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N110104828A】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专利】

【CN110104828A】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专利】

【CN110104828A】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专利】
【CN110104828A】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74375.7

(22)申请日 2019.05.07

(71)申请人 沭阳利民畜禽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

地址 223600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元兴村

申请人 江苏北斗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武传建 卢南 

(51)Int.Cl.

C02F 9/04(2006.01)

C02F 103/2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

处理工艺。包括废水预处理、一级絮凝、二级絮凝

和净化工艺。本发明的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能耗

低、适用性强等优势,处理后的水质具有较低的

SS、COD、BOD、

氨氮。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CN 110104828 A 2019.08.09

C N 110104828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104828 A

1.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预处理、一级絮凝、二级絮凝和净化工艺,其中:

(1)废水预处理:

将5m3生产废水通过盘管换热器降温至80~100℃,将废水泵送至离心机中,离心机转速为4000~8000r/min离心10~45s,上层油脂自动泵送返回至油水分离罐,底层沉淀物自动泵送返回至化制罐,清液自动泵送至一级絮凝工序;

(2)一级絮凝:

将质量份数比为2~9:3~11:0.1~2:6~21:500~1000的碱式聚合氯化铝、聚合硅酸铝铁、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和水经混合物由文丘里管自动添加至清液中,经由静态混合管和动态混合管混合均匀后,泵送至静置罐,静置10~30min,絮凝物经脱水机脱水后,送至固废处理厂,上清液自动泵送至二级絮凝工序;

(3)二级絮凝:

将质量份数比为0.5~3:0.06~1:2~8:500~1000的聚合氯化铝、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钯炭和水混合物经由文丘里管自动添加至上清液中,经由静态混合管和动态混合管混合均匀后,泵送至静置罐,静置15~50min,絮凝物经脱水机脱水后,送至固废处理厂,上层清液自动泵送至净化工序;

(4)净化工艺:

将质量份数比为0.2~2:0.3~5:1.5~5:0.3~2的除臭剂、氨氮去除剂、COD降解剂和脱色剂添加至装有上层清液反应罐中,维持30~50℃混合0.5~2h,向反应罐中添加质量份数比为0.2~1.3:0.02~0.5:500~1000的聚合氯化铝、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和水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5~60min,絮凝物经脱水机脱水后,送至固废处理厂,上层水体检测合格后直接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高温化制工艺产生的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颗粒尺寸为12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钯炭颗粒尺寸为125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处理成本低、废弃物少、出水水质好优势。

2

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随着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区的不断增加,在解决了畜产品供应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加之农业上由传统的使用有机肥转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畜禽粪便利用率低,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治理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河南环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针对该类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制定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供养殖业客户来参考选用。一、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的情况 针对畜禽养殖行业的污染现状,畜禽养殖行业主要的污染种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污染空气;堆积的畜禽粪便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刺激性气体,最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2、污染水体;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其污染负荷很高,这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使水体变黑发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养殖污水长时间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水质恶化,同时危及周边生活用水水质。 3、传染人畜共患病,因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随地堆积、任意排放,直排田间、河流,使得养殖场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据统计,90余种人畜共患病是由畜禽粪便及排泄物为主要载体传染的。 畜禽养殖行业产生的污染物是典型的高浓度的有机废水,CODcr、氨氮、SS、总磷等污染物浓度都比较高。 二、畜禽养殖废水的特征 1、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畜禽养殖行业废水通常主要是由尿液、冲洗废水、(主要是圈舍冲洗废水、饮水槽冲洗废水、地面清洁用水、设备设施清洗用水)少量的生活用水等。 畜禽粪尿排泄系数 饲养种类粪尿BOD 氨氮TP TN /g.头-1.d-1/kg.头-1.d-1 生猪2200 2900 203 37.5 1.7 4.51 蛋禽75 — 6.75 0.9 0.115 0.275 肉禽150 —13.5 1.8 0.115 0.275 牛30000 18000 805 12 10.07 61.1

(完整版)206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

**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 项目建议书 项目实施单位:**区农牧局 项目负责人: 二〇一五年八月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最终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循环开发利用的生态效益。为了有序推进全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程,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有效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妥善解决病死畜禽污染环境问题,有效遏制病死畜禽流向市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区实际,拟申报本项目。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 实施单位:**区农牧局 建设地点:**区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期限:两年 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设动物尸体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中心一个,占地面积50亩,配套修建办公管理、水、电等辅助生产设施,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将各种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作物秸秆和草本植物以及污泥等)加工成环保型绿色肥料(活性生物有机肥)。项目建成后,处理中心的无害化处理量应达到日处理3吨,年处理1000吨的能力,有机肥生产量年产1-3万吨。最低使用年限为15年。 项目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

