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检验项目及技巧

印刷检验项目及技巧

印刷检验项目及技巧
印刷检验项目及技巧

印刷厂各部门检验项目及技巧

印刷部

1.说明书的检验项目

●对照工程单所要求的事项,如新版、旧版、底面版、牙口反、自反版等客户有无特别要求等;

●开机较版时,首先对样办的内容、针位、色墨对不对,有无粘胶布、漏字、凹胶布、墨屎、版自带坏毛病;

●较好版开始一路开时,应时常巡查有无水干、水大、过底双勾、字蒙、断字和第B点易出现的问题;

●注意印第二转时,自反版、牙口反或底面版,对照工程单和样办然后主要检查有无后炮粘花,有无印错和

第B点易出现之问题。

2.彩盒(彩咭)的检验项目

●对照工单的所有要求和注意事项,如印色、用料、尺寸、印法;

●开机较版时,首先对OK样办的颜色,有无色偏,特别是专色油墨的颜色,然后逐一检查有无坏胶布,版

上有无白点、有无墨屎、水干、水大、套位不正、纸粉花、喷粉花、粘花、重影、印刷鬼影、过油不良、折皱、纸毛、滴水、滴油。

3.印刷最易出现的问题:

●套位不正:首先版房拼版时叠色没叠准,纸张原因都能影响套位不准,若在同一单中有横纹纸、条纹纸也

易出现错位。

●墨屎:一般为油墨太干、有尘、纸毯子严重、粉多等都能出现墨屎(刚打开罐的油墨表面有一层较干表层

在放入黑斗时未取净)。

●喷花粉:喷粉机开过大粉太多。

●后炮粘花:因头一次印刷时留有油墨在后炮上,第二次印刷时没有洗干净(水大就有后炮粘花,特别是说

明书)又因机器压力问题都可能有后炮粘花。

●重影:也叫双勾,有时机器的压力或胶布的松紧都易影响印件或叠影(机器上有很多原因可导致重影)。

●纸粉花:因来料纸上本身粉太多,在印刷时慢慢积在版上或胶布上形成一团,有一点象墨屎又象胶布坏一

样,但有一定的区别。

●鬼影:版面双邻位置墨位反差较大,造成其中一位置的图案在别的一个地方出现一个影子。

●水大:在印刷在水辘的水太少或是没加酒精都能引起水干现象。

●粘花:印件在收纸部分时,没有打开粉机,印件上无粉,干得较慢,越印越多,后面就易与表面粘花。4.印刷部检验技巧

单面:同一般的检查方法;

双面:印第一面时,注意背面有无过底粘花,背面擦花印第二面时应该特别注意,第一面有无擦花,飞达压纸轮压退(压轮压的太紧)底面针位。

书纸:注意页码是否正确;

咭纸:横直纹纸、牙口是否够1/2寸;

双粉纸:注意喷粉量大小、底面针位是否一致,底面有无擦花、粘花;

强力光粉纸:版尾无铲花、喷粉量够,底针头针一致;

PVC或胶片:堆纸不可太多、太高、不可铲花、刮花、粘花。

新版:利用蓝纸(或客户提供样办检查内容,啤样检查尺寸、测试电脑纹);

旧版:注意尾部修改内容是否正确。

莹光墨:不可有墨迹、水干(易堆版造成墨迹)颜色要稳定、无水大、水干;

金银墨:颜色要跟足,不可套印不准,造成字体、图案有纸毛边,注意水干、水大;

染底:颜色要跟足,要跟色稿或PANTONE色,喷粉量适中,过小易粘花;

四色:注意套印不准,特别是阴字或阳图,注意四色墨块不可粘花;

专色:同金银色;

印油:堆纸不可太多,喷粉适中,不可粘花,注意局部印油部位。

说明书:底面针位准确,页码、内容无误,注意折法自反、牙口反等,封面不可有脏版、水干、墨屎;

内咭:注意颜色尺寸;

搭版:注意尺寸;

彩盒:1.咭盒:可分中印刷,注意啤盒尺寸、底针、头针一致,牙口够1/2寸,内容无误;

2.坑盒:必须头针靠边,牙口够1/2(落自动啤)各针位一致,内容尺寸够位。

过油、磨光、UV

1.检验项目

●对照工程单所做货品与工程单上所要求该部加工程序,加工原料是否符合;

●上光油层是否均匀,不可有明显泡状;

●光照温度是否符合,经上光后不能相互粘花;

●是否有因机械本身磨损操作不当造成的擦花或其它影响质量的问题,如叠浅、折皱、滴水等;

●特别客户要求,测光试用油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特别颜色如莹光色、紫色等过油易变色需钢线散热;

●磨光表面是否平滑、磨光油需融化及磨压均匀、不能有明显的粒状起泡;

●是否因机械本身或调较操作不当造成擦花、用层脱油、粘辘等影响质量问题,磨光未散热易粘花,需钢

线散热。

2.上光易出现的问题

●卷辘:因胶辘空间不够纸张的厚度和油太浓产生的;

●过油不均:因胶辘不平,刀片不正,油不上胶辘和纸张相叠面产生;

●过油不干:因机器转速太快,温度不够而产生,这样极易粘花;

●炒纸:胶辘转动太大,纸张度型和吸不正过胶辘而产生;

●磨光光度不够:温度不够压力不够而产生;

●磨坏:因温度太高和过错油而使产品变色;

●过油变色:因油加天那水太多而引起过油变色。

3.上光部检验技巧

横纹:注意过油、磨光走位方向,不可卷辘,纸张变形(磨光);

直纹:注意纸纹混装。

莹光墨:过油后不可变色,无印刷水干、堆墨;

金银墨:过油后不可变色,无印刷套位不正;

不脱UV油:测试纸纹,不可过UV脱油(可适当照灯做货);

过油:过油要够光度,堆放纸板后不可有粘花;

水光油:测试光度过油后无粘花、擦花;

UV油:测试光度,过油要均匀,无印刷喷粉大;

磨光吸塑:要求机长做吸塑试验,新吸塑必须做实验,过油要均匀;

磨光:磨光要够亮,不可有喷粉、白点、擦花、刮花、注意收纸后粘花。

裱坑部

1.检验项目

●对照工程单上所要求事项,如坑纸与印件之规格、尺寸、坑纹走向是否与工程单及样办要求符合;

●胶水是否合适,不能过多或过少,粘性要求良好,不能甩坑起泡;

●是否因机械本身操作调较不当面造成裱纸偏移而致长短坑、漏胶水、粘花、留有胶水渍等损坏货品现象;

●注意上纸处、收纸处不能在上纸时弄湿,要针位整齐相对,不能把上下面倒置。

2.裱纸部易出现的问题

●甩坑:就是裱出之咭纸和坑纸不对针位要离坑;

●起泡:裱出来的咭纸上有皱纹,局部无胶水;

●咭纸烂:纸从上面发出来机上针位碰针;

●错位:裱出之咭纸和坑纸同时偏位错方向;

●短坑:坑纸不够尺寸裱出来的咭纸和坑纸不平等;

