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8单元课题: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第12教时总第34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 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 (1)出示苹果图。 (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3)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 (出示括线)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出示“?”) 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 (4)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 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呢?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就是问题。(5)提问:这道题谁会列式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包括括线的问号) (2)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在书上列算式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150道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 共150道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个) 2、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只) 3、飞机场上有15架飞机,飞走了3架,现在机场上还有飞机多少架?□○□=□(架) 4、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盆) 5、学校原有5瓶胶水,又买回9瓶,现在有多少瓶?□○□=□(瓶) 6、小强家有15个苹果,吃了7个,还有多少个?□○□=□(个) 7、汽车总站有12辆汽车,开走了3辆,还有几辆?□○□=□(辆) 8、马场上有9匹马,又来了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匹) 9、商店有15把雨伞,卖出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把) 10、家中有1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棵) 11、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盆) 12、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棵) 1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13个,苹果有4个,梨子有多少个?□○□=□(个) 14、学校要把1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箱) 15、日落西山晚霞红,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小朋友们算一算,多 少小鸡进了笼?□○□=□(只) 16、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7辆,车场原来有多少辆汽车?□○□=□(辆) 17、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辆) 19、学校体育室有6个足球,又买来9个,现在有多少个?□○□=□(个) 20、明明上午做了9道数学题,下午做了8道,一天共做多少道题?□○□=□(道) 21、图书室里有8个女同学,有13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个?□○□=□(个)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一、设置情境,故事导入: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各种水果都已经成熟了!你看!兔妈妈和小兔子也挎着篮子去摘苹果了。<出示果园丰收的课件>让我们也跟随它们一起去看看吧!(预设1分钟) 二、自主观察,合作探究: (1)教学例8: 师:<出示例8课件>这是小兔子摘的苹果,你瞧,调皮的小兔子把苹果分成了两部分,看着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适机出现这两句话的课件> 师:好!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一共有8个苹果。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有8个苹果的?生:加法算式计算。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式计算? 生:因为求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就用加法算式计算。师:那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算式计算的问题吗? 生:小兔子一共摘了几颗苹果?<适机出现这句话的课件> 师:你很善于思考!老师如果要把你提的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用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老师用另外一种更简便更明了的符号来表示你刚才所提的这个问题。<课件出示画括线的过程闪动两下>这个符号叫括线,(板书括线)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括线 师:括线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板书:表示总数)。谁能说一说在这幅图中是表示把哪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 生:是表示把盘里和盘外的苹果合起来的总数。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是我们要求的问题,刘老师还可以用另外一个符号来表示,<课件出示?闪动两下>这个符号叫问号,(板书问号)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问号。 师:问号表示我们要求的问题(板书:表示要求的问题)在这幅图中,把“?”写在括线的下面,就表示求两部分苹果合起来的总数是多少?利用括线和问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 师:现在谁能用三句话来说一说这幅图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生: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师:谁能帮助小兔子来解决这个问题?生:5+3=8<出示加法算式的课件> 师:你能说一说5、3、8分别表示什么? 生:5表示盘里有5个苹果,3表示盘外有3个苹果,8表示两部分一共有8个苹果。 师:谢谢你精彩的解释!8是我们求出来的数,所以一般要把它写在等号的右边。(预设6分钟) (2)教学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看了小兔子摘的苹果,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兔妈妈摘的苹果<出示试一试的课件>。请大家先观察:在这幅图中括线下面的8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共有8个苹果。 师:对!因为括线表示总数。8写在括线的下面就表示这幅图中的总数是已知的。问号的位置和前面那幅图中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师:怎么不一样? 生:第一幅图中问号在括线的下面第二幅图中的问号在括线的上面。 师:问号表示所求的问题,问号在哪,就表示哪儿是未知数,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就要把

一年级下册解决实际问题典型题

一年级下册解决实际问 题典型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一年级下册解决实际问题(典型题) 1、.(类似题,,,,) 白兔和黑兔一共有13只, (1)黑兔有5只,白兔有多少只 (2)白兔有8只,黑兔有多少只 2、 (1)做了24件上衣和35条裤子,还要做多少件上衣,就能和裤子配套(2)木工叔叔为光明小学做桌椅,已经做了66张课桌和39把椅子,还要做多少把椅子才能和课桌配套 3、 (1)桌子已经有20张,椅子才4把,有48个人开会,还要搬多少张桌子和多少把椅子 (2)服装厂要做56套校服,已经做了24件上衣和35条裤子,还要做几件上衣和几条裤子,才能完成任务 4、 (1)小明写了23个字,小英写了26个字,小明再写几个,就和小英同样多 (2)(第四、五单元复习B卷,八题6) 小红得了22颗★,小敏得了35颗★,小红再得多少颗★就和小敏同样多5、够不够题

