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宇宙与地球练习题

宇宙与地球练习题

宇宙与地球练习题
宇宙与地球练习题

宇宙与地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宇宙诞生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流传的国家是()

A、古代中国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印度

2、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的科学家是()

A、霍金

B、牛顿

C、哈勃

D、伽利略

3、右图的正确的表达了()

A、日心说

B、大陆漂移学说

C、地心说

D、大爆炸宇宙论

4、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地球约有()

A、8万年

B、1.496亿千米

C、100亿年

D、200亿光年

5、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A、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C、比河外星系低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D、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6、下列哪一级天体系统不包括地球()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7、下列对宇宙的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运动物质是无规律的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8、人类利用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发现了地球大气层外还有()

A、电层

B、臭氧层

C、磁层

D、光层

9、今后对空间资源的开发的趋向是()

A、发展宇航工业

B、加强国际合作

C、普及航天知识

D、保护宇宙环境

10、下列不属于太空垃圾的是()

A、陨石

B、停止工作的航天器

C、太空中航天器爆炸产生的碎片

D、航天员扔出的垃圾

11、宇宙探测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表现为()

A、利用气象卫星更准确的预报天气

B、从太空中研究地球,因隔着厚厚的大气层,很难帮助人类寻找新资源

C、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长波通讯

D、利用卫星监测太阳活动12、目前,人类利用的宇宙自然资源主要有()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宇宙矿产资源

D、宇宙生物资源

13、开发宇宙能源与资源,主要开发的是()

A、重力能

B、太阳能

C、风能

D、天体引力能

据报道,美国“铱星世界通讯公司”困背负巨额债务而于2000年3月18日宣布破产,该公司66颗地球轨道卫星在推进器的推动下由750千米的高空坠入地球大气层,包括摩托罗拉公司在内的一批依星手机用户将被迫改用其它系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4、我们所使用的手机等通讯设备靠的是()

A、对流层的作用

B、平流层的作用

C、电离层的作用

D、外层的作用

15、这66颗卫星动力系统关闭后仍然在太空中做不规则的运动,为什么不把它留在太空而要用推进器将它们送入大气层()

A、落入地表可以科学研究

B、落入地表收藏进博物馆供人参观

C、留在太空的卫星可能与正常工作卫星相撞

D、留在太空的卫星释放有害物质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太阳最远的类地行星是天王星

B、九大行星的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

C、太阳系中巨行星的卫星最多

D、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

17、关于恒星的演化与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恒星的气体大多是氦

B、小质量的恒星的寿命比大质量的恒星拓

C、所有的恒星都会变成红巨星或超红巨星

D、恒星的结局是都会形成黑洞

18、有关太阳活动正确的叙述是()

A、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外层

B、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是太阳活动的强弱标志

C、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D、太阳活动增强时,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会发生异常变化

19、关于月球对地球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月球发光使地球夜晚得到照明

B、人们根据月相变化的同期来编订历法

C、月球是人类星际航行的第一站

D、月球引力作用使地球上产生潮汐现象

20、下列诗句描写的月相是(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A、峨眉月

B、满月

C、上弦月或下弦月

D、残月

21、可以看到下弦月的时间是( )

A、上半夜

B、子夜前后

C、下半夜

D、整个夜晚

2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

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D、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

23、下列关于中生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子植物大发展

B、气候寒冷,恐龙开始灭绝

C、大气臭氧开始形成

D、泛大陆开始断裂、解体

24、下列不属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依据的是()

A、“宇宙假说估计宇宙的年龄大约有360亿年

B、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河外星系的谱外红移现象

C、“宇宙大爆炸”假说认为,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批原子是氢和氦

D、微小背景辐射的发现

25、、地质年代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时代是()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26、侵蚀作用最强大和普遍的是()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海浪作用

D、冰川作用

27、下列湖泊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北美五大湖

B、俄罗斯冂加尔湖

C、白头山天池

D、云南省滇池

28、有关地壳物质的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各类岩石可以直接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可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可能形成新的岩浆

29、下列地貌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冲积平原―――黄土地貌

B、峁、梁―――喀斯特地貌

C、挪威的峡湾地形―――海岸地貌

D、新月型沙丘――风沙地貌

30、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A、集中分布在南极洲

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

C、在中低纬度地区没有分布

D、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二、多选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世界航天技术及其商业服务的先进先烈

B、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观测太空,希望更多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C、人类将要开发的宇宙资源有太阳资源、矿产资源和气候资源

