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分析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分析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分析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分析

1、现场调研

规划设计人员在当地管理部门指导和配合下,采取实地踏勘、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详细了解当地自然、人文情况、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各农户房屋建筑的详细情况、院落布局情况以及村民改造意愿,全面收集规划设计基础资料。

2、政策与区域背景分析

在对国家、住建部和河北省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本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背景、区域背景分析。

3、基本情况分析

针对村庄环境现状进行描述和评价,重点是分析总结村庄路面硬化、饮水安全、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农膜回收、柴草堆放治理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

理、禽粪便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使用清洁能源农户数、森林覆盖率、卫生公厕和农户卫生改厕、村卫生室建设、学龄前与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五保供养人群及集中供养、村庄班车、管护人员设置、农房改造、村庄亮化、村庄绿化、村庄美化、村庄生态优化、村庄管理优化、特色打造、现状产业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美丽乡村考察心得体会2篇

美丽乡村考察心得体会2篇 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下,去桐庐县学习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实地探访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看精品,使我受益非浅,拓宽了视野。不单单是整洁的村庄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更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论是他们的创新理念,还是对特色乡村文明的挖掘和提升,尤其是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那种责任和激情,都深深的触动了我。 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管理及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交流美丽乡村建设的心得与经验,实地感受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切实了解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不论是自绘、自建、自管的君山村,富有才文化的狄浦村,莲文化的环溪村,还是发展农家乐旅游文化的芦茨村,桃文化的阳山畈村,这些村庄都有它们共同点。 一是因地制宜,挖掘村庄自的古文化内涵,非常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尊重民俗、民风,结合村庄的特色文化脉络,打造出符合本土文化的农村景观。 二是以美丽乡村为有力抓手,为发展特色经济及文化旅游搭建平台,如阳山畈村桃产业,芦茨村山水旅游带动农家乐的发展,使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建管并举,一方面要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维护,如环

溪村,他们的理念是以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做法,实行对农户月检查,季通报制度,并开展“大手牵小手”等活动,这些做法都是对居住环境提升的有效手段。 这些精品村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整改、提升,在青山秀水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令人流连忘返,让人直观感受到一是发展速度快,农民的收入水平,均是在继续保持高速度的增长,表明发展的潜能巨大;二是城乡无差别,所到之处,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无差别;三是建设水平高,感觉到都是高标准,又风景如画;四是精神风貌好,与时俱进精神无处不在;五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 以上是我这次去桐庐学习考察后所汲取的精髓所在,既有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更深认识,也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具体总结如下: 一、做好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 对我们乡镇干部而言,要发挥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作好美好乡村建设宣传工作,以村民理事会为推手,扎扎实实做好推动工作,并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学习群众的创新精神,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按规划要求改善提升居住环境,做到实实在在做工作,持之以恒抓落实。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一、现状问题: 1、交通现状: ***除北大街外,道路现状宽度为6-7 米不等,路面为水泥路面,质量一般;现状设有一处城乡公交站点。 现状自然村内均没有专门的车行道路,几乎不能通车,只能步行,且路面宽度高度不等,质量一般。 2、景观风貌及产业,特色资源现状 ***四面环山,离县城较近,有煤炭资源和瓷技术。 不足:①村庄内绿化不足,几乎没有宅间绿化;②村庄现状地势起伏较大,存在多处驳坎,坎上局部设有水泥墙、栏杆等,形式杂乱,景观风貌较差;③现状山体上树林偏少。 因有悠久的煤炭和瓷文化,因此可以设置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的条件。 3、配套设施现状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村民不重视公共用地和空间的预留和协调,建筑间距较小,使得公共空间受到极大压缩,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交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均显得局促和不足,现有各种村民设施不全,因此直接导致村民生活环境质量不高。另外,村庄内部卫生条件较差。如果未来发展特色旅游,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如旅游接待、停车场、餐饮、宾馆等。 4、建筑风貌 村庄的建筑都是均为村民自发建设的老房子,建筑风格色彩较为老旧,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建筑风貌杂乱而不统一,影响整体景观,另外,村民辅房乱搭乱建情况严重,且质量差、风貌差,尤其是作为猪圈或厕所使用,普遍存在脏、乱、臭的现象。 二、总体规划 (1)规划指导思想 1、从发展的角度着眼,强调动态的建设观,正确处理村庄整治与村民生活、旅游开发 的关系; 2、抓住村庄发展的脉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突出人、自然、建筑相融的整体空间 环境特色,将村庄质朴、厚拙、自然的原始风貌及乡土文化加以保护,同时融入时 代特色,强化下姜村特色新农村的感染力。 3、以科学的态度对现有文化、建筑及其环境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在完全尊重村庄现 有发展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整治。 (2)规划原则 1、将村庄综合整治和产业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下***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分片实施,同时加强重点地段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保持村庄现有的自然肌理,拆除建筑违章,梳理开放空间,对部分建筑外貌局部进行改造,对建筑内部可以整修。 3、重点整治与一般整治相结合,建筑整治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4、对村民的私有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尊重与引导并重的原则。 5、建筑整治兼顾建筑样式的多样性和整体协调性的原则。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考察报告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乡村休闲旅游理论: 城市人都在做着“返乡”的梦。 都市人,都很向往乡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乡野趣味,休闲式旅游市场是将来的关注重点。 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 现代城市人对休闲乡村的渴望,包括田园绿色景观、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有机健康食品、朴实的民风、适当参与体力劳动等。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休闲资源70%集中在乡村。 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全域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以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农村。美丽乡村的公共配套服务程度和城市是一样的。农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没差别,而农村却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 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经过对浙江省桐庐县县城及4个村庄的考察,总结桐庐县美

