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气候及旱涝灾害

安徽气候及旱涝灾害

安徽气候及旱涝灾害
安徽气候及旱涝灾害

安徽气候及旱涝灾害

第一节、基本省情第二节、安徽气候概况

第三节、洪涝灾害第四节、干旱灾害

第五节、气候资源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第一节基本省情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腹地,介于东经114 °54'至119°31'、北纬29°41'至34°38',南北长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面积13.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境内西部天柱山,古称霍山,三千年前,周武王封天柱山地区为“皖国”,霍山也称“皖山”,故安徽简称“皖”。清代设省,取安庆和徽州两地的首字为省名,是谓“安徽”。

我省除西部大别山脉和南部黄山山脉地势较高外,其余大部分为海拔15─4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长江、淮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其中,天然地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淮之间和江南三部分。淮北面积4.0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平原;江淮之间4.89万平方公里,西部是大别山区,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地带;江南面积3.09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低山和丘陵,中部为黄山山脉莲花峰海拔1860 米,是境内最高山峰。综观全省,丘岗和中低山地8.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7%;平原4.35万平方公里,占31%;水面和其它用地1.11万平方公里,占8%。可谓“六山一水三分田”,是一个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的省份。

我省主要属长江、淮河流域,只有东南小部分地区属新安江流域。长江流经本省416公里,淮河流经本省约400公里,新安江在本省境内159公里。长江、淮河沿岸湖泊不多,本省第一大湖─巢湖,面积778平方公里。淮河因河床高,坡降小,支流多,周边地区夏季降水集中,易发洪水,而长江洪水的频数相对较小。

我省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大省之一,现有耕地429.1万公顷,合6436.68万亩(1995年数,下同)。其中水田185.76万公顷(2786.4万亩),旱地243.35万公顷(3650.3万亩)。淮河以北耕地面积约占全省耕地的二分之一,主要是旱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红薯、高梁为主,淮河沿岸洼地种植水稻。经济作物以棉花、烟草为主,麻类、甜菜次之。北部的肖县、砀山是水果生产基地。淮河以南的耕地主要是水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次之,长江沿岸和巢湖地区是我国主要稻米产区之一。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麻类为主。

我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茶园面积约150万亩,主要产地在皖西和皖南。

我省森林资源较丰富,皖南黄山和皖西大别山区是我省主要林区,生产杉、松。大别山还盛产栓皮栎。我省也是毛竹产地之一。林业产品有茶油、桐油、桕油、生漆。中药材有霍山石斛、滁县菊花、亳县白芍等。

我省淡水面积1800万亩,渔业也较发达,主要在长江沿岸,长江的鲥鱼、螃蟹,蚌埠的哈蜊,巢湖的银鱼,闻名省内外。

我省矿产资源丰富。淮南、淮北煤田是我国的大煤田之一;马鞍山铁矿、硫铁矿,繁昌铁矿,铜陵铜矿也较丰富。我省已成为全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的生产基地和轻工大省之一。传统的手工业有微墨、歙砚、宣纸、宣笔和芜湖铁画等。

我省水力资源蕴藏量188万千瓦,正在开发之中。我省交通四通八达。航空可直通北京、广州、上海各大城市;铁路有京九、京沪、皖赣、合九、淮南、宁芜、芜铜等线;公路有合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沟通全省各地的公路网;内河航运首推长江,四季可通大轮,沿江有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港口,上溯重庆等地,下可直通海外。水轮航线以淮河最长,上可达河南省淮滨等,下通大运河。

我省山川秀美,风景名胜众多。有奇松、怪石、云海而驰名中外的黄山,有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有西汉时期汉武帝登临祭岳的天柱山,有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还有滁县的琅岈山、马鞍山的采石矶等。

到1995年止,安徽省人口6000万,其中农业人口4956万。

第二节安徽气候概况

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在中国气候区划中,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综观而论,安徽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充沛的光、热、水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但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南北冷暖气团交绥频繁,天气多变,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常有旱、涝、风、冻、霜、雹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一、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十分典型的国家。季风影响的区域从大兴安岭北段直到南海群岛。我省处在中纬地带,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冬季,在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控制和影响下,常有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侵袭,天气寒冷,偏北风较多,雨雪较少。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全省大部为20─50天,喜凉作物可以安全越冬。夏季,大陆热低压形成,增温明显,同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达到鼎盛时期,我省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天气炎热,雨水充沛,光照丰富,光、热、水条件配合良好,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春季是由冬转夏的过渡季节,气旋活动频繁,风向多变,对流性天气较多。秋季则是由夏转冬的过渡季节,东海洋面常有分裂小高压盘据,偏东风较多。我省各地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的气候明显。若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那么我省各地四季分配大致是:春秋各2个月,夏冬各4个月,冬夏长,春秋短。因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淮北冬长于夏,江南则夏长于冬。季节的开始日期,春夏先南后北,秋冬先北后南,前后约差5─15天,春季差别最大,夏季差别最小。

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1~4℃之间,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28~29℃左右,年较差各地小于30℃,所以大陆性气候不明显。除少数年份外,一般寒期和酷热期较短促。全省年降水量在750─1700毫米之间,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等特点。淮北一般在900毫米以下,江南、沿江西部和大别山区在1200毫米以上,1000毫米的等雨量线横贯江淮丘陵中部。山区降水一般随高度增加,黄山光明顶年平均雨量达2300毫米。从全国降水量分布图上看,我省雨量比较适中,一般年份都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4、5月是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南北气流相互争雄,进退不定,锋面带南北移动,气

旋活动频繁,天气气候变化无常,因此,时冷时暖、时雨时晴是我省春季气候的一大特色。春季气温上升不稳定,日际变化大,春温低于秋温,春雨多于秋雨。3、4、5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38%,自北而南增大。江南雨季来得早,全年雨量集中期在4、5、6三个月,沿江西部、屯溪、祁门一带春雨甚至多于夏雨。春温低、春雨多,特别是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对早稻及棉花等春播作物的苗期生长不利。秋季,除地面常有冷高压盘据外,高空仍有副热带暖高压维持,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秋高气爽,晴好天气多。秋季9─11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5─20%左右,南北差异不大。因此,我省各地常出现夹秋旱和秋旱。少数年份,在夏季风撤退和冬季风加强过程中,气旋、锋面,带来的秋风秋雨,对秋收秋种不利。

