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_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展示学生们参加腰鼓表演的照片和视频资料)看到这照片之后大家激动吗?代表抬头寺中学特色的腰鼓排演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你们精彩的展示。看完自己的表现后你们作何感想呢,我们就来采访一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篇富含生命和力量的文章,这就是《安塞腰鼓》。

二、补充安塞腰鼓的资料

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其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展示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作品所蕴含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3、感受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四、初步感知——鼓舞初扬

安塞腰鼓让人振奋,让人惊叹,让人如痴如狂,为什么呢?让我们透过陕北汉子刘成章酣畅淋漓的笔墨,去寻找答案吧!

1、看完了,听完了,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腰鼓?请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表达出来。(引导学生练习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

2、你感受到高原人民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3、找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

安塞腰鼓是激情,是力量,是高原人民精神风貌的象征,这就是它经久不衰、愈行愈盛的原因。

五、赏读课文——鼓舞正酣

从古至今,这股来自黄土地的爆发力,这豪情滚滚、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你的心灵被震撼了吗?请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把最震撼你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这些句子为什么能震撼你。(学生朗读时老师给予适时的朗读指导)本篇文章句式丰富多样,长短句交织出现,短句急促有力,长句酣畅淋漓,句式的使用

紧密配合氛围的变化;大量运用叠词、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让充满激情的语言相互碰撞、应和,汇成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

六、重点品读——鼓舞飞扬

(一)小组合作,体会情味。

黄土地的人们敲出了滚滚豪情、冲天斗志,舞出了壮阔雄浑、泱泱大气,现在,让我们带着心灵的震颤,带着高原人的壮志豪情进行小组合作,寻找鼓点之美?

(二)引导想象,解惑答疑。

1、作者由雄壮的腰鼓联想到落日、大旗等雄壮豪迈的景物,更给人以凛然壮观的感觉。你由雄壮的腰鼓联想到了哪些景物、场面或诗词?

2、如何理解“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句话?

这句是由迷惘到清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让我们想起民族的历史。我们这个

古老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的挫折、磨难和痛苦,经受了失败与成功、失望与希望的交替,终于走过了迷惘,走过了苦难,走进了改革开放这个令人振奋的美好时代。所以说,鼓声蕴含着我们民族的苦苦求索、不屈抗争。

3、“挣脱”、“冲破”、“撞开”了什么?

贫瘠的黄土地、贫苦闭塞的生活,给了高原人们太多的压抑和羁绊,而越是悠久的历史,传统陋俗的束缚也越牢固。但是他们没有丧失希望,隆隆的鼓声告诉我们:他们渴望新的生活,所以,作者歌颂的不仅仅是这雄壮的腰鼓,更是高原人民爆发的生命力,是他们坚毅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而这,正是黄土魂——我们的民族之魂。

(三)深入情境,感知语势。

1、谁来说说在展示击鼓的后生美这一节中后生“美”在何处?

美在后生的“搏击”精神。茂腾腾的后生们,凭借坚韧顽强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在黄土地上同一切困难搏击,他们拥有最原始最健康的生命,他们坚信“落后只是暂时的,只要有希望,祖国就一定会振兴”。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歌颂黄土高原,这正是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

2、那好,就让我们再诵读课文,重新体会“安塞腰鼓”的文化意蕴和生命内涵。

3、安塞腰鼓表演场面壮阔,鼓声沉重,动作有力,高潮迭起,确实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好的艺术不仅以独特的形式感染人,更能以内在的精神打动人。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

4、安塞腰鼓表现的就是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气势和强盛力量!安塞人打腰鼓,打的就是这股劲! 改革就是新与旧的激烈碰撞,勇敢地迎接它才会使我们中国走向成功,震惊世界!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成功的!

七、拓展深化——鼓韵悠长

面对这激昂的鼓声,面对这厚重的黄土,面对这群热烈奔放、使黄土地沸腾起来的年轻生命,你最想说什么?把你的心灵感悟和周围同学分享。

这鼓声是力量,是信念,是召唤,是希望。我们相信,“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原,一定能敲出生命的鼓点,奏出生命的最强音,书写出像安塞腰鼓那样雄壮激昂的历史!八、本节小结:

(课件展示《征服天堂》)

黄土地的人民用舞姿寄寓情感,用鼓点表达心声,用手中的鼓槌试图把一切困难敲碎。舞着舞着,舞出了新时代,敲着敲着敲出了新农村。

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铭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这一历史使命。不放弃对生命和理想的追求,请大家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舞台就在脚下,只要生命不息,我们就不能够停止搏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安塞腰鼓》学情分析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恰好我们抬头寺中学七、八年级学生正在举行腰鼓表演活动,绝大部分同学对能对腰鼓这一形象有最直观的感受,因此,我本着从实用和增加学生直观体验的原则,直接运用学校现有资源,穿插于学生的朗读与品味过程中,学生借助这些素材能更好地实现美文美读,从美读中体味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但对于我们这个乡村学校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的兴趣不浓厚,家庭也缺少引导,所以,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就非常关键。因此,我设置了三次朗读,这样学生才会有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学生参加腰鼓表演的图片和视频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通过个人朗读和小组合作亲身体验,感悟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3.学以致用,进行片段作文训练。

