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变的月亮》教案讲解学习

《会变的月亮》教案讲解学习

《会变的月亮》教案讲解学习
《会变的月亮》教案讲解学习

大班科学教案《会变的月亮》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活动准备:动态ppt课件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语导入活动课题

师:有时圆圆像月亮,有时弯弯像小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幼儿猜谜语)

2、观看ppt,激发对月亮观察的兴趣

师:小朋友满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呀?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分别给幼儿观看圆、半圆、月牙形状的月亮)

3.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

师:为什么月亮会有那么多的变化呢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和月亮有关的故事,你们想知道月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仔细认真听哦!(播放动画课件《月亮姑娘做衣裳》) 你想为故事取一个什么名字?(第一次完整倾听故事)

4、出示三张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分段定格,请孩子们看一看,比一比月亮有什么不同?(每一张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衣服?)

(1)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姑娘做衣裳)再次欣赏故事。

师:图片上都有一个裁缝师傅,他拿着尺在量月亮姑娘;月亮姑娘有的圆,有的不圆;衣服大小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在不停的变化)如果你是月亮,你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欣赏故事的重点片段(月亮姑娘去做衣裳的三段)。

(演示图片,再次倾听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

的内涵,体会到月亮不同周期的变化。)

(2)师:月亮姑娘一开始像什么,第二次又像什么,最后变成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像镰刀、像小船、像圆盘)师:月亮姑娘有没有做好衣服?为什么她一连三次做得衣裳都不合身?(因为她总是在不停地变化,所以,裁缝师傅无法量好她的尺寸)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

(3)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

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想象中的有什么不

一样?

三: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1)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的投射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

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

谁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

亮姐姐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

噢,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

亮中间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四:教师出示ppt,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变化的

规律

(1)师:月亮姐姐聪明不聪明啊?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亮姐姐聪明。

(2)观看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38901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课 教案 2014.9 教师:刘文珊课题: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 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 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 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 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 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听声音,辨方位――空间方位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听声音,辨方位――空间方位 Mathematics teaching plan for large class in k indergarten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听声音,辨方位――空间方位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名称:听声音,辨方位――空间方位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听到的声音辨别声音的位置,并能用相应的符号在图板上标示出来。 2.学会静下心来仔细倾听,知道在活动中不干扰别人。 活动准备:一处能听到各种声音的地方(但也不要太嘈杂);卡纸每人1张;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的名称与规则 告诉幼儿,这个活动的名称叫“听声音,辨方位”。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纸,让他们自己在卡纸上画一个“◎”,表示他们所在的位置。当他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用恰当的简单符号把它

标记在卡片上。例如,一阵风就画两道斜线、几声鸟叫就画一只小鸟。表示符号的位置应尽量精确地显示出声音的方向和远近(可适当地做一次示范让幼儿理解)。为了听到更多的声音,可闭上眼睛聆听,还可以用手掌朝前或朝后拢着耳朵形成声音的反射面来听。 2.幼儿自选活动地点进行作业 让幼儿快速地(1分钟)找到自己的“倾听地点”,分散坐下,以免“倾听开始”时,还有人走动,并且要求幼儿一旦选定了地方,就不要再随便移动。 在开始记录声音的前后,分别给幼儿一个信号,例如,学一声猫叫或狗叫,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持续的时间可视幼儿的年龄、专注程度和当时环境的声音状况而定,一般为5~10分钟。 3.幼儿自行结伴交流记录 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自行找好朋友,交流彼此的声音记录,教师可提问:“你听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你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你最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你最不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哪种声音你从前从来没有听过?你知道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吗?”

最新《会变的月亮》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会变的月亮》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活动准备:动态ppt课件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语导入活动课题 师:有时圆圆像月亮,有时弯弯像小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幼儿猜谜语) 2、观看ppt,激发对月亮观察的兴趣 师:小朋友满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呀?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分别给幼儿观看圆、半圆、月牙形状的月亮) 3.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 师:为什么月亮会有那么多的变化呢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和月亮有关的故事,你们想知道月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仔细认真听哦!(播放动画课件《月亮姑娘做衣裳》) 你想为故事取一个什么名字?(第一次完整倾听故事) 4、出示三张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分段定格,请孩子们看一看,比一比月亮有什么不同?(每一张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衣服?) (1)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姑娘做衣裳)再次欣赏故事。 师:图片上都有一个裁缝师傅,他拿着尺在量月亮姑娘;月亮姑娘有的圆,有的不圆;衣服大小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 在不停的变化)如果你是月亮,你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欣赏故事的重点片段(月亮姑娘去做衣裳的三段)。 (演示图片,再次倾听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 的内涵,体会到月亮不同周期的变化。) (2)师:月亮姑娘一开始像什么,第二次又像什么,最后变成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像镰刀、像小船、像圆盘)师:月亮姑娘有没有做好衣服?为什么她一连三次做得衣裳都不合身?(因为她总是在不停地变化,所以,裁缝师傅无法量好她的尺寸)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 (3)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 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想象中的有什么不 一样? 三: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1)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的投射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 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 谁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 亮姐姐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 噢,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 亮中间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四:教师出示ppt,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变化的 规律

