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3.1认识声现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3.1认识声现象

3.1认识声现象

一、选择题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弦柱C.空气D.琴弦

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3.鱼儿在水中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4.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空气也还在振动

C.钟的振动停止了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6.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7.向暖水瓶中倒水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

B.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暖水瓶的振动产生的

C.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水和暖水瓶的共同振动产生的

8.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敲鼓时,人听到鼓声

9.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10.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空气、海水、铝

二、填空题

1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传入人耳.

12.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笛管里的_____振动产生的.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话进行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_____.

13.用手将敲响的小铃握紧时,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小铃_______________了.

14.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音叉,我们将看到小球______,此现象表明______.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______.

15.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如图,附近的同学听不到敲击声,但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却可以听到.这说明__可以传声.“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16.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小锤的敲击产生________而发声的,二胡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的,军号是靠____________振动发声的,“黄河在咆哮”是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17.宋词《解语花·上元》中写道“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_____产生的.

18.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_,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在____中则不传声。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

____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19.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20.除夕之夜,亮亮在自家的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3s后才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_____传来的,亮亮与烟花相聚的地方相距大约有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2

三、综合题

21.据说,法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谱写的乐曲用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说贝多芬这样做的道理.

22.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写出三个有关的情景。

情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研究:

(1)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响铃,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________

(2)之后,他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

(3)小刚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___;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几乎听不到铃声,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4.小丽同学做“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又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并由航天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敲击右侧的音又时,会看到乒乓球______(选填“弹开”或“不动”),这说明______.

答案

1.D

2.D

3.B

4.B

5.A

6.A

7.C

8.C

9.C

10.D

11.振动空气

12.空气柱介质

1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4.被弹开音叉在振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15.桌子(固体)产生传播

16.振动琴弦空气柱河水

17.振动

18.快快 340 真空 0.1

19.空气柱小于

20.空气 1020

21.人的耳朵听不到声音后,可以通过牙齿、颌骨等固体将声音传递到大脑中。大音乐家贝多芬耳聋以后创作作品主要是利用牙齿、颌骨传导声音。且骨传导的效果优于空气。22.两个人对面讲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略略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真空不能传声液体可以传声人耳24.乒乓球被弹起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转换法不动真空不能传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