四、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梅雨的形成和强弱,与副热带高压、青臧高压、西南季风以及西风带长波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由于每年这些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强度、进退时早和快慢等都不一样,致使每年梅雨到来的迟早、长短和雨量多寡差异很大。一般我省入梅期在6月中旬(平均在6月16日),出梅在7月上旬未(平均在7月10日),梅雨期近一个月(平均25天)。最早入梅在5月18日(1991年),最迟出梅在7月31日(1954年)。梅雨期最长为(1954年)达57天,梅雨量超过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2倍,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1958、1959、1966、1967、1978和1994等年,由于梅雨期很短或者空梅,造成了严重干旱乃至百年未见的大旱。可见梅雨量的多寡与我省旱涝灾害及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大。

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是雨带由南而北缓行的结果。我省夏雨集中的程度由南向北逐渐加大,6、7、8三个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3─60%。沿江、江南春、夏雨量几乎相当,江淮之间夏雨占40─50%,淮北大多数地区占50%以上。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需水量大,夏雨集中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过于集中,雨量过大,则易出现涝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危害。

第三节洪涝灾害

旱涝是我省自然灾害中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旱涝的成因很复杂,与气候情况、地理条件、水利设施、土壤结构以及作物布局及其在不同生育期抗旱耐涝的能力等均有关系。降水的多少是形成旱涝的主要因素,而成灾与否和严重程度,则与水利设施有很大关系。

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我省旱涝灾害特点是:出现频繁、危害严重、旱涝交织、旱多于涝、涝灾重于旱灾。

一、洪涝概况洪涝是由于降水集中、强度大造成的。一般说来,日降水量≥200毫米,或者2─3天降水量≥300毫米,不论其它条件如何,都会出现水涝。强降水持续时间愈长,复盖范围愈大,洪涝就愈严重。洪涝主要发生在汛期,梅雨期最为频繁。春、秋季也会出现内涝,一般称为涝渍或渍。春季涝渍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连阴雨,造成田间积水,影响小麦和油菜的后期生长,沿江西部、江淮之间的六安、庐江等地以及淮北南部和沿淮一带是多发地区。春季涝渍主要在4月下旬到5月,沿江西部安庆一带,5月份是全年出现涝渍最多的时段之一。但我省春季发生大涝的可能性很小,江淮之间大部分地区和沿江东部基本没有出现过。秋季涝渍各地都较少。比较而言,淮北和沿淮东部的宿县、泗县、蚌埠等地出现的次数较多。80年代以来,秋季涝渍相对比较频繁。1996年10月底至11月16日,我省出现长达19天的连阴雨,强降水中心位于沿淮淮北,10月30、31日和11月7日沿淮淮北先后出现大范围暴雨,导致淮河干流水位上涨。11月

7日王家坝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0日7时出现28.60米的最高水位(距汛期保证水位仅差6厘米),发生了50年来罕见的秋汛。临近冬季,数万人上堤防汛,这在淮河防汛史上尚属首次。一年中夏涝最易发生,特别是大涝和特大涝,主要集中在夏季。夏涝的时间从南向北推进,沿江江南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江淮之间在7月,淮北在7─8月,这和我国东部汛期主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相吻合。易涝的区域主要在沿淮淮北和沿江西部的安庆一带。合肥是洪涝灾害最少的地区。全省性的大涝、特大涝约15年一遇。50年代以来,全省范围的涝年有1954、1969、1991和1996年等。各个自然区发生涝年的机遇,沿淮淮北和沿江江南为3─4年一遇,其中沿江西部2─3年一遇;江淮之间大部和淮北北部及宣郎广地区4-6年一遇;江淮中部9─10一遇;合肥地区10─15年一遇。山区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差别明显,加上山高谷深,水流迅速聚集,常有山洪爆发,发生内涝的机率更大。但洪水一般维持时间较短,影响范围较小。

二、洪涝成因

造成我省大涝的主要原因是梅雨反常,我省几次特大洪涝都是因为梅雨期特别长,梅雨量特别多,降水集中,暴雨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而造成的。

梅雨反常的环流条件是:亚洲及西北太平洋上空形势比较稳定,我省上空长期处于冷暖空气交锋区。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脊线较长时期保持在有利向我省输送水汽的最佳强度和位置(脊线约在18─25°N,西脊点约在100─120°E);亚洲中高纬往往维持阻塞高压,经向环流显著;而中纬度环流比较平直,无强冷空气南侵,小波动频频东传影响我省。在这种形势下,梅雨锋长期静止或摆动于长江中下游,低压扰动不断东传;高空槽东移过程中,如湘、鄂、赣西一带低空西南风常在12米/秒以上,急流中心前方气流辐合比较强,最易在江淮流域引发次天气尺度系统,从而造成暴雨或大暴雨。当这种环流形势长期稳定维持时,相应雨带也稳定于江淮流域,造成我省大范围历时长的严重洪涝。如1954、1991及1996年等。

造成我省内涝的另一个原因,是台风低压深入我省,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不能顺利地移出,而是移速减慢,甚至停滞、打转,北方又有弱冷空气南下,加上多种尺度的天气系统迭加和地形影响,一些地方便可出现强度非常大的暴雨,我省日降雨量≥400毫米的特大暴雨,多是台风低压所为,形成局部严重水涝。如7504号台风,在滁县、来安、嘉山一带造成严重涝灾。

三、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严重程度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水利设施及作物的生长季节有关,造成的经济损失还与当地的经济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我省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54、1969、1991、1996年等梅雨汛期。

1954年6月4日入梅,7月30日出梅,梅雨期长达57天。梅雨期暴雨多、雨量大、范围广,出现了百年未有的大汛。5─7月降水总量:江淮之间和芜湖地区900─1300毫米,大别山区、安庆、池州和徽州等地区,一般均有1300─2000毫米,局部超过2000毫米。由于降水时间长、强度大,致使江河水位猛涨。安庆、芜湖段长江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931年),超过警戒水位长达100余天。沿淮淮北7月初进入雨季,8月下旬结束,持续近二个月,雨季之长,雨量之大也是历年未有。7─8月降水总量,一般都在600- 1000毫米,宿县1100毫米。淮河干流各段相继出现最高水位,正阳关和蚌埠等地最高水位部分超过历史最高水位。长江、淮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沿江、沿淮及其支流的不少地区,堤岸溃决,积水成涝,农田被淹,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据统计,全省受灾人口1500万人,受灾农田4573万亩,粮食减产39亿公斤,死亡2843人。