D、月球有地球没有的能源,但没有和地球地层中相同的元素

2、下列关于陆地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环太平洋高山带大多是古生代形成的巨大褶皱山系

B、巴西高原是以古陆块为基底类型的高原

C、密西西比平原和东欧平原都属于冲积平原

D、陆地上最高峰与最低洼地相差超过8844米

3、下列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均由板块张裂产生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而成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陆地壳地诞生

4、与大陆漂移学说或地层研究结论的结点相符合的观点有()

A、2亿~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场联合古陆

B、约1.4亿年前,大西洋就已形成

C、2亿~3亿年前,动物界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

D、约1.4亿年前,被子植物成为植物界的主角

5、按地壳演化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生藻类→孢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海绵→三叶虫→鱼类→两栖类→恐龙→灵长类

C、我国泰山形成→东北、华北成陆→我国大陆轮廊→形成喜马拉雅山形成

D、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哺乳动物

6、反映日、地、月三者之间的地理事物有()

A、太阳黑子

B、潮汐

C、月相

D、磁暴

7、各种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上天后,对宇宙环境的新发现有()

A、地球并不是太阳系的中心

B、太阳大气的光球上有黑子活动

C、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γ射线

D、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

8、通过探测、研究表明宇宙空间有以下特点()

A、高真空

B、辐射弱

C、温度变化小

D、失重

9、人们幻想建立“空间城”,是因为()

A、宇宙空间极为辽阔

B、地球上人口是赵来赵多

C、地球上环境日益恶化

D、宇宙中有丰富的资源

10、宇宙空间的垃圾是()

A、寿命终止的卫星

B、爆炸产生的碎片

C、陨石

D、航天员扔出的垃圾

11、宇宙开发,需要国际合作与协作,是因为()

A、宇宙开发活动的规模大

B、宇宙开发活动的投资大

C、宇宙开发活动占地面积大

D、宇宙开发活动技术要求高

二、填空题

1、我们把,统称为天体,天体之间和形成天体系统。

2、太阳系由等构成,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3、请写出小到大的天体系统层次

4、宇宙的特征是性和性。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沙丘的形状,这里的风向应是箭头,假如没有植物滞阻,沙丘移动的方向是箭头。

(2)从外力表现形式分析,沙丘的形成是作用,沙丘的移动是作用。

(3)要改造沙丘,人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下图是某河道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合适,还是B处合适?

,简述理由。(2)某勘探队在B、C、D、E四处钻深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在下游钻到的沉积物依次应是什么?。为什么?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2005年3月28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继2004年12月26日大地震后再次发生里氏8.7级的强烈地震,据此材料结合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栣学校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的层上运动的,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总是在板块,全球两大地震带,分别是地震带和地震带

(2)赤道穿过板块,秘鲁寒流流经的海域在板块上。

(3)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之间,是

型板块边界。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恒星或者星座名称

A、B、C、D、

(2)图中D为方向,E为方向,假若图中小孩看到B恒星地平高度为40°,那么小孩所在位置的地理纬度为。

(3)图中小孩看到A和C两个星座在不停的运动,其运动方向是按时针方面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19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月相成因:

2019高考地理练习1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解析版.doc

夯基提能卷 1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 夯基提能卷①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9 ·宜昌市部分重点中学调研] 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呈一直线排列。这时,通信卫 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发出的较强的电磁波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信号,产生日凌现象。如图为卫星日凌示意图。据此完成1~2 题。 1.地面接收站受到日凌干扰使对应波段电视节目图像不清的时间最可能出现在一天中 的() A.日出前后 B .日落前后 C.中午前后 D .午夜前后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日凌现象出现时,太阳发出的强大的电磁辐射会对卫星下 行信号造成强烈的干扰,中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故此时最有可能出现电视节目图像不清的现 象。 2.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指南针失灵 D.太阳东升西落 答案: D 解析:太阳活动强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 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 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使指南针失灵;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 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产生极光现象;太阳东 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选D。 [2019 ·江苏兴化三校联考] 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 4 题。 3.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表形态 B .风速大小 C.天气状况 D .土壤性质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图中光伏农业通过太阳能发电获得能源,因此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四个选项中只有天气状况可以影响光照条件, C 正确。 4.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 学设计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考试说明》提到文理科基础地理考试内容还包括与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而地球、地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些内容贯穿于高中必修内容的始终,所以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才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基本的地理素养。另外地理信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是地图的延伸,所以在这一课里也简单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③、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④、理解地球上的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赤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 二、纬线及纬度 1.纬线:在地球仪上,同____平行、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2.纬线的特点:纬线指示____方向;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纬线长度____;纬线形状均为____。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由赤道(0°纬线)至南北纬度为低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纬度为中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极点为高纬度。 4.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并将地球分为、两半球(如下图)。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65419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 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 A 运动特征 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图2,回答3~4题。 3.在上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③在④的方位是(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5~7题。 5.若bd 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50°E ,则ab 、bd 、cd 、ac 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 B.cd>abbd>ab>cd D.bd=ac>ab=cd 6.若a 点比b 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 ①a 点在d 的西北方 ②a 点在d 的东北方 ③bd 的经度为90°W ④bd 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在ac 经线上,若由c 点至a 点,各地日出的时刻越来越早,则 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 B.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早于6点 C.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 D.此时是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读下图,回答8~9题。 8.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9.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 、b 、c 、d 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读等高线图,判断10~13题。 10.关于四个村庄所处地形区的名称正确的是 1150 1000 丁山 大王山 1050 800 900 900 600 500 李村 余村 1100 60° 10° c d b a 120°E ● ● ● ●