(1)篮球6元,乒乓球拍10元,羽毛球拍12元,每样买一件,30元够么 (2)左边有17个皮球,右边有9个,每箱装25个,全部放进纸箱里,能装下么 (3)一年级一班有男生18人,女生19人,没人借一本书看,40本够不够 (4)上衣68元,帽子7元,妈妈带了70元买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够不够 (5)(四、五单元B卷八题1)一(1)班参加春游的有38人,一(2)班参加春游的有40人,给他们两个班没人发1瓶牛奶,够不够 (6)(练习册)一(1)班搬来2箱牛奶,每箱25袋,分给每人1袋,全班48人,够么 6、 (1)()李叔叔收了一批鸡蛋,前3天卖出64个,还剩6个,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鸡蛋 (2)()商店里有一批伞,3天卖出54把,还剩5把,这批伞原来有多少把 7、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加法)P47 (1)已经拼好了21块,还有3块,一共有多少块拼板 (2)送给小朋友35个,还剩15个,一共做了多少个 (3)我们一共领走44袋,还剩28袋,原来一共多少袋牛奶 8、求减数实际问题(减法)P53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实际问题 姓名:________ 3、 (1)鸡和鹅一共有多少只? (2)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 (2)公鸡有10只,母鸡有多少只? (4)鸭再添上多少只就有60只? 4、 5、 (1)1班和3班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 □○□=□( ) (2)2班和3班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 □○□=□( ) 2、 1、 原来有多少本书? 还剩下多少把玩具枪? ( ) ( ) ( ) ( ) ( ) ( )

(3)3班春游的人数比1班少多少人? □○□=□( ) (4)1班春游的人数比3班多多少人? □○□=□( ) 6、一(2)班一共有46人。每人发一套校服。还需要多少件衣服和多少条裤子? 7、 (1)小明和小兰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 ) (2)小芳比小兰多栽了多少棵树? □○□=□( ) (3)小兰再载多少棵就和小青同样多? □○□=□( ) 10、 11、奶奶今年58岁,小明今年9岁,8年后,奶奶比小明大几岁? □○□=□( ) 12、 小芳 小明 小青 小兰 42棵 33棵 34棵 21棵 □○□=□( ) □○□=□( ) □○□=□( ) 9、 原来有36个气球。飞走一些后 还剩12个,飞走了多少个? □○□=□( ) 8 40个 52个 一年级有86人,二年级有98人。 给一年级小朋友每人发一个水果,够 吗?给二年级的小朋友每人发一个呢?请圈出正确的答案。 □○□=□ ( ) 一年级: 够 不够 二年级 : 够 不够

