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建筑大学AE二次开发实习大作业(课程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AE二次开发实习大作业(课程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AE二次开发实习大作业(课程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AE二次开发实习大作业(课程设计)

GIS设计与实现

实验报告

课程:ArcGIS二次开发院(部):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地理XXX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X

教研室主任:XXX

院长(主任):XXX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rcGIS二次开发的流程。

2、熟悉ArcEngine平台进行二次开发。

3、掌握GIS专题图开发操作。

二、实验要求

1、使用ArcGIS Engine平台,利用C#或者Java语言,开发专题图程序

2、结合编程环境和ArcGIS Engine提供的控件,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设计程序的界面

3、工具条的功能分别为:放大视图、缩小视图、平移视图、前一视图、后一视图、完全视图和增加图层。这些功能可以利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内置工具实现。

4、专题图菜单中包含单值专题图、等级专题图和点密度专题图三项子菜单

三、实验步骤

1、新建项目

启动VS2010软件,新建一个Windows Forms Application工程并命名为“XXXX”

2、设计程序界面

(1)、按照指导书的实验要求布置窗体,设计程序界面,向窗体中添加一个SplitContainer容器,设置其属性中的Dock值为Fill;添加一个ToolbarControl控件,设置属性值Dock为Top;添加TOCControl和MapControl 设置属性Dock值都为Fill.

(2)、向窗体中添加menuStrip菜单并命名为“专题图”,然后设置三个子菜单分别为“单值专题图”、“等级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

(3)、按照指导书要求,在工具条添加放大视图、缩小视图、平移视图、前一视图、后一视图、完全视图和增加图层。

(4)、为了实现专题图功能,需要加载一副具有数值型字段的多边形图,可以使用ArcGIS Engine自带的实例地图,在安装目录途径下寻找需要的实例地图“\DeveloperKit10.0\java\samples\data\usa\usa.gdb”下的图层states。

(5)、程序界面设计完成后的效果为:

3、专题图功能实现

3.1、单值专题图功能实现

(1)、鼠标双击“专题图”的子菜单“单值专题图”,编写代码如下:namespace XXXX

{

public partial class xxxxxx : Form

{

public XXXX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private void单值专题图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获取当前图层,并把它设置成IGeoFeatureLayer的实例

IMap pMap = axMapControl1.Map;

ILayer pLayer = pMap.get_Layer(0) as IFeatureLayer;

IFeatureLayer pFeatureLayer = pLayer as IFeatureLayer;

IGeoFeatureLayer pGeoFeatureLayer = pLayer as IGeoFeatureLayer;

//获取图层上的feature

IFeatureClass pFeatureClass = pFeatureLayer.FeatureClass;

IFeatureCursor pFeatureCursor = pFeatureClass.Search(null, false);

//定义单值图渲染组件

IUniqueValueRenderer pUniqueValueRenderer = new UniqueV alueRenderer();

//设置渲染字段对象

pUniqueValueRenderer.FieldCount = 1;

pUniqueValueRenderer.set_Field(0, "STA TE_NAME");

//创建填充符号

ISimpleFillSymbol PFillSymbol = new SimpleFillSymbol();

pUniqueValueRenderer.DefaultSymbol = (ISymbol)PFillSymbol;

https://www.doczj.com/doc/ca299197.html,eDefaultSymbol = false;

//QI the table from the geoFeatureLayer and get the field number of

ITable pTable;

int fieldNumber;

pTable = pGeoFeatureLayer as ITable;

fieldNumber = pTable.FindField("STATE_NAME");

if (fieldNumber == -1)

{

MessageBox.Show("Can't find field called ", "Message", MessageBoxButtons.OK, https://www.doczj.com/doc/ca299197.html,rmation);

}

//创建并设置随机色谱

IRandomColorRamp pColorRamp = new RandomColorRamp();

pColorRamp.StartHue = 0;

pColorRamp.MinValue = 99;

pColorRamp.MinSaturation = 15;

pColorRamp.EndHue = 360;

pColorRamp.MaxValue = 100;

pColorRamp.MaxSaturation = 30;

pColorRamp.Size = 100;

//pColorRamp.Size = pUniqueValueRenderer.ValueCount;

bool ok = true;

pColorRamp.CreateRamp(out ok);

IEnumColors pEnumRamp;

pEnumRamp = pColorRamp.Colors;

//为每个值设置一个符号

int n = pFeatureClass.FeatureCount(null);

for (int i = 0; i < n; i++)

{

IFeature pFeature = pFeatureCursor.NextFeature();

IClone pSourceClone = PFillSymbol as IClone;

ISimpleFillSymbol pSimpleFillSymbol = pSourceClone.Clone() as ISimpleFillSymbol;

string pFeatureValue = pFeature.get_Value(pFeature.Fields.FindField("STATE_NAME")).ToString();

pUniqueValueRenderer.AddValue(pFeatureValue, "美国州名", (ISymbol)pSimpleFillSymbol);

}

//为每个符号设置颜色

for (int i = 0; i <= pUniqueV alueRenderer.ValueCount - 1; i++)

{

string xv = pUniqueValueRenderer.get_Value(i);

if (xv != "")

{

ISimpleFillSymbol pNextSymbol = (ISimpleFillSymbol)pUniqueValueRenderer.get_Symbol(xv);

pNextSymbol.Color = pEnumRamp.Next();

pUniqueValueRenderer.set_Symbol(xv, (ISymbol)pNextSymbol);

