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

一、前言

桐庐“五校一中心”新校区占地面积56633M2。整个校园建筑面积15946 M2。我们的弱电方案设计就是紧密配合以上建设规划,实现区块功能,使桐庐“五校一中心”园区成为一座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学校。

为确保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弱电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我们专门成立针对本工程的设计小组,认真阅读了招标文件的有关内容并仔细查阅了设计院的全套图纸,调研了校园智能化网络建设比较成功的省内若干所知名学校,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基本特征,根据桐庐“五校一中心”弱电工程的要求,综合我们对校园智能化网络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理解,精心给出本设计方案。1、设计指导思想

本方案的设计指导思想就是以现代教案理念为根本,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特征,运用国内先进的技术,采用成熟的产品,科学搭建桐庐“五校一中心”园区的应用系统平台,使之服务于现代化教案、实验,为学校提供快速、高效、可靠的管理手段,创建师生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为桐庐“五校一中心”跻身国内一流学校奠定基础。

2、设计原则

依据桐庐“五校一中心”园区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我们在设计中遵循了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源于需求高于需求的原则

学校具体需求是桐庐“五校一中心”弱电系统方案设计的立足点。我们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系统内容要符合招标文件的基本要求,又注重方案设计高于需求的原则。用专业化的技术思想促进、提高桐庐“五校一中心”弱电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的水平,确保桐庐“五校一中心”弱电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和扩展性。

2)品质与成本匹配的原则

在方案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到产品性能与价格的有机联系,认为只有品质与成本实现最佳匹配,才是一个最优秀的方案,即设备的选型、系统的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3)产品选型与技术服务兼顾的原则

本设计方案所要满足的是学校对现代化教案手段、科研手段和管理手段、教育的技能手段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计中所选的产品不但考虑其在国际、国内的技术先进性,稳定性;同时应考虑良好的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

4)技术应用全面性的原则

在技术应用方面,我们综合考虑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扩充性、可靠性、安全保密性及友好性。

5)坚持标准的原则

为确保方案的严谨、科学,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执行。

3、建设目标

桐庐“五校一中心”园区弱电系统建设首先以学校的教案、教师的进修和教研工作为主要内容,其次体现科学、高效、可靠的现代化中学园区管理(教案管理、实践技能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学籍管理等)手段。其核心内容围绕着四个中心的建设进行,即行政管理中心、教案及进修实践中心、资源管理中心、辅助教案中心。通过方案总体设计、工程分步实施、设备有计划的到位、资源和业务逐步整合、应用逐渐深化的建设策略,突出学校的实验特点,加强对学校科技综合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通过五个阶段的建设,即:建网、建库、建队、建特色、建机制使学院在近几年的时间内,建立一个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配置,满足办公自动化、教案实验、多媒体教案、远程教育、图书信息检索、视频点播、安全防范、楼宇自控等需要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以学校理论及技能教育和管理为目的的建立学校的教案、实践、调研等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教育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4、设计依据

《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6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商用建筑布线系统管道及空间位置标准》(EIA/TIA-56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 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 115-8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2-

2000)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N232-90.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75-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HG/T20573-95)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 57-83)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YDT926-1997)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27-96)《邮电信息系统技术规范》(GF007-94)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

《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方法》(YD/I-1012-1999)

二、系统概述

目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这些高速发展的新技术带动人类步入了计算机发展的新时代——网络时代。数据、语音、视讯、多媒体等信息量急剧膨胀。信息传输的高速、安全可靠及各任意点之间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对信息传输介质及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当前及将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建筑物布线的挑战是我们在大楼设计建设之初,就要认真考虑的课题。一般来讲,一座大楼的生命周期要远远长于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周期。因此,大楼内采用的通讯设施及布线系统一定要具有先进性、高可靠性、易维护性等特点,力求使系统达到高标准、高性能,并有很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并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和长远效益,以满足现在及未来的发展需要。

1、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要点

桐庐“五校一中心”共有数据信息点386个,语音点185个,另外所有计算机机房室内根据装修单独布线。整个网络系统采用美国AMP公司的光纤及六类布产品,网络数据中心在广播电视中心的机房内,电话语音系统采用普通四芯电话线,电话语音通讯中心放在广播电视中心内,系统以星型方式和各个分中心相连,构成整个校园弱电系统的结构。

2、系统需求分析

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综合布线系统是一模块化、灵活性较

高的智能化布线系统,它通过延伸到每个房间的信息点,将电话、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与管理设备连接为一个整体,高速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从而为校园内部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综合服务。

1)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数据信息点和语音信息点。

2)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的建筑群主干网络(1000M

BPS)布线采用6芯单模ф50室外铠装光纤和大对数

通讯电缆,光纤及大对数通讯卫星电缆考虑到了有冗余。

3)各大楼每一楼层布线采用六类双绞线做水平布线,使其1

0/100M/1000M到桌面。

4)各大楼在相关的楼层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弱电配线间。

5)网络中心机房设在行政楼三层的中心机房,是桐庐“五校

一中心”校园网络的汇集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考虑到了

机房的合理布线。

6)综合布线系统满足与外界通讯联系的需求,包括电信数据

线路、光电数据线路、卫星数据线路等各类数据线路的接

口需求。

7)综合布线系统中应充分考虑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教案系

统、通讯系统等留有足够的信息点的分布。

8)弱电系统中强电进行统一管理。

3、设计目标

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是一座服务于二十一世纪的跨世纪智

能化、信息化园区。该园区是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园区,快捷、方便、准确的信息网络是该园区智能化的重要标志。建设用途合理、经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对满足园区内各楼群各种不同信息的传输至关重要,考虑到该园区的实际情况及对信息处理的多样性,要求提供一个灵活性极高的布系统:能支持话音,宽频电话网络,电脑数据及高速图像讯号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我们为该工程的设计确定了如下设计目标:

布线系统应能适应各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需要,并能支持语音和保安监控等系统的应用。设备变迁时要有高度的灵活性、管理的方便性。产品的通用性能满足各种网络产品及通信系统的要求。