(完整版)高三地理地球与地图练习题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 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20厘米B.40厘米 C.60厘米D.80厘米 【解析】考查地球相关数据及比例尺的计算。第1题,赤道的实地长是40 000千米,计算可知此地球仪的比例尺。第2题,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应当约是此地球仪大圆周长的1/4。 【答案】 1.D 2.A 3.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③⑤ 【解析】①②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中,则两点坐标分别为(30°S、30°W),(0°、0°);③在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其坐标为(30°N、30°E);④⑤坐标分别为(30°S、30°W),(60°N、90°E),则坐标相同的是①④。 【答案】 B (2010年盐城调研)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 经线圈,ACB为赤道,据此完成4~5题。 4.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 行线路是

() 5.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 () A.西→东B.南→北→南 C.东南→东→东北D.东北→东→东南 【解析】第4题,从A飞到B的最短飞行线路应是过AB的大圆上的劣弧,但是赤道,理论上都是过AB的大圆的弧,但题干中是“实际最短线路”,地球两极稍扁,极半径较赤道半径短21千米。第5题,因为最短飞行线路是指沿经线圈的飞行,从A到N(北极点)是向北飞,从N到B是向南飞。 【答案】 4.A 5.B 6.以下四幅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上相同度数的经线和相同度数的纬线组成的图中,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可根据经纬度差来判断实际范围的大小。四幅图中表示的实际范围由小到大依次是A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

《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图2,回答3~4题。 3.在上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 积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③在④的方位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5~7题。 5.若bd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 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 B.cd>abbd>ab>cd D.bd=ac>ab=cd 6.若a点比b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 ①a点在d的西北方②a点在d的东北方 ③bd的经度为90°W ④bd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在ac经线上,若由c点至a点,各地日出的时刻越来越早,则 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 B.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早于6点 C.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 D.此时是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读下图,回答8~9题。 60° 10° c d b a 120°E ● ●● ●

8.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9.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 、b 、c 、d 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读等高线图,判断10~13题。 10.关于四个村庄所处地形区的名称正确的是 A.王村地处山谷 B.张村地处山脊 C.余村地处山谷 D.李村地处山顶 11.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750米 12.已知王村的气温是11℃,丁山气温应是 A.6.5℃ B.7.1℃ C.7.4℃ D.6.8℃ 13.王村与大王山实际水平距离为 A.3km B.6km C.8km D.10km 图6为我国某沿海地区等高、等深线图(单位:米),图7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4~17题。 图6 图7 14.夏至日12时12分(北京时间),图中岛屿上a ′处的旗杆影长为零,a ′点的地理坐标为 A.123°E ,23°26′N B.117°E ,23°26′N C.117°E ,23°26′S D.120°E ,0° 15.最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经济活动是 A.晒盐 B.建港 C.滩涂养值 D.海滨旅游 16.图6中与图7剖面图相符合的剖面线是 A.aa ′ B.bb ′ https://www.doczj.com/doc/ca14710025.html, ′ D.dd ′ 17.图1中cc ′剖面线最大高差H 为(单位:米) A.64<H <65 B.69<H <70 C.74<H <75 D.79<H <80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 1150 1000 丁山 大王山 1050 800 900 900 700 600 500 400 500 李村 张村 余村 王村 气象哨 1100

