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我们该如何认识当初社会主义改造与当今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脉相承的

①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

②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相同,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合作化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发展.

②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发展,是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③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要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分田单干"有着本质区别.

②现阶段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不是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1、改革开放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0年代的社会主义是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之下的正确选择,当时中国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来实现发展,这种改造是发展当时生产力的最佳选择。而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世界面临和平和发展主题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又一次历史性选择。

3、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它们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4、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a、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新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中国形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b、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及其以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前进。

在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时,有人用指导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观点来否定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人用指导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确实,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同时,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深层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二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样重要。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尽管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

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70年代末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

制度。但是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革命,说得准确点,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正是这场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权的杠杆作用领导中国人民对各种非社会主义的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创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就必须利用手中的政权,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即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使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因为,尽管当时新民主主义的发展为中国实现富强之路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实践条件,但随着土改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农村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纷纷呈现在党的面前。农村土改后,出现中农化趋势,存在土地兼并和雇工现象,初步拉开了贫富差距,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老解放区的互助组织呈现涣散的状况,因为具备了独立的生产条件的中农愿意单干,不愿参加互相合作,而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贫农则希望通过互助合作组织把自己发展起来,产生一种自发的社会主义的平均思想和依赖国家的情绪,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展。

在城市,不法资本家为牟取暴利而进行的种种非法活动乃至犯罪活动,严重阻碍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因为,在很多时候,国营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不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资金、原料、产品销售等许多方面发生矛盾。这一切,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依靠力量是国营经济。归根结底,上述所有一切,实质上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最终结果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人民实现富裕、强国之路上的绊脚石。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如何搬走中国人民实现强国之路上的绊脚石,这成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手中的政权,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正是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确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调动了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同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使原来与之大体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逐渐不适应起来,以致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页。)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把一个经济

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领导全国人民“ 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也就是说,当代中国的改革不是枝节的、修修补补式的,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经济体制,不是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全方

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目的同“过去”一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我们必须纠正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存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0页。)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允许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意义,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

二者的表面特征是有区别的,但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只不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也就是说,二者的根本性质是

相同的。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在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建国初期,我们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城市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但在广大农村,则没有公有制或

者说很少。从1953年开始,我们通过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在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中消灭了富农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群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城市,民族资产阶级被消灭,工人阶级完全摆脱资本家雇佣劳动

的地位,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加上原来的国营经济的巨大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消灭了剥削,按劳分配初步实

现。可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已基本建立。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石,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又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就是这样的关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基本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制。这样的政治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体现,也是为经济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展开的,它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

上世纪70年代末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积极参加的一种自觉的行动。它的对象不是社会根本制度,而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其中心问题不是政权问题,而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改革完

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改革的对象来看。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改革的对象作了十分明确的论述。他指出: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在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以及科技、教育等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这些弊端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改革不是改革社

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

第二,从改革的目的来看。邓小平指出,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终巩固社会

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必须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进行改革。 第三,从改

革的原则来看。邓小平指出,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二是共同富裕。可见,改革不可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同等重要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的独立思考。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正是由于这种创造性,为20年之后

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像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如何跨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正是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准备。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当时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毛泽东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

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文选》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0页。)虽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但当时仅占国民生产总值10%左右的现代工业处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包围中。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在这种特别严峻的情况下,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尽可能

地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改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而且变革原来的生产关系,大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不仅满足了当时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物质前提。

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初步实现了按劳分配。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同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集中体现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任务。然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那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应的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不相适应的一面。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只是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可能的条件和前提,而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构筑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体制。社会主义

改革由此应运而生。

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的失误的纠正。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迈过了“卡夫丁峡谷”,实现社会主义。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是有它的不足。在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一直在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最后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反思的结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改革中纠正过去的失误,特别是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发展,就是直接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

留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分别体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两个不

同阶段的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某些不足,就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言论来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的实践,怎么能够“早知今日”呢?并且,社会主义改革决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它不过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再探索。当然,我们更不能用50年代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答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哪一篇文章不是代表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文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从指导思想来看,哪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完成的转变? A.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B.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封闭到开放 D.从固守陈规到大胆改革 3. 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的标志是什么? A.经济改革 B.教育改革 C.政治改革 D.体制改革 4. 下列哪一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件理论上最重要的成果? A.废除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一套固定模式。 D.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

5.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大事件? A.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城市主要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D.开辟经济特区,搞对外开放。 6. 从1988年的9月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巡这个阶段处于改革的哪个阶段? A.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 B.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 C.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D.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7. ()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A.1978.12——1984.10 B.1984.10——1988.9 C.1988.9——1992.2 D.1992.2——2003.10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十四大的内容? A.把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思想变成我们全党的一个纲领。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邓小平理论。 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让我们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它是指导我们进行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不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它要求事实求是、解放思想。给我们极大的启示,它告诉我们:第一,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和人民选择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过失误,有过挫折,但我们已取得了经济建设,教育科学文化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政权日益巩固。第二,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决定的。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否则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第三,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伟大、艰巨和长期的任务。第四,要转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改革长期以来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新体制。第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摆脱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思维模式,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逐步深化。第六它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和发展要求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构成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全过程。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