1)适应未来网络发展的需要,系统的扩充升级容易。

2)为用户提供快捷、开放、易于管理的语音与数据信息基

础传输平台。

3)让用户能及时传递可靠、准确的各类重要信息,实现办

公自动化系统(OA)。

4)为用户提供电子数据交换(EDI)等各种服务的传输

平台,为实现无纸化收、发编、审创造条件。

5)为用户提供可视图文、电子信箱、用户电报、中国公用

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等系统的接口。

6)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

7)符合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标准。

8)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9)能支持综合信息传输和连接,实现多种设备配线的兼

容。

10)能够保证系统很容易的扩充和升级而不必更动整体配线系

统。

11)改变结点连接能使网络拓扑结构方便在星型、总线、环型

等之间进行转换。

12)能为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及宽带的传输能

力,适应异步传输模式(ATM)。

13)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能够简单、方便地进行线路的分

析、检测和故障隔离,当故障发生时,可迅速找故障点并

加以排除。

14)具有适应未来的需求,平稳过渡到增强型分布技术的智能

型布线。并能实现大厦与INTERNET等到全球住处

高速公路接轨的需求。

4、设计规范

1)建筑设计研究提供的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平面图及学校

需求文件

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队2000年7月3日发布,10月1日

实施

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0174-9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8)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4~50296-

96

9)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10)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规范YD/T2008-93

11)大楼通信结构化布线系统待业标准YD/D 926.1-1997

12)千兆以太网标准化IEEE802.3AB、802.3Z

13)ATM标准

14)民用建筑线缆标准化EIA/TIA570

15)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化EIA/TIA606

16)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化EIA/TIA607

17)商用建筑群布线测试标准化TSB 67

18)国际建筑布线标准IEC/ISO11801

19)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化ANSIFDDI

20)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标准化CCITTISDN

21)EMC电磁干扰标准EN55022、REN55024

22)GB/T50314-2000中甲级标准

三、综合布线系统化设计原则

1、总体规划

一般来说,国际信息通信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

订、完善的。综合布线也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逐步的发展和完善的。我们在设计时要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的利益,我们可以采用“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水平布线一步到位”。主干大部分敷设在建筑物的弱电井内,更换和扩充比较的容易;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内管道里,施工费比初始投资的材料高。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物结构,影响整体美观。因此,我们在设计水平布线,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连接件(如果选用1000MBPS的双绞线)缩短布线周期。

2、系统设计

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六个步骤:

1)获取建筑物的平面图;

2)分析用户的需求;

3)系统结构设计;

4)布线路由设计;

5)绘制布线施工图;

6)编制布线用料表;

典型的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的拓扑结构布线方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可以使任一子系统单独的布线,每一子系统均为一独立的单元组,更改任一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一个完善确定设计的布线走线系统,其目标是,在既定的时间以外,允许在有新的集成过程中,不必再去进行水平布线,损坏建筑

物装饰而影响审美。

四、综合布线子系统

1、泰科电子(AMP)公司简介

1999年4月2日,安普与泰科国际合并,并成立了一个全球综合性的制造及服务公司---泰科电子公司。泰科电子设计及生产AMP NETCONNECT布线系统,为基础设施提供完整的音频、数据、视频、电缆布线和连接,更可为学校、医院、办公室及生产设施提供性能系统并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安普布线系统由泰科电子指定的工程承包商(ND#L)提供设计、安装及维护、并提供25年的性能保证。

泰科电子公司自成立以来业务不断发展,2001年营业额超过149亿美元。泰科电子凭其优质产品、尖端科技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援队伍,奠定了在中国布线业市场的领导地位。泰科提供各项设计完善的系统供用户选择,如110系统、ACO系统、屏蔽系统、光纤布线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及视像多媒体传播系统等,这些系统均符合国际及国内布线标准如ANSI/EIA/TIA 568B、ISO11801等。

目前,泰科电子在中国已建立了多个办事处,并建立了良好的销售网络体系。泰科电子不但提供优质、齐全的品质,而且以优良的技术服务,灵活开放的网络操作平台,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环境用户的布线要求,安普布线系统已成为广大中国用户首选的大厦布线系统之一。

2、设计方案

经查看弱电设计图纸,并结合我公司的工程经验,为本校园区的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实施作出如下规划:

为充分体现本园区的特点,为业主实现办公自动化及计算机管理创造良好硬件环境,并根据甲方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楼群主干采用光纤电缆,支持多媒体通讯、ATM网、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语音楼群采用大对数电缆,保证语音传输的质量。水平布线采用六类4对UTP双绞线。系统设计采用星型结构,以便实现各种网络逻辑拓朴结构,如总线型的ETHERNET/IEEE802.3、环型的TOKEN RING/IEEE802.5、FDDI/TPDDI、星型的STAR LAN和混合型等拓朴结构。数据采用快接式六类配线架,该配线架除具有优异传输性能,满足六类标准的特性外,还具有经济、造价低的特点。水平线缆采用六类4对UTP。数据所有信息端口采用六类模块。语音采用110配线架,该配线架除具有优异传输性能,满足超五类标准的特性外,还具有经济、造价低的特点。语音水平线缆采用四芯电话线。语音所有信息出口采用电话模块。

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本次方案设计分为五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是放置计算机及通讯终端设备的地方,它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边线组成,数据主要采用非屏蔽六类模块(RJ45插座),语音采用电话模块(RJ11)用于计算机、多媒

体设备和电话等连接。

数据模块采用AMP六类RJ45模块,语音模块采用RJ11模块,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性能。且安装方便简单,更易于维护。信息插座面板采用AMP面板。

工作区信息点详细分布表:

备注:电脑教室单独布线,每个电脑教室52个点另布4个点与网络中心相联。

产品简介

AMP六类信息模块:

产品描述:六类4对非屏蔽信息模块,T568A/T568B线序

产品编号:1375055-x

产品特点:

a)性能超过TIA/EIA和ISO六类标准

b)薄型的外形尺寸可以增加插座的端口密度

c)电缆可以沿90度或者180度方向进入和端接

d)经独立机构ETL/SEMKO测试和认证,并获UL认证

e)通用线序标签支持T568A和T568B端接线序

f)与110型信息模块使用的面板兼容

2)水平子系统

介质的选取

介质的选择应根据客户在网络应用上近期和远期规划的带宽要求相联系。

下面就推荐的几种介质带宽进行对比。

由以上性能指标可以看出,六类双绞线在双绞线中的带宽是最高的。完全可以满足大数据的传输,以及为日后升级留下空间,也之所以选用六类双绞线。

A.六类UTP的主要特点:

a)线径

六类双绞线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了六类电缆的同芯度,铜导体的直径公差在0.0002mm以内,绝缘外径偏差在0.01mm以内,同芯度达到96%以上,提高了电缆的回波损耗性能。

b)结构

六类双绞线采用了经过一定比例预先扭绞的十字型塑料骨架,保持电缆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线对之间的串扰,此外,六类双绞线单位长度的扭绞密度比超五类更为紧密,使近端串扰和抗干扰性能得到改善。

c)带宽

六类双绞线的带宽比传统上的超五类线的带宽大了一

倍多,可达到250MHZ。

B.使用六类布线的好处

六类布线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网络端口成本下降,是用户可以大大减少在网络设备端的投资,包括网卡和交换机等。西蒙公司北京办事处主任彭浩指出:“六类系统的投资可能会比五类(系统)多30%,但网络设备的成本会有

大幅降低。以思科公司的设备计算,每端口成本将至少节省25%。”因此,综合起来计算整个网络设施的总成本,

六类并不算贵。

目前的千兆以太网铜线(五类线)标准是1000Base-T (IEEE 802.3ab),采用全双工方式工作,对回波损耗非常敏感。打比方说,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就可能难以分辨是对方正常发过来的,还是己方发出被反射回来

的。因此,支持1000Base-T的网络设备上需要具备有源

数字信号处理器来补偿回波损耗。而现在,网络设备上可以不再需要这个有源数字信号处理器了,于是其成本可以降低许多。而且,六类布线不只是提供了新的网络应用平台,还提升了数字话音和视频应用到桌面的服务质量。

1000Base-T在五类线上利用双工方式实现

1000Mbps,这意味着在同一根线上既要收又要发,自然会复杂一点。而六类线采用单工方式(半双工),就没有这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五类线上跑1000Mbps,把这个流量分配到8根铜线上,每根铜线还要负担125Mbps,但它的频率

范围只能到100MHz,这就意味着1Hz要产生1.25bit,编码调制便比较复杂。而六类线用1对线实现500Mbps,每

根线上承担250Mbps,而它的频率范围可到250MHz,1Hz

上产生1bit便足够使用了,因此编码方式比较简单。

布线距离

水平布线无论选取哪种线缆,其水平布线距离不得大于90M,两端跳线总和不超过10M,因而我们在确定信息插座的位置和确定水平路由时一定要注意长度问题。

A.确

定水平布线路由

根据建筑物结构、用途来确定水平布线路由。一般都参照建筑的相关施工或竣工图。

B.确定信息模块类别和信息插座的位置及数量

为了配合六类双绞线及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在设计中,工作区的所有数据信息模块全部使用六类信息模块。

信息插座的位置的确定同工作区的划分相同步。应该是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最大距离为1M,以及信息插座到通信间的水平线不得超过90M。

信息插座数量一般情况是征求单位的意见,通常每10平方M的可用空间作为一个工作区,然后根据设计的等级统

计。

C.确定线缆长度

a)确认布线方法和路由;

b)确认每个通信间所服务的区域;

c)确认离该通信间最远的信息插座位置和其水平布线距离

Lmax。

d)确认离该通信间最近的信息插座位置和其水平布线距离

Lmin。

e)计算该通信间所服务的区域水平布线平均距离

L平均=(Lmax+Lmin)÷2

f)计算该通信间所服务的区域水平布线总长L={L平均×

(1+10%)+6m}×N (N指该通信间所服务的信息点数

量,6m是指端接容差量);

整个系统的水平线缆长度数量就是所有通信间所服务的区域水平布线总长之和。

水平线缆数量统计表:

水平子系统共需六类双绞线27292M,合计91箱(305M/箱)注:不包含电脑教室用线

水平子系统共需四芯电话线13352M

产品简介:AMP六类23AWG 100Ω非屏蔽电缆:

产品描述: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电缆,PB包装。

包装:PB=纸箱(305M+/-2%)

产品编号:8-1427200-6

产品特点:

a)性能超TIA/EIA 568。2六类标准

b)系统性能测试至600MHZ

c)经独立机构ETL/SEMKO测试和认证

d)获UL认证

e)所有性能均超过千兆以太网的性能要求

f)无铅外皮

性能参数表(超过TIA/EIA-568B,2-1六类标准)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exceed TIA/EIA-568B.2-1 Category 6)

抗:100ohms±15%,1MHz to 600 MHz 传输延迟:536ns/100m max . @250 MHz

导线:-23AWG solid bare copper

延迟偏移:45ns max 绝缘层:-Polyethylene,.042”dia.Nom.