丽乡村建设在规划上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供辽宁学习参考。 (一)结合旅游的全域乡村布局 中国已经从观光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而桐庐正是经过休闲乡村游成功实现美丽乡村梦。 结合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将县域内183个美丽乡村统筹规划,特别是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路线组织上,将美丽村庄贯穿在旅游线路中,如慢行绿道线路等。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来到农村,品味其美丽乡村,感受慢调生活。 (二)整洁舒适的优美乡村环境 1、基础设施 经过基础设施打造清洁村庄,污水处理是关键,而卫生厕所是农村污水收集的源头。经过生态污水处理方式将村庄原有水体恢复洁净,是村庄生态环境的基础。 安全饮用水。普及了自来水。 垃圾收集。实现了密集的定点收集和初步分类。 村庄道路及附属设施。主要交通道路采用黑色路面,并施划白色道路标线。所有道路上的架空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路面采用当地乡土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创新,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墩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向“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农村、幸福农村、和美农村的目标奋进。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累计已投入资金*万元元,对赵*、*墩、*场、*场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其中赵*作为省级美丽乡村进行了申报,并成功迎接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 一是乡村更加洁净。推行了农村垃圾处置和长效管理机制,全社区已配有保洁人员**人,人均保洁经费不低于40元,基本农村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置。 二是环境更加美化。以绿化为主要措施,加强村庄道路两侧和农户庭院的绿化,新种绿化乔木*万株,进一步改善了生活居住环境。 三是品牌更加响亮。赵*的村容村貌、*墩的雪梨种植等美丽乡村建设主品牌进一步打响,多次作为考察点迎接了各级领导的考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离上级

总体建设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亟待加以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进行改善。 (一)建设资金投入“量不足”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是向上争取资金难。虽然从中央到省里,无论是相应配套政策还是直接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都可谓是历史性的空前加大,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二是地方配套投入难。我镇是经济欠发达乡镇,地方财政紧张,难以完全足额配套到位。三是社会投资引入难。美丽乡村建设很多是公益性项目,没有回报,因而难以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即使如农业、旅游等产业项目也因回报周期较长,回报率不高,不能有效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四是资金筹集渠道拓展难。我社区农村大多集体经济薄弱,合作社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相对发达地区的多渠道投入差距明显拉大。 (二)乡村规划引领“力不强”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进行引导。一是规划特色性有待加强。乡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元素,缺乏乡村特色性;二是执行规划不严肃,存在有规划却不按规划实施,变更规划频繁等现象,规划统筹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有效发挥,乃至存在“边干边看”的现象;三是土地要素受制约,规划的实施需要土地