申请国家补助500万元,自筹500万元。 二、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实施背景 近年来畜禽重大疫病时有发生,给养殖业和人体健康带来重大损害和严重威胁。动物卫生安全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健康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动物卫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许多种,而其中病死畜禽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无害化处理则是重要因素之一。病死畜禽不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极易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扩散蔓延,特别是病死畜禽流入消费市场,将直接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近年,养殖场户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甚至私屠滥宰和销售病死猪肉,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 **区地处甘、蒙两省交界处,年均出栏猪约3万头、牛0.6万头、羊15万只、禽类40万羽。在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情况下,按照养殖生产和强制免疫过程中正常死亡计算,预计全区每年都会有近0.15万头生猪、0.01万头牛、0.7万只羊、3万羽家禽死亡。由于没有无害化处理厂,一些饲养户对死亡的牲畜、家禽基本上都自行采取就近掩埋或随地丢弃,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的传播。同时,由于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使用单质化肥,没有适当给土壤补充有机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的

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养殖场废水如何处理 养殖废水主要包括动物尿液、部分粪便和养殖栏冲洗水,水中富含氮、磷、有机物、高悬浮物,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养殖场污染物的污染成分极为复杂,见表2-2。主要包括:氮、磷等水体富营养化物质;氨气、硫化氢、甲烷、甲醇、甲胺、二甲基硫醚等恶臭气体;铁、锌、锰、钴、碘等矿物元素;铜、砷、汞、硒等重金属物质;抗生素、抗氧化剂、激素等兽药残留物;大肠杆菌、炭疽、禽流感、五号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病菌。下面由台江环保为你推荐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了解下养殖场废水该如何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模式演变 第一代处理工艺:厌氧-还田模式 粪便污水还田作肥料是一种传统的、最经济有效的处置方法,可以使粪尿污水不排向外界环境,达到零排放。分散户养方式的粪污处理均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模式适用于远离城市,经济比较落后,土地宽广的规模化猪场。养殖场周围必须要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便污水。要求养殖规模不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大量使用人工清粪,冲洗水量少。 在美国,粪污还田前一般不经过专门的厌氧消化装置进行沼气发酵,而是贮存一定时间后直接灌田。由于担心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畜禽粪便废水经过生物处理之后再适度地应用于农田已成为新趋势。德国、丹麦、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则是将粪便污水经过中温或高温厌氧消化后再进行还田利用,这样可以达到寄生虫卵和病原菌的无害化。 国内一般采用厌氧消化后再还田利用,这样可以避免有机物浓度过高引起烂根和烧苗,同时,经过厌氧发酵,可以回收能源—甲烷,并且能杀灭部分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 第二代处理工艺:厌氧-还田模式 养殖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再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厌氧消化液进行后处理。适用于离城市较远,经济欠发达,气温较高,土地宽广,地价较低、有滩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废水自然处理系统的地区。规模化猪场规模一般不能太大,对于猪场而言,一般年出栏在5万头以下为宜,以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冲洗水量中等。 第三代处理工艺:厌氧-好氧处理模式(工业化处理模式) 厌氧-好氧处理模式的养殖场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贮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受过较高教育的技术人员来执行。 厌氧-好氧处理模式适用于地处大城市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规模化猪场粪污的地区。采用这种模式的养殖场规模较大,一般出栏在5万头规模以上,当地劳动力价格昂贵,主要使用水冲清粪,冲洗水量大。 第四代处理工艺: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方案和工艺流程