●裱反:坑纸放反面,坑纸不对咭纸面。

3.裱纸部检验技巧

坑纸:注意坑纹、纸纹方向必须与走纸方向一致,个别产品需检验;

纸纹:纸纹必须垂直不可显坑纹。

水光油:裱坑后不可粘花,甚至需检查打带后的产品是否粘花(返潮易粘花)。

磨光:对比多件裱坑产品,咭纸变型不可太大,注意有无擦花、刮花、铲花、胶水痕。

印油:裱坑后不可有粘花,打带后也可检查,不可反潮粘花。

粗坑:注意坑纸有无走位,不可长短坑(对比啤样角线位),产品的硬坑纹不可倒,要够直,胶水量适中,不得甩坑或弄湿坑纹。

细坑:注意坑纸无走位,不可长短坑,胶水适中,不可甩坑,放咭板不可反放纸。

弱坑:产品够硬,不可倒坑纹,无长短坑(比较啤样角线)坑纸不得弄湿,不可甩坑,特别是四个角不可甩坑。

啤盒部

1.检验项目

A.对照工程单样办,如包括印刷内容、规格、尺寸所啤出样办与工程单所要求加工事项是否相符合。

B.不断检查所做货品、色位、压线、刀线是否能符合、色位、压线不能偏差太明显,啤压线条整齐、刀线不能有啤不穿、刀线压线不能弯曲及压线叠时不能爆色、爆线。

2.啤盒易出现的问题

A.爆色、爆边、爆线;

B.啤位不对色(大小边、不分中)

C.刀线不直、刀口不切断、毛刺、毛口;

D.凸坑、凸针。

E.甩刀、漏啤、走位错针线。

F.飞机孔挂孔。

G.甩坑、裱纸不良、裱错坑纹。

H.啤穿。

I.混装。

J.半穿或易穿,易撒开的针线走位。

3.啤盒部检验技巧

手啤:不可刮花、走位

自动啤:不可走位、不可有压痕、不可上反纸,是否按WI抽检,注意有无纸碎落到刀上造成爆线。

横纹盒:一般方法检查。

直纹盒:直纹必须检查成盒是否有高低线、开线、盖线。

磨光:有无纸张变形、变长短造成啤走位,有无擦花、刮花。

水光油:有无擦花、刮花、过油粘花。

有色位死位:不可啤走位,色位必须分中(各一半)

无色位死位:尽量无走位,不可啤到字。

单驳:利位不可斜、色位、线条拼接准,不可高低线、开线、盖线。

双驳:驳接位线条,色位要准,刀模不可错,检查是否因调较不当或线过弯致压皱。

多驳:驳接位色位线条要准,各刀模不得有错,须折成盒检查。

挂咭:下栏后不可混装,各挂卡尺寸要准,飞机孔、挂孔等到拆叠后下面看必须正确重叠,各小孔、挂孔必须

啤穿,毛刺不可过大。

胶片:对照彩盒窗口检查,拆线或啤线不可啤反,特别客户压线、折线不可有白线,不可有擦花、刮花,预留上胶水位必须够尺寸。

LABEL:啤穿或半穿,必须跟足样办,一开多个不可走位。

咭盒:折成盒检查,不可开线、盖线、高纸线、色位拼接正确不可爆色、爆线、窗边分开,不可啤到字或死位要分中。

坑盒:1.细坑:检验利位不可斜,成盒不影响外观,不可走位、开线、盖线、爆色、爆线、爆坑;

2.粗坑:必须检查利位不可斜(直纹)不得爆坑、爆色、爆线、甩坑;

3.幼坑:不可爆色甩、甩坑、皱咭纸或坑纸。

粘盒部

1.检验项目

A.粘盒部PQC在粘盒制程中应检验是否有爆线、离线、栽切走位、漏啤边线、漏啤孔位、啤反面、啤反底、未啤穿、胶水渍、爆角、高低线、盖线、少胶水、用错胶水、胶片爆、胶片走位、胶片丝印不良、印刷字崩、重影、水干、水大、滴粉、飞油、漏油、套印不准、不上墨、磨光不良、粘花、裱错坑纸、甩坑、长短坑、起泡、电脑纹、印刷不良、页码秩序混乱、套错书、切爆角、切斜边、皱角、PP起泡、胶背不良、UV爆色、漏装配件、魔术贴不粘、书背变形、书背不正、脱页、混装、数量不准、驳错盒、撞烂、拖花、刮花、擦花等;

B.FOA持有一个独立、有追溯性编号的“FQA PASSED”印章,所有经检验合格的制成品务必盖上“FQA PASSED”

印章,如果要检验过程中发现有不良品时应加大抽检数量,而再无发现的有类似同样或更为严重之问题时,应着手衡量不良品所占百分比,同时应提供不良品样办交主管,由主管决定是否退货或放行;

C.所有“FQA PASSED”印单之制成品绝不可以包括入仓或出货,否则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D.FQA务必严格抽查所有包括之制品之包装数量,如果数量不准应加大抽查的比例,并知会主管级或以上人员处理;

E.所有货,仓存够交订单数或分期的存货,时间为2-3个月的,在业务部文件的知会下,FQA务必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出货。

2.粘盒部检验技巧

手粘:不可漏胶水,利位胶水粘牢,驳接色位线条正确,成盒无开线盖线、利位斜,不可爆线、色坑、粘

窗口胶版位置正确,无胶水流出,不牢固。

半自动:成盒质量要求稳定,无开线、盖线、利位斜现象,不可有胶水漏出,利位粘接牢固,不可有机擦花、脱色、有窗口胶片的不可有胶片擦花。

自动机粘:成盒无开线、盖线、利位不可斜,无胶水溢出,不可有机擦花、甩色、有窗口胶片的不可胶片擦花,不可爆色、爆线、利位粘接牢固。

单驳:按一般成盒检验。

单驳扣底:除检查成盒外,扣底位准确,胶水粘接牢固,不可爆角,利位根部不可有裂口。

双驳:色位、驳接位置准确,驳接位粘接牢固,A、B版不可驳错,有电脑纹需检查看电脑纹,有手挽不可驳错位置(通用)驳接处不可爆角、爆色。

三驳、多驳:各驳接处牢固、驳接位置要准确,不可偏斜,注意成盒质量,A、B、C各版不可驳错或驳重复。

粘胶片:胶片位置准确,粘接牢固,不可有胶水溢出胶水痕。

对裱:对裱上胶均匀、适中、粘接牢固、边角无开口、裂口不可有胶水溢出、对位置要准确,不可偏移、有挂孔或孔位正面不可看到背面。

说明书:有页码注意折页后页码正确,检查内容无误、无水干、擦花、封页无印刷不良、皱、脏、多首不

可复相同一首,骑马钉要钉透、美观、不可弯曲、生锈。

挂咭、吸塑咭:检查包头数量,不可短装、挂孔、穿孔、必须啤穿、毛刺。

礼品盒:注意成盒外观无明显影响,粘接牢固,注意盒内礼品,包装无误,各边角背处不可开口、色线裂开。

彩盒:检查成品外观、利位、驳接牢固、不可偏斜,不可有胶水溢出边,角处不得裂口,爆角、爆色、内页不可错,各贴接牢固,封面粘接位置正确,不偏斜,背粘接要牢,不可有胶水溢出,内页折痕不