□○□=□( ) □○□=□( ) 13、 14、 15、 16、 17、小兔小白和小黑都有54个萝卜,小白吃了一些后,还剩下20个,小黑吃了 30个。 (1)小白吃了多少个萝卜? □○□=□( ) (2)小黑还剩下多少个萝卜?□○□=□( ) 18、树上有55只鸟,树上先飞走了20只小鸟,又飞走了10小鸟,两次一共飞走 了多少只小鸟? □○□=□( ) 19、 □-□=□( ( ) 树上还剩33只鸟,树上原来有多少只鸟? □○□=□ ( ) □○□=□( ) 8、 ( ) (1)还要搬几张桌子?□○□=□( ) (2)还要搬几把椅子?□○□=□( )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评课稿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评课稿 今天,陈老师教学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用括线和“?”表示的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再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加减法的意义确定计算方法。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相对完整的实际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只是让学生看图列式,而没有给出过明确的问题。教材首先通过例题教学用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例题的直观图显示:5个苹果在盘子里,3个苹果在盘子外,括线对应的是所有的苹果,下面标注“?个”,表示这道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在直观图的下方,教材用三句话引导学生从直观图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最后用填方框的形式让学生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问题虽简单,但这种借助括线和“?”呈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同时,学生所经历的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及通过计算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由之路。经历这一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1、趣味性和竞争性融为一体:卡通人物是孩子们的最爱,特别是羊村的喜羊羊,因为他的勇敢和机智,更是深得孩子们的青睐。所以陈老师用他们的故事贯穿整节课,更具有趣味性;每小组得星多少,以及到最后生成的相关实际问题更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因为这是孩子们通过自己努力形成的,比起解决书本上现有的问题更加有成就感。 2、层次性和系统性相结合:新课前,陈老师首先出示了没有括线和问号的主题图,学生能利用已有经验,轻松说出图意,接着再出示完整的例题。陈老师先介绍了“︷”和“?”,让学生明白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知道了表示“一共多少个苹果”以后,则侧重于用不同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整的说说图意。学生在明白图意的基础上,结合加法的意义,自然选择了加法来解决问题。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相比例题,其实“试一试”对学生来说,理解和列式都更难一些。出示图后,陈老师先引导学生直接观察,这里的括线和问号位置相比前一题有所不同,并借助在例题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认识到图中的括线及下面的数量‘8个’表示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面有1个。篮子上面的‘?个’表示要求的问题是:‘篮子里面有几个苹果’。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在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再提问:怎样求篮子里有几个?学生们利用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解决问题。由于减法是难点,因此对减法算式的理解要比加法更细致,列式之后陈老师追问:为什么用减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到是从8里面去掉1个,所以用减法计算。

教案用括线表示实际问题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61-6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习方法: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新朋友,想不想认识他啊?生:想!师:这个新朋友呢有个脾气,那就是他只喜欢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小朋友。我们是这样的小朋友吗?生:是!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师:看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以前没有见过的新朋友在哪里! 生1:有苹果。追问:苹果是怎么样摆放的?新朋友又在哪里? 生2:盘子里有5个,盘子外面有3个,总共有8个。 生3:新朋友就是这个红色的线。师:除了红色的线还有什么? (老师指导完成) 师:有同学知道他的名字吗?/看来没有同学知道。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新朋友的名字? 生:想! 师:他叫括线,让我们一起喊一喊他的名字吧!“括线”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想一想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生:他表示把盘子里的苹果和盘子外的苹果合起来。 师:你能把刚刚同学的话在重复说一遍吗?

生:……. 师: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一个新朋友了,看看还有吗? 生:“?” 追问:他表示什么? 生:不知道, 师:对了,不知道的,就是我们要求的。看看这幅图要求什么? 生:总数。 追问:那现在你能完整的说一说这幅图吗? 生1:盘子里面有5个苹果,盘子外面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生2:….. 同桌相互说一说。全班一起说。 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几个苹果,该怎么样算呢? 生:5+3=8, 师:你是怎么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 生:….. 师:把两部分和起来求总数用加法。 同学们今天变现真棒,,表现的非常聪明,能不能表现的更聪明呢? 出示情境图2(试一试)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从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图。教师指导。 追问:和刚刚的图有什么不同? 师: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应该如何列试计算呢?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呢?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拓展 1、第1题。 学生说图,从图中了解到什么?(教师追问:括线表示什么?它左边是什么,有多少?右边呢?“?”在哪里,表示什么?) 完成填空,列算式。解释算式. 2、第2题。

2020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 解决问题专项训练(一)

2020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 ______年级______ 班姓名__________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2、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3、小梅种了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4、学校原有5瓶胶水,又买回9瓶,现在有多少瓶? 5、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4盆,菊花有几盆? 6、小娟两次画了17个小花,第一次画了5个小花,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7、小军吃了5个苹果,还剩下3个,小军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8、同学们在马路两边各插了8面小旗,一共插了多少面? 9、我前天看书看了6页,昨天看了5页,今天看了8页,一共看了多少页? 10、小朋友们排队,从左往右数小明排在第5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排在第8个, 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小明小华小军 原有9支10支 用去4支9支0支 还剩6支 12、◎◎◎◎◎◎◎◎◎◎◎◎※※※※※※※※※※ = = 13、 = = = = 14、?朵 ?个 10朵 = = 15、小朋友栽树,已经栽好10棵,还有4棵没有栽,要栽多少棵? = 16、 4元2元3元5元 (1 = (2)小芳买了3只牙膏正好把钱用完,她带了多少钱? = = (3)小明带了10元钱,够买哪三样东西? =