}

}

//将单值图渲染对象与渲染图层挂钩

pGeoFeatureLayer.Renderer = (IFeatureRenderer)pUniqueValueRenderer;

pGeoFeatureLayer.DisplayField = "STATE_NAME";

//刷新地图和TOOCotrol

IActiveView pActiveView = axMapControl1.Map as IActiveView;

pActiveView.Refresh();

axTOCControl1.Update();

}

(2)、编写完成后,按F5编译代码,会出现错误,然后根据提示添加相应的引用项,操作如下:

然后在全部代码开头输入如下命令:

(1)、鼠标双击“专题图”菜单的“等级专题图”,编写代码如下:private void等级专题图 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Map pMap = axMapControl1.Map;

ILayer pLayer = pMap.get_Layer(0) as IFeatureLayer;

IFeatureLayer pFeatureLayer = pLayer as IFeatureLayer;

IGeoFeatureLayer pGeoFeatureLayer = pLayer as IGeoFeatureLayer;

//获取图层上的feature

IFeatureClass pFeatureClass = pFeatureLayer.FeatureClass;

IFeatureCursor pFeatureCursor = pFeatureClass.Search(null, false);

IFeature pFeature = pFeatureCursor.NextFeature();

//////////////////////////////////////////////////////////////////////

//定义所需的接口对象和相关变量

IClassBreaksUIProperties pUIProperties;

object dataValues;

object dataFrequency;

//double[] cb;

int breakIndex;

long ClassesCount;

int numClass;

numClass = 10;

double[] Classes;

//////////////////////////////////////////////////////////////////////

/* We're going to retrieve frequency data from a population

field and then classify this data*/

ITable pTable;

pTable = pFeatureClass as ITable;

IBasicHistogram pBasicHist = new BasicTableHistogram();

ITableHistogram pTableHist;

pTableHist = (ITableHistogram)pBasicHist;

//Get values and frequencies for the population field into a table histogram object

pTableHist.Field = "POP2000";

pTableHist.Table = pTable;

pBasicHist.GetHistogram(out dataValues, out dataFrequency);

IClassifyGEN pClassifyGEN = new Quantile();

pClassifyGEN.Classify(dataValues, dataFrequency, ref numClass);

Classes = (double[])pClassifyGEN.ClassBreaks;

ClassesCount = long.Parse(Classes.GetUpperBound(0).ToString());

//Initialise a new class breaks renderer and supply the number of class breaks and the field to perform the class breaks on.

IClassBreaksRenderer pClassBreaksRenderer = new ClassBreaksRenderer();

pClassBreaksRenderer.Field = "POP2000";

//pClassBreaksRenderer.BreakCount = ClassesCount;

pClassBreaksRenderer.MinimumBreak = Classes[0];

pClassBreaksRenderer.SortClassesAscending = true;

//设置着色对象的分级数目

pClassBreaksRenderer.BreakCount = int.Parse(ClassesCount.ToString());

//创建并设置随机色谱

IAlgorithmicColorRamp pColorRamp = new AlgorithmicColorRamp();

pColorRamp.Algorithm = esriColorRampAlgorithm.esriCIELabAlgorithm;

IEnumColors pEnumColors;

IRgbColor pColor1 = new RgbColor();

IRgbColor pColor2 = new RgbColor();

pColor1.Red = 100;

pColor1.Green = 150;

pColor1.Blue = 0;

pColor2.Red = 100;

pColor2.Green = 0;

pColor2.Blue = 0;

pColorRamp.FromColor = pColor1;

pColorRamp.ToColor = pColor2;

pColorRamp.Size = numClass;

bool ok = true;

pColorRamp.CreateRamp(out ok);

pEnumColors = pColorRamp.Colors;

pEnumColors.Reset();// use this interface to set dialog properties

pUIProperties = pClassBreaksRenderer as IClassBreaksUIProperties;

pUIProperties.ColorRamp = "Custom";

ISimpleFillSymbol pSimpleMarkerSymbol = new SimpleFillSymbol();

IColor pColor;

int[] colors = new int[numClass];

// be careful, indices are different for the diff lists

for (breakIndex = 0; breakIndex < ClassesCount; breakIndex++)

{

pClassBreaksRenderer.set_Label(breakIndex, Classes[breakIndex] + " - " + Classes[breakIndex + 1]);

pUIProperties.set_LowBreak(breakIndex, Classes[breakIndex]);

pSimpleMarkerSymbol = new SimpleFillSymbol();

pColor = pEnumColors.Next();

pSimpleMarkerSymbol.Color = pColor;

colors[breakIndex] = pColor.RGB;

pClassBreaksRenderer.set_Symbol(breakIndex,

(ISymbol)pSimpleMarkerSymbol);

pClassBreaksRenderer.set_Break(breakIndex, Classes[breakIndex + 1]);

}

//将等级图渲染对象与渲染图层挂钩

pGeoFeatureLayer.Renderer = (IFeatureRenderer)pClassBreaksRenderer;

//刷新地图和TOOCotrol

IActiveView pActiveView = axMapControl1.Map as IActiveView;

pActiveView.Refresh();

axTOCControl1.Update();

}

(2)、按F5进行编译,出现问题如下

解决该问题方法为,在Progrom.cs中添加如下一句代码:ESRI.ArcGIS.RuntimeManager.Bind(ESRI.ArcGIS.ProductCode.EngineOrDesktop);然后重新编译错误解决。

3.3、点密度专题图

(1)、鼠标双击“专题图”菜单的“点密度专题图”,编写实现该功能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点密度专题图ToolStripMenuItem_Click_1(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获取当前图层,并把它设置成IGeoFeatureLayer的实例

