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纪气候变化

第四纪气候变化

第四纪气候变化
第四纪气候变化

●第四纪——人类时代

1.早期猿人阶段(2百万年-1百75万年前):能人2晚期猿人阶段(1百万年前):直立猿人

3早期智人阶段(50万年前):智人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25万年-3万5千年前):现代人

生物大灭绝事件

●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

●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可以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

●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

●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

●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象动物那样显著。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

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泥盆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对古气候的研究显示泥盆纪时期是温暖的。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

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

●这次大灭绝是由气候突变、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陨石撞击、气候变化、大气成分改变、火山活动、沙漠肆虐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三叠纪大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海洋生物的灭绝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恐龙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事件:突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恐龙时代的终结

●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

●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海洋中的菊

石类也一同消失。

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零点几至几个百万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是恐龙。

小行星撞击说

●支持小行星撞击说的科学家们推断,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

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l万倍,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

物种大爆发

指某一个地质时期中,大量生物类群集中的、短时间内出现。这称为物种大爆发。

著名的生物大爆发是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澄江生物群定义:

这一举世闻名的的特异化石库发现于云南澄江帽天山,距今约5.3亿年,包括有大量栩栩如生的奇异化石,还有不少保存精美的软躯体化石,它们是寒武纪大爆发的直接证据。

即将出现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

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第一章第四纪的时间尺度

第四纪的建立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最新一页,它所占据的时间大约250万年,若地球年龄以45亿年记,第四纪仅占0.00056.

1829年,德努瓦那首先提出第四纪的名称,

1833年,雷布尔给出了明确的规定,第四纪地层是指:含有大量现代植物化石和孢粉的松散沉积物

1881年,被第二界国际地质大会正式使用

第四纪的特征

1.气候显著变冷

地球历史上出现第四次大规模冰川活动

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 奥陶-志留纪大冰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

2.高等生物空前繁盛.被子植物,哺乳动物繁衍

3.人类的出现和发展

是第四纪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是地球演化历史的一次飞跃

4.地壳运动活跃: 新构造运动;火山、地震频繁.

第四纪的下限: 国际规定:

1932年,距今73万年; 1948年,距今180万年; 1977年,距今240万年; 1982年,距今180万年. 国内:248万年,黄土研究

第四纪的进一步划分

早更新世:距今248(或180)~73万年中更新世:距今73~12.7万年晚更新世:距今12.7~1.15万年全新世: 1.15万年~今第二章第四纪地磁场的变化

第四纪古地磁场的变化

1.地磁极位置漂移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逐渐移动到现在的位置

2.地磁场强度的变化

地磁场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而且从古至今有逐渐变小的趋势

3.古地磁极性倒转

即S极,N极相互颠倒,在罗盘上, S极指北,N极指南

近450万年以来的古地磁变化:

布容正极性时(B):73万年~今

松山反极性时(M):248~ 73万年

高斯正极性时(G):340~ 248万年

吉尔伯特反极性时: 450~ 248万年

地磁场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1.地磁极性倒转与气候变化相耦合

2.地磁场强度变化与气候变化,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3.地磁场变化对生物演变的影响,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古地磁学方法测年概念:

古地磁学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的极性正反方向变化,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间接测量岩石年龄的方法。

第三章第四纪地貌圈的演变

1.新构造运动:

新第三纪(中新世,2400万年)以来的地壳运动;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第四纪构造运动

2.特征:

(1)地壳进入一个新的构造期

目前,全球地形轮廓主要是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落基山等在第三纪及第四纪强烈隆起.

(2)运动速度大于老构造运动

整个新生代地壳平均运动速率为400mm/1000a, 新第三纪以来为10000mm/1000a, 喜马拉雅山抬升速率为100000mm/1000a, 全新世以来,构造运动的速率更大,日本抬升速率为760000mm/1000a;阿尔卑斯山近代抬升速率为1000mm/1000a上海每年向东移动7~8mm; 青藏高原每年向北和向东移动7~30mm

.新构造运动的形式

(1)垂直运动(2)水平运动(3)火山与地震

第四章沉积圈的形成和演化

沉积圈的一般特征

(1)基本连续: 大陆,海洋各个角落都有第四纪沉积物

(2)尚未胶结成岩: 主要由松散沉积物组成,极少见已经成岩的沉积物

(3)沉积物包括陆相和海相: 陆相沉积物类型复杂多样; 海相沉积物类型比较简单

(4)状态不稳定: 松散沉积物,受外力作用,如搬运,沉积等; 同时还受水,生物的作用

(5)厚度差别大:陆相沉积物从几厘米到几千米,变化大; 海相沉积物厚度较薄从几米到几十米,变化小

(6)与地貌关系密切: 河流沉积的分布与特征与阶地有关,风沙沉积与沙漠有关

(7)沉积圈中的生物化石以哺乳动物为主: 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则更为第四纪沉积物所特有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按成因划分为冲积物(al)、洪积物(pl)、坡积物(dl)、残积物(el)、重力堆积物(cl)、湖积物(l)、海积物(m)、冰积物(gl)、风积物(eol),及火山碎屑沉积物、生物沉积物、化学沉积物和人工堆积物等.