可脱色,啤压色位准确,封面、封底无擦花、刮花、脏迹。

纸制品品质常见异常

来料坑纸不良:脱坑、??坑、倒坑、污脏、破损、折皱、弯曲、露坑、短坑、切纸斜边/爆边(11)

印刷不良:水干、水大、滴油、滴水、白页、漏印、墨屎、重影、字崩、粘花、刮花、拖花、喷粉花、深浅色、颜色偏差、尺位不正、印油不良、针位不一致、电脑纹不良

上光不良:过油粘花、UV粘花、磨光粘花、过错油、吸塑不稳、哑色、过油不良、打花(8)

裱纸不良:甩坑、起泡、咭纸烂、错位、短坑、裱反、槽坑、胶水渍、胶水不粘、相胶(10)

啤切不良:爆线、爆色、扭线、不对线、啤不穿、套位不正、尺寸不符、形状不符、取错木样、(9)啤全穿

粘盒不良:起泡、压线、胶水痕、扣底爆、粘位不位、胶片不符、边角包松、粘口脱离(10)取错胶片型号、贴胶片位不正、贴胶片胶水不足

书版不良:封面弯曲、内文粘花、书脊脱色、内文错号、切位不正、骑马钉钉不透、生锈(6)

包装不良:皱、带痕、变形、爆口、混装、数量不符、标记不对、坏货包装、装箱尺寸不符(9)

裱胶:胶膜口不能短于彩纸的色位线,帮有打折、溢胶、脱胶、气泡、粘不牢。

10烫印:烫印品的质量和板材,板材的厚度、压力、温度、烫印时间有关系。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花板、糊板、烫不牢、易脱落、该?起的地方不?起,无光泽度,露底等。

**印刷检验标准

培训教材

翰林相关质量识别定义 免检:常规下无法检验的物料,但来料一定要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或规格标签 致命:可能对产品之功能丧失,无法使用或危害客户安全之缺点 严重:外观及功能受到损害或影响商誉之缺点 轻微:不至于减低产品之原有功能及外观的完整性之缺陷(侧体位置轻微问题可接受,当无法分清是主体位置还是侧体位置时,按主体位置标准判定) 主体位置:指印刷品的商标、货名、型号、电脑纹、颜色、图案/字母、纸质、表面尺寸、拉规、成形后正视方及俯视方。 侧体位置:指印刷品的侧面,盒底及非主体图文字等(不包括埋口为) 巡查抽检作业指引 目的 1.1 为了规范品管的抽检标准,控制好产品品质,使我公司满足客户的要求。 范围 2.1 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产品的抽检。 生效日期 自公布日起生效,如有关文件或规定相抵触时,以本文件为效。 检验标准 其他巡检抽样个数填写异常报告依据参照表: 检查个数严重(异常)主要(异常)次要(异常) 1-5 0 0 1 6-10 0 0 2 11-20 0 2 3 21-30 0 2 3 31-40 0 2 3 41-50 0 3 4 51-60 0 3 5 61-70 0 3 5 71-80 0 3 6 81-90 0 4 6 91-100 0 4 7 101-124 0 4 7 125-199 0 4 8 200-314 0 6 11 315-499 0 8 15 500-799 0 11 22

巡检抽检作业指引 1.正常抽样:IPQC在制程过程中所进行的有计划的巡回抽样,一般以每台抽样5分钟为一个检验时间段,然后更换另一台机组检验,并要求做相应的品质记录。 2.加强抽样::IPQC在正常抽样抽验过程中若发现品质问题必须进行加强抽样检验,进行进一步鉴定,若达到品质异常范围,则按照《制程品质异常处理规范》进行运作,并要求做相应的品质记录。 3.异常仅代表对生产货品质量问题严重程度之鉴定,所有未达到要求按异常处理规范处理的货品,不能做为可不做改善的理由,对于所有检查员或作业员所发现的问题及改善要求,生产部门有责任有义务进行相应的改善; 4.此异常标准仅代表IPQC巡回抽检时根据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判定是否要求填写异常报告进行处理的依据,作为成品、半成品或返工在检验鉴定的标准; 5.各课IPQC除检验所发生质量问题外,还有责任、有义务检验前面工序质量问题,以保证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6.因制程检验包括操作员自检、机长检验、课长检验、IPQC巡回检验、品检并在生产过程中做持续改善及练出次品,因此虽然此标准的部份数据较AQL值偏低,但其综合质量水平并未超出AQL要求范围之外,不与AQL标准相违背。

印刷检验标准

印刷检验标准受控标识:受控 1 目的 在顾客未提出特别要求时,明确本公司生产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及检验标准,明确原辅材料进货、产品储存运输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含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于顾客没有特别规定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适用于营业部门与顾客沟通、进行业务洽谈时参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生产质量控制,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和品质部对工序产品或成品进行检验,适用于全质办和品质部对采购、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巡查或抽检。 本标准不涉及公司生产设备及其所需的备件采购、备件委外加工。 3.定义 质量标准——原辅材料进货和投入生产要求的质量项目、生产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储存和运输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部门或车间工序人员工作过程的操作项目,应达到的水平。 检验标准:质管人员、检验人员在进行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判定时,在进行现场巡查或抽查时,所依照的质量标准、有关的条款或数值。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指成品或半成品,在储存与交付阶段指进入成品仓库的成品。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加工后的工序产品,但成型加工工序后的产品除外。 4. 引用文件 GB 13024-91 箱纸板 GB 13023-91 瓦楞原纸 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 ZBY 32024-90 白卡纸 GB/T 10335-1995 铜版纸 GB 7705-1987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17497-198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 GB 6543-86 瓦楞纸箱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及抽样表 GB/T 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6-1998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7-1998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8-199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5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5.1.1 原纸进货质量标准 a) 箱纸板——根据GB 13024-91 箱纸板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箱纸板分为4级:高档箱纸板(一等)、普通箱纸板(二等)、普通箱纸板(三等)、挂面纸(四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耐破指数、横向环压指数、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一。 b) 瓦楞原纸——根据GB 13023-91 瓦楞原纸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瓦楞原纸分为3级:高强瓦楞纸(一等)、普通瓦楞纸纸(二等)、普通瓦楞纸纸(三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横向环压指数、纵向裂断长、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二。 c) 单面涂布白板纸——按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耐折、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附表三。. d) 白卡纸——按ZBY 32024-90 白卡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表四。 e) 铜版纸——符合GB/T 10335-1995 铜版纸。 f) 对原纸纸色的要求:在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中、在规定的原纸库存期间、在成品库存期间、在搬运装车发货期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原纸变色(在800mm距离观察)。 g) 各种原纸须符合环保要求,由供方提供定期型式试验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1次。 5.1.2 原纸进货检验抽样及判定 5.1.2.1 抽样方式: a) 箱纸板、瓦楞原纸:1~25件抽2件;26~150件抽5件; b) 单面涂布白板纸:1~25件抽3件;26~90件抽5件; c) 白卡纸:1~25件抽3件;26~90件抽5件;