地理知识点梳理-宇宙与地球

2018合格考知识点梳理--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掌握天体的概念和类型,理解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等级差别。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学会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了解划分地球部圈层的结构, 4.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 6.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7.学会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的计算。 8.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9.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知识详解: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 银河系?? ??? 太阳系??? 地月系? ???? 地球 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八颗行星????? 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2)特殊性——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①充足的水分。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适宜的太照和温度围。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 层的黑子,B 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3)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③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在地球高纬地区出现极光。 【要点讲解】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1.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甲)。

初中中考专题中考地理考点练习世界地理第九单元地球和地图(含13年中考试题)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 世界地理第九单元西半球的国家 2.B 解: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又名旧金山,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的“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该地区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 A.专门化、现代化B.专门化、自由化C.现代化、一体化D.特色化、集中化 解: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很高,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美国的农业具有生产过程的全部现代化和地区生产的专门化两大特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 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解:安第斯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之间互相碰撞挤压,形成安第斯山脉.故选项A符合题意. 5.(2013?大庆)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流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有关巴西雨林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B.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C.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D.吸烟滞尘,美化城市环境 5.D. 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有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6.(2013?长沙)小刚、小毅、小勇、小强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一起讨论有关巴西的问题,各自的观点不同.你认为谁 A.小刚认为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小毅认为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C.小勇认为巴西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D.小强认为巴西首都是里约热内卢 6.D. 解: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海港,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7.(2012?株洲)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一度出现雨林被大规模砍伐的现象.对此当地居民观点正确 A.居民甲: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B.居民乙:大规模砍树可以增加耕地和牧场 C.居民丙:大量砍伐树木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就业 D.居民丁:珍贵树木必须保护,其它就可以大量砍伐 7.A. 解:A、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B、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和牧场面积大规模砍树,此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为了增加收入和解决就业问题,大规模砍树,此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D、不管是珍贵树木还是普通树木,都应该禁止滥砍滥伐,故不符合题意. A.巴西B.墨西哥C.美国D.加拿大 8.A. 解: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并且属于“金砖五国”之一的国家. A.是世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的大洲 B.地形平坦,被称为“高原大陆” C.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 D.经济发达,以出口工业产品为主 解:亚马孙平原是由亚马孙河长期冲积而成.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系跨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10.(2011?泰安)根据右图分析判断,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世界第四长河﹣﹣亚马孙河 B.②是纵贯南北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C.③城市附近有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 D.按美国农业带的划分,④处应该是玉米带 解:观察地图可知,①是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②是纵贯南北的落基山脉;③是纽约,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在旧金山附近;④按美国农业带的划分,④处应该是玉米带.故选项D符合题意.11.(2013?青岛)读北美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图版(上海)第一册2020-2021学年中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阶段测试

中图版(上海)第一册2020-2021学年中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阶段测 试 一、单选题 1.某人从上海乘船去日本横滨,他在甲板上连续两次“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 A.等于恒星日B.等于太阳日C.大于太阳日D.小于太阳日 小明同学去北极地区旅游,他在日记中写到:“7月10日,晴,我刚到一个地处北极圈内的小村庄,当地人就告诉我来晚了,前两天还可以看到极昼现象,现在已变成有昼有夜了。此时向北望去,只见地平面上一片白雪皑皑”。 根据日记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村庄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3.该村庄一年中的极昼时长约为 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 4.②地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 C.苔原带D.冰原带 我国古代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春分日太阳在黄道上的度数为0°(或360°),则白露日期(阳历)和太阳在黄道上的度数约为( ) A.10月8日15°B.9月8日195° C.10月8日75°D.9月8日165° 6.谷雨日兰州昼长与下列哪一节气的夜长最为接近,且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 A.雨水B.处暑C.霜降D.冬至 北京市居民多在城区工作,职住分离明显。图中公共交通等时线是从城中心出发到达某地需要的时间。读北京市两个时段的等时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图中显示的可达性 A.中午比早晨的可达性强B.傍晚比中午的可达性强 C.南北向比东西向可达性强D.北部比南部可达性强 8.某同学在甲地(天安门前)观看升旗仪式时,发现与一个月之前的升旗时间相同,则半个月之前A.正午旗杆的影子一年中最短B.正午旗杆的影子一年中最长 C.升旗时旗杆影子可能向正西D.升旗时旗杆影子可能向西南 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俯视图,箭头所示为地球公转方向,虚线圈为回归线和极圈,最外面大圆为赤道。ABC表示晨昏线,OD两侧日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考题