《关于后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2013级经济管理类创新实验班 姓名:谢璐 学号:3136309020

《关于后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姓名:谢璐学号:3136309020 前言 西天尾镇政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福建省莆田市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抓项目推进,抓气势成效,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美丽乡村”整治建设,莆田市按照“三整治三提升”的建设标准和“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在村落保全前提下,分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对于美丽乡村的理解,我们调查了近100名人员,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61.11%的被调查者认为美丽乡村“美”在良好的思想观念,另有38.89%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在优美的村容村貌。 调查对象当地村民,村委会干部,游客 调查方式随机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 正文 基本概况 走进后黄村,迎面是绿意盎然的山野田林、洁净宽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到村民在百年老榕树下悠闲地休憩谈天。一盏盏路灯、一处处花坛,天蓝、水清、景美,处处洋溢着整洁、恬后黄村位于西天尾镇以东2公里处,东临涵江区梧塘镇,南接本镇碗洋、澄渚村,北靠三山之首烽火台。全村方圆面积约1.5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254户,人口1010人。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枇杷、龙眼等为主,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 建设措施以及主要成果 1、因地制宜、注重规划。后黄村虽然还未成“处处都是一幅图卷、山山都是一幅美景”,各处条件不尽相同,自然差异较大,但都尽量不破坏原生态资源,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依据现有条件,提升已有基础,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特色化建设之路。梅岭根据村的地域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鲜果采摘园项目供游人采摘水果蔬菜,开凿知秋湖供村民,游人乘凉观光,开展民俗文化表演让游人更全面的了解莆仙文化。聘请福建农科院,完成了《后黄村建设规划设计思路》,确定了保护性开发后黄村;

美丽乡村规划居民问卷调查(全面)

美丽乡村规划居民问卷调查 乡(镇)村 一、基本情况 二、经济建设 1.您家有__________口人,家庭人口结构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人在外务工, 家里60岁以上老人__________人,不满14周岁的__________人。 2.您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A农产品收入B养殖业C家庭副业D外出打工 E本地乡村企业收入F自己的企业H其他 3.您的家庭目前人均年收入?() A10000元以下B10000—15000元C15000—25000元D25000以上 4.您的庄稼田种植什么经济作物?用途是什么? A 水八仙 B 大棚蔬菜 C油菜 D水稻 E其他(__________) 5.您家平均每个人亩地?每亩地产量?每亩地收入? 6.您家的支出主要用于哪方面?() A维持基本生活水平B儿女的教育费用C购车建房D其他 7.本村农忙时大概什么时候? 农闲时干什么? (1)如某家庭年轻人均外出务工,家中耕地采取何种方式耕种? A家中父母亲耕种 B出租给种植大户 C抛荒

三、住房、环境建设 1.您拥有________套住房?住房的建筑结构为? A土坯房 B砖瓦楼房 C砖混楼房D其他结构 2.您对目前的住房感到满意吗?();若不满意需要改变哪些___________ A很满意B一般 C不满意 3.您的房屋建造于什么时候___________?现在质量如何?___________ 4.在新屋建设时,您是喜欢采用哪种方式?()喜欢什么颜色?_________ A 划定宅基地,自己设计,自己建设 B划定宅基地,统一设计,自己建设 C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D其他 5.院落布置属于以下哪种布置形式: A前院B后院C前后院D内院 E院落在房屋一侧F其他(自行绘制) (1)您觉得这种布置模式舒适吗? A很不舒适 B比较不舒适 C一般 D比较舒适 E很舒适 (2)您喜欢什么形式的? A前小院后大院 B前大院后小院 C只有前院 D 只有后院 6.您希望庭院用做什么用途? A.种菜 B.种花草 C.养殖 D.晾晒经济作物 7.您用的卫生间情况是: A水冲式公共厕所 B集中旱厕 C自家(旱厕)