弯曲半径:1英寸(4倍电缆直径)外皮:-FR PVC

导体电阻:66.58 ohms max/km 工作环境温度:-20℃~60℃

电容:5.6NF max/100m 储存环境温度:-20℃~80℃

耐压:300 volts AC or DC 认证:UL listed file no.E154336

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不是一个布线系统中的具体物理组成,而是对其它布线子系统文档、标识等的一个管理手段。它主要由三部

分组成:

第一部分:信息点分布、拓扑结构、记录。

第二部分:路由和空间分布、线缆系统、接地和连接。

第三部分:标识及色标

综合布线技术课后习题参考复习资料

课程入门 ?一.填空题 (1)综合布线系统宜按七个子系统组成,即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 (2)“3A”智能建筑是指大厦具有建筑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的特性。 (3)“线务员”是指从事通信线路维护和工程施工的人员。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4)我国现行的综合布线标准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5)配线子系统是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的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应为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 (1)综合布线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的子系统是A 。 A.工作区子系统 B.配线子系统 C.干线子系统 D.管理 (2)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两幢建筑物的子系统是D 。 A.管理子系统 B.干线子系统 C.设备间子系统 D.建筑群子系统 (3)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的子系统是 C 。 A.工作区子系统 B.配线子系统 C.干线子系统 D.管理子系统 (4)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工作区信息插座与楼层配线间的子系统是 B 。 A.工作区子系统 B. 配线子系统 C.干线子系统 D.管理子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综合布线系统是针对计算机与通信的配线系统而设计的,以下属于综合布线系统功能的是:ABCDE A.传输模拟与数字的语音 B.传输电视会议与安全监视系统的信息 C.传输数据 D.传输传真、图形、图像资料 E.传输建筑物安全报警与空调控制系统的信息 (2)为综合布线系统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有:ABCD A.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B.民用建筑通信和空间标准 C.民用建筑中有关通信接地标准 D.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三.思考题 (1)与传统的布线技术相比,综合布线系统具备哪些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六大特点: (1)兼容性 (2)开放性 (3)灵活性 (4)可靠性 (5)先进性

综合布线论文

摘要 综合布线系统又称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或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通常对建筑物内各种系统(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报警系统、电源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等)所需的传输线路统一进行编制、布置和连接,形成完整、统一、高效、兼容的建筑物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高速、大规模发展的产物,是布线系统的一项重大革新,它和传统布线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此外,综合布线系统还有以下特点:实用性强,灵活性好,实行模块(即插接件用结构积木式标准件)化,这为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均带来极大的方便;此外,综合布线系统可扩充性强,可扩充新技术设备及信息,包括互连设备和网络管理产品。 本论文针对我国现阶段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实施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相关概念原理进行分析的设计原则、等级、总体设计方案、各子系统的设计步骤及要领,并以邯郸“新时代”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实施过程为例,设计一套符合最新国际标准的、适应技术发展的、能满足灵活应用要求的综合布线系统。 关键字: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施

Abstract The system of synthetic wiring again weighs building and the architectural crowd system of synthetic wiring, or the building system of structural synthetic wiring is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 kind of general standard , usually draws up, arranges and joins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in building that various systems ( network systematic, telephone system , report to the police systematic, power source systematic, illumination systematic, supervisory system etc.) need , forms the complete, unified, efficient, compatible building system of wire layout. The system of synthetic wiring is IT and the outcome of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high speed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 is a important innovation of the system of wire layout, compared with its and traditional wire layout, it has obvious superiority, specific expression is below 6 aspect: Compatibility, openness, flexibility, reliability, economy and progressiveness. Besides, the system of synthetic wiring still has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 Practicality is strong, flexibility is good, implement modular( insert to receive use the structural type standard component of toy bricks) melts , this brings maximum convenience for maintenance and the use of the system of synthetic wiring; Besides, the system of synthetic wiring may be expanding and strong , but information and the equipment of expanding new technology include linking equipment and network management product mutual. According with the weak points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DS in the present stage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studie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D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in PDS design.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design principle,grade,general design plan,the design steps and essentials of all branch systems in PDS,an took the total design plan and its constructive process of PDS in the Handan "new era"Mansion as an example.A PDS that accords with the demands of newest international standard,conforms to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atisfies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is proposed.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Premises Design System;design and construction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项目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上海方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所承接的所有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1人员架构:项目负责人电话现场施工负责人电话 2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安全防护培训施工安全培训 3 材料,设备: 1 传输部分:线缆、光缆、连接头等 2 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 3 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4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5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6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线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4 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齐全。 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3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技术交底。 5施工面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可分为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信息终端设备及相应的适配器、连线组成。 6线槽、桥架敷设 1线缆桥架、线槽宜距离地面2.2m以上安装,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强电桥架,消防等)不应小于30cm。 2线缆桥架、线槽垂直敷设时,在线槽或者桥架上端下端每隔1.5M进行固定 3线缆桥架平行敷设时要求每隔2m进行固定,水平垂直不的大于5cm 4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偏差不应超过3mm。 5丝杆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6线缆桥架、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70%。 7桥架及线槽的安全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8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9线缆桥架、线槽水平,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处进行桥架接地 10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7 管线的敷设 1暗管敷设:暗管敷设宜选用阻燃硬质PVC管或镀锌钢管,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40%~50%。 2暗敷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70%。线槽高度不宜超过25mm。线槽的长度超过6m或线槽拐弯处宜设置过线盒。 3建筑物内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不宜大于25mm,天棚里或墙内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易大于4cm。 8 线缆敷设 1缆线布放两端应贴有标签,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对网络综合布线的认识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组网工程 题目:对网络综合布线的认识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网络工程 年级: 2011级 学生: 学号: 11040320 指导教师:沈亦军 完成日期: 2014年01月09日

对网络综合布线的认识 背景: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工业、商业、军事等各个领域,得益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网上商城、电子图书馆等变为现实。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饱含着多种先进技术的高技术系统、是一种提供各种服务项目的公共服务系统,是一种需要专业人员安装、管理、维护的专业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用平台,是向所有具有通信要求的设备提供通信线路的最底层的系统,布线系统的先进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将极大地影响整个信息管理系统。 1.什么是综合布线系统 我国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发布的YD/T 926.1-1997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为:“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的各种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 根据对智能建筑的不同理解,有人在现代建筑上简单地提出了“3A”系统,也就是BA(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O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和CA(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模拟与数字的话音系统;高速与低速的数据系统;图形终端和设备控制系统的图象资料;电视会议与安全监视系统的视频信号;建筑物的安全报警和设备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信号。 综合布线的发展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传统布线如电话、计算机局域网都是各自独立的。各系统分别由不同的专业设计和安装,传统布线采用不同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而且,连接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互相兼容。办公布局及环境改变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需要调整办公设备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换设备时,就必须更换布线。其改造不仅增加投资和影响日常工作,也影响建筑物整体环境。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舆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PDS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PDS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各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费用.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要求(专业文档)

