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练习(二)

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练习(二)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二)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练高考

1.(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19)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

4.(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4)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15年北京卷26)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6.(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39)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

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二.练模拟

1.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习俗。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人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传统习俗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在世代相传中保持不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歌曲《红高粱》《大宅门》等多部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②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有价值的文化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重阳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一起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它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民族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媒体人员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闻传媒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②关注百姓需求就是文化的主旋律

③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新闻媒体的责任④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必须坚持正面报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七个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

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④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电影《捉妖记》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

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结合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

原因在于:()

①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③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④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三.练热点

1.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16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就是要在确保文化遗产安全和保护前提下,使得文化遗产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这利于()

①丰富文化创新的源泉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④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大型古装历史剧《芈月传》热播之后,剧重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的服饰和发型等大通网友吐槽“艳俗”、“穿越唐宋明清”,甚至有网友表示,以后这类古装剧必须在后面加个说明:本剧过于夸张的服饰和发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材料启示我们()

A.历史剧创作应尊重我国传统文化,避免夸张和虚构

B.历史剧创作应超越历史、尽情演绎,力求剧情生动

C.历史剧创作必须在继承中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D.历史剧创作需要立足社会现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3.中国旅游研究院等部门在公布的《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中指出,中国游客在礼仪方面与境外

目的地存在较大冲突。海外居民认为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乱扔垃圾、闯红灯、围观起哄、插队、抢座和践踏花草、小孩随地大小便等。下列对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行为的网评,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等差异,产生不同行为是正常的

②游客代表国家形象,理应提高自身素质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出游地所在国的文化习俗

④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处事行为有差异,但文明的客观标准是一致的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2016午1月26日,“文化点亮世界”系列活动在京启动,此次活动计划利用四年时间,每两月聚焦一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让中国文化真正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外城市进入中国大众视野。开展此系列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文化传承与保护,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推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促进世界文化逐步同一

③带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壮大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5.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大陆访问团。习近平指出,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才能不断拉近两岸同胞的认知,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

淌融彼此之间的隔阂,加强心灵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是因为()

①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基②中华文化是由海峡两岸文化组成的

③文化认同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④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5月l1日,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朱晓东宣布了2016、年文化遗产日主题和口号。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五个口号分别是:“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最美乡愁”,“避暑山庄和合承德”。并于2016年6月11日文化遗产日当天.在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举行盛大的保护文化遗产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意义。(9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