来料检验标准

隔离并标识 来料检验报告 特采 选用 退货 供应商 NG OK 跟进签批 1. 目的:确保来料质量符合本公司规定要求。 2. 范围:适合公司原辅材料及外加工半成品的检验。 3. 职责:质控部:负责材料的检验。 4.作业流程: 5.公司来料按类别分类为:纸张类、辅料类、外协类。 5.1 纸张类 5.1.1 术语及定义: A 、尺寸偏差(横向坚向):对规矩型样品进行平行或垂直方向测量得到数据与标准数据比。 B 、歪斜底:对规矩型样品,进行对角线测量,对比其两者的数据差异。 C 、克重:指在一般条件下,所测量数据(不考虑环境及材料本身的含水量)。 1.仓管员通知IQC 检验。 2.IQC 开始准备检验。 检验合格流程: 1、IQC 依据《物料RoHS 对应清单》确认所来物料其 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后进行后续检验,如不符合作则直接作退货处理; 2、检验物料与《收货通知单》一致性及外观有无异常。 3、据物料的抽样标准及检验标准进行验收检查,填写《来料检验报告单》。 3、检验合格后书面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挂“合 格品”标识牌,注明检验状态、检验时间及检验人。 检验不合格流程: 1、检验不合格的,由IQC 挂“不合格品”标识牌,通知仓库隔离并提交《来料检验报告单上报品质经理处理。 2、根据《来料检验报告单》的签批情况,进行相关处理。 3、特采与选用合格的按合格品流程入仓,选用不合格的与报告签批退货的通知仓库退供应商。 流程 操作规范 OK NG IQC 验收物料 通知IQC 检验 仓库 品质部 异常处理 入库

D、厚薄均匀度:包含同一样张的不同部位或不同样张的同一部位两组数据。 5.1.2 指标要求: 来料与《来料通知单》一致,有效的标签(生产厂家、日期、批号及等级等),整批 纸张平整,没有卷曲,外观包装一致,包装完好。 5.1.3 抽样标准: 5.1.3.1 来料为散装纸(分切纸等)的,按国标GB2828.1-2003的AQL 2.5标准进行抽检。 5.1.3.2来料为板装铜版纸、灰卡纸、单铜纸、哑粉纸的查看外观及生产日期即可。 5.1.3.3 来料为大批量的,按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进行抽检: A、同一生产日期或生产批次的,只抽检一板,每板随机抽5张。 B、不同生产日期或生产批次的,每板都随机抽5张。 5.1.4 检验项目、标准与使用: 检验 项目 控制标准轻微缺陷严重缺陷使用仪器操作方法 尺寸±1mm,歪斜度<0.5mm ±2mm,歪斜度≤1mm ±2mm以上,歪斜度≤ 2mm 卷尺/直 尺 见5.1.5.1 克重±5% ±8% ±8%以上电子天平见5.1.5.2 厚薄偏差<5% ±8% ±8%以上测厚仪见5.1.5.3 纸张颜色同一克重不同批次纸张颜 色相对一致。 同一克重不同批次 的纸张有轻微的纸 张颜色偏差。 同一克重不同批次的 纸张有明显的纸张颜 色不一致。 无见5.1.5.4 纸纹同批纸张纸纹一致或纸纹 不一致的纸有明确标识。 同一批纸纸纹不一 致,且无标识。 无见5.1.5.5 尘埃度直径小于0.2mm2的斑点、 墨点或污点,且一张纸表面 不允许大余等于2处。 有大于0.2 mm2的不 良斑点,且一张纸上 斑点多于10处。 无见5.1.5.6 耐折度反复折摺10次不应有裂 痕。 反复折摺10有轻微 裂痕。 反复折摺10有严重裂 痕。 无见5.1.5.7 含水量 双胶:<8% 灰卡:<12% 铜板:<10% ±2% ±2%以上 高周波数 字水分仪 见5.1.5.8 5.1.5 检验方法、使用仪器及保养。 5.1.5.1 尺寸检验: 5.1.5.1.1 使用仪器:卷尺/直尺。 5.1.5.1.2 取样要求:待测样品全样(整幅)。 5.1.5.1.3 操作方法: A、将待测样品平放在台面上。 B、样品边缘与0刻度对齐。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时间: 2003-11-18 -------------------------------------------------------------------------------- 前言 本标准是在CY/T 5-91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标准依照既要向国际标准靠拢,又要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对前版标准的“质量要求”、“实地密度”、“套印误差”、“网点增大值”和“相对反差值”等项数据作了适当的修改。其中,主要是调整了套印误差和实地密度的范围。 本标准与正在实施的CY系列书刊印刷行业标准在内容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在本标准前版发布后陆续制定的一批CY行业标准中,多项内容和技术指标数据都引自本标准前版,因此,在实施这类CY标准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CY/T 5-91。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以附录动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印刷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廉洁、徐世垣、郭雄。 本标准的首次发布日期:1991年7月1日。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纸为承印物的平版图像印刷品。其他平版印刷品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 CY/T 3-1999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3.分类 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T 9851的定义。 3.1 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3.2 一般印刷品:除3.1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 4.质量要求 4.1 阶调值 4.1.1 暗调

包装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则

包装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则 11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包装用印刷品的技术要求和包装、标志、储运的要求,以及其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规则。 2.0… 3.0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包装用印刷品。 4.0引用标准 4.1G B/T 7705—2008 《平版装潢印刷品》 4.2G B/T7707-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 4.3G B 12904—2008《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4.4G B/T 18348—2008《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4.5G B/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6/ 4.7CY/T 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4.8顾客技术标准 5.0参考文件 《成品抽检作业指导书》 6.0术语 6.1A类产品:卷烟包装用印刷品; 6.2B类产品:其它普通包装用产品; 7.0技术要求 7.1。 7.2材料质量 6.1.1纸张纸张要求切边整齐、洁净、无斑点、条痕,纸张色调一致。纸张克重要 求符合:①白卡纸、白板纸:设计值±设计值3%,②铜版纸、镀铝纸:设计值±设计值4%,③金卡纸(镭射纸)、银卡纸、转移卡纸:设计值±设计值3%;纸张厚度要求符合:标称值±标称值×5%。每批纸之间无明显差别,纸张必须满足《原辅材料、工装技术要求、抽样规则及检验方法》技术要求; 6.1.2油墨采用与印刷设备配套的具有生产企业出厂合格证的优质油墨,色调必须与 样张一致、耐磨、无异味,必须满足《原辅材料、工装技术要求、抽样规则及检验方法》技术要求; 6.1.3 检验测试环境温度23±2℃;湿度55±5。 7.3印刷质量 7.3.1公司在加工包装印刷品时须按顾客提供的标准图纸、标准样张进行生产。 7.3.2色泽 同一品种不同批次之间的色泽应保持一致。测色仪可测定时,A类产品不同 批次、同批、同色色差△Ecmc≤;B类产品不同批次、同批、同色色差△Ecmc ≤;当仪器无法测定时,比照标准样张进行目测。 7.3.3@ 7.3.4纸张平整度 印刷后印刷品的纸张应平整,不变形,无卷边,折角。自然卷曲高度不得 超过5 mm。