还有许多过渡类型,如冲积—洪积物、冲积—湖积物、冲积—海积物、洪积—坡积物等。

第五章第四纪气候变化

.第四纪古气候信息源

(1)气象仪器记录.200~300年(2)历史文献记录.中国可以恢复3000aBP气候(3)地质记录.沉积物:粒度,矿物组成,化学成分

等;古生物:孢粉,稳定同位素等;地貌:雪线高度,湖岸阶地等.

第四纪气候的基本特征

(1)全球气候显著变冷

气温下降,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降幅度达8~13度; 冰川扩张; 气候带的移动

(2)波动式的周期变化

冰期间冰期的变化;雨期间雨期的变化; 冬季风夏季风的变化

几个基本概念

冰期--第四纪时期全球性的降温期,此期内发生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在大陆冰川作用区,大陆冰川从高纬向中纬扩大,引起生物群从极地向赤道迁移,在高山区,高山上部的山岳冰川向山下或向山外围扩大,生物群垂直分带向下迁移。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全球性的增温期,地表大量的冰雪消融以致消失,大陆冰川消失或向高纬后退,高山区由山下

向山上后退,但有大量的新生种产生。

冰阶---冰期中的冰川发育阶段。

间冰阶---冰期中一次相对温暖的气候寒冷段

冰川作用区的气候变化

●冰川作用区是指第四纪时期受到古冰川的侵扰和扫荡的地区,一般是35°N以北的中高纬地区和高山地区经过。

●研究最早也是最经典的地区是阿尔卑斯地区。德国的A.Penker.bulukenier,1909年对该区进行了研究,根据寒冷和温

暖气候所造成的地貌和沉积物的交替出现划分了4次冰期。从而建立了第一个第四纪气候演化方案。

●即: 贡兹冰期(G)贡兹--民德间冰期(G-M)民德冰期(M)民德-里斯间冰期(M-R)里斯冰期(R)

●里斯-雨木间冰期(R-W)雨木冰期(W)冰后期

深海沉积物的多波动气候旋回

●深海沉积环境宁静,沉积过程比较连续,比陆地上更完整地记录了第四纪气候变化历史。

●海洋沉积率在10~100mm/ka间,干旱区较小,温润区较大,一般生物扰动很少,厚几米至几十米的深海沉积物

可以记录下第四纪全部气候变化历史。

●现在全球海区已施工钻孔数以千计,为第四纪气候变化史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已获得多条深海氧同位素气候曲线,而它们又是可以对比的。这是目前人们获得的最为理想的第四纪气候

变化曲线。

中国黄土的多波动气候旋回

●刘东生等通过数十年对黄土高原黄土研究,以陕西洛川剖面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为基础,利用多种宏观和微观气候

标志,建立了2.4Ma以来的气候曲线,发现了10个时间尺度较大的温湿和干冷的多波动气候旋回,并可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首先解决了气候变化的海陆对比。

●130(或150)ka BP来气候与环境化

●130(或150)ka BP来,气候与环境变化是目前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包括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和冰后期。

●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气候变化这一时段大约从130(或150ka BP开始到11ka BP左右,包括里斯-

玉木间冰期和玉木冰期

●末次间冰期始于l30ka BP左右,终于75ka BP,是一个温暖气候阶段,其最温暖期大约在开始的l20ka BP左右,

当时年均温比现在约高 2~3℃,以后气温渡动下降,在75 ka BP进人末次冰期。

●末次间冰期内世界许多沿海地带发生海侵(如欧洲北部沿海、中国华北平原东部),湖糟发育,阔叶林扩大。

●末次冰期始于75 ka BP,终止于11 Ka BP,一般划分为两寒夹一暖3个阶段。

●早冰阶气候寒冷但非最严寒阶段,年均温比现代低 5~6℃。中期是相对温暖的寒冷气候阶段。晚期(尤其是 18ka BP)

末次冰期气候严寒干冷的盛冰期,年均温比现代低 8~9℃左右,也是130ka BP来海平面下降幅度最大和沙漠显著发展的干旱期。

●由于气候干冷,故末次冰期球川规模不太。世界各地根据其地貌(如终碛堤)、冰碛物等对末次冰期都作了详细的研

究,但气候期划分与时限也不尽相同。

●末次冰盛冰期之后的14一11ka BP的3ka期间,是由冰期往冰后期(暖)的转化时期。对研究预测气候与环境变化

有参考价值。

全新世(冰后期)气候变化

●全新世气候研究的主要材料

●全新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主要根据植被演替,冰川末端、冻土边界和林线位置高度变化,海(湖)面升降、冰岩中δ

