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精品教案【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画成流程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熟练,尤其对刚学过的循环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

『此处说“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应该是指在必修部分对“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已有所体验与了解,或是指已学习过数学中相关模块的知识,这是本案例教学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建立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身高的活动,以及对武术比赛中“打擂台”流程的逐步梳理,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求最大值的思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设计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在过程上,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值”的算法思想。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实例引用是否贴切,是否有利于学生向抽象结论的构建。本案例的实例选择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在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再次体验与理解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后面更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积累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进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一个可以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民主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研究、快乐创造。

『本案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更多的是试图建立一个活跃、民主、快乐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乐学好学、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条件。如果真能实现这样一个环境,营造出理想状态中的学习氛围,无疑会使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收获到更多的东西——合作、分享、成就。而且如果能够结合教学内容来描述目标,则会使目标显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此算法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上述重点问题同样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另外,如何把人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建议,此处可添加关于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依据,以及解决教学难点的关键方法方面的描述。同一段知识内容的教学重、难点对于同类教师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与处理方法。应该说,对教学重、难点认识的越深刻就越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法。』

【教学思路】

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一组学生身高这一事件,引导学生去发现求最大值的一种方法。

如何设计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我认为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整个探究过程,要比直接把现成的算法告诉学生有意义得多。它能迅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程序设计思想。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循循善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找出一批数据中的最大者,从表面上来看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比较数的过程中,人因为动用了眼睛,比较大小的思维过程一闪而过,所以能很快求出一批数据中的最大值。而计算机与人不同,它对这些数据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来完成这一任务呢?其实,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把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即为大脑思维的每一步“拍照”。这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训练学生,使学生逐渐学会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本案例运用生活中“打擂台”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求最大值的方法,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逐步引出求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

『作者在此处点出了解决教学难点的方法,即采用“逐步引导和训练”的方法。其意图就是希望学生经历整个过程,从而锻炼、提升探究能力,领悟、理解其中的思想,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___________如何建立支架的?

师(提问):今天在第一排就座的有10 多位同学,谁是我们第一排在座各位中的最高

者呢?

师(引导):大家思考,通常这个任务我们是怎样去完成的?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往古时候比武时常常采用的“打擂台”的方式上想,提示学生可参考电视上经常播放的“挑战主持人”节目。

师生:打擂的过程可以描述为:

(1)确定一个擂主(讨论第一个擂主是如何确定的);

(2)挑战者上台;

(3)擂主和挑战者比较;

(4)挑战者胜的话,挑战者做擂主,否则擂主卫冕;

(5)重复执行(2)~(4)步骤,直到最后一个挑战者。

师:在打擂的过程中,我们看到(2)~(4)步骤是要重复做的,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需要循环结构来实现。

师:这几个步骤序列重复到什么时候结束呢?由学生讨论结束的办法,很显然,需要在最后加上一个能判断什么时候结束的判断框。

根据讨论的步骤,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打擂台的算法和流程图(如图1 )。

『作者的引导可以总结为:比身高(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也可能偏离预设方向)——比武、“打擂台”(将学生发散出去的思考往预设方向上牵引)——“挑战主持人”

节目(进一步将学生的思考引到其头脑中已有的认识上,前提是学生要看过该节目)——用自然语言的方式整理出比赛的规则(即算法的自然语言描述)——得到表示算法的流程图。应该说,这样的引导方式完全可以达到作者的预设目标。』

2.求一般情况下的最大值的算法

师(引导):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堆数据,现在希望我们求出这一堆数据中的最大值该怎么办?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分析,把问题进一步细化为:

(1)从第一个数据开始看起;

(2)把第一个数据的值在变量中记下来;

(3)再取一个数据;

(4)比较这个数据与变量中记下的数据的值;

(5)如果这个数据的值比记下的数据的值大,则去掉变量中原来那个数据,记下新数据的值;

(6)重复执行(2)~(4),继续比较,直到最后一个数据。

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变量始终记着当前比较过数据中的最大者(我们不妨用X 表示它),当取完最后一个数据时,X 中留下的也就是最大值了。

求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用下图表示。

『教学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深入,即扩大数据的比较范围,讨论一般的情况。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上一环节的思考过程,因此,再次思考一般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变得容易多了,这又是另一维度的“逐步引导和训练”,即具体到一般的过渡。这是作者对教学策略设计的准确实现。』