印刷制版流程及质量控制

目的: 1、建立制版标准化流程,使制版过程尽量数据化、规范化。 2、配合印刷工艺要求,根据印刷网点扩大,在制版过程中进行网点补偿,提高印刷质量和稳定性。 3、降低制版错误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制版效率和印刷机效率)。 印版制作流程及质量控制 第一步:文件接受和存放 1、必须放入指定文件夹中,E:/来源未出版文件。 2、不得随意删除或更改 第二步:文件检查 1、检查文件名称是否和生产单一致 2、检查图文内容是否和样张一致 3、检查文件尺寸、规格和生产单是否相符 4、检查出血,大于等于3mm 5、检查图片色彩模式,图片必须为CMYK模式才能印刷 6、检查色数,是否和生产单一致 7、检查文件是否含有隐性图文、线条等 8、不可缺少字体 9、字体必须切入 10、检查条形码 11、检查图片色数是不是和生产单一致。 12、检查ICC特性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步:拼大版 1、纸张和幅面的尺寸 2、根据纸张、图文尺寸合理拼版。 3、书籍的页面顺序 4、印后折页方式 5、加印刷测控条 6、加晒版测控条 7、加出血:≥3mm 8、加咬口:10mm—12mm 6、印刷标记、套准十字线 7、裁切线 8、轮廓线(刀模线),晒版时必须去掉。 9、保存拼版后的文件 第四步:RIP解释成点阵图

1、选择加网角度:主色板:45度, 正常:Y:90度,K:75度 M:45度,C:15度 2、网点形状:圆形 3、加网线数:175 线/英寸(lpi) 4、加网方式:调幅加网 5、分辨率:2400 dpi 6、校色:保证输出设备输出相同的颜色 7、陷印设置 8、选择印刷曲线、目标曲线和补偿曲线。 第五步:CTP出版 1、检查CTP制版机状态 2、检查版材质量:沙目均匀 3、检查聚光值:95% 4、聚焦值设置:2420 5、焦距设置:1090 6、检查制版机速度:800转/分钟 7、检查解像度:2400dpi 8、曝光时间:125s 第五步:显影 1、检查显影机状态 2、显影液浓度:95±5 ms/cm 3、显影液温度25±1 ℃ 4、显影速度:25s(25s—30s) 第六步:印版质量检查 1、检查色标、测控条等 2、外观,要求版面平整、干净、无划痕、无脏点 3、版式规格,版面尺寸、图文尺寸、咬口尺寸、出血尺寸、折页尺寸等。 4、套色版图文端正、不倾斜、图文正反检查 5、图文内容正确,无残缺,文字无残缺、糊字 6、PS版图文部分实地要求结实不发虚 7、检查多色印版色版齐全 8、裁切线、规矩线,要求细且黑,并且全部完整 9、检查产品尺寸必须大于成品尺寸,图文超过裁切线 10、网点饱满、完整、光洁无残损、无划伤、无空心、毛刺少等 11、2%网点必须再现,98%网点不能糊掉 12、检查50%网点扩大率补偿 第七步:印版的摆放和报废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一.质量要求 影响柔性版印刷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 有制版方面的, 有操作工艺技术方面的, 有设备材料方面的,等等。就油墨方面而言也有多方面。柔性版印刷用水墨较多。 水性油墨是属于牛顿流体,所以油墨的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油墨颜料的沉淀。在使用前要对油墨桶中的油墨均匀搅拌,在印刷使用时还要经常对油墨槽中的油墨进行搅拌, 防止由于油墨颜料的沉淀, 造成印刷品颜色和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一个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全封闭刮刀,使油墨在墨泵的运转下始终处于搅拌和流动状态。 2. 在储存和使用中,由于油墨成分中的稳定剂挥发,造成 pH 值降低 (趋向于弱碱性。在使用中水性油墨的稳定剂易挥发, 以致油墨趋向于弱碱性, 造成其表面张力增加, 对印版表面的附着力反而下降,影响转移性能和干燥速度 (油墨越趋向于碱性,干燥速度加快 ,这会造成印刷过程中印刷图文残缺不全, 特别是印刷网线版时, 由于油墨干燥过快, 造成印刷网点丢失或者是网线版堵版。 3. 油墨在使用中由于水分的挥发,造成油墨的黏度增加,流动性能减弱。有些印刷设备的供墨方式是单刮刀系统, 要求油墨具有一定的黏度和流动性, 使其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内。当油墨在使用中豁度和流动性超出印刷使用的要求时, 就影响油墨的转移性能, 出现印刷品大实地表面印刷有“色差” 。 印刷材料方面影响柔印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印刷材料表面的平整度、材料的吸收性、材料的表面强度。 印刷材料的平整度对于大面积实地版面的印刷, 这是一个很必要的前提。由于有些材料表面粗糙, 印刷中造成印品表面明显地印不实。通过加大印刷压力的话, 虽然从表面上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造成印刷版面的文字内容模糊或者印刷品“边缘效应”明显。 材料的吸收性对于印刷来说, 材料的吸收性好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方面, 由于吸收性好,油墨对于材料的附着性强不易脱落 ; 弊端是由于材料的吸收性强,造成油墨的使用量增加,如国产的防油纸特别突出。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一.质量要求 影响柔性版印刷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制版方面的,有操作工艺技术方面的,有设备材料方面的,等等。就油墨方面而言也有多方面。柔性版印刷用水墨较多。 水性油墨是属于牛顿流体,所以油墨的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油墨颜料的沉淀。在使用前要对油墨桶中的油墨均匀搅拌,在印刷使用时还要经常对油墨槽中的油墨进行搅拌,防止由于油墨颜料的沉淀,造成印刷品颜色和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一个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全封闭刮刀,使油墨在墨泵的运转下始终处于搅拌和流动状态。 2.在储存和使用中,由于油墨成分中的稳定剂挥发,造成pH值降低(趋向于弱碱性)。在使用中水性油墨的稳定剂易挥发,以致油墨趋向于弱碱性,造成其表面张力增加,对印版表面的附着力反而下降,影响转移性能和干燥速度(油墨越趋向于碱性,干燥速度加快),这会造成印刷过程中印刷图文残缺不全,特别是印刷网线版时,由于油墨干燥过快,造成印刷网点丢失或者是网线版堵版。 3.油墨在使用中由于水分的挥发,造成油墨的黏度增加,流动性能减弱。有些印刷设备的供墨方式是单刮刀系统,要求油墨具有一定的黏度和流动性,使其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内。当油墨在使用中豁度和流动性超出印刷使用的要求时,就影响油墨的转移性能,出现印刷品大实地表面印刷有“色差”。 印刷材料方面影响柔印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印刷材料表面的平整度、材料的吸收性、材料的表面强度。 印刷材料的平整度对于大面积实地版面的印刷,这是一个很必要的前提。由于有些材料表面粗糙,印刷中造成印品表面明显地印不实。通过加大印刷压力的话,虽然从表面上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造成印刷版面的文字内容模糊或者印刷品“边缘效应”明显。 材料的吸收性对于印刷来说,材料的吸收性好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方面,由于吸收性好,油墨对于材料的附着性强不易脱落;弊端是由于材料的吸收性强,造成油墨的使用量增加,如国产的防油纸特别突出。 材料的表面强度现在用于印刷餐盘纸的纸张,表面强度较差,纸粉掉落较多,造成印刷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擦版。 此外,以下内容也是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 1.印版图文设计如有浅灰色平网地,在设计时尽量设计用一专色,避免用黄、红、蓝三原色叠印,因为这样很难控制灰平衡。 2.产品结构类型如大面积色块与空白部分,一段实地一段空白,其承受压力大小不一致,会导致版辊跳动,使得印刷部位受压不一致。 3.网纹辊的配置如印刷厂网纹辊配置600~700线,在生产150线产品时1%~2%的网点会嵌入网纹辊网穴,影响质量。 4.油墨含固量如果油墨含固量太低,印刷生产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色浓度,则必须降低网纹辊线数,这样会减慢油墨的干燥速度,如是网线版则容易堵版。 5.印版的平整度如果印版平整度较差,则在印刷时整个版面各处所受压力不一致,要保证整个版面都能印刷得出,则会有部分版面位置压力过大,网点扩大过大。 6.网点防黏网点防黏不彻底,会导致油墨转移不良。 7.版辊过大如版辊过大,则版辊印刷后所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太长,容易堵版。 8.版辊同心度差版辊同心度较差,则印刷压力不一致。 9.张力材料张力控制关系到套印问题,以及停机后再次开机的废品率。