(经典)美丽乡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方案

美丽乡村村庄整治规划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村庄概况 (1) 1、自然条件 (1) 2、社会经济条件概述 (1) 3、村庄建设情况 (1) 第三章现状存在问题 (2) 1、村庄建设区 (2) 2、其它区域 (2) 第四章规划总则 (3) 1、指导思想 (3) 2、规划原则 (3) 3、规划依据 (3) 4、规划期限 (3) 5、规划范围 (3) 6、整治目标 (3) 第五章规划构思 (4) 1、总体思路 (4) 2、总体整治安排 (4) 3、村庄特色规划 (4) 第六章重点整治规划 (5) 1、道路广场及附属设施整治 (6) 2、建筑整治 (6) 3、绿化游憩建设 (14) 4、环卫设施建设 (15) 5、防灾整治 (15) 6、农用地、山体整治 (16)

7、重点整治项目 (16) 第七章整治实施时序 (17) 第八章造价估算 (18) 第九章实施建议 (19) 附图 (20)

第一章前言 **市**区**乡**风景区内**村,位于**市区西北八公里处(详见附图1)。因其樱桃栽种历史悠久,品种数量多,品质上乘而闻名于世。本次整治规划立足于**景区内的村庄现状自然资源、村庄建设情况,以村容环境整治为重点,突出樱桃种植特色、山林水体特色,力争通过本次村庄整治工作,将**村建设成一个人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洛北山村。 第二章村庄概况 1.自然条件 **村位于**乡西北处,南经王坑村等村庄通往**市区,北通大凹村。村庄四面环沟,绿化条件好。村庄南部山谷中四个小型水库,水资源丰富。 **村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四季分明,夏冬季节长,春秋季节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东冷夏热,具有**西北部黄土高原气候特征。 2.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2013年,**村共有户数111户,户籍人口388人,2006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部分仍旧从事传统耕作。村内产业以农业种植和经济林种植以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樱桃等。2006年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0万元,村内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 3.村庄建设情况 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受崎岖的地势限制,**村主要建筑均于山间北高南低的台地上布置,局部地形高差较大。 村庄建筑布局较为合理,大部分道路已经完成硬化,村内有村委办公用房一处,幼儿园、小学均与临近村合用,村内未设立。

关于xx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xx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建设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重返巩固五强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近日,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一、基本情况 从XXX年开始,我区按照协调发展家园美、村强民富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四美”要求,以提升生态文明为基础,以加快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保障,紧紧依托环保、农业、林水、交通、财政等相关区级部门的项目资金,发挥教育、民政、卫生、人社、文化、文明办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围绕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整治改变农村面貌、绿化亮化提升农村品位、完善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XX年,XX村获全市十大美丽乡村提名村;XX年,XX村获全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XX村、高家被评为XX年美丽乡村。 二、存在问题

一、认识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积极性不高,“等靠要”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主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调动和发挥,存在一定的“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导致部分群众对农村外立面改造、棚舍整治、村庄绿化等不配合、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强调村庄硬化、美化、亮化,但是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等方面则重视不够。 二、投入资金有限。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镇、村经济实力较弱,农民群众自投较少,财政资金有限,直接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 三、农村人气集聚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空心村”逐渐增多,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能充分凸显。以高家镇明泉村为例,户籍人口XX人,村内常住人口不到XX人,并以老年人居多,农村人气集聚不足。 四、建设特色不突出。美丽乡村的规划,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但是在挖掘农村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民俗风情、人文内涵和产业特色上还有待加强,存在“千村一面”的现象。 五、经济基础薄弱。我区后山村特别是XX乡的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美丽乡村建设缺乏有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精品)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请在这里输入单位/组织名称 二○二○年五月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三)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镇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村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 20XX年底打造示范村一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主要公路沿线村庄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个主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X月X日,x工作人员到X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梳理如下。 一、美丽乡村是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今年X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到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奋斗目标,农村美不美成为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为答好乡村振兴战略这张“试卷”,我们对X镇乡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研,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X镇美丽乡村建设风生水起。为响应国家政策,适时提出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行动。X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首先,通过开展村容靓化、阵地构筑、典型选塑、片区带动四项活动,不断提升农村文明指数和群众幸福感,极大地改善了群众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在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该镇积极申请上级支持,大力开展“五化四美”乡村建设,重点打造了省级美丽乡村刘庄村,市级美丽乡村X村、屈庄村、吴庄村,实施以广场、供电、排水、坑塘升级、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村庄标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另外还继续推进全镇域环境的综合提升,对镇域内坑塘及村周围

