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1.7396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为新课学

习做好铺垫。通过复习求积的近似数,为后面将求积的近似数和求商的近似数进行对比做好准备,也利于引出课题。在引出课题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

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复习已唤起了学生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知识经验,这里通过买羽毛球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会和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同时也结合实例体会了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与复习题的对比,让学生明确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让学生形成了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巩固应用,内化方法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3题。

①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取近似值的各种方法,看哪种方法既快捷又简便。明确从全局出发只列一个竖式,看最多保留三位小数,就先直接除到第四位小数,然后再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地进行保留,这样既简便又不易出错。

2.提高练习。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

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3.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2题。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说一说要想知道“是上午铺路的速度快,还是下午铺路的速度快”,该怎么办?(要分别计算出上午和下午铺路的速度,并比较大小。)

②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保留不同小数位数的取值情况。

③组织学生交流各种不同保留小数位数的情况,体会只

要能比较出速度的快慢,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少越简单,明确取近似值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精确度,灵活选择保留的位数。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4题。

①引导学生审题,并让学生明白当题目中没有明确保留小数位数的要求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

②引导学生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将“1.9÷0.045”转化为“3.8÷0.09”),并完成第(1)问。

③完成第(2)问: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注意了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注重了让学生通过练习内化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了适时点拨和指导,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及时巩固

1.课堂作业: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1题。2.课外作业: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5题。

求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初步理解近似值比精确值在某种范围更有应用性。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能根据实际不同的情况,初步学会选择确定去近似值的方法和取近似值所需要的精确度。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认真计算、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1.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准确数(或者说是精确数),但更多的是近似数:由于统计、计算和交流的方便,生活中自然地产生了通过直接计数或者经过四则计算得到的近似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学习近似数和求商的近似数是一种生活实际应用的需要,感受数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上来展开整个新知的探索过程。从生活实际所存在的近似数的现象引入,创设情境,通过设疑引出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知识迁移、小组讨论、学生交流与教师的精心点拨、指导与启发,从而成功建构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去超市购物,一般采取什么方式购买?(有时需要零买,有时需要整买)零买和整买还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 2.提供信息

马上要秋游了,几个同学约好一起买食物,一打优酸乳共3瓶,标价5.50元;一袋妙芙蛋糕共个,标价9.50元。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买法?(引导学生得出合买相对合算)为什么?(渗透估算) 二、探究发现 1.尝试解决 如果合买,一瓶优酸乳需要多少钱呢?一只妙芙蛋糕要多少钱呢?你会不会解决?列式、计算。 2.反馈交流 预计会出现三种情况: A除不尽,不知怎么办?B保留两位小数C保留一位小数 师: (1)这道题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3)你这样解决的理由是什么? (4)你发现他们哪里相同?哪里不同?怎样不同? 3.发现方法 (1)说一说:商保留两位小数怎样求?一位小数呢?整数呢? (2)想一想:商的近似值该怎样求?学生间相互说一说。 (3)初步归纳:求商的近似数,一般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应用 1.练习 (1)学校秋游,五(1)班共有47人,分成7组,平均每组大概几人? 解决一个根据实际必须保留整数的问题 (2)从校园到公园大约有 1605米,同学们步行20分钟到达,平均每分钟大约步行多少米? 在求商的近似值时,有时候尽管没有明确告诉我们需要保留小数,但根据实际需

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

1.组织观察,发现问题。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观察情境图,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列式计算。 质疑: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组织讨论,依次解决问题。 (1)如何解决除不尽这一 问题? (2)你认为此题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应该怎么办? 3.引导学生尝试求商的近 似数。 (1)阅读教材第32页小精灵的话,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2)组织学生按不同的要求求商的近似数。(提示结果要用“≈”表示) 4.小结。 (1)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一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1.发现问题,尝试解决。 (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了解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计算。汇报:19.4÷12= 1.61666…除到商为三位小数的时候,余数永远是8,除不尽。 2.(1)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确:除不尽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数。 (2)学生代表发言:如果以分为单位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如果以角为计数单位,应该保留一位小数。 3.(1)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完成前面的计算,按要求求出商的近似数。 19.4÷12≈1.62(元)(保留两位小数) 19.4÷12≈1.6(元)(保留一位小数)

二除: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三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2)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1)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互相补充,明确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发现: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只要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即可;而求积的近似数要算出乘得的积以后再取近似数。 三、巩固练习。(6分钟)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 做”。 2.填空。 40÷14≈(),保留一位 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答案时 说出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 导,集体纠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是在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且已经掌握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就比较容易了。通过教给学生计算技巧以及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减轻学生的计算压力,帮助学生在数学课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谈话中自然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导学案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导学案 金江学校黄进儒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正确求出积的近似值。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一、自主学习 预习任务:用“四舍五人法”求积的近似数 1、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

