式的

初步实验研究[A ].成岩成矿实验研究[C ].北京:科学出版社.135~136.

胡受奚,周顺元,任启江,等.1982.碱交代成矿模式及其成矿机制

的理论基础[J ].地质与勘探,(1):1~4.

吴言昌.1992.论岩浆夕卡岩:一种新类型夕卡岩[J ].安徽地质,

(1):12~26.

许国建,林新多.1990.安徽长龙山夕卡岩浆型铁矿床成因探讨[J ].

地球科学,15(6):649~656.

於崇文,蒋耀淞.1990.云南个旧成矿区锡石—硫化物矿床原生金属

分带形成的动力机制[J ].地质学报,64(3):226~237.翟裕生,石准立,林新多,等.1982.鄂东大冶式铁矿成因的若干问

题[J ].地球科学,(3):239~251.

张德全,雷蕴芬,罗太阳,等.1992.白音诺铅锌矿床矿化分带及矿

液流向[J ].矿床地质,11(3):203~212.

赵 斌.1989.中国主要夕卡岩及夕卡岩矿床[M ].北京:科学出版

社.1~342.

赵 斌,赵劲松,张重泽,等.1993.岩浆成因夕卡岩的实验证据

[J ].科学通报,38(21):1986~1989.

赵 斌,李院生,赵劲松.1995.岩浆成因夕卡岩的包裹体证据[J ].

地球化学,24(2):198~200.

赵劲松,赵 斌,李兆麟.2000.大冶铁矿床夕卡岩矿物熔融包裹体

的发现及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J ].地球化学,19(5):500~503.

赵一鸣,伍家善,韩 发,等.1982a .陕西洛南地区镁夕卡岩型铁矿

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和找矿标志[A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C ].(1):29~50.

赵一鸣,谭惠静,孙静华.1982b .福建马坑、阳山铁矿床的夕卡岩分

带特征及其与矿化分带的关系[J ].岩矿测试,1(1):11~22.赵一鸣,毕承思,李大新.1983a .中国主要夕卡岩铁矿床的挥发组

分和碱质交代特征及其在成矿中的作用[J ].地质论评,29(1):66~74.

赵一鸣,谭惠静,许振南,等.1983b .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钙夕卡岩型

铁矿床[A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专辑1)[C ].北京:地质出版社.1~141.

赵一鸣.1986.交代岩分类及其含矿性初探[J ].矿床地质,5(4):1

~3.

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思,等.1990.中国夕卡岩矿床[M ].北京:地

质出版社.1~354.

赵一鸣,1991.环太平洋地区的夕卡岩矿床[J ].矿床地质,10(1):

41~51.

赵一鸣,林文蔚,张德全,等.1992.交代成矿作用及其找矿意义—

几个重要含矿交代建造的研究[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156.

赵一鸣.1997a .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 _Zn 多金属矿床的交代分带

[J ].矿床地质,16(2):120~129.

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思,等.1997b .中国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和

主要地质特征[J ].矿床地质,16(3):193~203.

赵一鸣,张轶男,毕承思,等.1999a .安徽淮北三铺地区镁夕卡岩金

(铜,铁)矿床生成地质环境、分带和流体演化[J ].矿床地质,18(1):1~10.

赵一鸣,张轶男,毕承思.1999b .含金夕卡岩矿床产出构造环境和

地质地球化学评价标志[J ].地学前缘,6(1):181~193.赵一鸣,李大新,毕承思,等.2001.我国含银夕卡岩的分布和地质

特征[J ].矿床地质,20(2):153~162.

Some New Important Advances in Study of Skarn Deposits

Zhao Yiming

(Institute of M ineral Resou rces ,Chines 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 ciences ,Beijing 100037,C hina )

Abstract

Being an impo rtant industrial ty pe o f mineral deposits ,skarn deposits serve as the main sources of such metallic and nonmetallic o res in the world as high _grade iron ore ,tungsten ,tin ,bismuth ,zinc _lead ,gold ,phlogopite ,diopside ,and w ollastonite .This ty pe

(下转第136页)(to be co ntinued on p .136)

120 矿 床 地 质 2002年 

from the 40Ar _39Ar isochron plots .The age of ~1470M a ,obtained from the isochron of the quartz 98_4aQ by v acuo crushing technique ,is interpreted as the crystallization age of 98_4aQ from the hy drothermal fluid .The ages of 810~770Ma ,obtained from the

40

Ar _39Ar isochrons of 98_4aQ by stepped heating and of 98_4fQ by

crushing and stepped heating ,seem quite in ag reement with the 40

Ar _39

Ar isochron ages of the quartz samples DC _50_3Q and DC _51_1Q by crushing and siliceous breccia DC _5_2by heating selected from the quartz _vein o res ,and are interpreted as the copper mineralization ages .These ore _forming ages further indicate that the majo r ore _forming process in the Dongchuan copper deposits took place in the Jinning _Chengjiang period .

Key words :40

Ar _39Ar techniques ,fluid inclusions ,Jinning period ,Chengjiang period ,Dongchuan copper deposits

(上接第120页)(Continued from p .120)

of mineral deposits is not only widely distributed and quite unique in mineral paragenesis but also contains much complicated genetic information of endogenous mineralization ,T herefo re ,investig ation on skarn deposits has been continued without interruption for more than one century ,constantly bringing fo rth new ideas .Especiall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research of skarn deposits has made much impor tant progress in such aspects as tectonic setting s of skar n mineralization ,multigenesis of skarn and skarn deposits ,skarn of magmatic stag e and magmatic skarn ,alkali metasomatism and skarn mineralization ,metaso matic zoning ,Ag _Pb _Zn _bearing manganoan skarn fo rma tio n ,Au _bearing skar ns ,and ore _bearing skarn evaluation criteria .T he abo ve _mentioned new important prog ress in the skarn deposit studies has impor 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fur ther understanding their petrogenic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applied value and hence in prospecting for more concealed skarn deposits .