注意:

a.再次让学生讨论变量的意义,弄清赋值语句的意义。

b.一些物理量用变量表达的意义。如X 表示最大值,X 表示输入的一个值,且每次循环时都用同一个变量X 。

c.为了控制循环结束,必须加入一个控制循环次数的计数器I,当I 达到一定的次数后,循环工作结束。

『除了对教学目标宏观上的关注与设计之外,也注意到了教学内容细节上的把握。作者

在此处提出的三点注意都是编程语言细节上的问题,应该说,这“三点注意”是作者多年或是本案例实践过后总结的教学经验,当然也可能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预先设想的教学问题。这些要“注意的点”正是教学实践或设计中的精华所在,也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内容之一。』

3.回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算法设计的过程,就是将大脑思维的每一步都记录下来,并且用计算机能达到的功能来实现人解决问题的思路。

『最后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即回答“算法设计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一问题。使整节课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案例分析】

本案例面向课程目标中“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这一主题,案例语言准确,条理清晰。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较为恰当、务实。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十分准确,教学策略与教法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并在其后的教学设计中准确予以实现,适合用于“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开始部分的教学。

案例的实践,能让学生在必修部分体验过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了算法思想,并在学习中体会到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通过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用自然语言及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过程,理解并建立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思想。这节课在必修的体验与后面程序设计的深入学习之间,起到了承先启后进行过渡的作用。

案例采用“逐步引导和训练”的教学策略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依托生活中的实例,先从实例讨论的维度引导学生对实例进行层层分析、归纳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从而实现学生对算法解决问题基本过程的再体验。再从深化教学的维度,从具体的实例向一般性问题的解决推进,从而实现学生对算法解决问题基本过程的再理解,最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建议,案例在教学过程的描述中明确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或者说,案例需要交待清楚,如何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创造的教学策略。

【专家点评】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阐述了《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的宗旨,就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从该教学案例的设计和施教过程来看,执教者不仅很好地把握了新课标的有关理念,而且,也是一节实践效果很好的课。其主要特点是:(1)教学对象分析得较为准确;

(2)教学目标制定得科学、恰当,可操作性强;

(3)在“教学思路”部分的分析上,文字表述明确、细致,在问题的分析方面做到了丝丝入扣,层层推进,并自然地导出了生活中“打擂台”实例;

(4)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执教者首先以详细的师生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教学“情境创设”的全过程,课堂语言运用得较为准确。在这里,关键性的“打擂过程的描述”条理清

晰,易于引出打擂算法流程的设计和“流程图”的画出;

(5)在“求一般情况下的最大值的算法”时,执教者通过引导学生将该问题与“打擂”问题分析过程的比较,很容易地迁移到了新问题的算法设计上了。从两问题的过渡难度梯度来看,可以说该教学案例,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的成功典型。

其不足之处:

(1)作为教学案例(或教学设计),首先应有“教学内容分析”,这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2)作为一个优秀教学案例的完整部分,教学评价的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通过评价,不仅可以调节教学的进程,而且,还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011年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基础知识试题

安徽省20XX年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暨基本功竞赛 基础知识考试试题(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李明同事计算机C:盘的操作系统损坏,他用Ghost软件恢复之前备份过的系统,在下图软件运行界面中,他应该选择命令是 A.Disk B.To Partition C.To Image D.From Image 2.方舟中学需要让距离网络中心约700米的办公室计算机能上网,可采用的连接介质是()A.超五类双绞线B.光缆C.无线D.同轴电缆 3.下列设备中,目前肯定不能通过无线路由器上网(即用WiFi上网)的是()A.智能手机B.电子书C.iPod touch4 D.普通摄像头 4.在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风格的字体,字体的搭配要合理美观 B.字号的选择要大小适中,避免过大的字号造成松弛感 C.选取的图表和图形要轮廓明显,细节部分越多越好 D.标题、文、图和四周应留有适当的空白,便于突出主题,疏密相同 5.图书馆陈老师用Excel软件统计学生借阅图书情况,“合计”列中部分单元格显示为“###”,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该单元格()