(一)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架设系统 1.系统基本要求 本系统是一个综合化、高标准的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架设系统,必须达到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甲级标准和《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的综合布线配置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架设系统产品必须为成熟产品并有成功项目案例,并充分考虑将来网络结构改变、扩容及配合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达到平滑过渡的可行性。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各包含三套网络系统,即:内网(军字1号网)、军事综合信息网、外网,各网络系统物理隔离,包含语音网(电话),语音网需保证每个房间至少一条线路。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内、外网数据、语音点为六类星型拓扑结构。 1.1 工作区子系统 (1) 内、外网、军事综合信息网数据信息模块、语音模块采用六类原厂产品,支持六类定义的所有使用;可重复安装,能用工具反复压接,连续使用;具有多种颜色的模块以便信息识别管理。 (3) 选择六类模块和国标单口或双口面板(86*86)来组成工作区信息插座,信息插座上有明显的标识以区分各种不同使用。 (3) 六类数据点配用六类标准原装跳线,分为5M、3M、2M三种,在合同总跳线数量不变原则下,三种跳线数量配比在弱电总包方完成水平子系统施工后由济南军区总医院信息科给定。 (4) 地面信息插座采用铜制或不锈钢材质。 1.2 水平子系统 (1) 水平子系统线缆采用六类4对PVC护套(低烟无卤)非屏蔽双绞线。 (2) 水平电缆配线距离不超过90米。

(3) 产品技术要求: 双绞线、接插件(配线架、信息插座、尾线)、光纤要求使用同一厂家产品,不得混用。为了和医院弱电系统完全配套,本次产品选择和门诊楼、内科楼相同型号产品:康普。 1.3 干线子系统(以楼为单位) (1)语音主干采用25对大对数电缆,从语言总配线间分别引至各分配线间,每层配线间敷设几根25对大对数电缆以深化设计为准并留有余量。 (2)保健楼内各层弱电间至保健楼一层弱电机房敷设一根12芯千兆多模光缆。 1.4 管理子系统 (1) 水平部分的数据及语音均采用24口/48口六类快接式配线架端接;光纤配线架用于端接数据光纤主干,110卡接式配线架用于端接楼内垂直语音主干电缆; (2) 所有的配线架应预留一定的余量,以供今后扩展。 (3) 每个IDF设置网络机柜用于保护PDS设备和网络交换机。弱电井内的IDF 采用标准(宽度600mm,深度600mm)的网络机柜,每个分配线间的网络机柜数量根据实际线路的多少设置。 (4) 机柜上所有跳线应一律走跳线管理环,不允许散乱在理线环外。机柜上空余部分(未上配线架或管理环)需有档板遮盖。 (5) 所有光缆中的每芯光纤都应和光纤配线架端接。 (6) 机柜内光纤配线架、交换机、网络配线架、语音配线架必须配置相应理线器。 1.5 设备间子系统 (1) 总配线间(设备间)配用机架式光纤配线箱,语音配线架、光纤跳线等; (2) 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总配线机构,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间子系统采用19″机柜落地式安装(安装在由龙骨支撑起的防静电地板上)。 跳线:

综合布线技术论文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和平住宅小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08计科(3)班 姓名:邹爱利 学号:200815078 指导老师:张思卿 完成日期:2011-12-6

目录 1、系统总体设计 (3) 1.1工程概况 (3) 1.2用户需求分析 (3) 1.3系统设计依据及验收标准 (3) 1.4设计原则 (4) 1.5信息点分布情况 (4) 1.6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5) 2.子系统设计 (5) 2.1工作区子系统 (5) 2.2水平子系统 (6) 2.3管理子系统 (7) 2.4干线(垂直)子系统 (10) 2.5设备间子系统 (10) 2.6建筑群子系统 (10) 3 设计总结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和平住宅小区综合布线方案 摘要:本次设计为一栋住宅楼做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根据该住宅楼的特点和用户需求,设计中布线主要信息点分为数据网、语音网、有线电视网,考虑到以后的管理维修,采用三网合一光纤进线解决方案。 光纤由城市公共基础主干光缆引入,在楼层设备间将三网分离,数据网和电话网统一采用能够通过数据交换机配线,在水平布线上都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在电话终端采用附带RJ-45接口的电话机,唯独有线电视系统经分配分支器由同轴电缆敷设。从进线到楼层设备间,大大简化了垂直干线的设计,水平子系统按结构化综合布线敷设,此设计可以支持任意更改网络结构。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双绞线,跳线 1、系统总体设计 1.1工程概况 和平住宅楼建筑高度19.200米,所有楼层都为长方形结构东西长26.4米,南北宽13.5米,总占地面积35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38.4平方米。 1.2 用户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规范,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综合布线系统应以电脑系统等为服务对象,同时尽可能为各个弱电系统提供统一信息传输布线平台,它有利于各个系统自身组网和传递信息,有利于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连,有利于各个系统与外界的联网。布线系统要具有高能性和相当的超前性,能够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新技术、新产品对传输的需求。同时布线系统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办公的具体特点,在信息点的选取、线缆配置等各方面满足网络系统的需求。 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1.3 系统设计依据及验收标准 ?GB/T50311-2000《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综合布线结课论文