Key words :skarn deposits ,new advances in studies

地幔深部过程与金富集成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305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研究人员在对“地幔深部过程与金富集成矿”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金大规模富集成矿与深部地质过程的关系是当今矿床学研究中最具探索性的一个科学问题之一。课题组通过对中国东部65件地幔岩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中的金含量进行的系统测试分析,获得了重要发现。

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幔岩中包体比寄主岩含金略高,两者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反映前者是地幔部分熔融的残留体,而后者则主要由地幔熔体演化而来。

在冀西北、胶东半岛及海南地区,地幔流体活动对于大型金矿集区可能有重要贡献,地幔岩高金含量与大型矿集区在空间上有清楚的耦合关系。山东一些金伯利岩筒中的地幔岩包体有异常高的金含量,可能指示出“在金伯利岩筒和碱性玄武岩火山口附近找寻金矿床”是一个新的找矿方向。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异常是海南岛,包体中的金含量较高,且与寄主玄武岩的金含量没有相关性。鉴于90年代以来在海南岛发现了冈瓦纳大陆属性的古地磁、古生物和地层证据,海南岛岩石圈地幔中的一些地块可能继承了西澳大利亚富金古老岩石圈地幔的特点,暗示海南岛将有可能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金矿矿集区之一。

(赫 英 供稿 李 岩 编辑)

136 矿 床 地 质 2002年 

群落生态学研究新进展_裴男才

论文 34Skamarock W C, Klemo J B, Dudhia J, et al. A Description of the Advanced Research WRF Version 3. Technical Note, NCAR/TN-475+STR, 2008. 125 35Hong S Y, Lim J O J. The WRF single-moment 6-class microphysics scheme (WSM6). J Korean Meteorol Soc, 2006, 42: 129–151 36Kain J. The kain-Fritsch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 An update. J Appl Meteorol, 2004, 43: 170–181 37Hong S Y, Noh Y, Dudhia J. A new vertical diffusion package with an explict treatment of entrainment processes. Mon Weather Rev, 2006, 134: 2318–2341 38Collins W D, Rasch P J, Boville B A, et al. The formulation and atmospheric simulation of the Commum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3 (CAM3). J Clim, 2006, 19: 2144–2161 39Chen F, Dudhia J. Coupling and advanced land surface–hydrology model with the Penn State-NCAR MM5 modeling system. Part I: Model implementation and sensitivity. Mon Weather Rev, 2001, 129: 569–585 40Kanamitsu M, Ebisuzaki W, Woollen J, et al. NCEP-DOE AMIP-II reanalysis (R-2). Bull Am Meteorol Soc, 2002, 83: 1631–1643 41Xu Y, Gao X, Shen Y, et al. A daily temperature dataset over Chin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lidating a RCM simulation. Adv Atmos Sci, 2009, 26: 763–772 42Yuan Y, Yang H, Zhou W, et al. Influences of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o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the following year. Int J Climatol, 2008, 28: 1849–1859 ·动 态· 群落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探索群落构建机制的生态和进化过程是群落生态学领域的一大中心任务. 在局部森林群落水平上, 运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探讨群落构建规则是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分子生态学研究组葛学军研究员等人采用植物条形码通用的3个片段(rbcL, matK和psbA-trnH), 利用植物DNA条形码和Phylomatic方法构建了鼎湖山20 hm2森林大样地183种木本植物(隶属于24目52科110属)的群落系统发育关系, 并结合大样地5种生境类型分析了该群落的构建方式. 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均发现, 山谷(valley)和低坡(low slope)生境为系统发育聚集分布格局(phylogenetically clustered), 表明近缘物种共存于这些低海拔生境, 生境过滤(environmental filtering)可能起主导作用; 而且, 两者均表明, 高坡(high slope)和山脊(ridge top)生境为系统发育扩散分布(phylogenetically over-dispersed), 说明远缘物种共存于这些高海拔生境, 竞争排 斥(competitive exclusion)可能起主导作用. 然而, 对于高 谷(high gully)生境, Phylomatic方法得到的结果为系统发育 扩散分布, 而条形码方法得到的结果为系统发育随机分布 (phylogenetically random), 表明与系统发育有关的作用可 能在这种生境类型下不起作用或者作用不明显. 生境随机 化检测结果发现, 495对物种-生境组合(5种生境类型×95 个常见物种)中有52对存在显著物种-生境关联, 表明在物 种水平上非随机生境关联可能在局部群落构建时起到重要 作用. 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综合性期刊 PLoS ONE上(doi: 10.1371/journal.pone.0021273). 裴男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09