IMap pMap = axMapControl1.Map;

ILayer pLayer = pMap.get_Layer(0) as IFeatureLayer;

IFeatureLayer pFeatureLayer = pLayer as IFeatureLayer;

IGeoFeatureLayer pGeoFeatureLayer = pLayer as IGeoFeatureLayer;

//获取图层上的feature

IFeatureClass pFeatureClass = pFeatureLayer.FeatureClass;

IFeatureCursor pFeatureCursor = pFeatureClass.Search(null, false);

IFeature pFeature = pFeatureCursor.NextFeature();

//定义点密度图渲染组件

IDotDensityRenderer DotDensityRenderer = new DotDensityRendererClass();

//定义点密度图渲染组件对象的渲染字段对象

IRendererFields flds = (IRendererFields)DotDensityRenderer;

flds.AddField("POP2000", "POP2000");

//flds.AddField("Shape", "Shape");

//定义点密度图渲染得符号对象

IDotDensityFillSymbol ddSym = new DotDensityFillSymbol();

IRgbColor BackColor = new RgbColor();

BackColor.Red = 255;

BackColor.Blue = 0;

BackColor.Green = 255;

IRgbColor SymbolColor = new RgbColor();

SymbolColor.Red = 255;

SymbolColor.Blue = 0;

SymbolColor.Green = 0;

////点密度图渲染背景颜色

ddSym.BackgroundColor = BackColor;

ddSym.DotSize = 3;

ddSym.FixedPlacement = true;

//ddSym.Color = SymbolColor;

ILineSymbol pLineSymbol = new CartographicLineSymbol();

ddSym.Outline = pLineSymbol;

//定义符号数组

ISymbolArray symArray = (ISymbolArray)ddSym;

//添加点密度图渲染的点符号到符号数组中去

ISimpleMarkerSymbol pMarkerSymbol = new SimpleMarkerSymbol();

pMarkerSymbol.Style = esriSimpleMarkerStyle.esriSMSCircle;

pMarkerSymbol.Size = 0.3;

pMarkerSymbol.Color = SymbolColor; ;

symArray.AddSymbol(pMarkerSymbol as ISymbol);

//设置点密度图渲染的点符号

//DotDensityRenderer.DotDensitySymbol =symArray;

//获取所有记录中该字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DataStatistics ds = new DataStatistics();

ICursor cursor = (ICursor)pFeatureLayer.FeatureClass.Search(null, false);

IDataStatistics dataStatistics = new DataStatisticsClass();

dataStatistics.Field = "POP2000";

dataStatistics.Cursor = cursor;

ESRI.ArcGIS.esriSystem.IStatisticsResults statisticsResults = dataStatistics.Statistics;

double max = statisticsResults.Maximum;

double min = statisticsResults.Minimum;

DotDensityRenderer.DotDensitySymbol = ddSym;

//确定一个点代表多少值

DotDensityRenderer.DotValue = (max - min) / 100;

//点密度渲染采用的颜色模式

DotDensityRenderer.ColorScheme = "Custom";

//创建点密度图渲染图例

DotDensityRenderer.CreateLegend();

//设置符号大小是否固定

DotDensityRenderer.MaintainSize = true;

//将点密度图渲染对象与渲染图层挂钩

pGeoFeatureLayer.Renderer = (IFeatureRenderer)DotDensityRenderer;

//刷新地图和TOOCotrol

IActiveView pActiveView = axMapControl1.Map as IActiveView;

pActiveView.Refresh();

axTOCControl1.Update();

}

(2)、按F5编译编写好的代码,出现编译错误:

错误一、

解决该问题方法为,打开Reference-->ESRI.ArcGIS.Carto,从属性中找到Embed Interop Type 将其属性值True改为False

错误二、

解决该问题方法为,打开Reference-->ESRI.ArcGIS.Geodatabase,从其属性中找到

Embed Interop Type 将其属性值True改为False。再次编译程序,错误解决,编译成功。

4、专题图效果图

(1)、单值专题图

(2)、等级专题图

1.、点密度专题图

山东科技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 道路桥梁工程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年级学号: 201001020229 姓 指导教师:高文乐 设计时间: 2013.18——2013.24

目录 1 设计总说明 4 1.1目的和要求: (4) 1.2设计依据: (4) 1.3公路设计概况: (4) 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 (4) 1.5路线起讫点 (1) 1.6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 2 道路参数5 2.1 道路等级的确定 (5) 2.2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5) 2.3 控制要素 (5) 2.4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6) 2.4.1圆曲线最小半径 (6) 2.4.2圆曲线最大半径 (6) 2.4.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6) 2.4.4平曲线最小长度 (7) 2.4.5缓和曲线技术要求 (4) 2.4.6平曲线要素的确定 (8) 2.4.7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 (10) 2.4.8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10) 2.5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10) 2.5.1选线的依据: (10) 2.5.2 选线的原则: (10) 2.5.3三方案综述及比较 (8) 2.5.4两方案比选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道路平面设计 (11) 2.6.1平面选线的原则: (12) 2.7道路纵断面设计 (12) 2.7.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2) 2.7.2、最大纵坡 (13) 2.7.3、最小纵坡 (13) 2.7.4、坡长限制 (14) 2.7.5、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5)

山东建筑大学封面个人简历模板

……………………….…………………………………………………………………………………姓名:杜宗飞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数理信息学院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山东建筑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山东建筑大学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山东建筑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山东建筑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山东科技大学毕业设计王振