A.宽度不够,无法正常显示其中的数字B.数据为“###” C.包含字符型数据D.输入的公式或函数错误 6.李丽计划暑假去外地,在下图所示网上查询火车情况,这实际上是访问此网站的() A.电子表格文件B.图像文件C.数据库文件D.文本文件 7.使用FTP服务下载文件时,不需要知道的是() A.文件存放的服务器名称B.文件名称 C.文件所在服务器的距离D.文件存放的目录路径 8.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 A.HTTP协议B.TCP/IP协议C.POP3协议D.FTP协议 9.下列VB程序模块可以计算正整数n阶乘(n!)的值,该模块采用的算法是() Function f(n As Integer) As Integer If n <= 1 Then f = 1 Else f = n * f(n - 1) End If End Function A.枚举B.查找C.排序D.递归 10.有如下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程序运行结果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 As Integer a$=”A WORKER IS HERE” x=Len(a$) For I=1 To x - 1 b$ = Mid$(a$, I , 3) If b$ = “WOR” Then S = S + 1 Next Print S End Sub A.1B.2 C.3 D.5 11.梅丽使用Flash制作数字“1”形变成“2”动画,出现下图所示的错误提示,其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中,信息技术的使 用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许多高中学校已 经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了重点教学内容当中,并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本 文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线上线下 引言: 在传统教育教学体系中,信息技术课程因教学成本高、学校缺乏拥有专业知识的教师、 理论性强、学生觉得枯燥等原因一直未被重视。新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产品的广泛使用与 传播让平民百姓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人民群众也因此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在将来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学生在学习阶段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也越来越多。目前,信息技术在各大领域中备受青睐,为满足社会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我国各高中学校都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高中学 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必修课程来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一些基础信息技 术的使用。大部分高中学校都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老师,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知识的大门,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充足的设备条件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这门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许多方便实用的研究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市面上有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材料越来越多,有的地区甚至开设了成人信息技 术课程学习班。很多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者、专家、教师等都沉迷在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和 学习当中,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授课教师专业的指导下,学生对信息 技术课程的兴趣逐渐增加,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分析 目前,虽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高中必学科目之一,但是我国高中传统的教学 理念依旧没有被彻底改变,高考必考科目仍然是高中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顺利考入大学是 学校的主要目标。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采取轻视的态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别的 科目或打游戏的现象还是经常出现,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高中学生在巨大压力下,短暂的娱 乐时光。这样的情况不仅导致课程的开展价值和意义没有被真正的理解和实现,也为部分授 课教师带来了忧愁和困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最后的考核出题让老师头疼,教学 目标和任务没有达到,老师期末教学考核成绩差。面对现实惨状,老师束手无策,只能将职 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抛之脑后,学生利用上课时间玩游戏、听歌、上网等,老师放任不管,期 末考试提前将答案发给学生进行背诵。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助长了家长及学生对课程轻视 的火焰,严重的阻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在许多偏远的山区,信息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仍然存在问题,高中学校没有配套的教学 设施或是教学设备零件过于老化,老师授课困难,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信息技 术课程实践操作要求高,学生只有通过线上实践和线下学习才能将知识完全掌握,山区信号 网络差也是课程线上教学开展的一大难题。除了生活条件差之外,这些摆在眼前的基础教学 设施问题也成为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不愿意在山村进行教学的原因。许多山区高中学校 会让一些有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的老师进行教学,授课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差,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整体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快。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本文从笔者的角度来探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一些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高中学生;教学方法 在当今,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笔者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在此要浅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

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而新课改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交互的;在此前提下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的整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与音乐、美术、英语、物理等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在加强教学整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如果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那么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应该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在选择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的教师,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第二,如果学校真的没有或是只有少数教师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那么学校就要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信息技术必修一_信息技术基础试题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确的是(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 A:价值性B:可伪性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确的是: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这体现了信息的( ).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汇编七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忙碌的工作,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这一学期可以说是充实的、丰富多彩的:我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更关键的是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目标及方向。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期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该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学习党的优良方针;在教学工作中,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学期初,本人有幸至黄山参加省级研修班,听娶学习了专家、优秀同仁的报告、讲座及同课异构,我认真领悟、借鉴、创新,不断将丰富的知识及经验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为了促进自己不断地学习与进步,我还参加了今年宿州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知识也丰富了不少,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知识不熟练,稍有欠缺,这一