外国传教士墓地_陈一鸣

南方周末/2004年/03月/11日/ 任何墓地都会使人产生有关生死的玄想。而利玛窦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墓地则更多地让人看见了风云变幻的历史表情。 外国传教士墓地 陈一鸣 车公庄大街6号,北京行政学院院内,有一座小型墓地。北京人十有八九不知道这个墓地的存在,但包括意大利前总统斯卡尔法罗,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比利时前首相德阿纳在内的很多国家元首、外交使节、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教授经常来此拜谒。这就是利玛窦及其他外国传教士墓地。 “去年由于SA RS,来的人少了点。前年有上千人来过。”供职于北京行政学院的历史学者余三乐说。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三人的坟墓坐落在一个青砖围墙的院落里,院子大约有一两百平方米,平时院子的铁门都上着锁。 利玛窦的墓碑最为高大,约有3米高,正对着院门。碑上刻着“耶稣会士利公之墓”,边上还有拉丁文。碑铭周围环绕着玫瑰花,墓碑的顶端呈拱形,有一个龙纹缠绕的十字架。墓碑的底端雕刻着云纹。墓碑后面,利玛窦的坟茔呈棺形,由青砖搭就。墓碑、坟茔处处中西合璧,和谐自然。 汤若望、南怀仁之墓各踞左右,紧紧地环卫着利玛窦之墓,石碑和坟茔的形制与利玛窦相仿,但要小上许多。此二人殒于清代,所以碑铭除了汉文、拉丁文,还有满文。 奇怪的是,汤若望的碑铭刻在后面,绕到背后才能看到“耶稣会士汤公之墓”字样。原来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的祭文,颇有喧宾夺主之嫌。 虽值冬末,但墓地围墙内松竹繁茂,绿草茎叶肥厚,荫荫如织。两只奇肥无比的猫在墙头休憩,不以来客为意。 利玛窦墓院外东侧是更大的墓地,这里有郎世宁等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葡萄牙等八个欧洲国家的传教士的墓碑共60块。坟茔早已没了,只有墓碑一个紧挨着一个,像座石林。大墓地东侧的围墙上,刻有辛丑条约后清廷立的道歉碑:“朝廷为已亡诸教士雪辱涤耻……” 今天北京西方传教士墓地的景色,与明代诗人谭元春诗中描写的仍然神似,诗曰:“来从绝域老长安,分得城西土一棺……行尽松楸中国大,不教奇骨任荒寒。” 明朝时这里属于北京郊区,地名叫“滕公栅栏”,本来是一名获罪太监的私产。 1610年5月,利玛窦58岁那年,他在北京溘然长逝。按明朝惯例,利玛窦棺木本应运到澳门安葬。但利玛窦的好友叶向高恳请皇帝说,仅凭翻译《几何原本》一书的功劳,利玛窦就可以葬在北京。最后皇帝照准。1611年,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利玛窦在此安葬。利玛窦就成了“滕公栅栏”墓地的第一位主人。 国外有利玛窦研究者认为,利玛窦生前即已开始着手后事,曾亲自看了多处墓地,这说明他多少已经接受了中国的一些文化观念。 1644年,清朝定鼎北京。来自德国科隆的耶稣会士汤若望,成了第一位主持钦天监的洋人。作为顺治皇帝的好友,他生前曾要求把自己安葬在利玛窦墓地之侧,顺治答应了这个要求。不料顺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①平衡电网峰谷荷,减缓电厂和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对国家而言,是节能的; 对于大城市的商业用电而言,均会出现用电的峰谷时段,在用电的峰段,常常会出现供电不足的状况,而在用电的谷段,又常常会出现电量过剩的状况,如果将低谷电的电能转化为冷能应用到峰值电时的空调系统中去,则可以缓解电网压力,平衡电网; 对国家电网而言,要满足用户1kwh的用电需求,必须要发电站发出超过1kwh 的电量便于抵消电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用户对电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在实际过程中却是不定的,是随机的,尤其是对建筑内的空调而言,其使用程度往往同当天的室外天气条件密切相关,不定性特点尤为突出,倘若国家电网发出的余电无法被用户使用,一来是对能源的浪费,二来对国家电网的安全也存在着隐患,于是,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便大大地减缓和减少了以上问题; ②能使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减少; 冰蓄冷空调系统按运行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部蓄冷模式,另一类是部分蓄冷模式。对于第一类,通俗地说就是建筑的所有冷负荷(注:蓄冰装置是无法作为热源使用的)全由蓄冰装置承担,而制冷机组(通常是双工况制冷机组)只扮演为蓄冰装置充冷制冰的角色,在空调系统运行的时候,制冷机组处于停机状态,而蓄冰装置则全时段运行,为用户提供冷量。对于第二类,也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运行方式,即蓄冰装置只承担建筑冷负荷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由制冷机组(双工况)承担。因此,由上述可知,不论哪种运行方式,蓄冰装置总是要承担一部分冷负荷的,我们所说的减少了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实质上就是蓄冰装置承担了制冷机组本应该要承担的一部分负荷,这部分负荷值的大小也就是蓄冰装置的蓄冷量大小; ③目前各地供电部门对用电限制较严,征收的额外费用也名目繁多,建筑业主与用户的经济负担较重,还常常受到限电、拉闸停电种种束缚。若发展冰蓄冷空调技术,就能较好的缓解空调用电与城市用电供应能力的矛盾; ④由于采用了冰蓄冷与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相结合的技术,在初投资费用方面,既可减少空调处理设备、输配设备的大小,输送管网的粗细,还可减少机房管井的占用面积,压低建筑层高,从而不但可节省空调的初投资费用,而且还可降低建筑造价;在运行费用方面,由于送风温度低,风机、水泵的输配功率大幅度降低,制冷空调系统的整体能效得到提高,再加上分时电价的优惠,从而使建筑业主与用户支付比常规空调更少的运行费用; ⑤由于采用了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使空调处理与输送过程均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有利于抑止细菌、病菌的繁殖;较低的室内温度,可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水平。 (2)缺点:

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功能说明教学内容

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功能说明

第三章机房自动控制系统 一、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综述 工程的自控系统由上位机远程控制系统、PLC现场控制系统、电动阀、传感检测器件、系统配电柜、系统软件等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PLC控制软件为主的控制程序,该程序为美国西门子公司与CRYOGEL公司联合开发,已经在美国的多个工程中和台湾杰美利(GEMINI)得到应用,直接输入后调整。上位机控制软件也可带采用CRYOGEL/(GEMINI)公司软件包的WinCC操作系统。 上位机远程控制设置先进的集中控制台,采用工控机配置打印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打印,现场控制机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进行系统控制、参数设置、数据显示,确保实现系统的参数化,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本系统中的核心控制部分与机电执行装置采用国际著名品牌(西门子、江森、霍尼韦尔)的产品。 蓄能系统控制具体功能如下: ⑴控制系统通过对主机、蓄热锅炉、蓄冰装置、板式换热器、泵、冷却塔、系统管路调节阀进行控制,调整蓄冷系统各应用工况的运行模式,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给末端提供稳定的供水温度。 ⑵根据季节和机组运行情况,自控系统具备所有工况的转换功能。 ⑶控制、监测范围: a、制冷主机、泵、冷却塔启停、状态、故障报警; b、总供/回水管温度显示与控制; c、蓄冰装置及蓄热水箱进出口温度、显示与控制; d、蓄冰量、余冰量、乙二醇流量、瞬时释冷速度、蓄冷速度等标准规定参数 的显示; e、电动阀开关、调节显示;