山东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X-Y数控工作台的机电系统设计 学生:王振 学号:0903216219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一体化2009.1 指导教师:张山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系 二O一二年六月

山东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X-Y数控工作台的机电系统设计 学院:电气信息系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 09.1 学号:0903216219 学生:王振指导教师:张山 接受任务时间 2012年月3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院长(签名) 1.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立铣刀最大直径的d=15mm,立铣刀齿数Z=3,最大铣削宽度 a=15mm c 最大背吃刀量p a=8mm,加工材料为碳素钢或有色金属。 2、XY方向的脉冲当量为0.005mm/脉冲。 3、X、Y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0.01mm。 4、工作台面尺寸为230mmx230mm,加工范围为250mmx250mm。 5、工作台空载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m/min Vymax Vxmax, 300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m/min Vxmaxf。 Vymaxf 400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张训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张立勋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文怀兴、夏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目录 一、设计目的 (5) 二、设计任务 (5) 三、设计主要步骤 (6) 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6) (1)、导轨副的选用 (6) (2)、丝杠螺母副的选用 (6) (3)减速装置的选用 (6) (4)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6) (5)检测装置的选用 (7) 2、控制系统的设计 (7) 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8) (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8) (2)、切削力的计算 (8) (3)、滚珠丝杠传动的设计计算及选型 (9) (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10) (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13) (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14) (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20) 四、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 (21) 五、总结体会 (21) 六、参考文献 (22)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关于1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的设计 毕业院校:山东科技大学 系别电气自动化 专业班级: 12级 姓名:臧绍龙 指导教师:

目录 标题、摘要、关键词--------------------------------------2 前言----------------------------------------------------3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4 1.1 本所设计电压等级--------------------------------4 1.2 电源负荷----------------------------------------4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6 2.1 主接线接线方式----------------------------------6 2.2电气主接线的选择---------------------------------8 第三章所用电的设计-------------------------------------10 3.1 所用电接线一般原则------------------------------10 3.2所用电接线方式确定------------------------------10 3.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10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12 4.1 短路计算的目的----------------------------------12 4.2短路计算过程------------------------------------12 第五章继电保护配置-------------------------------------20 5.1 变电所母线保护配置-----------------------------20 5.2 变电所主变保护的配置---------------------------20 第六章防雷接地----------------------------------------22 6.1 避雷器的选择-----------------------------------22 6.2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23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第五届“艺术杯”大学生乒乓球赛 秩 序 册 主办:校团委 体育教学部 学生处 承办:艺术学院

2015.03. 第五届“艺术杯”大学生乒乓球比赛规程 一、比赛项目:设男、女团体。 二、报名形式:以学院为单位,男、女团体分别报4名队员,另报领队、教练各一人。 三、组织单位: 主办:山东建筑大学校团委、学生处、体育教学部 承办:艺术学院 四、比赛方法: 1.团体赛: 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分组循环,上届比赛前4名作为种子抽签分别进入A、B、C、D四个组别,其他院队随机抽入,每小组有3—4个参赛队。经单循环分别决出前两名,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淘汰加附加赛。各小组第一名重新抽签定位,分别进入上、下两个半区(1、4、5、8位):然后各小组第二名再抽签,分别进入上、下两个半区(2、3、6、7位),且只能进入同组别第一名的另一个半区,最后经淘汰加附加赛决出前八名。 五、奖励办法:团体奖励前八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其余为三等奖)。 六、比赛地点:山东建筑大学新体育场北看台下乒乓球球室。

七、比赛时间:2015年4月11日 2015年4月11日(星期六)上午08:00-11:30 下午13:30-16:30 八、活动注意事项: 1)要求各学院体育部部长选派男、女团体分别报 4名队员,另报领队、教练各一人。(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符合比赛条件方可参赛)请各参赛团队按水平高低进行报名,水平最高的运动员放在第一位,由高到低依次填写在报名表上。 2)请各学院根据学院具体情况进行训练,参赛时球拍自备,乒乓球由我院提供各学院带队学生认真组织本学院学生参加,不明事宜及时联系我院。 3)参赛者4月11日上午参赛者08:00到场,查看上场顺序。 八、比赛流程: 1)团体赛: 第一阶段(4月11日上午8:0 0-11:30 )分组循环赛各队抽签进入A、B、C、D四个组,经单循环分别决出各组的前两名进入下一阶段。 第一轮 8:30~9:30 第二轮9:30~10:30 第三轮10:30~11:30 第二阶段淘汰赛(4月11日下午13:30-16:30) 晋级参赛队重新进行抽签定位,经过淘汰加附加赛,分别决出前八名。*具体时间以比赛进程为准!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4月11日16:30赛场举行闭幕式