1991年我省再次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1991年5月18日入梅,7月12日出梅,梅雨期56天,只比1954年少一天。梅雨分二段:第一段(5月18日─6月20日),先后

出现强降水过程8次,16个区域性暴雨日;第二段(6月29日─7月12日),又出现8次强降水过程,共13个大面积暴雨日。暴雨强度大,雨势猛,日降雨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共10 天,比1954年多4天;复盖面积超过10个县市的大范围暴雨共5次,最大范围超过15个县市。从5月18日─7月12日的56天里,全省降雨量500 毫米以上的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63个县市),超过800毫米有7.7万平方公里(43个县市)超过1000毫米约2.3万平方公里(11个县市)。5─7月总降雨量,除淮北北部少数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在600─1300毫米,沿淮至沿江在900─1300毫米,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1991年洪涝与1954年不同的是,洪涝中心在沿淮至沿江。长历时、大面积的强降雨,致使淮河干流、沿淮湖泊洼地、两岸各支流和长江流域的滁河、巢湖及大中小水库水位暴涨。淮河、滁河连续出现超过或接近历史记录的大洪水,全省10个大水库有7个出现建库以来的最高水位。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巢湖闸出现建闸以来的最高水位。淮河干流连续出现三次洪峰,沿淮22个行蓄洪区,先后启用15个。淮河支流、湖泊洼地出现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水,16条中小河流出现建国以来最高水位,沿淮湖泊洼地最大滞蓄水量82亿立方米。滁河6月中旬至7月中旬,遭受两次特大洪水袭击,均超历史最高水位。巢湖内洪历史罕见,巢湖正常湖面为778平方公里,由于沿湖圩口大都溃破,湖面增至1240平方公里。1991年洪涝另一个特点是,雨季来得特别早,猝不及防。5月18日全省范围出现暴雨、大暴雨,淮河以南梅雨提早近一个月,淮北雨季提早40─50 天。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我省油菜、小麦成熟、收割期,突如其来的强降水,使麦收区绝大部分未来得及收割,造成严重减产乃至绝收。据统计,1991年夏秋两季农作物受灾面积8759.43万亩,其中成灾8008.68万亩,绝收2792. 17万亩,全年粮食减产109亿公斤,受灾人口4314.7万人,死亡921人,直接经济损失275.3亿元。

1996年是继1991年大水后的又一严重洪涝灾害年。其严重程度仅次于1954年和1991年。1996年6月2日入梅,7月22日出梅,梅雨期长达50天。是50年代以来的第三个长梅雨年。梅雨可分三段,分别在6月2─11日、6月15─20日、6月23─7月22日。1996年梅雨突出特点是,雨带不稳定,时南时北,反复在我省摆动,暴雨、大暴雨覆盖范围广,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日数多。6月份大暴雨主要集中在沿江西部和江南南部,7月份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区、沿江西部。区域性大暴雨主要在江南南部、沿江西部和淮北。1996年梅雨量:江北和江南东部400─800毫米,大别山区、沿江。江南南部1000─1800毫米。其中沿江西部和江南南部大部分县市超过1954年和1991年,大别山区超过1954年。50余天的梅雨期内频繁的暴雨、大暴雨反复在我省南北扫荡,致使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内涝和洪涝,其中江南南部、大别山区和淮北宿县等地区受灾最重,淮河干流王家坝出现三次洪峰。据统计,全省68个县市中40个县市不同程度受灾,15个县市受淹,受淹农田77.36万公顷,绝收11.73万公顷,受灾人口1025万人,死亡108人,直接经济损失116.8亿元。

自古以来,洪水一直是人类的最大威胁,特大洪水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据联合国救灾部门统计,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及人员伤亡,在15种自然灾害中居首位。我省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夏半年主雨带经常滞留的地区,大部分年份都有不同程度内涝和洪涝,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第四节干旱灾害

一、干旱概况我省干旱主要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的,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春旱,北多南少,沿江、江南很少出现春旱;淮北北部是我省最易出现严重春旱的地区,干旱的频率比夏旱还高。夏旱,山区和淮北北部较少,其它地区比较容易出现,但严重的夏旱以淮北南部、沿淮和江淮之间北部最多。秋旱,全省均易出现,相对而言,严重的秋旱在沿江江南和皖南山区最易出现。冬旱,淮北北部最易发生,沿江江南和江淮之间南部,最少冬旱。干旱主要对农作物直接造成影响,所以夏旱危害最大。夏旱主要是梅雨量偏少造成的,百年难遇的特大干旱与空梅或梅期特别短、梅雨量异常偏少紧密相关。干旱常常出现季节连旱,如伏秋连旱、冬春连旱,甚至四季连旱。干旱还有数年连旱的严重情况。如六十年代的1966─1968年,全省大部分地区连续三年严重干旱。六十年代我省干旱最频繁,进入九十年代干旱有增加的趋势。全省旱年的机遇大部分地区2─3年一遇,淮北北部2年左右一遇,大别山区及江南东部3─4年一遇,全省性严重干旱5年左右一遇。干旱发生频数比涝年大得多,除少数年份外,我省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干旱的地区。既使在大水年,象1954年、1991年雨季结束后,也出现较严重的秋旱。五十年代以来,全省性的严重干旱年份有1966、1978、1994年等。

二、干旱期的环流特点

各个季节发生干旱的天气形势是不相同的。造成我省夏季持续干旱的500百帕环流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类:

1、副高西伸控制我省;

2、大陆高压东进控制我省;

3、大陆高压东进与副高合并,形成东西向带状高压控制我省。

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内是暖气团,盛行下沉气流,在对流层中下层有明显的逆温层,因此在副高控制下天气晴热。当它在某地区长期维持,便造成干旱。一种情况,是初夏副高位置偏南,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华南至江南地区交汇,主雨带相应位于华南至江南一带。由于副高稳定,迟迟不能北跳,江淮入梅偏迟。副高一旦北跳,紧接着再度加强西伸,迅速完成第二次季节性北跳,相应的主雨带只在江淮地区作短暂停留,迅速移到黄淮乃至华北地区,我省出现空梅或梅雨期很短。之后,我省处在副高控制下,晴热少雨而发生伏旱。副高控制的时间愈长,干旱愈重。还有一种情况,夏季副高明显偏弱,呈椭圆状分布,位置异常偏东,华东沿海常维持一低压槽,江淮流域处在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下,中高纬西伯利亚鄂海地区无明显阻塞高压维持。在这种形势下,我省天气晴朗少雨,无明显高温酷暑。有时随副高短暂加强西伸,常出现过程性降水。这种情况,旱情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危害较轻。