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设备 工艺原理:原料通过斗式提升至二次平台的高温熟化罐内,对设备进行加温加压,使物料充分搅拌,分解成粉状物料,此时的物料湿度约30%~35%,熟化完毕;熟化后的物料通过螺旋输送机进行新型预榨机内压榨脱脂;压榨后的渣饼成为有机肥,榨汁进一步处理变成生物制柴油。废气处理系统采用真空干燥冷却装置,对废气冷却成废水,节省资源,减少水浪费,残余气体再通过水式喷淋,达到零放标准。配置冷却塔,对其热水冷却,重复利用。 性能特点:该机组针对畜禽养殖场(病残动物尸体、内脏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废气采用真空除臭法,将废气冷凝成水,二次废气经过喷淋,达到排放标准。 工艺流程说明: 原料输送线:运输车将原料至原料库,原料通过胶带输送机输送至破碎机喂料斗。 1.破碎处理线:物料输送至喂料斗,直接进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破碎物料颗粒度 20~30mm之间。设置喷雾消毒口和废气收集口。 2.化制处理线:破碎处理过的物料通过密闭输送机至化制机内,加温加压使骨头、皮毛等 分解成粉状物料,使物料层压力达到0.4mpa,温度≥140℃,均匀搅拌灭菌,保持压力30min;开启泄压门,排气泄压,当罐内压力显示为0时,开启废气冷凝装置,加速物料干燥;配置物料层温度仪,测定物料的温度;运行时间40min,开启出料口卸料,设置废气收集口。 3.干燥处理线:熟化物料从化制机内卸出,进入搅拌输送机;物料通过密闭输送机输送至 蒸汽干燥机内干燥,配置物料层温度仪和湿度仪,测定物料的温度和湿度;当物料水分≤12%时,开启出料口卸料。 4.压榨处理线:干燥后的物料通过密闭输送机输送至YZYX140型榨油机内,对物料压榨 脱脂处理;榨汁通过离心泵输送至沉淀罐;榨饼通过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成品仓库。 5.成品成分含量固形物CP≤58%,水份≤12%,脂肪≤10%,用于有机肥发酵原料; 6.油脂分离线:压榨后的榨汁进入沉淀罐,榨汁通过板框过滤处理,提取后的油脂输送至 油脂储罐;残渣送入蒸汽干燥机内,与化制机内卸出物料混合搅拌,干燥处理。 7.油脂成分含量:≤1%,酸价≤3%,杂质≤1.5%-2%,用于化工用油及生物柴油的原料; 8.废气处理线:废气采用集中负压引流,进行间接冷凝处理,将废气冷凝成污水,剩余微 量废气通过药剂洗涤吸收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配置冷却塔,对其热水冷却,循环利用。 9.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ɡB14554-93)中有关规定,硫化氢≤0.58kɡ/h, 二硫化碳≤2.7kɡ/h,臭气浓度≤6000; 10.污水处理线:冷凝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至收集池,进行污水处理,污水运行成本分 析: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水量为10m3/d; 1)电费0.9元/m3 2)人工费: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运行按1人管理计算,则人工费为:2000元/月/人÷30÷86×1=0.78元/ m3 3)药剂费:废水处理系统每吨水需要药剂费0.4元; 每吨水运行费用:0.9+0.78+0.4=2.08元/m3 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ɡB8978-1996)中有关规定;PH6.9,悬浮物SS≤150mɡ/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50mɡ/L,化学需氧量COD≤150mɡ/L,硫化物≤1.0mɡ/L,氨氮≤25mɡ/L。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分析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禽畜产品的需求也日渐增长。在国家一系列加速禽畜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禽畜业养殖由原来的分散经营饲养、头目少的小户型养殖不断的转型为大型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城镇养殖。但在提高管理与肉品水平以及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冲洗水大量增加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该文主要综述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危害,同时重点介绍几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1 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畜禽养殖废水指由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尿液、全部粪便或残余粪便及饲料残渣、冲洗水及工人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总称,其中冲洗水占大部分[1]。畜禽废水处理难度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COD、SS、NH3-N含量高; (2)可生化性好,沉淀性能好; (3)水质水量变化大; (4)含有致病菌并有恶臭。 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禽畜粪便约45亿吨,其化学需氧量(COD)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之和。因此禽畜养殖污染已经是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而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则是其中的重点[2]。 2畜禽养殖废水的危害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以及危害也日益凸显。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的的废水往往给环境和人体带来相应的危害。 2.1 大气污染 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组成。碳水化合物可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在有氧条件下,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硝酸盐类;无氧条件下,可分解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而对于刚排泄出的畜禽粪便含有氨、硫化氢、胺等有害气体,如未能及时清除处理,其臭味将成倍增加,产生甲基硫醇、二甲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有恶臭的气体[3]。这些大气污染物不仅给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的居民带来健康上的危害,也会造成小范围的纠纷和矛盾,从而影响地区的长治久安。同时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大量氨气也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4]。 2.2 水污染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 术规范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操作技术,制定本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规定的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屠宰前确认的病害动物、屠宰过程中经检疫或肉品品质检验确认为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以及其他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动物及动物产品。 本规范规定了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工艺和操作注意事项,处理过程中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的包装、暂存、转运、人员防护和记录等要求。 2引用规范和标准 GB19217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GB1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T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19218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 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无害化处理 本规范所称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危害的过程。 焚烧法 焚烧法是指在焚烧容器内,使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在富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或热解反应的方法。 化制法 化制法是指在密闭的高压容器内,通过向容器夹层或容器内通入高温饱和蒸汽,在干热、压力或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处理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的方法。 高温法 高温法是指常压状态下,在封闭系统内利用高温处理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的方法。 深埋法 深埋法是指按照相关规定,将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投入深埋坑中并覆盖、消毒,处理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的方法。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1 畜禽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大、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与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与农田的严重污染。 