每人只打两枪,最多得分 最少得分,小猴得了分。 18、 19、在〇里分别填上2、3、4、5、6、7,使 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 20、小军跟爸爸到外地旅游,爸爸买一张火车票是6元,小军买半票,他们来回一共要付多少元? 21、你知道横线上应该画什么吗? 22、12辆汽车组成一列车队向前进。从前往后数,红色的汽车是第8辆。那么从后往前数,它是第()辆 23、一辆公共汽车上有10名乘客,到站后有3人下车,2人上车,你知道这时车上还有多少乘客吗? 24、马路的一边每隔1米种一棵树,共种了11棵,问这段马路有多长? 8瓶 = ?个 = (瓶)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解决问题实际问题 姓名:________ 3、 (1)鸡和鹅一共有多少只? (2)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 (2)公鸡有10只,母鸡有多少只? (4)鸭再添上多少只就有60只? 4、 5、 (1)1班和3班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 □○□=□( ) (2)2班和3班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 □○□=□( ) (3)3班春游的人数比1班少多少人? □○□=□( ) 2、 1、 原来有多少本书? 还剩下多少把玩具枪? ( ) ( ) ( ) ( ) ( ) ( )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4)1班春游的人数比3班多多少人? □○□=□ ( ) 6、一(2)班一共有46人。每人发一套校服。还需要多少件衣服和多少条裤子? 7、 (1)小明和小兰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 ) (2)小芳比小兰多栽了多少棵树? □○□=□( ) (3)小兰再载多少棵就和小青同样多? □○□=□( ) 10、 11、奶奶今年58岁,小明今年9岁,8年后,奶奶比小明大几岁? □○□=□( ) 12、 □○□=□( ) □○□=□( ) 小芳 小明 小青 小兰 42棵 33棵 34棵 21棵 □○□=□( ) □○□=□( ) □○□=□( ) 9、 原来有36个气球。飞走一些后 还剩12个,飞走了多少个? □○□=□( ) 8 40个 52个 一年级有86人,二年级有98人。 给一年级小朋友每人发一个水果,够吗?给二年级的小朋友每人发一个呢?请 圈出正确的答案。 □○□=□ ( ) 一年级: 够 不够 二年级 : 够 不够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用括号线表示的实际问题》知识讲解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问题(1)导入 盘里有( )个苹果,盘外有( )个苹果,一共有 个苹果。(教材60页例8) += 过程讲解 1.名称点拨 是括线,“?”是问号。 2.理解题意 苹果下面的括线表示把盘里和盘外的苹果合起来;括线下面的“?个”连同上面的括线表示要求的问题。 3.明确解题思路 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4.解决问题 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一共有8个苹果。 问题(2)导入 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有( )个,篮子里有个。(教材60页“试一试”)

8-= 过程详解 1.观图,获取信息 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1篮子苹果,篮子上面有“?个”,下面有括线,括线处标有数量“8个”。 2.理解题意 括线及下面的数量“8个”表示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面有1个苹果,篮子上面的“?个”表示要求的问题,即求篮子里有几个苹果。 3.解题方法 从8个苹果中去掉篮子外面的苹果数,剩下的就是篮子里面的苹果数,用减法计算。 4.解决问题 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有(1)个,篮子里有7个。 归纳总结 1.“?”在“”的下面表示求的是两部分的和,即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2.“?”在“”上面的一侧,是已知总数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误区警示 【误区】看图列式计算。 识错技巧 ?在“”在上面的一侧,应该用减法计算。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准确理解题意,导致计算错误。 “”上面有“?根”,7根是总数,篮子旁边有3根,求篮子里有几根,用减法计算。 正确解答 温馨提示 “?”在“”上面的一侧,是已知总数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 班级:姓名: 1、树上有一群小鸟;先飞走了4只;接着又飞走了2只;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 2、小兰要做10道应用题;已做了6道题;还有几道没有做? 3、舞蹈队有男同学6人;女同学13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4、一共有16个萝卜.兔妈妈吃了6个;小白兔吃了4个.还剩多少? 5、车上原来有8人;下去了3人;又上来了7人;现在有几人? 6、妈妈买来12个鸡蛋;吃了6个;还剩多少个? 7、树上有9只猴子;又跑了4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8、飞机场上飞走了6架飞机;还剩8架;原来飞机场有多少架飞机? 9、小白兔有5个萝卜;小灰兔的萝卜和小白兔同样多;两只小兔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10、公共汽车上原有18人;到站后下去了10人;又上来7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1、小红有9枝铅笔;妈妈又买回来给他4枝;小红现在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12、树上有18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 13、小军有7本书;小明和小军同样多;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14、池塘里原来有6只鸭子;现有来了3只后;又游走了4只;现在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子?