高中地理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考题 一、选择题 (一)从2007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四)18:05在 西昌发射到2007年11月7日进入工作轨道,“嫦娥一号” 的首次探月之旅已经宣告成功。右图为“嫦娥一号”卫星 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1.从“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中我们 看到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目前科学家认为该现象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 B .陨星的撞击 C .流水作用 D .风力作用 2.下列关于我国已建成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昌在外流区,酒泉和太原在内流区 B .西昌在湿润区,酒泉和太原在干旱区 C .西昌纬度较低,能够获得较大的发射初速度,节约更多的燃料 D .西昌光照丰富,水热资源不足;酒泉和太原水热资源丰富,光照不足 3.“嫦娥”升空一星期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下图的 4.纽约(西五区)的华人观看火箭发射实况转播的当地时间是 A .10月24日5:05 B .10月24日5:25 C .10月23日5:05 D .10月25日5:25 (二)图2中,虚线ACB 表示晨昏线,阴影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ON 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据此完成3—5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③AC 为晨线 ④BC 为晨线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此时,北京时间是 A 、7月7日4点 B 、7月7日12点 C 、7月6日4点 D 、7月6日12点 7、此时,下列城市中正午物体影子最长的是 A 、伦敦(520N ) B 、广州(23.50N ) C 、悉尼(330S ) D 、莫斯科(560N ) (三)2006年3月29日格林尼治时间8时36 分,在巴西东部地区开始出现日全食,北京时间图2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自转方向是北逆南顺,即北极是逆时针方向,南极是顺时针方向;地球公转图中,公转方向表现为逆时针。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在侧视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一般是在地轴北端或沿赤道用一个自左向右的箭头表示。在极地俯视图上,如果是在北极点俯视,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自转;如果是在南极点俯视,地球为顺时针方向自转。 2.下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位于( )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0℃ B.-5℃ C.25℃ D.30℃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地最冷月是1月,最热月是7月,是在北半球,最冷月小于0℃,是位于北温带;C符合题意。(2)从图中可知,该地最冷月是1月-气温是-5℃,最热月是7月-气温25℃,其气温年较差约为25℃-(-5℃)=30℃;D符合题意。【点评】(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2)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全年最高气温-全年最低气温。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 3.关于下面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点位于N点的西北方向 B. 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 C.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 D.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 【答案】 C 【解析】【分析】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M点位N点的东北方向,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160°W,40°N.应位于西半球、北温带;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当太阳

高中地理教案:地球与地图

地球与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 1.地图上的方向 (1)在多数地图上,一般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2)在带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示的是北方,与之相反的方向是南方,作指向标的垂线,可表示东西方向。 (3)在带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 (1)定义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就是: 比例尺=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2)表示方式 ①直线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 ②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成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③数字式: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可表示为1∶10000000或 10000000 1 或一千万分之一。 (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通常所说的比例尺的大与小,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间比值的大与小。比值越大,比例尺就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 一般来说,在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小,地图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大,地图内容越简略。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4)比例尺的放大与缩小 A .比例尺的缩放 将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将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将比例尺放大了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将比例尺缩小了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B.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1放大到原比例尺N倍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N平方 2 缩小到原比例尺1/N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1/N平方 二、等高线与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叫绝对高度。地面上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的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地形的判读: (1)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表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表坡度越缓。 (2)当等高线呈闭合状态时,若等高线的读数自中心向外递减,表示为山顶;若等高线的读数自外向中心递减,表示为盆地。 (3)当一组等高线明显弯曲时,若弯曲处向读数较小处凸出,表示为山脊;若弯曲处向读数较大处凸出,表示为山谷。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的相对低洼处,表示鞍部。 (5)若干条等高线交会在一起处,表示陡崖。 思考讨论 如何确定闭合等高线中心的海拔高度? 提示:如图所示,A、B两地海拔高度的确定应遵循等值线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A地外围闭合等高线是100米,比相邻等高线数值小,故A地海拔高度应大于0米小于100米;B地外围闭合等高线是200米,比相邻等高线数值大,故B地海拔高度应大于200米小于300。