山科大信号与系统实验二 LTI系统的响应

实验二 LTI 系统的响应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时间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意义及求解方法 2. 熟悉连续(离散)时间系统在任意信号激励下响应的求解方法 3. 熟悉应用MATLAB 实现求解系统响应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连续时间系统 在MATLAB 中有专门用于求解连续系统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并绘制其时域波形的函数impulse( ) 和step( )。如果系统输入为f (t ),冲激响应为h(t),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y (t ),则有:()()()y t h t f t =*。 若已知系统的输入信号及初始状态,我们便可以用微分方程的经典时域求解方法,求出系统的响应。但是对于高阶系统,手工计算这一问题的过程非常困难和繁琐。 在MATLAB 中,应用lsim( )函数很容易就能对上述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的响应进行仿真,求出系统在任意激励信号作用下的响应。lsim( )函数不仅能够求出连续系统在指定的任意时间范围内系统响应的数值解,而且还能同时绘制出系统响应的时域波形图。 说明: (1)当系统有初始状态时,若使用lsim( )函数求系统的全响应,就要使用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法,即首先要根据系统给定的方式,写出描述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假如系统原来给定的是微分方程或系统函数,则可用相变量法或对角线变量等方法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其转换原理如前面实验四所述。 (2)显然利用lsim( )函数不仅可以分析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还可以分析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例题1: 若某连续系统的输入为e (t ),输出为r (t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5'()6()3'()2()y t y t y t f t f t ++=+ ① 求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 (t )及其单位阶跃响应g (t )。 a=[1 5 6];b=[3 2]; subplot(2,1,1),impulse(b,a,0:0.01:5); subplot(2,1,2),step(b,a,0:0.01:5);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期末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施工 一、土方工程 常见的土方工程有:场地平整,基坑、基槽与管沟的开挖与回填;人防工程、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土方开挖与回填;地坪填土与了碾压;路基填筑等。 土方工程施工特点:1、面广量大、劳动繁重2、施工条件复杂 土的工程分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的性质。 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的固体颗粒重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土的含水率。土的渗透性:土体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会渗过土体而运动,这种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示例(13-15) 土方的调配原则:1、应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基本平衡和总运输量最小,即使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最小。 2、考虑近期施工和后期利用相结合。 3、应注意分区调配与全场调配的协调,并将好土用在回填质量要求高的填土区。 4、尽可能与城市规划、农田水利及大型地下结构的施工相结合,避免土方重复挖、填和运输。

土方调配的目的:是方便施工,并且在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成本(元)最低的条件下,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数量和平均运距,从而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集水坑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设置若干个集水坑,并在基坑四周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内,然后用水泵抽走。 当基坑挖土到达到地下水位以下而土质为细砂或粉砂,又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坑底下的土有时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坑底,这种现象称为流砂。 当基坑坑底位于不透水土层内,而不透水层下面为承压含水层,坑底不透水层的覆盖厚度的重力小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时,基坑底部即可能发生管涌冒砂现象。 流砂的防治:主要途径;减少或平衡动力水压力G D;设法使动力水压力G D方向向下;截断地下水流。具体措施有:1、枯水期施工法,2、抢挖并抛大石块法,3、设止水帷幕法,4、水下挖土法,5、人工降低地下水法。 井点降水法:即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周围或基坑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并稳定后才开挖基坑。同时在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使地下水位稳定于基坑底面以下,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从根本上防止流砂现象发生,并且改善挖土条件,可改为陡边坡数量,还可以防止基坑隆起和加速地基固结,提高工程质量。

1山东建筑大学GIS设计及应用期末考试复习题 函授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GIS设计及应用复习资料 一、单选 1.数据的采集与编辑主要用于 A ,保证GIS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 A. 获取数据 B.搜集数据 C.整理数据 D.分析数据 2.属性数据的组织有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网络结构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主要是 A. 文件系统 B. 层次结构 C. 网络结构 D.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3. GIS的核心功能是 D A. 查询 B. 检索 C. 统计计算 D. 空间分析功能 4. D 包括地形数据和人文景观数据 A.自然资源数据B、调查统计数据C、数字高程(地面)模型数据D.基础制图数据 5. A 是线要素图层,具有拓扑属性和用于对象流(如交通)的适当属性。 A.网络 B.空间 C.联系 D.图表 6. 天气预测图、旅游图、交通图与地铁线路图属于 B A.一般地图 B. 专题地图 C.专业地图 D.综合地图 7 .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A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8.在 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A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混合模型 9 .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 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 C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 10 .湖泊和河流周围保护区的定界可采用: D A.空间聚类 B.统计分析 C.叠置分析 D.缓冲区分析 11. GIS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是 20世纪: C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2.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较: D A.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 B.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 C.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 D.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 1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空间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的是 D A.数据格式转换; B.投影转换; C.图幅拼接; D.数据分发 1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WebGIS软件产品的是 C A.Mapinfo ProServer; B.GeoMedia; C.ArcIMS; D.MapGuide 15.伪码有P码、Y码和 B A、X码 B、P/A码 C、P/Y D、Y/A 16. 下列哪项不是ArcView的基本模块: C A、试图 B、脚本 C、空间分析 D、表格 17.空间数据编码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D 、标准化和通用性、简捷性、可扩展等。 A.健壮性; B.一致性; C.移植性; D.安全性 18.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WebGIS软件产品的是 B A.Mapinfo ProServer; B.GeoMedia; C.ArcIMS; D.MapGuide 二、多选 1.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ABD A、基本模块 B、功能模块 C、可扩充模块 D、可扩充功能模块 2.按地理实体在二维空间的表现形式划分,可把主题(图层)分为 ABC A、点状地物层面 B、线状地物层面 C、面状地物层面 D、星状地物层面 3.三维GIS和虚拟GIS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 ABCD 等方面。 A. 三维数据模型 B. 数据分析 C. 多维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D. 虚拟GIS引擎 4.当前国外流行的GIS软件有: ABC A.ARC/INFO B. ARCVIEW C. MapInfo D. MapGIS 5.数字城市建设包括下面哪些部分内容: ABCD A.基础设施 B.电子政务 C.电子商务 D.公众信息服务 A.栅格图的扫描 B.手工录入 C.数字化输入 D.其它数据源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土木工程专业,是大学的一种工程学科。所谓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序号学校名称评估结果 1同济大学A+ 2东南大学A+ 3清华大学A 4北京工业大学A 5哈尔滨工业大学A 6浙江大学A 7天津大学A- 8大连理工大学A- 9河海大学A- 10湖南大学A- 11中南大学A- 12西南交通大学A- 13解放军理工大学A- 14北京交通大学B+ 15石家庄铁道大学B+ 16沈阳建筑大学B+ 17上海交通大学B+ 18中国矿业大学B+ 19山东大学B+ 20武汉大学B+ 21华中科技大学B+ 22长沙理工大学B+ 23华南理工大学B+ 24重庆大学B+ 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B+ 26广州大学B+ 27北京科技大学B 28北京建筑大学B