三、干旱灾害

干旱是时空尺度较大的环流系统造成的,是一个缓慢加剧的过程,对农作物直接造成危害。干旱造成的危害和作物的生长季节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作物孕穗阶段出现的“卡脖子旱”危害较大。作物在孕穗期,对水分最敏感,如果出现干旱,常使作物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空粒显著增加,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至于数月、数季乃至数年的连旱,江河水位下降,河湖库塘干涸,农业灌溉无水源可用,农田干裂,庄稼枯死,粮食油料等大量减产。更严重者,农村人畜饮水都发生因难,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用水受限,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危害不亚于洪涝,我省发生的几次严重的干旱都造成巨大危害。

1978年是我省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年。自三月中旬以后,月月少雨,干旱持续发展,范围波及全省,灾害之重,范围之广为近百年所未有。全省年雨量:沿淮淮北、江淮之间大部、芜湖地区400─700毫米,砀山、泾县、大别山区以及安庆、池州、徽州等地区700─1100毫米。与历年平均值相比:除砀山偏多1成外,其余地区偏少3─5成,蚌埠、寿县、芜湖等地不及常年

一半。年内1、2月份雨量比较正常。自3月中旬以后,沿淮淮北雨水稀少,春旱严重。此时正值越冬作物生长需要大量水份之时,遇此严重干旱,对小麦、油菜产量影响较大,春播作物难播种或出苗不齐。江淮之间大部分地区雨量偏少,旱情较为明显,给水稻栽插造成一定困难。沿江江南雨水尚较调匀。进入夏季,我省常受弱冷高压控制,晴天少雨。直至6月下旬,副热带高压迅速北抬跳过江南,雨区随之北移,23─25日先后在江淮之间和沿淮淮北下一场大到暴雨。雨后,副高很快控制华东地区,天气晴热,形成“空梅”,我省提前半个月进入盛夏,旱情迅速蔓延全省。6─7月沿江一带降雨量仅为常年3成左右,芜湖、安庆、屯溪等地两个月雨量不足100毫米,为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小值。6─8月份淮河以南各地雨量大都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600─800毫米,是降水量的4倍,旱情大大加剧。盛夏季节,又无台风影响我省,反而在多个台风转向后,大陆高压迅速加强东移,与副高合并控制我省,每次都出现10天左右的高温干热天气,使旱情越来越重,特别是淮河以南地区,旱情尤甚。9─10月份,各地仍以晴天为主,降水稀少,秋旱严重,影响秋播作物播种和出苗。11月份出现多次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旱情略有缓解。12月份全省受高压控制,以情天为主,旱情继续。1978年,淮北是春旱;夏旱加冬旱,沿江江南夏、秋、冬连旱;江淮之间从春到冬全年连旱。由于持续降水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各地除沿江、沿湖低洼地区外,不少地方河塘干涸,水源枯渴,大型水库均已见底,无水可放,长江水位大落,涵闸断流,大片农田干裂,秋季作物因断水大部枯死,水稻、棉花等作物因旱而大幅度减产,全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县市人畜吃水极为困难。

1994年,我省发生了仅次于1978年的严重旱灾。淮北春夏连旱,全省的夏伏旱是5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年,秋季全省又出现了两段短时干旱。1994年6月6日受华南雨带的影响,我省江南南部入梅。6月28日出梅。梅雨主要落在江南,而沿江、江淮之间主要受北方南下冷空气影响,为过程性降水,实属“空梅”。出梅后,各地降水稀少,高温酷暑,蒸发量大,土壤墒情急剧下降,江北地区旱情迅速发展,淮北地区尤为严重,至7月中旬初,全省受旱面积4100万亩,严重受旱2430万亩,死苗面积近百万亩。7月12日起,全省普遍降雨,旱情一度缓解。7月下旬起,我省再次出现高温酷热天气,我省东部旱情日趋严重,滁县、合肥、巢湖、宣城等地区,一些小型河塘、水库干涸,田地干裂,人畜饮水发生困难。进入8月份,全省降水稀少,干旱持续发展。至8月中旬,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945万亩,占在地作物的78%、成灾面积3590万亩,其中重灾1266万亩,1258万亩基本绝收。受灾人叽叽喳喳600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75%,因高温引发的各种疾病人数112万,520万人和100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

下表是我省1953-1996年的旱涝等级统计,共分5级,1级为大旱,2级为偏旱,3级为正常,4级为偏涝,5级为大涝(标准及统计表由省气候中心提供)。

1953─1996年旱涝等级统计表

第五节气候资源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及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研究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农业生产趋利避害与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许多专家学者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十分关注。据省农气中心研究(《安徽农业气候资源近40年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减灾与发展,2,1997)表明:五十年代安徽偏冷,但光和水份资源丰富;六十至七十年代雨水偏少,光热水组合不尽合理;八十年代温度偏低,冬暖夏凉,光照不足,气候生产力偏低,但光热水组合较好。

一、温度及热量条件变化特征

1、温度变化

安徽省历年年平均气温淮北及皖南和皖西山区为14~15℃,江淮之间15~16℃,沿江江南为16~17℃,年际间在0.0~1.5℃之间波动。四十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五十年代(1953-1960年)比历年平均偏低0.19℃,六十年代(1961-1970年)偏高0.26℃,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温度距平为负值,七十年代后期温度偏高,八十年代全省年平均温度比历年平均偏低0.12℃。不同年代温度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夏季,六十年代夏季温度比历年平均值偏高0.45℃,八十年代夏季偏低0.42℃,说明八十年代夏季变凉的趋势很明显;冬季温度以五十年代最低,七十年代较暖,八十年代有偏暖的趋势,但与历年平均值的差异很小;春、秋季五十年代偏低,其他年代差异不明显。