4.307 1.8642 金江学校黄进儒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正确求出积的近似值。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一、自主学习 预习任务:用“四舍五人法”求积的近似数 1、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 4.307 1.8642 金江学校黄进儒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正确求

出积的近似值。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一、自主学习 预习任务:用“四舍五人法”求积的近似数 1、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 4.307 1.8642

商的近似数练习题

商的近似数练习题 1、填一填 (1) 0.9367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2)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位数(),再将()“四舍五入”。 (3) 13÷14的商保留一位小数要除到第( )位,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第( )位,约是( )。 2. 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在下表中。 3. 求下面各题的商的近似值。 56.29÷6.1 99÷101 28.74÷313.1÷4.9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63.8÷87 0.68÷0.95 18÷7 53.3÷4.7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精确到0.1 保留整数 4.张师傅8小时做零件617个,平均每小时约做零件多少个?(得数保留整数) 5.我国有五大淡水湖,其中鄱阳湖最大,面积为2933平方千米,巢湖居第五,面积

为770平方千米。鄱阳湖的面积约是巢湖面积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6.一架飞机0.5小时飞行166.5千米,一只燕子每小时飞行94.5千米,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路程约是燕子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7.木工师傅做一个方桌面,需木板0.65平方米。现有6.34平方米的木板,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方桌面?(得数保留整数) 8.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5.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用了9.3小时,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166千米,从甲城到乙城需要多少小时?(保留两位小数) 9.王叔叔进了一箱苹果重40千克,批发价是192元,打开箱子发现苹果烂了3千克,这箱苹果至少平均每千克卖多少元才能保证盈利不低于20元? 10.为了鼓励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2元收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张叔叔家十月份付电费64.4元,用电约多少千瓦时?(结果保留整数)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积的近似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是实际的需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求积是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实际灵活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已学习了如何计算小数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继续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先请大家来看一段动画片。 【PPT课件演示】

1、警犬在飞机场配合公安部门查获走私毒品。 2、警犬训练的场面:公安干警先提供物品,如带血迹的衬衫,警犬闻了之后,在到处搜索,最后扑向草丛里躲藏的犯罪嫌疑人。 【师】狗能帮我们抓坏人,是因为它的嗅觉很灵敏。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 【PPT课件演示】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从题目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生】人的嗅觉细胞有0.049亿个; 狗的嗅觉细胞是人的45倍。 要求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是让我们求一个近似值。 题目要求我们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同学们审题很仔细!教师在“一位”上面画上波浪线。 【师】在我们求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积的近似数” 。 【板书】第一章小数乘法第3节积的近似数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师】刚才同学们审题很仔细,那你知道要求的问题“狗大约有多少亿嗅觉细胞?”怎么解答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封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 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课题】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 【内容分析】在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同时,根据这部分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小数除法,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有所用。 【对象分析】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 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3.9995保留整数是() 43.9995精确到十分位是() 43.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 43.9995精确到千分位是() 2.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1)0.34×0.76 (保留一位小数) (2)0.27×0.45 (保留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 1.教学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1)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3)师生交流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导学案

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知识储备 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它的原则是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时,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尾数字上加上1。 例如:520000000≈5亿180000000≈2亿 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1 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一.前提测评 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1.计算下面各题 1.87× 2.5= 0.85× 3.02= 问题2.将上面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并在小组里讲解保留方法。 1.87× 2.5 ≈0.85× 3.02 ≈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问题3.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1).我会用横线标出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波浪线标出题中的问题。(2).列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6商的近似数练习题及答案

第6课时商的近似数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2. 填一填。 约是( )。 (2)13十14的商保留一位小数要除到第 ( )位,约是( 第( )位,约是( )。 3. 求下面各题的商的近似值。 324.57十7~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7.525 - 0.38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9- 11~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2 - 6~ (得数保留整数。) 4. 张师傅8小时做零件617个,平均每小时约做零件多少个? 5. 我国有五大淡水湖,其中鄱阳湖最大,面积为 2933平方千米, 巢湖居第五,面积 (1)0.9367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保留三位小数 1.小刚与小虎把5只梨称了一下,质量是 2.03千克,平均每只梨重多少千克 ? );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 (得数保留整数。) 为770平方千米。鄱阳湖的面积约是巢湖的几倍?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6. 限时口算。 4.8 - 3= 1.8 X 0.5= 13.2-6= 33.5-5= 0.05 X 4= 3.6 - 18= 0-5.32= 0.54 - 2.7 =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7. 一架飞机0.5 小时飞行166.5 千米,一只燕子每小时飞行 行的路程是燕子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94.5 千米,飞机每小时飞 8. 木工师傅做一个方桌面需木板0.65 平方米。现有6.34 个 这样的方桌面?(得数保留整数。) 平方米的木板,可以做多少 9. 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65.5 千米,从甲城到乙城用了9.3 166 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要用多少小时?(保留两位小数。) 小时,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10.在下式的□中填上适当的数字。