闲散地进行节点治理和绿化,通过疏通水系、清淤扩容、洗坡治理、栽种绿化树木等措施,对村内的废旧坑塘进行综合治理,恢复农村坑塘美化环境、调节水源、防涝抗旱、发展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改造村内闲散地,清理多年积存的垃圾,种植花草苗木,硬化道路,将之改造成为园林绿地,为村民提供了集休息、观赏于一体的休闲场所。截至目前,该镇X个行政村有X个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X个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乡村规划缺失、房屋设计凌乱。第一,房屋的建筑形式缺少规范,房屋的高矮大小不一,外立面设计得五花八门,外墙砖及屋顶的颜色不统一,房屋外观要么极其简单,要么千奇百怪,导致“只见新房不见村”。第二,房屋建设没有与本村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相结合,照搬城市住宅建设模式,导致乡村不像乡村,失去了原有的乡土特色。第三,房屋建设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没有形成有机的衔接、和谐的统一,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杂乱无章,无法满足当代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二是推动产业兴旺的步伐还需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长远之策。作为X镇,有万亩莲藕基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有隋海惨案纪念馆、民俗博物馆和党史教育馆、农家乐、文化产

美丽乡村筑梦基层调研报告初稿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暑期社会实践 “美丽乡村”筑梦基层调研报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课题报告 经贸学院嘉兴“美丽乡村”筑梦基层调研团 2013/8/15 为响应党中央对共筑中国梦的号召,调研团走入基层,深入了解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五年计划,赴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在该县争创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的关键时期,着重对建设征程中的生态整治现状和“美丽乡村”政策进行调研,让更多人了解最真实、最有实际参考价值的乡村建设筑梦历程,向社会大众展现最为真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在开展农村生态河道治理及土地科学整治方面为基层筑梦“美丽乡村”提供借鉴意义。

目录 一、“美丽乡村”筑梦基层调研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一)介绍数据、资料来源——基层寻访 1、走入农村访农民 2、基层干部筑梦路 (二)美丽乡村调研分类 1、基层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2、基层实施现况 3、农村水利生态系统 4、农村土地整治管理 三、浙江省基层美丽乡村发展特征分析 (一)基层地域性实施差异特征分析 (二)乡村建设阶段性发展 (三)基层筑梦人文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四)科学创新促基层发展 四、水利、土管示范工程开展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统筹发展 (一)水利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二)土体整治科学规划示范工程 (三)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点促面 五、基层思想认识及需求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政策基层思想认识分析 (二)基层群众与基层干部需求表达分析 六、“美丽乡村”建设之满足农村生态面貌改造提升需求的政策建议 (一)农民基本利益是新农村建设最为基本的需求,相关的改造、保障制度建设应该加速 (二)在完善制度基础之上,以灵活自愿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广大农民意愿为先 (三)针对农村地区最为紧迫的经济发展及财政支出问题 (四)需求导向应该成为“美丽乡村”农村生态面貌改造提升的建设方向

苏州 美丽村庄建设调研报告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5月底,市委农工委组织部分基层干部赴苏州市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学习调研。现将苏州市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期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启发思路、推陈出新之作用。 2012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并全面 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更好地彰显农村特色、培育致富产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7月全面部署开展美丽镇村建设,努力打 造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美丽村庄。当前,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正在快速、稳步、有序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推进有序。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点面兼顾, 层次清楚。主要分为美丽村庄示范点创建、星级康居乡村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三个层面。2013年,以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全市 选择了71个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村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14年,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就是三年内力争创建100个有产业特色的美丽村庄示范点(含2013年开展试点的71个),提升1000个基础设施配套的星级康居乡村。2015年,为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不高的问题,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以每年不少于1000个村庄10万农户