中图版(上海)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章节测试

中图版(上海)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2019年元旦将至,重庆(30°N,106°E)某同学想在新年钟声識响的那一封和伦教(51°N,0°)的姐视须通话道一声祝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元旦这一天,当中国新年钟声敲响时伦敦时间为 A.1月1日04:00B.12月31日16:00 C.12月31日00:00D.1月1日08:00 2.1月1日,与伦教相比,重庆 A.正午时刻更晚B.日出方位更偏南 C.白昼更长D.自转角速度更大 为了纪念己故中国天眼FAST的创始人南仁东,2018年10月15日,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目前已知的太阳系小行星大多位于图中的( ) A.甲乙轨道之间B.丙丁轨道之间 C.丁戊轨道之间D.己庚轨道之间 4.图中表现出的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 ) A.地球可以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B.各行星在同一平面上绕日运动 C.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 b 点的节气为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6.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A.7月初地球公转角速度最慢B.5 月初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 C.1月初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D.10月初地球自转角速度最慢 7.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A.20°N附近B.25°N附近C.30°N D.35°N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是() A.a;c B.b;d C.c;a D.d;b 9.在上题的前提下,地球从b点公转到d点,地球公转的速度是() 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 10.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左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列各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峰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①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②图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表示陡崖;③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峰;④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故答案为:C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下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 ①→② 【答案】 D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着直觉认为“天圆地方”;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中期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D。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

第1 页共14 页 地球与地图 【自主梳理归纳】【回归教材】回归书本,夯实基础!公6371万公里;平均半径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4测试要点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里。、地轴:地球自转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地球仪1测试要点二0,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纬度:以赤道为0000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S。 3、经线:9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北极点为90N,南极点为900经线,也叫本0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0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②指向标地图:指测试要点三:地图三要素 1、地图上的比例尺:向标的箭头指向北。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地图上的图例与注记比实际距离。 3表示图上距离与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 1、高度的表示测试要点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的特点:呈闭、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2 3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4、地形剖面图: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反映断面的 高低起伏状况。合的曲线。思路清晰,提升能力!0对应在地面)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差值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11.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0,因此只要知道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 km1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 km,赤道上经度)(2同一经线上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0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各纬线上经度差l0。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kml 的纬度为α)经度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2(的东西方向。根据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南北方向的判定:上的最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则相反;根据在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东西方向的判定:0的180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于,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也可以利用经度来判定,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弧段)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最简捷的方法是:在被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3.等值线判读的三个技巧

高中地理 地球与地图

地球和地图 1、(2007年北京文综卷)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图1,完成(1)-(2)题。 图1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示意图 (1)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2)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月4日 B.7日12时 C.8日4时 D.9日12时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传递将于2008年3月31日从北京开始,经过国内外135个城市和地区,8月8日传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回答(1)~(2)题。 (1)若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34°36′S, 58°22′W)出发,出发时北京时间为某日凌晨3时,11小时后传递到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18′E),火炬到达时当地的区时是: A.前一日15时B.当日9时C.前一日22时D.当日8时 (2)火炬在中国境内传递过程中,将经过“乌鲁木齐― 敦煌―银川―西安”四个城市。与上述城市相匹配的景观依次 是: ①大漠深处的丝路重镇②民族风情浓郁的西域名城 ③城池壮观的历史古都④渠水环绕的塞外江南 A.①一②一③一④B.②一④一③一①C.②一①一④一③ D.④一①一②一③

3、如右图,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4、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A比B的地方时要____(早或晚)____小 时。 (2)B地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3)A地位于B地的方向。 (4)飞机从B地到D地的最短航线为。 5、(2007年上海地理卷)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回答(1)-(3)题。 (1)2007 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2)2007 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2020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如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读图,完成1~2题。 1.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A.一直向西北 B.一直向东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 2.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A.7 000千米 B.11 000千米 C.13 600千米 D.16 000千米 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3~5题。 3.根据图中的信息,估算该岛屿的面积约为() A.105平方千米 B.209平方千米 C.549平方千米 D.1 025平方千米 4.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表示的面积为原来的() A.1/2 B.2倍 C.1/4 D.4倍 5.该岛屿位于北京的()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下面为两国轮廓图,A、B两城市分别是甲、乙两国的首都。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图比例尺比右图大 B.甲国的面积较乙国大 C.甲、乙两国面积相当 D.甲、乙两国气候相似 7.A城市位于B城市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19江苏盐城中学模拟)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51米 B.该地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流分布 C.该地西部地区适宜种植柑橘和茶树 D.开垦沼泽发展种植业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9.下列关于该地河、湖开发利用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河流中下游地区可以发展内河航运 B.河流上游地区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 C.利用湖泊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 D.将当地城镇集中沿湖布局以便供水 (2019天津滨海新区重点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