单位代码 学号 分类号 密级 综合布线 结课论文 班级 专业网络工程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综合布线显的日益重要。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它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功能、智能型大楼的必然要求。综合布线有时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对基于各种系统资源的大楼总体功能的发挥并保持各部门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布线系统(PDS),又称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综合布线系统是为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而设计的,它可以满足各种通信与计算机信息传输的要求,是为具体综合业务需求的计算机数据网开发的。在大力提倡知识型社会的前提下,教育产业飞速发展,新校园建设不断增加,校园规模逐渐扩大,这对作为学生课余休息场所的宿舍有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仅为居住的功能演变为生活,学习,娱乐的空间,使网络综合布线有了更多样的需求。 要成功的设计实施一个综合布线方案,防止工程建设中投资超预算,工期马拉松,质量无保证的状况发生,就需要实行严格的工程建设的监理,约束建设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综合布线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合同签订的要求及建设项目最佳综合效益的目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监理要求全过程、全方位、多目标进行,即在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的投资、设计、施工、验收、维修等整个过程中对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等多目标,在先期、中期、后期进行严格控制其所需要的布线工具及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综合布线、布线工具、维护建设、监理

目录 1 综合布线的相关概述及其组成 (2) 2 综合布线施工常用工具 (4) 2.1常用布线工具 (4) 2.2电工与电动工具 (6) 2.3线缆安装及测试工具 (10) 2.3.1线缆安装工具 (10) 2.3.2测试工具 (11) 3.工程监理 (12) 3.1工程监理概述 (12) 3.2工程施工管理机构 (12) 3.3工程监理的主要职责 (14) 4.综合布线工程监理的阶段 (15) 4.1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理 (15) 4.2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 (15) 4.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监理 (19) 5.监理内容 (19) 5.1监理大纲 (19) 5.2监理规划 (19) 5.3监理总结 (20) 5.4监理月报 (21) 6.监理流程 (22) 7.工程验收及优化 (23)

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赛项技术文件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学生技术技能类)“网络布线”赛 项技术文件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网络布线 英语翻译:Network Cabling 赛项组别:中职组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考察参赛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展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成果。搭建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能力,促进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时间与内容 (一)竞赛时间 本次竞赛时间安排为3小时,比赛日期为4月13日-15日,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二)竞赛内容 要求参赛选手根据给定的项目要求,进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的设计,完成链路搭建、线槽、线管、插座、模块、配线架等常用器材安装施工、铜缆布线和端接、光缆布线、光缆熔接和冷接、光缆及铜缆的测试等工作任务,设计施工图纸,汇总竣工资料。比赛内容大纲如下: 1.设计 2.铜缆端接 3.光纤熔接 4.测试链路 5.复杂链路

6.光纤长度测试 7.建筑群子系统链路布线安装 8.建筑物子系统布线安装 9.FD配线系统施工 10.施工管理 四、竞赛规则与须知 (一)报名资格 1.参赛选手须为2018年度在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可参加比赛。参赛选手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21周岁。具体以大赛平台设置的报名资格为准。 2.本赛项为团体赛,每组3人,并选配一名学生作为本队队长,不得跨校组队。 3.各设区市参赛队伍2支,同一学校报名参赛队伍不超过2支。每支队伍限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允许进入竞赛场地进行现场指导或在赛场外通过通信设备进行远程指导。 4.报名截止后,在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因故无法参赛,须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于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若在竞赛时发现参赛队随意更换选手或指导教师,组委会将直接取消其比赛资格。 5.各设区市组织代表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对所有选手、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对参赛人员的安全管理。

综合布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综合布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目的及意义: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很多建筑物在建设时就要考虑到网络建设的需要。为了统一建筑物中各种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出现了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技术的目标,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所有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楼宇自检、监视和保安系统、不间断电源以及空调、电梯、照明、防火等系统,合成为一个具有统一结构、采用相同材料并实施统一管理的完整实体。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利用高品质的非屏蔽双绞线UTP来取代传统使用的同轴电缆和专用线路,可同样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减少线间干扰等,再利用多种类型的适配器,将所有系统纳入到综合布线系统中。 本人选做这个课题的重要目标是,希望通过本文的系统阐述,使人们建立起综合布线技术的基本概念,从而使综合布线这一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综合布线的重要性,它是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也是建筑智能化必备的基础设施;使人们认识到综合布线是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它已全面地应用了电气工程、通信工程与计算机网络的最新技术。在本文中我着重介绍了光纤作为介质的综合布线,这是为了使人们对光纤有更深的认识,了解这一在未来综合布线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输介质。 在这里我介绍一下综合布线在国内外的发展:回顾历史,综合布线的发展首先 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传统的布线,如电话、计算机局域网

等,都是由不同的单位设计和安装,布线也采用不同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各系统相互独立。如电话、计算机局域网和公共广播采用一对双绞线,闭路电视采用射频同轴电缆。而且,连接这些终端插头、终端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兼容。当办公环境改变,需调整办公设备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换设备时,就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须重新布线。这样增加新电缆并留下不用的旧电缆,天长日久,导致了建筑物内包容了一个杂乱无章的线缆“迷宫”。因而管理和维护不便,改造也十分困难。 综合布线的发展也与建筑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早在50年代初期,一些发达国家就在高层建筑中采用电子器件组成控制系统。各种仪表、信号灯以及操作按键通过各情况,并对各种机电系统实现手动或自动控制。由于电子器件较多,线路又多又长,因而控制点数目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建筑物功能的日益复杂化,到了60年代末,开始出现数字式自动化系统。70年代,建筑物自动化系统迅速发展,采用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和显示。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智能化建筑物。种线路接至分散在现场各处的机电设备上,用来集中监控设备的运行1984年,首座智能建筑在美国出现后,传统布线的不足就更加暴露出来。 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一个适合信息时代的布线方案。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对该公司的办公楼和工厂的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于80年代末期在美国率先推出了结构化布线系统,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当综合布线系统最早应用在国内智能建筑的时候,还是只是作为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通道,当时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和安保系统(SA)等的布线仍然独立进行,因此可以说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意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完全实现。