养殖业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而且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如果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连续、过量的施用,则会给土壤与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治畜禽的多发性疾病,常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与其她药物,这些药物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2 畜禽养殖业废水的处理工艺 畜禽养殖废水一般需要多种处理技术的结合。从治理技术来瞧,要实现去除CODcr、BOD5的同时,再脱氮除磷的效果,厌氧工艺就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废水的治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就是厌氧-自然处理模式,适用于中小型规模化养殖场;另一种就是厌氧-好氧利用模式,适用于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区。 无论畜禽养殖场废水采用什么系统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都必须首先进行固液分离,这就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及意义主要在于:首先,一般养殖场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60000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其次,通过固液分离可防止较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防止设备的堵塞损坏等。此外,在厌氧消化处理前进行固液分离也能增加厌氧消化运转的可靠性,减小厌氧反应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时间,降低设施投资并提高COD的去除效率。固液分离技术一般包括:筛滤、离心、过滤、浮除、沉降、沉淀、絮凝等工序。目前,我国已有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与相应的设备,其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与离心盘式分离机等 ⑴厌氧-自然处理模式 厌氧处理特点就是造价低,占地少,能量需求低,还可以产生沼气;而且处理过程不需要氧,不受传氧能力的限制,因而具有较高的有机物负荷潜力,能使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进行有机物降解。厌氧常用的方法有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器、厌氧接触反应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流化床、升流式固体反应器等。 自然处理法就是利用天然水体、土壤与生物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综合作用来净化污水。这类方法投资省、工艺简单、动力消耗少,但净化功能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处理的主要模式有氧化塘、土壤处理法、人工湿地处理法等。采用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一、基本原则 畜禽养殖废水既是严重的污染源,也是宝贵的资源,因此要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原则,以环境质量为基准,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防治结合、综合管理。 1、减量化:猪场实行干清粪工艺,采取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等技术措施,保证固体粪便和雨水不进废水处理设施,从而大大降低污染负荷,有效削减污染总量。 2、无害化:建厌氧发酵池对粪污进行处理,在去除其中大部分有机质的同时,病毒菌杀灭率96%以上,出水无毒无味,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3、资源化: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富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用于农田、鱼塘、果园等作肥料,节省农药和化肥,增产增收,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二、技术模式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首先应考虑种养结合,尽量做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我国现阶段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处理模式,分别为“畜地平衡”模式、“达标排放”模式和“综合利用”模式。 1、畜地平衡技术模式 遵循生态学的原则,根据畜禽粪污排放量和作物生长需要,将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施用于农田、果园、菜园和花卉种植园,实现种养平衡。畜地平衡技术模式适用于远离城市、土地宽广、有足够的农田消纳养殖场粪污的地区,特别是种植常年施肥的作物,如蔬菜、花卉等经济类作物的地区。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小型养殖场。 2、达标排放技术模式 在土地较少、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通过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厌氧和好养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相关规定。该模式是将畜禽养殖废水经固液分离后,进行厌氧发酵(沼气池)处理,使70%以上有机质得到降解,厌氧发酵后的出水(俗称沼液、沼肥)经沉淀后再好氧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方法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加以利用,用于养殖场生产和生活用地需要。该模式包括预处理、厌氧、沼气输配、沼液后处理等,经过多年攻关,成套技术日趋成熟,某些单项技术和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专业设计、施工单位已建成大量成功的示范工程。达标排放技术模式适用于地处大城市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来消纳粪污或进行自然处理的地区。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大中型养殖场。 3、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对畜禽养殖废水的生物发酵处理,生产制备固体和液体的有机肥料,净化后的水回用于场区冲洗圈舍和绿地灌溉,实现区域内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技术模式适用于离城市较远、土地宽广、气候温和,有绿地、滩涂、荒地、林地可利用废水或对废水进行自然处理的地区。 三、各工艺单元技术要求 1、格栅 畜禽场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残余饲料、粪渣及杂物等悬浮物,浓度非常高。这些悬浮物不仅可导致水泵、阀门等管道等机械设备损坏,而且可以导致管道堵塞、在厌氧器内发生淤积,减小有效容积,甚至严重影响后续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当废水中含有较多漂浮物时,需设置格栅,以去除废水中大的悬浮固体,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2、固液分离 通过固液分离可将养殖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SS以及BOD5、COD等分离出来,大大减轻废水的有机负荷,有利于缩短废水处理时间,减少粪污处理设施的投资费用,降低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目前,我国固液分离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和离心盘式分离机等。固液分离机的选用应考虑被分离物料的性质、流量、脱水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用于固液分离机处理的污水含水率一般不应小于98%。 3、调节池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 题目畜禽养殖废水处理 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 班级环境监测与治理101 学号020******* ...32 ...34 (35) 学生姓名王超王拂晓吴安华谢青青 二0一二年五月八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 业得以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规模化的集 中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饲养方式即农户分散饲养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够大大缩短畜禽的生长周期,提高饲料转换率和畜禽产量。降低养殖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规模化养殖场在提供肉食品。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由此所衍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危及生态安全。2002年和2003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分别为27.50亿吨和31.90亿吨,分别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9l倍和3.20。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全国23个省(区)、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调查表明.畜禽粪便产生量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0倍。畜禽粪便化学需氧量(COD)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之和[2]。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殖场废水主要有尿液、残余的粪便、饲料残渣和冲洗水等组成,有的厂区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前者是主要部分,其中冲洗水占了绝大部分。 