社会主义改造

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准备 1.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途 中国共产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有两个:理论上,来自马列经典著作;实践上,来自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我们把握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但带有某种片面性和盲目性。 如果说对于社会主义蓝图的完整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独立的思考,那么,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社会主义改造,则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为20年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 中国,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之后,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支撑。毛泽东在审阅中宣部编写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亲自加了一段这样的阐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1956年,我国在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中消灭了富农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中消灭了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也完全摆脱了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了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集中体现着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本来就是上层建筑中保障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社会主义因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根本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任务。 可见,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对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作了进一步发展。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认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大胆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国革命,列宁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新经济政策”开辟了建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首先,衡量历史进程中重大举措得失成败的标准,归根到底是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所起的作用。 历史已经表明,不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都显著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证明,它们都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它们发生在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其次,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后来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革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能站在今人的立场去衡量昨天。从当时历史条件和环境来看,国家安全的压力、工业化的迫切需要等,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虽有一些缺点,但总的看是适时的,也是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历史意义还在于,它解决了当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解决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问题。 再次,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改变单一公有制结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事业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改革开放克服了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和偏差带来的弊端;改革开放进程中发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得到解决。 总之,对历史变革的评价,必须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虽然在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既不能用社会主义改革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也不能用社会主义改造否定社会主义改革。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对于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社会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实力,只有改革开放。 第二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 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第三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的。 改革开放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目的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生产力。 第四,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强调的是改革的具体措施,而不是单纯的姓“社”姓“资”的争论。 第五,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定发展。 第六,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对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实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最后第七点,总结一下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 1、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 3、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 4、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5、第五,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我们的改革成功了,但是它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通过深化改革都得以解决。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效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区别

1、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1)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即我国正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才从新主义社会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强调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以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作为改革的历史前提,是以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确立作为改革的历史起点的,而不是对这一成果的否定。否定社会主义改造,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于一开始就强调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东剧变,归根到底是改革走错了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即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了早日实现工业化,就需要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旧有的生产关系,就要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事实上,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开始启动的。实践证明,社

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极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离开社会主义改造不行,离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更不行。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一目标,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方向是基本一致的。2、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及其实践的正确和成功,并不是说它没有缺点和偏差。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既是对这些缺点和偏差拨乱反正,更是对社会主义改 农业合作化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发展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业集体经济在经营管理方面主要采用了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管理方式。它虽然在一个时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由于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直接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对农业合作化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发展。①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经营方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 1.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所谓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而历史证明了改革开放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这是强国之路,也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背景 此时国内情况混乱,由文化大革命产生的错误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而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的更快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 例如在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中国都是采用计划经济,它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4]?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人民依然贫苦,技术也比较落后,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并且失去了发展经济的动力,更关键的是,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想要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社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社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一,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是和私有化同时进行的。我国则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序运行。 第二,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依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是一项艰难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可能取得成功。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第三,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财产的私人占有必然导致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和社会的两极分化。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允许合理的收入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不至于导致两极分化,“富的越富,贫的越贫”。这是因为: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会使私人资本的膨胀受到制度的限制,凭借私人资本参与分配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避免私人资本的扩张。2经济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减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非劳动因素造成的个人收入差距。3政府为了确保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性质,会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防止和纠正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四、坚持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在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胜利前进的时候,经常遇到来自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企图动摇人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明确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且要弄清楚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首先,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已经被历史证明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实际已经证明,资本主义不仅救不了中国,也发展不了中国。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后,中国才真正地发展起来了。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1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作用和不足。 答: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党和毛泽东制定了“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正确的合作化原则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是: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通过这三种形式,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贯彻了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及随着手工业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技术逐步由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阶段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具有深刻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充分利用它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然而,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5年以后,随着三大改造进入了高潮,中国也开始了消灭资本主义的过程。 无论领导革命或建设工作,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能急于求成,犯主观性急的毛病。指出用革命的方式解决建设的问题,解决生产力大发展的问题,是毛泽东、党中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认识上的误区,并导致了实践中一系列重大偏差的发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证明,经济变革和经济建设不适宜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免急于求成,大起大落,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与三步走战略的关系。 答: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实际上,这个历史进程与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地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是全面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 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识记;易考选择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考点: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原因】 1.从国内情况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2.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3.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考点: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和重要法宝】 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识记;易考选择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考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他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但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缺乏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出现偏差等原因,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考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策的重新选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2.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全国大陆的统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4.把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七届三中会议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A、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B、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 C、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D、一条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团结、教育 B、利用、限制、批评 C、利用、限制、改造 D、利用、团结、批评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A、经销代销 B、加工订货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10.在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开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D、“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E、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得区别