f、备用水泵选择功能; g、各时段用电量及电费自动记录; h、空调冷负荷以及室外温湿度监测; i、可选的功能(包括楼宇智能化系统接口及接口转换程序)。 ⑷控制系统对一重要的参数进行长时间记录保存,并将空调的实际运行日负荷通过报表或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可以查询到某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数据值,供使用者进行了解、分析,而且所有的监测数据可进行打印。 ⑸控制系统配置灵活的手动/自动转换功能。现场控制柜可手动控制所有设备的启停。 ⑹可根据负荷变化情况调整运行策略,进行系统的优化控制,最大限度发挥蓄冷系统转移高峰负荷的能力,以最大限度节省运行费用。 ⑺具备无人值守功能、节假日特别控制功能。 ⑻系统可通过电话线或局域网络,对本工程的蓄冷、蓄热与生活热水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可选的功能)。 二、蓄冷系统运转模式 蓄冷系统按空调供回水温度7℃/12℃设计,可以通过不同阀门的开、关或调节来实现以下4种不同的运行模式: A、常规主机供冷+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 B、常规主机供冷+双工况主机+蓄冰装置联合供冷模式 C、常规主机供冷+蓄冰装置联合供冷模式 D、融冰单独供冷模式 其运行原理见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图。(见本报价书第七部分)

第2章-总监办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二章总监办组织机构和职责 2.1.1 总监办组织机构设置 根据《施工监理合同协议书》要求,结合观澜人民路—梅观高速节点工程施工合同段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工艺难点、重点,为满足各项施工技术要求,本合同段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的二级监理体制,设置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简称总监办),总监办全面负责所监理项目的监理组织及管理工作,全面履行《监理合同协议书》中规定的监理单位的全部职责、权力和义务。总监办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图2-1 总监办组织机构框图 本项目拟配置总监理工程师1人、副总监1人,安全总监1人,各级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详见?总监办组织机构框图?。 ? 2.1.2 监理人员进退场计划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主要监理人员约9人到位,熟悉各方面的情况。人员有:总监理工程师1名、副总监兼工程部长1名。桥梁工程师1名、路基工程师1名、安全工程师1名、环境工程师1名、合同管理工程师1名、监理员2名,资料员1名,同时将配备司机2名和必要的后勤人员,所有生活设施与办公设施将随本次进场人员一同进场。 施工阶段18个月,前期除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监理的人员外,其余所有的监理人员全部到位(含第一批人员)。在场人员为:总监理工程师1名、副总监理工程师、桥梁工程师1名、路基工程师1名、安全工程师1名、合同管理工程师1名、监理员2名,资料员1名,同时将配备司机2名和必要的后勤人员,所有生活设施与办公设施将随本次进场人员一同进场。 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准备期间,总监理工程师1名、副总监理工程师1名、驻地监理工程师1名、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师1名、路面工程师1名等相关人员提前进场,做好各项工作准备。同时部分路基等土建施工监理人员可根据情况先行退场。 ? 2.2 内部管理办法 根据监理工程的特点,我司制定了一套内部管理办法(制度),以规范内部管理。 2.2.1、内部工作制度 为加强对监理部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人员素质,确保监理部机制运行良好,更好地履行监理服务合同,特制定以下制度: 1、全员岗位责任制度; 2、内部管理条例;

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功能说明

第三章机房自动控制系统 一、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综述 工程的自控系统由上位机远程控制系统、PLC现场控制系统、电动阀、传感检测器件、系统配电柜、系统软件等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PLC控制软件为主的控制程序,该程序为美国西门子公司与CRYOGEL公司联合开发,已经在美国的多个工程中和台湾杰美利(GEMINI)得到应用,直接输入后调整。上位机控制软件也可带采用CRYOGEL/(GEMINI)公司软件包的WinCC操作系统。 上位机远程控制设置先进的集中控制台,采用工控机配置打印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打印,现场控制机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进行系统控制、参数设置、数据显示,确保实现系统的参数化,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本系统中的核心控制部分与机电执行装置采用国际著名品牌(西门子、江森、霍尼韦尔)的产品。 蓄能系统控制具体功能如下: ⑴控制系统通过对主机、蓄热锅炉、蓄冰装置、板式换热器、泵、冷却塔、系统管路调节阀进行控制,调整蓄冷系统各应用工况的运行模式,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给末端提供稳定的供水温度。 ⑵根据季节和机组运行情况,自控系统具备所有工况的转换功能。 ⑶控制、监测范围: a、制冷主机、泵、冷却塔启停、状态、故障报警; b、总供/回水管温度显示与控制; c、蓄冰装置及蓄热水箱进出口温度、显示与控制; d、蓄冰量、余冰量、乙二醇流量、瞬时释冷速度、蓄冷速度等标准规定参数的 显示; e、电动阀开关、调节显示; f、备用水泵选择功能; g、各时段用电量及电费自动记录; h、空调冷负荷以及室外温湿度监测; i、可选的功能(包括楼宇智能化系统接口及接口转换程序)。 ⑷控制系统对一重要的参数进行长时间记录保存,并将空调的实际运行日负荷通过报表或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可以查询到某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数据值,供使用者进行了解、分