的速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重点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到2017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规划科学,分类指导。苏州市在村庄布点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一方面从尊重村庄既有现状,保护山水田园风光出发,将上一轮1268个保留村目标扩展为5000个左右。一方面坚持按不同村庄类型和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指导。划定的“一般村”,必须按“三整治、一保障”(整治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疏浚村庄河道,保障农民群众基础生活需求)标准搞好村庄整治,不搞重复建设;划定的“重点村”,必须按“六整治、六提升”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康居乡村”;划定的“特色村”,探索挖掘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完善旅游设施,创建“美丽村庄示范点”。尤其是重点村和特色村,必须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生产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规划和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公厕、绿化、停车场、小游园、社区服务分中心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 3、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苏州市积极探索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共同参与村庄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建立财政分级负担机制,根据不同项目性质明确不同投入主体。市级财政重点支持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2013年开展试点的71个示范村庄,市级财政根据打造标

XX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XX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5月底,市委农工委组织部分基层干部赴苏州市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学习调研。现将苏州市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期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启发思路、推陈出新之作用。 XX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并全面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更好地彰显农村特色、培育致富产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于XX年7月全面部署开展美丽镇村建设,努力打造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美丽村庄。当前,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正在快速、稳步、有序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推进有序。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点面兼顾,层次清楚。主要分为美丽村庄示范点创建、星级康居乡村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三个层面。XX年,以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全市选择了71个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村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XX年,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就是三年内力争创建100个有产业特色的美丽村庄示范点,提升1000个基础设施配套的星级康