29南京工业大学B 30合肥工业大学B 31福州大学B 32青岛理工大学B 33郑州大学B 34中国地质大学B 35武汉理工大学B 36四川大学B 37重庆交通大学B 38长安大学B 39兰州理工大学B 40兰州交通大学B 41太原理工大学B-42东北大学B-43上海大学B-44苏州科技大学B-45安徽理工大学B-46华侨大学B-47山东科技大学B-48山东建筑大学B-49广西大学B-50成都理工大学B-51西安理工大学B-52西安科技大学B-53三峡大学B-5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C+ 55河北工业大学C+ 5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C+ 57东华大学C+ 58浙江工业大学C+ 59华东交通大学C+ 60湖北工业大学C+ 61湖南科技大学C+ 62深圳大学C+ 63昆明理工大学C+ 64西安交通大学C+

山东建筑大学数据结构设计介绍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逆邻接表的有向图基本操作的实现课程:数据结构 院(部):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科 班级:133 学生姓名:潘含笑 学号:20131111092 指导教师:李盛恩 完成日期:2015.07.03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I 课程设计任务书................................................. II 逆邻接链表实现有向图.. (3) 一、问题描述 (3) 二、数据结构 (3) 三、逻辑设计 (3) 四、编码 (5) 五、测试数据 (14) 六、测试情况 (16) 逆邻接链表实现有向图 (17) 一、问题描述 (17) 二、数据结构 (17) 三、逻辑设计 (17) 四、编码 (18) 五、测试数据 (24) 七、测试情况 (24) 结论 (26)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28)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逆邻接链表实现有向图 二、数据结构 三、逻辑设计 1、总体思路 先实现Network类,通过队列实现BFS,通过堆栈实现DFS和拓扑排序。再构建Graph类,并继承Network类实现以逆邻接链表为存储结构的有向图。 2、模块划分(以图示的方法给出各个函数的调用关系)

3、函数或类的具体定义和功能Network类:

山东科技大学算法设计总文档

《算法设计与分析》 实验报告 班级计算机2011-3班 姓名 学号 2013年12 月08 日

目录 实验一二分查找程序实现…………………………………………………………………01页 实验二棋盘覆盖问题………………………………………………………………………04页实验三0-1背包问题的动态规划算法设计……………………………………………….07页实验四背包问题的贪心算法………………………………………………………………10页 实验五最小重量机器设计问题(回溯法) (12) 页 实验六最小重量机器设计问题(分支限界法) (15) 页

指导教师对实验报告的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二分搜索算法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建立算法复杂度的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的联系,深刻体会算法复杂度作为算法的好坏评价指标的本质含义。 二、实验要求 1、用c/c++语言实现二分搜索算法。 2、通过随机产生有序递增数组的方法,测出二分查找算法平均意义下比较次数随问题规模的变化结果,并绘制曲线表示。 三、实验原理 折半查找法也称为二分查找法,它充分利用了元素间的次序关系,采用分治策略,可在最坏的情况下用O(log n)完成搜索任务。它的基本思想是,将n个元素分成个数大致相同的两半,取a[n/2]与欲查找的x作比较,如果x=a[n/2]则找到x,算法终止。如果xa[n/2],则我们只要在数组a的右半部继续搜索x。二分搜索法的应用极其广泛,而且它的思想易于理解。 四、实验过程(步骤) 1、产生随机有序递增数组 使用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并组织成有序数组, ; 为使每次产生的随机数不同使用随机数发生器的初始化函数srand(time(0)) for ( int j=100; j <=1000; j+=100 ) { array[0]=10+rand()%15; for(int i=1; i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成果报告 题目: 1.数组实现两个矩阵的相乘运算 2.成绩分析问题 课程:数据结构A课程设计 院(部):管理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6年12月29日

目录 目录 (2) 一、课程设计概述 (3) 二、课程设计题目一 (3) 用数组实现两个矩阵的相乘运算 (3) 2.1[问题描述] (3) 2.2[要求及提示]: (3) 2.3[详细设计] (4) 2.4[调试分析] (5) 2.5[运行结果及分析] (5) 三、课程设计题目二 (6) 成绩分析问题 (6) 3.1[问题描述] (6) 3.2[概要设计] (6) 3.3[存储结构] (7) 3.4[流程图] (7) 3.5[详细设计] (8) 3.6[调试分析] (8) 3.7[运行结果及分析] (22) 四、参考文献: (25)