2、热量条件变化

除温度以外,表示热量条件的指标有积温、无霜期、≥0℃及 0℃的天数等。积温年际波动是引起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0℃、5℃、10℃的界限温度积温可分别表示农业活动期、作物生长期、喜温作物生长期可利用的热量条件。安徽省≥0℃的积温在5100~6100℃·日之间,其年际波动在500~700℃·日。五十年代年际间波动较大,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后期积温距平为正值,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期积温逐年减少,说明这个时期热量条件逐渐变差。七十年代后期积温比历年平均高;进入八十年代由于夏季转凉,高温时间缩短,导致积温不足。≥10℃的积温年累积值的年际波动与≥0℃、≥5℃的积温变化有一定差异,在六十年代以前偏少,七十年代偏多,而八年代则处于相对偏少时期。不同季节积温年际变化是:夏季(6-8月)≥0℃积温,淮北及江淮之间七十年代初以后逐渐减少,八十年代几乎每年均小于历年平均值;沿江江南积温下降的幅度小一些,但也有减少的趋势。冬季与春、秋季积温,五十年代明显偏少,六、七十年代偏多,进入八十年代则明显偏多。说明八十年代以来呈冬暖夏凉趋势,这种趋势在淮北及江淮之间表现比较明显。

≥0℃天数、无霜期以及 0℃天数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热量条件的重要指标。统计分析表明,安徽省0℃天数及无霜期,五十及七十年代比历年平均值短6~9天,而不宜农业活动的 0℃的天数多5~7天;六十与八十年代 0℃的天数与无霜期均有所延长,八十年代 0℃天数平均延长11天。说明虽然八十年代积温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变长了,积温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温度强度降低所引起。八十年代冬季低温寒冷季节缩短,有利于农业生产及作物越冬。

二、降水及旱涝变化特征

1、年降水量的变化

安徽省年降水总量不同年份之间波动很大,大涝的1954年与大旱的1978年年降水量相差近3倍。四十年来全省经历了五十年代多水期、六十至七十年代少雨干旱期与八十年代雨水充足时期。五十年代年降水量比历年平均量偏多近100mm,六十至七十年代偏少60-70mm,八十年代则偏多60mm左右。从地域分布看,北部(沿淮淮北)地区六十年代后期以来雨水持续偏少,而南部(江淮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则从八十年代初进入多雨时期。不同季节降水的年际波动也相当大,夏季(6-8月)降水量与年降水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地域分布不一。北部七十年代以来夏季持续少雨,而南部则雨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五十、七十年代冬季全省多雨,六十、八十年代雨水偏少。春季八十年代以来降水偏少趋势明显,秋季则南北均呈增加的趋势。

2、旱涝变化

安徽省是一个旱涝多发地区,旱涝灾害平均2-3年一遇,全省性的旱涝4-5 年一遇。建国四十多年(至1990年)共发生全省性干旱7次、水涝3次,其中五十年代干旱2次、洪涝1次,六十年代干旱3次、洪涝1次,七十年代干旱1次,八十年代干旱1次、洪涝1次。沿淮淮北旱涝的频率均大于其他地区,且旱大于涝,沿江江南干旱发生频率小于洪涝灾害。六十年代是各地旱涝

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八十年代旱涝灾害也有增多的趋势,特别是涝灾增加趋势明显。

三、日照及太阳辐射变化特征

日照时数是衡量光照条件的主要指标。安徽省全年日照时数在1800~2500小时之间。其中北部可达2300~2500小时/年,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不足2000 小时/年。日照时数年际波动最大可达20%以上。七十年代以前全省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距平为正值,比常年平均值偏多400-600小时;1971年以后日照持续偏少,1971-1980年平均偏少近500小时,1981-1990年平均偏少300小时左右。

安徽省太阳辐射只有合肥站有实测资料,合肥站资料分析表明:太阳辐射总量历年平均在115.4千卡/cm2,其中1953-1960年、1961-1970年的平均值分别为123.2、124.3千卡/cm2,偏多7.8、8.9千卡/cm2。七十年代以后太阳辐射持续偏少,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偏少趋势明显,1981-1990年年辐射总量十年平均只有97.8千卡/cm2,平均偏少17.6千卡/cm2。太阳辐射量减少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造成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较大幅度下降。

四、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

估算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有多种,这里采用的是KassamWageningen法,综合考虑气候对作物的影响以及不同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动态过程。根据安徽省各地降水有效性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着重考虑降水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Y=Y1(1-Vi)100%式中的Y:气候生产潜力,Y1:光温生产潜力,Vi:作物i 生育时段降水引起的减产率:

Vi=Kyi(1-Pi/ETMi)(Pi<ETMi)Vi=Kmi(Pi/ETMi-1)(Pi>ETMi)其中Kyi、Kmi分别为作物缺水、水分过多时产量反应系数。ETMi:作物需水量,Pi:实际供水量Pi=Ri-Si Ri:降水量,Si:地表径流量

利用上述公式对全省四十年来逐年气候潜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全省气候生产潜力六十、七十年代偏高,八十年代明显偏低。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生产力过低,其光合生产力比历年平均值低294公斤/亩,比六十年代低471公斤/亩。气候生产力与光合生产力比值历年平均为0.54,六十年代平均是0.51,而八十年代为0.59,是比值最高的十年。说明八十年代的热量条件和雨水配合及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合理,只是由于太阳辐射减少使光合生产力下降过多,导致气候生产力偏低。因此,日照及太阳辐射不足,对八十年代及未来的农业发展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五、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八十年代以来安徽省呈冬暖夏凉趋势,降水偏多,日照不足,对作物生长及农业布局有较大影响。冬季温度偏高有利于夏收作物的安全越冬与冬季生长,但春季气温下降对越冬作物的春季生长不利,春季降水减少有利于减轻渍涝温害。因此,夏收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总体上向良性方向转化。夏季因高温日数减少,积温不断下降,不利于双季稻的栽培, 导致沿江江南及江淮之间南部地区双季稻面积有所减少,但有利于一季稻的生长。气候生产潜力因光照不足而明显减少,不利于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点,未来我省应改变生产方式和作物种植制度,适应农业气候资源变化。首先要充分利用冬暖夏凉的特点大力发展夏收作物,向北发展油菜和杂交油菜,扩大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种植面积。其次是适当减少双季稻的种植,增加高产稳产的一季稻面积。第三应采取间种、套种等方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光合利用率以弥补太阳辐射不足的影响。第四要大力兴修水利设施防御旱涝灾害,特别要警惕洪涝、内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第五要培育作物新品种,进一步推广新的农业栽培技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一、典例剖析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2为图1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图1 图2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 mm 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多(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解析:结合气候特征描述的一般思路,即从年均温高低、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据图中气温曲线来看,各月均温在20℃以上,说明全年高温;将各月降水量数值加起来,年降水在1 600 mm以上,说明年降水量大;从时间分配来看,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均匀,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旱 季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二、方法讲解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