《离散数学》及答案

《离散数学》+答案 一、选择或填空: 1、下列哪些公式为永真蕴含式?( ) (1)?Q=>Q→P (2)?Q=>P→Q (3)P=>P→Q (4)?P∧(P∨Q)=>?P 答:在第三章里面有公式(1)是附加律,(4)可以由第二章的蕴含等值式求出(注意与吸收律区别) 2、下列公式中哪些是永真式?( ) (1)(┐P∧Q)→(Q→?R) (2)P→(Q→Q) (3)(P∧Q)→P (4)P→(P∨Q) 答:(2),(3),(4)可用蕴含等值式证明 3、设有下列公式,请问哪几个是永真蕴涵式?( ) (1)P=>P∧Q (2) P∧Q=>P (3) P∧Q=>P∨Q (4)P∧(P→Q)=>Q (5) ?(P→Q)=>P (6) ?P∧(P∨Q)=>?P 答:(2)是第三章的化简律,(3)类似附加律,(4)是假言推理,(3),(5),(6)都可以用蕴含等值式来证明出是永真蕴含式 4、公式?x((A(x)→B(y,x))∧?z C(y,z))→D(x)中,自由变元是( ),约束变元是( )。 答:x,y, x,z(考察定义在公式?x A和?x A中,称x为指导变元,A为量词的辖域。在?x A和?x A的辖域中,x的所有出现都称为约束出现,即称x为约束变元,A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他变项则称为自由变元。于是A(x)、B(y,x)和?z C(y,z)中y为自由变元,x和z为约束变元,在D(x)中x为自由变元) 5、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给出命题的真值。( )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 陕西师大是一座工厂。 (3) 你喜欢唱歌吗? (4) 若7+8>18,则三角形有4条边。 (5) 前进! (6) 给我一杯水吧! 答:(1)是,T (2)是,F (3)不是(4)是,T (5)不是(6) 44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一、工程概述 XXXX位于XX东侧,建设单位是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建筑物功能类型为办公,酒店,银行办公的综合大厦,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是全 国最大的冰蓄冷工程项目。该项目由XXXX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第一项目部进行施工安装。本系统主要是为该建筑提供空调冷冻水,冷冻站在地下3层;机房建筑 面积1200m2蓄冰槽520m2)。冷冻站采用蓄冰空调系统,充分利用夜间廉价的低谷电力储存冷量,补充在电力高峰期的空调冷负荷需要,节约系统运行成本。 二、设备配置 (一)冷源 1. 双工况螺 杆式冷水机组3台(YSFAFAS55CNE约克(合资) 2.基载 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YKFBEBH55CPE勺克(合资) (二)冷却塔:大连斯频得 冷却塔共计5台,CTA-600UFW两台,CTA-450UFW三台。 (三)板式换热器:丹麦APV 板式换热器共计3台,选用APV板式换热器J185-MGS16/16 (四)蓄冰槽(现场加工) 蓄冰槽共有六台,最大蓄冰量31787.2KW(9040RT。(见表1) (五)乙二醇循环水泵:德国KSB 乙二醇循环水泵共计4台,其中1台备用,并配4台变频器。 (六)冷却水循环泵:德国KSB

冷却水循环泵选用卧式离心泵4台,其中1台备用 三、运行策略: (一)负荷说明 根据建筑使用情况及初步设计估算结果,整幢大楼的尖峰冷负荷为 11428KW(3250RT。由于气温变化,空调系统在整个运行期间日负荷大小会有变化,根据负荷分布情况,出100獗荷情况逐时空调负荷:(见表2) 蓄冰的模式可采用全部(全量)蓄冰模式或部分(分量)蓄冰模式。本工程采用部分蓄冰模式。 根据采暖通风专业提供的建筑物设计日100%负荷如下:最大小时冷负 荷:11428KW( 3250RT 设计日冷负荷:151705KWH( 43144RTH 最大小时基载冷负荷:2286KW( 650RT 扣除基载冷负荷后的最大小时冷负荷:9142.33KW (2600RT 扣除设计日基载冷负荷后冷负荷:96852.4KWH (27544RTH (二)系统流程简述 本设计蓄冰设备选用冰球式蓄冰设备,系统选用串联单循环回路方式,在循环回路中,乙二醇制冷主机置于蓄冰装置上游。系统中设有板式热交换器3台,每台换热量为用3961KW( 1126RT,用以把冰蓄冷系统的乙二醇回路与通往空调负荷的水回路隔离开,保证乙二醇仅在蓄冰循环中流动,而不流经各空调负荷回路,可减少乙二醇用量并避免乙二醇在空调负荷回路中的泄漏。乙二醇回路中设有4个电动调节阀CV1,CV2,CV8CV9根据冷负荷变化,通过电动调节阀 CV1,CV2调节进入蓄冰装置的乙二醇流量,保证进入板式热交换器的乙二醇侧温度恒定并满足冷负荷需求。电动调节阀CV8.CV9调节进入板式热交换器的乙二醇流量,保证进入板式热交换器的水侧温度恒定并满足冷负荷需求。同时,空调冷

离散数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 1.假定A是ECNU二年级的学生集合,B是ECNU必须学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请用A 和B表示ECNU不必学习离散数学的二年级的学生的集合。 2.试求: (1)P(φ) (2)P(P(φ)) (3)P(P(P(φ))) 3.在1~200的正整数中,能被3或5整除,但不能被15整除的正整数共有多少个? 能被5整除的有40个, 能被15整除的有13个, ∴能被3或5整除,但不能被15整除的正整数共有 66-13+40-13=80个。 第三章 1.下列语句是命题吗? (1)2是正数吗? (2)x2+x+1=0。 (3)我要上学。 (4)明年2月1日下雨。 (5)如果股票涨了,那么我就赚钱。 2.请用自然语言表达命题(p?→r)∨(q?→r),其中p、q、r为如下命题: p:你得流感了 q:你错过了最后的考试