18O及其尘土含量,树木14C及稳定同位素 (H2、δ18O),树本年轮,物候记录和考古历史资料等的研究推断, 近年来,纹泥、珊瑚、石笋、冰芯等,也成了全新世高分辨率研究的主要材料。

第六章第四纪海面升降

第四纪冰盖的形成和演化

地质历史上的四次大冰期

震旦纪,7.4~6.0亿年奥陶纪,4.45亿年石炭-二叠纪,2.75亿年第四纪,240万年

中国全新世海平面历史大致分为三段:

(1)10-8ka BP海平面急剧上升阶段

在10-8ka BP期间,中国东部海平面已回升到-15~-20m左右,

如渤海西部第一海相层(A海相层)顶板在-10~-15深度( 14C测年为10- 8ka BP);

上海地区海相泥炭层-20m(14C测年为7.33士0 45kaBP)

8-6ka BP海平面上升到-5m左右,浙江、辽东、海南、和台湾都有这一深度和年龄的泥炭、淤泥或珊瑚。

从10 kaBP前海平面在-40m起算,2ka内中国沿岸海平面上升了30~35m。

(2)6-5ka BP高海平面阶段

●全新世大西洋高温期全球都发生过全新世最大海侵,此时,中国从北到南沿岸也都发生海侵。

●华北渤海西岸在5ka BP海水越过现代海岸线进人内陆,称黄骅海浸, 海湾线最远达到河北省静海县西部,离现代海

岸线80~100km。

●南方的杭嘉湖平原发生含暖水种毕克卷轴虫组合海侵(有人称镇江海侵),使江苏省淮阴一镇江一丹阳一溧阳南北连

线以东(包括太湖的大部分地区)皆成泽国,长江口退缩到镇江附近。

(3)5ka BP以来海平面波动下降阶段

●在距今5ka BP左右中国东部南北海平面微有波动下降,在南北沿岸都留下高度和年代从西往东递减的4道断断续

续贝壳堤

北部的渤海地区从西到东为

●贝壳堤IV(14C年龄 4.7-4ka BP)、贝壳堤Ⅲ(14C年龄3.8—3ka BP)、贝壳堤Ⅱ(14C年龄2.5~1.6ka BP) 贝壳堤I(正

在形成中)

在江苏南部称

●西岗(14C年龄6 Ka BP)、中岗(4ka BP) 、东岗 (3.8kaBP) 新岗(正在形成中)。

●贝壳堤顶板高出现代海平面2~5m,底板往东倾斜,海拔高程在1~2m间,顶底高差与现代高低潮位差大体相近,

反映其总的波动下降趋势,但其中也出现过1~2m的短暂的高海平面。

●在2.8ka Ba左右海退中钱塘江涌潮开始出现这时中国东部海平面基本稳定在目前位置上。中国全新世海岸遗迹在

天津宁河县汉沽区和河北省丰南县有保存甚好的古贝壳堤、牡蛎滩和湿地,是保护对象。

第七章第四纪生物圈与人类圈

第一节第四纪植被

●推断古气候可以利用植物和地层中古植被型。

●材料:大的植物化石、孢子花粉(应用最多)

●如何利用地层剖面中出现的古植被的组合来推断古气候?

●首先了解现代植被的分布情况;其次了解气候变动时植被带的移动情况。

第四纪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特征:

胎生,哺乳、恒温;全身或某一部位有毛发;五块指骨、七块颈椎骨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特点

哺乳动物的骨、牙和角经过钙化形成化石,俗称“龙骨”,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哺乳动物头骨由枕骨、顶骨、额骨、鼻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等组成。

牙齿按功能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后两者合称颊齿。除臼齿外,其余为二出齿,既先生乳齿后生恒齿。

●牙式=I·C·P·M/ I·C·P·M

●Incisor (门齿)C---Canine (犬齿)P----Premolar (前臼齿)M----Molar(臼齿)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可用于划分对比地层:阶段性、不可逆性;判断古地理、古气候。

a.早更新世(Q1)

●·有相当数量的上新世种属;

●·有特殊的Q1种属;

●·开始出现现生种的祖先;

●·出现最原始的人类或粗糙石器。

b.中更新世(Q2)

●·N2的已绝灭,Q1的留少量;

●·大量的Q2特有种属;

●·相当数量的现生种类;

●·特有的猿人和文化。

c.晚更新世(Q3)

● ·Q1的基本灭绝,少量的Q2的残存种

●·较多的Q3特有种属

●·大量的现生种

●·出现新的人类(新人)

d.全新世(Q4)

●·少量的Q3的残存种

●·含90%的现生种

●·出现新的人类

中国第四纪各期动物的特点

(1)北方型

●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

●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

●河北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湖相地层,又称“泥河湾动物群”。

●特征: ①一定数量的N2的残存种,三趾马、乳齿象、犀牛、剑齿虎;②出现更新世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三门马