中小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中小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刑法 (一)范罪的构成; 教学目标: 1.知道犯罪的构成和什么叫犯罪; 2.知道犯罪的两种形式;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犯罪的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犯罪形式中的第二种形式不作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安静的课堂、井然有序的校园,由什么作为保证呢? 2.校门口接送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在校门口的两侧的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等学生?又是由什么作为保证呢? 3.我校门口的马路上,有横过马路的斑马线,学生为什么要走他呢? 过渡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学校的井然的秩序;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法律的作用这么大,我们要多学习一些法律,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很好的遵守法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宪法中的刑法。 二、学习刑法; (一)、犯罪的构成

指行为人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一个行为构成犯罪,必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犯罪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犯罪的客观方面 指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 犯罪行为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1)作为用积极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2)不作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具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而有意识的不实施该种行为,从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例如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刑法的命令性规范,即当为而不为。比如,负有扶养义务的行为人对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而情节恶劣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不作为。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刑法中的由不作为的行为形式实现的犯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遗弃罪等;一种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不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故意杀人罪、决水罪等。 3.犯罪主体 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是主体 (1)必须是实施犯罪的人。(自然人或法人,但主要是自然人)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 第1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 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国歌、国徽》、法博士的法规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 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第3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 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 板书:国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大班游戏数数、空间方位教案反思.doc

大班游戏数数、空间方位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区分左右是大班这学期所开展的有关空间方位感认知方面的内容。其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关系。有一天有个小朋友跑来说:老师,老师,左边和右边怎么区分呢,贝贝说的和我说的不一样,到底我们两个谁说得对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设计了多个小游戏,让小朋友在游戏中轻松的掌握左右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正确掌握左右这一空间方位。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数数能力和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3、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正确掌握左右这一空间方位。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数数能力和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1-20数字卡2套、小兔子7只、小蜜蜂18只、红黄蓝图片三张、方格表四张、大箭头2个、小箭头2个、背景图2幅。 活动过程 一、以小司机开汽车游戏,导入活动。

1、出示1-20的数字卡,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读出来。选读几个数字,按老师的指令做出动作。 2、出示大箭头,听老师指挥玩小司机开汽车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进教室的?(小司机开汽车进来的)。那现在老师当交警,小朋友当司机,当箭头朝左边的时候,小司机的汽车就往左边开,当箭头朝右边的时候,小司机的汽车就朝右边开。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大森林背景图,师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师: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兔子,今天的天气真气真好,小兔们都出来采蘑菇,你们看它们蹦蹦跳跳的出来了 (2)、出示小兔子(朝一个方向摆放),请小朋友数一数森林里有多少只小兔子。(7只) (3)、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些小兔子有什么不一样吗?(衣服的颜色不一样,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衣服) (4)、请小朋友分别数出穿不同颜色的小兔子有几只,用数字表示出来,放在表格的下方,师出示方格表。 (5)、创设情境。师:正在小兔子采蘑菇采得高兴的时候,被一只躲在大树后面的灰太狼发现了,吓得小兔们赶紧朝不同的方向逃跑了师改变小兔的方向,让小兔朝不同的方向跑。 (6)、师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说出小兔朝什么方向跑了。(左边和右边)

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

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班级:四年级 班主任:胥海清 2014年秋季

平昌县元沱小学四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1 周时间: 201 4 年 9 月 3 日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 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 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辅助用具: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 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 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 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司法保护;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开学第一课

2017秋季开学第一课法制教育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方位》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方位》教案 Teaching plan of big class mathematics activity "cognition orie ntat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方位》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知觉。 2.活动中能有序,细致地进行观察,清楚、响亮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3.感受圣诞聚会的快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制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制储物柜及圣诞礼物。 活动过程: (一)参加森林Party,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 一个快乐Party吧。

(二)通过住旅馆情境分房间,巩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线给旅馆分房间、摆家具,复习上下。 师:旅馆只有一个房间,我们有男生和女生怎么办呀? 2.探索另外一种分房间方式,复习左右。 (三)利用两根直线分房间,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导幼儿利用两根直线把旅馆分成四个房间。 师:"有四个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Party了,它们想每人 住一个房间,怎么办?"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师:你们的.房间都分好了吗?这个是哪个小朋友分的? 你上来介绍一下。你再说一下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个房间?和他一样分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可是刚才这个小朋友介绍小动物住哪个房间的时候,说的是这个、那个的,有点介绍不清楚。我们能不能帮这四个房间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猫住哪个房间?先看看它住在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呢?那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左上。" 那小羊、河马、大象它们住在哪个房间呢? 4.根据动物要求进行第二次操作。