居乡村。XX年,为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不高的问题,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以每年不少于1000个村庄10万农户的速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重点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到XX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规划科学,分类指导。苏州市在村庄布点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一方面从尊重村庄既有现状,保护山水田园风光出发,将上一轮1268个保留村目标扩展为5000个左右。一方面坚持按不同村庄类型和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指导。划定的一般村,必须按三整治、一保障标准搞好村庄整治,不搞重复建设;划定的重点村,必须按六整治、六提升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康居乡村划定的特色村,探索挖掘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完善旅游设施,创建美丽村庄示范点。尤其是重点村和特色村,必须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生产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规划和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公厕、绿化、停车场、小游园、社区服务分中心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 3、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苏州市积极探索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共同参与村庄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建立财政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 方案一词,来自于“方和“案。 乡村建设中的“案,书案,读书、写字都是案。 下面是学习啦为你带来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建设美丽乡村,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 手。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 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 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 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 进"生态人居"、 "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 "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 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 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 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到 2015 年底全县完成 100 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 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 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 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报告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西湖区人大常委会日期:2013-12-02 为配合西湖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兴根带领部分农工委委员,先后赴区农业局、区风景旅游局、转塘街道、双浦镇等9个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根据省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在西湖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强统筹、强特色、强推进”的要求,抓规划、排项目、定资金、明措施,有序有力实施各项建设计划任务,自2011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以下几方面工作值得充分肯定:(一)突出特色,强化规划引领。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编制了《西湖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2015年)》,确立了“最美西湖·风情乡村”战略定位,提出了三墩平原湿地水乡、转塘龙坞和双浦湖埠山地茶乡、双浦东南部沿江渔乡等三大片区的村庄肌理规划理念,明确了转塘、双浦、三墩、留下所辖35个创建村社的相应整治模式和初步目标,以及环境改善、产业提升、特色培育和公共服务配套为重点的实施内容。二是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方案”,根据各村实际,因村制宜制定每个村的整治规划方案,切实增强整治方案的可操作性。三是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目录指南,提出了13个大项、46个分项、157个子项的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分级配置的内容和标准,在国内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进行规范化定义,为乡村整治提供了有效借鉴,也为后续单村整治规划的编制和项目设计提供了指导。 (二)落实保障,强化政策支撑。一是按照全方位全覆盖高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要求,出台了《关于推进西湖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西湖区分类推进村庄整治争创美丽示范乡村工程实施方案》这两个“龙头”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整治目标和原则、模式和标准、申报程序、实施步骤、保障措施,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激励作用。二是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制定了《西湖区创建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西湖区创建美丽乡村整治类项目以奖代补管理办法》,2011年-2015年区(含之江)财政将共计安排3亿元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功能提升、生态保护、产业扶持、文明创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大力整合支农项目,将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于创建村,积极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三是配套出台了《西湖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西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验收实施办法》、《西湖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西湖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指导组(现场办)及分组方案》等一系列的规范性制度,强化制度的约束保障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三)注重结合,强化统筹推进。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与“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都市农业精品区、休闲旅游示范区、文创产业示范区打造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统筹推进。一是狠抓项目推进。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加强协调,扎实推进整治项目建设,两年来,西湖区72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项目中,已完工37个,正在建设7个。二是加快产业升级。结合无公害茶叶精品园区、渔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休闲观光设施农业园建设,带动东江嘴村、灵山村、华联村等创建村的特色产业培育。发挥中国美院得天独厚的文创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外桐坞村文创产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摘要:广州的美丽乡村规划是本着对前几轮乡村规划的经验的继承与不足的批判,于2012年提出的。本文先回顾前几轮乡村规划的优缺点,并进行规划理论 研究综述,再以蒙花布村的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具体阐述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可实施、可管理、可推广的特点,并总结了美丽乡村规划的突破点。 关键词: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规划;蒙花布村 1美丽乡村规划的由来 随着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及实施,全国各地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美丽乡村试点规划及建设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 如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市化的本质特征,而建 设美丽乡村正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喝 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生活在景色优美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必需之路。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则在于政府加大对 农村的反哺力度,并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 2011年12月12日广州市长办公会(提出结合村庄整治工作,从每个区、县 级市中选取2至3个村庄开展规划编制,作为示范村庄在全市推广的要求。广州 的美丽乡村规划试点工作,于2012年2月份开始调研。定下26个试点村,试点 先行,并于2013年全面推广规划编制工作。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存在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 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表面等问题,需建立以 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的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 在大城市的聚集人力物力的能力愈发强大的今天,乡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 也愈加凸显出来。发展乡村的产业,增强乡村的活力也是乡村居民一直以来迫切 的愿望。而传统的乡村规划因为其过于追求成果的光鲜,导致投资预算过大、规 划无法落地实施等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一套以“微干预、微改造、原生态、分类指导、四规合一、规划落地”为目标规划正是村民的需求。由此,给乡村一个基于需求的规划,正是广大农村居民的期待。 2美丽乡村的研究综述 2.1美丽乡村的基本理论 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在于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研究它的目标、战略、特征、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杨培峰提出城乡一体 化是“自然-空间-人类”系统,满足人的需求与追求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两大目标,在这样的目标驱使下,通过城乡经济职能变迁,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城乡一体化 研究、规划、管理,形成自然-空间-人类良性循环系统。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着力点是在完善城乡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满足人的需求、追求发展,而这个基础是建立在城乡共同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之上的。在蒙花布美丽乡村规划中,将小与增城市,大与广州市,建立一体化的复合 系统。 2.2美丽乡村规划的研究评述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脉络里来理解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今日的美丽乡村规 划是乡村规划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延伸。在20世纪初的年代,一代乡村 规划轰轰烈烈开始,却因为战争和侵略,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解放后,公社化 运动使得农民的生活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三农问