养殖场废水水质特征与畜禽舍结构、清粪方式与冲洗水的使用、饲料营养、畜禽消化功能和生产管理等有关 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大、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养殖业废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水体的污染、对农田及作物的影响、矿物元素及重金属污染、残留兽药的污染、微生物的污染,下面我为大家具体阐述。 养殖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1)大量有机物进入水体,有机物分解大量消耗溶解氧,使水体发臭 (2)氮、磷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3)养殖业废水严重破坏水体观感,使水体发黑、恶臭。影响水体景观 养殖业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由于畜禽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下降后,大量有机物质可在厌氧条件下继续分解,分解中将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可使水体浑浊,降低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a2379562.html,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李孟嵩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病死猪的处理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中还存留着许多问题,比如养殖户对无害化处理的意识不到位、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在市场上出售病死猪等,因此本文主要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关键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与对策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对食品的安全以及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其中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关注也显著提高。因为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的处理的要求以及成本较高,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和商贩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不按要求处理病死猪,将其在市场上贩卖,让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1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包括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以及发酵法。其中焚烧法就是集中焚烧病死猪;化制法就是对病死猪进行高温处理,首先要将病死猪切成小碎块,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炉中进行集中处理,这个方法是最为安全可靠的;掩埋法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进行掩埋,另一种是化尸窖,使用掩埋法一定要合理选择掩埋的地点,远离饮水的源地、公路以及人口密集的区域,有效避免病死猪对人群造成的危害;发酵法就是把病死猪和一些辅料进行摆放,然后加入一种特定的制剂将病死猪的尸体进行发酵或者分解。 2 病死猪带来的危害 由于病死猪的猪肉以及其内脏携带了大量的病原体和有毒物质,当对其进行处理或者清除的时候,相关人员的手或者刀被病毒污染,然后通过食用进入人们的消化道,最终进入人体,威胁了人体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人们产生腐败物中毒、细菌毒素等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人们死亡。 3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 3.1 养殖户的无害化处理的意识不足 因为养殖户大多数都是农民,相关的法律意识不足,且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只是将病死的小猪仔进行无害化的处理,领取一些国家规定的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补助,而在面对病死的大猪时,往往无法抵挡高额利润的诱惑,将这些病死猪卖给专门的中介或者违法的屠宰场等[1],导致这些病死猪出现在市场上,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2014年12月1 日联合召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区全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努力确保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的问题。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年饲养量在5000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大县,原则上每个县都要建立专业无害化处理场。所有规模养殖场户,都要通过自建设施或委托处理纳入无害化处理体系。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促进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信息来源:新农村商网) 目前,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养殖业环境保护条例,对于规模化养殖的一些其它机制也纷纷出台,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也是其中之一。之前有使用发酵床的养殖户因为金宝贝帮其实现了零排放的养殖环境,所以也前来咨询过关于病死畜禽尸体如何无害化处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一型肥料发酵剂的特征改良开发了新产品——金宝贝动物尸体处理发酵剂。 一、生物发酵剂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尸体具体操作过程: 先将病死畜禽尸体进行简单的分割,粉碎到1-2公分以下,以便畜禽尸体能够充分与菌种接触,最大范围达到脱毒、杀菌的作用。1公斤金宝贝动物尸体处理发酵剂可发酵1-1.5吨畜禽尸体(如果分割较大,建议加大用量)。用菌糠稀释发酵剂菌种,稀释比例为1:5。然后做堆发酵即可,以便堆内升温快,堆高不低于1.2米。在堆内温度达到75℃以上进行一次翻倒,累计翻倒2-3次,10-15天左右就能发酵完成。 二、使用生物发酵剂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好处 动物尸体处理发酵剂内由细菌、丝状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菌组成复核微生物菌群,不仅发酵速度快,发酵后的有机肥养分高,还能有效杀死病死畜禽尸体内的细菌病毒,防止病毒的再次传染。发酵后的有机肥因为经过高温发酵脱毒,不会造成虫害病菌残留,也不会对施用的作物造成任何危害。 面对农业部发布的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动物尸体处理发酵剂可谓一大助力,加上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真正实现养殖场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种养模式。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概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概述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死猪投江”、“死猪上餐桌”等事件被陆续曝光,不仅引发公众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广泛关注,也是相关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在国际发生的几种重大传染病,如艾滋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中东冠状病毒、埃博拉出血热等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究其病源均来自野生动物的携带传播引起。可见,如何做好动物疫病源头的控制,同时科学有效地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打造动物性食品健康生活品质、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县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任务繁重艰巨,而且尚未形成一套适应本地实际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工作目标任重道远。本课就病死畜禽的主要危害与无害化处理技术、相关法律规定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方面进行初步讲述,供生产生活中借鉴。 一、病死畜禽的危害 (一)国内几起乱丢弃病死畜禽的案例 1、上海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2013年3月) 2013年3月上海黄浦江松江段水域大量漂浮死猪的情况,这些死猪基本来源于上海的上游地区。截止3月20日,上海相关区水域内打捞起漂浮死猪累计已达10395头。附近居民表示,河面上出现死猪并不是第一次,但数量没有这次多。每年都能在河面上看到死猪,但并不清楚从哪里来,只知道从上游漂下来。根据已打捞上来的死猪“耳标”的数字,初步判断这批死猪来自于多个地方,包括浙江嘉兴、平湖,以及江苏等地。此事件被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关注,引起了国家高层的重视,很快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和整治工作,事态得到了缓解,但事件本身折射出的病死猪的处理及监管问题相应浮出水面,直接促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回用简介