综合布线系统招标文件技术规格及要求

1.1.综合布线系统通用技术规格及要求 1.1.1.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1.1.1.********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符合ISO/IEC 11801:2002 6类UTP最新的国际标准,系统整体信道带宽性能要求能够支持至少250MHz以上的数据传输。其应用能够充分保证整个航站区及配套设施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适应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发展。保证********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先进的、完整的、规范化的布线系统。 1.1.1. 2.********工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干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主干线要求按照万兆光纤布线标准进行设计,符合基于光缆的10G以太网标准IEEE ;水平布线要求支持千兆以太网需求,支持基于铜缆的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 。 1.1.1.3.投标人所提供的综合布线系统配线架、跳线、信息模块、线缆等主要产品元件以及由其构成的整个永久链路须提供传输特性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传输特性符合本规格书中提出的所有技术指标。 1.1.1.4.综合布线系统要求采用开放式结构,适用于主流网络拓扑结构,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需求,能支持综合信息传输和连接(计算机数据通信处理、话音通讯、图像传输、视音频传输以及各种控制信号的通信等多种应用类型)。 1.1.1.5.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保证系统能很容易的扩充和升级。系统中任何一个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对任一个分支单元的改动都不会影响系统的其它单

元。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1.1.1.6.要求综合布线系统保证实现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 1.1.1.7.综合布线系统需提供较强的系统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系统故障的排除。 1.1. 2.产品认证 1.1. 2.1.投标人所提供的布线产品须经过具有合法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中国权威测试机构(如:信息产业部数据通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信息产业部光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等等)进行测试认证,并出具该机构发出的认证证明。 1.2.系统各功能子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1.2.1.综述 1.2.1.1.********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相关标准及规范,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1) 建筑群子系统 2) 设备间子系统 3) 干线子系统 4) 配线(水平)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2)管理子系统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系别:信息技术系 专业:通信技术 教研室:通信教研室

一、设计(论文)内容: 1.确定工程实施的范围;现场勘察,了解并记录建筑物情况; 2.确定系统各类信息点接入要求;确定建筑物合适的FD-BD结构; 3.确定综合布线总体设备配置,绘制企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4.编制楼宇建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5.编制中心机房设计方案,确定机房中选用的各项材料; 6.编制综合布线施工方案及其注意事项。 二、设计(论文)的主要技术指标: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本设计在遵循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经过对长通院新建综合楼的勘察 以满足综合楼与学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 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各个子系统 选择先进、高品质的综合布线产品 以高的性能指标、好的工艺性能确保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满足智能化系统应用的要求 使用光纤作为系统主干 冗余配置 提高系统宽带并防止电磁干扰 适应未来发展 主干光缆可支持1Gbps以上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 水平超5类电缆可支持100Mbps以上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 星型的拓扑结构 支持各种形式的网络应用 为综合楼提供全方位的应用平台 支持办公网络设备、各种采编设备及保安设备等的系统集成 以机柜型配线系统为核心 努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具有开放式的结构能与众多厂家的产品兼容 具有模块化、可扩展、面向用户的特点 能完全满足现在以及今后在语音、数据及影像通信方面的需求 能将语音、数据与影像等方面的通信融于一体 可应用于各种局域网络(LAN) 能适应将来网络结构的更改或设备的扩充。

完整版弱电综合管网及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要求

弱电综合管网及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要求 一、一般规定 1.1 本章适用于弱电综合管网及综合布线工程的工程实施、调试、检测、质量控制。 1.2 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范围包括:区域综合外网、室内综合管网和综合布线工程。区域综合外网工程由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人(手)孔、引入与引出配管、室外交接箱等组成;室内综合管网由弱电间、线槽、配管、配线箱、接线盒、智能配线箱、管网支架等组成;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包括用于建筑弱电系统及综合布线的主干线缆、水平线缆、用户配线、各类配线模块、机柜等。 1.3 本章规定依据现行国家规范与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电气工程实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的要求编制,并与其配套使用。 二、施工准备 区域综合外网工程施工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2.1