●③保存有Q1特有动物:泥河湾剑齿虎、丁氏田鼠。④原发现2块石器,现在还没有报道有发现古人类。

● B.中更新世(Q2)动物群:

●中国猿人-肿骨鹿动物群(周口店动物群)地点:北京房山周口店

●特点:共96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30%为绝灭种

●a、泥河湾期的残余种属有三门马、居氏大河狸、中国貉、剑齿虎;

●b、相当数量的Q2的哺乳动物,北京猿人、肿骨鹿、纳玛古象、周口店双角犀、燕山犀、洞熊、中国鬣狗、杨氏

虎等。

●c、现生种属有狼、狐、獾、豺及许多啮齿类。

● C.晚更新世(Q3)动物群:

●赤鹿--最后鬣狗动物群发现于内蒙河套平原萨拉乌苏河,所以又称“萨拉乌苏动物群”

●①Q3的特有种,赤鹿、最后鬣狗;

●②大量的现生种属,狼、狗、等占87.9%;

●③见不到N2的残存种。

●在东北地区出现一比较重要的动物群:披毛犀--猛玛象动物群,发现于松花江上,在吉林周家油坊、哈尔滨等

地都可见。

● D.全新世(Q4)动物群:

●四不象鹿动物群

(2)南方型

●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元谋动物群

●地点:云南元谋盆地河湖相。

●特点:含哺乳动物化石41种鉴定到种属的30。

●①第三纪残余种:爪蹄兽、枝角鹿、麂等

●②早更新世特有种:泥河弯剑齿虎、元谋狼、鸡骨山狐、元谋剑齿象等。

●③95.6%为绝灭种。

●含大量的N2的残存种,数量比泥河湾的多,约67%,而泥河湾的为43%,因此,它的时代比泥河湾的早,元谋

组含元谋人化石,时代为170万年,地层的年代为300万年。哺乳动物群的性质是现代动物的祖先,云南马、元谋狼。泥河湾的分子--泥河湾剑齿虎。

● B.中更新世(Q2)动物群: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盐井沟动物群(四川万县)主要成分:大熊猫、剑齿象、长臂猿人、金丝猴、中国犀。

●该动物群在华南地区分布广泛,

●但是,在广西发现巨猿化石,在广西、湖北四川等地也相继发现真人化石,使该动物群的时代复杂化了,因此,

其动物群的时代,主要随动物群的性质来终合决定;

● C.晚更新世(Q3)动物群:

●资阳动物群

●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资阳人)。

● D.全新世(Q4)动物群:无

人类发展阶段与文化特征

1、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

● A.人具有能站着的骨骼结构,B.人具有髋骨;骨板上显示能直立行走的脊柱构;C.人可以使用和制造工具。

(2)古文化--按照原始人的生产工具划分的发展阶段。

●(3)文化遗存--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遗址、用火痕迹等。

●(4)文化层--含有文化遗存的地层。

●(5)文化期--和一定的文化相适应的时代。

A.南方古猿(早期猿人)阶段

时间:B.P300--150万年

地点:主要发育在南非和东非,所以又称南非古猿,代表性的有1470号人(坦桑尼亚奥尔都维河)。

进化特征:具有能直立的结构,脑量450cc,高1.2--1.3m,为纤细种,体重20公斤。文化特征:石器为砸击石器。

石器

----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石质工具。

第一次加工:指原始人使用的石器只打边上,

不打里边,不改变石器的形状。

第二次加工:不仅打边,而且打里面,把中

心部分加工改造,使形状发生变化。

B、猿人阶段(晚期猿人)旧石器早期

时间: B.P150--30万年

国外代表:印尼爪哇猿人

国内代表:兰田猿人;周口店猿人(北京人)

文化特征: 学会了用火狩猎采集居无定所

中国猿人特征:能直立行走又称直立猿人,眉骨突出,明显脊状,在眼眶上连成一片,头盖骨低平,下巴壳后缩,牙齿粗壮具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能用火和制造工具是人的特征,所以称为猿人。身高1.50m,脑量1075~1088cc。

C. 古人阶段(早期智人)旧石器中期

时间: B.P 30--5万年

国外代表:尼安得特人Homo eanderthalensis (德国)

国内代表:广东的马坝人(曲江县)、陕西的大荔人、湖北的长阳人、山西的丁村人等。

猿人特征: 脑量可达1350cc, 媚骨不太突出,脑顶骨突起,牙齿比较粗状。此期不仅会用火,而且会取火,保存火种,用兽皮缝制衣服。

文化特征:第二次加工的石器大量出现,分化明显,出现尖状器、刮削器等。如丁村文化、河套文化。

D. 新人阶段(晚期智人)旧石器晚期

时间: B.P5--1万年。

国外代表:克鲁马农人法国(Man gromagnon)