印刷品来料检验标准

印刷品来料检验标准 一、目的: 为了加强印刷品来料检验工作力度,减少因印刷品来料问题而引起的生产不便和质量隐患。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印刷品的来料检验。(D0501-;D0503-;D0514-;D0601-;D0605-;D0700-) 三、抽样方案: GB2828-2003正常检验一次检验Ⅱ级水平,重缺陷(MA)AQL0.65,轻缺陷(MI)AQL1.5。 四、缺陷分类: (一)重缺陷MA:严重影响整机外观及其他重要特性,造成生产操作不能完成且生产线无法修复使用。 (二)轻缺陷MI:影响整机外观及其他特性,造成生产操作不便但生产线能修复使用。 五、检验环境: (一)温度:15°~35° (二)相对湿度:45%~75% (三)亮度:500lux以上

七、操作方法与步骤: (一)检查有无来料物料标签,物料标号、日期及厂家名称有无缺漏或错; (二)检查包装有无破损,表面有无污垢; (三)检查有无混装物料; (四)60CM距离正对物料左右45°上下15°检测纸张表面是否光滑、有无污渍、划伤、折痕; (五)对比封样检查纸张材质是否一致; (六)用米尺测量物料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切割是否良好; (七)对比封样检查印刷内容有无缺漏或错,排版是否良好; (八)检查有无缺页、漏页、重页和其他装订不良; (九)对上面的检查项目做好记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判定合格与否;并填写IQC检验单。

东莞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部分) 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查看详情 A01 ISO9001:2008内审员培训班(ISO9001内审员) A02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班 A03 ISO/TS16949:2009内审员培训 A04 OHSAS18001:2007标准理解及内审员培训 A05 IECQ-HSPM QC080000内审员培训 A06 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内审员培训 A07 SA8000社会责任内审员培训(SA8000内审员)A08 ICTI玩具商业行为守则内审员培训班 A09 ISO14064:2006内审员培训班 A10 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A15 量规仪器校验与管理实务课程(仪校员培训内校员培训) A16 ISO管理代表及体系推行专员训练营 A17 ISO文控员培训/文管员培训实务课程 A18 优秀管理者代表训练营 (MR管理代表训练) JIT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系列课程查看详情 P01 JIT精益生产与现场改善培训班 P02生产合理化改善-IE工业工程实务训练营 P03 PMC生产计划管理实务培训班(生管员培训) P04 高效仓储管理与盘点技巧培训班(仓管员培训) P05 目视管理与5S运动推行实务培训班 P06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务(采购员培训) 中基层管理干部TWI系列训练查看详情 M01 优秀班组长管理实务公开课(班组长公培训) M02 优秀班组长现场管理实务培训班 M03 优秀班组长品质管理实务培训班 M04 优秀班组长生产安全管理实务培训班 M06 提升团队执行力训练课程(执行力培训) M07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现场主管培训班 M08 中基层现场干部TWI管理技能提升(TWI培训) M09 有效沟通技巧培训班(团队沟通企业内外部沟通) M10企业内部讲师培训班(东莞TTT培训) M11 MTP中阶主管管理才能提升培训班(东莞MTP培训) M12高效能时间管理培训班 TS16949五大工具与QC/QA/QE品质管理类查看详情 Q05 TS16949五大工具实战训练 (五大工具培训) Q06 APQP&CP先期质量策划及控制计划培训 Q07 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培训(DFMEA培训) Q08 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训练营 Q09 MSA测量系统分析与仪器校验实务 Q10 SPC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课程(SPC训练) Q11 CPK制程能力分析与SPC统计制程管制应用训练 Q12QC七大手法与SPC实战训练班(QC7 & SPC培训) Q03 品质工程师(QE质量工程师)实务培训班 Q02 品质主管训练营(品质经理人训练) Q01 杰出品质检验员QC培训班 Q13 品管常用工具QC七大手法培训(旧QC7培训) Q14新QC七大手法实战培训(新QC7培训) Q04 QCC品管圈活动训练课程 (QCC培训) 节能环保安全EHS公开课程查看详情 E01 节约能源管理培训(节能降耗培训) E03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知识培训(GBT23331标准理解) A18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ISO50001内审员) A12 ISO9000/ISO14000一体化内审员培训班 A13 ISO14001/OHSAS18001体系二合一内审员培训班 A14 ISO9000/ISO14000/OHSAS18001一体化内审员培训班 东莞精品企业内训课程查看详情 M05 优秀班组长管理技能提升内训班(1-3天) P07 年终盘点与库存管理实务内训班( 1-2天课程 ) M13高绩效团队及执行力提升训练营(团队执行力1-2天) Q15 FMEA失效模式分析实战训练内训(FMEA内训 1-3天) Q16新旧QC七大手法实战内训(QC7内训1-2天) A11 ISO内审员审核技巧提高班(ISO内审员提高班) A07 SA8000社会责任内审员培训(SA8000内审员) A08 ISO9001:2008内审员培训班(ISO9001内审员) A09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班 A10 ISO/TS16949:2009内审员培训 A19 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