小班主题教案反思《会变脸的月亮》

小班主题教案反思《会变脸的月亮》 活动目标 1、培养对月亮变化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意识。 2、发展观察、联想和扩散思维能力。 3、观察月亮变化,想象出与月亮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挂图,幻灯片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师:圆圆的月亮像什么?还有什么是圆圆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4、锻炼幼儿的扩散思维能力,师:月亮是怎样变脸的?幼儿自由回答,发展口语表达能力扩散思维。 二、师讲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能够发挥想象力去思考并回答,本节课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流程

一、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 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 亮姑娘来取衣裳,(.教案出自:.教案网.)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 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 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 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 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小 班优秀教案/xiaoban/jiaoan/】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 露面。 通过让幼儿故事,让幼儿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二、幼儿分组操作: 1、用橡皮泥捏月饼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西四公小学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会在不断进步,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的名称。(生根据课前掌握资料自由发言)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1)、国家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6、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3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 二案例分析 (一) 1、案例评析一 案例评析一 张某、王某、宋某、史某、朱某系五名未成年人,通过在溜冰场溜冰认识,结为兄弟。后结识了在外"混"的程某,五名被告人便在外租房,在程的"暗示" 下五人开始盗窃,后发展为抢劫。五人同吃同住,有钱同花,作案时一起出动,所得赃款平均分配。案发时,五人正策划购买枪支,并准备为五人组合起个帮号,而每次作案起主要作用的张某已经事实上成了五人中的“老大”。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先后作案十几起,案值2万余元。 3、合作探究 案例中的五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哪些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警示? 4、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5、教师总结(须引起重视的环节) ( 1)家庭教育 (2)结交不良青年 (3)租房脱离家庭监管 (4)贪图享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空间方位-廖小华老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空间方位-廖小华老师 活动设计意图: 空间方面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让幼儿通过游戏去自 由探索空间方位的神秘,我就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 下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 活动名称:数学活动活动内容:空间方位 活动目标: 1、掌握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 2、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和幼儿在课前玩过辨别左右的游戏。 2、物质准备:课件、音乐、一个鼓、七块田格软垫。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 1、提问:小动物它们在什么地方?某某小动物在房子的什么位置?

幼儿回答;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左上边,右上边,左下边,右下边。 2、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回答;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左上边,右上边,左下边,右下边。 二、游戏:跳房子请一个幼儿进行示范,教师讲解。 先简单逐渐过度到难的。 三、身体的四肢方位游戏: 边出示课件教师边讲解。 幼儿、看课件听音乐游戏。 四、小结: 空间方位有:上下,前后,左右,中间,里外,老师编了活动空间方位的游戏我们到外面去玩。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还很投入到活动中。他们都能积极 举手发言,还能用完整的话来回答。不过幼儿对辨别空间方位上 还不大了解还得继续培养和巩固。活动开展的时间有点长。以后 我会吸取更多的教学方法争取上的更好。 提问:①这张大纸上有4个小格子,有两个格子在上边,两个格 子在下边。 谁能说说,哪两个颜色格子在上边?哪两个颜色的格子在下边? ②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其中有两个格子在左边,两个格子在右边。谁能说说,哪两个颜色格子在左边?哪两个颜色的格子在右边? ③如果我想说其中一个小格子我应该怎么说?(说对一个方位, 教师出示汉字表示正确)引导幼儿说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方位。 玩游戏《我来找》对刚才的了解的四个方位进行巩固。 出示作业纸,完成连线。 2、出示小房子,引出小兔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变的月亮》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变的月亮》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活动目标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二: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学习DVD2.动态教具3.课件4.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份三: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根据幼儿已学的美术活动中《月亮姐姐》,进行经验的迁移师:上星期的美术课中,我们学习画了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来,她是谁?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她长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师:对,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还记得月亮姐姐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小朋友画了圆圆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画了细细弯弯的月亮姐姐,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月亮姐姐的脸可以变化? 2.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1)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在不停的变化)(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3)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看见过的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三: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1)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 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 的投射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 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谁 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亮姐 姐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噢, 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亮中间 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四: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 变化的规律(1)师:月亮姐姐聪明不聪明啊?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 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亮姐姐聪明。 (2)观看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幅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出示动态教具,请幼儿总结月亮变化规律引导幼儿说出 随着时间的变化,月亮每个月开始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 十五就变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底的时候又慢慢变回了月牙的形状。 五:幼儿根据月亮变化规律进行填图游戏师:你们看,图中的初 九和二十四号得月亮被刘老师不小心擦掉了,现在忘掉了她们的样子,请你们当我的好帮手,帮我把她们的样子画出来好不好?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精选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精选 篇一小学法制课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

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课题名称: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

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边交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 (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片) 4、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一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5、引言: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家于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幼儿教案】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方位》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方位》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知觉。 2.活动中能有序,细致地进行观察,清楚、响亮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3.感受圣诞聚会的快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制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制储物柜及圣诞礼物。 活动过程: (一)参加森林Party,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一个快乐Party吧。 (二)通过住旅馆情境分房间,巩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线给旅馆分房间、摆家具,复习上下。 师:旅馆只有一个房间,我们有男生和女生怎么办呀?