一、课程设计概述 本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共完成两个题:用数组实现两个矩阵相乘运算、成绩分析问题。使用语言:C 编译环境:vc6.0 二、课程设计题目一 用数组实现两个矩阵的相乘运算 2.1[问题描述] #include “stdio.h” int r[6][6]; void mult(int a[6][6] , int b[6][6]){ } main(){ int i,j; int num1[6][6],num2[6][6]; printf(“请输入第一个矩阵的值:”,); for(i=1;i<=6;i++) for(j=1;j<=6;j++) scanf(“%d”,&num1[i][j]); printf(“请输入第二个矩阵的值:”,); for(i=1;i<=6;i++) for(j=1;j<=6;j++) scanf(“%d”,&num2[i][j]); mult(num1,num2); printf(“\n两个矩阵相乘后的结果为:”); for(i=1;i<=6;i++) {for(j=1;j<=6;j++) printf(“%4d”,r[i][j]); printf(“\n”); } } 2.2[要求及提示]: 1、要求完善函数mult( ),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要求(下发学生)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意见 (摘自山东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手册)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主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大学生培养的阶段性教学质量综合检验,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过渡环节。为进一步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强管理,制定本意见。 1、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1)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方法、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不同专业可以有所侧重)。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独立地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检索资料、文献综述、设计与计算、制订方案、测试设备、模拟设备、模拟处理、数据处理、撰写论文、分析与评价、口头表达、独立工作等能力。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以及团队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2、选题原则 (1)毕业设计命题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所选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紧密结合的实际题目一般应占设计(论文)题目总数的80%以上。 (2)有一定的综合性,知识覆盖面较宽,能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3)有一定的工作量,深度、难度适中,使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部分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可根据因材施教原则适当增加内容和提高要求。 (4)原则上每人一题。如数名学生同做一个课题,则应保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题或不同原始数据。严禁照搬照抄以往毕业设计内容。 (5)在选题方式上,为充分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可采用自选和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报教务处备案。题目确定后以任务书的形式通知学生,以便学生有所准备。 (6)题目一经选定,不得中途随意更换。如确因不可预知的因素需要更换题目时,必须在毕业实习结束前向学院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改题。 3、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是规范管理,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由学生在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导师协商,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于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之前填写,进行开题报告工作,经导师及所在系负责人审定后开始执行。 开题报告中各项内容的撰写应贴合课题,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能反映出缜密全面考虑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能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推理,认真负责,独立工作的目的。切忌简单敷衍,空话套话。 开题报告排版打印应按照学校下发的《开题报告》表的要求进行,指导教师意见以手写为好。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一部分,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4、指导教师 (1)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各单位要选派讲师以上职称教师担任指导工作,助教或在读研究生可协助指导。 (1)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各学院指

最新土木工程(房建方向)考研专业院校排名,包含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及岩土工程

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结构工程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 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 校数 1 同济大学5★ 1 1 119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 1 1 119 3 哈尔滨工业大学5★ 1 1 119 4 清华大学5★ 1 1 119 5 大连理工大学5★ 1 1 119 6 浙江大学5★ 1 1 119 7 广西大学4★ 1 1 119 8 北京工业大学4★ 1 1 119 9 湖南大学4★ 1 1 119 10 天津大学4★ 1 1 119 11 中南大学4★ 1 1 119 12 东南大学4★ 1 1 119 13 华南理工大学4★0 1 119 14 北京交通大学4★0 1 119 15 兰州理工大学4★0 1 119 16 合肥工业大学4★0 1 119 17 上海交通大学4★0 1 119 18 河北工业大学4★0 1 119 19 上海大学4★0 1 119 20 河海大学4★0 1 119

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 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 校数 1 同济大学5★ 1 1 85 2 哈尔滨工业大学5★ 1 1 85 3 湖南大学5★ 1 1 85 4 浙江大学5★ 1 1 85 5 中南大学4★ 1 1 85 6 清华大学4★ 1 1 85 7 长安大学4★0 1 85 8 重庆大学4★0 1 85 9 东南大学4★0 1 85 10 武汉大学4★0 1 85 11 华中科技大学4★0 1 85 12 中国矿业大学4★0 1 85 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4★0 1 85 14 大连理工大学4★0 1 85 15 河海大学4★0 1 85 16 北京交通大学4★0 1 85 17 西南交通大学4★0 1 85 18 北京科技大学3★0 1 85 19 武汉理工大学3★0 1 85 20 广州大学3★0 1 85

2021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政治考研第一人我心中永远是李凡老师,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定要看,特别是《政治新时器》一定要买。 复习资料我主要是用了李凡政治新时器的那一套,不过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一直也没怎么复习政治,刚开始的那几个月里基本只学了一些基础,而真题一直也没有看,给大家一些给个人的建议吧,政治题可以用来练习基础,一定要把选择题的每一个个选项都看懂。 今年虽说考研人数爆棚,只要初试分数高,一般就不怕复试被刷啦。第二天除了拟录取名单,看到自己的名字也松了一口气。苦心人,天不负,我的大半年耕耘总算得到了回报。 接下来我们说说英语 单词背完就忘很正常,说明你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个努力的正常人而不是可以偷懒的天才,所以单词一定要从准备考研开始背到开考前一天,这不是只为考研服务的,这是你终身学习的一种习惯。推荐用书:《一本单词》英一的大头就是阅读和写作,其他题型只要做了历年真题甚至是近五年真题里的就足够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就非常好,没必要再去做专门训练,时间成本不划算。 最后冲刺蛋核英语的课程,那里面有很多的新题型和阅读理解,非常适合后期冲刺用,以上大家可以搜索相关公众号 复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推荐大家用一种方法,等你复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或者学累了的时候,脑子里想那些知识点,比如某个板块,这时候你就要想,要是考试的时候,我怎么做,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平时留心多积累,遇到一些关键点就要想想是什么意思,多积累,到后来,跟同学们一起聊天,他们说起什么,我就开始自己在心里想,这个要是关键点,怎么解释,或者知识点怎么用,也要记得看看其他学校的真题。 首先要把可能考的考点都搜集下来,多看看,差不多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始自己下笔写,一定要注意格式,不同类型知识点有不同的题型去用,这部分建议大家不用过早开始复习。平常多积累素材,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你觉得自己专业知识掌握不好,那就找一些有深意的部分章节来看。大学这几年相信大家能实践的机会不多,大多数人手比较生,所以专业知识一定要抽时