《1.5.3 近似数》教案、同步练习(附导学案)

《1.5.3 近似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确度的意义. 2.要准确地说出精确位及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教学重点】:近似数、精确度的意义. 【教学难点】:按给定的精确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近似数的定义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七年级(4)班有42名同学; (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 这里的42、3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4)王强的体重是约49千克. 我们把像960万、49这些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是求精确度的问题. 二、精确度 我们都知道:π=3.1415926…… 我们对这个数取近似数: 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3,就叫做精确到个位; 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则应为3.1,就叫做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 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则应为3.14,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像上面我们取3.142为π的近似数,它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0.001). 三、例题 【例1】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15 8(精确到0.001);

(2)30 435(精确到万位); (3)1.804(精确到十分位); (4)1.804(精确到个位). 【例2】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1)132.4; (2)0.0572; (3)2.40万. 四、课堂练习 1.请你列举出生活中准确值和近似值的实例. 2.下列各题中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东北师大附中共有98个教学班; (2)我国有13亿人口. 3.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65148(精确到千分位); (2)1.5673(精确到0.01); (3)0.03097(精确到千分位); (4)75460(精确到万位); (5)909900(精确到万位). 4.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1)54.8; (2)0.00204; (3)3.6万. 《1.5.3近似数》同步练习 1、按要求对05019 .0分别取近似值,下面结果错误的是() A、1.0(精确到1.0) B、05 .0(精确到001 .0) C、050 .0) D、0502 .0(精确到001 .0(精确到0001 .0) 2、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1020 .0,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为()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32与32.0的精确度相同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优秀教学设计

(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方法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3题。 ①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取近似值的各种方法,看哪种方法既快捷又简便。明确从全局出发只列一个竖式,看最多保留三位小数,就先直接除到第四位小数,然后再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地进行保留,这样既简便又不易出错。2.提高练习。

《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 P32例6、做一做,P36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7.602、4.003、2.897、3.996 3、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口述图意,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32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32÷42、246.4÷13 2、P36第1题。 四、作业 P36第4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3 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页 课题:积的近似数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的近似数,掌握求小数乘法近似数的方法。 2、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正确截取积(小数)的近似值。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应用。 学习重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学习准备:ppt课件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 (2)保留两位小数 2、求近似数时,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要看();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要看();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要看();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要看(),也就是说要看的位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所以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不能随便去掉。精确的位数越多,()度就越高。 3、阅读数学书11页,你有哪些收获或是问题?(至少各写一点)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 课堂助学 一、学情调查(配合课前预习) 1、请你说一说自学的收获与问题。 二、合作探究(新知探究) 学习引导(一) 1、出示例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条件1: 条件2: 要解决的问题是: 学习引导(二) 1、根据题目列式并计算。 2、你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是()位,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位小数,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面的()位。 3、所以×45约等于()。 学习导引 (三) 1、把例6中的题目如果将45改为46,请你自己先算一算。 2、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根据小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按()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要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的()一位,如果小于5,就将后面的数(),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

商的近似数

《商的近似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工具 ppt、题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2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爸爸给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一筒是12个,这筒羽毛球19.4元,每个大约多少钱? 19.4÷12 ≈ 1.62(元) 答:每个大约1.62元。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2)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4课时商的近似数 内容分析 在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同时,根据这部分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小数除法,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有所用。 对象分析 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3.9095保留整数是() 43.9095精确到十分位是() 43.9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43.9095精确到千分位是() 师:43.9095精确到千分位写成43.910,写成43.91行不行,为什么? 2、师:求小数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一起研究求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师: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平时你们喜欢运动吗?你们最喜欢参加什么运动? 生:……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真不错。 师:有个小朋友叫王鹏,他特喜欢打羽毛球,这天他爸爸给他新买了一筒羽毛球。瞧…(课件出示例7)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商的近似数》典型例题及习题