点给了我很大的警示。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站稳脚跟,实现自身价值,但总是想法多于实践,以各种理由来搪塞自己。我将铭记这次教训。 另外,我还利用有限的时间完善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汲取百家之长,结合自身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到了省评审组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明白存在的问题,既然是教学博客,不仅要与同行同事们交流,还要与学生互动,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的学习。经验来源于学生,还要运用到学生中去,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方法。 1、探索适合本地的讲练教学法 皖北地区学生普遍起点低,基础差,高一学生仍然停留在“画图”、“翻纸牌”阶段,甚至部分农村学生没有或很少接触计算机。试想,连最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都不具备,那么非零起点(粤教版)教材上所涉及的“活动”等就无异于“空中楼阁”。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教学方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讲多练”,“边讲边练”。“边讲边练”可以完全满足“多讲多练”的全部要求,并且和“45分钟”不发生冲突——教师理论上可以“讲”组45分钟,学生也可以“练”够45分钟! 2、充分发挥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的优点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吴江市盛泽中学信息技术备课组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基本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基本要求(试行)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制订以下教学常规,是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一种规范和指导,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运用。 一、讲授课 信息技术讲授课应体现新课程理念,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讲授课一般包括:导入、正课、练习(活动)、小结四个环节。 1.复习引入: 引入新课方法很多,如复习相关旧知识引入、创设信息技术发展情景引入、创设问题情景引入等。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都应注意,充分利用新课的引入过程,提供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的支撑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迅速进入状态。 2.新课讲授: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亲历知识与技术的形成过程,“亲历”过程是技术类课程的特色,这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实施的过程要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统一。 对于知识体系,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将一节课内容根据层次特点分成若干个小块进行教学,讲完一个小块后,及

时安排讲解例题、练习、分组实践、独立思考等,如此反复直到本节课新知讲授完成。 提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恰当组织分组学习,关注分组学习的实效性,使其真正产生“感染的行为”和竞争的努力;对学生耐心倾听,鼓励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3.课堂小结: 一节课讲完时根据教材内容可分别由教师进行、学生单独进行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提高。对有些教学内容还可以继续拓展,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问题。 二、活动课 活动课也是技术类课程特点,信息技术学科的活动课应以“任务驱动”作为核心方法,讲练评结合作为基本环节。 在活动课中注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活动还应有利于使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这就要求“任务”设计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并且还要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出若干个难度不同的“任务”,或者任务本身有一定的弹性。 讲,就是布置“任务”活动内容、规则、方法,还可以讲授有关背景材料以及知识基础;练,就是学生或单独或分组进行实践,练的过程应关注同学之间的协作与竞争,避免单纯“技能”训练的指导思想,而是关注“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及合作意识的形成;评,就是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给学生以激励以及方向的引导,保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最新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章试题

第一二章月考试题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 B.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就是有声卡的计算机系统 C.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技术把多媒体综合一体化,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 D.多媒体技术要求各种媒体都必须数字化 2.李老师为讲解力学,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体用PowerPoint制作成课件。这种为表现某一主题将多种媒体组织在一起的形式,主要体现了多媒体的什么特征 ( ) A.交互性 B.集成性 C.可传递性 D.大容量存储技术 3.社会生活中的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多,下列产品中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的有 ( ) ①可拍照彩屏手机②MP3音乐播放器③数码摄像机④可以发声的电子词 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多媒体”,可以认为是 ( ) A.磁带、磁盘、光盘等实体 B.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载体 C.多媒体计算机、手机等设备 D.因特网、Photoshop 5.现在网上可以360度的浏览故宫博物馆,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知其内部的方位和物品,这主要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中的 ( ) A.视频压缩 B.虚拟现实 C.智能化 D.图像压缩 6.晓钧打算寒假期间上网下载影片美美的饱看—番,以下类型属于影片格式的是( ) A.HTML B,JPG C.SWF D.RM 7.编辑一张图片时,分别以不同的格式保存为三个文件pic.bmp、pic.jpg、pic.gif,这三个文件的大小是 ( ) A.pic.bmp最大 B.pic.jpg最大 C.pic.gif最大 D.一样大