15、小丽和同学们一起去上学;小丽走在中间;她前面有3个同学;这群小同学共有几个人? 16、小明做了7朵花;小红做的花和小明的同样多.他俩一共做了几朵花? 17、停车场开走了6辆汽车;剩下7辆;原来有汽车多少辆? 18、奶奶养了7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3只;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19、一共有16个桃子;还剩6个桃子;我们吃了多少个桃子? 20、树上原来有15只鸟;第一次飞走了9只;第二次飞走了3只;两次一共飞走了几只? 21、小红吃了5个苹果;还剩下2个;小红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2、一年级要种16棵树;已经种了10棵;还有多少棵没有种? 23、红气球和黄气球一共有20个;黄气球有8个;红气球有多少个? 24、盒子里有9个巧克力;盒子外面的巧克力与盒子里面的一样多;一共有多少个巧克力? 25、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飞走了7只.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26、飞走了7只小鸟;树上还剩9只小鸟.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 27、我吃了9个水饺;还剩着7个;原来有几个水饺? 28、原来有18个水饺;吃了9个;还剩几个水饺? 29、我剪了7朵窗花;赵明和我剪的同样多.一共剪了多少朵窗花?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过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括线和问号的含义,能用列算式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能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学习“比一比”的时候,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在比较哪个小朋友高,你们还记得是用什么符号表示哪根跳绳长,哪个人高的吗?(指名回答)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苹果图。 (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 谈话:我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写下来,虽然你们不认识字,可以看一看我写这些字用了多大会儿。 在图右边板书:左边和右边的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这个问题,我写出来用了好一会儿,我现在用符号表示,请看:(在苹果图下画线)这叫做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一共有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板书:?) 有了这个括线,有了这个问号,就把刚才写的这句话的意思表示清楚了。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我再来问你们,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识?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3)谈话:明白了题目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我们再来找一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已经知道什么”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是问题。题目中有哪两个已知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先小组讨论,再指名发言) (4)提问:谁会列式计算?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包括括线和问号)。 (2)提问:在这道题目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 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每个问题都指名回答) (3)提问: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 150道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 共151道 0,、预热题目。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个) 2、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只) 3、飞机场上有15架飞机,飞走了3架,现在机场上还有飞机多少架□○□=□(架) 4、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盆) 5、学校原有5瓶胶水,又买回9瓶,现在有多少瓶□○□=□(瓶) 6、小强家有15个苹果,吃了7个,还有多少个□○□=□(个) 7、汽车总站有12辆汽车,开走了3辆,还有几辆□○□=□(辆) 8、马场上有9匹马,又来了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匹) 9、商店有15把雨伞,卖出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把) 10、家中有1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棵) 11、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盆) 12、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棵) 1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13个,苹果有4个,梨子有多少个□○□=□(个) 14、学校要把1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箱) 15、日落西山晚霞红,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小朋友们算一算,多 少小鸡进了笼□○□=□(只) 16、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7辆,车场原来有多少辆汽车□○□=□(辆) 17、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辆) 19、学校体育室有6个足球,又买来9个,现在有多少个□○□=□(个) 20、明明上午做了9道数学题,下午做了8道,一天共做多少道题□○□=□(道)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 侯照小学杨小元 摘要:从解决问题教学的发展来看,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如何做好这第一学段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的。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时,我更加关注“解决问题”的教学,也在这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一年级解决问题审题数量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基本要求。为落实上述理念,新教材改变了传统应用题单独编写、集中教学的做法,把“解决问题”教学融汇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教学过程之中,并将数学问题置于对话式的语言、生活化的情景之中,使应用题充满生命活力。改革后,没有了关于“解决问题”的专门的系统的讲解与练习,只是通过让学生在不断感悟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年级多学一些图画情境题,问题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有情景,有实物照片或图片,有卡通漫画或对话等。这样的呈现方式非常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学生愿意解决这些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从而理解题意。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由于新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学生必须先看懂图,正确收集图中的信息,并加以整理排列次序。由于低年级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不能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条件与问题,学习困难比较大。特别是那种一个条件是文字形式提供的,另一个条件要通过收集图中的信息来获得的,学习难度更大。 课标中没有明确提出需要学生掌握问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往往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题。而一年级学生,不善于从上下文全面分析数量关系,而对题目中指示计算方法的个别词语的反应特别强烈。如见到“一共”就用加法,“还剩”就用减法。用个别关键词代替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削弱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教学中的困惑引发了教者的思考,下面就结合教学中的反思和积累的心得体会,对解决困惑的一般策略,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和解决问题反思完整版