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般从气温、降水、光照三个方面来分析。在高考中常以“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的设问形式来呈现。 1.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 ℃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 10 ℃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 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大于100 mm为丰富。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对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 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 ℃、降水量超过50 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 (4)光照特征:主要分析平均日照时数或年日照时数多少。其数值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天气状况,如云量大小,雾日或阴雨天多少等。 (5)风力、风向特征:主要分析某级别以上大风天气的多少(日数)以及季节分布、风向和风速情况等。 其答题思路为: 2.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昆山水文气象资料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气候资源丰富。但也因各年冬、夏季风进退早迟,强度不一,温度和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分布不均,旱涝、高温、大风、霜冻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根据近三十年(1980~2009年,下同)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6.1℃,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8.0℃。年平均降水量1133.3毫米,最多年降水量1522.4毫米,最少年降水量826.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24天,最多年降水日数144天,最少年降水日数9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74.8小时,最多年日照时数2307.4小时,最少年日照时数1643.4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5%。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初霜日11月13日,终霜日3月26日,年平均无霜日230天。年平均风速3.1米/秒,冬季盛行东北风~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 一、四季特征 春季(3~5月)气温逐步回升,雨水逐渐增多。春季平均气温14.7℃,平均降水量264.2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23.3%,平均日照时数503.1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25.5%,春季有时有“倒春寒”和连阴雨天气发生。 夏季(6~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平均气温26.6℃,夏季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历年平均有8.1天。夏季降水量平均为508.7毫米,比春季增加近一倍,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4.9%。初夏有一段集中降水时段,称为“梅雨期”,一般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末出梅。“梅雨期”过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进入盛夏高温天气,日照强烈,总日照为585.8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29.7%。8-9月台风季节,热带风暴(台风)造成大风、暴雨危害。 秋季(9-11月)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雨水减少,秋季平均气温为18.0℃,近五年来秋季气温持续偏高,平均值均在19.0℃以上。秋季总降水量平均207.6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8.3%,个别年份有秋旱发生。前期由于副热带高压势仍较强,有时出现“秋老虎”天气,但高温持续时间不长。后期由于冷空气开始活跃,气温明显下降。秋季总日照时数500.1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25.3%。 冬季(12月-次年2月)主要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冬季平均气温为5.0℃,各年差异较大,最高冬季平均气温达7.1℃,最低2.6℃。近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冬季出现暖冬机率增加,近十年来,冬季平均气温有8年高于历史平均值。冬季少雨,平均降水量148.8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3.1%。冬季总日照时数为400.7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20.3%。 二、气温 昆山近三十年平均气温为16.1℃,最高年平均气温17.8℃,出现在2007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4.6℃,出现在1980年,年际变幅达3.2℃。四季中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8..2℃,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3.7℃。由于气候变暖,统计最近十年的平均气温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升高了1.0℃,比八十年代则升高达2.0℃。夏季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数,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均仅2.7天,九十年代为6.9天,最近十年达14.8天,并多次出现极端最高气温38℃以上的酷热天气。如2007年7月24日-8月3日间连续11天的高温天气。相反,冬季常出现暖冬天气,冬季平均气温近十年比八十年代升高了2.0℃。 三、降水、湿度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133.3毫米,年际差异较大,最多年降水量达1522.4毫米(1991年),最少年降水量为826.1毫米(1992年),统计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的有十年,占三分之一,有五年的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04.9毫米,出现在1985年8月1日。统计全年暴雨日数(日降水量≥50 毫米)平均为2.9天,以6-8月出现次数最多。 统计全年总降水日数,历年平均为124天,最高年份1980年达144天,最少1995年仅99天。月降水日数最多的为6月份,1月为最少。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各年变化差异不大,最大84%(1984年),最小69%(2005年),日最小相对湿度极值为6%(1986年3月5日)。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正好与温度相反,一天中清晨气温出现最低时,往往是相对湿度最大时,反之亦然。 四、日照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题一: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哪种气候()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题二: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 夏季长 D. 大陆性强 题三: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主要表现在( ) A.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B. 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C.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 7月一般为气温的最高月 题四:洞庭湖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陆性特征明显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多特殊天气 题五:“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我国气候特征中的()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大陆性特征显著 题六:读“冬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 图中冬季风②吹向() A. 印度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题七: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原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地势西高东低 题八:《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一种重要食材—蜂蜜,抚州有很多蜂农为了赶上油菜花花期,他们

【地理】地理天气与气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两题。 (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高原 (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故答案为:B。(2)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

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2.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2)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点评】(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

广东省珠海市高一(普通班)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高一(普通班)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66分) 1. (4分) (2018高一上·延边期中) 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请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总星系 2. (6分) (2015高一上·东城期末)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1)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A . 光球﹣日冕﹣色球

B . 色球﹣光球﹣日冕 C . 光球﹣色球﹣日冕 D . 日冕﹣色球﹣光球 (2)太阳活动周期一般是指() A . 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 .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 .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 . 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3)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 . 耀斑频繁爆发 B . 两极出现极光 C . 全球降水增多 D . 地球磁场增强 3. (2分)下列说法不属于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 A .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B . 气候直接影响生物、水文要素,但生物、水文要素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气候 C . 地质作用的变化会影响气候因素 D . 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4. (2分) (2017高二上·金华月考) 喜马拉雅山上有大量石灰岩分布,说明该地区() A . 目前变质作用强烈 B . 曾经地势低洼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导学案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4.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提纲】 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2. 以上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4. 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气温的垂直变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6.冬季风:内陆吹来,偏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夏季风: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7.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是季风区,降水多。 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是非季风区

【导学过程】 自学导航: 1.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气温差异。降水地区差异, (东部/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地形类型,多山地。使我国气候。 2我国东部为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气候,气候,气候。 3.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气候。 4.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5.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是。 7.温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雨季短。 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上,雨季长。 8.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9.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等。 10.我国位于大陆东部,洋的西岸,西南部离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11.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吹来,盛行,性质是。 12.夏季风从洋和洋吹来,盛行,性质是,雨热同期。 13.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降水越来越。 合作探究: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东北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两广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少 D.雨季来得迟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 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地形:a 、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 、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 (3)洋流 (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 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四、能力提升 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