畜禽养殖废水废水处理及回用简介 一、畜禽养殖废水特点 养殖业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大肠杆菌、蛔虫卵等)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由于畜禽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人畜若长期饮用会引起中毒,而一些有毒藻类的生长与大量繁殖会排放大量毒素于水体中,导致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从而严重地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粪尿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随水流动可能导致某些流行病的传播等。 二、畜禽养殖业废水来源及污染物种类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及冲洗粪便产生的废水。畜禽粪尿排泄量因畜种、养殖场性质、饲养管理工艺、气候、季节等情况的不同会有较大的差别。 由于养殖场养殖种类不同,清粪方式不同,用水量不同,故其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会有很大差异。如养猪场COD的浓度一般达5000~10000mg/L,氨氮的浓度高达100~600 mg/L;而养牛场排放污水中COD浓度达6000~25000 mg/L,氨氮的浓度高达达300~1400 mg/L。可见养殖废水属于高COD、氨氮废水,另外还有大量病原微生物。 三、污水处理回用工艺流程

养殖场必须实行严格清洁生产、采用干清粪工艺,畜禽粪便直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冲洗污水和尿进入处理系统,进水CODcr>4000mg/L,氨氮在500-1000mg/L;污水须进行预处理,强化固液分离、沉淀。根据同类工程设计及运行经验,工艺流程描述如下: 首先污水经固液分离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可以均化水质、水量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调节池废水经提升进入厌氧罐,厌氧工艺可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SAB),水力停留时间应保证在3天,COD去除率80%-85%,厌氧出水COD可降至700-1000mg/L;好氧处理工艺采用A/O活性污泥法,因为养殖类废水氨氮含量太高,用传统的工艺无法保证氨氮有很好的去除率,因此该工艺在去除COD 的同时,具有除磷脱氮效果,COD 去除率90%-95%,氨氮去除率95%以上,经过A/O工艺后混凝沉淀出水COD≤120mg/L,氨氮≤25 mg/L,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作为水产养殖水源回用的话,还需进一步深度处理,首先,混凝沉淀的出水需进行臭氧消毒,一方面可以杀死水中的各种病原生物,另一方面还能降解部分有机物,使COD得到进一步去除,臭氧消毒后的水中可能会臭氧含量较高,因此需要再经过活性炭吸附,同样活性炭吸附具有两个功能,其一、吸附过量的臭氧,其二、吸附部分有机物降低COD,因此经过臭氧+活性炭后COD能达到80mg/L左右,氨氮能达到10mg/L左右,满足纳滤装置的进水要求,经过纳滤装置后出水的COD能小于10mg/l,氨氮能小于0.1mg/L,同时水中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群、蛔虫卵等)基本上能达到99.9%的去除。 综上所述,根据水产养殖水质国家标准表,该出水完全满足水产养殖水质要求。