国内代表:山顶洞人(1.1~1.8万年,2.7~3.4)

猿人特征:猿的特征基本消失,接近于人现代,男高1.74m, 女高1.59m

文化特征: 为旧石器晚期文化,以石器为主,出现骨器,并出现装饰品,石器多为磨制而成,骨器和石器出现穿孔现象。

E. 中石器时代

时间: B.P10000--8000年

箭头国内代表:扎赉诺尔文化。

文化特征:出现了大量的细石器,石器中出现了箭头。

F. 新石器时代

时间: B.P8000--3000年

地点: 在中国有1000多个地址

文化特征:比旧石器复杂的多,区域性差异明显,有石器,也有陶器,具有一定的工艺水平。出现了原始农业。

(1)北方仰韶文化期(母系社会)

时间:公元前5000--3000年

地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河南渑池,

文化特征:石斧石刀彩陶,特别是尖底瓶。

(2)龙山文化:(父系社会)

时间:公元前3000--2000年

地点:山东历城龙山镇,代表黄河下游的文化。

文化特征:出现黑色陶器,其上有花纹,绳陶。

●G. 历史时期

●时间: 公元前2000年--今

文化特征: 铜器时代:春秋时代

铁器时代:战国时代

1.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A采集和狩猎阶段B农耕阶段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

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1) 人类发展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金属时代; 工业文明时期

2) 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

1.对自然环境的选择

2.对动植物的驯化和栽培

3.对岩石矿物的认识和利用, 对岩石的硬度,质地的认识和利用: 研磨用的石器采用砂岩; 斧,铲,锛等大型石器用灰岩,

硅质岩; 箭头,矛头等采用石英岩或脉石英

4.对陶土的利用和改造

3)古文明兴衰与环境的关系

气候变化论文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的无节制排 温室气体放,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导致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冰川退 缩,海平面上升……形势相当严峻。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 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必须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才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 的实体经济的方向与出路。气候变化危机归根到底是人类过度耗费自然资源而导致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就必须从改变人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入手。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气候,气候变化,低碳,低碳经济 正文: 1. 气候变化( Climate change )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 为10 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1.1 气候变化简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 ( climate change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 Global Warming )、酸雨( Acid Deposition )、臭氧层破坏( Ozone Depletion ),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1.2 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 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大学生论文—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全球变暖成因与影响 摘要: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以及植物各自的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植物本身从种子萌发、发芽、开花、结果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看到了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所具有的各自特点。总之,这门课以生命为中心,以影片为题材,展示了植物的生长习性、人的生长发育、微小动物的适应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我主要是对看过的以“全球气候变暖”为题材的一个影片作以分析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生命动植物气候 1、先重述问题: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

第四纪地质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纲 本《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通过研究第四纪时期冰川、海洋、沙漠、河流、湖泊、动植物和人类等多方面的记录,分析总结其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并以此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要求考生准确掌握第四纪地质学的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熟悉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化的主要方面(如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动植物群的演变与人类发展和新构造运动等),了解重要的客观规律,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的基础知识 1. 第四纪与第四纪分期 2. 第四纪沉积物 3. 地貌 4. 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动因 (二)第四纪沉积物年龄测定与古环境参数研究方法 1. 第四纪沉积物年龄测量方法 2. 古环境参数研究方法 (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 1.前第四纪气候变化 2.第四纪气候变化 3.第四纪海平面变化 4.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概况 5.气候变化原因和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趋势 (四)第四纪生物、古人类与生物地理区 1.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 2.第四纪哺乳动物 3.第四纪植物群及其气候意义 4.第四纪软体动物和微体化石的气候与环境意义 5.古人类与古文化期 6.中国第四纪生物地理区 (五)第四纪地层 1.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2.第四纪下限问题与第四纪地层分期方案 3.中国第四纪地层

(六)新构造运动 1.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2.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3.新构造运动的类型和强度 4. 新构造 5. 中国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分区 6.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七)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工作方法 1.航空、卫星照片的应用 2.野外观察研究 3.室内实验室工作的选择 4.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 5. 地貌图的编制 二、考试要求 (一)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的基础知识 1. 掌握第四纪的概念及其由来;了解第四纪的特点;掌握第四纪的划分。 2. 掌握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包括成因标志和成因类型);了解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 3. 掌握地貌形态的概念及其测量指标;了解大、中、小型地貌的成因;认识地貌成因的旋回性。 4. 认识第四纪的气候变化及新构造运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各圈层的影响。 (二)第四纪沉积物年龄测定与古环境参数研究方法 1. 熟悉第四纪沉积物年龄的各种测量方法。 2. 熟悉利用稳定同位素和历史记录研究古环境的方法。 (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 1.了解前第四纪的气候变化情况。 2.熟悉第四纪气候标志;掌握第四纪气候分期和各气候期的环境特征。 3.掌握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历史、尤其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历史。 4.熟悉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标志;认识海平面变化的机制;掌握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历史。 5.熟悉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历史;了解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体现的多波动气候模式。 6.认识气候变化可能原因;了解未来气候与环境可能的变化趋势。 (四)第四纪生物、古人类与生物地理区 1.认识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 2.了解第四纪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区;掌握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特征;掌握第四纪各时期的哺乳动物群特征;掌握中国第四纪时期重要的哺乳动物群的发展及其特征。 3.了解第三纪植物一般特征;了解现代植被分区;熟悉第四纪植物化石的研究方法及其指示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全球变暖 选修课论文 3000字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读书报告 ——第四纪气候基本特征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读书报告 ——第四纪气候基本特征 学院:沉积地质研究院 姓名:彭顺风 学号:2013020587