珠江流域水文特征

珠江流域水文特征 2003-09-18 珠江流域位于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雨为1200~2200毫米,全流域平均为1470毫米。流域降雨分布由东向西逐步减少,降雨量年内分布,汛期4~9月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占全年降雨80%以上。年际变化不大,但地区分布变化较大,东部高于西部. 珠江流域东江中下游,堤防、水库结合的防洪工程系统已初具规模,洪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西江、北江两江干流和一级重要支流如柳江、郁江、桂江等,未建有能承担流域防洪的水利枢纽,主要江河仍然是依靠堤防防御流域洪水。 西江: 西江干流梧州市、支流郁江南宁市分别为全国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梧州市在桂江与浔江的汇合处。桂江将梧州分为河西区和河东区。河西区是梧州的新城区,工业较多而集中,建有20年一遇的河西堤。河东区是市区的老城区,目前未建防洪堤,主要靠采取预报洪水提前搬迁减少洪水损失。 南宁市位于郁江的扈江河段,建有20年一遇的扈江大堤,目前在建百色电站,建成后联合调度,可将南宁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北江 北江大堤位于广东省北江下游左岸,是防护着广州市区、佛山市区,以及清远市、南海市、三水县、花县部分城镇的重要堤防。北江大堤从北江支流大燕水左岸而下,经三水县的芦苞镇、西南镇至南海县的狮山,全长63.34公里。芦苞涌和西南涌是北江左岸的两条分汊河流,流经广州水道后经黄埔下注狮子洋。两涌沿岸建有支堤,两涌的上口处分别建有芦苞水闸和西南水闸,藉以控制西江、北江流入广州市区的流量。 西江、北江洪水的不同遭遇对北江大堤构成的威胁可以归纳为下述三种情况: 、北江下游出现大洪水,西江为常遇洪水时,北江大堤自芦苞以上30公里河段受洪水严重威胁。 b、西江出现大洪水,北江为常遇洪水时,芦苞以下30公里堤段防守吃紧,芦苞以上30公里也受西江洪水顶托影响,洪水历时亦较长。 c、北江、西江两江同时出现大洪水或较大洪水,此时对广州的威胁最为严重。如1915年西江、北江下游同时发生200年一遇特大洪水。 广州是我国首批被列为国家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北江大堤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答题模板类型气候特征描述类

类型3__气候特征描述类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 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季节或年际变化 恒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 变温型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温带:冬冷夏热(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 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少雨型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典题示范 [2013·福建卷]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3-1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3-1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描述M城气候特征。 解题分析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气温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日较差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答题要领(1)气温方面必须体现“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2)降水方面必须体现“年降水量小”的特点 [答案]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规范演练 1.读某区域图(图3-2),回答问题。 图3-2 图中加利福尼亚半岛(甲)与佛罗里达半岛(乙)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试比较它们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3-3(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3-3(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大连地区水文气候概况

大连地区水文气候概况 A、地下水 大连地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3大类,地下水资源不丰富。最有经济意义的地下水资源是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其次是松散岩类孔隙水,但这类地下水大多分布在独流入海的小河河谷区,含水层厚度小,需要采用大口径浅井或地下水库方式开采;基岩裂隙水分布范围很广,但多数难以聚集成有较大水量的开发地段,经济意义不大。 大连地区在1265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12.94亿立方米/年,微咸水3.84亿立方米/年,储存资源9.13亿立方米/年。已勘察的面积198平方公里,得到国家批准的地下水开采资源2.4亿立方米/年,这部分地下水资源 可直接用于开发。 大连市工业用地下水年开采量0.82亿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0.197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1.5222亿立方米。不含农村人畜饮用水井,全市地下水开采井总数8307眼。各地区地下水年开采量:市内三区(中山、西岗、沙河口)0.132亿立方米,甘井子区0.661亿立方米,旅顺口区0.167亿立方米,金州区0.721亿立方米,长海县0.025亿立方米,新金县0.425亿立方米,瓦房店市0.435亿立方米,庄河县0.7亿立方米。全市总计地下水年开采量3.266亿立方米。 一、地下水分类 大连地区地下水资源不丰富,但类型齐全复杂,有些类型还比较独特。 (一)基本类型

大连地区地下水基本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3大类。 1.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独流入海的冲积河谷中,面积较小,含水层厚度不大,由第四系的沙和沙砾石组成。 2.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分布在瓦房店市、金州区的西部以及大连市区和旅顺口区的北部,面积较大,由震旦系中上统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含水层分布深度取决于裂隙和溶洞发育深度,多数在地面下80米以内,个别地段可以达到100~200米或更深。这是大连市最有开采意义的地下水类型,也是受海水入侵影响最大的地下水类型。 3. 基岩裂隙水。除了上述2种类型地下水分布地区以外,其他地区都分布着这种类型的地下水,分布范围广大。在庄河县、新金县、长海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瓦房店市东部、金州区东部、大连市区和旅顺口区南部均分布着此种类型地下水。其含水层包括火成岩、变质岩及非碳酸盐岩质的沉积岩,但地下水富集条件很差,开采条件比较好的含水层是石英岩、石英沙岩、泥灰岩、钙质板岩、大理岩等,地下水的富集条件相对较好,有利于开发。 (二)存在形式分类 大连地区地下水按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结合水、重力水、气态水、固态水和矿物中的水。 重力水,即通常讲的地下水。固态水即大地结冻期间存在的暂时性的水分,固态水融化之后表现为土壤的墒情(含水量),对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其他类型的地下水在大连地区普遍存在,但水资源意义极小。 (三)埋藏条件分类 大连地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和自流水。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3-1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 3-1 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 知识系统 (专辑所有的思维导图均有导出emmx格式一起打包上传,下载mindmaster即可对思维导图进行再编辑) 考点精讲 一、气候类型 (一)分布:分大陆东西岸的排序进行识记。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1、7月)”定“球”(半球),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2.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先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判断是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模式还是大陆西岸的三圈环流模式;再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 3.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 (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 )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 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气候类型的分布】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 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 4)。据此完成第 1题。 先根据经度或海陆位置“定模式” 西岸 东岸 气压带、风带模式季风模式 内陆 再根据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推演“热型” 气候类型