3.通过真值表求p→(p∧(q→p))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4.给出p→(q→s),q,p∨?r?r→s的形式证明。 第四章 1.将?x(C(x)∨?y(C(y)∧F(x,y)))翻译成汉语,其中C(x)表示x有电脑,F(x,y) 表示x和y是同 班同学,个体域是学校全体学生的集合。 解: 学校的全体学生要么自己有电脑,要么其同班同学有电脑。 2.构造?x(P(x)∨Q(x)),?x(Q(x)→?R(x)),?xR(x)??xP(x)的形式证明。 解: ①?xR(x) 前提引入 ②R(e) ①US规则 ③?x(Q(x)→?R(x)) 前提引入 ④Q(e) →?R(e) ③US规则 ⑤?Q (e) ②④析取三段论 ⑥?x(P(x)∨Q(x)) 前提引入 ⑦P(e) ∨Q(e) ⑥US规则 ⑧P(e) ⑤⑦析取三段论 ⑨?x (P(x)) ⑧EG规则 第五章

生态学研究进展

生态学研究进展 国际生态学研究的“三大”前沿领域 ○ 全球变化 ○ 生物多样性 ○ 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一、 关于全球变化 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包括了气候(温度、降水)、大气、土壤,水环境及其污染物,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等的生态学过程及后果。 当前全球变化的研究特别注意一些对于全球变化驱动 因素的分析,即对能反映这些主导因素变异作用的一系列研究站点构成的陆地样带的研究。 目前,有关样带的研究只是个别研究站点的单项因子的报告,还未见有区域性的综合成果。 围绕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仍然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先进科学技术和试验手段的介入使这些研究深入发展。

□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 □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研究计划(IHDP) □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1.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 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于1986年组织了以研究全球变化为目的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的,该计划共包括八个核心计划和两个技术支撑计划,即: □ 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 □ 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 □ 过去的全球变化计划(PAGES) □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 □ 水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 □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 □ 全球分析、解释和建模(GAIM) □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计划(GLOBEC) ○ 数据信息系统(DIS) ○ 全球变化的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

目标:描述和了解控制整个地球系统关键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描述和了解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描述和了解发生在地球系统中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方式。 2.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研究计划(IHDP) IHDP由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ISSC)与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LAS)、联合国大学(UNU)联合制订、组织和协调。 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仿效自然科学所特有的大规模合作精神,力求更好地了解导致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原因。 该计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促进对人与整体地球系统相互作用复杂动因的科学理解 和认识 ② 不断努力探索和预测全球环境的社会变化 ③ 确定大范围的社会战略及防止或减轻全球变化的不利影 响,或适应无法避免的变化 ④ 制定对付全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政策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计划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广西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

广西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 (共222人)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人) 王妮曾有凤黄君王金燕王文杰杨宗筱黄艳珍张瑾张雯应武挡李玲占东辉魏炜莫林范腾飞梁晖梁莹李瑞良裴胜瑞莫智莉 电气工程学院(14人) 翁世洲何邦乐卢桥康海云苏毅陈双张若谷黄志伟林泉成煜李学通冯文静鹿建成贾僖泉商学院(31人) 邹月媚邓莉云黎耀川刘结玲唐玉爽彭义芳何华何泽莉李文凯尚松峰廖素桃韦姿百李柔张慧周全吴佳陈一鸣熊锋生覃捷傅甜甜黄思源陈明单红朱佳钦黄晓明李刚赵国丽班珍珍刘静蓟红丹钟海富 公共管理学院(16人) 杨祖德梁艳鸿黎桃桃黄静芳麦艳航甘凤韦晓唐芬廖玉环陈颖健张梅莹熊天潥罗丹梁家春植兰兰韦双莉 化学化工学院(15人) 潘映霞黄竞霖刘瑞雯张珂周礼玮夏文秀李宇伍景希石华瑞喻盛容林瑜高福欣秦燕萍李茜苏文信 —1 —

法学院(14人) 韦婉欧培源朱琪李君孔云峰韦尧瀚柳丹田惠文李媛刘渊卢纯青李帅宋卫科姚学宁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人) 曾伟邹承武施李鸣侯杰黄梅华严东周瑞芳于晶晶马婷婷贺杨扬王子龙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12人) 何坤周祥刘诚王伟龙杨芳彭民毅施君杨淏文周悦李虹辉冯世文吴先华 农学院(10人) 农艳丰覃慧丽李丁张宇鹏朱宏王昱莎覃其昶聂冲徐羽谢杨苏广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10人) 张莹高雅张静唐印浒张建华廖翊丞董世龙于琰韦冬雪肖媚 文学院(10人) 刘迎秋张莉恩梁丽莉徐臻孙文明原文娟李星岐刘萍张超南向子民 外国语学院(10人) 覃柳环洪新路彭美兰凡伶莉金果子邹梦云黎梦荧陈诚罗超扬李丽丽 新闻传播学院(9人) 李小龙钟建珊李雪铭黄明亮符潇雅何永芳廖玉—2 —

余子泓首善文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7人) 麻少莹刘玫刘清苏吴亨张帆郑欢唐艳琼环境学院(6人) 李平阳黎大荣孙玲芳唐铭谈宇郭莉娜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5人) 盘薇周柱坤肖潇徐守磊朱甜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人) 胡华唐丽雯冼满峰钟晴罗龚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4人) 杨武黄小津梁丽杨英芝 政治学院(4人) 马静周晶陈梦赵超颖 机械工程学院(3人) 陈标郑羽嘉唐秋艳 资源与冶金学院(3人) 蒋林伶康端杨晓静 林学院(2人) 郑义海苏晓琳 教育学院(1人) 佴仁娣 —3 —