8.小辉为了制作《校庆宣传》多媒体作品,收集整理了许多素材,具体如下表所示,现要对序号①、②、③、④里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则所需要的处理工具软件分别 是 ( ) ①会声会影②GoldWave ③Photoshop ④Flash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9.以下说法不属于衡量压缩技术好坏的技术标准的是 ( ) A.压缩比要大 B.算法要简单 C.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要 快 D.没有失真 10.配置一台多媒体计算机,除主机外下列设备中一般应选配的是 ( ) ①声卡②视频采集卡③Modem ④音箱⑤CD-ROM驱动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1.小明用Windows提供的录音机程序录制了一分钟左右的歌曲并保存为“中国共青团团歌.wav”,发现存储占用的空间较大,于是他用GoldWave对“中国共青团团歌.wav”进行了格式转换,转换前后的文件信息如下图所示,请问小明采用的是什么压缩,压缩比大约为多少 ( ) A.有损压缩,11 B.无损压缩,9 C.有损压缩,9 D.无损压缩,11 12.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刘晖要到灵秀山上收集石狮植被的生长状况等资料,并制作一份演示文稿作品。他应恰当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 ) A.扫描仪、数码摄像机 B.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C.胶卷相机、数码摄像机、视频采集卡 D.胶卷相机、模拟摄像机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信息与信息技术-1 课程内容:教科版第1.1节和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2.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价值性、时效性、可伪性、共享性、依附性等。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4.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课标条目: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基础要求: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能结合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件要求:计算机教室、教室 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答案:C 2.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这说明信息具有( ) A.载体依附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真伪性 答案:A 3.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 )信息技术革命,其中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C 4.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向( )方向进一步发展。 A.商业化 B.大众化 C.人性化 D.人性化和大众化 答案:D 5.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 B.青少年不用学习信息技术,只要一心读书就行 C.青少年不能过度崇拜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排斥信息技术 D.青少年学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答案:B 网络信息检索-3 课程内容:教科版的2.2和2.4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2.描述“全文搜索”、“目录索引搜索”和“在线数据库检索”的区别。 3.知道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的功能区别。 4.能够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 课标条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基础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对于信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知道如何从要搜素的信息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摘要: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关键词:兴趣主题德育 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我认为首先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而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只是对计算机作为娱乐工具的兴趣,他们热衷于玩游戏、上网等,而对教师传授的教材上的知识却不太感兴趣。对于这种现

象,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二、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

信息技术基础试题

信息技术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信息的编程加工里面()是编程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A.算法设计B.界面设计C.代码编写D.调试运行 2、小红同学在做一份电子报刊时,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是()过程。 A.信息的存储 B.信息的收集C.信息的传递D.信息的处理 3、班里开元旦晚会,班主任让小文找一首歌曲“北国之春”,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小文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进入baidu的全文搜索引擎网页,输入关键词“音乐” B.进入baidu的全文搜索引擎网页,输入关键词“北国之春” C.进入baidu的全文搜索引擎网页,输入关键词“歌曲” D.进入baidu的全文搜索引擎网页,输入关键词“歌曲北国之春” 4、以下工具哪个不属于音频信息采集、加工的工具?() A.录音机B.超级音频解霸 C.Photoshop D.GoldWave 5、信息技术是指()。 A. 网络技术 B. 计算机技术 C. 多媒体技术 D. 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术 6、小玉同学给她的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这是()过程。 A.信息的存储 B.信息的加工C.信息的传递D.信息的收集 7、“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兵不厌诈”表明了信息的() A.共享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 8、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标记 B.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 C.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磁盘、网络等媒介传播、扩散 D. 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和破坏性 9、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版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法律保护的计算机软件不能随便复制 B. 计算机软件受法律保护是多余的 C. 正版软件太贵,软件能复制就不必购买 D. 正版软件只要解密就能随便复制 10、李明同学在网上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想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以下()操作能正确的帮助他实现图片的下载。 A.直接单击鼠标左键B.右击,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 C.双击鼠标左键D.双击鼠标右键 11、班主任想开一个有关“弘扬奥运精神”的主题班会,现在他手里有一张有关奥运的光盘,但是他只想要其中的一个片段,你会利用()软件把这片段截取出来。 A.超级解霸B.ACDSEE C.Winamp D.Media Player 12、下列选项中,()不是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A.破坏性B.传染性C.免疫性D.隐蔽性 13、关于上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浏览网页要选择有益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doc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 篇一 1.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 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 学情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