山东科技大学多用户电能表设计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单片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多用户电能表设计 姓名____学号__ 手机Email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班级 指导教师及职称__公茂法教授__ 开课学期至_学年_学期 提交时间年月日

摘要:本文主要设计一个多用户电子式单相电能表,以C8051F360单片机为核心,配备电能变换模块、LED显示模块、存储芯片等功能模块,实现对8户的用电情况进行集中检测、循环显示。采用查找资料、protel画原理图、软件调试等方法,最终实现了电能计量、数码管显示、掉 电存储等功能。 关键词:AD7755电能测量芯片C8051F360单片机LED数码管24C16存储芯片

目录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4) 1.1硬件设计 (4) 1.2软件设计 (4) 1.3设计的主要要求: (4) 二设计原理 (4) 2.1系统方案 (4) 2.2设计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设计方案框图 (5) 三硬件电路设计 (5) 3.1硬件设计总述 (5) 3.1.1单片机电路部分 (9) 3.1.2稳压电源 (5) 3.1.3光电隔离电路 (10) 3.1.4AD7755相关电路 (5) 3.1.524C16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软件电路设计. (11) 4.1流程图设计 (11) 4.1.1主函数流程图: (11) 4.1.2循环显示8户电能程序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读24C16子程序框图: (11) 4.1.4写24C16子程序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中断子程序框图 (11) 4.2设计程序清单 (11) 五总结 (11) 六参考文献 (12)

山建成人教育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知识要点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知识要点 1、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程。 2、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0.2m 3、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4、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点号与高程 5、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10% 6、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大10倍 7、高斯投影属于等角投影。 8、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9、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29带。 10、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11. 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高差闭合差;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坐标增量闭合差。 12. 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 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 大气折光产生的误差。 13.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侧站限差有归零差 ; 2C误差; 测回差。 14. 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与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15. 经纬仪对中的基本方法有光学对点器对中; 垂球队中; 对中杆对中。 16.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测站数; 水准路线长度成比例分配。 17. 若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其真方位角相同时,则A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上;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轴上。 18. 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尺身放平;丈量水平距离;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进行往返丈量。 19.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导线测量水准测量; 距离测量。 20. 经纬仪可以测量水平角; C水平方向值; 竖直角。 21.图解法测图: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 22.数字地面模型:把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 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的事物本体。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本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 23、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24、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25.波特率: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26、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7、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28.数字摄影测量:把摄影所获得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影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提供数字地形图或专用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各种数字化产品。 29.数字测图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30.矢量数据: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用来描述地图实体的一种数据。31.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将整个制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每个格也称像元或像素),形成栅格数据矩阵,用以描述整个制图区域。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论文要求及模板

学士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规定 为了规范我院学士学位论文的排版打印格式,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在原有学位论文格式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学士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望广大师生参照执行。 1 论文封面 整篇学士论文统一用B5纸印刷。 页面设置:上—2.5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厘米,装订线—0厘米,页眉—1.5厘米,页角—1.5厘米。 论文封面由论文类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专业名称、所在学院、学校名称及时间组成。 论文类别:填“学士学位论文”,宋体,小二号,加黑。 论文题目:题目、一号黑体,加黑。 作者姓名:填学士生本人的姓名,宋体,小二号,加黑,下划线。 导师姓名:只填一个主要指导教师的名字,宋体,小二号,加黑,下划线。 专业名称:填相关专业名称,宋体,小二号,加黑,下划线。 所在学院:填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宋体,小二号,加黑,下划线。 学校名称:填“山东科技大学”,字间相互空一个汉字间距,宋体,二号加黑。 时间:填论文完成时间,如“2006年6月”,宋体,小二号,加黑。 封面总体设计参见样本(模板) 〔注:2-5部分的页面设置:上-2.5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厘米,装订线-0厘米,页眉-1.5厘米,页角-1.5厘米,有边框,不编页。〕

2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居中,宋体加黑,一号字; 其它为宋体小四号字,需填写部分加下划线,请参见样本。 3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语:居中,宋体加黑,一号字; 其它为宋体小四号字,需填写部分加下划线,请参见样本。 4 特邀评阅人意见 特邀评阅人意见,居中,宋体加黑,一号字; 其它为宋体小四号字,需填写部分加下划线,请参见样本。 5 答辩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鉴定意见:居中,宋体加黑,一号字; 其它为宋体小四号字,需填写部分加下划线,请参见样本。 6 摘要 摘要包括两部分:中文简短摘要、英文简短摘要。 页面设置:上-2.5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厘米,装订线-0厘米,页眉-1.5厘米,页角-1.5厘米,不编页,用1.5倍行距。 页眉: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位于左端;一部分是“摘要”,位于右端。两者皆用五号楷体。 中文摘要:“摘要”用小二号宋体、加黑,内容用小四号宋体,约200字。“关键词:”这三个字加黑。 英文摘要:“ABSTRACT”用小二号、加黑,内容用小四号,“Keywords:”这个单词加黑,字体都用Times New Roman。 中、英文摘要不要放在同一页上,请参见样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