1.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2. 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3.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应满足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使用前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进场检验。 4. 施工工具齐备、完好。 5. 室外管道应按通信管道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2.2 室内综合管网工程施工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施工前应依据施工图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将弱电各系统的线槽、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合理安排。完成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弱电等专业的接口确认。 2.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3. 根据支架、吊架所承荷载,确定支架、吊架的规格,在线槽订货时应向厂家作技术交底,支架、吊架和线槽宜由厂家统一加工并供货,应做防腐处理。 4. 线槽内外表面光滑无毛刺,无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保护层完整,无锈蚀、脱落等现象。 5. 配套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要求如下: 1)各种型材与管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线管壁厚均匀,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平整、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外形不得变形、断裂、损坏。. 2)塑料管槽必须采用阻燃管槽,外壁应具有阻燃标记。 6 施工工具齐备、完好。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1、综合要求 1.1.本项目包括:A、电脑网络布线; B、电视点布线; C、电话点布线; D、闭路电视监控布线。 1.2.电源布线不在综合布线的范围之内,电脑网络布线作备份布点,电话和电 视不作备份布点。 1.3.电脑网络布线如有室外部分,则用光纤布线,电话和电视的室外部分均由 施工方施工。 1.4.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综合布线、电气安全标准等规范。 1.5.充分考虑所采用线材与用户相关设备的阻抗匹配、传输距离及线间电容、 串扰、回波、损耗等因素。 1.6.充分考虑整体布线工程的防雷及接地并为布线系统建设一个独立的接地 网,必须提供完整、可行的防雷接地方案。 2、其他要求 2.1 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本系统的测试和验收参照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与验收测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 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进行。 2.1.1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与验收测试。 1)国家电气规范与国家电气安全规范。 2)BS7430----接地 3)EIA/TIA568B及569标准 4)ISO/IEC DIS 11801(2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国际标 准。 5)CECS72: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1.2设备安装、测试、开通 1)测试工具采用FLUKE DSP4300 电缆测试仪进行验收测试,所有电脑网络 信息点(含备份点)按TIA/EIA568B信道测试模型100%通过测试。 2)设备安装、调测所需工具、仪表及安装材料均由施工方提供。 3)设备的机械结构应作抗震加固。 2.1.3移交测试 1)移交测试的条款应与技术规范一致。基于以上要求,施工方应提供测试条件、方法和过程的草案,谈判后,最终测试文件由双方共同拟定。2)移交测试是在用户方督导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由施工方的人员进行的。3)如果移交测试没有满足测试文件的要求,要重新进行系统测试。 2.1.4试运行验收测试 1)试运行是考察整个网络的可靠性的重要步骤,试运行将在移交测试后进 行,试运行期为三个月。 2)当主要指标(可靠性,稳定性)在试运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最终验收才 能进行。 如果上述条件不满足,要另加三个月的试运行期。 系统设计及产品技术要求 设计原则 实用性 -实施后的计算机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模块化 - 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 - 布线系统尽可能一次性考虑投资到位,但不排除是可扩充的,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进行扩展。 经济性 -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灵活性 - 信息点能方便地与多种类型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检测器件以及传真等)进行连接。 可靠性 - 在网络主干线的传输介质上提供容错功能,保证未来现代化系统的可靠运行。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设计论文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Guangzhou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毕业设计(论文) Graduation Paper 题目: 二级学院:____________信息学院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计算机网络技术2班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许桂煊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0610130224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肖晓栩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网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学习,教师备课、教学以及从外界获取信息,掌握先进地信息工具创造了环境,同时对学校的日常工作孔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宜信息时代的要求。 现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校园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已是必然的。我国目前的大多数校园网的结构、规模和应用都不是很完整,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校园网是各种类型网络中一个分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大学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的应用提供一个基本环境的平台,而且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多种服务,使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给各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功能、智能型楼宇的必然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对基于各种系统资源的校园总体功能的发挥并保持各部门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力保证。 关键字:学校、教学管理、布线系统、发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总则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制定 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 综合布线系统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设计之中,根据工 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应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综合布线系统宜与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的 配线作统筹规划,同步设计,并应按照各系统对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优化设计。 1.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应选用出具合格检验报告、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的 定型产品。 1.0.6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 术语 2.1 术语 2.1.1 布线 cabling 能够支持电子信息设备相连的各种缆线、跳线、接插软线和连接器件组成的系统。 2.1.2 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 建筑群子系统由配线设备、建筑物之间的干线缆线、设备缆线、跳线等组成。 2.1.3 电信间 telecommunications room 放置电信设备、缆线终接的配线设备,并进行缆线交接的一个空间。 2.1.4 工作区 work area 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独立区域。 2.1.5 信道 channel 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 2.1.6 链路 link 一个CP链路或是一个永久链路。 2.1.7 永久链路 permanent link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要求(专业文档)

一) 综合布线系统与网络设备架设系统 1.系统基本要求 本系统是一个综合化、高标准的布线系统与网络设备架设系统,必须达到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甲级标准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的综合布线配置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与网络设备架设系统产品必须为成熟产品并有成功项目案例,并充分考虑将来网络结构改变、扩容及配合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达到平滑过渡的可行性。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各包含三套网络系统,即:内网 (军字1号网)、军事综合信息网、外网,各网络系统物理隔离,包含语音网(电话),语音网需保证每个房间至少一条线路。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内、外网数据、语音点为六类星型拓扑结构。 1.1 工作区子系统 (1) 内、外网、军事综合信息网数据信息模块、语音模块采用六类原厂产品,支持六类定义的所有应用;可重复安装,能用工具反复压接,连续使用;具有多种颜色的模块以便信息识别管理。 (3)选择六类模块和国标单口或双口面板 ( 86*86 )来组成工作区信息插座,信息插座上有明显的标识以区分各种不同应用。 (3) 六类数据点配用六类标准原装跳线,分为5M 、3M、2M 三种,在合同总跳线数量不变原则下,三种跳线数量配比在弱电总包方完成水平子系统施工后由济南军区总医院信息科给定。 (4)地面信息插座采用铜制或不锈钢材质。 1.2 水平子系统 (1)水平子系统线缆采用六类4对PVC护套(低烟无卤)非屏蔽双绞线。 (2)水平电缆配线距离不超过90 米。 (3) 产品技术要求:双绞线、接插件(配线架、信息插座、尾线)、光纤要求使用同一

厂家产品,不得混用。为了与医院弱电系统完全配套,本次产品选择与门诊楼、内科楼相同型号产品:康普。 1.3 干线子系统(以楼为单位) (1)语音主干采用25 对大对数电缆,从语言总配线间分别引至各分配线间,每层配线间敷设几根25 对大对数电缆以深化设计为准并留有余量。 (2)保健楼内各层弱电间至保健楼一层弱电机房敷设一根12 芯千兆多模光缆。 1.4 管理子系统 (1) 水平部分的数据及语音均采用24口/48 口六类快接式配线架端接;光纤配线架用于端接数据光纤主干,110 卡接式配线架用于端接楼内垂直语音主干电缆; (2) 所有的配线架应预留一定的余量,以供今后扩展。 (3)每个IDF设置网络机柜用于保护PDS设备和网络交换机。弱电井内的IDF 采用标准(宽度600mm,深度600mm)的网络机柜,每个分配线间的网络机柜数量根据实际线路的多少设置。 (4)机柜上所有跳线应一律走跳线管理环,不允许散乱在理线环外。机柜上空余部分(未上配线架或管理环)需有档板遮盖。 (5)所有光缆中的每芯光纤都应与光纤配线架端接。 (6)机柜内光纤配线架、交换机、网络配线架、语音配线架必须配置相应理线器。 1.5 设备间子系统 (1)总配线间(设备间) 配用机架式光纤配线箱,语音配线架、光纤跳线等; (2)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总配线机构,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间子系统采用19"机柜落地式安装(安装在由龙骨支撑起的防静电地板上)。 跳线: 数据跳线选用两端RJ45接口,用于连接网络设备至配线架、用户终端至端口插座;光纤跳线应符合ANSI/EIA/TIA491的要求。所有跳线均要求为成品跳线(3)机柜选用:高*宽*深/2000*600*600 标准网络机柜,高*宽*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