世界的气候 习题(含答案)

世界的气候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世界上热带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是() A. 亚洲 B. 南美洲 C. 北美洲 D. 非洲 2. 2016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强寒潮袭击,连一向温暖的广东和台湾地区都未能幸免,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受寒潮影响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地势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为因素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 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 (如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 B. 人类生 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 碳 C. 各地的夏季变得越来越 长 D.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热 4. 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类型主要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5. 读图,回答4-5题. 图示序号代表的大洲与气候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A. ①气候复杂多样 B.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纵贯南北 C. ③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D. ④世界上最湿润的大陆 6.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 地表风沙少 B. 山麓青青草 C. 树上柑橘红 D. 草场牦牛跑 7.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是() A. 全球沙漠变绿洲 B. 极地地区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C. 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D. 全球降水持续增加 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4题 新华网巴黎2015年12月12日电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议》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数量日益增大 B. 地震日益增多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广东省珠海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广东省珠海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38分) 1. (8分)(2016·江苏) 图4 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 年、第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1)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6 年的流量峰值大 B . 第1 年的流速峰值小 C . 第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 第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 . 蒸发 B . 下渗 C . 蒸腾 D . 地下径流

2. (2分) (2013高一上·绥化期中) 关于软流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是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B . 是岩石圈的下界 C . 可能是新的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 . 分布在上地幔中 3. (6分) (2018高二下·泸县期中) A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图中阴影部分示意A 地区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A地区沿岸洋流() A . 是在西南风影响下形成 B . 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 C . 造成沿海地区气温升高 D . 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2)该地区多肉植物生长特征反映了当地8,9月() A . 接受到太阳直射、光照强 B . 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 C . 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D . 晴天多导致昼夜温差小 (3)若A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 A . 白令海峡 B . 苏伊士运河 C . 巴拿马运河 D . 马六甲海峡 4. (2分) (2018高二上·吉林期末)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A . 华北地区 B . 华南地区 C . 青藏地区 D . 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 .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 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气候特征描述带答案

1、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参考答案: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2分),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2分) 2、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指出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降水量大多在150—400mm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 (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增强)。 4、下图为某国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描述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 此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湿)季和干(旱)季。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①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 ②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 ③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 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6、读下图回答: 简述④地的气候特征。(4分) 终年温暖,年温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化明显,双峰型 (11月到12月、2月到5月降水较多)。(4分) 7、图9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部图。 A、B两辐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图,因为_________. B(4分)(两地共处青藏高原,但与格尔木相比)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格尔木深居内陆盆地)(2分),因此,拉萨(比格尔木)(夏季)降水量较多(2分),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内气温变化和缓)(2分)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班级:姓名:学号: 主备人余丽平备课组长审核人 课题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月日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气候类型。 2.理解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重点、难点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 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自主学习 教材助读 一、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有哪几种? (2)、亚热带有哪几种气候? (3)、温带气候有哪几种? 二、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依据课本P53图2-4-1,2-4-2,填出表格2-4-1 地区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降水的季节分配气温和降水的组合A B C 亚热带季风气候0℃以上集中在夏季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D 从 A第到B地再到D地,纬度逐渐增高,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说明了什么? 2、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等。 【知识链接】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间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 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回归线大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雨

陆东岸 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或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岸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 亚 寒 带 针叶林气候 北纬6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冬寒长夏暖短 寒 带 苔 原 气候 北纬70°~80°间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 原 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而降 自学检测 1.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3.一同学说:“在赤道地区能看到自然界的冰雪”,下列哪个地区有这种可能 ( ) A.赤道附近的平原地带 B.赤道附近的高山地带 C.赤道附近荒无人烟的岛上 D.赤道附近地势低洼的盆地 4.下列地区气候特点主要由纬度原因造成的是( ) A. 海南岛终年如夏 B.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 新疆地区气候干燥 D. 我国东部夏季多雨 5.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太低 B.海拔较高,终年较冷 C.距海洋太远 D.受洋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6.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则比较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7.北纬30°~40°大陆东、西岸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状况 C .大气环流 D .洋流 8.下列气候类型中,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是 (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式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9.终年受西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是 (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地中海式气候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径流量,主要取决于补给量、流域面积。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大且降雨量愈大流量愈大;以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小。流域面积大,流量一般较大。 (2)水位及其季节变化,与补给量密切相关。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多的季节水位高,为汛期;降水少的季节水位低,为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的水位相对平稳。②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为汛期;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为枯水期。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河流,春季积雪消融,水位上升,称为春汛。③以地下水、湖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其补给量稳定,水位的季节变化小。同等条件下,流域植被覆盖率越高,则水位的变化越小。 (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若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强度大、滥垦陡坡等,则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则含沙量较小。 (4)结冰期,主要与流域最冷月气温有关。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则河流会结冰,并且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结冰期也越长;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则无结冰期。若流域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且河流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则易出现凌汛现象。 (5)流速,取决于河流的落差。河流落差大,则流速较快;反之,则流速较慢。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和峡谷地段流速较快;河流下游多流经平原地区,流速较慢。就河流某河段横剖面而言,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自河面至河底,流速先变大后变小,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1/10至3/10处。在曲流的凸岸和凹岸,流速与流向皆发生突变,导致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一侧坡度平缓。 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水文特征比较 长江: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汛期较长(6---9月)以夏汛为主,无冰期。 分段分析: 从源头到宜昌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接纳支流),含沙量较小,河道较窄。 从宜昌到胡口为中游:流量大增,水流趋缓,含沙量增大,河道弯曲。 从胡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江阔水深 黄河:分段分析: 源口到河口镇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有湟水、洮河等支流汇入,但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有所减少,含沙量较小,在宁夏段有凌汛现象。(初冬和早春) 河口镇到旧孟津为中游:含沙量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支流众多,水量较大,但季节变化很大,水位会暴涨暴落) 旧孟津到入海口为下游: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变窄,流速缓慢,在山东境内有凌汛现象。(时间同上) 东北河流(黑龙江、松花江):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一年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植被覆盖高),流速平缓(东北平原),冰期长。 西南地区的河流(横断山区):水量大,季节变化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含沙量较小,流域面积窄,支流较少。汛期在夏季。汛期较长。但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部分地区会出现秋汛现象。 东南地区(珠江、闽江等):水量丰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植被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