印刷厂各工序检验标准

***印刷有限公司 各 工 序 检 验 标 准

1 目的 在顾客未提出特别要求时,明确本公司生产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及检验标准,明确原辅材料进货、产品储存运输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含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于顾客没有特别规定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适用于营业部门与顾客沟通、进行业务洽谈时参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生产质量控制,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和品质部对工序产品或成品进行检验,适用于全质办和品质部对采购、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巡查或抽检。 本标准不涉及公司生产设备及其所需的备件采购、备件委外加工。 3.定义 质量标准——原辅材料进货和投入生产要求的质量项目、生产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储存和运输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部门或车间工序人员工作过程的操作项目,应达到的水平。 检验标准:质管人员、检验人员在进行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判定时,在进行现场巡查或抽查时,所依照的质量标准、有关的条款或数值。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指成品或半成品,在储存与交付阶段指进入成品仓库的成品。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加工后的工序产品,但成型加工工序后的产品除外。 4. 引用文件 GB 13024-91 箱纸板 GB 13023-91 瓦楞原纸 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 ZBY 32024-90 白卡纸 GB/T 10335-1995 铜版纸 GB 7705-1987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17497-198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 GB 6543-86 瓦楞纸箱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及抽样表 GB/T 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6-1998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7-1998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8-199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5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5.1.1 原纸进货质量标准 a) 箱纸板——根据GB 13024-91 箱纸板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箱纸板分为4级:高档箱纸板(一等)、普通箱纸板(二等)、普通箱纸板(三等)、挂面纸(四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耐破指数、横向环压指数、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一。 b) 瓦楞原纸——根据GB 13023-91 瓦楞原纸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瓦楞原纸分为3级:高强瓦楞纸(一等)、普通瓦楞纸纸(二等)、普通瓦楞纸纸(三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横向环压指数、纵向裂断长、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二。c) 单面涂布白板纸——按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耐折、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附表三。. d) 白卡纸——按ZBY 32024-90 白卡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表四。 e) 铜版纸——符合GB/T 10335-1995 铜版纸。 f) 对原纸纸色的要求:在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中、在规定的原纸库存期间、在成品库存期间、在搬运装车发货期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原纸变色(在800mm距离观察)。 g) 各种原纸须符合环保要求,由供方提供定期型式试验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1次。 5.1.2 原纸进货检验抽样及判定 5.1.2.1 抽样方式: a) 箱纸板、瓦楞原纸:1~25件抽2件;26~150件抽5件;

质检员检品步骤

检测步骤一览 1.对产品的完成进度(新产品的生产进度必须80%以上)进 行确认。 2.确认工厂的检品情况。 3.按照抽检或者全检基准进行检测,取出检品所需数量产品 (不同的托盘、上中下)。 4.摇晃箱子确认箱中物体是否移动,或者按压外箱各面,确 认是否有凹陷(确认包装适当与否)。 5.进行堆箱实验,堆箱实验——单箱上压重量的计算方法为: (2.4米÷纸箱高度×2×单外箱毛重)-单外箱毛重。(2.4 米为集装箱高度) 6.进行落地实验,打开包装,确认箱内产品是否损坏(易碎 品地上30cm、其它地上60cm,做三个面)。 7.确认外纸箱的厚度,清洁程度和接合状况。 8.测定以外箱为单位的重量、尺寸。 9.根据式样书和纸箱印刷品质要求,确认外箱的印刷内容和 印刷品质。 10.测定以内箱单位的重量、尺寸。 11.确认内箱的厚度、清洁程度和接合状况。 12.根据式样书和纸箱印刷品质要求,确认内箱的印刷内容和 印刷品质。 13.彩盒/白盒的重量、大小测定。 14.根据式样书确认白盒/彩盒的印刷内容、规格。 15.根据式样书确认包装方式。 16.根据式样书确认副资材(印刷内容,张贴位置等)。 17.产品尺寸、重量测定。

18.参照式样书,根据品质基准进行产品检查。 ?需要安装的情况下,按照组装说明书进行组装。 ?有必要进行承重实验的场合,进行实验(通常放上标记 承重的一倍重量)。 ?试用产品。 19.将发现的问题通知工厂的QC,并向工厂提出改善方案。 20.如有问题将检品结果通知工厂,并让其在整改报告上签字 确认。 备注: 1.检品时,要求工厂的业务或者品检陪同。 2.检品时,如发现难以确认的问题,及时沟通并带回不良样品 加以确认。 3.检品对象为纺织品和木制品时,还须使用检针机或测水仪进 行断针异物和含水率的测定。 4.检品对象存在异味的情况,还需要进行气味检测的工作,可 要求工厂协助进行。 5.检品对象如需进行硬度检测的,可要求工厂协助进行。 6.对于纺织材料有关色牢度、甲醛类的检测;塑料产品的耐高 温以及金属的盐雾测试等,可要求工厂提供权威部门的相关检测报告。

包装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则

包装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则 11 1.0 目的 本标准规定包装用印刷品的技术要求和包装、标志、储运的要求,以及其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规则。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包装用印刷品。 3.0 引用标准 3.1 GB/T 7705—2008 《平版装潢印刷品》 3.2 GB/T7707-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 3.3 GB 12904—2008《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3.4 GB/T 18348—2008《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3.5 GB/T2828.1-2003/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3.6 CY/T 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3.7 顾客技术标准 4.0 参考文件 4.1 《成品抽检作业指导书》

5.1 A类产品:卷烟包装用印刷品; 5.2 B类产品:其它普通包装用产品; 6.0 技术要求 6.1 材料质量 6.1.1纸张纸张要求切边整齐、洁净、无斑点、条痕,纸张色调一致。纸张克重要求符合:①白卡纸、白板纸:设计值±设计值3%,②铜版纸、镀铝纸:设计值±设计值4%,③金卡纸(镭射纸)、银卡纸、转移卡纸:设计值±设计值3%;纸张厚度要求符合:标称值±标称值×5%。每批纸之间无明显差别,纸张必须满足《原辅材料、工装技术要求、抽样规则及检验方法》技术要求; 6.1.2油墨采用与印刷设备配套的具有生产企业出厂合格证的优质油墨,色调必须与样张一致、耐磨、无异味,必须满足《原辅材料、工装技术要求、抽样规则及检验方法》技术要求; 6.1.3 检验测试环境温度23±2℃;湿度55±5。 6.2 印刷质量 6.2.1 公司在加工包装印刷品时须按顾客提供的标准图纸、标准样张进行生产。 6.2.2 色泽 同一品种不同批次之间的色泽应保持一致。测色仪可测定时,A类产品不同批次、同批、同色色差△Ecmc≤2.00;B类产品不同批次、同批、同色色差△Ecmc≤2.50;当仪器无法测定时,比照标准样张进行目测。 6.2.3 纸张平整度 印刷后印刷品的纸张应平整,不变形,无卷边,折角。自然卷曲高度不得超过5 mm。

印刷厂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首件检查规定 文件编号:文件版本:A/0 一、目的: 规范首件检验时机、依据及作业流程,明确参与首件检验人员的职责,尽早发现制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预防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提升制程品质控制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所有工序的首件检验(签样)。 三、定义: 首件:每个班次的每个机台或每个手工小组,正式批量生产前的第一张/个产品;制程中因人员更换、物料更换、工装夹具更换、设备调整等改变制程条件后加工的第一张/个产品。 四、职责与权限 4.1首件检验责任人员组成:

文件编号:文件版本:A/0 4.2.有特别工序或指定人员签样(包括客户签样),工单上必须注明,如是客户签样,需由4.1中责任人确认完成后交客户签样。 4.3.首件检验责任人中如主任休假,则由经理代签,而组长休假则主任代签,同一层级不重复签名;工序PQC休假由品管组长或品质主任代签。 五、首件检验的时机: 5.1.产品批量正式生产; 5.2.同一款货,同一机台,同一责任人相隔24H后继续生产; 5.3.同一款货不同机台、不同班次生产; 5.4.机器经过大修后、制造过程发生变更(如人员、材料、工艺、方法等)再继续生产; 5.5.不同班次换班生产同款产品(同一款货同一机台日夜接班生产均需重新制作核对首检); 六、工作流程: 6.1.机长(或手工组长)负责找齐工单、样板、图纸、变更单及客户临时要求等涉及到的相关资料,首先自行认真核对相关资料,核对无误后签名;然 后提交给当班组长对产品进行全面确认及资料核对,组长需认真全面详细 (物料、工单要求、变更内容、位置,颜色等等各个项目均要审查、检验 项目参照《工序检验规范》核查首件,然后再提交工序PQC做全面检验, 并签名作实;PQC检验确认后,由机长再提交部门主任及其他签样责任人最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纸为承印物的平版图像印刷品。其他平版印刷品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 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Z T 9851 —1990印刷技术术语 CY/ T 3 —1999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3. 分类 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 T 9851的定义。 3. 1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3. 2 一般印刷品:除3. 1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 4. 质量要求 4. 1阶调值 4. 1 . 1暗调 暗调密度范围见表1。 表围 4. 1 . 2亮调 亮调用网点面积表示。 精细印刷品亮调再现为 2 %?4%网点面积; 一般印刷品亮调再现为3%?5%网点面积。 4 . 2层次 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 4 . 3套印

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w 0. 10mm 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w 0. 20mm 4. 4网点I 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精细印刷品50 %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 10%?20%; —般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5%。 4. 5相对反差值(K值) K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4 . 6颜色 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协调。 4. 6. 1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青(C)、品红(M)w 0. 15;黑(B)w 0. 20;黄(Y)w 0. 10。 4. 6. 2颜色符合付印样。 4 . 7外观 4 . 7 . 1版面干净,无明显的脏迹。 4 . 7 . 2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V 0 . 5mm 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v 1 . 0mm 4 . 7 . 3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 5. 检验 5 . 1检验条件 5 . 1 . 1作业环境呈白色。 5 . 1 . 2作业环境防尘、整洁。 5 . 1. 3作业间温、湿度的要求 温度:23C±5C;相对湿度:(60+ 15- 10)%。 5 . 1 . 4观样光源符合CY%T 3的规定。 5 . 2检验形式 印刷过程中检验和产品干燥后抽检。 5 . 3检验仪器或工具 ――密度计(具体要求见附录A)。 ――30?50倍读数放大镜。 -- 常规检验用10?15倍放大镜。

商品质量验收标准

商品质量验收标准 1.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相关规定,确保超市门店商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采购部的商品引进,质管部的证照审核、各门店的商品验收和销售环节。 3.工作流程 3.1标识、标注及法规文件(关于产品标识的基本内容) 3.1.1产品标识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3.1.1.1产品标识中应当包括的内容: 3.1.1.2产品名称; 3.1.1.3生产者名称和地址; 3.1.1.4产品标准编号; 3.1.1.5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形式主要由三种:合格证书、合格标签和合格印章)。 3.1.2根据产品特点和使用要求,产品标识还应当包括的内容; 3.1.2.1生产许可证标记; 3.1.2.2产品的规格、等级、数量、净含量、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以及其他技术要求; 3.1.2.3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3.1.2.4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3.1.2.5安装、维护及使用说明; 3.1.2.6安全认证标志。 3.1.3产品标识中可以选择标注的内容;

3.1.3.1产品产地; 3.1.3.2其他认证标志; 3.1.3.3名优称号或者名优标志; 3.1.3.4产品条码。 3.2食品类商品验收标准 3.2.1允许免除标注内容: 3.2.1.1包装容器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cm2时,除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外,可免除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质量(品级)等级、产品标准号和储藏指南;但在其大包装上应标明食品名称、生产厂家或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 3.2.1.2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保质期或保存期在18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或保存期; 3.2.1.3进口食品可以免除原制造者的名称、地址和产品标准号。 3.2.2基本要求: 3.2.2.1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 3.2.2.2产品标识应当清晰、牢固、易于识别,不得利用标识掩盖产品的瑕疵; 3.2.2.3食品名称必须在标签醒目位置。食品名称和净含量应排在同一视野内; 3.2.2.4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汉字;也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外文或者少数民族文字,但与汉字严密对应且字体小于相应中文;标识所用的汉字、数字和字母的字体大小不得小于 1.8毫米; 3.2.2.5所用的计量单位必须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如质量单位;g或克,Kg或千克;体积单位:mL、ml或毫升,L或升。 3.2.3国产食品具体要求: 3.2.3.1必须索取的法规文件: a)生产厂家营业执照; b)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 c)供应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d)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出具的卫生检测报告书和卫生评价报告单。

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检验标准

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检验标准 1.0目的 明确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的检验标准,促使生产单位按标准要求生产,有利于检验者对质量控制,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需要外观印刷产品的检验,但纸张印刷品和有关部门对特定的产品 有特别规定时除外。 3.0职责与权限 本标准所进行的业务管理部门是本公司品 本标准适用过程的任何有争议的裁决者是技术部经理或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以上) 4.0定义 颜色无明显差异:指任何人在同一自然光或室内灯光环境下以10°~90°的同一观察角 度目视比较两种以上部品的颜色,看不出有颜色差别的程度,比 较时两种以上部品的放置位置要作左、右调换比较,方可得出结 论,下图所示: 5.0内容 5.1印刷文字和图案的外观检验标准:(以下标准和客户标准有相异时,最终判定以客户标准 优先) (单位:mm) NO. 缺陷项目项目说明判断 缺陷大小容许量 4 油墨飞扬BEST DATA 0.08m㎡以下直径¢200范围内1处允收 5 锯齿状 (毛边) A≦2.0,0.1m㎡以下¢100范围1处允收 A≦2.0,0.2m㎡以下¢200范围1处允收 距离:L A B B A --

6 相邻文字 偏移 DATA L≦2.0mm 0.2允收BEST 20<L≦100 0.3允收 L>100 0.5允收 7倾斜字母长度:I I≦50 0.2以下允收 50<I≦300 0.4以下允收 I>3000.5以下允收 8 其它(1)字体大小与标准样品或PANTONE色卡比对,目视无明显差异允 收. (2)油墨颜色 (3)断字,字体相连 不允许 (4)漏印,错印,多印 5.2印刷文字和图案的附着性检验标准 NO.项目试验方法判断标准 1 附着性用专用胶带(3M透明胶带)完全贴紧 印刷面, 再向贴紧面垂直方向迅速揭下胶带. (同一处只进行一次) 油墨不可脱落 2 耐药品 性用干净的白棉布渗入适量酒精,放在 印刷面,用手指轻轻地压住(50gf 左右),来回摩擦5次.(同一处只进 行一次) 印刷不变. (无底面露出, 无变色) 6.0量具 6.1度量印刷缺陷时长度时,用2次元投影机。 6.2度量印刷缺陷时的面积时,用外观缺陷图表肉眼比对。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