山东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办法

山东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4〕47号)精神,尽快建立我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负责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财政补助与保险联动相结合、集中处理与自行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到2016年年底,全省基本建成以、家禽为重点,兼顾其他畜禽,涵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达到行政区域全覆盖、收集体系全覆盖和大型规模场全覆盖,实现病死畜禽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 1.强化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国家级、省级生猪调出大县(市、区)、年饲养量在5000万只以上的养禽大县(市、区)和年产病死畜禽达3000吨以上的养殖大县(市、区),原则上必须建立日处理能力不低于10吨的县级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集中处理辖区内养殖场(户)和其他环节产生的病死畜禽。处理工艺优先选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中推荐的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高温高压化制(即在密闭的高压容器内,通过向容器夹层或容器通入高温饱和蒸汽,在干热、压力或高温、压力的作用下,处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的方法。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2)、高温发酵(即在密闭容器内,利用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与特定生物制剂产生的生物热,发酵或分解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的方法。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3)和碳化 (即在焚烧容器内,使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热解反应的方法。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4)等资源化利用模式。2015—2016年,全省建设完成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91个(含青岛5个),达到行政区域全覆盖。2015年拟建设完成49个(含青岛3个),2016年拟建设完成42个(含青岛2个)(具体建设项目表见附件1)。 2.强化病死畜禽收集体系建设。建立以乡(镇、街道)、村暂存,县级集中收集处理的收集体系。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根据辖区内养殖分布情况建立相配套的统一标识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点(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5)。县级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负责统一收集、运输各暂存点上的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在查处、审理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时查扣的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在固定证据后,需要依法销毁的,由办案单位所在地的县级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负责受理并做无害化处理。各暂存点和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需建立病死畜禽收集、登记、处理和产品去向等台账。不建设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的县(市、区),当地政府应当组织或委托相关企业建立收集体系,并与毗邻的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签订委托处理协议。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要定期向所在地或受委托的县(市、区)政府报告病死畜禽的收集处理情况。 3.强化配置无害化处理设施。动物隔离场、畜禽定点屠宰场、专业化活畜禽交易市场和存栏生猪200头以上、牛50头以上、羊200只以上、家禽3000只以上、兔300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原则上2015年年底前须依法建设配套无害化处理设施,处理工艺优先选择生物发酵等模

畜牧养殖废水方案

畜牧养殖废水处理 设 计 方 案 广州晋合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2012年05月