目录 一、概述 (1) 二、第四纪气候特征 (2) 2.1 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 (3) 2.2 第四纪雨期和间雨期 (4) 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判断的依据 (5) 3.1 古生物依据 (5) 3.2 地质依据 (6) 3.3 地貌依据 (6) 3.4 土壤 (7) 3.5 其它依据 (7) 四、结论 (7)

一、概述 从侏罗纪开始,世界气候演变的总趋势是气温逐渐下降,到第三纪末期,世界气候已经普遍变冷。这样发展的结果,就导致第四纪全球性大冰期的来临。此时期,寒冷气候带向南扩展,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在冰期中为冰川所覆盖。世界各大陆在第四纪大冰期时冰川面积和体积的数字,据各学者的估计稍有出入,总的来说,在第四纪最大一次冰期时,世界大陆有1/4—3/4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图1)。 而现代冰川覆盖的大陆面积仅占1/10。当时大陆上的冰川加上永冻层和海冰的面积,总计达一亿平方公里。当时分布在北半球的约占

2/3,分布在南半球的约占1/3。目前世界上冰川的分布在南半球的约占70%,而在北半球的仅占30%,前者主要在南极洲,后者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和北极诸岛。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期中冰川覆盖面积可参见图2。 二、第四纪气候特征 气候的剧烈变化是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之一。虽然第四纪气候与第三纪是过渡的,但气候变化与第三纪却是明显不同的。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具有反复地大幅度地变冷和变暖,有陆地冰川规模的扩大和缩小,即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以及雨期和间雨期。

西南大学《第四纪地质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多选题]划分沉积环境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A:物理标志 B:化学标志 C:生物标志 D:人为标志 参考答案:ABC 2:[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A:残积和坡积物 B:冲积和洪积物 C:冰碛和冰水沉积物 D:风积物 参考答案:ABCD 3:[多选题]第四纪沉积环境大致可分为哪三大类? A:海相环境 B:陆相环境 C:湖泊环境 D:海陆过渡环境 参考答案:ABD 4:[多选题]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哪三种类型? A:物理风化作用 B:化学风化作用 C:风蚀风化作用 D:生物风化作用 参考答案:ABD 5:[多选题]以下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方式的有: A:温差风化(岩石的热胀冷缩) B:冰冻风化(水的冻融)

C:水解作用和水化作用 D:氧化作用 参考答案:AB 6:[多选题]以下哪些是影响风化作用进行的因素? A:岩石中的矿物成分 B:气候 C:地形 D:时间 参考答案:ABCD 7:[多选题]根据块体运动发生的环境、运动的过程以及所形成的地形和堆积物特点,可以分为: A:崩落〔崩塌〕 B:滑动 C:流动 D:蠕动 参考答案:ABCD 8:[多选题]我国的黄土划分为哪三层? A:午城黄土 B:离石黄土 C:马兰黄土 D:乌山黄土 参考答案:ABC 9:[多选题]阶地一般可以分为: A: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C:埋藏阶地

D:沉积阶地 参考答案:ABCD 10:[多选题]划分第四纪地层的标志包括哪些? A:生物标志 B:考古标志 C:气候标志 D:岩性和岩相标志 E:构造与地貌标志 参考答案:ABCDE 11:[多选题]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哪些? A:岩石地层学方法 B:生物地层学方法 C:地貌地层学方法 D:古土壤地层学方法 E:气候地层学方法 F:古人类考古地层学方法 参考答案:ABCDEF 12:[多选题]流水地貌可分为以下哪几种: A:片状水流地貌与坡积物 B:沟谷地貌与洪积物 C:河流地貌与冲积物 D:冰雪消融地貌与冰水沉积物——冰碛物 参考答案:ABC 1:[判断题]全新世植物群一万多年来,植物发展总趋向,木本植物相对增多,草本植物相对减少,喜暖分子增加,耐干冷植物减低。 参考答案:正确 2:[多选题]冰碛物按其存在位置,可分为: A:底碛物