冰蓄冷系统 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施工方案: 1. 蓄冷槽体的制作 1.1 确认蓄冷槽体放置位置,混凝土基础已施工完毕,满足设备承重要求,表面平整,符合施工要求; 1.2 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塑料布防潮、隔气层; 1.3 沿设计槽钢位置在隔气层上面铺设木方,将槽钢放置在木方上面,焊接底面槽钢框架,焊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止槽钢温度过高,引燃木方或者将塑料隔气层烫坏; 1.4 在底层槽钢框架的空隙内填充橡塑保温材料压实,然后将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接触面刷环氧树脂漆,然后就位,使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紧密接触,分块焊接底层钢板,焊接完毕后在钢板迎水面刷环氧树脂漆,防止钢板以后遇水腐蚀; 1.5 在底层槽钢钢板焊接制作完毕后,开始焊接竖直方向槽钢与三个方向的中间的两道槽钢腰梁以及蓄冷槽顶面槽钢; 1.6 分别焊接三个方向侧面钢板,在焊接过程中注意钢板以及槽钢因为受热而变形,在局部地区需做反方向的拉伸处理,保证焊接的竖直和水平; 1.7 在三面槽钢以及侧板焊接,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刷环氧树脂漆完毕后,蓄冰设备就位,具体就位方法参见后蓄冰盘管的安装与就位; 1.8 在确认蓄冷设备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将第四面的横向两道腰梁焊接上去,焊接完后在制作侧板,同时制作蓄冷槽体的注水管,溢流管,排污管,观察孔,液位管; 1.9 以上工序完毕后,在确定无焊接瑕疵后,开始往蓄冷槽注水,注水到溢流管位置,静置24小时,确认无渗漏后放水; 1.10 在蓄冷槽的中间两道腰梁以及底面梁、顶面梁外安装木方,以用来固定外板;

1.11 确认蓄冷槽无渗漏后开始保温工作,采用现场聚氨酯发泡的方法保温,保证保温厚度至少为100mm,注意保温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开启现场通风设施,以防中毒; 1.12 蓄冷槽顶板采用100mm厚聚氨酯净化彩钢板,注意彩板上方开孔位置与蓄冷槽出水,进水位置保持一致,彩板两头的长度以盖过保温层以及木方为宜; 1.13 在以上工序全部完成后,蓄冷槽体在保温层及木方外面敷设0.5mm厚镀锌钢板装饰面。 2. 蓄冰盘管的安装 2.1 出厂检验 蓄冷设备出厂前已整体装配好,以确保质量并使对现场安装要求减至最小。每台设备都被放置在木托架上运至现场,在卸货和签署提货单之前,需对其做彻底的检查。检查应注意外板、视管、控制部件和储冰量传感器。对所发现的任何损坏,都要记录在提货单上并通知装运机构; 2.2 临时性存放 如果蓄冷设备在运抵现场之前需要做临时性存放,需使之连同装运时用的木托架一并放在光滑、水平的地面上,地面上不得有任何突起或凹凸不平,否则会穿破或损坏能槽的底部; 2.3 进场、垂直吊装:室外自运输设备下放蓄冰盘管采用汽车起重机进行; 2.4 水平运输:蓄冰盘管自坡道沿运输通道,采用慢速卷扬机牵引至各蓄冰盘管下落点。蓄冰盘管在蓄冷位置区域内水平搬运采用两台液压手动拖车进行; 2.5 技术措施:为防止盘管扭曲变形,在现场制作多个吊装钢架,图示如下:

离散数学课后答案

离散数学课后答案 习题一 6.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小丽只能从框里那一个苹果或一个梨. (2)这学期,刘晓月只能选学英语或日语中的一门外语课. 答: (1)(p Λ?q )ν(?pΛq)其中p:小丽拿一个苹果,q:小丽拿一个梨(2)(p Λ?q )ν(?pΛq)其中p:刘晓月选学英语,q:刘晓月选学日语 1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刘晓月跑得快, 跳得高. (2)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3)因为天气冷, 所以我穿了羽绒服. (4)王欢与李乐组成一个小组. (5)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6)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 (7)他一面吃饭, 一面听音乐. (8)如果天下大雨, 他就乘班车上班. (9)只有天下大雨, 他才乘班车上班. (10)除非天下大雨, 他才乘班车上班. (11)下雪路滑, 他迟到了. (12)2与4都是素数, 这是不对的. (13)“2或4是素数, 这是不对的”是不对的. 答: (1)p∧q, 其中, p: 刘晓月跑得快, q: 刘晓月跳得高. (2)p∨q, 其中, p: 老王是山东人, q: 老王是河北人. (3)p→q, 其中, p: 天气冷, q: 我穿了羽绒服. (4)p, 其中, p: 王欢与李乐组成一个小组, 是简单命题. (5)p, 其中, p: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6)p∧q, 其中, p: 王强学过法语, q: 刘威学过法语. (7)p∧q, 其中, p: 他吃饭, q: 他听音乐. (8)p→q, 其中, p: 天下大雨, q: 他乘班车上班. (9)p→q, 其中, p: 他乘班车上班, q: 天下大雨. (10)p→q, 其中, p: 他乘班车上班, q: 天下大雨. (11)p→q, 其中, p: 下雪路滑, q: 他迟到了. (12) ? (p∧q)或?p∨?q, 其中, p: 2是素数, q: 4是素数. (13) ? ? (p∨q)或p∨q, 其中, p: 2是素数, q: 4是素数. 16. 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1)p→ (p∨q∨r) (2)(p→?q) →?q