一、概述 1、项目背景 300t/d畜牧养殖废水处理。 2、设计单位概况 二、设计依据、原则和内容 1、设计依据 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3)《工业企业噪声设计控制规范》(GBJ87-85);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8); 10)《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11)《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16-83); 12)《工业与民用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3)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2、编制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该项目污水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保护周围环境和受纳水体;另一方面,在保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尽量节省投资、降低运行成本,这是促进环境保护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必经之路,因此,该套工艺方案的编制原则是: 1)符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2)不产生二次污染,杜绝影响环境的情况; 3)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合理的污泥处置方法; 4)设备及器材采用名牌厂家产品,保证质量可靠,操作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维护; 3、设计内容 1)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污泥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2)本项目所采用的主要处理设备的型号、规格及效能等; 3)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 4)对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初步计算及方案设计, 5)对工程投资进行估算; 6)与本工程配套的电气配电的初步设计; 7)管理机构、劳动定员编制。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告知书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明白纸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生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从事畜禽养殖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动物及有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养殖场(户)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切实履行无害化处理的义务,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畜禽养殖场(户)出现病死或者死因不明、染疫畜禽时,要在第一时间主动向当地动物防疫站报告,并按照“五不准一处理”的要求规范处置:即不准宰杀、不准销售、不准食用、不准转运、不准丢弃,必须在动物防疫站的监督下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根据规定,规模养殖猪场(户)规范处置病死猪给予每头80元的经济补贴。 二、畜禽养殖场(户)不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并对违法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畜禽养殖场(户)必须依法落实畜禽免疫、消毒、封闭管理、隔离等综合防控措施,推进标准化养殖,完善并建立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制度,特别是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需要建设沉尸井等设施,切实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健康养殖水平,降低畜禽死亡率。 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有投入沉尸井、深埋等。1、深埋处理具体方法要求为:掩埋地点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区;坑的长度和宽度以能容纳侧卧之尸体即可,坑深不得少于2米;掩埋前应对需掩埋的病死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实施焚烧处理;坑底铺2cm厚的石灰,将尸体侧卧放入,将污染的土层、捆尸体的绳索一起抛入坑内,然后再铺2-5cm厚的石灰,用土覆盖,覆盖土层厚度不少于1.5米,尸体掩埋后,与周围持平,掩埋后的地表环境应使用有效消毒药喷洒消毒;对疫病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2、封闭沉尸井基本要求和容量:规模养殖场(户)根据自己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封闭沉尸井,这种方法是将尸体抛入专门的动物尸体发酵池内,利用生物热的方法将尸体发酵分解,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要求池深不低于3米,池壁及池底用不透水材料制作成 (可用砖砌成后涂层水泥),池口高出地面约30厘米,池口做一个盖,盖平时落锁,池内有通气管,封闭发酵,待尸体完全腐败分解后,可以挖出作肥料。 五、希望广大养殖场(户)对无害化处理要有充分认识并自觉遵守,发现问题积极举报,一经查实,将从严处理,举报电话:63190196 苏州市吴江区畜牧兽医站 二0一三年三月

基于厌氧处理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第8卷 第5期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 8N o 5 2009年9月 Journa l o f Luohe V ocationa lT echno l ogy Co ll ege Sep .2009 收稿日期:2009-04-17 作者简介:孙小菊(1983-),女,漯河郾城人,漯河市环境信息宣传教育中心助工,从事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 基于厌氧处理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孙小菊1 ,潘喜平 2 (1.漯河市环境信息宣传教育中心,河南漯河462000; 2.漯河市环境监测测站,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针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现状,阐述了利用厌氧工艺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 化途径,分析了系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养殖废水,厌氧工艺处理,沼气,污染治理,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2009)05-0004-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在解决了畜产品供给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加之农业上由传统的使用有机肥转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畜禽粪便利用率低,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治理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1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现状 畜禽饲养场就是一个污物排放场。以生猪养殖为例,1头猪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相当于7人生活产生的废水,一个千头养猪场粪便量达2000吨/年以 上,排放废水(含冲洗废水)量3.2万m 3 /年。畜禽养殖污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污染空气。堆积的畜禽粪便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氨气、硫化氢、甲基硫醇、三甲基胺等带有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的刺激性气味,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挥发到大气中的氨气还可引起酸雨。 (2)污染水体。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其污染负荷很高,这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使水体变黑发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养殖污水长时间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水质恶化,同时危及周边生活用水水质;高浓度污水还可 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盐化,降低土壤质量,造成农作物减产和死亡。 (3)传播人畜共患病。因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随地堆积、任意排放,直排田间、河流,使得养殖场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据统计,90余种人畜共患病是由畜禽粪便及排泄物为主要载体传染的。 2 利用厌氧工艺处理养殖废水流程及原理 2.1 养殖污染治理的根本途径 目前,国内外对规模化畜禽场粪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和处理达标排放两大类。综合利用是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建设生态农业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对于我国处于微利经营的养殖行业来讲,建设该类粪污处理设施所需的投资太大、运行费用过高。因此,探寻设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和处理高效的养殖业粪污处理方法,进行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合理利用,已成为解决养殖业污染的关键所在。 实施养殖污染物的治理,第一步是要实行清洁生产,将猪粪和污水分开收集。改猪舍水冲式清粪方式为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样不仅降低了污水处理难度,同时节省投资,减少1/3的用水量。 实施养殖污染物的治理,关键问题要实施废水的达标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养殖废水是污染源,同时也是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才是污染治理的良好途径。 目前养殖污染治理的核心工艺为:固液分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