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1.1 信息的含义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在我们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学考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部分: 1.【单选】在Windows菜单中,如果某项菜单呈现灰色,表示此项菜单(B ) A. 永远不可用 B. 暂时不可用 C. 正在使用 D. 等待操作 正确答案是:B 2.【单选】在Windows中,打开快捷菜单的操作为(B ) A. 单击左键 B. 单击右键 C. 单击中键 D. 双击左键 正确答案是:B 3.【单选】建立文件夹的目的是(C ) A. 更好的利用磁盘空间 B. 节省磁盘空间 C. 分类存放文件,更好的管理文件 D. 加快计算机存取文件速度 正确答案是:C 4.【单选】在Windows中,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B )组成 A. 次文件名 B. 扩展名 C. 别名 D. 学名 正确答案是:B 5.【单选】Windows7启动后所呈现的屏幕画面称为(D) A. 窗口 B. 我的电脑 C. 图标 D. 桌面 正确答案是:D 6.【单选】鼠标的双击操作是指(C ) A. 按一次鼠标左键 B. 按两次鼠标右键 C. 连续快速地按下并释放两次鼠标左键 D. 按住鼠标按钮,移动鼠标至其它位置后再释放鼠标按钮 正确答案是:C 7.【单选】在下列软件中,属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是(A)。 A. Windows 7 B. Word 2010 C. Excel 2010 D. Powerpint 2010 正确答案是:A 8.【单选】从扩展名来看,以下文件属于音乐文件的是(A ) A. WAV B. BMP C. TXT D. GIF 正确答案是:A 9.【单选】将文件放入回收站意味着(C ) A. 文件已坏,不能用 B. 垃圾文件不能再用 C. 文件被临时删除 D. 文件被永远删除 正确答案是:C 10.【单选】在Windows中,窗口的最小化是指(B ) A. 窗口只占用一小块屏幕区域 B. 窗口缩小到任务栏上 C. 窗口关闭 D. 窗口只显示标题栏 1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注:以下所有考点,要求理解+背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中国古代信息传播方式有:信鸽传书、烽火告急、结绳记事等。 二、信息定义的不同观点: 1、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3、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三、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四、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五、什么是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3、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六、信息技术包括的四大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七、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八、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九、信息技术对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十、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 2、信息犯罪 3、信息污染 4、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十一、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一、获取信息需要经历的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二、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等 三、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四、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类搜索引擎的应用(观看提供的Flash动画) 五、搜索时怎样用好关键词? 1、提炼关键词:提炼最具有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添加关键词 3、用好逻辑符号:“AND” 、“OR”、“NOT”、“+”、“-”、“&” 、“^” 4、强制搜索:添加英文双引号“” 五、常见下载文件的类型: 1、音频(.mp3) 2、视频(.avi)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一、课题的界定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借助学生报名及平时的考查产生“层次”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深刻的了解情况下,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并产生相应的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尽可能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兴趣小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问题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差异。①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以至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不重视,把它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②学习条件各不相同,条件好的学生,自己家里已经购置了电脑。而另外的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机会接触电脑外,没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③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④学生自身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我们认为:传统的班级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是平等对待学生,实则由于“一刀切”,势必造成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的现象,这恰恰是机会的不均等。现代教育学认为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照顾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适应他们不同的情况和要求,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实施的过程施以相应的心理教育,能将分组教学给各类学生带来的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如学业优秀学生的易产生优异感以致骄傲自满﹑学业落后学生的易有失落感以致自暴自弃等负面影响降至最低。2、我校的情况 作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我校学生们肩负着考大学的重任。虽然学校按课程设置每周都有安排信息课,但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并没有真正去重视它,实行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校的学生们来自我县的各个乡镇,信息能力起点也不一样,对信息技术课实行分层教学,有助于针对于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三、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教会全体学生,这体现了课改“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的新理念。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英国现代教育学家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说“一些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尽可能达到最高的个人发展”。这为我们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