生态风险分析及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寇俊卿( ),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文章编号: ( ) 生态风险分析及研究进展 寇俊卿 , ,张海涛 ,杨德五 ,王跃明 ( 河南科技大学数理系,河南洛阳 ; 兰州大学数学系, 甘肃兰州 )摘要:介绍了生态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综述了生态风险分析在促进生态系统和 环境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的持续共生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态风险分析;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风险分析是通过对不确定事件的识别、衡量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损失减 小到最低的科学管理方法[ ]。生态风险分析( )是生态学与金融数学相交叉的新兴 边缘学科,它主要利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生态学的机理和机制,对区域生态系统特别是 脆弱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 ]。生态风险分析研究是用数学的方法 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生态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 生态风险的内涵与成因 生态风险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生态功能受到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对该系统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植和美学价值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状况。生态风险可定义为在生态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不利于人们生活及生物生长繁衍的可能性,即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所发生的不理想 事件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定量可表示为上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风险函数[ ]: ! "(#,$) 其中#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事件产生的后果。 生态风险的成因包括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和人们生产实践的诸种因素[ ],其中自然的因素如全球气 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与盐渍化等;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包括市场、资金的投入产出、流通与营销、产业结构布局等;人类生产实践的因素包括传统经营方式和技术产出的生态风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风险等。当前,生态风险问题在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中尤为突出,如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利用中,资源贮量耗损率、资源利用方式与对策、资源价格和投资形式等的确定,都是在信息不完全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因而需要进行风险决策分析。 生态风险分析的研究内容 生态风险的辨识 生态风险的辨识着重分析人们在行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对生态系统的负作用或影响,研究以下问题:在实践活动中会产生哪些风险?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风险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先进管理技术,一些地区盲目垦殖、资源过度利用产生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风沙淹没农田、环境污染严重,随之引起酸雨的危害,使得生态系统功能衰退,这种影响不仅限于生态领域和宏观生态的失衡,还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失衡。 第 卷第 期 年 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 )

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及应用

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及应用 1、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及主要特点 冰蓄冷空调技术就是在夜间低电价时段(同时也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采用电制冷机组制冷,将水在专门的蓄冰槽冻结成冰以蓄存冷量;在白天的高电价时段(同时也是空调负荷高峰时间)停开制冷机组,直接将蓄冰槽的冷能释放出来,满足空调用冷的需要。因为制冰、融冰转换损失的能量很小,而夜间制冷因气温较低可使效率更高,完全可以弥补蓄冰的冷能损失。 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利用低谷段电力,具有平衡峰谷用电负荷,缓解电力供应紧; (2)冰水主机的容量减少,节省增容费用; (3)总用电设施容量减少,可减少基本电费支出; (4)利用低谷段电价的优惠可减少运行电费; (5)冰水温可低至1~4℃,减少空调设备风管的费用; (6)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容量减少; (7)电力高压侧及低压侧设备容量减少; (8)室相对湿度低,冷却速度快,舒适性好; (9)制冷设备经常在设计工作点上平衡运行,效率高,机器损耗小; (10)充分利用24h有效时间,减少了能量的间歇耗损;

(11)充分利用夜间气温变化,提高机组产冷量; (12)投资费用与常规空调相当,经济效益佳。 冰蓄冷空调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当然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增加蓄冷池、水泵的输送能耗及增加蓄冷池等设备的冷量损失等。 2系统的组成及制冰方式分类 2.1系统组成 冰蓄冷空调系统一般由制冷机组、蓄冷设备(或蓄水池)、辅助设备及设备之间的连接、调节控制装置等组成。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种类多种多样,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建筑物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另外,系统还应达到能源最佳使用效率,节省运转电费,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冰蓄冷空调系统。 2.2制冰方式分类 根据制冰方式的不同,冰蓄冷可以分为静态制冰、动态制冰两大类。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制冰结冰,冰本身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一类制冰方式包括冰盘管式、封装式等多种具体形式。动态制冰方式在制冰过程中有冰晶、冰浆生成,且处于运动状态。每一种制冰具体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 3运行策略与自动控制 3.1运行策略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第32卷 第1期 2008年1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 l ofNan ji n g Forestry Un i v ersity(Natura l Sciences Ed ition)Vo.l 32,No .1Jan .,2008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高晓琴,姜 姜,张金池*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生态河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自然型河道和生态型河道,并分别从生态河道影响因素、河流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河道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生态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生态河道;发展历史;综述 中图分类号:S157;T V6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6(2008)01-0103-04 R esear ch advan ce and devel op i ng tendency of ecol ogica l r i ver GAO X i ao 2qin ,JI ANG Jiang ,Z HANG Ji n 2ch i *(Coll ege of Forest Res ou rces and Environm en tNanji ng Forestry Un i vers i ty ,N an ji ng 210037,Ch i na) Ab str act :A lo ng with t he soc ial deve l op m ent ,m 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d that co nven tiona lwater co nse rvancy project caused corrupti on of aquatic environ m ent ,and l ose of river .s ecol ogical functi ons .F ro m 1930s ,m any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theory of ecol ogica l river and appli catio n technology .The i m portant pro gress was obta i ned .The ecol ogical r i ver t heory and appli catio n technol ogy were revie wed .Accord i ng to practi ca l s i tuati on of Chi na , t he directi on of ecol ogica l ri ve r constructi on and research was suggested . K ey wor ds :Ecol ogical r i ve r ;H istory of deve l op m ent ;R evi ew 收稿日期:2006-12-30 修回日期:2007-12-01 基金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重点项目(2006013) 作者简介:高晓琴(1971)),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生。*通讯作者:张金池,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和林业 生态工程,n f u jczhang @si n a .co m .cn 。 引文格式:高晓琴,姜 姜,张金池.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1032106.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依水而居的人们因环保意识薄弱、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再加传统的水利工程只注重河道的/泄洪、排涝、航运、灌溉0等作用,修闸建坝,过多地采用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使自然水体形态的渠道化或水池化和水岸的混凝土化,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水质恶化,水生生物锐减,河道生态系统退化[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回归自然0,/人水和谐发展0、/建立生态型社会0等。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河道环境,修复和构建生态型河道已引起环保、生态、水利等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生态河道构建理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取得重大进 展[2]。笔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生态河道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1 生态河道的提出 河道生态系统包括河床内流水水体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 [3]。河床生态系统主要由河床内水 生生物及其生境组成。生态河道的构建起源于生态修复。但生态河道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4],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河道是 指在保证河道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建设生态河床和生态护岸等工程技术手段,重塑一个相对自然稳定和健康开放的河流生态系统,以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一个人水和谐的理想环境。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