1、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一脉相承得(1)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得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得前提下进行得社会主义改革得基本前提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得自我完善。而社会主义制度得建立,正就是社会主义改造得主要成果,即我国正就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才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强调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是以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改造得主要成果作为改革得历史前提,就是以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得确立作为改革得历史起点得,而不就是对这一成果得否定。否定社会主义改造,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得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于一开始就强调坚持改革得社会主义方向,而苏东剧变,归根到底就是改革走错了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2)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得目标就是相同得,都就是为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首要目标,就是把中国从一个落后得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得工业国,即实现国家得工业化。为了早日实现工业化,就需要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得旧有得生产关系,就要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事实上,

社会主义改造就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开始启动得。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改造得胜利,极大地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为大规模得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在中国,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离开社会主义改造不行,离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更不行。今天进行得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得方面与环节,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得社会主义新体制,更好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得工业化与经济得社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这一目标,与社会主义改造得根本方向就是基本一致得。2、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实践得进一步发展肯定社会主义改造得理论及其实践得正确与成功,并不就是说它没有缺点与偏差。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既就是对这些缺点与偏差拨乱反正,更就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实践得深化与发展。(1) 性发展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业集体经济在经营管理方面主要采用了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得管理方式。它虽然在一个时期内促进了生产得发展,但由于过分集中与平均主义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得生产积极性,并直接妨碍了农业生产力得发展。因此,我国农村改革得第一步,就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是对农业合作化理论与实践得创造性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4卷第1期 2002年3月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 rnal of Sh ijiazhuang T eachers Co llege V o l.4,N o.1 M ar.2002 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李 贽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河北石家庄 050801)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实践探索的试验性和体制过渡的长期性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是社会主义改革客观规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在我国改革方式上相结合的体现,是我国2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实践的奥秘所在,更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取得更大成就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基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188(2002)0120001204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进行了20多个春秋。通过这20多年成功的改革实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变为改向,纷纷陷入困顿、停滞和战乱的情形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奥秘就成为国内外政界和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由于学科的差异性和研究范式的不同,对此问题的答案也难免有别。笔者试图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改革方式所呈现的基本特点及其原因作为切入点,从而揭示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奥秘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即改革主体鲜明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其领导力量——党及政府集中体现出来。有的学者也将此特征称为改革过程的可控性、可逆性,其实质都是强调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的重要地位。所以,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重要地位的集中体现。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改革实践(客体)对党和政府(领导主体)的主导性的基本要求及其实现方式。首先,改革实践对党和政府主导性的基本要求即对改革方向的把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所以“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1〕。在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具 体内容,概括地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三个地位和两个目标”。“三个地位”就是指,经济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政治上坚持共产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两个目标”是指,一是要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目标。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握这三个地位和两个目标,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实践能够更好地为巩固这三个地位和实现这两个目标服务。所以,党和政府“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2〕。其次,改革实践中党和政府主导性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改革政策的规范。通过党的决议、文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党和政府对改革的规范权,这是实现党和政府主导性的主要方式。党和政府在总结、加工和提高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规范改革政策,指导改革实践,“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这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改革政策规范的科学性。国有企业破产试点工作中发生的“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的事实,也反映了党和政府保持对改革政策规范权的必要性。二是对改革环境的监督。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党和政府始终控制着经济,监视着增长,通货膨胀到目前一直被合理地控制着。党和政府对经济环境的有效监督使得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服务于经济的目的,同时也使得党和政府能够把握有利时机,选择改革重点,不断推进改革。而 Ξ〔收稿日期〕2001212210 〔作者简介〕李贽(19742),男,陕西延安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讲师,硕士。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期 (区分: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人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主要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术语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搞工业化建设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即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从1949到1952年,当领导人民集中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众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不读,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

中国社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社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社会主义的含义,阐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分析经济,文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字:社会主义;改革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以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动分配为根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以是否对社会发展有利,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持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公民福利、增加绝大多数人群的幸福感。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持续向“和谐社会”迈进的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准和谐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是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1)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首先,社会主义经济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代表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第三,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从实践上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起来,并不等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就完全搞清楚了。也不等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他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3)社会主义优越性还表现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我完善、发展和创新的能力。社会主义是一种共产主义社会前夕的社会体制,它的存在意义是根据社会中还普遍存在资本主义体制和社会生产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共产主义。为了自身能与资本主义共生和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保留了税制、官制和军队等暴力机关,同时又采用了较低层次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机制和生产方式,成了一种有共产主义社会特征又有资本主义社会双重特征的特殊社会体制,这就是社会主义体制。 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一,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是和私有化同时进行的。我国则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序运行。第二,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依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开放以来,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