《商的近似数》典型例题 例.每套西服用布2.8米,3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西服? 分析: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可以这样列式:30÷2.8.由于需要保留整数,所以只要除到十分位就可以了. 30÷2.8=10.7 根据实际分析一共可以做10套,虽然十分位大于5,但无论差多少,也不可能做出11套西服,也就是说十分位无论是几都要舍去(哪怕是9),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解:30÷2.8=10.7≈10(套) 《商的近似数》典型例题 例.一堆石子60吨,一辆卡车最多能装4.5吨,运完这堆石子需要多少趟? 分析:此题列式是60÷4.5,我们很容易计算出 60÷4.5=13.3≈14 虽然商的十分位是3不满5,但也要向前一位进一,因为运完13车后无论剩多少都要再来一趟,也就是说,无论十分位上是几,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解:60÷4.5=13.3≈14(趟) 典型例题 例.列竖式计算45÷14的近似值,得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这道题表面看,是两个整数相除,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小数除法,因为这道题的除数14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即含有7),可知它不能整除.题目要求我们求它的近似值,得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其方法可以是: (1)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即被舍去的部分的最高位),看第三位上数的大小,第三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的数,便将尾数全部舍去;如果第三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的数,则把这个数的尾数全部舍去以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2)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看余数的大小.若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把这个数的尾数全部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将这个数的尾数全部舍去以后,还在第二位上加上1. 解:下面的计算就是按第(2)种方法求近似值的.

商的近似数 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正确地取商的近似数。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数。 四、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用所学习的方法截取商的近似值数。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课前准备: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9.518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情境导入 1、为了锻炼身体,王鹏去打羽毛球,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投影出示例7:爸爸为王鹏买了1筒羽毛球.这筒羽毛球19.4元,一个大约多少钱?1打是12个。这是多少钱呀? 2、齐读题目,边读边想,你怎样解决这道题?(这道题目属于买卖问题,知道总价和数量,求单价,我们用除法来计算。)共19.4元是总价,12个是数量,一个多少钱是求单价。 数量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 列式:19.4÷12 3、请你拿出小研究,昨天,你们在计算这道题时,你发现了什么?(除不尽)

4、是呀,这可难坏了王鹏,他不知道一个羽毛球多少钱了。现在就请在座的同学动脑想一想:该怎样处理商解决这一生活难题呢?(求商的近似数) 5、用什么方法?(四舍五入) 6、你真聪明,没有被问题难住,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怎样求商的近似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求商的近似数。(板题) 7、怎样求商的近似呢?保留哪一位比较合适,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脑想一想,说出你的想法。在4人小组里讨论交流。 《商的近似数》小研究 班别姓名 请你认真读一读五年级上册书第23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下面内容:列式: 竖式: (1)保留两位小数是: (2)保留一位小数是: 我发现: 我的例子: (三)、汇报交流小研究 (1)数量关系列式竖式 (2) 19.4÷12≈1.62(元) (3)19.4÷12≈1.6(元) (4)发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教学设计

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时课时九: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 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 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 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 数。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 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 活动 补充、总结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此处安排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近似数的学生观察并思考

应用价值)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 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尝试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

《积的近似数》教案

《积的近似数》教案 一、课题:积的近似数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进一步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到积的近似数所以学习的不够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五、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多媒体:能让同学们更客观的理解知识 六、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方法 七、教学设计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3×3=42+56=48×0.3=0.54×3=5×0.8= 48÷2=7810=7×4.2=600×0.03=4×5.5=【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袋核桃的重量是一袋红枣的2倍。 这袋核桃重0.8千克,这袋核桃重多 少千克?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题(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 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师生互动设计)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小结】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导学案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学习重点: 近似商的含义及求近似商的方法。 学习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一、温习旧知 1、按要求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 3.72 4.189.98 (2)保留两位小数 5.3477.602 3.996

2、做完第1、2题后,说一说。 (1)近似数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2)为什么要用约等号? 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 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学课本32页的例6,理解一打是()个羽毛球,大约是求(近似数、准确数)请划去不正确的。 1、根据书上提供的信息尝试着列式计算。 问题1:“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位小数,

除的时候应该算到小数点后第()位。 问题2:如果要计算到角,需要保留()位小数,除的时候至少要除 到小数点后面第()位。 问题3:“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3、讨论: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点。 三、达标测评 1、求出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 (1)保留一位小数。 48÷2.3 1.55÷3.8 7.09÷0.52 (2)保留两位小数。 3.81÷7 246.4÷13 5.63÷6.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第3单元小数除法 第7课时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材P32例6及练习八第1、2、3、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 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