第四纪地质的主要研究进展

第四纪地质的主要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的黄土、红土以及冰川等方面来介绍第四纪地质在我国的研究中的进展概况。随着各种新型的、精准的测年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第四纪的研究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关键词:第四纪红土黄土冰川测年技术 从第四纪这门学科的发展史来追溯,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萌芽期(古代到中世纪)和发展期(中世纪至今)。第四纪这个名字是由法国学者德努瓦耶(J.Desnoyers)于1829年提出,1893年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又提出更新世一名。所以第四纪是一门较古老的学科。尤其是北半球各国,在第四纪研究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取得了一些成就。六十年代初以来,由于与第四纪有关的学科深入发展,各种测试技术的应用及研究领域的扩大(如陆架区和深海区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大大促进了第四纪学科的发展;经典的理论正在经受着考验和挑战,某些传统的内容也正在不断更新。 一、第四纪红土研究进展 中国南方红土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广泛分布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第四纪以来季风气候环境下的产物,是中国南方古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陆相沉积载体.该红土沉积通常由三部分岩性层组成,一般包括上部的下蜀黄土,中部的网纹红土层以及下部的均质红土层。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的物质来源、地层学特征、土壤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磁学特征、生物特征等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对我国南方红土的成因、年代学、古气候学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很多丰硕的成果。 1.红土的成因 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南方红土的成因研究,但我国南方红土的物质来源和成因类型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 目前对我国南方红土物质来源有冲积、洪积、风积、坡麓堆积风化等不同看法。一些学者在肯定红土水成说的同时,提出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网纹红土可能与冰川、生物和砾石风化作用有关。但是,我国亚热带南部和北部的红土物质来源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南岭以南的第四纪红色粘土系全新世前的水成沉积物,是高处古土壤和古风化壳被流水冲刷而下在河谷或低平处的堆积物.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南部广东省、华南地区的红土母质主要是水成的。另外一些学者研究了我国北亚热带网纹红土后提出,我国亚热带北部长江中下游网纹红土大部分系风积成因。近年来,江西、湖南、浙江等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红土的粒

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

论全球变暖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械类10级8班 方伟天学号201001041805 一、全球变暖是什么 全球变暖全称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二、全球变暖的现状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趋势。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 0.75℃。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世界气象组织(WMO)5月18日在日内瓦总部表示,根据来自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最新观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了有气象历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达到14.5摄氏度(华氏58.1度)。据观测,今年4月份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的综合值达到了14.5摄氏度,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出了0.76摄氏度。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的科学家认为2009年是南极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年,平均气温为华氏温度零下54.2度(摄氏温度零下47.9度)。同时在四月下旬北极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降雨,以上种种迹象表面地球的确在变暖。 根据阿蒙森科特南极站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南极站气温为1957年有记录以来最高,为华氏温度零下54.2度(摄氏温度零下47.9度)。 之前记录在册的南极高温出现在2002年,达到华氏温度零下54.4度(摄氏温度零下48摄氏度)。根据美国航天宇航局的说法,2005年为全球最热的一年,其次是2009年(气温数据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 南极洲南极站的资深气象学家Tim Markle 对《南极太阳》说,2008年气温降至华氏温度零下99.9度(摄氏温度零下72.7度),2009年仅仅降至华氏温度零下98度(摄氏温度零下72.2度),以上两个数据代表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最低气温。 2009年也是连续第二年南极气温高于华氏温度零下100度(摄氏温度零下73.3度)。让气候学家惊讶的是,2007年9月2日气温一度下降至华氏温度零下100度(持续1分钟),2010年4月则在此温度下停留了22分钟。 2010年的另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发生在北极,北极在4月底下了一场雨。根据加拿大环境部资深气候学家David Phillips的说法,“近50年来都没有天气历史数据迹象说明北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世界环境、人类健康与福利和全球经济持续性。毫无疑问,随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的速度将不断增加。而那些已处于污染与掠夺式开发的压力下的濒危物种和破碎的生态系统将更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在不断变暖,平均气温上升了0.4-0.5摄氏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16个大范围暖冬。降水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据研究显示,今后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摄氏度。到2050 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摄氏度。我国气候变暖的幅度由南向北增加。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但由于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增大,因此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 (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为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河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1)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

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除云南松和红松的面积有所增加外,其他树种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为2%-57%。 (2)冰川和冻土可能减少。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规模。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到2050,我国冰川将继续减少27.2%。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3)气候变化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子之一。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年代至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4)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我国未来海平面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 (5)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二)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在全球增暖下,中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增加,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增加。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但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北方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

大学生论文——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摘要 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以及植物各自的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植物本身从种子萌发、发芽、开花、结果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看到了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所具有的各自特点。总之,这门课以生命为中心,以影片为题材,展示了植物的生长习性、人的生长发育、微小动物的适应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我主要是对看过的以“全球气候变暖”为题材的一个影片作以分析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 ?全球气候变暖的预测 ?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后果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心得体会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生命动植物气候