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报告 近段,有幸到湖南、江西等地参观学习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其中,有靠投资、靠项目砸出的美丽乡村,也有靠群众参与、村民高度自治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美丽乡村,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整的来说,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文化贯彻始终。不管是浏阳的墙面宣传,还是江西的祠堂文化、红色文化,都有文化元素贯彻其中。各地充分挖掘当地名人、古建筑、有政治意义的地方,通过寻根、寻史、寻故事,使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加丰满,更加有内涵,提高了村民的自我归属感,激发了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 二、建设与环境和谐统一。在学习考察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整齐划一的街道,而是大家集思广益,根据当地的房屋、道路、田地、树木,进行的一些“奇思妙想”。譬如中洲屋场的瘦身栅栏、路旁轮胎上栽种的花草,东龙村的生态渠、石子路,大土楼村的竹制栅栏都很符合村情,都很有当地特色,并没有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水泥钢筋铸成的统一模式的城镇。 三、卫生整治情况好。在参观的点中,卫生情况都很好。一是村民高度自觉。在参观的点中,卫生维护的方式不一,有的是清洁人员长期打扫,有的是村民进行“三包”,但是根据当地村委的介绍,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大家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主动自觉维护家园卫生。二是垃圾处理设施齐备。除了常见的垃圾桶,

有的地方修建了漂亮的焚烧池,并专门修建了垃圾回收屋,对玻璃瓶、纸板、废旧电器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并通过奖励生活用品鼓励村民集中进行处理。三是修建了污水处理池。影响居民生活的不仅有垃圾,更有污水,特别是农村家庭养鸡、养鸭比较多的村落很有必要学习推广。 通过学习外地经验,我觉得可以抓好三项工作推进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抓好农村建房管理。受老思想影响,农村建房贪多、贪大的问题比较普遍,修围墙、多占面积挤占公共资源也是普遍问题,影响整个村(居)的外形外貌和出行方便。所以,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要首抓住房管理。一是制定建房规划。每村应预留地块进行房屋建设,同时预留公共地块,在确保建房集中的前提下,不过分拥挤,有一定的公共资源空间。如公路两旁修建房屋要距道路多远,前排和后排房屋应距多远。二是限制新建住房的申报。凡不符合宅基地申请的人员坚决禁止,同时,新申报的宅基地面积应该从严控制,按照人口数量限制宅基地面积。三是制定围墙修建标准。对村居比较集中,道路狭窄的村落不推荐修建围墙,如果修建围墙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如应距道路多远,围墙应限多高。四是对废旧房屋进行集中拆除。对新申报另址修建房屋的应要求村民将老房屋拆除。同时,对长期闲置、年久失修的房屋应组织村民拆除,特别是对已经弃用、倒塌房屋的宅基地进行集中拆除。

美丽乡村规划

第一篇美丽乡村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的七种模式及规划路径! 富美乡村游, 尽在深通网!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从2016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依然是未来几年国家建设重点。美丽乡村建设要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作用,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方法、模式。 1产业发展型模式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产生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乡村,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集聚、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规划路径】初步构建美丽乡村旅游产业链,针对每一个乡村特色,以主导产业融合相关产业,衍伸文化创意、文化休闲等特色产业,加速产业带动效应。 2生态保护型模式 生态保护型模式多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规划路径】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规模化单一大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泛旅游产业集群化为方向的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3城郊集约型模式 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规划路径】在一、二线城市周边以品质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社区建设示范项目。 4资源整合型模式

资源整合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或者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或者其他农业资源发达地区,产业以渔业或者牧业,或其他农业资源为主。 【规划路径】大农业资源与其它旅游休闲业态有机融合的农业旅游综合项目。 5高效农业型模式 高效农业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规划路径】以当地特有的优质大农业资源与差异化“高、精、尖、新”农业科普展示内容相结合,建立现代都市型生态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 6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规划路径】规划建设家庭休闲农场、家庭农庄、企业乡村会所等。 7文化传承型模式 文化传承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规划路径】文化传承型乡村的规划。 由一诺休闲农业规划整理 关注“深通乐游”获取更多自驾游攻略资讯,美丽乡村游,尽在深通网,互联网+乡村旅游的专业运营商! 第二篇美丽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计划——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详解 导语 随着中央文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呼声不绝于耳。对于这个政策,农友们在寄与厚望的同时,又充满了疑惑?“田园综合体”是什么?搞什么?怎么搞?无锡阳山的田园东方,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是怎么做的呢?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