一年级数学上和解决问 题反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 首先,教学用加法解决问题。我先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也就是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出示大括号,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只,让学生议论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及“只”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结的时候我边讲解边用类似于大括号的手势把两边的人物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边的物体数量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及几只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只”。问题“不知道两边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两边的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接着,教学减法计算。出示青蛙跳水图,在前面教学解决加法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初步理解了大括号的作用,教学的重点放在认识大括号下面的数量及部分数位置的问号上。我先让学生找一找大括号,说一说大括号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确大括号一样是表示两边物体的数量,大括号下面有数字,就是表示已经知道总的有多少个,再让学生观察分析画面中和上一题加法不同的地方,知道加法中原来两边都已经知道数量是多少,现在其中的一部分有问号,也就是说其中的一部分物体不知道数量是多少,让学生讨论明确已经知道总数及其中的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要用总数扣掉已经知道的那一部分数,所以用减法计算。 最后,在练习的时候,我出示企鹅图,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观察比较两幅画面,找到大括号和问号,想一想它们分别和哪一道题的形式一样,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在哪里,要问的问题又是什么,应该怎么样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很快地掌握了解决加减法问题的格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100 以内数的认识 第7 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 3 分钟:爱心行动爱是冬天里的太阳,能给寒冷的人以温暖。爱是沙漠里的清泉,能给旅行中的人以清爽,爱能给人力量。有爱的地方,人们的内心是快乐的,人们的生命更加的有质量。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通过“能穿几串”的知识,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初步感受检验答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2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教学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3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 4教学用具 课件、班班通、小棒。

5 教学过程 5.1 复习引入 1.想一想,填一填: 在12、36、50、34、18、90这6 个数中,比36 小一些的数是(34),比36大一些的数是(50),比 12大又比34小的数是(18),(90)比50大得多。 2.口答: 8 个一和4 个十合起来是(48 )。 7 个一和3 个十合起来是 (37 )。 53 里面有 (5 )个十和( 3 ) 个一。 88 里面有 (8 )个十和(8 ) 个一。 42 是由 (4 ) 个十和(2 )个一组成的。 5.2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 1 .呈现P46 的情境图中的珠子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这里有许多散落的珠子,你们能把这些珠子穿成串吗?那谁能告诉老师:能穿多少串呢? 2.大家想一想:如果想知道这些珠子能穿成多少串,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必须知道几个穿一串。 3.完整呈现题目:58 个珠子,10 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二)讨论方法。 1.小组讨论: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1)圈一圈,每10 个一圈,能圈5 圈,还剩下8 个;