1、先重述问题: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

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

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一、什么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全称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二、全球变暖的现状。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趋势。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0.75℃。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的科学家认为2009年是南极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年,平均气温为华氏温度零下54.2度(摄氏温度零下47.9度)。同时在四月下旬北极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降雨,以上种种迹象表面地球的确在变暖。 之前记录在册的南极高温出现在2002年,达到华氏温度零下54.4度(摄氏温度零下48摄氏度)。根据美国航天宇航局的说法,

2005年为全球最热的一年,其次是2009年(气温数据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 南极洲南极站的资深气象学家Tim Markle 对《南极太阳》说,2008年气温降至华氏温度零下99.9度(摄氏温度零下72.7度),2009年仅仅降至华氏温度零下98度(摄氏温度零下72.2度),以上两个数据代表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最低气温。 2009年也是连续第二年南极气温高于华氏温度零下100度(摄氏温度零下73.3度)。让气候学家惊讶的是,2007年9月2日气温一度下降至华氏温度零下100度(持续1分钟),2010年4月则在此温度下停留了22分钟。 2010年的另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发生在北极,北极在4月底下了一场雨。根据加拿大环境部资深气候学家David Phillips的说法,“近50年来都没有天气历史数据迹象说明北极4月份会有落雨”。 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三、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人为因素

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 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称为冰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为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冰期约从距今200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 一、第四纪大冰期气候 第四纪初期的冰期环境波及全球,中期达到最盛,所以晚新生代大冰期主要指第四纪冰期。当时,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心,即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51°N左右;北美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38°N 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极圈附近60°—70°N之间,有时可能伸展到50°N的贝加尔湖附近。此外,在中、低纬的一些高山区还发育了山麓冰川或小冰帽。而在这次大冰期中气候变动很大,冰川有很多次进退。根据对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山岳冰川的研究,确定第四纪大冰期中有5个亚冰期。在中国也发现不少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定出4次亚冰期。在亚冰期内,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8°—12°C。在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比现代气温高。据研究,在距今1.8万年前为第四纪冰川最盛时期,一直到1.65万年前,冰川开始融化,大约在1万年前大理亚冰期消退,北半球个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间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

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如下: 二、世界的划分。 (1)阿尔卑斯山冰期划分 第四纪冰期气候旋回的研究,最早开始于阿尔卑斯山。1909年,A.Penck 和Bruckner研究阿尔卑斯山麓地貌和堆积物时,首先创立了4次冰期3次间冰期的论点。其中冰期自老到新为:群智、民德、里斯和玉木。在4个冰期之间和3个间冰期,分别为群智—民德、民德—里斯、里斯——玉木。当时划分冰期、间冰期的主要依据,就是分布在阿尔卑斯山麓的4种不同的地貌类型及4种不同特征的沉积物。其中群智冰期是与覆盖在古老夷平面上的老砾石层相对应;而民德、里斯和玉木等冰期,分别与老砾石层之上或洼地的新砾石层、高阶地上红、黄色砂砾层与低阶地上灰色沙砾层相对应。几十年来,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广为流传,为世界许多地区所采用,并作为典型冰期模式与世界各地对比。 (2)北欧冰期划分 20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根据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活动位置,将丹麦、荷兰、德国北部和波兰的终碛系列划出4次冰期和3次间冰期,自老到新为艾尔斯特(Elster)、萨勒(Saale)、瓦什(Warthe)、维塞尔(Weichsel)冰期,克罗默(Cromer)、霍尔斯坦(Holstein)和埃姆(Eem)间冰期。 (3)北美冰期划分 北美的冰期系列主要是按照北欧冰期划分方法确定的,根据冰碛物和终碛的位置划分出:维斯康辛、伊利诺安、堪山和内布拉斯加4个冰期及桑加蒙、雅莫斯和阿弗顿3个间冰期。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也划分了本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系列。后来,M.米兰科维奇建立的距今百万年以来太阳辐射变化曲线表明,至少可分出14~15个冰期轮回,即阿尔卑斯冰期系列中的每个冰期几乎都包含着2~3个冰期轮回。50年代发展起来的深海岩芯氧同位素研究,传统的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受到冲击,因为它不能完整地记录下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相关的地层和地貌极易被曲解。而深海岩芯同位素可以相当完整地记录至今最为精确的更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资料,几乎不受岩芯地理位置的影响,其连续性和在全球的广泛性都是惟一可以与其他气候地层学系统的可靠资料作对比和验证的。据太平洋深海岩芯18O记录,大约90万年以来可以划分出23个18O阶段和10个完整的冰川周期(由B期到K期),期间被11个终至界线(由Ⅰ至Ⅺ)所分开。在时间序列上可与阿尔卑斯冰期系统相对比(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