《安塞腰鼓》效果分析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1、了解腰鼓,观看本校学生腰鼓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3、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4、观看改革开放及十九大的图片,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课堂上,我和学生平等对话。除此,我还设计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环节,不同的读者对《安塞腰鼓》主旨不同理解的展示,让学生思考,理解,探究,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主旨有多元化的理解。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

但是课上完后自己觉得这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课堂教学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我在教学时偏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如:有学生赏析“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时,她的答案完美无缺,我很欣然,其实这答案是教学资料上的照本宣科,并不是她思考的结果。如果,我不沉湎于这个完美的答案,而提问一下他是怎样理解的这个思考过程,这样的课堂也许就更实在,更有味。

2、问题设计有待推敲

在朗读和品味这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①你认为哪几个段落比较精彩,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②你最喜欢的哪几个句子,说说你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其实有重复,一般来说,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往往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应该把两个问题合并为:哪些段落你最喜欢,用你认为恰当的情绪和节奏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缺乏追问艺术

在品味语句这个教学环节,本应是很出彩的环节,但由于我缺乏追问的艺术,而平淡了不少。如一个学生在谈理由时,讲他喜欢这个句子是因为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我没有追问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样课堂就显得浅薄,缺少深度。

《安塞腰鼓》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两篇阅读课文。《安塞腰鼓》是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瑰丽奇伟的想象,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七~九年级学段目标指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

《安塞腰鼓》一课不但它的气势是美的,它的语言也是美的。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排比、比喻、反复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理解修辞对文章表达的作用,更能为今后的阅读教学做好准备。所以,《安塞腰鼓》一课既是以前学习上的一次飞跃,又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

另外,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文字对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极有帮助的,因为她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塞腰鼓所释放的能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光要注重语言本身,还要让这种民族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于学生的心灵中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评测练习

1、品味下面的句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2)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3)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古典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2、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就构成形式看,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请指出下列排比的类型

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属于之间的排比。

⑵“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属于之间的排比。

⑶“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

属于之间的排比。

⑷“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属于之间的排比。

3、安塞腰鼓敲出了黄土高原人民强健的生命力,敲出了时代的新强音,更敲出了中华民族拼搏进取的的民族魂!面对这激昂的鼓声,面对这厚重的黄土,面对这群热烈奔放、使黄土地沸腾起来的年轻生命,你最想说什么?把你的心灵感悟和周围同学分享。

《安塞腰鼓》课后反思

《安塞腰鼓》是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瑰丽奇伟的想象,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1、了解腰鼓,观看本校学生腰鼓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3、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4、观看改革开放及十九大的图片,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课堂上,我和学生平等对话。除此,我还设计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环节,不同的读者对《安塞腰鼓》主旨不同理解的展示,让学生思考,理解,探究,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主旨有多

元化的理解。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

但是课上完后自己觉得这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课堂教学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我在教学时偏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如:有学生赏析“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时,她的答案完美无缺,我很欣然,其实这答案是教学资料上的照本宣科,并不是她思考的结果。如果,我不沉湎于这个完美的答案,而提问一下他是怎样理解的这个思考过程,这样的课堂也许就更实在,更有味。

2、问题设计有待推敲

在朗读和品味这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①你认为哪几个段落比较精彩,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②你最喜欢的哪几个句子,说说你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其实有重复,一般来说,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往往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应该把两个问题合并为:哪些段落你最喜欢,用你认为恰当的情绪和节奏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缺乏追问艺术

在品味语句这个教学环节,本应是很出彩的环节,但由于我缺乏追问的艺术,而平淡了不少。如一个学生在谈理由时,讲他喜欢这个句子是因为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我没有追问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样课堂就显得浅薄,缺少深度。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反思使我清醒,反思使我进步,这堂课的缺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断改进。

《安塞腰鼓》课标分析

《安塞腰鼓》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七~九年级学段目标指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结合课标我的想法如下:1.美文应美读,好文章只有用心诵读,才能品味出内在的美。本文教学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突出对文本诵读的要求。读法多种多样,听读、范读、齐读、读中品味。同时注意朗读

节奏、重音、停顿、升降的指导。在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铿锵激越的语言,领会作者对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赞颂。

2.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只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师生共同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3.本文可用一课时学课文,用一课时作练习及质疑问难。练习就以辅导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为主。可补充“新学案”中的相关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