用括线和问号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

用括线和问号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括线和问号在图画应用题中的意义。 2、能够初步认识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正确地叙述图意,理解“求和”“求剩 余”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3、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图画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突破方法:引导、观察、分析 2、根据图画应用题结构正确选择算法。 突破方法:观察、合作、交流 教法与学法:指导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故事导入: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各种水果都已经成熟了!你看!兔妈妈和小兔子也挎着篮子去摘苹果了。<出示果园丰收的课件>让我们也跟随它们一起去看看吧!(预设1分钟) 二、自主观察,合作探究: (1)教学例8: 师:<出示例8课件>这是小兔子摘的苹果,你瞧,调皮的小兔子把苹果分成了两部分,看着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适机出现这两句话的课件> 师:好!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一共有8个苹果。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有8个苹果的? 生:加法算式计算。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式计算? 生:因为求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就用加法算式计算。 师:那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算式计算的问题吗? 生:小兔子一共摘了几颗苹果?<适机出现这句话的课件> 师:你很善于思考!老师如果要把你提的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用的时间会比较长! 所以老师用另外一种更简便更明了的符号来表示你刚才所提的这个问题。<课件出示画括线的过程闪动两下>这个符号叫括线,(板书括线)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括线 师:括线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板书:表示总数)。谁能说一说在这幅图中是表示把哪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 生:是表示把盘里和盘外的苹果合起来的总数。 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是我们要求的问题,刘老师还可以用另外一个符号来表示,<课件出示?闪动两下>这个符号叫问号,(板书问号)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问号。 师:问号表示我们要求的问题(板书:表示要求的问题)在这幅图中,把“?” 写在括线的下面,就表示求两部分苹果合起来的总数是多少?利用括线和问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46页的内容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的第1题。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学习的,对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感到困难,但对用数学符号表示条件和问题会有困惑。因为教材中出现的的大括号和问号,学生学还是第一次接触,将用语言描述的情境和数学符号结合起来理解,会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把这里作为一个教学突破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 通过图画情境和数学符号来理解题意。 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6、7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先观察图意,不要求他们编题,只要说出图里有什么,大括号和“?”号分别表示什么,怎样计算,再让学生列出算式,最后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完全明白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可以检查自己列的算式符不符合题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从而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有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比比看,谁更棒。 1、课件出示(7以内数加法算式)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今天,小兔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来帮它们解决问题,大家乐意吗?那我们赶快行动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我们来看看小图遇了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图)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画面,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左边有4只小兔,右边有2只…) 小朋友接着看,这里还有两位新朋友,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初步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4 期末复习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

《解决问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进一步说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通过对比归纳,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解决问题,什么情 况下用减法解决问题。 3.会简单的改编题目,经过改编,体验成功的喜悦,品尝学 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比归纳,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解决问题,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解决问题。 2.会简单的改编题目,对题目间的联系有自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解决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了,也做了不少题目,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吗? 请2-3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仔细读题 2.找条件和问题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计 算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解决问题专项复习。(板书课题) 二、知识整理,温故知新

1.课件出示:小力折了10只千纸鹤,小红折了6只千纸鹤。两人一共折了多少只千纸鹤? 师:请你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独立完成。 学生先自己读题,再集体读一遍。(2分钟左右独立完成)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汇报下你的答案?(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来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引导。 师问:这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能在题中找一找吗? 名学生回答:条件是:小力折了10只千纸鹤,小红折了6只千纸鹤。问题是:两人一共折了多少只千纸鹤?(学生自己问:我说得对吗?) 师追问:要想求“两人一共折了多少只千纸鹤”,我要怎么办? 学生可能回答:把10和6合起来。(教师要追问:10是什么,6是什么)注意学生表述的完整性。 明确:要想求两人一共折了多少只千纸鹤,就要把小力折的10只和小红折的6只合起来。 师:你说得真精彩!你能像他(她)一样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过渡:把你的思考过程说出来,你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第二题

用扩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教案

用扩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括线和问题表示的意思;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用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问题实际问题,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 二、重点与难点 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这样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火车火车往哪开: 出示口算题:2+5= 7-3= 4+3= 8-5= 3+3= 6-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朋友,看!(喜羊羊)喜羊羊要带我们去参观羊村的果园,果园里还藏着不少数学问题呢!我们去看看! (二)教学加法计算问题 1、出示情境图: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

(1)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盘里有(),盘外有() 注意看,现在老师把盘里的苹果和盘外的苹果(师做手势),学生答:合起来 师:你觉得在图上可以用什么可以表示把它们合起来?学生自由说。 师适时指出:合起来,在图上我们用扩线表示。看,这就是扩线(出示扩线)板书。扩线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追问:扩线表示什么 (2)看大屏幕,手指扩线,这是什么,这里的扩线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那合起来一共是多少个呢?这就是问题,用问号表示 “?”是问号,扩线和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是? (3)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相机出现情境图下的三句话,并完成前两个括号的填空。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思考后,把课本上的算式填完整。 交流后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在这道题中,括线和问号连起来表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求一共多少个苹果,要把左边的3个苹果和右边的5个苹果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 2、教学想想做做1 参观完了果园,小朋友们来到操场上体育课,看图,互相说一说图画表示的是 什么实际问题? 学生交流,说出条件和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有几人,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加法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