2.探索另外一种分房间方式,复习左右。 (三)利用两根直线分房间,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导幼儿利用两根直线把旅馆分成四个房间。 师:"有四个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Party了,它们想每人住一个房间,怎么办?"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师:你们的房间都分好了吗?这个是哪个小朋友分的?你上来介绍一下。你再说一下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个房间?和他一样分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可是刚才这个小朋友介绍小动物住哪个房间的时候,说的是这个、那个的,有点介绍不清楚。我们能不能帮这四个房间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猫住哪个房间?先看看它住在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呢?那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左上。"那小羊、河马、大象它们住在哪个房间呢? 4.根据动物要求进行第二次操作。 (四)举行森林Party,巩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根据指令找寻神秘圣诞礼物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的舞会要开始啦。让我们把今天的舞伴请出来。我数到123,你们把坐的地垫翻过来,这就是你们的舞伴。看看你的舞伴什么样? 2.Party游戏:跳舞毯。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1)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 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 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 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 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 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1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一年级4班 第1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 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国歌、国徽》、法博士的法规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

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第3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 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 板书:国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汇报收集资料。(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方面的了解国旗,做到自觉尊重国旗。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 5.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板书:国歌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6.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幼儿园大班游戏《数数、空间方位》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游戏《数数、空间方位》教案模板范文.docx 设计背景 区分左右是大班这学期所开展的有关空间方位感认知方面的内容。其重点 在于引导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关系。有一天有个小朋友跑来说:“老师,老师,左边和右边怎么区分呢,贝贝说的和我说的不一样,到底我们两个 谁说得对”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设计了多个小游戏,让小朋友在游 戏中轻松的掌握左右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正确掌握左右这一空间方位。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数数能力和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3、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正确掌握左右这一空间方位。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数数能力和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1-20数字卡2套、小兔子7只、小蜜蜂18只、红黄蓝图片三张、方格 表四张、大箭头2个、小箭头2个、背景图2幅。 活动过程 一、以小司机开汽车游戏,导入活动。 1、出示1-20的数字卡,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读出来。选读几个数字,按老师的指令做出动作。 2、出示大箭头,听老师指挥玩小司机开汽车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进教室的?(小司机开汽车进来的)。那现在老师当交警,小朋友当司机,当箭头朝左边的时候,小司机的汽车就往左边开,当箭头 朝右边的时候,小司机的汽车就朝右边开。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大森林背景图,师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师:“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兔子,今天的天气 真气真好,小兔们都出来采蘑菇,你们看它们蹦蹦跳跳的出来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会变的月亮》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会变的月亮》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会变的月亮》活动目标: 1.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接种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2.对事物有好奇心,愿意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布置简单星空,在卡纸中剪开一个弧形口子,再用黄色卡纸剪成圆形的月亮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P16 3.绘画星空的材料:大张白纸,黄色、黑色及深浅不同的蓝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我眼中的月亮 1.天黑下来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高高地挂在控制。你看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看到的月亮。 二、会变的月亮 1.月亮在天空中的样子不是一直不变的,它每一天的形状都会有所不同。有时候月亮是圆的,有时候月亮石一个弯弯的月亮。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星空”,然后逐渐抽拉出黄圆月,使”月亮”呈现不同的形状。 3.教师和幼儿一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P16,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过程,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变化的规律:(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月初的时候它是弯弯的,窄窄的,之后会慢慢变园,成为满月,等完全变园之后,它又会慢慢变弯、变窄。 第 2 页共 6 页

三、幸福浪漫的夜晚 1,在月光下,人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2.月亮柔和的光照亮夜晚的小路,和爸爸妈妈在月光下散散步、赏赏月,是一件既幸福又浪漫的事情。 3.每年的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说说中秋节我们可以干什么。(与亲人团聚、吃月饼、赏月等) 四、星空与明月 1.幼儿4-5人一组合作,在一张大纸上用深浅不同的蓝色、黄色和黑色颜料绘画”星空”,大胆表现夜晚星空的梦幻色彩。 2.教师将幼儿合作绘画的”星空”悬挂在教室内。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俱乐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动物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动物的基本概念。 2、发展幼儿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游戏磁带; 2、各种动物卡片、挂饰若干; 3、动物的家背景图。 第 3 页共 6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