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6×5分=30分)

1、《左传》

答案:《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俗讲变文

答案:俗讲是由六朝以来的斋讲演变而成的,它是指应用转读(咏经)、梵呗(赞呗)、唱导等手法进行佛经的通俗演讲。这种讲演因地制宜地通过杂说因缘比喻,使一般大众更易理解佛教经论义理,从而达到了随类化俗之目的。唐代俗讲一般主要使用说唱体为话本,因为说唱体既围绕着佛教经典主题,又着力使之通俗化,从而易于人们接受教义,这类俗讲话本称作“变文”。变文的唱词,一般是以七言为主而杂有三言,也有少数杂五言或六言;宋以后说话、谈词即导源于此。这些均是俗讲变文在后世民间的发展。

3、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答案: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指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杨万里、陆游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之多是惊人的。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杨万里有《诚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4、创造社

答案: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5、“爱美剧”

答案:“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了对中国旧剧的讨论,批判堕落的文明戏,翻译介绍欧美话剧。1921年5月,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提出戏剧理论建设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戏剧商业化、庸俗化的弊病,大力倡导“非营业性质的,提倡艺术的新剧”,即陈

大悲倡导“爱美剧”。(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

6、语丝派

答案:语丝派由语丝社得名,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语丝派的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其创作特色鲁迅先生概括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创作作品多为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简答题(4×10分=40分)

1、答案:

(1)、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文学主张: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政治、民生推动了讽喻诗的创作,艺术上写实尚俗。

A、讽喻诗的特点:

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

2.诗歌的内容:

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轻肥》《卖炭翁》。

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3.讽喻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

B.闲适诗的特点: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如《问刘十九》C.感伤诗的特点:为受外界事物所感、清理动于内而形诸咏叹者,以《长恨歌》和《琵琵行》最为有名,代表着白诗的最高成就。

(2)新乐府诗特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谕作用,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奴役。新乐府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答案:

(1)《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2)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戏剧。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3)《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塑造了几个社会下层人物的形象,最突出

的是妓女李香君和艺人柳敬亭、苏昆生,孔尚任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但大都人各一面,性格不一,即便是同一类人也不雷同。

3、答案:

(1)“问题小说”指为探讨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它与问题剧一样,都是“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

(2)形成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当时以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传播为背景,形成了文学必须接触现实人生问题的启蒙主义主张,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造就了“思考的一代”;第二,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3)代表作家作品有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著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

4、答案:

(1)赵树理作为一个“新人”,出于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在要求,其创作出于与农民进行精神对话的自然需要。

(2)既是工作者又是作家,自觉追求创作对于现实生活的紧密配合的宣传、鼓动与指导。(3)赵树理小说具有民族化、群众化的特色,

a、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结构多数是运用传统手法,即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尾,而且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小二黑结婚》是一个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宜栽种”、“米烂了”等小故事。结局中,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以“一对好夫妻”为结果,恶霸受到惩罚,二诸葛、三仙姑的迷信思想等与有了好的变化。

b、在人物塑造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

c、语言大众化、通俗化,同时也注意语言的形象化、个性化,擅长运用农民口语。通俗易懂、简洁生动。如《小二黑结婚》只用一句话“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便把“老来俏”的三仙姑活脱脱地勾勒出来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答案:

A、主要内容: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徭役诗、婚姻爱情诗等,需要展开举

例。

B、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C.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

天然的音乐美感。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迭韵的连绵词和迭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2、答案:

此题比较开放,可以自由选取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但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进行论述,同时要配上相应的例子,若有创新点尤佳,只要自圆其说,均可。

3、答案:

(1)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注重题材与主题的

时代性和重大性,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反映社会时代发展的史诗性。

(2)适应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小说艺术发展需要,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追求立体化塑造,同时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3)对小说结构进行了极大的关注,使用蛛网式密集结构。

(4)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

4、答案:

(1)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文学本位确立的艰难(伤痕、反思、改革、寻根);

(2)从一元到多元:文化的多元性与意识形态的开放性;

(3)从中心到边缘:文学回到了其本源的位置;

(4)从封闭到开放:华文文学的交流与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